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茂华;陆川;孙军

    目的 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6例.病人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手术前后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及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测量狭窄处血流速度峰值及平均脑血容量(CBV)、平均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 支架成形术后,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峰值由术前的(226±27) cm/s降至(135±18)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接供血区术后MT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CBF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BV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TCD联合CTP可评估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

  • 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联通术治疗烟雾病疗效分析

    作者:赵刚;王玉宝;王伟中;赵玮;王伟民;钟世镇

    目的 评价改良脑-硬膜-动脉血管联通术(EDAS)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 同顾性分析14例行改良EDAS治疗的烟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缺血性烟雾病9例,出血性烟雾病5例.比较其手术前后的症状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14例获得随访4~28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好转或无进展,无新发症状.行DSA复查6例,MRA复查8例,9例缺血性烟雾病改善7例,5例出血性炯雾病改善2例.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EDAS用于治疗烟雾病效果肯定,特别是对缺血性炯雾病效果良好;且该术式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并发症少.

  •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黄冠又;周焜;巫玉娟;梅丽;邓小鹏;饶正西;王诚;卓志平;郝淑煜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及进行生存分析.以随访GOS评分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脑干出血量及并发症是影响脑干出血预后的因素(P<0.05);其中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脑干出血量≤5 ml及无并发症的病人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和并发症是高血压性脑干出血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GCS评分越低,病人生存时间越短;有并发症者明显较无并发症者预后差.结论 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和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 影像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内镜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10例技术报告

    作者:徐永革;夏小雨;宋昭

    目的 探讨微创内镜技术清除基底核区血肿的方法.方法 分析连续10例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血肿量18~70 ml,平均38.7 ml;病人GCS评分5~14分,平均9.7分;病人均存在明确神经功能缺损但未发生脑疝.均行影像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内镜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结果 手术耗时45~105min,平均67 min.残余血肿体积0~6 ml,平均0.8 ml;血肿清除率76.9%~ 100%,平均96.8%.住院时间5~50 d,中位时间13d.术后GCS评分7~15分,平均14.1分.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和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平均GOS评分分别是2.9、3.2、3.0分,有2例左侧出血者术后完全恢复运动和语言功能,随访期间死亡3例.结论 内镜技术前额锁孔入路处理基底核区血肿,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对脑功能区域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较经侧方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有优势.

  • 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朱卿;孙超;兰青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共有动脉瘤22个,均应用支架辅助技术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其中采用支架前释放技术7例,支架后释放技术8例,支架半释放技术5例.结果 支架释放均一次到位,成功率100%.动脉瘤致密栓塞16个,部分栓塞6个.术中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l例,经动脉内溶栓后血管再通.16例术后3个月行CTA或MRA复查,动脉瘤无复发.12例术后6个月行DSA复查,9个动脉瘤致密栓塞者均无复发,3个部分栓塞者瘤颈残留部分已不显影.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可提高动脉瘤腔栓塞密度,并发挥血流导向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 破裂与未破裂镜像后交通动脉瘤形态与血流动力学分析

    作者:徐瑾瑜;于瀛;杨鹏飞;吴曦;吴永发;江澈;黄清海;刘建民

    目的 探讨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差异,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病人(均为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的临床资料,均行3D-DSA检查,建立数值模型.将16个动脉瘤按是否破裂分组,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 破裂组动脉瘤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未破裂组(P<0.05);而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比率和体颈比值明显高于未破裂组(P<0.05).剪切震荡指数(OSI)、动脉瘤直径、大小比率、血管角度和动脉瘤倾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像后交通动脉瘤可能是研究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理想模型,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在判断动脉瘤破裂风险方面同等重要.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仇波;张恒;王勇;王军;欧绍武;王运杰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2例(34个病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病人术前均行头颅MRI和(或)CT检查,单发病灶30例,多发病灶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癎)及神经功能障碍.均行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全切除33个病灶,部分切除1个病灶,术前诊断均与病理相符.15例伴癫(癎)者术中均予皮质脑电监测,根据术中发现行扩大切除5例,皮质热灼3例;术后达Engel Ⅰ级14例,EngelⅡ级1例,术后无新发癫(癎)病例.24例随访3 ~26个月,均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影像技术的进步使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前诊断率大大提高.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通过显微手术切除获得良好疗效.伴有癫(癎)者需行术中皮质脑电监测并根据术中发现决定手术策略.

  • 平板CT脑血容量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永巍;洪波;杨志刚;刘建民;叶汇

    目的 为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再通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探讨平板CT (FDCT)脑血容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9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闭塞3例,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术前病人TICI分级均为0级.均采用机械血管再通技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即刻完成FDCT脑血容量检测,比较急性脑梗死病人双侧半球脑血容量变化及手术对其影响.结果 术后TICI分级2级4例,3级5例.术前病侧脑血容量明显低于健侧(P<0.001),血管再通术后病侧脑血容量明显升高(P=0.002),术后双侧半球脑血容量无明显差异(P=0.376).结论 FDCT脑血容量检测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显示病侧脑血容量明显下降,且该方法可在导管室内完成,缩短检查时间,有助于为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 脑脊液引出在基底核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中的意义

    作者:王庭忠;王亮;杜敬华;高飞;赵宪林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穿刺术抽吸基底核脑出血术后脑脊液引出对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均行微创穿刺术,对比术后有脑脊液引出与无脑脊液引出血肿清除率的差异.结果 术后有脑脊液引出34例,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达85%以上者28例(82.4%);无脑脊液引出58例,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达85%以上者27例(46.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脑脊液引出有助于血肿的排出.对基底核区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应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使穿刺针尖更靠近脑室壁破口,以有利于引出脑脊液,提高血肿清除率.

