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林和璞;马晓东;郭胜利;刘嘉霖;姜红振;李防晔;许百男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和功能神经导航两种技术手段对运动区胶质瘤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的11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长期随访结果.115例患者中,男:女=68:47,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特点选择手术方法和切除策略.其中功能神经导航辅助术中磁共振下切除肿瘤78例(磁共振组),单纯功能神经导航指导下切除肿瘤37例(导航组),术后根据病理学诊断,给予患者标准化治疗;结果 收治的115倒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磁共振扫描及术后72h内复查MRI证实核磁组病例手术全切率达91.0%,导航组为59.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磁共振组为3.8%,导航组为10.8%;术后随访5~52个月,患者1年生存率磁共振组为93.9%,导航组为80.6%;结论 运动区胶质瘤在手术全切率方面与其他部位胶质瘤接近,但由于胶质瘤靠近运动区,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后功能缺失均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与单纯功能神经导航技术相比,功能神经导航辅助术中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使运动区胶质瘤的手术全切率及术后功能保留率明显提高.

  • 功能神经导航及术中磁共振对语言区病变语言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李昉晔;陈晓雷;侯远征;孙国臣;张家墅;余新光;许百男

    目的 探讨功能神经导航及术中磁共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提高切除程度、全切率和保护患者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65例病变累及优势半球皮层下语言传导束即弓形束的患者.评价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对手术策略、病变切除程度、全切率及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 65例患者在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引导下行病变切除术,与第一次iMRI结果比较,术者对12例患者切除程度判断不准确,误判率为18.5%.非胶质瘤病变首次iMRI确认全切除.54例胶质瘤中,第一次iMRI证实,21例全切除,33例有肿瘤残留.25例根据术中影像更新手术计划后切除残余肿瘤的平均切除程度从87.3%提高到97.4%,所有胶质瘤患者的平均切除程度从92.1%提高到96.8%.术后2周有15例(23.1%)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失语.6个月随访时,2例患者(3.2%)存在长期语言功能障碍.结论 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有助于在大化切除病变的同时,小程度损伤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手术室术中磁共振系统设计与建设浅述

    作者:周恒瑾

    文章从医院手术室建设出发,详细论述了手术室配置核磁共振的准备工作和设计阶段的重点,分析了各专业有关问题,对术中磁共振系统与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手术室 术中磁共振
  • 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系统的安全管理

    作者:刘苗;何丽;陈晓雷

    目的 探讨磁共振系统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方法,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查.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接受严格的磁共振安全询问.扫描前认真核对、严格按安全检查清单逐一落实.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确保了人员安全,无意外发生.结论 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保证使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系统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3.0T术中磁共振成像引导下唤醒麻醉联合术中语言皮质定位技术在语言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路俊锋;章捷;吴劲松;姚成军;庄冬晓;邱天明;龚秀;许耿;毛颖;周良辅

    目的 评价3.0 T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下采用唤醒麻醉联合术中语言皮质定位技术辅助语言区脑胶质瘤切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以集成3.0 TiMRI数字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中心为平台,采用唤醒麻醉、改良手术铺巾技术、联合直接电刺激语言皮质定位和iMRI实时影像神经导航,对11例右利手患者实施左侧语言区脑胶质瘤切除.术中采用简易语言任务模式,包括语言流利度、图片命名和文字测读,评估患者语言功能状况.围手术期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评估新技术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通过iMRI实时影像导航,6/11的患者可以定量提升胶质瘤切除范围,其中影像学全切除率提高3/11,终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语言皮质定位阳性率为8/11.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一过性失语率为4/11,随访至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语言功能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或以上;围手术期患者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应用3.0 T超高场强iMRI实时影像导航可在术前设计脑胶质瘤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精确定位病灶,等体积定量切除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在唤醒麻醉下实施术中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区,能大程度保护患者语言皮质,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语言功能损伤,提高术后社会生活质量.

