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底骨折后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生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李谷;龚江标;温良;郑秀珏;刘伟国;傅伟明;杨小锋;郑学胜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颅底骨折后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99年至2005年经血管造影证实的TCCF在不同类型颅底骨折中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功能障碍组"和"非功能障碍组",对TCCF预后相关的因素以及改善预后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 312名颅底骨折患者中,有3.8%的患者发生TCCF,其中前、中、后颅底骨折的发牛率分别是2.4%,8.3%和1.7%.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患者的年龄、性别、栓塞次数、发病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颅底骨折,尤其是横位或者斜位的中颅窝骨折并发TCCF的可能相对较高,头面部外伤致中颅窝骨折后的患者需要及时检查以早期诊断TCCF或是避免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

  • 第8例右侧颜面部车祸外伤2个月伴右眼疼痛及视力下降--诊断结果

    作者:王毅

    简要诊治经过:通过以上检查初步诊断:(右眼)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讨论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指由于外伤或自身病变导致颈内动脉本身或颈动脉的分支与海绵窦产生异常通道,动脉血逆流入静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当海绵窦的动脉血逆流入眼上静脉,就会出现类似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

  •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卢小健;张鸿祺;支兴龙;李萌;凌锋

    尽管应用可脱性球囊可治愈大部分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但仍有少数病例治疗相当困难.对于一些可脱性球囊难以治愈的病例,既要去除病灶,又要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则更加困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覆膜支架血管成形术,成功治疗了2例瘘口较小的TCCF,现报道如下.

  • 颈动脉海绵窦瘘28例临床特点

    作者:王安荔;徐华燕;张宝荣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分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和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CCF),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复杂,极易误诊.我们收集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8例CCF,分别进行讨论,对我们以后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作者:宋冬雷;冷冰;顾宇翔;周良辅;陈衔城

    目的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影像学分型,制定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策略.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我们共收治各型TCCF患者46例,对他们的影像学分型、所采用的栓塞技术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病例:30例行球囊瘘栓塞术,3例行微弹簧圈瘘栓塞术,2例经动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岩下窦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面静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3例行颈内动脉闭塞术.Ⅱ型病例:经颈外动脉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经岩下窦入路海绵窦闭塞术1例,行压颈治疗1例.Ⅲ型病例:3例均分别行双侧球囊瘘口栓塞术.46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患侧颈内动脉通畅率达94%(43/46).随访3个月至3年,有2例并发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症状明显行GDC栓塞后治愈,另1例无症状继续随访.本组无死亡及其它并发症.结论经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瘘是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对于球囊无法进入的小瘘口TCCF可选用微弹簧圈栓塞;对动脉入路不能或失败的I型及Ⅱ型患者可行静脉入路栓塞瘘口或海绵窦;对上述经动静脉入路栓塞均失败的Ⅰ型患者,才可考虑闭塞颈内动脉.

  • 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体会

    作者:邱雷;张翔;张全斌;孙继平;陈左权

    目的 探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造影明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的位置及回流特点后,经动脉入路将微导管自颈内动脉瘘口处送入病变侧海绵窦内,同时将保护球囊于颈内动脉瘘口处间断充盈以阻断瘘口血流保护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近瘘口处填入少量弹簧圈后分次推注Onyx18胶,直至瘘口完全闭塞.结果 12例T-CCF患者共计13个瘘口(含1例双侧病变)在球囊辅助下采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进行栓塞治疗,其中11例单侧CCF术毕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消失;另1例双侧CCF分两次进行了栓塞.全部病例颈内动脉均保持通畅,术后原有的颅内杂音全部消失,眼部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未出现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常规CT复查显示发生同侧侧裂区少量出血;随访3 ~ 2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邹建军;史万超

    一、资料与方法我院从1991年5月至2001年12月经血管内采用不同的入路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40例, 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11~62岁,平均31岁.均为外伤后发病.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有血管性杂音,38例出现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眼球运动受限及视力下降,2例为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反复鼻出血.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术后眼球活动恢复不良与静脉引流类型的关系

