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额叶与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病人临床特征的比较

    作者:高曲文;翁洁玲;华力栋;胡滨;姚建玲;王伟

    目的 研究额叶与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癫(痫)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FCD且病灶位于额叶或颞叶的48例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额叶15例,颞叶33例.根据病理分型,轻度皮质发育不良(mild cortical dysplasia,MCD)8例,FCD Ⅰ型8例,FCD Ⅱ型16例,FCDⅢ型16例.分析额叶和颞叶病人在癫(痫)始发年龄、病程、癫(痫)发作类型、频率、脑电图双侧异常率、MRI异常率、抗癫(痫)药物数量及FCD病理亚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额叶与颞叶FCD癫(痫)病人在性别、文化程度、癫(痫)始发年龄、发作类型及服用抗癫(痫)药物数量、脑电图双侧异常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 >0.05).但两组在病理亚型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01),额叶癫(痫)以FCDⅡ型为主,颞叶癫(痫)以FCDⅢ型多见.与颞叶相比,额叶病人病程更短、发作频率及MRI异常率更高(均P<0.05).结论 额叶FCD与颞叶FCD癫(痫)病人在病理分型、病程、癫(痫)发作频率、MRI异常率上可能存在差别,这些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FCD.

  • 双极电凝热灼联合病灶切除治疗涉及功能区癫(痫)的疗效观察

    作者:翟锋;周健;栾国明

    目的 观察双极电凝热灼功能区致(痫)灶联合非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治疗涉及功能区癫(痫)病人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致(痫)灶涉及功能区的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行功能区致(痫)皮质电凝热灼及非功能区致(痫)灶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5个月.5例病人术后对侧有轻度的偏瘫,2例病人术后有轻度的感觉性失语,所有并发症均在1年内恢复.术后观察疗效:Engel Ⅰ级18例(45%),EngelⅡ级8例(20%),EngelⅢ级8例(20%),EngelⅣ级6例(15%).结论 脑皮质电凝热灼术是治疗功能区癫(痫)有效且安全的方法,通过病灶切除联合脑皮质电凝热灼术治疗涉及功能区的癫(痫),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彭凯润;杨红军;武肖娜;赵富兰;邓兵梅;张涛

    目的 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在X-线的引导下行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疼痛,用改良MacNab评价病人疗效,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病人不良反应,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 病人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优良率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是78.1%、81.3%和87.5%.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伽玛刀治疗泪腺上皮性肿瘤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杜春发;刘晓民;徐德生;刘东;张志远;李庆国;王金环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泪腺上皮性肿瘤的长期效果、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伽玛刀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59例,时间15~96个月,平均55.6个月.6个月实际控制率是96.6%,1年和5年实际控制率分别是72.9%和15.2%.肿瘤侵犯颅内(P=0.002)和肿瘤直径≥3.5 cm (P <0.001)是降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是否曾行放射治疗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155).5年远处转移率是32.2%.5年生存率是50.8%.结论 伽玛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复发泪腺上皮性肿瘤短期效果良好,但仍需要定期复查.

  • 颅内电极在语言功能区相关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关宇光;周健;栾国明;刘长青;赵萌;栾伟;卢东爽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在语言功能区相关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涉及语言功能区的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在颅内电极监测确定癫(痫)灶位置之后,应用皮质电刺激技术确定语言功能区位置,二者结合制定手术方案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11例癫(痫)起始区与癫(痫)灶部分重叠,32例皮质电极癫(痫)起始区与语言功能区邻近(0~1.5 cm),23例皮质电极癫(痫)起始区与语言功能区相近(1.6~3.0 cm).行前颞叶与内侧结构切除术33例,额叶癫(痫)灶切除术15例,多脑叶切除术16例,选择性海马切除术2例.术后5例病人出现短暂语言功能障碍,均于3个月内恢复.术后随访时间1.5~8年,术后Engel Ⅰ级46例(70%),EngelⅡ级8例(12%),EngelⅢ级7例(11%),EngelⅣ级5例(7%).结论 颅内电极置入后的皮质脑电图监测及皮质电刺激语言功能区的定位为癫(痫)外科精确切除癫(痫)灶同时保护语言功能提供保证.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

    作者:鲍民;周健;赵萌;任杰;张尧;栾国明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在治疗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DBS治疗的4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1例选择丘脑前核电刺激,3例选择杏仁核-海马复合体电刺激.分析DB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1~33个月,3例病人发作均减少50%以上,1例无效.结论 对于不适合接受开颅切除性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人,DBS治疗为安全而有效地治疗方式之一.靶点的选择主要依据癫(痫)样放电的部位及特点.

  • 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作者: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李达;张力伟;张俊廷

    目的 探讨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28例(70.0%),近全切除10例(25.0%),大部分切除2例(5.0%).40例病人随访3~15个月,术后6例发生动眼神经麻痹,均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10例展神经麻痹病人中,完全恢复4例,不同程度恢复4例,未恢复2例;8例轻度面瘫病人中,完全恢复6例,未恢复2例;12例面部麻木加重病人中,术后恢复至术前水平6例,较术前加重6例;偏瘫2例和失语3例,6个月内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脑脊液漏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耳前颞下经岩骨经小脑幕硬膜下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并切除肿瘤基底位于中、上斜坡的岩斜区脑膜瘤,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偏瘫、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低.

