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于加省;雷霆;陈劲草;何跃;陈坚;李龄

    目的 总结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致CC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应用的血管内技术,其中单纯应用可脱球囊治疗1例,弹簧圈结合可脱球囊进行治疗2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覆膜支架治疗1例.结果 8例患者中6例治疗成功,无技术相关性并发症;1例治疗前突然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 血管内技术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致CCF的安全、有效方法.

  • 自制可脱球囊复制急性巨块型肺栓塞动物模型

    作者:范勇;刘杨;李萍;鲍桂军

    目的 探讨自制可脱球囊行巨块形肺动脉栓塞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绵羊1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例.一组以可脱球囊阻塞肺动脉的方式建立模型,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所有动物均有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实验组于肺栓塞模型建立前,之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取外周动脉血,比较2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处理.结果 实验组的绵羊在球囊释放后准确建立急性右肺动脉栓塞模型,出现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肺动脉压增高,PaO2和SaO2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自制可脱球囊可以快速建立巨块形肺栓塞动物模型,且易于控制,接近临床肺栓塞的病生理状况.

  • 可脱球囊栓塞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刘永晟;王峰;刘蓉国;纪东华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指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段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8年4月至2003年5月采用可脱球囊栓塞术治疗CCF 16例患者,现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许永刚;张帆;张罡;黄亮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治疗

    作者:王庆华;刘灿达;王志刚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疗法.方法总结自1998年至今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68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经验.结果获得一次治愈63例,瘘口被闭塞而颈内动脉保持通畅,瘘口外闭塞颈内动脉3例;颅底骨折失败2例,但经第二次栓塞仍得到治愈.结论栓塞疗法安全、有效,并发症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 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在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

    作者:王正兴;江宝柱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动脉血大量流入海绵窦内,导致海绵窦内压力增高,临床上可引发搏动性突眼、颅内震颤与杂音、球结膜水肿、甚至致死性鼻衄等一系列症状[1,2]. 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占75%,在颅脑创伤中发病率约为2.5%. 目前TCCF多采用介入治疗,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介入采用的材料主要有可脱球囊、弹簧圈、覆膜支架等,本文主要讨论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诊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严宇清;梁式森;杨雷霆;李伟雄

    目的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应用影像学诊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2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部表现、影像特点,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终获正确诊断.19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者,16例1次成功,2例行2次栓塞成功,1例失败.术后视力除3例术前失明未恢复外,16例较术前提高.跟部及颅内有关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特征性眼部表现,超声、CT、选择性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CCF的有效方法.血管内栓塞技术是目前CCF治疗的理想方法.

  •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瘘三例分析

    作者:张功霖;姜永能;向述天;赵卫;施云飞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肺动脉和肺静脉间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右向左分流,以往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外科手术对正常肺组织损伤大且并发症多.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疗效确切等优点,有望成为PAVF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采用不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3例PAVF患者的疗效.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

    作者:许晓泉;施海彬;刘圣;杨正强;王杰;冯耀良;李麟荪

    目的 探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的58例TCCF病例资料,随访时间为3个月~ 3年.同时将病例按首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后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7例)和未复发组(51例).选择性别、瘘口位置、外伤至介入治疗时间间隔、CCF瘘口流量、使用球囊数量、是否闭塞颈内动脉(ICA)等因素作为研究参数,探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TCCF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可脱球囊栓塞成功治疗所有58例TCCF(其中7例ICA被闭塞),随访过程中7例出现复发.单因素分析提示外伤至介入时间间隔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病例中,4例再次采用可脱球囊栓塞瘘口,2例闭塞ICA,1例接受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结论 可脱球囊栓塞是TCCF及复发性TCCF性价比较高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外伤至介入治疗时间间隔可能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 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51例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王武;李明华;李永东;谭华桥;顾斌贤;方淳;徐浩文;王珏;张培蕾

    目的 推介近5年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外伤性直接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DCCFs)和保留颈内动脉(ICA)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治疗的51例患者的54处TDCCFs,均首选可脱球囊作为治疗方法,Willis覆膜支架和弹簧圈作为备选方法,术后3~48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一期单纯性可脱球囊成功治疗46处(85.2%)TDCCFs,并保留了ICA.使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和Willis覆膜支架合计保留了53处(98.1%)TDCCFs的ICA,同时成功闭塞瘘口,仅1例闭塞了单侧ICA和瘘口.单纯可脱球囊治疗40处TDCCFs,单纯Willis覆膜支架治疗2处TDCCFs,单纯弹簧圈治疗1处TDCCF,可脱球囊联合Willis覆膜支架治疗8处TDCCFs,联合弹簧圈治疗3处TDCCFs,其中1处使用了Willis覆膜支架治疗.12处TDCCFs进行了二期和三期治疗.除外5例患者单侧视力损害和(或)脑神经麻痹无明显改善外,术后1 d~6个月其他病例症状呈阶梯型改善,直到消失.术中无一例患者血管破裂、无远端脑栓塞和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51处TDCCFs在后1次治疗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动脉途径使用可脱球囊栓塞TDCCFs的瘘口和保留ICA仍然是其首选的方法,但当这个方法失败时,Willis覆膜支架和弹簧圈可以作为有效的替换方法或补救措施闭塞瘘口和保留ICA,而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是有效、安全和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但需更多的病例作远期随访,以进一步拓展它的适应证.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王志刚;李国新;曲元明;唐军;刘作勤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经验。方法股动脉Seldinger穿刺,先后应用MagicBD、Tracker-16、Tracker-10和Cordis 3F/2.5F微导管,送入球囊、不同长度的国产、进口游离微弹簧圈,配用MDS、GDC系统送入不同长度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3例、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3例、大脑后动脉瘤P2段动脉瘤1例,治疗颈内动脉C3~4段假性动脉瘤5例。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5例均痊愈,无并发症;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栓塞达100%者9例、95%者2例,其中1例因血管痉挛遗留轻瘫,1例因MDS到位后不能顺利解脱导致部分脱垂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2cm,遗留轻瘫;5例假性动脉瘤完全治愈;闭塞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2例椎动脉瘤完全治愈。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只要前、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脱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是安全有效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

