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蛋白酶D与兔椎间盘退变相关性研究

    作者:涂名实

    目的:采用椎间盘内注射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兔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椎间盘内注射3种不同浓度的组织蛋白酶D,阴性对照组中在椎间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检测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采用HE染色组织学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结果:HE染色组织学观察6周时在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椎间盘中,组织学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特征;蛋白多糖含量的测定显示,6周时各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程度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可导致兔腰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的降低,说明组织蛋白酶D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at K,Cat D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柴艺汇;杨长福;陈云志;高洁;王世娇;钟梅;王和生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C-SMC-1)组织中蛋白酶K(Cat K),组织蛋白酶D(Cat 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104/mL密度接种细胞,实验分5个实验组,大黄素0.01,0.05,0.1,0.15,0.2,0.25 mmol·L-组,对照组为培养基空白组,培养24 h,每组设5个复孔.MTT法观察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CR法检测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at K,Cat D 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大黄素在0.05~ 0.25 mmol·L-1浓度对CCC-SMC-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作用24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0 mmol·L-1,且IC5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前移.PCR法显示,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Cat K,Cat D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大黄素能抑制CCC-SM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t K,Cat D mRNA表达有关.

  • 莪术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组织蛋白酶D,K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长福;黄春芳;孙晓芳;牛建昭;王继峰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A549细胞中胶原及组织蛋白酶D,K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莪术油(0,40,80,120 mg·L-1)作用A549细胞,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莪术油对A549细胞层胶原分泌的动态变化;酶法测定细胞中可溶性羟脯氨酸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Cat D,Cat K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油刺激细胞后A549细胞分泌的胶原含量随剂量和作用的时间增加而减少.Cat D,Cat K蛋白的表达随作用时间持续而增强.结论:莪术油减少肺腺癌A549细胞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t D,Cat K蛋白表达有关.

  • 脑出血各证型患者细胞自噬及Cathepsin D表达差异研究

    作者:廖远生;杨瑞玲;吴成翰;王开宇

    目的 观察脑出血(ICH)闭脱证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细胞自噬和自噬相关蛋白Cathepsin D的表达差异.方法 将27例ICH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阳闭证(12例)、阴闭证(9例)、脱证(6例)3组,评估出血量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选6例颅内深部动静脉畸形(AVM)需开颅手术,但未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TEM)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细胞内自噬泡及Cathepsin 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自噬泡数量及Cathepsin D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证型按自噬泡数量、Cathepsin D表达水平、出血量、NIHSS评分排列由高至低均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P <0.01,P<0.05);按GCS评分排列由高至低为阳闭证、阴闭证、脱证(P<0.01).自噬泡数量、Cathepsin D表达与出血量、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细胞自噬参与了ICH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闭脱证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细胞自噬和自噬相关蛋白Cathepsin D的表达存在差异.

  • 组织蛋白酶D新的糖基化异构体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张慧娟;郑晓伟;乔玲;李鸿超;常文静;卢锋;贾彩云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TSD)新的糖基化异构体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19例肺癌组织和39例癌旁组织中CTSD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CTSD各异构体表达特点;去糖基化实验检测CTSD蛋白的糖基化修饰;Kaplan-Meier分析66kD异构体、临床病理资料与肺癌术后整体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CTSD在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66kD蛋白为CTSD新的糖基化异构体,该异构体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吸烟史密切相关(P<0.05),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0和30.0个月(P<0.05);肺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66kD异构体表达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TSD 66kD异构体阳性表达可能是肺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组织蛋白酶D在小鼠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

    作者:张慧娟;郑晓伟;乔玲;常文静;卢锋;贾彩云

    目的 探索组织蛋白酶D(CTSD)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使用氨基甲酸乙酯腹腔注射建立BALB/c小鼠肺腺癌模型;蛋白质组放射性核素相对标记和绝对定量(iTRAQ)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在肺腺癌不同病理时期的表达变化特点.结果 CTSD蛋白在肺腺癌早期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验分析发现,随着肺腺癌病程进展,CTD表达呈上升趋势,在肺腺癌晚期,实验组为对照组13.7倍;出现肝转移实验组小鼠肺组织CTSD呈现不同异构体.结论 CTSD是肺组织癌变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其异常表达和修饰可能在肺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肺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 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 N-连接糖蛋白的分析鉴定

