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张元峰

    目的:探讨分析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对于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及M R I增强扫描后,其中26例患者进行了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 RV)序列检查,收集脑部M RV整体原始数据,经处理生成3D静脉窦及静脉侧支通路图,为M RV组。16例患者未进行M RV检查,为未进行MRV组。对比两组静脉窦闭塞和静脉侧支通路数目的显示率及手术全切除率。结果:MRI平扫结果为M RV组患者的术前上矢状窦狭窄闭塞率为19.2%(5/26),非M RV组患者的术前上矢状窦狭窄闭塞率分别为23.1%(3/13),两组的M R I结果中未见有明确显示静脉侧支通路;手术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上矢状窦闭塞率分别为19.2%(5/26)和30.8%(4/13),两组患者的上矢状窦闭塞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M RV组经3D-M RV图像评估后,术前上矢状窦狭窄闭塞率为42.3%(10/26),7例患者显示有静脉侧支通路为13例。手术结果显示,M RV对上矢状窦闭塞的显示率为110%(11/10),对静脉侧支通路的显示率为56.5%(13/23)。高估了上矢状窦闭塞情况,对静脉侧支通路数目有所低估。M RV组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为92.3%(24/26);未进行M RV组脑膜瘤手术全切除率76.9%(10/13)。M RV组手术全切除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可更加清晰地展现脑膜瘤引起的静脉窦闭塞及静脉侧支通路,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术中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 上矢状窦起始段及其桥静脉属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焦轶;韩卉;陶伟;庞刚;朱友余;张铭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上矢状窦与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吻合的意义.方法:观察3例新鲜胎儿及婴儿尸体头部制作ABS铸型标本,15例湿性成人尸头标本的上矢状窦起始段形态及注入该部位桥静脉的支数、管径及其与周围其它硬脑膜静脉窦之间的吻合情况.结果:上矢状窦起始段的前端均为闭锁端,起始段长度为(10.9±1.0)cm,由前向后逐渐变宽,注入上矢状窦起始段的桥静脉多位于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左侧和右侧分别为(6.4±4.2)支和(5.6±3.4)支.上矢状窦通过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结论:上矢状窦管腔内横穿小梁和纤维索以及桥静脉的锐角逆行注入是血栓形成的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基础;上矢状窦借大脑中浅静脉与海绵窦的吻合是保证上矢状窦的静脉血回流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 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附27例分析)

    作者:杨代明;黄录茂;雍成明;徐兵;王方发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27例.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24例肿瘤全切除( Simpson I-Ⅱ级),3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无手术死亡.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8 a,25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对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术前应充分研究其影像学资料,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肿瘤大多能全切除,同时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 显微手术治疗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附28例报道

    作者:苏杰;严畅;陈伟强;杨光;吕晨

    目的:探讨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Simpson Ⅰ级切除16例,Simpson Ⅱ级切除9例,Simpson Ⅲ级切除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至5 a,无复发.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精确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能明显提高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

  • 罕见钢筋穿头上矢窦重型开放性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许红红

    钢筋穿入上矢状窦的重型脑外伤实属罕见.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钢筋穿入上矢状窦的重型脑外伤病人.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雷某,男,40岁,于1999年 11月 1日不慎被高空跌下钢筋穿透安全帽而受伤. 头顶部钢筋插入处,有大量活动性出血,及后病人神志逐渐由清醒进入浅昏迷,BP 98/53mmHg,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弱,四肢刺激下有活动,双侧巴氏征阴性, 左顶部见有一直径1.2cm,长约30cm钢筋穿破颅骨插入脑内.钢筋插入头部深约8cm (术后测量取出钢筋得出),周围有血液及脑组织流出.头皮、颅骨、硬脑膜及脑组织均同时裂开,并有碎骨片、毛发等带入颅内,是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金属异物刺入处为上矢状窦,致上矢状窦破裂而有大量活动性出血.经过紧张而快速的术前准备后, 送手术室急行矢状窦修补及异物清创术.及时手术抢救及术后积极治疗、护理 .术后33天,恢复良好,基本无神经系统后遣征.

