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寒冬穿衣莫紧裹以防皮炎来缠身

    作者:高花兰

    异位性皮炎又名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异位性皮炎这一病名含义是:患者或家族成员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疾病史;对异种蛋白过敏;病人血青中IgE(免疫球蛋白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一量患上它,便十分"麻烦":皮疹、豆疹、溃烂……而患者常常奇痒无比,止不住抓挠,导致细菌进一步感染.从刚出生还在襁褓之中开始,人就可能患上此病,它还可能延续到儿童期,跨入成人期.对于过敏性体质人群而言,高蛋白质食物、吸入粉尘、动物毛屑等都可能导致此病发生,而另一重大诱因就是冬季寒冷干燥环境.现在正是各年龄段异位性皮炎多发期,有过发病史的患者,从宝宝到大人都应打响皮肤保卫战.

  • 肺粪类圆线虫感染一例

    作者:孙怡芬;李宝兰;刘涌;吕嘉林

    患者男性,68岁,住院号:59434。因发热、背痛三周,痰中带血二周,在外院抗炎治疗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大量地塞米松治疗二周,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空洞”疑“肺结核”于1998年10月28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T:38.9℃。全身及锁骨上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心(-),腹(-)。胸片检查:左上叶后段近主动脉旁有一2cm×2cm厚壁空洞,边界光滑锐利,周围无卫星灶,内壁光滑,无液平,左下肺小片影,双侧肋膈角钝。胸腔B超: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血WBC 16.4×109/L,N 95.6%,L 4.4%,嗜酸细胞计数0.02×109/L,ESR 22mm/h,血培养(-),血CEA 3.8ng/ml,胸水ADA 13U/L,血结核抗体(-),痰霉菌培养3次(-),痰找癌细胞3次(-),痰集菌6次(-),痰BACTEC 6次(-),痰罗氏培养1次(-),痰普培铜绿假单孢菌3次(+),肝肾功能、血糖正常,PDD 5U皮试(-)。先给予复达欣抗炎治疗,咳嗽略有减轻,体温降至37.8℃左右,根据患者病史及发病情况需排除寄生虫感染的可能,送痰去外院做相关检查,痰中查到粪类圆线虫幼虫,给予肠虫清400mg口服治疗7日后,患者咳嗽缓解,痰中无血,体温正常。胸片复查,双侧胸水消失,左下肺小片影消失,左上空洞无明显变化,应患者家属要求转综合医院进一步治疗。诊断:1、肺粪圆线虫感染;2、肺部绿脓杆菌感染。 讨论:肺粪圆线虫病流行于热带,虫卵在肠内孵化,幼虫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蜕皮并发育成感染性丝状幼虫,经皮肤入侵人体后经血流移行至肺,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哮喘,支气管炎,肺及胸腔积液,能否引起肺部空洞尚未见报道,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有时幼虫可在肠内或肛周皮肤蜕皮,形成丝状幼虫,然后经肠道入侵宿主,称自身感染。粪类圆线虫感染人体后可存于体内10年,轻者无任何症状,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出现大量自身感染和广泛幼虫移行。此患者曾从事飞行员工作,有在南方生活及赤脚下地耕作史,有感染粪类圆线虫的机会,此次发病初期因药物过敏使用大量激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此病。痰中找到粪类圆线虫幼虫是确诊依据,但由于左上肺空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嗜酸性白细胞不高,很难与肺结核相鉴别,在反复痰检结核菌阴性后才考虑要排除寄生虫感染可能,使诊断延误。因此,对肺部病灶,除应做的常规检查外,医师的医学知识广博、思路开阔,仔细询问病史对及时考虑并确诊某些罕见病、减少误诊十分重要。(注:本病例转院20天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

  • 链霉素过敏试验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作者:冉贞琼;卢秀军

    临床上应用链霉索约有5%的患者出现皮疹、药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而链霉素过敏试验后发生速发型过敏性休克较罕见.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链霉素过敏试验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低热、盗汗、乏力、刺激性干咳于2010年5月6日到我院门诊诊治.患者一般状态好,主诉无过敏史,遵医嘱给予链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皮内注射0.1ml皮内试验液(含链霉素250u),60sec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四肢发麻、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数无力,考虑为链霉素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立即对患者进行就地抢救,于90sec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遵医嘱立即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10%葡萄糖酸钙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尼可刹米0.375mg,同时给予氧气吸入.经过这一系列的及时抢救,20min后,患者呼吸、血压逐渐平稳,面色逐渐红润,转危为安.

