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肠粒细胞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汤如勇;吴运谨

    目的探讨小肠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小肠粒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小肠粒细胞肉瘤的特点是肿瘤浸润呈膨胀性生长,原组织构架可保留,组织常无广泛破破坏;临床上表现为肠梗阻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结论小肠粒细胞肉瘤常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同时或在其后发生;罕见的情况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开始出现之前形成.嗜酸性粒细胞的存在,常高度提示为小肠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MPO、CD43、Lys和CD99有助于诊断.

  • 乳腺粒细胞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郭庆;王彩霞;陆珍凤;马恒辉;石群立

    目的 探讨乳腺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均因偶然发现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组织学显示,瘤组织由较一致的原始细胞组成,弥散浸润,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短梭形及不规则形等,部分胞质呈嗜酸性颗粒状;瘤细胞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MPO和CD43(+),而CD3、CD20、CD30、CK、EMA和E-cad均(-).随访2例,1例病情稳定,1例死亡,另外1例失访.结论 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罕见,预后差.组织学上需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等鉴别.

  •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淑红;周小鸽;郑媛媛;张彦宁;柳玮华;黄受方

    目的 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对1例罕见的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宫颈粒细胞肉瘤以宫颈肿块为首要表现,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MPO、CD15、CD68和溶菌酶(+).结论 宫颈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ES/PNET、小细胞癌等.了解其本质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进行恰当的治疗.

  •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志韶;朱岩;虞梅宁;范钦和;王聪;张炜明;宋国新;肖璇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 ~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下原有组织结构(尤其是淋巴结)常有多少不等的残存为其重要特点;瘤细胞幼稚、多样.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标记,但其抗体表达较广,抗体组合运用和结果的分析判断是关键;主要阳性抗体有MPO、CD43、CD68、lysozyme、CD117等.结论 GS少见,部位不定,误诊率高,诊断关键是在遇到不典型“淋巴瘤”时或有幼稚嗜酸粒细胞时要想到它,然后用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之.

  • 原发性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冯海利;侯亮;何利兵;晋薇;宋欣;刘爱军;于国

    目的 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观察1例原发性宫颈粒细胞肉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本例首发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质硬.B超示宫颈处有一大小为2.5 cm×1.7 cm低回声占位肿块.光镜示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由淋巴样细胞构成.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CD45、MPO、CD43、溶菌酶和CD68均(+),Ki-67阳性指数70%.骨髓及外周血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现.结论 宫颈粒细胞肉瘤十分罕见,初诊时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及小细胞性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子宫孤立性粒细胞肉瘤1例

    作者:王晟宏;戈立东;左大镒;朱德为

    患者女性,38岁.因下腹胀痛6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如6个月孕大,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6×109/L,红细胞3.02×1012/L,血红蛋白95g/L,骨髓呈增生性骨髓象.临床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失血性贫血.手术切除子宫送病理检查.

  • 小肠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

    作者:朱正龙;周萍;曹鹏;张伟

    患者男性,64岁,因腹痛伴排便、排气停止就诊.查体:全腹压痛(+).肠鸣音亢进.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平片示右上腹弓形积气,肠管扩张.诊断为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黄色腹水少量.距回盲部60~200cm处有3处回肠内肿块,质硬,侵及浆膜层.

  • 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粒细胞肉瘤2例

    作者:卢威;宋艳慧;李挺;尹洪芳

    粒细胞肉瘤由Rappaport于1966年首先报道,指不成熟粒细胞浸润破坏组织并形成肿块,外观呈绿色,又称绿色瘤.由于髓细胞系列白血病包括粒、单核、巨核和红细胞系,其髓外破坏性浸润可有/无明显肿块,因此近年来又称骨髓外髓细胞肿瘤(extramedullary myeloid cell tumor,EMT).

  • 咽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1例报道

    作者:杨绍荣;汤合莲;王瑞国;曹进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发生于髓外的、由粒细胞系不成熟前体细胞构成的实体肿瘤,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的所谓孤立性粒细胞肉瘤非常少见,在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发生率约为9%~10%.GS多出现于白血病病程中,也可在治疗缓解后,也可先于白血病数月或数年发生,但几乎所有粒细胞肉瘤患者终会有骨髓的受累.也有报道,GS患者未进展成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病程长为16年.原发于咽部的粒细胞肉瘤罕见,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粒细胞肉瘤病例并作文献复习.

