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腺样囊性癌样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作者:高超;昌红;贾铁文;王文普;廖松林;李竞贤

    患者女,43岁.因右颈部包块1年余,于2001年8月就诊.患者无声嘶、多汗、食欲亢进等症状.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好,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也未见颈动脉搏动,气管居中,右侧甲状腺Ⅲ°肿大,无压痛.可扪及6 cm×3 cm×3 cm肿物,质韧,边界不清,左侧甲状腺未及肿大.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正常.B超:右甲状腺不均匀低回声占位(性质待定),核素扫描:甲状腺"冷结节".临床诊断:甲状腺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术中:右中下极甲状腺明显肿大,质硬、6 cm×3 cm大小,气管内及气管壁未见肿瘤组织.

  • 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全;昌红;韩一丁;高颖;刘红刚

    目的 探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4例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p53、Ki-67;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c-myc基因.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5.5岁.2例分别于术后29个月,17个月死亡;1例术后23个月发生多处转移带瘤存活(随访26个月);1例存活(随访3个月).高级别转化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形态.异型性明显的肿瘤细胞连接成片,面积超过一个低倍视野;核质比明显增高;核仁及核分裂象易见(8~25/10 HPF).2例出现粉刺样坏死,3例出现多灶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转化区域SMA和p63阳性肌上皮细胞数日明显减少或消失,p53强阳性,Ki-67阳性指数增高.4例均未出现c-myc基因扩增或分离.结论 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显著特征,肌上皮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学行为差.c-myc基因突变可能不具有关键作用.

  • 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周若骥;胡春燕;喻林;毕蕊;杨文涛

    目的 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6 ~65岁(平均56岁).肿瘤大径为1.5 ~2.5 cm.镜下观察:肿瘤由大小不一的实性细胞巢组成,肿瘤间质呈纤维黏液样或玻璃样变;肿瘤细胞中到重度异型性,部分区域核分裂象≥5/10 HPF,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细胞质少.实性细胞巢中可见灶性的导管腺上皮分化,伴小腔隙形成,即所谓的真性腺腔,腔隙衬覆细胞胞质更丰富,呈嗜酸性;偶尔可见呈筛孔状或大小不一的腔隙,即假性腺腔,内含均一的基底膜样嗜酸性物质;肿瘤细胞巢中可见灶性坏死.4例肿瘤细胞均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CK5/6、CK7和CK14在实性巢中伴有导管腺上皮分化处呈阳性;CD10染色阳性,波形蛋白和CD117呈不同程度阳性.其中3例Ki-67阳性指数为10% ~50%.结论 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是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一种罕见的组织学类型,熟悉其病理学特征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该肿瘤的预后评价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

  • 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作者:何洁华;宗永生;张敏;钟碧玲;梁英杰;梁小曼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7例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除HE、阿辛蓝及过碘酸Schiff(PAS)常规染色外,采用标记链酶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一系列上皮性标志物、CD21和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EB病毒 DNA W片段.结果 17例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男女之比为7∶ 10,年龄30~63岁,中位年龄46岁.17例中14例的肿物呈明显局部侵袭性生长,病变属T3或T4期,仅1例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大部分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核小而深染、仅有少许胞质;细胞之间常可见伊红染色同质性或黏液样物质;16例可见筛孔状的特征性结构.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均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9例(9/17)可见少数癌细胞呈EBER阳性,采用巢式PCR法同时检测到这9例活检组织192 bp的EB病毒 W 片段阳性带,EBER阳性癌细胞的病例中,5例的癌细胞表达LMP1;其中3例的肿瘤间质中又可见少数EBER阳性的浸润性淋巴细胞.所有17例的癌细胞,包括EBER阳性的癌细胞均不表达CD21.结论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以女性为多见.肿瘤生长呈明显的侵袭性,常侵犯鼻咽及其周围组织.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并不密切.

  •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郭双平;李擒龙;王映梅;曾凯旋;刘杨;徐婉妮;张秀敏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分级及意义。方法分析1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免疫表型、Ki-67阳性指数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 EZH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例腺样囊性癌分化程度不一,其中11例为Ⅰ级,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排列成管状、筛状和假腺样结构,无实性成分。3例为Ⅱ级,由管状、筛状结构和实性成分混合,实性成分<30%。2例为Ⅲ级,实性成分>90%,肿瘤细胞为基底样,胞质稀少,细胞核染色深,核分裂象>5/10 HPF,为具有基底样特点的乳腺实性型腺样囊性癌。免疫表型上,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及CD117,肌上皮细胞表达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表达CK5/6和CD117。13例患者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例Ⅱ级的患者于术后12个月肺转移,34个月后死亡,1例Ⅲ级的患者于术后12个月胸椎转移,另1例Ⅲ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余病例未转移或复发。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包括低级别和高级别形态学谱系,不应被笼统地看作低度恶性潜能,有必要进行分级,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6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作者:缑向楠;李杰;王晓聪;刘有;邱晓媚;石怀银