  • 功能神经导航及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语言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晓雷;许百男;王飞;孟祥辉;张军;姜金利;余新光;周定标

    目的 探讨功能神经导航及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在脑语言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48例语言区胶质瘤患者接受了功能神经导航及iMRI辅助下的手术.使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显示语言区皮层,同时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重建弓形束,将上述语言功能结构图像融合后,导入导航系统,进行镜下神经功能导航,并利用iMRI进行术中肿瘤及功能结构影像的更新.术前、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评估.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功能神经导航和iMRI扫描,12例发现病变残留并继续进行扩大切除,其中2例全切除.终38例(79.2%)胶质瘤全切除,10例(20.8%)病变次全切除;全切除率从75.0%提高至79.2%.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显示,仅有1例(2.1%)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语言障碍程度较术前加重.无术后死亡及严重致残病例.结论 功能神经导航及高场强iMRI系统能较好地定位语言区皮层及白质纤维束,准确评估病变切除范围,对语言区胶质瘤切除过程中语言功能结构的保留很有帮助.

  • 术中磁共振及神经导航系统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作者:王芙昱;周涛;许百男;孟祥辉;魏少波;陈晓雷;张华平;侯远征;孙国臣

    目的 评价术中磁共振和神经导航技术在66例经鼻内镜巨大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共计66例由单个术者在术中磁共振导航下经鼻内镜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肿瘤大小为40.0 ~ 59.9 mm,平均48.5 mm.根据术中扫描结果,决定继续切除或者结束手术.结果 66例手术共扫描103次,扫描1~3次,平均1.56次.第1次扫描发现残留30例,其中13例未进一步手术,17例进一步手术,再次扫描全切14例,3例没有全切,进一步手术后1例扫描全切.肿瘤全切除程度由54.5%增加到77.3%.2例术中扫描发现了必须处理的术区出血,均成功处理;未发生与术中磁共振相关的并发症或安全事故.结论 术中磁共振和神经影像导航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而且能够在术中及时发现术区血肿并清除,但并不能将所有发现的残余肿瘤切除,术中发现不能进一步切除的肿瘤总是位于海绵窦及鞍上周边.

  • 开颅手术中锥体束移位的探讨及应对策略

    作者:王宇博;马晓东;许百男;余新光;孙国臣;赵岩;王飞;宋志军;赵溪;梁永平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手术中锥体束的移位情况及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7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额、颞及岛叶占位病变的病人,术前及术中应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进行扫描,传入神经导航工作站进行锥体束的追踪描计,并对比术前及术中锥体束的位置.结果 锥体束在前后方向方面25例发生向前移位,45例发生向后移位,4例无移位;锥体束在左右方向上32例发生向外移位,38例发生负向移位,4例无移位.结论 在颅脑病变切除术中,锥体束的移位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移位的方向及距离不具有可预测性,只有通过术中磁共振实时更新导航才能予以保护.

  • 神经导航与术中磁共振辅助手术治疗岛叶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比较

    作者:朱巍;崔萌;张猛;马晓东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和术中磁共振辅助手术治疗岛叶高级别胶质瘤的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导航辅助手术组(n=16)和术中磁共振辅助手术组(n=40).导航组男性9例(56.3%),女性7例(43.7%),平均年龄(47.0±5.3)岁;磁共振辅助组男性29例(72.5%),女性11例(27.5%),平均年龄(51.0±7.1)岁;组间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记录两组术后肿瘤切除程度(extent of resection,EOR)、病理结果、术前KPS评分、术后放化疗等指标,并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两组间组织病理、术前肿瘤侧别、肿瘤大径及术前患者KP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神经导航辅助手术组全切10例(62.5%),术中磁共振辅助组全切37例(92.5%);所有患者随访12 ~ 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中磁共振辅助组较神经导航辅助组具有更长的PFS(39.4个月 vs28.5个月,P=0.049)和OS(43.0个月vs 31.0个月,P=0.026).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HR=0.393,P=0.024)、切除程度(HR=0.470,P=0.014)和是否应用长周期化疗方案(HR=0.410,P=0.030)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术中磁共振辅助手术治疗岛叶高级别胶质瘤效果更佳,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 术中高场强磁共振联合锥体束导航在丘脑胶质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东东;陈晓雷;耿杰峰;张猛;白少聪;王群;马晓东;许百男