  • 阑尾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粒细胞肉瘤超声误诊1例

    作者:张和庆;彭玉兰

    患者男,26岁.因反复腹痛2+月,加重1+月于2013年7月24日入院,查体:T.36.2℃,P:64次/min,R:20次/min,BP:91/52 mm Hg(1mm Hg=0.133 kPa).腹部外形正常,全腹肌紧张,左上腹及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07×1012/L,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计数10×109/L,白细胞计数62.27×109/L,异常细胞百分率92.0%.其骨髓涂片形态学考虑AML-M5,细胞免疫分型:考虑AML,倾向考虑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原发性心脏粒细胞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刘燕娜;代妮娜

    患者男,33岁.因活动后气短1个月,低热3 d人院.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活动后气短,呼吸不畅,休息后症状缓解,3 d前出现低热,高体温37.7℃,伴有咳嗽,无鼻塞流涕,单位体检B超提示"心包积液".

  • 乳腺粒细胞肉瘤1例

    作者:刘俊宏;程敬亮;薛康康;王姗;张勇

    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体检:右乳12点方向距乳头3 cm处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 cm×3 cm,质韧,活动度可.X线:双乳腺体呈多量腺体型,乳腺呈不均匀致密表现,腺体成分约占51%~75%.双乳腺增生、致密,呈多发类结节样、片状改变(图1A);诊断:双侧乳腺增生,BIRADS分类3类.

  • 颅眶部绿色瘤1例

    作者:高建华;叶道斌;金晶;崔英;张如意

    绿色瘤是儿科和血液科较常见疾病,但颅眶部绿色瘤的影像诊断报道较少.现将经手术病理及骨髓穿刺检查证实并行化疗后明显好转的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眼眶 CT MRI
  • 以粒细胞肉瘤为首发表现的儿童t(8;21)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淑红;赵文理;安粉艳;车琳;陈民;王杭州;李莺;柏振江;黄益萍

    粒/髓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 or myeloid sarcoma,GS/MS)是一种少见的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粒细胞组成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髓外白血病(extramedullary leukemia,EML),也称绿色瘤(chloroma),该肿瘤常侵犯的部位为软组织、骨、皮肤、腹膜、淋巴结、骨及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眼等[1].GS可单发(即孤立性MS,外周血和骨髓均无白血病表现),或先于或与白血病同时发生.

  • 口腔、乳腺及宫颈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刘小五;李凯

    患者女,46岁,2010年11月进食时感口腔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口腔溃疡”,给予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2月小便后发现便池中有类似脓性黏稠分泌物,偶见淡血丝,未就诊。2011年1月18日于左侧乳房扪及核桃大小的包块,无疼痛。1月25日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妇检:见宫颈呈菜花状增生,直径为7 cm,行宫颈活检示:考虑宫颈淋巴瘤,建议进一步检查。行乳腺X线检查示左乳包块考虑肿瘤性病变,不排除恶性可能。2011年1月31日患者于我院妇产科就诊,查血常规提示:RBC 3.28×1012/L、WBC 5.22×109/L、N 67.9%、L 24.5%、Hb 111 g/L、PLT 217×109/L。查体:右侧上颚可见一4 cm ×3 cm 大小的溃疡,边缘肿胀隆起,中心凹陷,左乳可触及多个包块,较大的直径约4 cm ×5 cm,质略硬,活动差,右乳未见异常。妇检示:宫颈增大,可见一个约5 cm ×6 cm大小的包块,色暗红,质硬,触之易出血。行左侧乳腺包块切除术,术中剥离出两个约4 cm ×5 cm及2 cm ×2.5 cm的包块,病检示:(左乳)切片内可见瘤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间质及周围脂肪组织,镜下改变,结合临床多考虑“B细胞源性恶性淋巴瘤”可能。后将标本送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支持“淋巴瘤”诊断,但未能具体分型。行阴道镜检查示:宫颈见菜花样增生,质硬,宫颈多点活检不除外淋巴瘤可能。2月10日患者转入血液科,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给予CHOP方案化疗2次,患者口腔溃疡凹陷及周边隆起基本平复,乳腺包块完全消散,宫颈包块较前缩小。4月1日患者乳腺包块标本送金域检验所检查,诊断:(左)乳腺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瘤细胞CD15(+)、CD43(+)、CD68(±)、MPO (+)、Ki67(4+,80%)、Vimentin(+)、CD45RO 部分(+)、CK (-)、CD2(-)、CD(-)、CD8(-)、CD20(-)、CD56(-)、CD79a (-)、CD99(-)、TDT(-)、TIA (-)、Perforin (-)。溶菌酶(±)。4月7日患者于左髋部出现鸡蛋大小一包块,超声检查示:左髋部见一40 mm ×20 mm ×31 mm大小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患者“粒细胞肉瘤”诊断明确,先后给予盆腔放疗1次及DA、HA、MA方案反复交替化疗多次,患者口腔凹陷及周边隆起完全平复,乳腺及宫颈肿块消失,左髋部包块缩小,多次行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至2012年2月患者因个人原因停止化疗。2012年4月,患者双侧乳房再次出现多个核桃大小的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伴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及发热。5月中旬,患者于口腔右上颚出现一1 cm ×3 cm大小的包块,局部牙龈增生显著。5月29日于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苍白,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2 cm ×2.5 cm的肿大淋巴结。下牙床牙龈及上牙床右侧牙龈显著增生,右上颚可见一1 cm ×3 cm大小的肿块,外观呈紫褐色,质地韧,表面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触之有轻微痛感且易出血。双侧乳房均可触及多个约4 cm ×5 cm大小的包块,质硬,无压痛。左髋关节下方可触及一个约3 cm ×4 cm大小的包块。查血常规示:WBC 22.3×109/L、N 32.7%、L 33.6%、Hb 87 g/L、PLT 10×109/L;白细胞手工分类:原始细胞62%。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退化细胞少见。粒细胞系统占0.888,原始粒细胞约占0.872,全片约见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少见。化学染色:POX(++)。免疫分型:MPO(+)、CD68(-)、CD13(-)、CD14(-)、CD2(-)、CD3(-)、CD7(-)、CD10(-)、CD19(-)、CD20(-)、CD22(-)、CD41(-)、HLA (-) DR (-)。意见:结合免疫分型,诊断急性白血病(倾向髓系)。结合骨髓检查,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诊断明确,拟给予DA方案化疗。后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于6月底死亡。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粒细胞肉瘤的髓系白血病九例分析

