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谢凤菊;邓天芳;刘香莲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术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焦虑与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可促进预后康复.

  • 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韩明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改善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氢质子波谱分析对脑膜瘤术后的评价

    作者:马隽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的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脑膜瘤病人在术前做常规MRI检查和术后7天、30天、90天后分别进行增强MRI和1H-MRS检查.所有的波谱在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西门子1.5 T超导磁共振,多体素相位矩阵扫描.检测每个病人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强化周围区和正常参照区域的代谢物浓度.结果:术后7天、30天、90天以后相比较,在残留和复发的脑膜瘤中Cho/ Cr 升高, NAA/ Cr 减低, NAA/ Cho下降.NAA/ Cho、Cho/ Cr、 NAA/ Cr在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周围区和正常脑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氢质子波谱与磁共振增强成像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与残留及复发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评价手术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颅内肿瘤术后骨孔处复发二例

    作者:王世强;白杨;赵忠赢;许海洋;洪新雨;李蕴潜;赵刚

    例1:患者男,62岁,因右侧枕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4年,肿瘤复发1周入院。患者于2008年5月在我院行右侧枕部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病理回报脑膜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周前来我院复查,行头部MRI检查提示肿瘤复发。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头部MRI(1.5T):右侧枕部、大脑镰右旁均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大小约3.5 cm ×1.5 cm ×2.1 cm、4.8 cm ×3.0 cm ×3.3 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压水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并以宽基底附于相应硬膜及大脑镰,周围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水肿(图1)。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右侧枕部马蹄形原切口,取下陈旧性颅骨锁及原骨瓣,可见右下方原骨孔处有一直径约1 cm的粉红色肿瘤组织,与周围硬膜粘连紧密。继续剪开硬脑膜,见肿瘤基底部位于矢状窦右侧,并与大脑镰粘连紧密,在显微镜下将所见肿瘤及基底的硬膜全切,受侵蚀的矢状窦侧壁一并切除,以筋膜重建矢状窦,重建后矢状窦通.,搏动良好,同时将右侧骨孔处肿瘤一并切除,术野严密止血后,常规关颅。术中诊断:复发脑膜瘤(原位及骨孔处复发)。术后病理:脑膜瘤,内皮细胞型。患者术后行常规放疗,随访17个月,一般状况良好,期间复查2次头部MRI未见肿瘤复发迹象。

  • 超声技术在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明;杨舒萍;黄宁结;庄顺福

    脑膜瘤(meningiomas)为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中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常累及上矢状窦并可引起其闭塞.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特别是其中后部1/3处是脑膜瘤切除术中棘手的问题之一,准确评价病变与邻近静脉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超声技术在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实例,探讨术中超声技术对提高窦旁脑膜瘤手术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为神经外科医师在手术中妥善处理上矢状窦提供新的思路.

  • 脑膜瘤两肺转移1例

    作者:许罡;汪栋;张传生

    病人女,41岁.1978年因左侧蝶骨嵴(内皮细胞型)脑膜瘤,行左额颞部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分别于1984、1998年因脑膜瘤复发两次行手术切除.2002年5月作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两肺多发性球形病灶,约0.5~1.5 cm大小,考虑为两肺转移性肿瘤.行头颅MIR、颈、胸、腹CT及乳房X线摄片,子宫附件B超、内窥镜胃肠检查未发现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确新生物.经皮穿刺肺活检病理学检查见核轻度异形细胞.

  • 复发间变性脑膜瘤肺转移一例

    作者:张荣军;游潮;蔡博文;苑玉清;贺民;唐建建;李浩;杨咏波

    患者男性,61岁.复发脑膜瘤术后5年,伴颅骨缺损入院.患者于13年前感觉言语不利,在当地医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7年后方向感较差,CT示脑膜瘤复发,再次行"脑膜瘤切除术",并去除骨瓣.

