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治疗和体会

    作者:刘伟林;陈春光;任宗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的患者经口咽入路手术资料,患者均进行随访,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颅颈交界处病变经口咽入路方法直接、术野清晰、微创、操作空间大、疗效满意.

  • 内镜下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前方椎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革;张秋航;李茗初;魏宇魁;凌锋

    目的:研究颅颈交界区前方椎动脉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为内镜下经口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时防止椎动脉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4例完整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研究.在显微镜和内镜下自咽后壁开始对颅颈交界区进行逐层解剖,重点对椎动脉走行特点进行观察.选取31例接受颅颈交界区CTA检查的成人影像资料,在CT机上进行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及椎动脉的重建,在CT轴位片上测量各节段椎动脉距中线的距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经口入路手术中骨性解剖标志与椎动脉的确认有密切关系;在枢椎节段椎动脉走行变异多,部分隐藏于枢椎侧块内.本项研究提出枢椎外侧三角概念,三角形的3个点均为恒定的骨性解剖标志.在颅颈区CTA重建片上观察,31例62侧中有41侧(66%)椎动脉在该三角内,21侧(34%)在三角外,进入三角内的椎动脉均集中在该三角的外侧角,未进入该三角内的椎动脉有14侧进入枢椎侧块内,进入侧块内的椎动脉总侧别数在55侧(89%).结论:内镜经口入路处理枢椎病变时要避免损伤隐藏在枢椎侧块内的椎动脉.此区域手术前必须行CTA以明确椎动脉的具体走行.

  • MSCTA术前评估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

    作者:刘正华;姜永宏;屈巍;黄大耿;强永乾

    目的 评估MSCTA在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术前检查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其中16例术前仅接受常规CT及MR检查(常规组),14例于常规CT及MR检查外接受枕颈部MSCTA检查(CTA组).对CTA组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骨骼畸形、椎动脉V3段走行、变异及静脉丛的异常分布情况,拟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TA组骨骼畸形、椎动脉V3段变异呈明显个体化特点,平均手术时间(182.86±27.37) min,术中出血量(165.71±42.19)ml,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治疗效果满意.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205.31±29.86)min,术中出血量(246.25±155.22)ml,1例患者术中左侧椎动脉损伤,术后出现小脑梗死,积极处理后随访好转.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8,P=0.071),CT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t=2.136,P=0.042).结论 MSCTA是一种研究颅颈交界区骨骼血管解剖及变异的可靠方法,术前有必要行头颈部MSCTA检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

  • 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及治疗进展

    作者:张宝成;蔡贤华;黄卫兵;康辉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以颅颈交界区复杂骨结构畸形为基础的神经脊髓压迫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多与胚胎发育过程形成的扁平颅底、枕颈融合、Kleip-Feil畸形等有关[1],也可能与寰枢椎失稳后代偿有关[2],多表现为寰枢椎脱位,齿状突向后、向上陷入枕骨大孔,压迫脑干或延髓,引起颈部疼痛,四肢乏力、感觉麻木等神经症状。对其发生机制、分型的了解,有助于外科治疗策略的选择,笔者就近年来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未经寰椎横突孔走行的椎动脉变异1例报告

    作者:菅凤增;陈赞;凌锋

    椎动脉不经横突孔直接走行在寰椎(C1)后弓下方,迂曲走行引起临床症状的病例非常少见,文献中仅检索到2例报告[1、2].但Tokuda等[3]在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现,在无骨结构异常的患者中,有0.7%的椎动脉走行在C1后弓下方,在合并寰枕融合及Klippel-Feil综合征的患者中,这种异常高达19.1%.我们在颅颈交界区手术解剖学研究中,发现1例未经横突孔直接沿寰椎后弓下方走行进入椎管的椎动脉.结合文献,对这一异常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 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寰枢椎脱位应个性化治疗

    作者:尹庆水;王建华

    随着颈椎外科基础研究和相关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寰枢椎脱位的诊治技术在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不仅寰枢椎脱位的原理、临床分型得以明晰,而且治疗手段也不断丰富,治疗效果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采用牵引复位,一般应用后路椎板钢丝固定,但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没有很好的办法.20世纪90年代初,刘景发等[2]采用经口咽前路松解术后牵引缓慢复位后头颈胸外固定或后路枕颈或寰枢椎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获得了较好疗效.2006年,谭明生等[3]将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用于寰枢椎脱位的治疗,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成为寰枢椎后路手术内固定技术的金标准.Wang等[4]结合经口咽前路松解,术中重力牵引下复位与后路寰枢椎或枕颈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取得了很好疗效.经口咽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nterior reduction plate,TARP)固定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近十年上颈椎外科技术的重要进展之一[5~7],该技术可以有效结合经口咽寰枢椎松解技术,通过一次性的前路手术方式,同时解决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松解-复位-固定问题,不仅简化了手术过程,而且显著提高了手术效果.目前,我国脊柱外科医师对各类复杂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治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同行的先进行列.但是,继续探索的步伐远不能停止,对颅颈交界区疾病这一国际脊柱外科界和神经外科界均涉足的领域,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合并各种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寰枢椎脱位治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 经口手术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