    目的 探讨发生于外耳道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相关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诊断的63例外耳道A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本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35例,首次诊断时平均年龄48.9岁(22~81岁).筛状型35例(晚期15例),管状型14例(晚期8例),实性型14例(晚期9例),实性型相比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晚期患者数量相对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到的5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时间范围2~228个月).复发的33例中,局部复发18例,远处转移15例,平均复发时间40.6个月(2~204个月).死亡的9例患者中,早期患者2例(首次治疗后48及102个月死亡),晚期患者7例(首次治疗后9~228个月死亡).(3)随访的57例患者中37例存在神经侵犯,其中筛状型、管状型及实性型分别为21、4及12例,早期及晚期患者分别为15和22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神经侵犯的患者中31例存在耳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物切除或联合颞骨部分切除45例,复发30例,肿物联合腮腺浅叶切除12例,复发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行术后辅助放疗,其中早期患者7例,复发2例;晚期患者12例,复发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于外耳道的ACC容易复发,首次手术时进行腮腺浅叶的切除对于预防肿瘤复发是必要的.术后辅助放疗对于早期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并不能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率.神经侵犯易发生于晚期患者,筛状型、实性型相对于管状型也更容易发生神经侵犯,然而神经侵犯与耳痛并无显著相关性.

  •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细胞学诊断及其与基底细胞腺瘤的鉴别

    作者:白玉萍;张勇;田澄;邢莉;刘红刚

    目的 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ADCC)的细胞学形态特点,探讨涎腺ADCC与基底细胞腺瘤(BCA)的细胞学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头颈部30例涎腺ADCC及12例涎腺BCA的细胞学涂片/印片.除2例ADCC为针吸涂片外,余病例均为组织印片.所有病例诊断均经组织学证实.结果 ADCC的肿瘤性导管细胞呈三维簇状、实性片状或单个散在分布;半透明黏液小球常见(20/30,66.7%);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有不同程度(多为轻度)的异型性;核仁常见(21/30,70.0%),部分病例核仁明显;瘤细胞胞质稀少.ADCC细胞核的异型性具体表现在:(1)核染色深,核染色质粗或略粗、分布不均;(2)细胞核略大,且大小不一;(3)细胞核形状有不同程度(常为轻度)的不规则.核分裂象少见,30例ADCC均未见坏死.BCA细胞学形态特点部分与ADCC重叠,其与ADCC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单个散在分布的肿瘤性导管细胞少见;(2)半透明黏液小球少见(1/12);(3)细胞核染色浅或略深,形状规则一致、大小均一、无异型性,较ADCC者小且更为细长,无核仁或见不明显小核仁;(4)瘤细胞胞质较ADCC丰富.结论 涎腺ADCC与BCA细胞学表现既相互重叠又各有特点,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细胞学诊断、鉴别.半透明黏液小球是细胞学诊断ADCC的重要线索,但不是该肿瘤的特异性改变.肿瘤性导管细胞核的异型性是诊断ADCC的必要条件,也是鉴别ADCC与BCA可靠的细胞学指标.

  • 食管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杜艳;赵华;张智弘;范钦和;宋国新;张炜明;王聪

    目的 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总结10例发生于食管的腺样囊性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59~76岁.肿瘤部位:4例位于食管中段,4例位于食管中下段,2例位于食管下段.低倍镜下肿瘤均为推挤性的生长方式,结构以筛状、实性混合为主,局灶呈小管状,瘤细胞核深染,核质比高,部分示导管和肌上皮分化的特征,部分间质显示黏液透明样变.8例伴有实性细胞巢中央的坏死,1例表面鳞状上皮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伴有小灶鳞状细胞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p63 (10/10)、S-100蛋白(9/10)、calponin(2/10)、平滑肌肌动蛋白(2/10)、CD117(10/10)、细胞角蛋白7腺管样成分(10/10)阳性.结论 食管腺样囊性癌作为独立的肿瘤实体,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呈S-100蛋白表达以及恒定的表达CD117,需与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小细胞癌鉴别.

