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LVIS支架在PICA起始部、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豆涛涛;成晓江;卡合尔曼·卡德尔;吴海强;张杰;买买提力·艾沙

    目的 探讨LVIS支架治疗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PICA)起始部、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椎动脉PICA起始部(椎动脉组)14例,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组)15例.栓塞结果依据Raymond分级评估,临床结果依据mRS评分评价.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5例,部分栓塞24例.椎动脉组和基底动脉组发生并发症各2、5例,其中死亡各l、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26例通过DSA检查及术后随访5~25个月,椎动脉组无进展病例,基底动脉组进展5例,差异显著(P=0.039);椎动脉组mRS评分预后良好12例,基底动脉组8例,预后良好率无明显差异(P=0.077).结论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容易进展,要严格随访,更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进一步探讨.

  • MRI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周晶;白岩;马玲;刘振宇;冯铭;魏巍;王嫣;时少杰;田捷;王梅云

    目的 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胶质瘤的高、低级别进行术前评估.方法 纳入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病人,其中WHOⅡ级(低级别胶质瘤)75例,WHOⅢ~Ⅳ级(高级别胶质瘤)79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77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训练集和验证集性能.利用影像组学标签联合病理学检测构建评估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影像组学诺模图反应测试模型.结果 采用LASSO方法在388个影像组学特征中选择3个标签特征,联合病理结果进行二分类建模.诺模图显示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及病理结果构建的模型图可以显著提高诊断效能.训练集中AUC达到0.850,特异性达81.8%,敏感性为77.3%;验证集中AUC达0.836,特异性达83.3%,敏感性为77.3%.LASSO构建的模型评估决策曲线高于其他模型.结论 MRI影像组学方法可在术前帮助区分脑胶质瘤的高、低级别.

  • 视辐射DTI成像在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侯小林;顾应江;杨东东;李定君;李成勋;曾林

    目的 探讨DTI技术在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方法 63例单侧HPH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31例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32例,利用DTI技术比较两组病人视辐射损伤程度,ADL分级评价预后.结果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2.9%,经颞叶皮质人路组为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钎=0.367,P=0.545);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术后视辐射损伤分型Ⅰ、Ⅱ、Ⅱ型分别有9、14、8例,经颞叶皮质入路组术后视辐射损伤分型Ⅰ、Ⅱ、Ⅲ型分别有6、9、17例,两组差异显著(U=362.00,P=0.049);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术后预后良好24例(77.4%),经颞叶皮质人路组预后良好15例(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9,P=0.019).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在HPH术中保护视辐射及术后恢复均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

  • 垂体疾病单中心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作者:华天瑞;王任直;李军莲;刘振宇;张湛;冯铭

    目的 描述北京协和医院(PUMCH)垂体疾病数据库的特征及人口统计学结果.方法 描述性分析1978年-2018年收入PUMCH垂体疾病数据库的垂体疾病手术病人的基本信息及诊断信息.结果 该数据库共收入8324例,男3240例(38.92%),女5084例(61.08%);平均首诊年龄(41.37±14.08)岁.病人包含32个省份,集中于华北、华东、东北地区.共收录11种垂体疾病,垂体腺瘤占比99.12%(8253/8324).结论 PUMCH垂体疾病数据库是中国大的垂体疾病单中心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研究中国垂体疾病诊疗现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

  • 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在鞍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包新杰;范阳华;张湛;景中奇;王怡;刘振宇;郭岷江;王任直;冯铭

    目的 拟在采取综合考虑鞍区疾病相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的诊断建模与推理方法.方法 通过专科医生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基于DUCG的算法及原理,融合专家知识、临床经验、医学研究成果、临床样本统计数据多种数据和知识来源,构建基于DUCG的鞍区疾病诊断模型.从北京协和医院电子信息病例系统中选择17种常见的鞍区疾病相关病例,验证诊断模型的的诊断能力,并以图形方式直观展示疾病和症状之间因果关系的推理过程.结果 本组DUCG鞍区疾病诊断模型包含138个变量.采用1个病例进行诊断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颅咽管瘤的概率排名第一,占89.004%,并可得到DUCG推导图,清楚解释疾病病因和所有相关因素,症状和监测结果,及其关联性.本组共测试139例鞍区病例,诊断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94%.结论 基于DUCG的鞍区疾病诊断模型应用于医学诊断中可弥补个人知识和专业限制,降低误诊率,减轻公共卫生保健资源的负担.