    作者:王健;倪斌

    经口手术入路到达颅颈交界区为处理其腹侧硬膜外中线附近区域的病变提供了直接的手术路径.这种经口入路能够对上颈椎腹侧脊髓充分减压.早期采用经口手术入路到达咽后壁主要是为了引流咽后脓肿[1].从19世纪60年代初清除结核病灶开始,随着显微外科器械和技术的发展,使经口手术入路术后疗效大大提高,从而使采用这种手术入路治疗颈椎及斜坡的深部病变和畸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作者就采用经口手术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神经内镜对颅底疾病的诊疗现状

    作者:吕洪涛

    颅底神经系统疾病因与脑干、重要的血管及颅神经相毗邻,关系密切,是现代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神经内镜以其术式简洁、术程短、操作空间小、无须脑牵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备受神经外科医师的青睐.目前,神经内镜对位于前颅窝底鸡冠到枕骨大孔前缘和颅颈交界区腹侧颅底中线肿瘤的切除已经成为颅底神经外科的研究热点[1],其对颅底疾病的诊疗包括前、中、后颅窝诸如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胆脂瘤、脑膜瘤、脑脊液漏以及颅颈交界区等部位的病变.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底疾病的范畴及其与传统手术相比较的优缺点做一综述,旨在更好地明确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底疾病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使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头颈、颅内滑膜肉瘤诊治经验

    作者:张颉;杜固宏;秦智勇

    病例1患者男性,30岁.理发时发现左颈枕部肿块,于2008年12月16日入院.查体:肿块质软,边界清,无压痛,不可推动.MRI示:颅颈交界区C1椎板左后方肌间隙可见较大不规则异常信号占位,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其下部见明显不规则囊变区.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内可见低信号囊变区.肿块边界清晰,邻近肌肉组织受压.影像学诊断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大.

  • 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胚胎学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尹一恒;余新光;周定标

    颅颈交界区(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畸形发病原因众多,欧美国家发病以类风湿关节炎、Paget病、颅骨软化、成骨不全等继发性病变多见;国内发病病因尚缺乏流行病学证据,但一般认为先天发育障碍引起的畸形较多.CVJ骨性结构包括由齿突、枢椎椎体以及枕骨基底部构成的中轴柱以及围绕中轴柱的两个环形结构[1].环形结构为枕骨大孔环和寰椎环,前者包括枕骨基底部分的外侧、枕骨髁以及枕鳞部,后者由寰椎前后弓及其侧块组成.先天性CVJ畸形( congenital anomaly of the CVJ,CACVJ)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融合、寰枢脱位等,亦包括神经系统的畸形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等.

  • 关于寰枢椎创伤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

    作者:王超

    寰枢椎构成的寰枢关节位于颅颈交界区,是脊柱诸关节中活动度大的关节,当暴力作用于头颈部时容易导致寰枢椎骨折或韧带损伤.寰枢椎骨折约占全部颈椎骨折的1/3.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报道已有很多,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有很多问题须引起重视,也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

  • 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及髓周动静脉瘘各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马永杰;李桂林;卞立松;孙力泳;张鸿祺

    患者1 男,57岁,主因突发性头痛2个月,于2014年8月5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前2个月,患者突发剧烈头痛,伴明显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脑脊液化验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遂行全脑DSA,考虑为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由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起始部发出分支供血,向颅内引流。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为避免再次破裂出血,患者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入院时患者已无任何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复查全脑DSA可见动静脉瘘仍存在,位于寰椎水平(图1a,1b),诊断为颅颈交界区髓周动静脉瘘。在全身麻醉下,行后正中入路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切断术。术中将寰椎后弓左侧磨除,纵行剪开硬膜后暴露术野(图1c),可见供血动脉自左侧椎动脉穿入硬膜处发出(图1d),走行于齿状韧带与副神经脊髓根之间,并发出数支细小动脉供应脊髓组织;另一分支发出处形成动静脉瘘,由脊髓表面的静脉引流,并伴有一动脉瘤样结构(图1e)。分离并切除动脉瘤样结构,其余数支细小动脉保留完好(图1f)。患者于术后第5天复查全脑DSA,未见动静脉瘘显影(图1g),于术后第8天出院,出院时无任何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

  • 颅颈交界区和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新庆;张鹏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常发生于中胸至腰段,也可见于骶段,极少见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1-4].SDAVF被认为是一种位于硬脊膜内、覆盖神经根和临近硬脊膜的异常动静脉分流.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脊髓病变使其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或松弛性瘫痪、疼痛、感觉异常和泌尿生殖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3:6.自1984年Symon等[2]首次报道了发生在颅颈交界区的SDAVF,国外文献[2-15]报道的颈段包括颅颈交界区SDAVF仅27例.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与其他节段的SDAVF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