  •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韩静;高献争;魏建国;谢艺林;刘亚清;李文才;李晟磊

    目的 探讨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病例59例,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对15例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中,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1.0:1.4,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肿瘤大径1.0~9.6 cm,平均2.8 cm.吸烟患者15例(25.4%),不吸烟患者44例(74.6%).肿瘤主要发生在气管28例(47.5%),左主支气管7例(11.9%),右主支气管5例(8.5%).大体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内灰白色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排列呈管状、筛状或者实体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CK7、S-100蛋白、Sox10、CD117、p63,2例病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40%.肿瘤分级Ⅰ级18例(30.5%),Ⅱ级26例(40.1%),Ⅲ级15例(25.4%).TNM分期Ⅰ期39例(66.1%),Ⅱ期7例(11.9%),Ⅲ期10例(16.9%),Ⅳ期3例(5.1%).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治疗23例(39.0%),手术辅助放疗3例(5.1%),手术辅助化疗9例(15.2%),单纯化疗24例(40.7%).EGFR、KRAS及BRAF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第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86.4%及84.7%.预后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肺腺样囊性癌患者多数为早期病变,预后较好,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MYB 蛋白表达在腺样囊性癌诊断中的意义及 MYB 基因拷贝数状况

    作者:霍真;曾瑄;武莎斐;吴焕文;孟云霄;刘媛媛;罗玉凤;曹金伶;梁智勇

    目的:探讨MYB蛋白表达在腺样囊性癌诊断及与其他涎腺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MYB基因拷贝数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4年近15年间活检或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涎腺源性肿瘤89例,其中腺样囊性癌34例,多形性腺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10例,上皮肌上皮癌10例,基底细胞腺癌9例,黏液表皮样癌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4例,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4例腺样囊性癌和55例非腺样囊性癌中MY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MYB阳性表达的病例通过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检测MYB基因拷贝数。结果 MYB在34例腺样囊性癌和55例非腺样囊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28/34)和9.1%(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2/18)腺样囊性癌发现MYB基因拷贝数增加,非腺样囊性癌组病例未发现该基因拷贝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435)。结论MYB蛋白表达对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通过MYB免疫组织化学法帮助确诊腺样囊性癌。此外,在少数腺样囊性癌病例中发现有MYB基因扩增,不是导致MYB蛋白过表达的主要因素。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1例分析

    作者:韩维光;雷乐平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圆柱瘤型腺癌、筛状癌,多发于口腔大、小涎腺及呼吸道黏膜腺体,原发于外耳道者罕见.我们科收治1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腺样囊性 耳肿瘤
  • 鼻咽腺样囊性癌的MRI表现

    作者:耿志君;谢传淼;李卉;刘学文;王德玲

    目的 探讨鼻咽腺样囊性癌(ACC)的MRI表现,评价MRI观察肿瘤侵犯范围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确诊的鼻咽ACC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7例鼻咽ACC均为黏膜下生长,表现为肿块型(n=6)及黏膜下增厚型(n=11),均侵犯周围组织,多有黏膜侵犯(n=12).T2WI信号多不均匀(n=10),6例见分隔样改变,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10例有脑神经侵犯,且均侵犯三叉神经;7例有颅内侵犯;12例有颅底骨质侵犯,且大部分为(n=11)多部位侵犯.2例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肺转移.结论 鼻咽A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明确显示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及沿神经浸润扩散.

  • 超声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

    作者:黄冠兰;除秋华;燕山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结合病理特征,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单发,实质呈低回声,其中22例(22/36,61.11%)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21/36,58.33%)肿瘤边界不清,28例(28/36,77.78%)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血流信号少量及中等量各15例(15/36,41.67%).超声定性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58.33%(21/36).结论 腺样囊性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灰阶声像表现,但彩色多普勒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 CT和MR诊断7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

    作者:陈晓丽;王振常;杨本涛;鲜军舫;刘中林;燕飞

    目的 探讨CT和MR在诊断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均接受CT检查,4例接受MR检查,分析CT、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 对照.结果 7例均为单耳发病,左耳3例,右耳4例;表现为外耳道局部隆起1例、肿块6例;形态规则1例、不规则6例;累及软骨部3例,软骨部与骨部均受累3例,颞骨及耳周广泛受累1例;侵犯中耳2例、腮腺2例、颞颌关节1例;骨质破坏5例,骨质受压1例,无骨质改变1例;T1WI呈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强化1例.结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前行CT和MR对该肿瘤定位、定量诊断有重要价值.

  •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扩散加权成像特征及其诊断肿瘤浸润神经价值

    作者:王新艳;郝晖;吴建兴;胡凌;郭健;鲜军舫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 DWI特征及DWI诊断肿瘤浸润神经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腺ACC常规MRI及DWI资料,观察MRI及DWI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肿瘤浸润神经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结果 平扫MRI:T1WI低信号5例(5/19,26.32%),等信号14例(14/19,73.68%),8例(8/19,42.11%)信号不均匀;T2WI高信号6例(6/19,31.58%),等信号13例(13/19,68.42%),15例(15/19,78.95%)不均匀;增强MRI..1例(1/19,5.26%)均匀强化、18例(18/19,94.74%)不均匀强化,中度强化11例(11/19,57.89%)、明显强化8例(8/19,42.11%).DWI:等信号6例(6/19,31.58%),低信号12例(12/19,63.16%),略高信号1例(1/19,5.26%).平扫和增强MRI诊断神经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4.55%(6/11)、87.50%(7/8)、68.42%(13/19)和90.91%(10/11)、87.50%(7/8)和89.47%(17/19),DWI诊断神经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82%(9/11)、75.00%(6/8)和78.95%(15/19),其准确率高于平扫MRI(P<0.05),低于增强MRI(P<0.05).结论 鼻腔鼻窦ACC的DW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且对于诊断ACC神经浸润具有重要价值.