  • 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

    作者:黄玮;杨雷霆;冯大勤;张超元;廖声潮

    1998年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颞下-乙状窦前入路行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作者:吴洁;马艳辉;范隆;张瑛;王天龙

    目的 探讨FloTrac/Vigileo提供的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与传统静态参数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和G组,每组25例.两组麻醉诱导前按照3 ml/kg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通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素或去氧肾上腺素)分别达到以下要求,C组:中心静脉压(CVP)≥8 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80%基础值;G组:SVV≤12%且MAP>70%基础值.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液体出入情况.观察患者术后1~3 d恶心呕吐程度,记录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胶体液量[(710±61)ml vs.(464±45)ml]和总液量[(1427±76)ml vs.(1171±54)ml]均增加(P<0.05),G组患者术毕SVV值[(10.6±0.4)%vs.(13.4±1.0)%]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第2、3天恶心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1天呕吐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追加止吐药物的患者例数较少(10例vs.3例,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提供SVV指导的术中GDT,可以减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PONV的程度,减少止吐药物的使用.

  •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作者:邢鹏辉;卞留贯;张学新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微侵袭手术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新方向[1].我院自2001-2006年通过眶上锁孔入路施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

  • 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脑膜瘤

    作者:成继民;张文;陈静;郭宏;张卫宁

    [病例] 女,19岁.因头痛、面色潮红10个月,于2000年8月1日以脑膜瘤收入院.病人缘于去年10月始,早饭时出现无诱因的面色潮红并伴有心悸,1小时后自行缓解.今年6月非喷射性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出现意识障碍.无抽搐、尿失禁.予青霉素治疗2天后病情稍好转.X线胸透未见病变.CT检查示左颞顶部颅骨内板下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呈均匀强化,脑皮质向内移位,脑室对称无增宽,幕下未见异常.诊断为左颞顶部脑膜瘤.查血白细胞9.6×109/L,淋巴细胞0.41,中性粒细胞0.39,单核细胞0.10,嗜酸细胞0.10.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行左蝶骨嵴外1/3脑膜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约6 cm×5 cm×4 cm大小,主体位于脑内,少部分向外侵犯到硬脑膜和颅骨内板.肿物粉红色,边界清楚,供血一般.病理检查:肿物粉红色、质软,表面不光滑、无包膜.光镜:肿物组织由弥漫分布的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组成,嗜酸性白细胞散在组织细胞之间,疏密不均,间质有稀疏毛细血管.细胞多数为单核,少数为双核,界限不清,胞浆丰富、嗜伊红色,无吞噬视象,细胞核有皱折和核沟.嗜酸性白细胞胞浆强嗜伊红色,核为圆形或分叶核,无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溶菌酶(lys)、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阴性.病理诊断: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术后病人仍有阵发性面色潮红、心悸、荨麻疹等症状.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非常罕见.临床对其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本例病灶位于脑膜附近,CT诊断为脑膜瘤,误导了临床医师的诊断思维.本病实际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此种细胞分泌组织胺,对人体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过度分泌可使病人出现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在临床病理上分为单灶性郎格罕肉芽肿、多灶性郎格罕肉芽肿和广泛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本例在脑部病灶切除后仍有症状,分析可能是病灶未切净或在体内其他部位还有未检出的病灶.该病予后较好,行手术和化疗,部分病人可治愈.

  • 口服丙戊酸钠引起药物性黄疸一例

    作者:郭红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于2009年2月19日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第3天,为预防癫痫,常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O.5 g(1片)/次,2次/d.服药2 d后,患者自觉周身无力,厌食,尿液颜色加深;服药10 d后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将丙戊酸钠减量,0.5 g(1片)/次,1次,d;术后1月余,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未见减轻,且尿液呈浓茶水色,食欲急剧下降,全身无力,皮肤发痒,经咨询医生后停药,去医院门诊就医.查:皮肤、巩膜黄染.

  • 以右下肢轻度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巨大脑膜瘤延误诊断1例

    作者:朱建国;张菊香;李志梅

    患者,男性,27岁,主因右下肢活动不灵便六个月入院.患者六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始感右下肢僵硬、活动无力,易疲劳,受凉时加重,曾多次在省市级医院神经科就诊,均考虑"周围神经与脊髓病变",先后检查颈、胸、腰段磁共振,均未见异常.后经北京神经疑难会诊中心确定为"右下肢锥体束受损".回我院检查头颅磁共振示:左顶部可见占位性病变,局部脑组织受压变形、移位,T1WI呈略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病变后上方脑实质见长T1长T2信号.病变与局部纵裂及硬膜关系密切,局部纵裂略向右侧移位,病变大小约为6.868cm.注入顺磁性造影剂,病变明显强化,局部脑膜可见强化.诊断左顶部脑膜瘤而收住院.患者发病以来未曾头痛、呕吐及抽搐,6个月来症状无明显加重.入院后查体:T36.7℃ P76次/分 BP110/60mmHg,神清语利,双瞳孔正大等圆,无口角歪斜,右下肢肌力V 级,余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无增强,双侧腱反射存在,右侧Babinski征阳性.在全麻下行右顶部脑膜瘤切除术,术中以矢状窦为基底,U型剪开硬膜,其瘤有一蒂与矢状窦部脑膜粘连,从蒂部切除肿瘤,因蒂与矢状窦外侧壁脑膜粘连无法切除,电凝瘤蒂使之失活.病理回报为上皮型脑膜瘤,术后曾有右上肢活动稍差,半月后康复出院.

