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比较

    作者:任红;刘莹;李菲;金荣华

    2001年4月-2002年1月我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6例,对两组术后护理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改良股骨近端外侧入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张云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近端外侧入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入路组和经皮入路组.改良入路组采用改良股骨近端外侧入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经皮入路组采用经皮入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C臂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入路组骨折复位达标率高于经皮入路组.结论:改良入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骨折愈合率高和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其可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减少C臂透视次数,是临床中一种实用的微创方法.

  • 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杨新科

    目的:探讨复杂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复杂骨盆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Tile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处理,然后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和内固定手术方法处理。术后随访>9个月,采用 Matta 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30例,良21例,可5例,差0例,总优良率91.07%。结论:复杂骨盆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应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与内固定术处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 腹腔镜TME手术层面及入路探讨综述

    作者:姜浩;陈军

    直肠癌根治术已进入腹腔镜时代,正确的手术入路及解剖层面可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神经损伤、输尿管损伤等副损伤的发生率,关系到TME手术的质量及术后性功能问题.

  • 经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楼善杰;钟吉芳

    目的 探讨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3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肾动脉CTA检查确诊严重肾动脉狭窄(狭窄≥75%)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为单侧肾动脉狭窄,其中右侧肾动脉狭窄8例,左侧肾动脉狭窄5例,经术前影像学评估,7例采用股动脉入路置入,6例采用肱动脉入路置入,术中均行Pig导管腹主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股动脉组采用长鞘定位技术,肱动脉组采用JR Guiding导管定位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曝光时间、造影剂量、肾功能肌酐变化、血压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股动脉组手术时间(44.7±6.9)min,肱动脉组手术时间(49.0±9.2)min(P=0.36);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5.1±1.9)min,肱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4.7±1.0)min(P=0.67);股动脉组造影剂量(90.0±16.3)ml,肱动脉组造影剂量(91.7±18.3)ml(P=0.87);股动脉组血肌酐术后72 h升高(15.4±15.7)μmol/L,肱动脉组血肌酐术后72 h升高(18.8±17.2)μmol/L(P=0.72);股动脉组术前收缩压(188.3±15.8)mm Hg,肱动脉组术前收缩压(184.3±6.6)mm Hg(P=0.61);股动脉组术前舒张压(110.4±9.3)mm Hg,肱动脉组术前舒张压(106.0±3.8)mm Hg(P=0.30);股动脉组术后收缩压下降(30.0±4.6)mm Hg,肱动脉组术后收缩压下降(17.7±4.6)mm Hg(P=0.25);股动脉组术后舒张压下降(14.4±5.3)mm Hg,肱动脉组术后舒张压下降(11.7±2.0)mm Hg(P=0.26),2组皆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股动脉组3例发生迷走反射,经静脉推注阿托品针1 mg后好转,1例腹股沟区小血肿,肱动脉组1例皮下小血肿.结论 肾动脉狭窄经肱动脉入路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严重髂、股动脉病变、腹主动脉扭曲经股动脉入路困难及导管操作难度高的患者,经肱动脉入路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靠的替代方法.

  • 两种入路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比较

    作者:陈晨;徐红艳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胸部手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160例,随机分两组经锁骨上途径组(Ⅰ组)80例和经锁骨下途径(Ⅱ组)80例,在局麻下完成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Ⅰ组总穿刺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与Ⅱ组总穿刺成功率、导管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1次穿刺成功率较Ⅰ组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穿刺后所发生的误穿动脉、气胸并发症发生率升高(P<0.01),血胸、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具有更准确、成功率高、局部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 盆腔粘连松解术相关术式及其ICD-9-CM-3编码探讨

    作者:罗以娟;温慧兰;谭永恒

    目的 通过对盆腔粘连松解术相关术式及其 ICD-9-CM-3 编码的讨论分析,作出准确的编码.方法 2013 年 7 月-2015 年 6 月住院患者进行盆腔粘连松解手术(ICD-9-CM-3 编码为 54.5-)的病案 9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ICD-9-CM-3 的分类原则和分类要求,结合盆腔粘连松解术其术式、手术操作部位、手术操作的入路,对本组病例的病案资料认真分析.结果 92 份病案中由于临床医师书写手术名称不规范和编码员没有细心阅读病案资料造成编码错误 34 份,盆腔粘连松解术按手术操作部位分为盆腔腹膜粘连松解术(编码为 54.5-)、子宫粘连松解术(编码为 54.5-)、卵巢输卵管粘连松解术(编码为 65.8-)、膀胱粘连松解术(编码为 59.1-).结论 对于笼统的手术名称要详细阅读手术记录,明确手术操作的部位(范围)、术式、入路,才能保证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

  •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及囊虫

    作者:朱成;郭之通;张弋;束汉生;王淮;严畅;马骥;陈伟强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三脑室肿瘤及猪囊虫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1例猪囊虫完整摘除.术后死亡1例.5例随访6个月未复发,2例失访.结论:该手术入路可以切除三脑室前、中、后部的肿瘤及猪囊虫,术野暴露清楚,不易造成穹窿、丘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经颞下-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侵犯上斜坡巨大鞍区肿瘤