  •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黎君友;孙丹;吕艺;晋桦;胡森

    目的: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等功能的影响,为更深入地研究创伤后肠道损伤及其保护提供理论及诊治依据.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C)、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闭组(Ⅰ)、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再灌1h组(Ⅰ/R1h)、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再灌2h组(Ⅰ/R2h)和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再灌4h组(Ⅰ/R4h).动物活杀后取血和小肠组织,测定血浆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观察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以判断小肠通透性;测定血浆中D-木糖含量以作小肠吸收功能的诊断;肠道给予葡聚糖蓝来测定肠蠕动的长度.与此同时,还进行小肠组织脂质过氧化(MDA)的测定和普通小肠光镜检查.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各组血浆DAO较C组显著升高(P<0.05),而小肠组织DAO则在各组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在Ⅰ/R 2h和Ⅰ/R 4h组降低显著.血浆和小肠组织DAO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缺血再灌注后小肠D-木糖的吸收呈显著升高(P<0.05);缺血再灌注后各组D-乳酸的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Ⅰ/R1h和Ⅰ/R2h组升高显著(P<0.05);给予葡聚糖蓝后各组小肠染色长度均显著较C组有增加(P<0.05);小肠MDA含量在Ⅰ/R2h和Ⅰ/R4h组有升高,Ⅰ/R4h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5).小肠组织HE染色光镜检查见小肠绒毛有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肠绒毛出血.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性及肠蠕动功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 儿童眼前房内广州管圆线虫一例报告

    作者:项道满;张美德;李道宁;毛娅妮

    眼内寄生虫并不少见,多以眼底和玻璃体内囊尾蚴幼虫报道较多。但是,眼前房中发现管圆线虫,文献中尚未见报告。近,我们发现前房内广州管圆线虫活体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史摘要:患儿×××,广州市人,男,1岁4个月,因腹泻、呕吐、发热入院,入院后3天出现咳嗽,各项体格检查阴性,嗜酸性白细胞40%。住院期间曾因发现“眼红”,内科医生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症状无缓解。因斐达氏反应阳性怀疑“伤寒”,转入传染科。

  • 过敏性肺炎和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作者:陶仲为

    笔者看到一些医生对过敏性肺炎(HP)和嗜酸粒细胞性肺炎(EP)分不清而阐述过关于嗜酸粒细胞性肺疾病的分类和诊断,说明HP和EP不是一种病[1],但至今仍有医生将两病不能分清,如孙彦华[2]的文章写道"过敏性肺炎,又称Loffler综合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早期肺间质、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弥漫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痰涂片可见大量嗜酸性白细胞"、"过敏性肺炎初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检查不全面详细,如血痰中嗜酸粒细胞的检查不及时或未查".

  • 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脑膜瘤

    作者:成继民;张文;陈静;郭宏;张卫宁

    [病例] 女,19岁.因头痛、面色潮红10个月,于2000年8月1日以脑膜瘤收入院.病人缘于去年10月始,早饭时出现无诱因的面色潮红并伴有心悸,1小时后自行缓解.今年6月非喷射性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出现意识障碍.无抽搐、尿失禁.予青霉素治疗2天后病情稍好转.X线胸透未见病变.CT检查示左颞顶部颅骨内板下可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呈均匀强化,脑皮质向内移位,脑室对称无增宽,幕下未见异常.诊断为左颞顶部脑膜瘤.查血白细胞9.6×109/L,淋巴细胞0.41,中性粒细胞0.39,单核细胞0.10,嗜酸细胞0.10.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行左蝶骨嵴外1/3脑膜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约6 cm×5 cm×4 cm大小,主体位于脑内,少部分向外侵犯到硬脑膜和颅骨内板.肿物粉红色,边界清楚,供血一般.病理检查:肿物粉红色、质软,表面不光滑、无包膜.光镜:肿物组织由弥漫分布的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组成,嗜酸性白细胞散在组织细胞之间,疏密不均,间质有稀疏毛细血管.细胞多数为单核,少数为双核,界限不清,胞浆丰富、嗜伊红色,无吞噬视象,细胞核有皱折和核沟.嗜酸性白细胞胞浆强嗜伊红色,核为圆形或分叶核,无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溶菌酶(lys)、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阴性.病理诊断: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术后病人仍有阵发性面色潮红、心悸、荨麻疹等症状.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非常罕见.临床对其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本例病灶位于脑膜附近,CT诊断为脑膜瘤,误导了临床医师的诊断思维.本病实际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此种细胞分泌组织胺,对人体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过度分泌可使病人出现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在临床病理上分为单灶性郎格罕肉芽肿、多灶性郎格罕肉芽肿和广泛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本例在脑部病灶切除后仍有症状,分析可能是病灶未切净或在体内其他部位还有未检出的病灶.该病予后较好,行手术和化疗,部分病人可治愈.

