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粪类圆线虫感染一例

    作者:孙怡芬;李宝兰;刘涌;吕嘉林

    患者男性,68岁,住院号:59434。因发热、背痛三周,痰中带血二周,在外院抗炎治疗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大量地塞米松治疗二周,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空洞”疑“肺结核”于1998年10月28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T:38.9℃。全身及锁骨上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心(-),腹(-)。胸片检查:左上叶后段近主动脉旁有一2cm×2cm厚壁空洞,边界光滑锐利,周围无卫星灶,内壁光滑,无液平,左下肺小片影,双侧肋膈角钝。胸腔B超: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血WBC 16.4×109/L,N 95.6%,L 4.4%,嗜酸细胞计数0.02×109/L,ESR 22mm/h,血培养(-),血CEA 3.8ng/ml,胸水ADA 13U/L,血结核抗体(-),痰霉菌培养3次(-),痰找癌细胞3次(-),痰集菌6次(-),痰BACTEC 6次(-),痰罗氏培养1次(-),痰普培铜绿假单孢菌3次(+),肝肾功能、血糖正常,PDD 5U皮试(-)。先给予复达欣抗炎治疗,咳嗽略有减轻,体温降至37.8℃左右,根据患者病史及发病情况需排除寄生虫感染的可能,送痰去外院做相关检查,痰中查到粪类圆线虫幼虫,给予肠虫清400mg口服治疗7日后,患者咳嗽缓解,痰中无血,体温正常。胸片复查,双侧胸水消失,左下肺小片影消失,左上空洞无明显变化,应患者家属要求转综合医院进一步治疗。诊断:1、肺粪圆线虫感染;2、肺部绿脓杆菌感染。 讨论:肺粪圆线虫病流行于热带,虫卵在肠内孵化,幼虫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蜕皮并发育成感染性丝状幼虫,经皮肤入侵人体后经血流移行至肺,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哮喘,支气管炎,肺及胸腔积液,能否引起肺部空洞尚未见报道,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有时幼虫可在肠内或肛周皮肤蜕皮,形成丝状幼虫,然后经肠道入侵宿主,称自身感染。粪类圆线虫感染人体后可存于体内10年,轻者无任何症状,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出现大量自身感染和广泛幼虫移行。此患者曾从事飞行员工作,有在南方生活及赤脚下地耕作史,有感染粪类圆线虫的机会,此次发病初期因药物过敏使用大量激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此病。痰中找到粪类圆线虫幼虫是确诊依据,但由于左上肺空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嗜酸性白细胞不高,很难与肺结核相鉴别,在反复痰检结核菌阴性后才考虑要排除寄生虫感染可能,使诊断延误。因此,对肺部病灶,除应做的常规检查外,医师的医学知识广博、思路开阔,仔细询问病史对及时考虑并确诊某些罕见病、减少误诊十分重要。(注:本病例转院20天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

  • 胸腔外伤后发生同侧结核性胸膜炎2例

    作者:杨奇帅;万宝军

    例1,男性,32岁,病前1月被人用刀刺伤右胸腔,未伤及肺脏,有少量胸腔积液.近1周来发热,乏力,活动后胸闷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

  • 以顽固性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老年肺癌1例

    作者:杨学文

    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农民,有吸烟史30年,已戒5年,以"乏力、纳差、咳嗽8个月,加重伴咯血10天"为主诉入院.8个月前,患者感乏力、纳差、咳嗽,血常规检查无异常,生化提示低钠血症.行胸部CT等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可疑占位,多次气管镜及痰查肿瘤细胞阴性.在多家医院按"肺部感染、肺结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效欠佳,并出现咯血.查体:T 36.7℃,P 78次/分,R 19次/分,BP 110/75mmHg.慢性病消耗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肺呼吸音略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7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遥远,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阴性,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轻度贫血.生化示:肝肾功正常,Na+ 112mmol/L,Cl- 80mmol/L.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占位,大小约2cm×1.5cm,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 迟发型膈疝误诊为肠梗阻一例

