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东省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

    作者:宋东;曹杰;孙成玺;龚文杰;李凤英

    2003年山东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报告发病总数91 121例,发病率100.88/10万.报告死亡101人,死亡率0.11/10万,病死率为0.11%.本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较上年上升4.94%、46.20%、38.85%.与上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的病种有肝炎、伤寒、艾滋病、淋病、百日咳、流脑、狂犬病、布病、乙型脑炎、疟疾、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13种;报告发病率下降的病种有痢疾、梅毒、麻疹、猩红热、出血热、炭疽、斑疹伤寒等7种.鼠疫、霍乱、脊灰、白喉、钩体病、黑热病、登革热元病例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2003年新增乙类传染病,济南市报告1例.

  • 新疆巴楚地区2001年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现场调查报告

    作者:唐青;韩磊;赵秀芹;陶晓霞

    新疆出血热(XHF),国际上称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从1964年在我国新疆发现至今在新疆地区时有流行发生.2001年5-6月XHF在我国新疆巴楚县再次严重流行,并且这次流行是自1964年新疆出血热在我国首次发现至今流行重、病例数多的一次.为此,我们经现场调查,截止到2001年6月7日,已出现51例病人,其中3例死亡.51例病人中,有45例发生在新疆出血热一直连续流行的红海乡.红海乡总人口有一千多,仅以红海乡人口来计算,发病率大约为5%,病死率为5.88%.

  • 郑州市1970~2004年急性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李肖红;张德兰;武涛;郭爱芝

    目的对35年来郑州市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历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70~2004年,全市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为455.12/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167.14/10万~3720.04/10万之间.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90年代以来发病态势持续平稳.70年代以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以来传染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成倍上升,构成比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65%.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年均发病率2000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郑州市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传染病谱构成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郑州市应进一步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力度.

  • 江苏省1996年HFRS疫情与监测控制报告

    作者:刘光中;祖荣强;朱凤才;吴扬生;金志宽

    本文通过1996年江苏省HFRS监测并结合往年监测资料分析了影响疫情升降的因素,认为带毒鼠指数是一项重要的有意义的指标,而野外住宿的减少、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对疫情下降也起了一定作用.作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出血热防制仍应以灭鼠为主,疫苗免疫接种只能作为高发区的辅助措施.

  • 兰州市两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监测报告

    作者:罗向红;李志强;周蓉;张小清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兰州市于2004年5月16日及6月16日先后发现2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经专业人员及时进行综合监测防治,未造成流行.现将该2病例简述如下.

  • 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连文;姜孟华

    作者通过对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91例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士),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这对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珠海口岸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朱汉荣;林桂强;姚若东;曾新宇;李子怀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地区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评估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方法]在珠海7个口岸采用鼠笼诱捕法常年进行监测.每月捕鼠1次,每次每个口岸布鼠笼100个,捕获活鼠(包括其它鼠形动物)进行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7个口岸监测点中,有5个监测点发现2目2科3属3种9只鼠形动物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阳性(均为Ⅱ型抗原),阳性率为2.69%.在7个口岸中鼠形动物EHF阳性率高的是九洲口岸,为13.6%.3种HEF阳性的鼠形动物中,阳性率高的是褐家鼠为2.1%.[结论]珠海口岸地区有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存在,且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鼠形动物分布广.珠海主要船(货)运海港口岸九洲口岸和陆路拱北口岸鼠形动物HEF抗原阳性率远比其他口岸高.

  • 茂名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孝松;潘钦孟;番汝升;黄勤;张友

    [目的]通过调查茂名口岸地区鼠形动物及健康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感染情况,评估该地区EHF的流行风险及影响因素,为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鼠体和人体血清中EHFIgG及IgM抗体.[结果]水东港区和进港公路地区家鼠EHF总感染率为3.13%和15.8%;野鼠EHF总感染率为0和1.60%;鼠形动物总体感染率为3.18%.健康人群总感染率为5.09%.[结论]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风险,加强灭鼠工作将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

  •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前期防控模式初探

    作者:杨小康;谢秋娟;绳慧峰;侯宇宸;朱捷

    埃博拉出血热是病死率极高的烈性出血性传染病,2014年初在非洲西部暴发了该病历史上严重的疫情,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的恐慌.解放军第105医院作为安徽省内埃博拉出血热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及时通过完善管理组织,制定流程预案、加强人员培训、积极储备物资,初步建立了埃博拉出血热前期防控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模式的重点环节,以更好地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与发展.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琳;李跃旗;王珊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我们对我院1990年4月-2001年3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病人98例进行临床分析,目的是找出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些线索.现将98例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 通过食物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综述)

    作者:曹金福

    目前已知的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空气、虫媒、血液、接触、粪便等多种传播方式.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健康损害至今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性危害因素,除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等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严重疾病外,由食源性病毒所致的人、畜疾病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欧洲暴发的疯牛病类病毒因子和导致口蹄疫的病毒,由于目前已知的疯牛病因子与传统的病毒很少共同点,因此本文中未对其进行论述.

