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朴明学;杨俊;王贵怀

    目的 总结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术前MRI表现、术中所见、手术切除情况、术后MRI表现及随访结果.均在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与脊髓有无明确边界,决定肿瘤切除的程度.手术前后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价脊髓功能.结果 镜下见肿瘤有明确边界者行手术全切除,共34例;肿瘤有相对边界但不明确者仅行近全切除,共4例;肿瘤无边界且病人术前功能较差者行部分切除,计1例.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McCormick分级改善30例,无变化5例,加重4例.结论 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诊断有效的方法;手术全切除病变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症状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 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显微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王贵怀;初均盛;朴明学;李储忠;陈思源;杨俊

    目的 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显微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经验.均经前路行手术治疗,其中显微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59例,内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2例,显微镜下减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24例.结果 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23个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2例,占96.5%,稳定3例,占3.5%.24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病人术后随访X-线平片显示:颈椎过曲、过伸运动及生理曲度良好,与自体椎体融合良好.结论 对中央型或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病人经前路行显微减压术,减压更加充分,并可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椎间植入人工椎间盘可保留部分脊柱运动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脊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桂松柏;李储忠;朴明学;贾文清;曹勇;杨俊;王贵怀

    目的 总结脊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7例脊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肿瘤位于颈段31例,胸段59例,腰段5例,腰骶段2例.采用后正中入路91例,旁正中T字形皮肤切口1例,远外侧入路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5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症状好转86例;无变化8例;恶化3例,与压迫解除后继发水肿、缺血有关.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手术步骤和显微手术技巧是全切除脊膜瘤的关键.

  • 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10例分析

    作者:梅其勇;孙克华;卢亦成;胡国汉;骆纯;侯立军;吴小军;吕立权

    目的 总结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4例,颅底凹陷伴Chiari畸形2例,颅底凹陷伴寰枕融合1例,下斜坡及齿状突后结缔组织增生1例,多种畸形复合2例.均采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减压手术.结果 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9例,因频发呼吸骤停而自动出院1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0.5~5年,未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术是治疗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变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

  • 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朴明学;王贵怀;杨俊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特征、手术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护、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疗效预后等.均行显微手术,术后辅以放疗.采用McCormick分级和MRI影像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14例,活检11例.随访3个月~2年,术后近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32例,无变化23例,加重4例.肿瘤复发13例,其中胶质母细胞瘤11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结论 有明确边界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首选显微手术治疗,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为保留脊髓功能,对边界不清的高度恶性胶质瘤可行部分切除或活检,以明确诊断和减压为原则.

  •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分析

    作者:王贵怀;杨俊;王忠诚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10例髓内室管膜瘤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与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肿瘤显微切除术,椎板复位13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95例,次全及大部切除15例.术后行气管切开8例,均为延髓及高颈髓部位的巨大肿瘤病人.术后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130例,随访时间3个月~9年;神经功能改善95例(73%),明显加重21例(16%),无变化14例(11%);术后复发5例,其中肿瘤位于圆锥部分3例,胸髓1例,延颈髓1例.结论 大多数髓内室管膜瘤通过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可获得肿瘤全切除,预后良好.对于严重黏连的肿瘤不应勉强追求全切除.术前功能分级差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易加重.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贾文清;杨俊;王贵怀

    目的 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结果 肿瘤全切除3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30例,无变化6例,加重2例(1个月内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脊髓功能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36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髓内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

  •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储忠;桂松柏;朴明学;杨俊;王贵怀

    目的 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位置不同,采取后正中入路327例,颈前入路6例,腰椎侧方入路2例,胸椎肋间侧方入路1例.术中行电生理监测315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20例,近全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发生脑脊液漏4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后均在1周内痊愈.出院时症状好转310例,无变化21例,加重5例.结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采用显微手术技巧大多可获全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87例分析

    作者:邓志鸿;田新华;黄延林;张俊卿;刘禹冰;杨芳裕;兰青;陈锷

    目的 总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经验.方法 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87例,其中眉弓入路35例,包括动脉瘤31例,垂体腺瘤4例;颞下锁孔入路2例,包括岩斜区脑膜瘤1例,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1例;乳突后锁孔入路28例,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例,面肌痉挛12例;个体化小切口22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4例,凸面脑膜瘤18例.结果 术中术野均能清晰暴露,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及骨窗者.肿瘤均获全切除,动脉瘤均顺利夹闭,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均成功探查到责任血管.术后病人死亡1例,颅内感染1例,均为动脉瘤病人;皮下积液11例,包括采用眉弓入路8例,个体化小切口3例.结论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具有暴露小、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对松果体区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作者:宋思新;潘亚文;许武;段磊;赵贤军;赵志勇

    目的 定量比较Krause入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和Poppen入路(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损伤情况.方法 对6具成年国人头颈部湿性标本,模拟常规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用Horgan方法计算出显露面积,按Ammirati标准对两种手术入路显露松果体区的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种手术入路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的显露程度评分均为2分,显露面积分别为(1 298.07±64.67)和(1 041.10±50.23)mm2,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4.5±0.6)和(6.3±0.7)分;两组比较,经t检验,均P<0.01.结论 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均能达到对松果体区的有效显露,但Krause入路显露面积明显大于后者,且损伤程度更小.

