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중화신경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8925
  • 国内刊号: 11-53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5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如祥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伽玛刀治疗效果

    作者:孙君昭;张剑宁;于新;亓树彬;杜亚楠;倪伟刚;胡勇;田增民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评价伽玛刀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 海军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自1997年1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33例,其中10例为术后残留,23例经影像诊断.肿瘤平均直径29 mm(12~65 mm).伽玛刀治疗的平均周边剂量12.5Gy(9~16Gy),平均等剂量曲线47.7%(40%~50%). 结果 3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6个月(6~135个月).30例(93.8%)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2例(6.2%)同治疗前.本组治疗后无其他颅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出现;肿瘤基本消失9例(28.1%),肿瘤体积明显萎缩21例(65.6%),体积较伽玛刀治疗前无明显改变2例(6.7%),肿瘤总控制率100%.2例患者因治疗前肿瘤体积巨大行分次伽玛刀治疗. 结论 伽玛刀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陈立华;徐如祥;魏群;李运军;李文德;赵浩;高进宝;于斌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入路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中脑海绵状血管瘤9例,间脑-中脑交界处1例,中脑-桥脑交界处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33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4例,桥脑-延髓交界处2例.49例亚急性手术,2例慢性期手术. 结果 术中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手术,11例采用神经导航定位.根据肿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肿瘤全切49例,2例次全切,肿瘤全切除率为96.1%.术中19例伴有明显的静脉畸形,予以保护.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3例,无明显变化25例,术后症状改善和稳定率为94.1%(48/51).无手术死亡. 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前额叶白质、豆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作者:张海燕;康庄;温盛霖;岳计辉;王宏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前额叶白质、豆状核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征. 方法 以自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30例为患者组,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2组研究对象前额叶白质、豆状核的代谢物质含量,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并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NAA/(Cho+Cr)的比值. 结果 患者组右侧前额叶白质NAA、Cho、mI绝对含量及NAA/Cr比值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前额叶白质NAA绝对含量及NAA/Cr、NAA/Cho、NAA/(Cho+Cr)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豆状核NAA、Cho绝对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存在双侧前额叶白质纤维受损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以及右侧豆状核神经元缺失或功能异常.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疗效的研究

    作者:靳贵生;李伟;张建斌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以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康复科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END 34例(应用参麦注射液13例),未发生END 86例(应用参麦注射液5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吸烟、饮酒、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参麦注射液的使用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因素与END发生的关系.治疗后第90天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间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心房颤动比例、白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50%比例、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比例、D-二聚体、参麦注射液使用比例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终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OR=1.385,95%CI:0.286~1.547,P=0.048)、糖尿病(OR=3.683,95%CI:1.268~4.378,P=0.012)、心房颤动(OR=3.534,95%CI:1.483~4.685,P=0.013)、颈动脉狭窄≥50%(OR=3.869,95%CI:1.154~5.998,P=0.003)、参麦注射液的使用(OR=2.785,95% CI:0.882~3.386,P=0.023)和NIHSS评分(OR=2.439,95%CI:0.675~3.986,P=0.015).治疗后第90天时END组和非END组中应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应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相当常见且预后较差,入院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及颈动脉狭窄≥50%、高NIHSS评分综合影响着END的发生,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参麦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脑深部灰质病灶MRI影像比较

    作者:伍爱民;张雷;张炳俊;陈素芹;门雪娇;林银瑶;陆正齐

    目的 探讨并比较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脑深部灰质病灶的MRI影像学特征. 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DEM、MS、NMO患者共353例,筛选出其中MRI显示有脑深部灰质病灶者95例(包括ADEM 12例,MS 60例,NMO 23例),对这些病灶的大小、数量、部位等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3组患者丘脑、尾状核、苍白球受累的病例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4,P=0.438,P=0.697).ADEM组壳核受累的病例数比例明显高于MS组、N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3).NMO组下丘脑受累的病例数比例则明显高于ADEM组、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01).ADEM组丘脑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N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但和M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而MS组和NMO组丘脑的病灶直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09).3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下丘脑的病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病灶分布对称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 结论 丘脑受累对于ADEM和MS的鉴别诊断可能意义不大,壳核受累可能是将ADEM区别于MS和NMO的一个鉴别点,下丘脑受累是NMO的特异性表现.病灶直径大小在这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价值不大.