    作者:王淮;朱成

    目的:探讨经颞下-翼点入路切除侵犯上斜坡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经颞下-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患者5例,肿瘤直径在5-7cm,向后上侵犯至上斜坡,左侧入路2例、右侧3例.结果:5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膜瘤2例,实质性颅咽管瘤1例,骨软骨肉瘤1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术后尿崩症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手术死亡.2例获随访,术后7 a未见复发.结论:经颞下-翼点入路能充分显露并切除侵犯上斜坡的大型鞍区肿瘤.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 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

    作者:何旻;巢琳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与颈白线入路手术方式的比较。方法选择甲状腺疾病再手术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研究组( n=50)和对照组( n=58),研究组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对照组采用颈白线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总时间、显露甲状腺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显露甲状腺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甲状腺再手术的患者采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可获得相对较清晰的解剖层次,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与生物相容性比较

    作者:孙国良;丁光仁;孙宇航;练亚鹏;王自立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与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择7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采用经皮微创入路,C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三组修复术前、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矫正效果.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术后2周与随访1年时病人的疼痛情况,并随访观察病人发生的不良事件等.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即刻与随访1年时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后凸角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但三组之间相互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三组病人术后2周和随访1年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是,三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2个月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微创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均能体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矫形效果好的特点.

  • 膀胱阴道瘘13例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刘春英;张同梅;王兴涛

    目的:探讨膀胱阴道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手术患者中12例一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21天停留置导尿管后仍有少量漏尿,3个月后再次手术修补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50min,中位时间110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术中输血3例.结论:膀胱阴道瘘的修补有经耻骨上膀胱入路、阴道入路和经膀胱阴道联合入路.入路的选择由许多因素决定,但主要是由手术医生的习惯决定.不论经何种途径,第1次修补术的成功率均很高.

  • 第四脑室肿瘤的入路探讨及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辉;李文胜;叶卓鹏;粱朝峰;龚瑾;罗伦;陈川;郭英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22例第四脑室肿瘤分别于显微镜下采用小脑蚓部切开(4例)、小脑延髓裂膜髓帆入路(16例)、联合入路(2例)显露第四脑室,将病变切除,缝合硬膜,骨瓣复位.结果 本组病变全切除20例(91%),次全切除2例(9%),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15例患者获得随访1~48个月,均生活、学习良好,随访期内3例复发.结论 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术中良好的显微技巧、恰当的切除程度是影响第四脑室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状和未来

    作者:周玉杰;聂斌

    1989年Campeau率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随后于1992年Kiemeneiji报告了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TRI).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桡动脉入路并发症相对较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十余年该术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在国内一些医学中心,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TRI已成为主流术式."2006年中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调查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TRI总数超过4万例,TRI占所有PCI总数44%.

  • 骨片钉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张忠荣;杨星华;王子明;王爱民;官正华;韦微;刘洋

    目的 回顾分析骨片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骨片钉治疗Gartland Ⅱb型、Ⅲ型儿童髁上骨折32例.采用前侧入路,复位后交叉骨片钉固定.对开放性骨折及肱动脉受压行急诊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获3~18个月随访,平均7.6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骨愈合.根据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3例.结论 骨片钉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固定方法,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行前侧人路损伤小,暴露充分,操作方便.

  • 采用PHILOS接骨板经T形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袁锋;蔡俊丰;周炜;马敏;方磊;尹峰

    目的 探讨应用PHILOS接骨板经T形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HILOS接骨板经T形小切口入路治疗32例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5±2.0)周,采用Neer评分标准: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 采用PHILOS接骨板经T形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附97例报告)

    作者:孔凡奇;王志烈;徐继宏;王军海;谢辉;何其平;雷春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97例不同类型髋臼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途径和固定方式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及临床标准评定法进行评定:解剖复位45例,满意复位39例,不满意复位13例;疗效:优39例,良4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6.6%.结论 根据骨折特点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的整复工具和复位效果以及恰当的功能锻炼是提高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 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

    作者:王晖;胡元生;高建明;刘金亮;冯龙庆;吕品

    目的 探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人路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肩胛颈骨折14例采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重建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结果 14例获6~20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疗效根据Herseovici等标准:优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以较小的创伤获得肩胛颈部直接、安全的暴露和满意的骨折复位固定,是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关键词: 肩胛骨 内固定 入路
  • 上臂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邢顺民;安智全;谭俊铭;王朝阳;陈德纯

    目的 探讨经上臂前侧入路闭合复位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上臂前侧入路MIPO治疗1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观察桡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肩和肘关节屈伸范围.结果 13例得到平均13.2个月随访.1例术后出现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木.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根据UCLA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优12例,良1例.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13例肘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 采用上臂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 基于双柱理论的平行钢板固定技术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蔡浩;王友华;许步伟;陈建祥;高峰

    目的 探讨采用肘关节经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钢板平行放置,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方法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肘关节经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AO解剖钢板平行放置,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重建肱骨远端三角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结果 29例获得9~3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按照Jupiter等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结论 基于双柱理论的平行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442 条记录 1/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