  • 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孙力泳;李桂林;何川;叶明;李萌;张鸿祺

    目的 探讨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24例(26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静脉高压性脊髓损伤症状,l例为延髓受压症状.术中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即暂时夹闭动脉化引流静脉的起始部,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动脉期后开放引流静脉,从而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术后复查DSA,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24例患者26侧的硬膜动静脉瘘均经术中瘘口离断,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及术后DSA随访证实瘘口均离断.术后随访时间4~ 30个月,21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Hunt-Hess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mRs评分2分,1例术前脑干受压症状患者mRs评分3分. 结论 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是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寻找瘘口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

  • 颅颈交界区及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新庆;张鸿祺;张鹏;支兴龙;缪中荣;李萌;凌锋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常发生于胸部中段至腰段,也可见于骶段,但较少见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1-3].自1991年6月至200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收治SDAVF患者235例,其中瘘口位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者13例.现将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

  • 第Ⅳ脑室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合并Chiari畸形Ⅲ型、寰枢椎裂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衍刚;王阳;杜顺利;张俊杰;殷建军;王永;付兵舰

    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ACM),是因后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后颅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甚至延髓和部分Ⅳ脑室向下进入椎管腔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发育畸形,目前根据其病理特征分为四型,其中Ⅲ、Ⅳ型较为罕见,Ⅲ型主要表现为小脑及后颅窝内容物的脑脊膜膨出,多在新生儿时期发病,常合并出现脊髓空洞症、脑积水、枕骨大孔区畸形等[1-3].少突胶质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胶质瘤亚型,多发生于成人幕上,幕下发生率很低,报道也较少[4].本文报道1例Ⅳ脑室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合并Chiari畸形Ⅲ型、寰枢椎裂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 颅颈交界畸形寰枢侧方关节与寰枢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余新光;尹一恒;周定标;许百男;张远征;刘策

    目的 分析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寰枢侧方关节的形态学变化及与寰枢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行薄层CT扫描的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数据导入MIMICS三维成像软件,以Frankfort平面作为新的轴位进行重新分割,分别在重建的矢状面和冠状面上测量寰枢侧方关节面的倾斜角度;对寰枢侧方关节的三维构型进行分析,依据其脱位程度和关节面的倾斜方向进行分型.结果 与正常的形态对比,发现有4种畸形的寰枢侧方关节.Ⅰ型特点是上下关节面向前轻度倾斜,但二者接触良好无滑脱;Ⅱ型的特点是上下关节面间有部分滑脱,整个侧方关节结构呈明显的前倾;Ⅲ型以两关节面的完全滑脱或完全分离为特征;Ⅳ型特点是寰枢侧方关节面向后方倾斜.61例至少有一侧关节面前倾(Ⅰ、Ⅱ或Ⅲ型),其中57例有寰枢脱位;33例双侧关节面后倾(Ⅳ型),均无脱位.结论 寰枢侧方关节的前倾及骨性异常可能是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枢间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且寰枢间不稳定性随着寰枢侧方关节面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加重.通过分析寰枢侧方关节的三维形态可能对诊断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并对手术策略的合理选择提供帮助.

  • 寰枢段椎动脉在远外侧入路中的应用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贾旺;毕智勇;鲁润春;于春江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 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素华;杨军;马顺昌;齐建发;常永凯;寸恩浩;石祥恩

    目的 探讨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例颅颈交界区病变患者.术前将患者的MRI、CT数据输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影像融合、三维重建、数据提取、模拟操作并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从而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通过进行病变及其周围神经、血管、骨质等结构的三维虚拟现实影像重建,可清晰显示病变与脑干、小脑、动脉、静脉、颅骨等的解剖关系.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虚拟现实的手术模拟和手术设计,所得三维影像与术中所见吻合.21例患者中,病变全切除19例,近全切除2例.结论 应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能够三维呈现并量化病变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通过解剖研究以及手术模拟,有助于个体化设计佳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疗效.

  • 颅颈交界区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作者:马杰;张金山;张文杰;曲荣波;杨军;刘军;刘树伟;陈怀宾;彭飞

    目的 建立1个较完善的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帮助临床医生掌握颅颈交界区的解剖特点,为颅颈交界区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数据.方法 应用冷冻铣切技术,采用1具成人尸头制作头颅超薄断面标本,通过计算机对头颅冠状薄层连续切片进行信号标定、提取以及三维重建,获得颅颈交界区内有关结构的三维图像.结果 共获得750张0.1 mm厚的冠状位断面切片,处理后成功建立了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可形象地显示颅颈交界区的立体解剖关系.该模型形态逼真,可以任意旋转、缩放,并任意拆分.结论 通过建立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能够加深临床医生对该区域解剖的理解.该模型亦可作为手术入路选择的依据和模拟手术过程的工具.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