    作者:康伟民;尹龙;佟小光;田会铭;薛德友;王实;焦德让;薄海;赵贵锋

    目的 研究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不同静脉引流方式(单纯眼静脉引流或多条静脉引流)对眼部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将93例有眼部症状的TCCF患者按单纯眼静脉引流或多静脉引流分为单纯眼静脉引流组和多静脉引流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等症状表现及其愈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单纯眼静脉引流组和多静脉引流组在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静脉引流组中,15例患者仍然有轻度眼球活动障碍眼球活动受限,术后恢复不佳者在多静脉引流组相对多见,2组治疗结果比较,术后未完全恢复者在多静脉引流组相对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使用单纯眼静脉引流与多条静脉引流对术后眼球活动受限影响不一.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症状的恢复除了与TCCF引起的海绵窦内异常血流的改善有关外,多静脉引流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如岩静脉扩张、深静脉引流等也是影响眼球活动障碍恢复的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选择适宜的引流方式值得思考.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二例

    作者:王巍巍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颅内血管疾病,多因外伤引起,称为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fistula,TCCF).TCCF的发病率近年随车祸及其他外伤的增多呈上升趋势.现报道2例.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7例

    作者:高峰;伊志强;胡世文;林贵军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Tran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1993年9月至2006年9月,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27例.结果 21例一次栓塞成功,瘘口只放一个球囊,5例进行了第二次栓塞,1例在操作过程中瘘口自行闭塞.19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通畅率为70.4%.结论 此方法不但能堵塞瘘口,而且能够保持颈内动脉很高的通畅率,安全可靠,可作为TCCF治疗的首选方法.

  • 哈尔滨医科大学用自行研制的材料治疗颅内动脉瘤和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于海源

    对于颅内动脉瘤和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病人危害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出现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以其独特的微侵袭优越性,成为一些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上述两种疾病,主要通过栓塞技术进行治疗。当前国内外常用的栓塞材料主要有真丝绒微粒和铂微弹簧圈,但这些材料都价格昂贵。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黄正松等研究人员自行研制出线段混悬液,并以其治疗了130例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病人。治疗后病灶被完全栓塞者有47例,占36.2%; 栓塞面积为75%~99%者有44例,占33.8%; 恢复正常工作、学习或患病前生活状态者有118例,治疗优良率达90.8%。

  • 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0例

    作者:吕新兵;江宝柱;田俊敏;牛小敏;王元

    目的:探讨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TCCF患者行经股动脉插管可脱性乳胶球囊栓塞手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瘘口闭塞并且保持颈内动脉通畅,2例闭塞瘘口的同时闭塞颈内动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股动脉插管可脱性乳胶球囊栓塞术是治疗TCCF的有效方法.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及血管内栓治疗

    作者:窦晓燕;周汝明;司马晶;顾宝文;王抗美;付友真;李林;孔庆慧

    目的:探讨利用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在眼科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高度怀疑的病人,利用德国产MULTISTAR PLUS/TO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瘘口部位,行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眼部及颅内血管杂音消失,眼部充血明显好转,突眼恢复正常,眼球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眼底视盘清晰,例一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提高,例二视力无进一步损害.结论:明确的颅脑外伤史,特征性的眼部表现,先进的介科神经放射技术的利用,是眼科诊断和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的方法.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附52例报告)

    作者:张德智;罗祺;徐征;张雪莲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A型TCCF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35例行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67.3%)、4例行可脱性球囊海绵窦栓塞术(7.7%)和2例行微弹簧圈瘘口栓塞术(3.8%)的患者术后患侧颈内动脉通畅,8例行可脱性球囊颈内动脉闭塞术(16%)和3例行开颅瘘口孤立术(5.8%)的患者术后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患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79%(41/52).结论为了保留患侧颈内动脉通畅,降低远期脑缺血的发生,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是治疗A型TCCF的首选治疗方法.