  • 依达拉奉对脑膜瘤切除术脑保护的影响

    作者:石东海;李文静;盛钰;徐凯智

    ①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能否减轻脑膜瘤切除术所引发的炎性反应和脑缺血缺氧反应,衡量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②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11月,择期行首次脑膜瘤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0分钟内静脉滴注含30mg依达拉奉的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仅给予100mL生理盐水,其他用药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T1)、切开硬脑膜即刻(T2)、术毕(T3)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的水平.③结果 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TNF-α、IL-10、S100β蛋白含量随手术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SOD含量对照组下降,观察组升高,且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TNF-α、IL-10含量在T0和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和T3时点时,对照组的TNF-α高于观察组,IL-10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100β蛋白和SOD含量在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和T3时点时,对照组的S100β均高于观察组,SOD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依达拉奉可减轻脑膜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炎性反应,并且具有对抗自由基,对抗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对脑膜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优质护理在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杨丹;韩芳;赵婷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脑膜瘤切除术的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应用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充气加温毯在神经外科脑膜瘤切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董妞;商临萍;付秀荣;张彩虹;韩晓莉;薛谦

    [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对预防神经外科开颅脑膜瘤切除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及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开颅脑膜瘤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充气加温毯保暖,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盖被保暖,术中用飞利浦腔温探头持续监测病人的直肠温度,同时记录病人术中输液量、冲洗液量、出血量,统计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0,P=0.044);同时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充气加温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外科脑膜瘤切除术病人低体温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 脑膜瘤术后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树春;翟再珍

    目的初步探讨脑膜瘤术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脑膜瘤病人在术前和术后第3天、第7天、第30天分别进行增强MRI检查.结果4例全切肿瘤病例中有3例在术后第3天、第30天无强化病灶出现,而第7天有不规则或不均匀强化;4例次全切或部分切除肿瘤病例均在术后第3天、第30天出现团块状强化;8例病例均在术后第7天出现不规则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术后第3天、第7天MRI检查结果可作为判断脑膜瘤切除程度的客观标准,能克服术者主观判断的偏差,并能避免术后血肿、水肿、脑组织创伤、新生血管等因素对残存肿瘤影像的干扰.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鉴别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残留与复发

    作者:丛也彤;亓波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的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2例脑膜瘤病例于术后7天、30天、3个月行增强MRI和1H-MRS检查.使用西门子novus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分析各种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在术后反应性强化组中各代谢物与正常组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残留和复发的脑膜瘤中各种代谢物术后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与正常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H-MRS与增强MRI结合能更好的提高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与残留及复发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手术前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脑膜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

    作者:冀晋杰;孙绪德;王会东;赵建奎;牛江涛;张小平

    目的:比较手术前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脑膜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组、术后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术前组在麻醉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所有患者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异丙酚+罗库溴铵+舒芬太尼)静脉注射,维持麻醉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行脑膜瘤切除术,术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停用异丙酚、瑞芬太尼,术后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生理盐水2mL.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水平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h的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术后1h、术后24h MMSE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组、术后组患者术后1h以及术后24h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组相比,术前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较术后注射更好,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 基层医院67例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作者:万少兴;刘敏;樊凤祥;李永恒;袁烨

    目的 阐述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67例脑膜瘤患者均采用开颅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采用同侧颈外动脉结扎术.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好转出院;42例随访半年至12年,其中复发11例.结论 脑膜瘤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效果好;对于病理诊断非良性者及术中可能未完全切除者应采用术后放射治疗或伽玛刀治疗,防止或延缓肿瘤复发.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