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后并发咽后壁脓肿的护理

    作者:谢文雅;霍晓鹏;张毅

    患者男,56岁,主因项背部疼痛8年,进行性右侧肢体感觉障碍2年余,伴有左手指麻木,饮水呛咳以及走路不稳半年入院.2007年6月我院MRI检查示:寰枕融合、齿状突向右后移位、小脑扁桃体下移、上颈段脊髓空洞、颈胸椎骨质增生、颈5~7椎间盘突出、胸10~11水平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伴相应水平椎管狭窄.患者一期行全麻下口咽人路齿状突磨除术,术后2周出现高热,高可达39.7℃,多为下午及夜间发热.血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链球菌.查体见口腔较多分泌物,以咽拭子探查,可触及少量脓液.于是在全麻下行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

  • 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

    作者:梁必如;严坚强;孙奎;李大刚;吴俊哲

    目的 探讨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6-07-2012-03收治的13例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中维持颅骨牵引,固定后行颗粒状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较好复位,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术后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颅骨牵引联合短节段枕颈融合治疗寰枕融合畸形并寰枢椎脱位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颗粒状植骨可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 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畸形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建华;夏虹;尹庆水;艾福志;吴增晖;马向阳;章凯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畸形颅底凹陷症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合并寰枕融合畸形的颅底凹陷症患者,行颅底和颈椎薄层CT扫描,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重建,同斯我院影像数据库中55例无枕颈畸形患者上颈椎CT资料作为对照.在PACS图像系统上测量寰椎侧块的前高Ha、后高Hp、外侧高度Ho、内侧高度Hi、侧块的矢径A和横径B,观察并测量硬腭后缘投影点到寰椎侧块下缘的高度d等参数.并以寰椎侧块中下1/3的水平线与内中1/3垂线的交点作为侧块螺钉的模拟进钉点,在PACS图像工作站上寻找合适的钉道方向,测量钉道的外倾角α和上倾角β,螺钉理论钉道长度L等.按照上述设计方案,所有患者接受了经口咽前路寰枢椎脱位松解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TARP).术后CT扫描观察钉道情况,测量螺钉的实际外倾角α2和上倾角β2,螺钉长度L2等,并与影像学测量数据对比.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脊髓功能进行评分,测量术前、术后脑干脊髓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结果:寰枕融合组寰椎切面的形态与对照组形状相似,测量寰椎侧块的横径为14.5±3.4mm,纵径为19.3±2.6mm,均小于对照组(P<0.05).侧块前、后、外、内高度均小于对照组,其中后高差别尤为明显(P<0.05).寰枕融合组的硬腭投影点明显偏下,投影点与侧块下缘的距离均值为4.7± 1.7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6±2.4mm (P<0.05).该组病例手术顺利,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110枚,其中2枚螺钉偏外指向椎动脉孔,3枚螺钉偏内部分穿破侧块内侧缘,并呈切线进入椎管内,但未引起神经症状,其余均位于侧块内.术后患者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8.1±1.6分,术后3个月复查时恢复至15.9±0.9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16.0±0.8分.脑干脊髓角由术前127°±11°改善至156°±14°(P<0.05).结论:经口咽前路侧块螺钉技术用于合并寰枕融合的颅底凹陷症是可行的,采用该技术的经口咽前路复位钢板治疗颅底凹陷症可获得良好疗效.

  • 未经寰椎横突孔走行的椎动脉变异1例报告

    作者:菅凤增;陈赞;凌锋

    椎动脉不经横突孔直接走行在寰椎(C1)后弓下方,迂曲走行引起临床症状的病例非常少见,文献中仅检索到2例报告[1、2].但Tokuda等[3]在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现,在无骨结构异常的患者中,有0.7%的椎动脉走行在C1后弓下方,在合并寰枕融合及Klippel-Feil综合征的患者中,这种异常高达19.1%.我们在颅颈交界区手术解剖学研究中,发现1例未经横突孔直接沿寰椎后弓下方走行进入椎管的椎动脉.结合文献,对这一异常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 减压并内固定治疗复杂性Chiari畸形

    作者:张谦生;宋来君;孙红卫;郭付有;宋振宇

    Arnold-Chiari畸形 (Arnold - Chiari malformation,ACM)是以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此畸形又可合并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扁平颅底等复杂颅颈连接畸形.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不稳定性颅颈连接畸形者24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Goel技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