    作者:陈志强;李秀霞

    1病例患者,男,36岁,于1天前出现腹痛,略感胸闷,在外未行处理入住消化内科.查体:右肺听诊呼吸音粗,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脏(-).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左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胸片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左膈抬高,膈面不清,膈下可见液平,左肺不张.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膈疝,转入胸外科.追问病史,8年前有胸部刀刺伤病史.后行手术探查见:大网膜疝入胸腔,因压缩左肺不张,疝口于左膈顶,直径约2.0cm,大网膜水肿坏死,血管血栓形成,横结肠自肝曲至脾曲约10cm肠管疝入,肠管坏死,渗出液异臭.松解疝环,切除部分坏死的大网膜,回纳肠管.行腹部正中切口,切除坏死肠管,结肠造瘘,10天后治愈出院.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作者:赵焕芬;何春年;李萍;翟金萍;张秀智

    患者女,50岁.因间断性胸背部疼痛,胸闷气短3年,加重2个月,咳嗽、咯血1周,于2007年3月入院.在当地医院查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样高密度影,性质待查;陈旧性肺结核;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两侧胸膜粘连、肥厚;肝脏多发钙化斑.

  • 超声诊断脾脓肿2例

    作者:郭秋景;王宏丽;朱向东

    例1.女,40岁.因高热不退4 d伴左季肋部疼痛入院.既往有多年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查体:体温39°C,左季肋部明显叩击痛.血常规示:白细胞9.0×109/L,淋巴细胞比率12.6%,中性粒细胞比率82.1%.彩超所见:脾厚47 mm,实质回声不均匀,脾上极近膈肌处可见大小约57 mm×33 mm低回声,边界较清晰,呈"虫蚀样"改变,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检测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脾静脉内径<8 mm.左侧胸腔肋膈角可见宽16 mm无回声区.超声提示:脾肿大,考虑脾脓肿,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图1).术后诊断:脾脓肿.

  • 超声诊断大叶性肺炎2例

    作者:雷进;姜春玉;段扬;王峰

    病例1,女,20岁.因发热、咳嗽1周入院.查体:体温39.8 ℃,呼吸22次/分,脉搏96次/分,左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罗音.X线胸片见左中下肺野有大片状高密度阴影,上界模糊,肋膈角变钝;胸部CT示左上肺后段及舌叶有大片状实变阴影,其CT值为9.9~16.2 HU,后胸腔内有少许带状水样密度影,诊断左下肺大叶性肺炎,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 少量胸腔积液超声检查与X线胸部平片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永胜;周鹏;余文庆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和X线胸部平片检查在少量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40例少量胸腔积液病例的超声检查和X线胸部平片影像学改变,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40例少量胸腔积液超声检查全部显示;X线胸部平片诊断少量胸腔积液33例,占82.50%,另外7例,X线胸部平片诊断为胸膜粘连,占17.50%.结论 超声检查能较好地显示少量胸腔积液,诊断价值高于X线胸部平片,是检查本病较好的检查方法.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转氨酶升高一例

    作者:耿守孟;王少春;贺东勇;尹磊;张晓英;徐海沧;宫兴基

    患者男,76岁,因停止肛门排气、排便3 d,加重伴腹胀4 h于2010年1月17日入我院普外科。查体:P 102次/min,BP 84/45 mm Hg,双肺呼吸音清,腹强直呈板状,压痛、反跳痛阳性,拟诊为“休克、急腹症”。抗休克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穿孔,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1月20日因呼吸急促、大汗,血氧饱和度低转入ICU科。入科后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7.5℃,呼吸28次/min,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左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紧急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插管时声门处可见痰阻,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6%~100%。查血常规:WBC 15.8×109/L,NE%97.0%,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正常,白蛋白32.9 g/L,心肌酶、肾功能正常,动脉血气示:pH 7.35,PCO229 mm Hg,PO256 mm Hg,床头胸片见双肺多发斑片状影。诊断为:肺部感染、急性Ⅰ型呼吸衰竭,给予抗感染(美罗培南)、化痰(氨溴索)、平喘(多索茶碱)、改善循环(参芪扶正)等治疗。次日发现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行头部MR检查提示右侧巨大听神经瘤,为加强痰液引流、防止气管插管相关性肺炎于1月27日行气管切开术并停止机械通气。1月30日痰培养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根据药敏结果停用美罗培南,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3.0 g/d,q6 h)继续治疗,2月19日因转氨酶骤升停用舒普深并加用保肝药物,转氨酶逐渐下降于3月3日基本降至正常。3月4日患者再次出现痰量增多,为黄色黏稠痰,体温高达39℃,查血常规 WBC 14.6×109/L, NE%89.0%,行肺部CT见双下肺片状影合并少量胸腔积液,考虑患者感染加重并行痰培养检查。3月7日痰培养结果回报鲍曼不动杆菌阳性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再次应用舒普深(舒普深3.0 g/d,q6 h),同时联合应用肝水解肽、复方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更换药物后患者转氨酶升高幅度较前有所下降,痰量逐渐减少,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反复体检胸片提示斑片状影逐渐吸收。3月12日舒普深减量(舒普深3.0 g/d,q12 h),并于3月16日停用舒普深,舒普深减量及停用后患者转氨酶逐渐下降,4月1日患者基本康复、出院。