    作者:梁利杰;周健;张龑莉;符粤文;祖璎玲;喻凤宽;林全德;韩利杰;王倩;房佰俊;魏旭东;宋永平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合并粒细胞肉瘤(GS)的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alIo-HSCT治疗的9例合并GS的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9例患者全部造血重建,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4例,慢性GVHD1例.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10(4~81)个月,其中2例患者生存,7例死于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移植后5 (3~19)个月.alIo-HSCT是治疗合并GS的髓系白血病相对有效的手段,移植后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 粒细胞肉瘤伴骨髓局灶性浸润一例

    作者:侯军;王健民;冯曹波;杨建民

    患者男,40岁.于1998年10月左颈部出现黄豆大小、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半年后周围出现类似小肿块,并逐渐融合,外院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恶性肿瘤,遂于1999年6月9日入我院.既往患银屑病10余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否认乙双吗啉服用史.入院体检:左颈部可触及3枚肿大淋巴结,约为2.0 cm×3.0 cm,质中,固定,无压痛.

  • 胸椎管内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

    作者:刘军;孟新文

    患者男性,32岁.因胸背部疼痛37d,双下肢活动受限3d入院.患者于2004年1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疼痛不适,并向左背部放射,阵发性,反复发作,可耐受,与呼吸、运动无明显关系,无心慌、气短及心前区疼痛不适,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2004年11月14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当天下午又在市人民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亦未发现异常.

  • 硬脊膜外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

    作者:侯哲;范涛;赵新岗;盖起飞;邱军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也称为绿色瘤,是原始粒细胞在髓外组织中局部大量浸润而形成的实体性肿瘤,多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见部位在软组织、骨骼、皮肤等,累及脊髓的病例极其少见.我们收治1例硬脊膜外粒细胞肉瘤患者,报告如下.

  • 原发性膀胱粒细胞肉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洋;施国伟;何家扬;王文章;周任远

    目的 探讨膀胱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患者,男,48岁,因尿痛伴下腹部酸痛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骨髓和外周血均未出现异常.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盆腔CT示膀胱右前外侧突出肿物,边界毛糙,密度不均.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实质性占位.活检报告膀胱黏膜上皮增生,非浸润型低级别乳头状瘤改变.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 术中发现膀胱右侧壁、顶部、部分前壁为肿物占据,广基,质硬.切除肿物约8 cm× 7 cm× 4 cm,切面呈暗绿色.病理检查镜下瘤细胞弥漫性生长,浸润黏膜下,细胞核不规则.免疫组化检查髓过氧化物酶阳性.术后辅以化疗9个月,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原发性膀胱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膀胱的由未成熟髓样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需与未分化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可作为粒细胞肉瘤重要的诊断依据.

163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