  • 可脱球囊栓塞术在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一之;倪才方;金泳海;朱晓黎;邹建伟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在颅脑外伤中的发生率为2.5%左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海绵窦瘘较为困难,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彻底治愈的机会[1].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童莉莉;沈雁蓉;常青

    外伤件颈内动脉海绵窭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2.5%.多为前颅底骨折造成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与海绵窦相通,导致动静脉问的直接交通.动脉血南于其压力高注入海绵窦,使窦内压力增加,逆流人眼上、下静脉引起眼球突起和眶内组织及眼外肌水肿等一系列症状[1].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20例TCCF患者,均予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术后疗效满意.

  • 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海军;曲川珍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一种少见的疾病.2002年以来,我科对5例外伤性TCCF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钱立峰;李臻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CCF)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眼部症状在眼科首诊、经介入治疗的17例CCF患者临床资料,全部经DSA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其中15例有明确外伤史,2例为自发性CCF.1例双侧病变,经动脉途径以可脱球囊进行栓塞,行颈内动脉闭塞者2例(2/17),部分病例经颈外动脉、经岩下窦或眼静脉以微弹簧圈填塞海绵窦.结果 单纯以可脱球囊栓塞瘘口、保持颈内动脉通畅者13例;闭塞颈内动脉者2例;1例为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型),行眼静脉切开暴露,经眼静脉途径填塞弹簧圈栓塞瘘口;1例经岩上窦栓塞瘘口.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脑缺血、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可脱球囊栓塞是治疗CCF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颈内动脉闭塞率.配合微弹簧圈可提高复杂CCF的治愈率.

  •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29例体会

    作者:韩新巍;吴刚;马南;高雪梅;王艳丽;李永东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成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使患者免除开刀之苦,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危险性,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本院自1996年11月至2003年2月,收治CCF 2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及其并发症防治

    作者:程安林;冯雷;蔡明俊;刘鹏;潘力;马廉亭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37例TCCF患者,单纯应用可脱球囊栓塞治疗31例,带膜支架植入治疗5例,1例未治疗自动出院.结果 36例患者全部血管内治疗成功,31例闭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5例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同时永久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3例,术后脑缺血1例,高灌注3例,颈内动脉狭窄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2例术后第3天、第6天复发,再次行可脱球囊闭塞瘘口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6个月,均无瘘口再通,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单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TCCF效果良好,在可脱球囊治疗困难时,选用带膜支架植入治疗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在降低血压情况下颈内动脉闭塞试验是评价能否可闭塞颈内动脉的金标准.预防并发症发生、处理好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 颅内高流量动静脉瘘:可脱球囊配合钢圈栓塞一例

    作者:韩新巍;周朋利;水少锋

    患儿男,6岁.以"颜面部静脉曲张伴记忆力减退3个月,一过性偏瘫"入院.MRI示上矢状窦、右侧乙状窦及大脑大静脉明显扩张,大脑皮层表面、基底池周围可见多组扩大、迂曲具有流空效应的管状结构,无明显占位效应,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明显扩张(图1).MR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增粗并且可见粗大畸形引流静脉(图2),左侧横窦闭塞,右侧乙状窦远段闭塞(图3).

  • 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分析

    作者:魏崇健;王颂章;殷士蒙;乔英

    目的对115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材料与方法男66例,女49例,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40例用可脱球囊栓塞,75例用钨丝螺旋圈栓塞. 结果 115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发现116个动脉瘤,瘤体小为5mm×5mm,大为65mm×46mm.40例用可脱球囊栓塞中,18例栓塞成功,成功率45%;75例用钨丝螺旋圈栓塞中,61例栓塞成功,成功率81.3%. 结论合理选用栓塞材料,严格掌握适应证是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附28例报道)

    作者:齐铁伟;梁丰;金华伟;郭少雷;石忠松;黄正松;杨李轩;李雪松

    目的 介绍血管内介入治疗28例病人共29个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经验.方法 将病人分为栓塞组(21例共21个CCF)和带膜支架组(7例共8个CCF),分别使用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治疗,评价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比较CCF的闭塞率和ICA的通畅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死亡.所有病例的CCF均完全闭塞,栓塞组ICA通畅占14/21,带膜支架组ICA通畅占7/8.结论 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和带膜支架技术都是血管内治疗CCF的有效方法.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带膜支架技术在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方面可能优于可脱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术,但仍需更大规模、更长随访时间的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技术在血管内治疗CCF中的价值.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