  • 下咽原发性淋巴瘤合并肺结核一例

    作者:安东建

    患者男,60 岁,农民,已婚.因反复咳嗽、咳痰、低热、咽痛3 个多月入院.曾按炎症治疗,病情无缓解.既往有30 年吸烟史,每日吸烟20 支,吸烟指数600 年支.体格检查:体温37 畅8 ℃,消瘦,慢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体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81 mm /1 h;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血液结核抗体IgG 、IgM 阳性.胸部CT 发现:两肺弥漫分布小斑片状、点状阴影,边缘模糊以双上肺野明显.气管旁、主动脉弓旁淋巴结肿大.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 肿瘤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作者:林媛珍;钟小宁;白晶;梁毅;何志义;邓静敏

    患者女,40岁。以“咳嗽、咳痰半年,气促2个月”为主诉于2011年9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晨起明显,曾咯血丝痰1次,未予重视,亦未就诊。2个月前因劳动受凉后开始出现气促,咳嗽时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未就诊。1个月前自觉静息状态下即感气促,伴心悸,夜间咳嗽加剧,但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双下肢水肿,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者近2个月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体健,无腹痛、腹泻、便秘、头痛、血尿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12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7/68 mm Hg (1 mm Hg=0.133 kPa),患者消瘦体型,意识清楚,精神差,口唇轻度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呼吸运动偏快,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P2亢进,P2>A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0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2.5%,血红蛋白109 g/L;C反应蛋白6.37 mg/L;血肿瘤标记物中CEA 18.69 ng/ml,CA12582.4 U/ml,CA1991743 U/ml,AFP及CA153正常;肝功能示白蛋白30.5 g/L,转氨酶正常;D-二聚体1242 ng/ml;类风湿因子、补体、自身抗体谱、肝炎全套及HIV抗体均未见异常;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及血糖未见异常;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状态):pH 7.515,PaO258.4 mm Hg,PaCO230.9 mm Hg,SO292.4%,HCO3-24.9 mmol/L;腹部、泌尿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彩超未见异常;妇科彩超示子宫肌壁低回声区(子宫小肌瘤可能性大,大小7 mm×4 mm ×5 mm);心脏彩超(图1)示右房室稍增大,肺动脉主干增宽和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极少量心包积液,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81 mm Hg(1 mm Hg=0.133 kPa)。肺功能显示VC、FVC、FEV1中度减少,PEF轻度较少,MMEF 75/25重度减少,弥散量、校准弥散量重度减少,舒张试验(-),提示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中-重度弥散功能障碍;痰涂片检查找到G+球菌及G-杆菌,未找到真菌及抗酸杆菌,未找到癌细胞;我院胸片示双肺纹理粗乱,双肺野见小斑片状、小结节状致密影,边缘模糊,左侧胸腔积液,肺动脉段隆起,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我院2011年9月3日肺CTPA(图2)显示肺动脉未见栓塞征象,双肺各叶见斑点状、结节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小叶核心增粗、呈放射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并延展至胸膜,胸膜上结节,纵隔及左侧腋窝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心包少量积液,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1∶1。患者因明显低氧血症不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入院后诊断:双肺弥漫性病变性质待查(肺泡癌?),入院后予抗感染及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2011年9月20日复查肺HRCT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较前未见明显改变。2011年9月22日行右侧胸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胸水400 ml,胸水常规和生化提示渗出液改变,ADA正常,间皮及组织细胞10%,肿瘤标志物:CEA 1272.03 ng/ml、CA125>1000 U/ml、CA15332.2 U/ml、CA1994672 U/ml,均明显升高,AFP正常,胸水涂片可见癌细胞(图3);患者2011年9月22日自觉气促较前明显加重,放弃ICU治疗,签字出院,院外失访。后诊断:肿瘤相关性肺动脉高压、Ⅰ型呼吸衰竭。