  • 椎动脉夹层致青年脑卒中九例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阎志慧;王英;梁志刚;周艳玲;王敏;吕翠;唐剑华;梁辉

    目的 分析椎动脉夹层致青年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治疗与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山医院和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9例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夹层致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史资料和影像学检查,总结抗凝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椎动脉夹层的血管再通情况. 结果 9例患者均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其中5例有颈部剧烈活动诱因,7例起病时有枕部或后颈部疼痛;颅脑MRI多有小脑、脑干梗死或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DSA检查发现均为椎动脉夹层(V3段为主),其中5例为线样征或鼠尾征,1例双腔征,2例夹层闭塞,1例瘤样扩张.瘤样扩张患者直接行支架治疗,另8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DSA显示:3个月时4例再通,6个月时6例再通,12个月时仍为6例再通,余未通者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患者均无脑卒中复发. 结论 临床上部分椎动脉夹层致青年脑卒中患者仅表现为枕部或后颈部疼痛不适,及时行脑血管检查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内科规范抗凝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血管状况;血管再通主要发生在抗凝治疗后6个月以内.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李其富;罗程;周东;蔡美华;王淑荣;王埮;陈志斌

    目的 研究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CECTS)患者发作间期棘波相关的血氧依赖水平(BOLD)变化情况. 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频繁出现发作间期放电的BCECTS患者进行同步脑电图(EEG)联合功能磁共振(EEG-fMRI)扫描,将离线EEG滤波后确定棘波的时间点,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提供的经典血氧动力学函数(HRF)模型计算棘波相关的BOLD变化. 结果 共纳入6例BCECTS患者,常规EEG显示频繁出现发作间期中央区和中颞区棘波.EEG-fRI扫描时1例未见放电,获得5例患者5个序列的fMRI数据,5个序列均出现BOLD激活信号,两侧中央颞区同时出现激活信号2例,单侧中央颞区出现激活信号3例,4例大激活区位于中央-中颞区,1例位于枕叶.5例在中央颞区外的其他脑区具有激活信号. 结论 中央颢区可能是BCECTS的致痫灶,致痫灶与其他部位共同构成的神经网络可能与BCECTS的发生相关.

  • 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脊液鼻漏

    作者:张协军;黄国栋;李维平;纪涛;高永中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脊液(CSF)鼻漏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使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5例CSF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结果 5例CSF鼻漏患者中外伤性CSF鼻漏2例,医源性CSF鼻漏3例.外伤后CSF鼻漏术前均通过颅脑MR平扫、CT薄扫颅底重建及CT脑池造影确定漏口;医源性CSF鼻漏根据临床经验判定漏口位置,漏口分别位于额窦后壁、筛窦顶壁、鞍底、蝶筛隐窝、中颅底鞍旁交界区,术中均能直视下观察漏口,行漏口修补.术后患者CSF鼻漏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 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对CSF鼻漏口定位意义重大,神经内镜治疗CSF鼻漏具有微创、直观、修补成功率高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基于体素分析的伤害避免人格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刘冲;王淑梅;张云亭;于春水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分析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伤害避免人格与脑各向异性分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人格的脑白质微观结构基础. 方法 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通过广告招募333名右利手受试者参加研究(受试者为天津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及周围社区人员).研究内容为填写三维人格问卷及Beck抑郁问卷,并行三维MRI及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所有扩散张量成像数据行预处理后,使用SPM8软件,以年龄和抑郁评分为控制变量,对整体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研究脑各向异性分数值与伤害避免人格评分的相关性[以簇体积大于30个体素,且P<0.001(未矫正)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阈值]. 结果 伤害避免评分与中脑、脑桥、左侧海马旁回、颞下回、颞中回、右侧苍白球、双侧顶上小叶各向异性分数值呈正相关;与左侧壳核、丘脑、双侧楔前叶各向异性分数值呈负相关. 结论 伤害避免与特定脑结构的各向异性分数值存在相关性.