  • 050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降低呼出气冷凝液中的过氧化氢水平

    作者:巫佳惠;潘洪开

    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循环血液内的吞噬细胞(如嗜酸性白细胞、肥大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进入支气管壁,它们被激活后产生活性氧,包括过氧化氢(H2O2),在肺损伤和支气管高反应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吞噬细胞是H2O2的重要来源,其产生的H2O2释放到细胞外液和气管内,在气管内未被抗氧化酶降解的H2O2随呼气排出体外.剧烈的气道炎症或由单独的H2O2或由其新产生的羟(OH)自由基引起.糖皮质激素作为经典的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是非常有效的,目前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它通过影响炎症介质而抑制气道的炎症过程.肺的几种炎症疾患包括支气管哮喘,呼出气冷凝液中H2O2增多,这可以反映气道的炎症过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中的H2O2含可作为抗炎治疗的指标.但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双盲、随机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类药物对呼出气内H2O2水平的影响,为此,作者在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观察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对呼出气冷凝液中H2O2水平的影响.

  • 5例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陈建民;郭晓霞

    目的:提高对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与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5例淋巴肉芽肿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病变.结论:镜下特征为嗜酸性白细胞广泛浸润于淋巴结各个部位.

  • 医学文稿中常见的不宜用的词(1)

    作者:

    化验检查 (实验室检查 ) 扁桃腺 (扁桃体 ) 抗菌素 (抗生素 ) 骨衣 (骨膜 ) 合并症 (并发症 ) 胁肋部 (季肋部 ) 发烧 (发热 ) 提肛肌 (肛提肌 ) 红血球 (红细胞 ) 拇屈长肌 (拇长屈肌 ) 白血球 (白细胞 ) 大脑皮层 (大脑皮质 ) 小便 (排尿 ) 颅神经 (脑神经 ) 胞浆 (胞质 ) 医学文稿中常见的不宜用的词 (1) (括号内为正确的词 ) 副甲状腺 (甲状旁腺 ) 介质 (递质 ) 实质器官 (实质脏器 ) 组织胺 (组胺 ) 俄狄括约肌 (胆管口括约肌 ) 嗜中性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 嗜酸性白细胞 (嗜酸粒细胞 ) 嗜碱性白细胞 (嗜碱粒细胞 ) 乏特壶腹 (胆管口壶腹 ) 机能 (功能 ) 血色素 (血红蛋白 )机理 (机制 )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 氮负 (正 )平衡 [负 (正 )氮平衡 ]

  •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报告

    作者:梁爱民;郑敏;孙国钧

    病例介绍患儿,男,7个月,双手背、双足背部皮肤水疱4月.近半月来水疱逐渐增多、增大,并发展到躯干皮肤.伴微痒,未经治疗,家庭中否认有类似病史.在病程中无发冷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食欲与二便均为正常.来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体检:一般情况尚好,精神佳,活泼,心肺肝脾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化验三大常规、肝功能均正常.专科检查:双手背、双足背皮肤似黄豆大小至米粒大小水疱,疱壁紧张,尼低症阴性,小部份水疱破裂呈淡红色糜烂面,表面少量淡黄色痂皮,水疱互不融合.而背部、胸部皮肤大小不一红斑,边界尚清楚,部份色素沉着.病理切片报告:水疱位于表皮下,腔内含有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有少量嗜酸性细胞浸润(图1).免疫荧光水疱周围皮肤基底带区有均质型线状IgA抗体沉着.患儿在门诊2次治疗,口服强的松片5mg 2/日,氨苯砜次为1/8片2次/日,服20天,来院复诊,皮疹有明显好转,以后未来就诊.图1 水疱位于表皮下,向表皮内突出,疱内为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白细胞渗出.真皮浅层少数类似上述细胞浸润.

  • 良性淋巴上皮病12例诊治体会

    作者:辛克利;姜虎泉

    淋巴上皮病临床较少见,1997年以来我们收治该病患者12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23~68岁.原发部位为单侧腮腺8例,双侧腮腺伴颌下腺肿大4例.病程6个月至3年,表现为发热、疼痛3例,无疼痛9例;伴口干、眼干者6例.白细胞计数在4×109/L,嗜酸性白细胞0.4~0.8.6例经腮腺碘油造影确诊,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均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免疫性疾病.12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用中药、免疫制剂治疗.