  • 系统性血管炎伴出血热抗体阳性一例

    作者:陈意;王祥;王彤

    患者男,46 岁.因"发热伴咳嗽、胸痛5 d"于2009 年7 月23 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 d 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高38.7 ℃,以午后明显.伴咳嗽、胸痛,痰不易咳出,胸痛以左季肋部明显.摄胸部X 线片、胸部CT 示两肺片状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肺部感染(图1).急诊以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泰诺等治疗2 ~3 d 后病情略有好转.入院前2 d患者出差后自觉发热、咳嗽加重,伴有盗汗和反酸呕吐等,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 经导管封堵无冠窦瘤破裂至右室一例

    作者:刘加立;钱文浩;夏勇;王诚;秦永文

    患者,男,56岁1个月前煤气中毒恢复过程中剧烈咳嗽后突感胸闷,稍作活动时即感呼吸困难,无意识丧失及一过性黑矇.查体:血压120/50 mm Hg,心前区无隆起,可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三尖瓣及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5/6级双期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两下肺呼吸音降低.超声心动图:有心房室轻度扩大,主动脉无冠窦轻度扩张,直径约46 mm,可见破口位于三尖瓣根部右室侧,大小为8 mm,X线平片:两肺血多,主动脉不宽,肺动脉段轻度凸出,右心房室大.胸部CT平扫:两肺血流增多,双侧胸腔少量胸腔积液.

  • 结节病伴双侧血性胸腔积液一例

    作者:王秋月;李振华;康健;侯显明;于润江

    患者男性,36岁。因咳嗽、乏力4个月,双眼结膜充血伴视物模糊40天于1999年8月5日入院。入院前曾在某院按“肺结核”系统抗结核治疗2个月无效,门诊眼科诊断为“虹膜结状体炎”。查体:一般状态好,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左颈部胸锁乳头肌前方及锁骨上窝各可触及一个约1.0 cm×1.0 cm淋巴结,质软,活动良,无触痛。双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明显减弱。胸片示上纵隔增宽,双肺门影增大,双侧肋膈角消失,右侧为中等量胸腔积液、左侧为少量胸腔积液影像。胸部CT示纵隔内多组淋巴结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图1)。入院后抽右侧胸液一次,量550 ml,外观为肉眼血性,左侧因量少不宜抽胸液。胸液涂片除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外,见大量胞浆丰富的上皮样细胞,有的细胞核有明显异形性。纤支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细胞总数为0.18×106/ml,肺泡巨噬细胞0.35,淋巴细胞0.64,中性粒细胞0.01。血及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均为CD4>CD8。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及尿钙均明显升高,分别为963 U[正常值:(301±166) U]和18.5 mmol/24 h(正常值:2.5~7.5 mmol/24 h)。PPD试验阴性。左颈部淋巴结活检为结节病的病理改变,抗酸染色阴性。确诊后给予泼尼松每日40 mg口服,服药一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2个月后胸部CT示纵隔内及双肺门肿大淋巴结和胸腔积液消失(图2),SACE及尿钙降至正常。激素逐渐减量后随访9个月,病情缓解。

  • 原发胸膜恶性黑色素瘤并多发转移一例

    作者:崔丽英;雒晓春;李鸿斌;徐常丽

    患者男性,19岁。因咳嗽、左侧胸痛1个月余于2000年1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差,左肺下部叩浊,呼吸音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右肺呼吸音清晰。右脐旁皮肤可见一米粒大小黑痣,表面光滑。心脏查体(-)。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四肢活动不受限。X线胸片示:“双肺散在数个结节性致密影,大小不等,直径在0.2~0.5 cm左右,左侧肋膈角变钝”。肺部CT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壁层胸膜增厚,凹凸不平,双肺结节阴影同胸片所示。疑为双肺及胸膜转移瘤”(图1,2)。于1月14日行胸腔镜检查,镜下示:“左侧胸腔壁层胸膜多处大小不等黑灰色粟粒大小结节,组织坚硬”。完整地取下一直径约1 cm大小黑灰色肿物。病理诊断示:“恶性黑色素瘤”(图3~5)。半个月后患者双侧下肢瘫痪,CT示:“胸椎转移”。因家属拒绝治疗,自行于家中服用中药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于3月10日患者死亡。