    作者:马瑾;齐义军;刘瑞敏;王明;张天;朱晗;马远方

    目的:分析鉴定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表达的N-连接糖蛋白。方法应用刀豆蛋白凝集素(ConA)、晶状体凝集素(LCH)和雪花凝集素(GNA)组成的亲合层析柱富集10对HCC和癌旁非癌组织中N-连接糖蛋白、二维电泳(2DE)比较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串联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Western blotting 验证人羧酸酯酶1(hCE1)、触珠蛋白(HP)及组织蛋白酶D(CD)的差异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D表达沉默后对HCC的侵袭力影响。结果质谱、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鉴定了28个与HCC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HCC中高表达和低表达的蛋白均为14个),Western blotting验证hCE1、HP在HCC中明显低表达,组织蛋白酶D前体( pCD)在HCC中高表达;而ConA亲和层析柱富集的ConA-CD在HCC中显著高表达。 CD-siRNA介导的CD表达沉默能够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系SNU449、SNU473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 HP、hCE1蛋白表达变化和CD N-糖链变异可能参与了HCC发生发展过程。

  • 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骞爱荣;赵俊生;商澎;赵建业;陈建;陈志南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胃癌组织的c-erbB-2、Cath-D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c-erbB-2阳性率38.2%,Cath-D阳性率81.4%.c-erbB-2阳性者Cath-D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rbB-2阴性者,c-erbB-2和Cath-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Cath-D表达还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脉管内癌栓有关;c-erbB-2和Cath-D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结论C-erbB-2和Cath-D对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c-erbB-2和Cath-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 人巨细胞病毒对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杨国嵘;黄高昇;白海;王恩华;宋继谒;郭英;王娟红;梁蓉;王哲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表型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石蜡包埋组织中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抗原、广谱角蛋白、组织蛋白酶D等的表达.结果腮腺导管上皮细胞感染HCMV后,作为上皮性标志物的角蛋白表达转为阴性,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转为强阳性.结论HCMV感染后腮腺导管上皮细胞角蛋白丢失,其机制可能与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强有关.

  • 喉鳞癌中组织蛋白酶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对淋巴管生成和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希忠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 D,Cath -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 VEGF - 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拥有完整病理资料的96例喉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Cath -D,VEGF-D,D2-40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其它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喉鳞癌中Cath -D与VEGF-D、D2-40的高表达,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VEGF-D与Cath -D、D2-40的表达呈正先关,Cath -D与D2-40的表达呈正相关.喉鳞癌中有淋巴转移的Cath -D与VEGF-D、D2-40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淋巴转移组.结论 组织蛋白酶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D2-40可能是喉鳞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且其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 E-Cadherin、β-catenin和Cathepsin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马红;陈晓;马海梅;尼加提·热合木;蒲红伟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β-连环素(β-catenin)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06/2007-07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标本60例,同时选取15例正常食管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及CathepsinD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1.67%和66.67%,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率为60%,分别高于正常食管组织(0%,0%,0%,均P<0.01).中低分化组、侵及肌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均高于高分化组、未侵及肌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C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正才目关(r=0.679,P<0.01),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与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616, r=0.505,P<0.01).结论:ESCC中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和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和CathepsinD有可能成为判断ESC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鼻咽癌组织中CD和CB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淑勤;黄培生;李一伟;高凌云;王镛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 CD)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 方法:应用SP法对石蜡包埋的50余例(CD为55例,CB为57例)鼻咽癌标本和30例慢性鼻咽炎(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1)鼻咽癌组织中CD、C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1%(49/55)和100.0%(57/57),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2/30)和86.7%(26/30)],P<0.01.2)在TNM Ⅰ~Ⅱ期和TNM Ⅲ~Ⅳ期鼻咽癌组织中,C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6/16)和84.6%(33/39),P=0.165;在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95.7%(22/23)和84.4%(27/32),P>0.05;CD及CB阳性表达级别(分+和+ +~+ + + +两组)与TNM分期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CD和CB在鼻咽癌组织中有高表达率,它可能在鼻咽癌扩散中起一定作用.

  • 红景天对乳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戚玮琳;李勇;陆洪芬;施海明;范维琥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红景天对乳腺癌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浸润转移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红景天提取物处理乳腺癌MDA-MB-435细胞,制作细胞增殖曲线,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景天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选择裸鼠乳腺癌MDA-MB-435细胞移植瘤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裸鼠移植瘤内MMP-2和组织蛋白酶D(Cath D)表达的影响.结果:红景天提取物可显著抑制MDA-MB-435细胞的增殖活性,该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浓度的增高更为明显.红景天提取物具有阻滞MDA-MB-435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主要阻滞于S期, 该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红景天提取物治疗组裸鼠乳腺癌移植瘤中,Cath D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组化H-评分均数治疗组为72±50.70,而对照组为168±64.19,P=0.03);治疗组移植瘤M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组化H-评分均数治疗组为90±29.15,而对照组为176±65.80,P=0.04).结论:红景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浸润能力等多途径对乳腺癌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在乳腺癌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组织蛋白酶D表达意义的比较研究