  •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启民;杨卫忠;陈春美;王春华;石松生;贾建文;房新蓉

    目的 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4只/组;对照组用来确定TceMEP的佳刺激强度,术前连续记录3 h(30min/次),并于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记录以排除麻醉、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另3组分别结扎3、4、5根腰动脉,血管结扎后5 min内记录TceMEP,并行运动功能评分,2d后取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TceMEP波幅对缺血性脊髓损伤敏感;血管结扎后,可见波幅先降低后逐渐恢复,5min内均趋于稳定.TceMEP波幅变化与麻醉清醒后运动功能、结扎2d后运动功能和病理损伤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77、0.933、0.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TceMEP可敏感地反映缺血性脊髓损伤,可在脊髓缺血可逆期内发现缺血性损伤,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不可逆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 NF2基因表达Merlin蛋白的作用机制

    作者:赵建祥;卞留贯;孙青芳

    人类脑肿瘤中,2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2,NF2)的肿瘤抑制蛋白Merlin普遍发生错误表达.突变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2q12,正常表达的蛋白质命名为Merlin或Schwannomin.Merlin与ERM蛋白家族有同源性,与埃兹蛋白(Ezrin)、根蛋白(Radixin)和膜突蛋白(Moesim)同属4.1蛋白超家族.目前研究相继发现多种能与Merlin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蛋白在NF2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 额叶癫(癎)致(癎)灶的定位诊断方法

    作者:郑杰;李文玲;杜亚丽;赵文清

    额叶癫(癎)的发病率及外科手术治疗例数仅次于颞叶癫(癎).由于额叶的解剖和功能复杂,致(癎)灶定位较困难.目前应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症状学定位、视频脑电图(VEEG)、MRJ、功能磁共振(fMRI)、脑电联合同步功能磁共振(EEG-f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磁图(MEG)和颅内埋藏电极及皮质电刺激等.多种定位技术联合应用能提高致(癎)灶定位的准确性,从而使癫(癎)外科手术取得较好效果.

  • 颅内血肿穿刺的两点定位法

    作者:王满;胡亚兰;张建龙

    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两点一线的原理设定颅内血肿钻孔引流点和穿刺方向,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方法与结果以基底核区脑出血为例,在血肿同侧和对侧(一般为180°水平位)分别放置3个标志点.

  • 双腔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室出血

    作者:阮玉山;肖绍文;罗昱;周全

    1 对象与方法我科于2003年1月~2008年5月应用双腔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术治疗27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室出血病人,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0~88岁,平均53.9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术前瞳孔一侧散大22例,双侧散大1例,正常4例;术前GCS 3~8分9例,9~12分16例,13分2例.均在7 h内行头颅CT证实脑室出血.

  • 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延迟缓解现象

    作者:李付勇;马逸;邹建军;李岩峰;王斌;黄海韬;王全才

    1 对象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微球囊压迫(PMC)治疗三叉神经痛4 229例,术后疼痛未即刻缓解156例(2.9%),其中男70例,女86例;年龄23~87岁.

  • 皮下潜行软通道置管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作者:杜秀玉;刘洪泉;殷尚炯;王立忠

    1 对象与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采用皮下潜行软通道置管方式治疗脑室出血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6~79岁,平均51岁.出血原因:原发性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4例,颅脑损伤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6例,Moyamoya病1例.

  • 颅内压监测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龄进展性硬膜下血肿1例

    作者:梁玉敏;丁圣豪;高国一;包映晖;江基尧

    1 病历摘要男,89岁.因跌倒摔伤头部入院.入院时GCS 14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伤后1 h,CT显示:左额颞薄层硬膜下血肿.给予保守治疗,伤后8 d复查CT显示:颅内出血未见进展.伤后12 d,病人出现头痛,意识状态逐渐恶化.

  • 脊髓肿瘤的诊疗现状

    作者:王贵怀

    脊髓肿瘤亦称椎管内肿瘤,指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和马尾神经部位的肿瘤.原发性脊髓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10万,发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导致许多病人误诊,未得到及时与合理的治疗,严重影响预后.

  • 皮质脑电图小波分析定位运动区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姜涛;白红民;吴效明;王伟民

    目的 研究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小波分析对运动区皮质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小波变换,对ECoG信号进行多层分解和重构,提取4个主要频带(δ、θ、μ和β)重构信号的运动前后能量比(ERD)为特征量,并构造特定阈值进行分类,然后与相应手指弯曲运动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检测的正确率.结果 d6子频带(μ频带)的运动前后ERD变化明显;以40%为阈值进行分类,其定位运动区的正确率达到93%.结论 通过小波分析对ECoG的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可有效定位运动区皮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