  • 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旁硬脑膜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的变化

    作者:董钊;姜磊;于生元

    目的观察电刺激上矢状窦旁硬脑膜对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浓度的影响.方法 13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电刺激组(n=7).对照组行假刺激,电刺激组以20 Hz、4 mA和250μs的方波电流刺激上矢状窦旁硬脑膜,使用放射免疫法比较血浆CGRP和P物质的浓度.结果对照组与电刺激组的血浆CGRP浓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0.60±7.16 pg/ml vs 42.20±4.82 pg/ml,P=0.029),而血浆P物质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08.59±43.07 pg/ml vs 264.60±60.28pg/ml,P=0.165).结论电刺激上矢状窦旁硬脑膜能够降低大鼠血浆CGRP浓度,而P物质浓度无明显变化.

  • 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王贺波;郭俊唐

    目的:采用电刺激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 硬脑膜,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PAG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阳性细胞数头侧至尾侧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刺激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7.2±4.2、13.6±4.3、76.0±12.3.结论:PAG可能参与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痛觉中枢调控.

  • 实验性颈交感神经切除对血管源性头痛痛觉传导的影响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

    目的: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术前后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为实验对象,行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上颈段脊髓的第Ⅰ、Ⅱ板层,双侧对称.SCG摘除组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结论:颈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头部血管源性疼痛如偏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 刺激猫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诱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段和上颈髓后角c-fos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贺波;于生元;王卫东;朱春燕

    目的:硬脑膜是颅内主要的伤害感受组织,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fos的表达已被作为神经元激活的标记物用于痛觉传导的研究.本工作研究血管性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方法:以猫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后4h、8h、20h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髓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部浅层,和C1后角的Ⅰ、Ⅱ层.在孤束的缝核和中央核及颈髓中央导周围X层也有Fos阳性神经元.4h、8h、20h各组中,假手术对照组动物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5); 8h刺激组和20h刺激组Fos阳性神经元较相应区组内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和P<0.01),提示刺激SSS区硬脑膜可激活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后者与血管性头痛涉及的痛觉传入有关;延长手术和刺激间隔的时间可减少非特异刺激因素的影响.结论:猫SSS区硬脑膜刺激的c-fos表达模型可作为研究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药物和方法的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

  • 化学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蓉飞;于生元;刘若卓;姜磊

    目的:采用辣椒辣素(capsaicin)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硬脑膜,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化学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后,capsaicin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apsaicin 1 μM组,capsaicin 10 μM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35.2±9.4、44.1±11、116.7±13.5和304.2±18.9.结论:辣椒辣素作为有效的化学伤害刺激激活了PAG的神经元,可以模拟偏头痛的发作过程.

  • 致炎剂诱发清醒大鼠反复发作头痛及对PAG区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薛刘军;周志奎;叶青;武文卉;刘欣;刘沙;万琪

    目的:采用复方致炎剂(IS)定期刺激大鼠硬脑膜,建立一种清醒状态下大鼠反复发作性头痛模型.方法:在雄性SD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连续6天给予IS或等量生理盐水.采用VonFrey毛测试大鼠眶周的压力疼痛阈值,将左侧硬脑膜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比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六次NS及IS和一次IS给药组大鼠的中脑导水管灰质(PAG)区域c-Fos阳性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结果:随着IS刺激次数的增多大鼠的眶周压力疼痛阈值下降;肥大细胞脱颗粒比率较NS组明显增加(P<0.01); c-Fos阳性细胞数IS两组较NS组有显著差异(P<0.01),IS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反复给予复方致炎剂可以成功诱导大鼠反复发作性头痛,为慢性头痛转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模型.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目的 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探讨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表现及蛛网膜颗粒与桥静脉的关系. 方法 分析102例患者的资料,观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目、形态、大小、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和角度;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大小及与桥静脉的关系. 结果 102例共有桥静脉837支,以中部多(约2支/侧),后部少(约1支/侧),前部主要集中在起始点附近;桥静脉大致有三类形态:圆管状或带状(65.95%)以前部和后部居多、扁平不规则形(24.73%)以中部居多、扁平筛孔状(9.31%)主要位于中部;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前部以窦基底部汇入为主,中部以窦中部水平汇入稍多,后部则主要从窦下缘汇入;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前部主要以直角汇入为主(84.25%、80.14%),其次为锐角汇入(13.70%,13.70%),中部以直角汇入为主(71.35%、66.45%),后部均以钝角汇入(100%);102例中发现135个蛛网膜颗粒,均小于5 mm,大部分(68.89%)与桥静脉无关,部分(22.22%)位于桥静脉狭窄处. 结论 VCTDSA是显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理想影像学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充分显示其解剖形态及与蛛网膜颗粒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各种纵裂间手术时保护桥静脉.