  • 凯西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中毒性肝炎76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清法;黄智龙;柴艳峰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中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凯西莱注射液0.2加入10%GS 500ml静脉滴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中毒性肝炎76例,1次/d,疗程7~10天,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7/76(88.9%)及总有效率(94.5%),明显优于对照组(46.7%)及(76.7%),(P<0.01),在缓解症状、降低AST、ALT、γ-GT及SB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该治疗简便价廉,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2008-2014年天门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义华

    目的:了解近年来天门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态势,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疫情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个案卡的信息。结果:2008-2014年天门市流行性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1.86/10万,病死率5.16%,近年疫情有所回升,发病集中在11-1月和4-6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高为40~49岁组。结论:天门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居高不下,应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

  •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作者:李丽萍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1],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而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竭均能导致患者死亡.

  • 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与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作者:田曙光;王雪松;陈勇;张文义;陈泽良;常国辉;刘超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急性出血症状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性极强,感染患者病死率极高.在疫源地现场标本接收、处理及分离鉴定过程中实验人员均可能接触到埃博拉病毒,这些实验活动存在较高的实验室感染风险.中国援塞埃博拉检测队在西非执行任务期间,基于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传播途径和实验活动等内容,对实验室中埃博拉病毒引发感染及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了具体应对措施,这些措施确保了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安全.本文对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情况和实验环节几个关键点的应对措施作了归纳总结,可为以后其他高致病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的安全防护提供借鉴.

  • 泉州市2005-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研究

    作者:李锋平;洪思让;贺兴增;郑友限

    目的 分析泉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规律,以建立趋势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疫情报告资料、病例个案调查和实验室结果,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利用发病率建立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泉州市在2005-2011年间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27例,呈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081,P<0.01),无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分别占总数的74.80% (95/127)和57.48% (73/127),职业分布中农民和民工多发,共占61.42% (78/127);HFRS区域特征明显,沿海地区发病率(86/34 721 861)显著高于山区(31/15 454 545)和中心城区(31/9 075 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1,P<0.05),农村(53/122)高于城市(24/122),病例发病地点以租赁房或自建房为主,占94.26% (115/122).时间分布为11月至次年5月,但近几年来发病季节性特点渐趋不明显,有常年化发病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551,P>0.05).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对于泉州市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泉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近年有重新抬头趋势,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较快地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

  • 河南省新疆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

    目的调查河南省新疆出血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不同地区牧羊人、一般农民、发热病人、既往EHF患者及家属的人血清标本及动物血清标本作横断面调查,采用基于昆虫细胞表达的CCHFV核蛋白建立的ELIS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初筛,阳性及可疑阳性再用表达CCHFV核蛋白的HeLa细胞进行IFA试验加以确证.结果254份人血清及242份羊血清标本全部为阴性.结论调查表明河南省尚未发现新疆出血热病毒感染.应进一步调查,加强监测,做好防范新疆出血热的准备,尤其预防新疆出血热的输入感染.

  • 江苏省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作者:祖荣强;吴扬生;朱凤才;刘光中

    目的分析江苏省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一般人群等监测资料,探讨HFRS流行因素.方法收集HFRS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在江苏省设立固定监测点,按统一方案调查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结果 1996~2000年HFRS疫情稳步下降,2000年发病率较1996年降低了 42.17%,秋冬峰与春峰构成之比减小.春季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密度 3.07%),秋季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密度 4.64%);混合鼠密度及优势鼠种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带病毒率均较高.春季以褐家鼠及小家鼠带病毒鼠指数为高(分别为 0.025 5、 0.028 4),秋季以黑线姬鼠带病毒鼠指数较高( 0.030 2).5年内一般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 4.73%.结论江苏省5年内HFRS疫情大幅度下降,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

  • 贵州省1984~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监测

    作者:王定明;王昭孝;童亦兵;刘铭;蔡星和;胡丽娟;黄艳萍

    目的阐明贵州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类型疫源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监测的技术方法,在不同类型疫源地连续进行多年监测.结果在定点监测中,姬鼠型疫源地遵义县黑线姬鼠平均带病毒率为3.39%、褐家鼠为1.61%,家鼠型疫源地石阡县褐家鼠平均带病毒率为3.19%、黑线姬鼠不带病毒,显示姬鼠、家鼠型两类疫源地相对稳定.但开阳县落旺河桥两岸即东岸姬鼠型和西岸家鼠型疫源地类型在缓慢变化,1983~1984年间西岸的黑线姬鼠未检出HFRS病毒抗原(0/99),1995~1998年间的黑线姬鼠感染率为13.85%(抗原1/65,抗体8/65).结论姬鼠、家鼠型两类疫源地在相对稳定中出现缓慢变化,相邻的姬鼠、家鼠型疫源地相互渗透形成疫源地重叠而成为混合型疫源地.

  • 聚类分析对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分型的探讨

    作者:郭秀花;曹务春;胡良平;周诗国;张习坦;陈化新

    目的用聚类分析探讨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分型情况.方法对1995~1999年数据完整的36个监测点的发病率资料,按各年度及计算5年月平均发病率后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6个HFRS监测点1995~1999年资料综合发病率聚成3类时,与1980~1992年原分型结果相比:分型相同的有24个,占66.7%.在现分型中,除了7个监测点未给出明确的疫区分型外,其余29个监测点1999年报道分型的结论与1999年采用聚类分析进行的疫区分型,一致的有23个,占79.3%.结论春季和夏季HFRS发病有所增加,而秋冬季则相对下降;聚类分析可以作为疫区分型的辅助方法.

349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