    目的:探讨术中高场强磁共振联合锥体束导航在丘脑胶质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2014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例接受1.5 T高场强术中磁共振联合锥体束导航辅助显微切除手术的丘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评估了所有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术后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和肌力。结果28例患者中有22例术中扫描后发现肿瘤残留,其中15例患者的残留肿瘤得以进一步切除,提高了肿瘤切除程度。术后3周,22例神经功能改善或同术前,6例神经功能下降,但是功能下降者KPS均>60,即生活均可自理。结论术中高场强磁共振联合锥体束导航有助于提高丘脑胶质瘤切除程度,减少术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颅内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宏伟;马晓东;朱巍;崔萌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5 229例患者资料,将术中CT(intra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iCT)及术中MRI(intraoperativ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辅助手术并发非手术区域颅内出血的25例作为血肿组,按1∶2选择未发生远隔部位出血的肿瘤手术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糖尿病、高血压、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部位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scale,GOS)分析两组预后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颅脑肿瘤手术中并发非手术区域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0.4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脑积水、脑萎缩、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合并脑积水和脑萎缩是脑肿瘤手术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域血肿的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等因素.术中CT及术中MRI检查可第一时间发现非手术区域颅内血肿,应及时清除血肿,从而极大改善预后.

  • 术中磁共振技术辅助手术治疗脑深部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猛;马晓东;余新光;余鹏霄;王强;徐维林;张宏伟

    目的:分析术中磁共振技术在脑深部胶质瘤辅助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450例脑深部胶质瘤病例,比较术中磁共振组与传统显微手术结合功能导航组全切率的差异。结果不同部位脑深部胶质瘤的手术方式偏好不同。两组中未见年龄、性别及病理分级差异。术中磁共振组于丘脑基底节区(75.6%)、胼胝体区(83.8%)、脑室及周边区(76%)的全切率分别高于对应的传统手术组(71.0%、76.9%、50%),但除脑室及周边区外,两组其他部位全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及低级别脑深部胶质瘤全切率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磁共振辅助技术在脑室及周边区可实现较高的全切率。

  • 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对脑深部肿瘤切除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强;徐维林;张宏伟;朱巍;马晓东

    目的 探讨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超声联合磁共振对肿瘤精准切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49例行术中超声及术中磁共振的脑深部肿瘤病例,其中22例术中磁共振辅助下肿瘤切除,27例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辅助下肿瘤切除,对两组的肿瘤切除程度、KPS评分、手术耗时、扫描次数及脑移位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级别、术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联合术中磁共振组肿瘤切除程度92.01%±6.17%,KPS评分76.15±10.36,手术耗时(2.9±0.6)h,扫描次数1.29±0.43,优于单独术中磁共振组,但两组肿瘤切除程度及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切开硬膜后明显脑移位患者,超声辅助下纠正脑移位,肿瘤切除满意.结论 术中超声的应用可以减少磁共振扫描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实时纠正脑漂移,完成肿瘤切除.

  • 皮层电极监测、图像融合和术中磁共振精确镜下导航技术在切除功能区癫痫灶的应用

    作者:潘隆盛;凌至培;徐强;孙国臣;陈晓雷;许百男

    目的 探讨颅内皮层电极监测、图像融合和术中磁共振精确导航技术在切除功能区癫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 例应用皮层电极监测、图像融合和术中磁共振精确导航技术外科治疗的顽固性癫痫病例,第1 次手术,根据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埋置颅内皮层电极与可能癫痫放电区域,术后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皮层电刺激定位躯体运动区,绘制病灶与功能区关系图,而后将CT、MRI、MEG 或PET 图像融合,在术中MRI 镜下导航行致痫病灶的精确切除.结果 25 例第1 次术后成功实施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癫痫病灶周边的运动功能区.将患者的MRI、MEG 或PET 图像进行融合,20 例在术中MRI 镜下导航将术前所确定的癫痫灶全部切除,5 例因病灶与功能区有部分重叠,行癫痫灶部分切除,残余少许皮层小功率热灼.1 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对侧肢体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无永久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皮层电极监测对癫痫灶的精确定位意义重大,而图像融合和术中MRI 镜下导航为患者癫痫灶的精确切除和功能区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应用磁共振波谱诊断及术中磁共振导航对脑脓肿的穿刺引流治疗