  • 胶质瘤干/祖细胞诱导宿主巨噬细胞癌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宝乾;费喜峰;王爱东;陈延明;张金石;代兴亮;张全斌;赵耀东;王之敏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否癌变并对肿瘤生长起促进作用. 方法 将转染红色荧光蛋白(RFP)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SU3)接种于12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腹腔,致瘤后取腹水或肿瘤结节培养,从GFP+细胞中克隆可传代的SU3细胞诱导的宿主腹腔肿瘤细胞株(SU3-ihCTC),并进行体外生长特性检测和分子表型试验、分子遗传学检测和致瘤试验. 结果 SU3-RFP/GFP荷瘤鼠腹水为血性,在肠系膜等腹腔脏器上长出许多肿瘤结节,取其培养细胞中RFP+和GFP+细胞,发现它们都具有增殖潜能,经单克隆的SU3-ihCTC细胞,具有生长接触抑制消失,增殖速度快,高集落形成率,染色体异倍体、端着丝粒等体外生长的癌细胞表型,而且在裸小鼠体内具有高致瘤率(12/12),同时表达巨噬细胞标志蛋白CD68. 结论 胶质瘤中被肿瘤细胞征集来的巨噬细胞不但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而且自身已癌变.

  • P57对U87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替莫唑胺化疗损伤的抵抗作用

    作者:罗海洋;刘天助;孟伟;尹明芳;汪鑫;郭洪波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TMZ)短期化疗下P57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抑制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P57和核增殖抗原(Ki-67)在TMZ短期化疗后U8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原发性和复发性(经TMZ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标本中P57的表达差异;通过干扰P57的表达,检测TMZ短期化疗下和撤药后U87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果 TMZ短期化疗后,U87细胞中P57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Ki-67表达量明显下降;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标本中复发性肿瘤的P57表达量高于原发性肿瘤;干扰P57表达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量增加,表现为TMZ对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减弱,但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未干扰细胞凋亡率为12.83%±1.40%,干扰组细胞凋亡率为31.00%±3.48%);此外,撤药后,与对照组相比,P57干扰组U87细胞发生明显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活力下降. 结论 TMZ短期化疗下,U87细胞通过上调P57表达及下调Cdk2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以降低化疗损伤.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夏明武;赵昊;郭茜;秦勇;许浩;胡光民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rhG-CSF治疗组,均应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自体不凝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其中rhG-CSF治疗组于造模后1h开始腹腔注射rhG-CSF[60μg/(kg· d)],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及第14天对2组大鼠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4+细胞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灶周围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 (MAP-2)的表达. 结果 rhG-CSF治疗组第7天及第14天的神经功能评分(0.407±0.057,0.649±0.014)、外周血CD34+细胞含量(0.381%±0.054%,0.205%±0.088%)及MAP-2表达(0.205±0.088,0.281±0.054)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68±0.066,0.326±0.047; 0.074%±0.028%,0.030%±0.057%;0.080±0.017,0.124±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G-CSF可促进脑出血区神经细胞的增生和修复,对出血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海马内HIF-1α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霍士光;袁宝强;孔艳冉;张亚楠;孙明霞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节癫痫大鼠海马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 方法 208只21d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持续状态(SE)组(96只)、对照组(96只)和PD98059组(16只),SE组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溶液制作SE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0.5、1、1.5、6、12、24h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2组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D98059组大鼠腹腔注射PD98059,10min后腹腔注射PTZ溶液制作SE模型,造模成功后1h采用RT-PCR检测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mRNA的表达,造模成功后1.5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相应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E组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K1/2 mRNA的表达高峰(1.112±0.126)在SE后1h,蛋白的表达高峰(1.127±0.155)在SE后1.5 h;而HIF-1α mRNA的表达高峰(0.589±0.090)在SE后1.5 h,蛋白的表达高峰(0.230±0.052)在SE后6h.与SE组相比,PD98059组大鼠海马内HIF-1αmRNA、ERK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组大鼠中,T-ERK 1/2与HIF-1α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8,P=0.000). 结论 戊四氮诱导发育期大鼠SE后ERK信号通路被激活,参与了海马内HIF-1α的表达调控.