  • 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作者:黎海滨;任燕华;殷万春;高忠恩;彭立基;岑庆君

    目的 总结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经验.方法 25例脑室出血病人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后尿激酶灌注,拔管后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果 术后7~14d复查CT显示脑室内积血消失.随访3~6个月,GOS评分5分7例,4分8例,3分4例,2分3例,1分3例.结论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 快速细孔钻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小脑出血

    作者:郭锋;李冰;孟凡国;于建军;王新功;张健;王明光;费昶

    目的 探讨快速细孔钻颅穿刺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小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穿刺引流组(穿刺组)21例及开颅手术组(开颅组)17例.分析两组在年龄、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穿刺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的中位数明显短于开颅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 d GOS评分:穿刺组为5分12例,4分3例,3分2例,1分4例;开颅组5分5例,4分5例,3分4例,1分3例.结论 快速细孔穿刺引流治疗小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仿,是一种治疗小脑出血快捷有效的手术方法.

  • 胶质瘤化疗药物相关标志分子在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丰度比较

    作者:赵耀东;薛亚军;王珂;崔大明;张全斌;尹嘉;楼美清

    目的 检测并比较常用胶质瘤化疗药物相关标志分子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的丰度.方法 检测并比较MGMT 、ERCC1、TopoⅡα和Stathmin在46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及6例正常脑组织中的丰度,比较同一病理级别胶质瘤中这些标志分子的变异度.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MGMT和ERCC1的丰度显著高于各级别胶质瘤组织(P<0.05),而TopoⅡα的丰度则显著低于各级别胶质瘤组织(P<0.05),Stathmin的丰度在正常脑组织与各级别胶质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这4种标志分子的丰度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同一级别胶质瘤中的变异度均较大.结论 在胶质瘤组织中,MGMT 、ERCC1、TopoⅡα和Stathmin的丰度在不同个体间波动很大,实行胶质瘤的个体化丰度检测和个体化化疗会更有益.

  • 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室管膜下区miR-124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越;汪泱;廖伟;牛鑫;胡斌;邓志锋

    目的 观察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SEZ区)miR-124及Sox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miR-124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处死3只大鼠,取SEZ区用于实验;对照组仅暴露动脉.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检测Nestin的表达,实时PCR检测miR-124及Sox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SEZ区Nestin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在造模后1、3、7d呈递增趋势(P<0.05);实验组miR-124表达显著上调,造模后l、3、7d分别为对照组的(1.63±0.13)、(3.67±0.28)、(2.08±0.11)倍(P<0.05);实验组Sox9mRNA表达显著下调,造模后1、3、7d分别为对照组的0.85±0.90、0.29±0.34、0.49±0.36 (P <0.05).结论 脑缺血可促进SEZ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在神经细胞新生过程中miR-124表达上调,同时其靶基因Sox9 mRNA表达下调.

  • 大脑功能区手术的功能评价系统与影响因素

    作者:王丽敏

    随着功能区手术理念发展,如何更好地评价手术效果,如何根据病人病变特点,结合特定手术方式保护病人术后的功能,是目前大脑功能区手术所面临的挑战.本综述旨在比较目前的功能评价系统,分析病变、手术相关因素如何对病人术后认知、社会功能与长期生存情况产生影响,以便更好地探索如何保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胶质瘤干细胞及其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李世泽

    尽管神经显微外科技术高速发展,肿瘤的切除率不断上升,放疗及化疗的敏感性也大幅度提高,但胶质瘤的预后并没有提高.随着肿瘤干细胞的提出,给胶质瘤的研究带来新方向;对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可能是未来对胶质瘤研究的一个主导方向,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是该研究的基础.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

    作者:闫怀臣;李永康

    1 对象与方法 邳州市中医院2005年6月-2012年3月共收治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nral hematoma,CSDH) 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48 ~87岁,平均70岁.单侧血肿30例,双侧2例.均以头痛、下肢无力入院.均经CT平扫,行MRI检查16例.CT示硬脑膜下新月影25例,梭形影7例.低、等、高及混杂密度影分别为17、9、3、3例.

  • 巨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1例

    作者:梁玉敏;高国一;潘耀华;丁圣豪;包映晖;江基尧

    目的 探讨巨大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MCA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开颅手术切除瘤体后夹闭瘤颈,并行去骨瓣减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7dCTA显示动脉瘤无残留,左侧MCA末梢显影很好.术后2周GOS评分为5分.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头部CT显示无明显脑缺血灶.随访2年,病人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瘤体和瘤颈形态,术中切除占位性瘤体后重塑瘤颈再妥善夹闭,可使巨大MCA动脉瘤的手术夹闭获得良好疗效.

  • 椎管内罕见部位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作者:柯炎斌;陆永建;方泽鲁

    目的 探讨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罕见部位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病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后正中入路病变切除术,见囊肿有明显边界,内含清亮液体,局部与脊髓及神经根黏连明显.结果 术中完整切除囊壁.病理免疫组化:CK及CK7(+),CK20、TTF1和S-100(-),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病人痊愈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随访4个月,腰背痛完全缓解.结论 支气管源性囊肿好发于颈部和上胸段椎管的脊髓腹侧,位于其他部位罕见.囊肿本身位于脊髓外,且边界清楚,手术全切除率较高,预后良好.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