  • 上矢状窦早期血栓1例

    作者:潘功茂;谢友阳

    1病历简介患者,男,16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及言语不清10天入院.查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余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腰穿颅内压高37.3kPa.脑脊液常规、生化未发现异常.

    关键词: 上矢状窦 血栓 MRI
  • 血管内介入治疗重症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作者:徐光军;庄献博;姜桂生;苏江利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远端置管局部溶栓治疗重症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抗血小板聚集对预防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复发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上矢状窦远端置管局部溶栓治疗,辅以机械性血栓切割,以血栓全部或大部分溶解,闭塞的脑静脉窦主干再通为停止溶栓指征.在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个月.在急性期所有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术后随访6~70个月,每半年随访1次,包括腰椎穿刺、眼底检查和MRV检查.结果出院时12例患者的颅内压均降至200 mmH2O以下;9例患者闭塞的静脉窦完全再通,动静脉循环时间正常,3例患者闭塞的上矢状窦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静脉予以代偿;11例患者完全恢复,1例患者遗留轻偏瘫,眼底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由术前平均9.3分恢复到出院时的15分,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所治疗的12例患者中,在上矢状窦远端置管局部接触性溶栓治疗后,给予氢氯吡格雷和(或)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6个月,无颅内或全身出血并发症发生.本研究随访的患者中长为70个月,平均随访37.4个月,所有患者中无一例血栓再形成,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症状.结论 上矢状窦远端置管局部溶栓治疗重症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静脉侧支循环代偿在疾病恢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局部溶栓治疗术后给予氢氯吡格雷和(或)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预防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能是预防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

  • 难以诊断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作者:柳扬;马晓敏;聂莹雪

    患者男,43岁,既往高血压4~5年。2011年12月25日患者上厕所时突然自觉后颈部有异物爬行感,并感觉被棒子打了一下头部,继而头痛,约10 min后头痛缓解,并伴恶心呕吐,行颅脑CT扫描未见异常,经止痛、降压治疗后头痛症状明显缓解。2012年1月4日因突然头痛加重入院,查体:神志清醒,血压160/80 mm Hg,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 Babinski征(-),颈强可疑阳性,Kernig征双侧阳性,双眼视盘上、下边缘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弯曲、充血,提示双眼视乳头水肿,诊断为颅内压增高。颅脑MR平扫+增强示:右侧丘脑小缺血灶(图1),余未见异常(图2)。MRV检查示:上矢状窦前部略纤细,未见确切血栓及狭窄。头颈部动脉CTA结果回报:未见确切异常。腰椎穿刺检查为淡红色脑脊液,脑脊液压力300 mm H2O,脑脊液离心后上清液为透明淡黄色,蛋白599 mg/L、氯120 mmol/L、葡萄糖2.6 mmol/L,细胞无法计数,因腰椎穿刺过程不顺利,疑为穿刺后人工损伤,未做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2012年1月10日,患者上厕所时头痛,短暂意识不清,伴喷射性呕吐,面部及手部抽搐,立即复查颅脑CT扫描示:双侧大脑脑沟、大脑纵裂、环池、小脑幕上池见条形及羽毛状高密度影(图3),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回顾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处有囊袋状突起(图4)。后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图5)。

