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锁孔手术三种骨孔修复技术的对比观察(附64例分析)

    作者:张恒柱;张宪;武永康;许存林;施学强;董伦;王晓东

    目的 对比锁孔入路显微手术3种骨孔修复技术的优势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行锁孔手术的病人资料,分别采用3种骨孔修复技术,其中骨屑回植法34例,丝线固定法15例和颅骨锁固定法15例.结果 骨屑回植法开关颅时间较短,手术费用低,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较高(20.6%).丝线固定法操作简单,节省费用,但发生骨瓣漂浮2例.颅骨锁固定法可消除锁孔手术的"关键孔",不仅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少,而且可使其真正"无孔化".结论 颅骨锁固定法在锁孔手术的骨孔修复上,较骨屑回植法和丝线固定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锁孔 骨孔 修复技术
  • 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作者:韩宗利;毛志刚;何东升;薛昆;王海军

    目的 探讨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92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经蝶手术.结果 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26例.肿瘤大小、再次手术、肿瘤的质地和边缘与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相关;肿瘤的侵袭性、术前口服溴隐亭和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脑脊液鼻漏无关.脑脊液鼻漏的首次修补成功率为92.9%.26例脑脊液鼻漏病人中,5例发生脑膜炎;4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结论 巨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腺瘤的表面不光滑和质地韧者可能使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增加.经蝶手术入路是修补此类脑脊液鼻漏的佳途径.

  •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术后颅底重建(附20例分析)

    作者:王清;兰青;鲁晓杰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术后的颅底重建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术后的颅底重建经验.其中鞍结节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3例,垂体腺瘤10例.在切除肿瘤后均采用人工硬脑膜-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人工硬脑膜的"三明治"式方法,同时辅以球囊支持修补材料和持续腰池引流.结果 1次手术修补成功15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2例2次内镜下经鼻入路行颅底重建得以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4年,疗效满意.结论 "三明治"式修补方法加球囊支撑和持续性腰池引流,可显著降低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是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术后颅底重建的可靠技术.

  • 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血管内治疗

    作者:罗昱;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周全;阮玉山;廖兴胜;余良

    目的 总结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血管内栓塞可行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瘤体指向前方的动脉瘤和瘤体指向上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分别为91.6%和73.3%,而瘤体指向下方的动脉瘤成功栓塞率只有50.0%,窄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75.8%)比宽颈动脉瘤(成功栓塞率57.1%)更易成功栓塞.75.7%的小动脉瘤(<10mm)及33.3%的大动脉瘤(≥10mm)成功栓塞.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是术前评估血管内栓塞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 儿童脊髓脂肪瘤的分型与疗效探讨(附211例分析)

    作者:孙莲萍;金惠明;杨渡;马杰;吴燕

    目的 探讨儿童脊髓脂肪瘤手术年龄、病理解剖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儿童脊髓脂肪瘤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年龄、手术前后直肠膀胱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价、术中解剖分型、脊髓松解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各病理解剖类型组中(除髓内型外),术前不同膀胱直肠功能评分的平均年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能保持原有正常功能,术后直肠膀胱功能总体改善率48.3%、加重率0.97%,运动改善率43.2%、加重率0.96%.依脊髓松解程度分为可分离型和不可分离型,复合型42例(100%)和膨出型13例(32.5%)为不可分离型.结论 病儿症状随年龄增长加重,说明早期手术必要性,手术具有稳定和改善症状作用,对不可分离型不可盲目再次手术.

  • 肺癌脑转移瘤对地塞米松加甘露醇治疗的反应性与伽玛刀治疗效果的关系

    作者:沈光建;许民辉;邹咏文;耿明英;李飞鹏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瘤对合并使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T)及甘露醇(Mannitol,MT)的反应性与伽玛刀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的伽玛刀治疗情况.根据对DXT+MT治疗的反应性,将病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伽玛刀治疗效果.结果 24例(65%)对DXT+MT治疗反应良好.伽玛刀治疗后,平均随访6.7个月(3~13个月),肿瘤生长得到有效控制32例(87%),其中23例对DXT+MT治疗反应良好.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生长控制率在反应良好组中明显较高.结论 在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适应证选择和预后判定中,对DXT+MT治疗的反应性可视为一个粗略标准.