    作者:牛昀;傅西林;吕阿娟

    目的对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腋淋巴结阴性(ANN)乳腺癌中不同部位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根据术后病理检查腋淋巴结有否转移及根据随访结果选取192例乳腺癌病例作为本项目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NN预后差组、ANN预后好组和淋巴结阳性(ANP)组3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全部病例中Cath-D的表达,根据不同的表达部位,采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分析比较,并用X2检验、X2分割法和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ath-D阳性表达为棕黄色着色,定位于部分癌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中;ANN预后差组和ANP组癌细胞Cath-D阳性率明显高于预后好组(X2=23.20,P<0.01);ANP组表达与预后差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19,P>0.05);三组间间质细胞Cath-D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1.56,P>0.05);癌细胞和间质细胞表达均计入阳性率时,其阳性率与仅观察癌细胞表达无显著意义的提高(u1=0.47;u2=1.41;P>0.05).结论Cath-D可以作为ANN乳腺癌预后差的标志物之一,仅观察评价其在癌细胞中的表达是比较可靠、实用和简便的方法.

  • 组织蛋白酶D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贵秋;王玉学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也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其中一些生物学因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对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的研究,Cath-D与许多恶性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尤其在乳腺癌方面,研究逐渐走向成熟.许多文献相继报道了Cath-D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为此,就Cath-D的近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层黏连蛋白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晓艳;师永红;于慧玲

    目的 研究组织蛋白酶D、层黏连蛋白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胃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层黏连蛋白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组织蛋白酶D在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肌层以下、无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胃癌(分别为P<0.01,P<0.01,P<0.05).经四格表x~2检验,层黏连蛋白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层黏连蛋白受体和组织蛋白酶D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与层黏连蛋白受体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层黏连蛋白受体高表达、组织蛋白酶D高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意义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苏红;王琴;李春光

    目的:探讨CD15和组织蛋白酶D(Cath-D)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对4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进行了CD15和Cath-D检测.结果:CD15和Cath-D在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2.5%和6 7.5%.子宫内膜腺癌的分级、分期与CD15表达有关(P<0.05),与Cath-D表达无关(P>0.05).CD15和Cath-D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CD15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5和Cath-D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是一种良好指标.

  • E-钙黏蛋白和组织蛋白酶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喉鳞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韩瑞珠;李鹏;李晓丹;徐秀玉;周梁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在喉鳞癌淋巴结转移中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喉鳞癌标本中E-cad、VEGF、Cath-D进行了检测.结果喉鳞癌中E-cad、VEGF、Cath-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3%、66%.VEGF表达与Cath-D、E-cad表达相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中E-cad、VEGF、Cath-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E-cad与Cath-D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无直接相关性;在E-cad、Cath-D表达阳性中VEGF表达较高,并多见于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结论E-cad、VEGF、Cath-D可能是喉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ath-D和E-cad具有协同作用.

  • 组织蛋白酶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作者:彭歆;俞光岩;高岩;武登诚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52例SACC的Cath-D表达,并统计学分析Cath-D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ath-D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h-D能通过溶解基底膜、细胞外间质和结缔组织,从而促进SACC的远处转移;Cath-D可作为预后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 支气管肺癌黏膜Cath D、SP-A和GLU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慧玲;刘师兵;刘晓冬;薛鹏杰;徐冶;刘丹丹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癌活组织黏膜组织蛋白酶D(Cath 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 方法 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41例,经光镜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肺癌38例(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鳞状细胞癌28例),炎症3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th D、SP-A和GLUT-1的表达. 结果 ①Cath D:小细胞癌-6例(60%),++4例(40%);鳞状细胞癌-4例(14%),+2例(7%),++8例(28%),+++14例(50%).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不同,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②SP-A:+++3例(炎症),++20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5例),+6例(中分化鳞癌),-12例(小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痛2例);③GLuT-1:小细胞癌-6例,+2例,+++2例;鳞状细胞痛-5例,+7例,++11例,+++5例;炎症+++3例.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GLUT-1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GLUT-1的表达无差异(P>0.05);炎症与鳞癌GLUT-1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与小细胞癌则无差异(P>0.05). 结论 Cath D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化程度的评估,SP-A可能有助支气管黏膜炎症与高恶度肿瘤组织的鉴别,GLUT-1在鳞状细胞癌有高表达,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