  •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一例

    作者:温明哲;段志新;马延斌

    患者男,26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发现头皮包块半月余于2012年9月9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瘢痕体质,全身多处可见瘢痕疙瘩。入院查体:后顶部头皮包块,大小约2.5 cm×1 cm,质软,有触痛,表面无破溃,无流血流脓,局部头皮颜色正常,咳嗽、打喷嚏及体位改变时无明显改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11.58×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数0.90%;嗜酸粒细胞数0.10×109/L;红细胞沉降率14 mm/1 h。头颅CT显示顶骨中部骨质破坏,约1.7 cm×1.1 cm,CT值35 HU;局部头皮下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约1 cm×2.6 cm,CT值57 HU (图1)。诊断为顶骨中部骨质破坏伴肿块,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大,建议MRI增强进一步检查。头颅MRI显示后顶部中线近上矢状窦处颅骨骨质破坏,约1 cm×1.8 cm×3 cm,见T1W低T2W高信号影,边缘欠光整(图2),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边缘明显强化,硬膜尚完整(图3)。诊断为后顶部中线近上矢状窦处颅骨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嗜酸性肉芽肿不能除外。入院初步诊断:顶骨中部骨质破坏伴肿块(肿瘤性病变可能)。我科于2012年9月12日全麻下行开颅探查术+病灶切除术+颅骨修补术,术中见病变组织呈灰色鱼肉状,已破坏颅骨全层,累及部分硬脑膜,手术将颅骨中病灶清除干净,与硬脑膜粘连处连同硬脑膜一并切除。术后给予止血、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常规石蜡病理显示“脑膜: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性肉芽肿);颅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性肉芽肿),溶骨性损伤”。免疫组化:CD68(+);S100(+);LCA(+)(淋巴细胞);Cdpan(-);GFAP(-);Ki67(-);P53(+);EMA(-);CD34(-);HMB45(-);CEA(-)。患者于2012年9月21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近8个月无复发。

  • 精化大脑上矢状窦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雷鹏

    矢状窦脑膜瘤( superior parasaggittal maningiomas, SPMs)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5%~20%[1-3]。当肿瘤体积增长或侵蚀上矢状窦(superior saggittal sinus,SSS)时,造成手术切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增多[1-4]。倘若肿瘤不能全切,又易造成术后肿瘤复发。这些情况,给外科医师手术治疗SPMs提出了挑战。因此,采用科学手术策略,精细手术技巧是提高SPMs治疗的重要措施。

  • 超声技术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明;杨舒萍;黄宁结;庄顺福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上矢状窦并可引起其闭塞.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特别是其中后部1/3处是脑膜瘤切除术中棘手的问题之一,准确评价病变与邻近静脉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超声技术在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实例,探讨术中超声技术对提高窦旁脑膜瘤手术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为神经外科医师在手术中妥善处理上矢状窦提供新的思路.

  • 脑静脉血栓的影像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卢洁;刘逸冰

    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是中青年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825年法国医师Ribes报道了世界首例CVT,尸体解剖结果显示,上矢状窦与横窦血栓导致了患者头痛与癫痫的症状.由于CVT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挑战性的难题,治疗也仅限于对症治疗,因此CVT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影像学方法能够提示血栓的直接征象及继发性脑实质损伤,成为CVT诊断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新型影像技术的发展应用,使CVT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不断提高,为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1].

  • 骑跨静脉窦的颅骨骨折并硬脑膜外血肿的手术探讨

    作者:王守森;荆俊杰;郑兆聪;王如密;张锡增

    目的:探讨骑跨静脉窦的骨折并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技术.方法:报道22例处理经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例经不同的处理方法而治愈,1早期病例因缺乏经验而手术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止血手法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头部抬高是减少出血的诀窍之一,医用生物胶的使用也日益重要.

21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