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程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林文婷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这就会使得人们对医疗卫生条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医护人员在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介绍了健康教育的概念以及目的 ,并且对脑卒中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脑卒中疾病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原则做出了一些建议.

  •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查青年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的护理体会

    作者:郑婷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发泡试验检查青年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TCD发泡试验检查的10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在TCD发泡试验中的紧张情绪,提升患者配合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

  • 住院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评价

    作者:冯玉梅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青年脑卒中患者124例,给予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入院当天和出院时对相关问题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脑卒中的基本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用药知识、康复知识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通过对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其疾病预防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 4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饮食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江宁;陈惠珍;杨红霞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饮食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青年脑卒中患者病例48例,同时选取49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其饮食行为,对两组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青年脑卒中组患者在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制作、零食、健康饮食意识、饮食偏好以及特殊饮食6个方面与健康对照组人群比较,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存在一定风险,应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不良饮食行为,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

  • 青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障碍临床观察

    作者:高绚照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9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应用SCL-90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评估和诊断,并比较分析青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9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62例出现心理障碍,发生率63.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相关因素有自身性格、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等.结论 青年脑卒中急性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为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两大类.

  • 胰岛素抵抗与青年脑卒中

    作者:冯艳蓉;吴亚平;郝姜蕾

    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R)与脑卒中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其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能较好地反映胰岛素的敏感性.IR可引起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可能是通过多种代谢性危险因素而致病.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由此推断,青年脑卒中也存在IR.但是不同类型的青年脑卒中是否均存在IR?机制如何?IR的程度与青年脑卒中的病情及预后是否相关?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关系的研究对于青年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伟;冯军;王芳;曹俊杰

    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后对两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脑卒中:19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苏丽;刘倩;朱夏媛;朱艳辉;赵义;李小霞

    目的 分析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原发性APS并发脑卒中19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男∶女为11∶8,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动脉粥样硬化症等.5例(5/19)有心脏瓣膜结构改变伴钙化.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phospholipid antibody,aCL)阳性率57.9%;抗β2-糖蛋白1(β2-glycoprotein 1,β2-GP1)阳性率78.95%.抗β2-GP1单阳性36.8%,双抗体阳性率42.1%.大脑中动脉是常累及的颅内/外动脉(11/19),其次是颈(内)动脉(9/19).大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11/19)、闭塞(7/19).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6/19).结论 原发性APS并发脑卒中患者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抗β2-GP1阳性率更高.对原发性APS患者常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评估脑卒中风险.

  • 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病患共有100例,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各50例,分析研究不同年龄段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各项指标检测分析,老年患者甘油三酯低于青年患者,老年患者收缩压高于青年患者。结论不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血管疾病都会影响青年脑卒中的发病。

  • 急性期青年脑卒中心理障碍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3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应用SCL-90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评估和诊断,并比较分析青年脑卒中急性期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3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23例出现心理障碍,发生率62.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相关因素有自身性格、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等。结论青年脑卒中急性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为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两大类。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雯;窦荣花;黄静;杨金娥;李东旭;毕振云;邱志新;张振芳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4~44岁为青年期,该年龄段发生的脑卒中称为青年脑卒中.近年来,青年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高.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青年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大量研究结果已证实,丁苯酞具有明显的、独特的抗急性脑缺血、改善脑血管微循环的作用[1-2].我院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青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芮雪;吴淑芳;周芳;袁丽英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疗效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初发青年脑卒中(<45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变化、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患者的依从性、治疗2周后与45 d后的NIHSS和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患者实施组中单元护理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对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 青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婧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528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112)和未复发组(n=41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结果:复发组年龄高于未复发组,情绪波动阳性、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饮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TIA史的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体育锻炼是青年脑卒中的保护因素,情绪波动、经常熬夜、经常上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史、饮酒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是青年脑卒中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青年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除了加强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及戒酒措施外,积极加强运动锻炼,保持情绪稳定,调整心态,有利于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青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纪冬

    近年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脑血管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临床所见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病亦有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足够重视.现对我院在2008-2009年收治的212例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做如下分析.

  • 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李洪芳;马利纯;罗静芳

    目的 分析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为青年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76例.随机单盲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护理干预小组人员对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进行对症护理.分析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并分析青年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专业对症护理,患者满意度以及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卒中受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等影响(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护理的干预措施,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

  • 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后瘫痪抑郁患者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蕴博;刘玉荣;刘国辉;隋佳彬;周英;毕胜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瘫痪恢复及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以80例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急性期及恢复期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研究各组患者的瘫痪恢复状况及抑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瘫痪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抑郁心理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瘫痪肢体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生物反馈训练对青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简静雯;茅新蕾;管朝红;杨晶晶;林晓燕

    目的 探索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青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青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中41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其余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评分、洼田饮水实验评级以及PD评分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Webster改善率为64.93%,对照组为31.45%,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4,P=0.02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皆有改善,但观察组处在洼田饮水实验高评级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UPD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显著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常规治疗.

  • 健康管理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吴远聪;叶丽敏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外,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规律生活、遵医服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良好心态、控制血压、戒烟限酒等方面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提高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从而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复发率.

  • 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1例

    作者:朱振国;陈艳艳;黄海波;冯靓

    报道1例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为临床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提供诊断思路.

  • 青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作者:王雯;俞明明;汪青松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生活质量调查.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30例急性青年脑卒中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分别从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等8个方面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青年脑卒中后抑郁、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发病率为29.20%,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及住院病程具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及家庭收入无明显相关性(P>0.05);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SF-36各分量表评分较正常患者各项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预后.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