  • 结核病人吃鱼有讲究

    作者:阮欣

    结核病人由于对蛋白质的消耗多,所以应多吃些蛋、肉、鱼等高蛋白食物,有益于康复.但是你知道吗?结核病人是不能随便吃鱼的.结核病人在治疗中服用的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当人体内缺少大量有效的单胺氧化酶时,可造成组胺大量蓄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过敏反应,出现心跳加快、荨麻疹、发热等症状.

  • 注射乙脑疫苗致重症荨麻疹1例

    作者:侯秀俊

    1998年4月8日,本院保健室在为114名儿童预防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以下简称乙脑疫苗)时,发生重症荨麻疹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儿,女,6.5岁,行皮下注射乙脑疫苗0.5 ml约20 min后,患儿突然烦燥不安,皮肤瘙痒,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呼吸急促,继而腹痛、恶心、呕吐。体检:T 37.8℃、P 124次/min、R 32次/min、BP 11/8 kPa。患儿呼吸困难,胸、腹、背及四肢布满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躯干几乎无正常皮肤。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白细胞增高。诊断:重症荨麻疹(乙脑疫苗引起)。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 mg、肌注非那根12.5 mg,吸氧;同时将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C1.5 g、10%葡萄糖酸钙5 ml加入5%葡萄糖内静脉滴注。1 h后患儿除呼吸困难略见好转外,其他过敏症状无缓解,故重复滴注上组药物,持续吸氧。3.5 h后,患儿转为安静,周身风团消退,过敏症状缓解。2 讨论 乙脑疫苗为外源性变应原,当接种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后可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本例患儿1岁时接种乙脑疫苗未发生不良反应,近2月内未患病也未用药。此次接种乙脑疫苗20 min后,突发皮肤瘙痒,风团遍及全身等严重过敏表现,经抢救后症状消失快,符合Ⅰ型变态反应。由于抢救及时,未酿成严重后果。本病例给我们启示:要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可能发生的Ⅰ型变态反应,无论在群体或个体中接种疫苗,一定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体质者,应绝对禁用;同时要备齐抗过敏、抗休克药物,以防不测,避免发生意外。

  • 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作者:张小彬;陆云飞

    患者,女,25岁.2003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乳胀痛,自己可扪及双乳各有一个如拇指头大小的肿物.未予特殊处理,自服"逍遥丸"及"他莫昔芬"治疗,但无效,肿物缓慢增大.2004年2月出现双眼红痛,到医院就诊,诊为"急性睑膜炎"、"乳腺增生症".当时查WBC 3.5×109/L.予青霉素,地塞米松治疗.一周后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上感症状,查WBC 20×109/L.遂予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诊为白血病(AML-M2a)收入院.入院诊断:①白血病(AML-M2a);②乳腺肿块待查.入院查体:双乳饱满,表面皮肤无改变,有浅表静脉曲张.左乳头轻度内陷,于乳晕中央区可扪及乳腺肿块,大小约7 cm×8 cm,质偏硬,表面光滑,有轻压痛,移动度欠佳,与周围皮肤组织无粘连,与胸壁无粘连.右乳腺于乳晕中央区可扪及乳腺肿块,大小约6 cm×7 cm,质偏硬,表面光滑,有轻压痛,移动度欠佳,与周围皮肤组织无粘连,与胸避无粘连.两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①双乳实质性占位病变;②双乳腺增生像.行乳腺细针穿刺活检:左乳腺:镜下见组织大片坏死,浸润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另有少量异型髓细胞.右乳腺:镜下见大量细胞弥漫浸润,以异型髓细胞为主杂有较多嗜酸性白细胞.病理诊断:乳腺符合粒细胞肉瘤改变.反复化疗后,骨髓像达CR,乳腺肿块缩小至2 cm×3 cm.