  • 多技术辅助下幕上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孙锦章;赵兵;李德坤;谭捷;仰鹏志;谢永胜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下切除幕上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幕上胶质瘤手术病人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采取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多技术辅助组)26例,单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显微镜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KPS评分等差异.结果 多技术辅助组肿瘤定位准确率、肿瘤全切除率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胶质瘤,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垂体腺瘤卒中2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维强;周凯;李平;钱征;吴鹏飞;张庭荣

    目的 回顾性比较垂体腺瘤卒中的两种病理类型在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后症状恢复的差异.方法 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28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分为出血性卒中组(18例)与缺血性卒中组(1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临床表现、内分泌水平及手术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出血性卒中组手术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缺血性卒中组均实现肿瘤全切除,两组全切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视力改善和垂体功能减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术前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出血性卒中术前临床表现较缺血性卒中无明显差异,缺血性卒中术后预后更佳.

  • 改良枕下乙状窦后微创锁孔入路开颅关键孔的定位方法

    作者:李鑫;盛敏峰;吕璇;孙超;张檀;陈刚

    目的 探讨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时关键孔的精确定位.方法 选取干性颅骨15具和湿性头颅8具,在干性颅骨上确定颅骨内表面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PTSJ),于颅骨外表面确定其对应点即关键点(D),测量关键点与二腹肌沟后点(A)的距离AD、与乳突尖(B)的距离BD、与星点(C)的距离CD;应用湿性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干性颅骨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及观测.结果 测量干性颅骨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79±3.50) nun,右侧(14.82±2.96) mm;BD:左侧(33.98±3.87)mm,右侧(32.78±3.29) mm;CD:左侧(19.53±3.84) mm,右侧(22.59±4.08) mm;其中CD:左侧<右侧,两侧差异显著(P=0.02).测量湿性头颅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09±2.97) mm,右侧(15.94±2.85) mm;BD:左侧(34.78±5.30) mm,右侧(33.92±4.97) mm;CD:左侧(22.08±4.37) mm,右侧(23.67±6.55) mm;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性颅骨标本与湿性头颅标本同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较好显露PTSJ,降低静脉窦损伤风险,为临床安全、准确、快速开颅提供依据.

  • 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智能决策支持术语系统研究

    作者:冯时;冯铭;王怡;李军莲;冀玉静

    国内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临床医学术语体系.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离不开规范统一的术语.借鉴SNOMEDCT和MeSH的医学术语分类,结合神经肿瘤医疗服务和科研的需要,本文对神经系统肿瘤相关临床术语的分类提出建议,将其分为疾病/诊断、临床表现、检查检验、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放射线、手术操作、解剖/部位/组织类型、遗传表型、心理/行为、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及其他.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构成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术语体系,为医学信息的提取、分析、交互、整合奠定基础,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在脑卒中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韬;杨昆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包括多种遗传、环境和行为学因素,具有先天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临床上产生大量复杂结构的数据,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处理大数据的先天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近,人工智能已开始应用于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个方面,并展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将简介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进展,回顾人工智能在脑卒中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病因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 影像组学在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魏炜;刘振宇;田捷

    脑胶质瘤是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MRI在其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影像组学的兴起,使挖掘肉眼无法获取的深层次肿瘤信息成为可能,并全面表达肿瘤异质性,提升MRI诊疗价值,令个性化诊疗成为可能.本文就目前影像组学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神经外科学科发展

    作者:王任直;冯铭;刘小海

    2018年5月5日,中国医师协会成立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旨在借助当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之势,利用云计算、移动医疗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医疗新技术应用与产业驱动,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医疗新生态系统.落在神经外科医师肩上的任务是,尽快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神经外科学科发展.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