  • 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损伤区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李静;杨波;刘献志;翟广;田毅;张源;渠瑞那;Eileen Shen;张文进

    目的 探讨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WJCs)对脑创伤区周围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2)移植对照组;(3)WJCs移植组;(4)正常组.每组18只.移植对照组和WJCs移植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硬脑膜外撞击法建立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再分别注射0.3 mL的生理盐水和WJCs混悬液;假手术组颅骨钻孔后不损伤脑组织不移植细胞;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移植后3d及7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取移植后ld、3d、7d和2周的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的VEGF mRNA表达;测定微血管面密度(MVD);移植后2周和4周行免疫组化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移植后7d,WJCs移植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JCs移植组移植后3d、7d和2周损伤灶周围皮层脑组织VEGF和CD34的表达均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周和4周WJCs移植组损伤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发现GFAP和NSE阳性细胞,其他3组均未发现.RT-PCR检测到WJCs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移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JCs移植后可增加损伤区脑组织VEGF及CD34阳性表达,参与调控损伤区微血管的变化,改善损伤区的微循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嗅球电刺激对成年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影响

    作者:张广慧;何明利;徐艳;徐丙超;李永明

    目的 探讨嗅球电刺激对成年大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前体细胞(NPC)增殖及其向嗅球迁移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刺激组、电刺激ld组、电刺激3d组、电刺激1周组、电刺激2周组、电刺激3周组、电刺激4周组,每组10只,后6组大鼠制备嗅球电刺激模型,以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SVZ区内源性NPC的增殖,RT-PCR检测嗅球内Prokineticin 2 (prk2)mRNA的表达;另取大鼠1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刺激组和电刺激4周组,每组5只,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嗅球内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 8组大鼠SVZ区Brdu阳性细胞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75,P=0.000).与正常对照组和假刺激组比较,电刺激ld、3d、l周、2周组大鼠刺激侧Brdu阳性细胞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组大鼠嗅球内prk2 mRNA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067,P=0.000).与正常对照组和假刺激组比较,电刺激ld、3d、l周、2周、3周、4周组prk2 mRNA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嗅球内Brdu阳性细胞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72,P=0.000).电刺激4周组嗅球内Brdu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和假刺激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刺激嗅球可促进SVZ区NPC的增殖并向嗅球迁移,这可能与电刺激提高嗅球内Prk 2的表达水平有关.

  •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在胶质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祥荣;王向宇

    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目前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中,肿瘤细胞高度侵袭是胶质瘤高复发、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胶质瘤发生、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生物学标志,与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2].围绕着肿瘤侵袭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胶质瘤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现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7,ADAM17)在胶质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

    作者:刘斌;骆健明

    脑卒中是人类严重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如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也常导致严重致残和死亡.这些原发于颅内的急性脑损伤常并发心脏损害和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指无心脏疾病患者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短期内(数小时至2周)出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功能衰竭.其一方面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还加剧原发性脑损伤,甚至成为增加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1].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露露;徐盎然;徐格林;刘新峰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颈动脉狭窄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的15%~20%[1].对于由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采用外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有效.但近15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有取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趋势,尤其是对于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有高风险的患者[2-4].随着血管内介入器材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经验的增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能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发表的颈动脉血管重建剥脱术与支架比较试验(CREST)的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能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70岁患者[5-6].

  • 以胶质细胞源性腺苷为靶点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天富;栾国明

    一、发作发生与癫痫发生2005年国际抗癫痫联盟(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和国际癫痫局(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for epilepsy,IBE)定义癫痫为"一种具有产生多次癫痫发作的持久性倾向和具有神经生物、认知、心理及社会多种后果为特征的脑疾病,而癫痫的确定则要求至少有一次癫痫发作".癫痫的定义内含两个概念:发作发生和癫痫发生.

    关键词: 癫痫 胶质细胞 腺苷
  • 疑似脑膜瘤的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一例报道

    作者:罗鹏;钱东翔;王智坚;郭炜;李珺;严建泉

    患者女性,28岁,因"突发抽搐2次"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无中耳炎、鼻窦炎及结核等病史.患者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抽搐两次,表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抽搐,伴意识障碍,来本院门诊求治,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四肢肌力正常对称,行头颅CT示:左额顶高密度影、伴广泛脑水肿(图1),头颅MR示:左额顶、大脑镰旁占位,形态不规则,均匀强化,与大脑镰关系密切,见可疑"鼠尾征"(图2),入院后诊断:左额顶、大脑镰旁占位:脑膜瘤?脑血管造影(DSA)示病灶为左侧颈外单一供血,染色明显,血供丰富(图3),亦符合脑膜瘤的特点,术前高度怀疑脑膜瘤,并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病灶为脑外病灶,呈黄白色、质软,界限清,硬脑膜、颅骨完整、无明显破坏,于镜下全切病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病理为:慢性炎性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术后补充行结核菌素试验、胸片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结核杆菌、寄生虫及真菌)均未见阳性发现.术后予口服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复查头颅MR示病变未见残留,术区脑水肿仍较为明显(图4),术后半年复查示脑水肿基本消退(图5).