    作者:宋志军;陈晓雷;唐运林;唐博恒;曾婷;孙正辉;余新光;周定标

    目的:通过对磁共振波谱( MRS)诊断脑脓肿和术中磁共振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6月的41例脑脓肿患者资料,术前应用MRS分析脑脓肿的特征性峰:氨基酸峰( AA峰,0.9 ppm )、乙酸峰( Ac峰,1.9 ppm)、琥珀酸盐峰(Suc峰,2.4 ppm)、丙氨酸峰(Ala峰,1.5 ppm)和乳酸峰(Lac峰)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等影像学资料帮助诊断,然后30例行常规手术切除或穿刺引流治疗;有11例已形成完整包膜、经抗感染治疗不能消退的深部脑脓肿(距离皮层≥3 cm)根据导航计划设计佳穿刺入路,术中应用1.5T术中磁共振及无框架导航系统行穿刺引流+术中抗生素冲洗术,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4~8周。结果41例脑脓肿均诊断正确,所有手术病例无出血,无新发并发症。应用术中磁共振穿刺引流的11例患者,10例经术中磁共振扫描证实一次穿刺成功;其中1例穿刺3次才成功,原因为其脓肿壁过于坚韧,前两次穿刺后进行术中磁共振扫描,发现穿刺针均发生侧滑而未成功,第3次调整穿刺针位置后穿刺成功,经抽吸冲洗后脓腔塌陷,抗生素治疗4~8周后,11例治愈,有1例6个月后复发。常规手术切除和穿刺引流的30例脑脓肿患者,手术均成功,抗生素治疗4~8周后,25例治愈,5例6个月后复发。结论 MRS的特征性峰在诊断脑脓肿中有独特的优势;术中磁共振及无框架导航在穿刺引流治疗脑脓肿中具有准确、安全、可靠的优点,能够在术中及时发现部分脑脓肿穿刺的偏差,并及时纠正,提高治愈率,尤其适用于脑深部单发的厚壁的脓肿。

  • 术中磁共振功能导航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手运动区病灶切除

    作者:苗兴路;陈旨娟;杨卫东;王增光;毓青;岳树源;张建宁

    目的 探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和功能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IONM)指导手运动区病灶切除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16例手运动区附近病灶的患者,术中实时导航病灶、皮质脊髓束(CST)与手运动激活区,联合IONM进一步界定手运动区和病灶周围致痫灶,并通过iMRI及时更新影像,评估病灶切除程度.结果 5例因为术中脑移位出现导航偏移,经iMRI更新后纠正,终病灶全切13例,次全切3例.术后随访3 ~12个月,手运动功能好转10例,无变化6例,无手运动功能缺损病例.9例合并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为EngelⅡ级及以上.结论 术中磁共振成像技术、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优势互补,使得定位病灶与手运动区更加精准客观,在有效保留神经功能的同时大限度地切除病灶.

  • 术中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技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崔宁宁;杨虹;杨翠芳;肖华

    总结65例术中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技术的护理配合.掌握磁共振一体化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熟练术中患者转运流程,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做好安全监督,确保手术和患者的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低磁场术中磁共振导航的融合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研究

    作者:姚成军;毛颖;张荣;刘翌勋;吴劲松;庄冬晓;周良辅

    目的:探讨低磁场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导航手术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方法:19例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患者,应用多影像融合技术将术前DTI与iMRI影像融合指导手术,术中利用非刚体配准计算法和手动点配准融合技术把修正的DTI逐层与更新的iMRI影像融合,并导航手术.术后随访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成功获得DTI变形预测结果,肿瘤全切除率63.2%,次全切除率15.8%,肢体运动较术前好转或维持术前症状者84.2%.结论:iMRI与DTI融合导航手术可实时提供病灶与邻近锥体束间三维可视化解剖信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致残率.

  • 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术中磁共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和璞;马晓东;郭胜利;刘嘉霖;孙国臣;李昉晔;许百男

    目的 探讨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术中磁共振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6例涉及脑功能区的胶质瘤患者,分为术中磁共振功能神经导航组(A组,简称核磁组)103例和功能神经导航组(B组,简称导航组)83例,选取手术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核磁组病例手术全切率达90.3%,导航组为55.4%;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核磁组为5.8%,导航组为15.7%;术后随访3~40个月,患者1年生存率核磁组为90.2%,导航组为83.3%.结论 术中磁共振技术和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均为提高胶质瘤全切率的有效技术手段.

  • 术中磁共振成像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作者:樊友武;王汉东;胡志刚;王笑亮;王春喜;李桃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iMRI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头痛不适等.采用经鼻蝶人路切除肿瘤,术中行1-2次MRI扫描,根据扫描结果指导手术进程.结果 iMRI辅助技术将肿瘤全切除率由37.5%提高至70.8%.肿瘤体积、侵袭性及是否复发是影响全切率的三大因素.结论 iMRI辅助技术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是神经外科达到微创、精准目标的有效手段及发展方向.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