  • 新生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附48例分析)

    作者:靳文;陈淑芸;刘鹤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新生儿TCS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术中均采用显微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随访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本组病儿随访疗效良好.6例双下肢及双足不对称中病人中,恢复正常4例,改善2例.4例大小便失禁病人中能自主控制大小便2例,症状略改善2例.3例马蹄内翻足由骨科矫形治疗后均痊愈,2例双下肢轻瘫病人肌力略改善.余病儿术后大小便均正常,双下肢活动好.结论 新生儿TCS均由先天因素引起,早期手术可避免日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 GHS-R Ⅰa mRNA和GHS-R Ⅰb mRNA在生长激素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石雷;叶飞;徐同江;李俊;曾亮;雷霆

    目的 检测生长激素释放剂受体(GHS-R)GHS-RⅠa mRNA和GHS-RⅠb mRNA在GH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GH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手术切除的侵袭性(22例)和非侵袭性(10例)垂体瘤标本中,GHS-RⅠa mRNA和GHS-RⅠb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①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GH腺瘤中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②在表达强度上,GHS-RⅠamRNA在GH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GHS-RⅠb mRNA(P<0.05),GHS-RⅠamRNA在侵袭性GH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GH腺瘤(P<0.05).GHS-RⅠb mRNA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GH腺瘤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①GHS-RⅠa mRNA在GH腺瘤中具有特异性过度表达,表明GHS-RⅠa可能在GH腺瘤的侵袭性中起一定的作用.②GHS-RⅠb mRNA在GH腺瘤中虽有表达,但与GH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尚不明确.

  • 经股动脉入路建立球囊损伤兔颈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柯炎斌;陆永建;李明昌;何伟文;伍健伟;梁建峰

    目的 经股动脉入路制作一种实用、可靠且稳定的颈动脉狭窄模型,用于探讨颈动脉再狭窄的防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周组、实验2周组和实验4周组,每组5只,常规喂养.所有动物采用经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HyperForm球囊,实验组行右颈总动脉定比扩张,对照组行单纯右颈动脉路图显示,术后以普通饮食喂养.实验1、2、4周组实验兔分别于手术后1周、2周和4周处死,并在第4周同时处死对照组兔.右颈动脉分叉近心端1~2 cm节段取材送光镜和电镜检查,分别观察血管壁增生情况并计算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新生内膜厚度呈持续性显著增加(P<0.01),实验2周组与实验1周组比较及实验4周组与实验2周组相比,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各组中膜厚度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股动脉入路用HyperForm球囊行颈动脉定比扩张能成功地制作一种稳定、简便可靠的颈动脉狭窄动物实验模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是造成PTA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主要因素.

  • 骨桥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姜曙;唐建建;王修杰;毛伯镛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78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其中侵袭性37例,非侵袭性41例)和5例来源于尸检的正常垂体组织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组织中OPN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OP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侵袭性垂体腺瘤OPN mRNA表达较非侵袭性腺瘤显著增高(t=2.43.P<0.05).OP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积分光密度(IOD)定量检测侵袭性腺瘤为(55.21±12.07),非侵袭性腺瘤为(48.83±13.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3.44,P<0.05).结论 OPNmRNA和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均增强,提示OPN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过程有关,可能是垂体腺瘤侵袭生长的机制之一,且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水通道蛋白1与脑肿瘤

    作者:路杨;袁芳

    水通道蛋白1(AQP1)是特异性跨膜转运水的蛋白,能显著增加细胞膜水通透性,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在正常人脑组织,AQP1主要表达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参与脑脊液的分泌.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囊性成血管细胞瘤中,AQP1表达增加,提示其可能在脑肿瘤血管生成、肿瘤性水肿发生、肿瘤囊肿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能与肿瘤细胞的迁移相关.本文主要就AQP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囊性成血管细胞瘤等脑肿瘤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做一综述.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作者:汤恒心;王守森;王如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涉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包括抗凝、介入溶栓、外科手术等措施,不同的治疗策略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伽玛刀与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进展