  •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超声特征

    作者:于慧敏;唐缨;武红涛;牛宁宁;李菊香;赵静雯

    泪腺肿瘤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占眼眶肿瘤的5%~15%,其中良性混合瘤为多见,占50%,腺样囊性癌占20%~25%,其他原发癌占25%[1-2].本研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鼻腔、硬腭、副鼻窦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邵长征;李洋

    目的:通过总结鼻腔、硬腭、副鼻窦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常规MR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性表现,评价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硬腭、副鼻窦ACC的常规MRI及MRI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病变主体位于上颌窦8例,鼻腔-筛窦内2例,硬腭5例.常规MRI表现:15例病变均呈囊实性,实性区域均呈等长T1WI信号,在T2WI上信号较混杂;囊性部分呈多发小囊状改变,囊内容物信号不一,T1WI可为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则为程度不等的高信号.15例中12例侵犯翼腭窝,累及上颌神经、蝶腭神经;6例侵犯眶下裂,累及眶下神经;5例累及腭神经走行区.普通MRI增强扫描15例病变强化不均匀,实性部分均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囊性病灶未见明显强化.MRI动态增强扫描表现:6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均为速升-维持型.峰值时间为(132.3±6.5)s,流出率为(2.6±0.4)%,大上升斜率为0.6±0.3,大强化率为33.6±2.5.结论:MRI及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鼻腔、硬腭、副鼻窦ACC的定位、定性诊断.

  • 乳腺腺样囊性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笪东祝;刘俊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近年来关于乳腺ACC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为其防治打下一定基础.研究发现MYB-NFIB融合基因在ACC中特异性出现,MYB-NFIB融合基因和(或)MYB与乳腺A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部分乳腺AC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提示抗EGFR靶向治疗可能在乳腺ACC中存在良好的疗效.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基α基因的共存突变可能与乳腺ACC的转移相关.雌激素受体亚型α36在部分乳腺ACC中表达,提示抗雌激素疗法对乳腺ACC患者可能有效.部分乳腺ACC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且其过表达强度可能与其转移性等预后因素有关.乳腺ACC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EZH2)表达水平与Ki-67正相关,并与转移表现出相关性,EZH2可能成为判断乳腺ACC预后、指导手术范围的重要指标.乳腺ACC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基因不表达或弱表达,提示蒽环类的化学疗法似乎对乳腺ACC患者无效.

  •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文博;孟涛;赵峰;成芳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03-01-2014-05-01经病理确诊为ACC的2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随访.2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54岁.结果 22例ACC患者中1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8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B超检查显示,22例ACC患者均表现为有完整声晕包绕的低回声、混杂的声团,13例患者在B超检查中诊断为乳腺癌,其中6例边界清晰者伴有动脉血流信号,边界欠清晰者7例,超声的检出率为59.1%(13/22).病理显示,13例呈筛状型,7例呈梁状-管状型结构,2例呈实体巢团型结构;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及神经受侵.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均为阴性;18例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为阴性,4例表达情况不详.随访至2014-05-01,21例患者无病生存,1例患者于术后168个月死于心脏病.结论 ACC发病率极低,与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的病理特点、手术范围及预后不同,肿瘤进展慢,很少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较好,治疗上主张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或肿块切除术.

  • 食管腺样囊性癌2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娜;王军;景绍武;刘青;程云杰;王祎;曹峰;焦文鹏;杨从容;武亚晶

    目的 食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上罕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病例,对本病缺乏系统了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例食管AC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01-01-2013-12-31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食管A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食管ACC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5∶1.发病部位以胸中段常见,为14例;其次是胸上段和胸下段,各4例.Ⅰ期19例,Ⅱ期2例,Ⅲ期1例.食管ACC的术前内镜诊断率较低,仅为27.3%(6/22),其中11例被误诊为鳞状细胞癌,4例误诊为腺癌,1例误诊为腺鳞癌.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1%(2/22),淋巴结转移度为0.9%(2/229),肺转移发生率为27.3%(6/22).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3%和65.1%,术后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相比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4,P=0.816.结论 食管ACC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胸中段为多见,术前内镜诊断确诊率低.食管ACC总体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治疗失败以肺转移为多见,术后是否需行综合治疗尚待进一步探索.

15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