  • 1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吕会玲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的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前者占80%以上.头面部损伤尤其是颅底骨折可引起颈内动脉窦内段及其分支的撕裂或横断,形成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的高压、高流量的瘘道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目前,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血管介入治疗.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影像学分型的探讨

    作者:冷冰;宋冬雷;周良辅;陈衔城

    目的:探讨一种有利于指导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诊断和治疗的分型.方法:65例TCCF均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治疗,并将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分型.结果和结论:TCCF可分为3型(Ⅰ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Ⅱ型: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均参与供血;Ⅲ型:双侧TCCF和2个亚型(a:向前、后、对侧的静脉引流;b:伴有向上引流的混合性引流).Ⅰ型通过颈内动脉即可达到治愈;Ⅱ型需颈内、外动脉联合治疗或静脉入路;Ⅲ型需行双侧瘘口的分别治疗.b型提示潜在的颅内出血,需尽早治疗.

  • 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88例

    作者:王子亮;许斌;李天晓

    目的:探讨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病变特点,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接受股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88例TCCF患者经首次球囊栓塞治疗后有160例痊愈,22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6例球囊栓塞失败,改用其它手术方案治疗。有3例发生并发症。术后1 d~5年有23例复发,接受二次手术后均成功。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为多枚球囊栓塞和术后有残瘘(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囊数量≥2枚(OR值7.80,95%CI 2.28~26.73,P=0.001)、术后即刻有残瘘(OR值10.46,95%CI 2.99~36.5,P=0.000)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是TCCF首选治疗方法。多枚球囊栓塞和栓塞术后即刻有残瘘是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尚待研究。

  • 可脱球囊栓塞术在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一之;倪才方;金泳海;朱晓黎;邹建伟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在颅脑外伤中的发生率为2.5%左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海绵窦瘘较为困难,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彻底治愈的机会[1].

  • 江苏省第六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江苏省第六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于2000年11月18日在江阴市召开,与会代表23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45篇,经专家评审共有36篇在大会交流,书面交流157篇,列题论文交流52篇,专题讲座11次。此次大会是江苏省神经外科专科学会换届后的第一次盛会,名誉主任委员刘承基教授,新当选的主任委员惠国桢教授,副主任委员傅震教授,谭启富教授,常义教授,马元品主任全部到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候金镐、鲍耀东、朱诚、卢亦诚、江基尧、白如林等教授和国外的Pro.Plets、Matula、Witte、Wilms、Zabramski等作了神经外科新进展的专题报告及手术录相示范。会议由主任委员惠国桢教授致开幕词,省医学会会长刘昕耀教授,江阴市党政领导亲自到会祝贺并讲话。 大会交流论文的内容简介如下: 一、基础研究:苏州大学附一院祁震宇、包大士分别介绍了“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人脑胶质瘤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人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以“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将是一种基因治疗脑的新策略;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周明卫等介绍了“胶质瘤及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为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存祖等进行了“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认为人脑胶质瘤细胞异常快速增殖,而凋亡减少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丁涟沭等探讨了“Ki-67抗原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肿瘤预后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朱诚教授作了“神经干细胞脑移植”讲座;苏州大学附属二院黄强教授作了“人脑胶质瘤研究20年”的回顾性总结报告,说明我省在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和诊治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二、脑血管病方面:南京军区总医院史继新等介绍了“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指出为消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和出血的潜在性,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提倡积极的直接手术治疗。动脉瘤直接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是首选治疗方案。江阴市人民医院冯东侠等介绍了“保留直回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临床观察表明该手术方法可有效的保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术后“前交通动脉瘤综合征”的发生率。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陈军等总结了“24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体会”;无锡市一院夏国道等报告了“高血压脑出血10年(341例)治疗体会”,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明显优于内科治疗,而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不大的观点。无锡市一院王海秋等报告了“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9例”的经验,收到满意的疗效;无锡101医院蔡学见等报告了“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处理”经验。刘承基教授作了“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美国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脑血管外科Zbrsamski作了“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的讲座,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Wilms教授作了“动脉瘤的介入治疗(GDC和血管内支架)”的学术讲座。

  • 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5例临床分析

    作者:章威;袁坚列;陈杰;吴小华;周格知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mtid cav-emous fistula,TCCF)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动脉分支直接和海绵窦相通形成的动脉一静脉短路性血管疾病.过去神经外科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但并发症多,疗效并不理想.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