  • 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闭塞后再通一例报道

    作者:倪贵华;田向阳;赵卫东

    颈内动脉夹层是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临床发病率相对低,加上目前国内对该病认识不充分,容易误诊和漏诊.现报道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闭塞后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以为这类疾病的正确诊治提供帮助.

  • 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敏感性及意识状态的研究

    作者:刘克君;荆国杰;姚晓腾;景英朝;李毅毅;李王安;谢乙团;赵冬青;李百升

    目的 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性,及探讨中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GCS评分的相关性以定量评估DAI的损伤程度. 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诊断为DAI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入院时行CT、MRI平扫及DTI扫描,观察比较3种不同影像学方法检测DAI损伤病灶的敏感性差异,并分析其中36例DAI患者中脑区FA值与入院时GC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CT检测DAI损伤病灶的敏感性为70.48%,MRI平扫为82.86%,DTI为95.24%,3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DTI检查诊断的敏感性为高.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与中脑区FA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977,P=0.000). 结论 DTI不仅在诊断DAI敏感性方面优于CT和MRI平扫,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客观地评估DAI的损伤程度.

  • 眶上外侧入路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罡;陈正楼;尤万春;王中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手术眶上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并与常规翼点入路相比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显微手术7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2组: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组38例,经翼点入路手术组36例,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眶上外侧入路手术组38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平均(9.2±1.5) cm,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均成功夹闭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手术时间平均(142±32) min,住院时间平均(11.9±4.3)d,出院2个月GCS评分,恢复良好33例(86.8%),轻度残疾5例(13.2%),无重度残疾病例,无植物生存病例,出院2月后未发现颞肌萎缩的病例.和翼点入路病例组比较,术中动脉瘤夹闭成功率及术后恢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中,眶上外侧入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入路,技术难度要求相对较小,更适合广泛开展.

  •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研究

    作者:昝坤;李欣;祖洁;崔桂云

    目的 分析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特点,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至2012年诊治的12例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中原发病变为桥脑出血5例,小脑梗死3例,小脑出血2例,中脑梗塞1例,小脑肿瘤术后1例. 结果 主要临床症状腭肌阵挛7例,共济失调6例,眼球震颤5例,声音嘶哑3例,复视2例,肢体震颤2例.MRI成像均表现为下橄榄核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例FLAIR像呈高信号改变,其余患者呈等信号.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5例;11例体积增大. 结论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发生于GMT环路被破坏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眼-腭肌阵挛;头颅MRI特征为下橄榄核区T2WI高信号改变.

  • 电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四例报道

    作者:徐锐;苏彤;刘鑫;李建龙;熊峰;丁伟

    目的 初步探讨电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的疗效. 方法 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4例经DSA确诊的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患者,病变均位于小脑下后动脉近端,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评估后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选用电解脱弹簧圈致密栓塞夹层段椎动脉,机械弹簧圈栓塞夹层近端椎动脉. 结果 术中未发生死亡、破裂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检查4例椎动脉夹层均完全闭塞,随访6~3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 结论 采用电解脱弹簧圈联合机械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夹层段椎动脉治疗硬膜内出血性椎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降低再出血率,还可降低手术费用.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林红;姜允琦;李超;马易群;李熙雷;周晓岗;董健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在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照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36例(应用mNGF联合甲钴胺治疗)、单纯组40例(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12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和肌力)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获得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随访,无一例死亡,均无创口感染,平均8个月时植骨融合.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各时间点联合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及12个月时联合组感觉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周外其余时间点联合组肌力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NGF与甲钴胺联合使用能促进合并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成人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张广泉;刘珂;高延征;陈书连;高坤;赵永强;高宗炎

    目的 探讨手术和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在治疗成人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自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8例成人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将68例患者分为A、B、C3组,A组18例,采取保守治疗,行颈椎牵引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弥可保等药物治疗;B组25例,采用颈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应用弥可保;C组25例,在B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1次/d,每次1支(18 μg/支),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颈脊髓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3组患者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A组,C组评分治疗后6、12个月时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效果更好,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

中华神经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