  • 皮肤型炭疽伴双侧血性胸腔积液一例

    作者:张大地;苏娟;童建国;杨涛;艾塔力

    患者女性,42岁,维吾尔族.发热2 d伴额部皮肤溃疡3 d,于2004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5月18日接触、食用患炭疽被屠宰的牛肉,5月24日前额部出现水疱,稍有痒感.25日水疱增大,周围皮肤红肿、胀痛,用手挤压数次无脓性分泌物.26日水疱溃烂,面颈部肿胀伴畏寒、发热(体温38.2~39.4℃).头痛、胸闷于27日凌晨2时入院.查体:体温38.6℃,前额可见2.5 cm×3.5 cm溃疡面,基底部呈紫黑色,中心部位稍凹陷,并有较多黄色黏液样分泌物.溃疡周围红肿绕以水疱.左侧面颊、眼睑、颈部及前胸部剑突以上皮肤明显肿胀,厚约3.5 cm,弹性差、无指凹征出现.耳后及颈淋巴结肿大,直径约7.5 cm×7.0 cm,触痛明显,质地坚硬,右下肺叩浊,呼吸音低.血白细胞总数12.9×109/L.余无著症.皮损分泌物涂片检出炭疽杆菌,病牛肉涂片检出炭疽杆菌.X线胸片显示两肺野清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左侧肋膈角模糊.临床诊断:皮肤型炭疽伴双侧胸腔积液.给予青霉素2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阿米卡星0.4 g/d分2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肌注.局部用1∶ 2 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湿敷.入院第3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X线胸片显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左侧肋膈角消失.即做右侧胸腔穿刺,抽出血性胸液600 ml.

  • 第91例——左上肺阴影伴空洞

    作者:牟向东;王广发;李海潮;李桂莲;刁小莉

    患者女性,48岁,因间断发热、咯血6个月,加重伴憋气7 d于2006年2月14日因肺部感染入院.患者6个月前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入当地医院,曾给予胰岛素等治疗后意识恢复.住院1周时出现发热,体温38℃,伴咳嗽、咳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0,血红蛋白(Hb)120g/L,X线胸片显示左上肺大面积片状渗出影及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图1),先后给予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1个月,但症状无改善并出现少量咯血.

  • 第111例——咳嗽伴活动性胸闷及气喘

    作者:苗立云;代静泓;蔡后荣;肖永龙;张德平;戴令娟;樊祥山;王东进

    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农民,因"咳嗽伴活动性胸闷及气喘8个月"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色黏痰,体力劳动时感胸闷、气喘,休息后可好转,无发热、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报告提示"左下肺炎伴少量胸腔积液()",治疗近半个月后症状略好转.

  • 改良气胸针在人工气胸成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作者:黄国华;张庆;苏瑾;程远雄;刘爱华;郁伟伟;吴月仙;罗雅玲;蔡绍曦

    随着电子内窥镜及电视摄像技术的进步,内科胸腔镜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国内外已有报道使用内科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但对于无胸腔积液的胸膜疾病的报道较少,主要原因是人工气胸的建立仍存在一定困难,受到仪器设备、操作技巧及费用等限制.我们采用改良气胸针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科经胸部CT检查发现胸膜异常增厚或少量胸腔积液的21例患者建立人工气胸,通过内科胸腔镜及胸膜活检,获得病理学确诊.观察人工气胸形成术成功率及患者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旨在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 以类似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例

    作者:苏琴;贾军红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发热、咳嗽近2个月,关节肿痛1个月入院。1999年4月12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白色粘痰,伴有活动后气促,在当地医院拍X线胸片诊断为肺部感染,先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抗炎治疗,效果不佳。5月2日出现双手近端指关节、双肩、膝、踝关节肿痛,指关节呈梭形改变,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即给予口服泼尼松10 mg,3次/d及萘丁美酮1 g,1次/d,消炎止痛治疗。3 d后体温降至正常,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周后停药改服中药治疗,症状复发,关节疼痛剧烈,红肿明显,伴发热、咳嗽,有少量痰,中药治疗无效。6月2日再次口服泼尼松及萘丁美酮,剂量同前,症状再次明显好转。于6月7日收住我院。查体:体温36℃,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双肺叩诊清音,右下肺可闻及湿性音,左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手近端指关节红肿,呈梭形改变,屈曲功能受限。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感染;肺部CT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叶间裂胸膜肥厚、粘连,右肺感染。实验室检查:血沉65 mm/1 h,2次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阴性,C反应蛋白18.4 mg/L,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42.9%,α1 4.3%,α2 13.7%,β 18.7%,γ 20.4%。入院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14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