  • 医学论文中常用词及术语名词规范

    作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词语不符合科学原理和规律,故国家规定废用,并以规范统一的标准名词取代。以下列举部分,括号内的字或词语是不宜用的、废用的、错误的,括号外的是正确的、规范的、宜用的词(字)。
      1.报道(导)、荧(萤)光、神经元(原)、糖原(元)、基原(源)、皂苷(甙)、碱(硷)、碱(盐)基、递(介)质、可(考)的松、溶解(介)、解(介)剖、注解(介)、解(介)决、解(介)释、了解(介)、瞭(了)望、啰(罗)音、重叠(迭)、好像(象)、亚甲蓝(兰)、松弛(驰)、瓣(办)膜、黏(粘)膜、符(附)合、幅(辐)度、预(予)防、明了(瞭)、传播(堦)、蔓(漫)延、弥(迷)漫、覆(复)盖、圆(园)形、阑(兰)尾、副(付)作用、蛋(旦)白、针灸(炙)、莨(茛)菪、年龄(令)、末梢(稍)、锻炼(练)、简练(炼)、抗原(元)、横膈(隔)、纵膈(隔)、部分(卩份)、分析(分拆、分折)、检(捡)查、模(糢)糊、石蜡(腊)、糜(靡)烂、委靡(糜)、原型(形)排泄、大脑皮质(层)、胞质(浆)、脑(颅)神经、血管(菅)、食管(道)、淋巴结(腺)、扁桃体(腺)、红细胞(血球)、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白血球)、嗜酸粒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粒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素)、骨骼(胳)、晶体(晶状体)、组胺(组织胺)、剖宫(腹)产、梗死(塞)、梅尼埃(美尼尔)病。

  • 医学论文中常用词及术语名词规范

    作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词语不符合科学原理和规律,故国家规定废用,并以规范统一的标准名词取代。以下列举部分,括号内的字或词语是不宜用的、废用的、错误的,括号外的是正确的、规范的、宜用的词(字)。
      1.报道(导)、荧(萤)光、神经元(原)、糖原(元)、基原(源)、皂苷(甙)、碱(硷)、碱(盐)基、递(介)质、可(考)的松、溶解(介)、解(介)剖、注解(介)、解(介)决、解(介)释、了解(介)、瞭(了)望、啰(罗)音、重叠(迭)、好像(象)、亚甲蓝(兰)、松弛(驰)、瓣(办)膜、黏(粘)膜、符(附)合、幅(辐)度、预(予)防、明了(瞭)、传播(堦)、蔓(漫)延、弥(迷)漫、覆(复)盖、圆(园)形、阑(兰)尾、副(付)作用、蛋(旦)白、针灸(炙)、莨(茛)菪、年龄(令)、末梢(稍)、锻炼(练)、简练(炼)、抗原(元)、横膈(隔)、纵膈(隔)、部分(卩份)、分析(分拆、分折)、检(捡)查、模(糢)糊、石蜡(腊)、糜(靡)烂、委靡(糜)、原型(形)排泄、大脑皮质(层)、胞质(浆)、脑(颅)神经、血管(菅)、食管(道)、淋巴结(腺)、扁桃体(腺)、红细胞(血球)、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白血球)、嗜酸粒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粒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素)、骨骼(胳)、晶体(晶状体)、组胺(组织胺)、剖宫(腹)产、梗死(塞)、梅尼埃(美尼尔)病。

  • 非常规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58例

    作者:孙鹏;宋相冬;王燕;赵艳红;侯文静

    难治性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短期内气道阻力的增加,气道平滑肌痉挛,症状常持续数月,多伴有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炎症、水肿,气道内广泛黏液栓,这些粘着力强的黏液栓由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组成.这些改变使肺泡通气/血流灌注比例失调(低V/Q).临床上出现低氧血症,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使吸气期心搏出量下降及收缩压下降,形成奇脉.难治性哮喘可使哮喘成持续状态,经久不愈,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1].近年来报道非常规药物治疗哮喘的文献较多,我院采用非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哮喘5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Sweet综合征2例报告

    作者:谭雪晶;涂彩霞

    例1 女,44岁。右手背斑块伴疼痛10天。2月前曾因双小腿伸侧红斑结节疼痛,取结节活检,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红斑”(见图1),经治疗结节消退。10天前右手背出现指甲大小斑块,渐增大,略疼痛,不发热。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右手背有一5分币大红色斑块,境界清楚,表面不平有假性水疱状粗大颗粒(图2)。查血WBC 8.8×109/L,N 0.67,L 0.33。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角增宽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真皮灶状炎症细胞浸润,以血管周围为主,可见较多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图3)。结合临床诊断为Sweet综合征。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伴发肾病综合征1例

    作者:张政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2005年开始出现左颈部皮下肿块,核桃大小,无压痛,表面皮肤瘙痒,并有色素沉着,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病理检查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于强地松20mg1次/d口服,服后皮下肿块较前缩小,2006年3月开始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左颈前可及-20mm×30mm包块无触痛与周围界限不清,表皮呈红色色素沉着,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定性(+),pH6.0,24h尿蛋白定量4.5g/d,血浆白蛋白28g/L,球蛋白31g/L,胆固醇4.6mmol/L,甘油三酯3.2mmol/L,血常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双肾大小,左106mm×42mm,右108mm×43mm,双肾实质回声增强,余未见异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