    作者:刘灿虎;张丽君

    颅咽管瘤的治疗仍以经蝶窦手术切除为首选.近年来以伽玛刀与立体定向核索间质内放疗相结合成为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实体性、直径<3.0cm的颅咽管瘤单独用伽玛刀照射;囊实混合性者以伽玛刀治疗实体部分,囊性部分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抽出囊液,注入32P行间质内放疗,均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本文就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7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琳孙;余良宏;连葆强;何理盛;康德智

    目的 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行单纯抗凝、经颈动脉溶栓和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18个月.术后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 2例行单纯抗凝治疗,3例行以抗凝治疗及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注射,4例行动脉内溶栓,8例在动脉内溶栓同时行静脉窦内超选插管溶栓治疗.出院时,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和颅内压恢复,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伽玛刀治疗生殖细胞瘤(附36例分析)

    作者:孙君昭;田增民;周东学;胡勇;于新;杜吉祥

    目的 总结伽玛刀治疗生殖细胞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使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生殖细胞瘤36例,其中松果体区17例、鞍上4例、基底节区8例、多发病灶7例.行2次伽玛刀治疗2例.行3次伽玛刀治疗1例.结果 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复查:病变消失26例,病变缩小8例,病变无变化或稍增大2例.平均随访4.8年,随访期无瘤生存20例,病变缩小7例,肿瘤无变化3例,肿瘤增大4例.死亡2例.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水肿3例,发生放射性脑坏死l例.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生殖细胞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再辅以全脑、脊髓外放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对有明显非交通性脑积水者,可先行脑脊液分流术或内镜三脑室底脚间池造口术,再行伽玛刀治疗.

  • 颅咽管瘤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附58例分析)

    作者:孙玉明;周忠清;王计强;石祥恩;吴斌

    1 对象与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科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晨起采空腹血,测定血清皮质醇(Cor)、甲状腺激素(T3、T4、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行X2检验及t检验.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4例分析)

    作者:郑水顺;林瑞生;李榕;汪伟巍;庄顺福;蔡维平;陈海平

    目的 总结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HPC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随访13例,随访时间5~62个月,恢复良好10例,死亡3例.颅内HPC的CT影像特点为平扫显示肿瘤呈等、高密度,未见瘤内钙化、邻近颅骨骨质增生及脑膜尾征等常见征象;MRI影像特点为T1WI显示肿瘤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显示肿瘤呈等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所有肿瘤明显强化,肿瘤多呈分叶状,窄基底附着硬膜,有丰富的血管流空,无脑膜尾征,无颅骨增生和钙化.结论 颅内HPC具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颅内HPC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

  •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刘海生;徐福财;王东;王世杰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行神经减压手术,常规手术10例,微创手术5例.结果 术前12例肌力下降的病人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术前肌肉萎缩明显者,术后肌力恢复欠佳.疼痛9例,术后有效率缓解88.9%;术前感觉减退6例,术后感觉恢复率83.3%.结论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早期进行神经减压手术,病人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脊髓圆锥和马尾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与显微手术切除

    作者:范涛;李鑫;孙玉明;石祥恩;薛国强;刘明发;王俊义;孙晓伟

    目的 总结脊髓圆锥和马尾部肿瘤的鉴别诊断及显微手术切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圆锥及马尾部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5例髓内肿瘤,1例室管膜瘤全切除,另4例均大部或部分切除.17例髓外肿瘤中,全切除3例,近全或大部切除14例.结论 脊髓圆锥和马尾部肿瘤,手术全切除比较困难.对大部分圆锥星形细胞瘤和恶性肿瘤,手术只能做到活检、减压的作用.对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等先天性肿瘤,争取手术全切除是治愈和阻止肿瘤继续生长,增进神经功能康复的惟一方法.采用术中脊髓肌电监测括约肌和神经功能,对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保护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

  • 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垂体瘤现代外科治疗的发展

    作者:雷霆;李龄

    早在1886年已有学者开始研究垂体瘤,尽管对垂体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激素检测从放免技术发展到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影像学检查从CT筛查发展到MRI确切定位等,"锁孔"经蝶手术技术不断提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