  • 术中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向兴刚;林琳;李大志;昝向阳;张永辉

    目的 探讨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7例面肌痉挛病人作为监测组,行术中BAEP和LSR监测,同时设对照组38例,无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两组有效率、面瘫、听力减退、眩晕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当日有效率89.5%,术后并发面瘫4例,听力减退3例,眩晕3例;术后随访1年,除1例听力减退外,其余病人面瘫、眩晕等明显缓解,手术有效率91.1%.监测组当日有效率89.2%,术后并发面瘫1例,无听力减退、眩晕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面瘫病人明显恢复,手术有效率91.9%.两组当日有效率未见差异,但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MVD中,运用BAEP、LSR监测技术可以降低面瘫、听力减退、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

  • 脑面血管瘤病1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齐雪岭;周健;姚坤;段泽君;赵殿江;胡泽良;边宇;栾国明

    目的分析脑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 syndrome,SW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致(痫)灶手术切除加热灼治疗的19例SWS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体改变:单脑叶型、单侧多脑叶型、半球型和双侧型.镜下改变可见病变区蛛网膜增厚,蛛网膜下腔呈海绵状血管瘤结构,血管管壁增厚、玻璃样变性及不规则钙化;皮质神经元减少,胶质细胞、微血管增生,以皮质的外颗粒层、外椎体层钙化为显著,相邻皮质神经元排列紊乱,发育不良.随访5个月,恢复良好15例病人,有4例年龄>l0岁病人症状未见改善.结论SWS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药物作用有限,建议在运动功能受损出现之前手术.手术年龄越小,其大脑功能的可塑性越好,恢复越理想.

  • 癫(痫)的外科治疗

    作者:周健;栾国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癫(痫)的患病率大概为0.7%,全国癫(痫)病人大约有900万.其中60%~70%的病人可以通过正规的药物治疗获得满意效果,30%~40%的病人药物控制不理想,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在药物难治性癫(痫)中,大约50%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使癫(痫)得到控制.按此数据,全国适合外科治疗的癫(痫)病人大概有150万.癫(痫)外科手术的目的就是控制发作,使药物难治性癫(痫)变为药物可治,半数以上的甚至可以根治,终提高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1-2].

  • 大脑中动脉M1分叉宽颈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关良;荆一鹏;张辉东;于本帅;于晓波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M1分叉宽颈动脉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治疗的17例大脑中动脉M1分叉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存活14例,其中3例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死亡3例.随访1~2.5年,改良Rankin评分:0~1分10例,2分1例,3分1例,4分2例.结论 开颅夹闭大脑中动脉M1分叉宽颈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结合CTA,制定手术方案.

  • 荧光造影辅助下脊髓血管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杨芳裕;林锦兴;李泉清;孟晗;黄志纯;董桂江;田新华

    目的 探索脊髓血管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和1例毛细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前后以吲哚菁绿行脊髓荧光造影,并依照造影显示先行肿瘤供血动脉烧灼切断术,然后切除肿瘤,再阻断引流静脉.结果 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下肢肌力均有好转,下肢感觉障碍加重,闭目或暗路行走比较困难.术后复查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MRI示无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脊髓血管性肿瘤,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有助于肿瘤全切.

  • 术中磁共振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难治性癫(痫)脑深部小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崔志强;凌至培;潘隆盛;陈立锋;徐欣;齐叶青;陈晓雷;张远征;许百男

    目的 探讨术中MRI联合显微镜下导航在难治性癫(痫)病人脑深部小病灶切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脑深部小病灶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并在术中MRI及显微镜导航下切除病灶,记录骨瓣的大小、手术时间、病灶移位距离、术中MRI扫描次数、术后癫(痫)发作情况及功能缺失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开颅骨窗(44.60±9.19)cm2,手术时间(3.99±0.81)h,病变移位距离(10.50±2.92)mm.病灶移位距离与骨瓣大小、手术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所有病人术中MRI共扫描19次,病灶全部切除.5例病人术后出现肢体偏瘫及视野缺失,术后1年症状改善.术后1年随访癫(痫)控制疗效:Engel 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 在伴有癫(痫)的脑深部小病灶切除术中,应用术中MRI可以及时纠正病灶移位,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疗效肯定.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李付勇;肖明明;邹建军;任占秀;何秋;王怀良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大鼠偏头痛模型,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在各组大鼠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模型组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表达增强,其可能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IL-6与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及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远杨;周嘉彬;汪凯;龙乾发;伊西才;罗强;樊才瑞;阳昊;刘卫平

    目的 探讨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与人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其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2例垂体腺瘤标本,其中侵袭组30例,非侵袭组3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和CD34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侵袭组中IL-6表达阳性率为73.33%,明显高于非侵袭组的50.00%(P<0.05),且IL-6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57,P<0.001).结论 垂体腺瘤IL-6的表达与MVD和侵袭性相关,提示IL-6可能参与影响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血管生成过程.

  • 脑胶质瘤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胡新华

    胶质瘤病人常有认知功能障碍,肿瘤本身以及手术、放疗及药物等治疗均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目前评估认知功能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依赖量表和临床表现.功能影像学评估认知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为胶质瘤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方向.

  • 第四脑室脑膜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子阳;张辉;汪潮湖;高修众;欧阳辉

    1 病历摘要女,46岁.突发眩晕入院,查体示轻微步态不稳,单足闭目难立征阳性,左侧明显.MRI检查提示:第四脑室偏左见一边界清楚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扫描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图1).采取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在第四脑室左外侧中下段见肿瘤与小脑中脚、下脚、小脑蚓部脑室面黏连,易于分离,肿瘤起源于第四脑室左侧脉络丛组织.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WHO Ⅰ级(图1C、1D).术后病人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或神经功能缺损,术后5个月随访,病人已恢复正常工作.

  • 烟雾病搭桥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李荣

    1 对象与方法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组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烟雾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49岁,平均26岁;病程1~20年,平均4年.均经DSA诊断明确.其中表现缺血症状者16例,出血症状者2例.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由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