    作者: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佟怀宇;周定标;许百男

    目的 探讨应用Goel技术(即应用C1侧块-C2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器械行C1~2侧块关节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手术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77例;年龄7~65岁,平均37.3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或下关节突螺钉棒内固定系统行C1~2侧块关节复位固定,于髂后上嵴取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138例中136例获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死亡.根据出院前颈椎3D-CT结果评判,54例完全复位,83例部分复位.87例得到3个月以上时间随访,未出现断钉、断棒现象,其中85例内固定稳固,植骨愈合,2例随访时发现内固定松动做了翻修手术,重新植骨融合.87例随访患者功能评价(Odom评级):优35例,良50例,可2例,差0例.结论 应用Goel内固定技术对寰枢椎侧块关节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畸形寰枢椎脱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作者:

    关键词:
  • 显微镜辅助下向C1-枕骨髁融合体植入螺钉用于寰枕融合患者枕颈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佟怀宇;张远征;余新光

    目的 探讨在无导航条件下,向C1-枕骨髁融合体植入单皮质螺钉进行枕颈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C1-枕骨髁融合体单皮质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连棒固定10例伴有寰枕融合的颅底凹陷患者,由解剖标志引导螺钉植入,进钉点位于C1-枕骨髁融合体后表面的中心,螺钉分别向内侧和头侧倾斜10°~ 15°,进钉长度为16~ 22 mm.根据CT扫描测量C1-枕骨髁融合体的长、宽、高度.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行CT扫描观察植入螺钉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随访24 ~ 36个月,平均(30.2 ±4.38)个月.结果 左侧C1-枕骨髁融合体的长、宽、高度分别为(16.06±2.73)、(7.96±2.23)、(13.76±2.06) mm,右侧C1-枕骨髁融合体的长、宽、高度分别为(16.66±2.58)、(7.84±1.38)、(12.81±2.62) mm.无螺钉位置不良,未发生螺钉相关神经血管并发症和骨折.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或固定失败.结论 对寰枕融合患者,在不满意其他固定技术的前提下,显微镜辅助下植入C1-枕骨髁融合体螺钉是枕颈交界区固定的安全、有效方法.

  • Klippel-Feil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丽娜;陈泽峰;王洪新

    目的:探讨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me,KFS)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KF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因渐进性双上肢麻木半年入院,经颈椎MRI检查诊断为KFS,嘱其减少颈部活动,给予局部颈托固定及牵引治疗,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双上肢麻木较前有所减轻,好转出院。结论 KF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确诊依赖于颈部X光、CT或MRI检查,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在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挺;王飞;廖毓芝;袁磊;王兆伟;潘虹;张保中

    目的 探讨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在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23例2012年1月 2016年8月间火箭军总医院收治的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1~62岁.其中4例采用寰枢侧块螺钉棒系统行寰枢复位内固定,19例采用枕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自体骨植骨融合.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及神经功能损伤,术后CT示19/23例达到了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18/23例获得了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21例完成了5~16个月的随访,随访CT示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MR示脑干所受的压迫均得到了解除.术后JOA评分提高至了15.3,与术前的11.9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路枕颈复位内固定技术及寰枢侧块复位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

  • 应用改良Goel技术手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

    作者:周峰;郭胜利;刘琦;宋彦彬;郝东宁;乔广宇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Goel技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2月~ 2014年7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用改良Goel技术手术治疗的58例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得到3 ~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患者功能评价(Odom评级):优23例,良32例,可2例,差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放弃治疗).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无力均恢复正常.术后影像学复查:完全复位32例,近完全复位26例;小脑下疝及脊髓空洞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均恢复和缩小.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出院4个月后发现内固定松动,做了翻修手术;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脱位现象.结论 应用改良Goel技术对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进行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枕骨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枕融合并寰枢椎脱位

    作者:周英杰;柴旭斌;刘玉峰;赵蕾;郑怀亮;赵刚;李立新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枕骨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寰枕融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34例先天性寰枕融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纯经后路枕骨螺钉和C2椎弓根内固定,应用提拉撑开复位技术治疗此类畸形,术前及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颈椎X线、枕颈区3D-CT、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价影像和临床效果.[结果]随访9~38个月,平均16.5个月.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感染、死亡病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复位满意,减压充分,且形成良好骨性融合.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和影像数据,结果示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影像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枕骨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拉撑开复位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寰枕融合并寰枢椎脱位.

  • 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固定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廖文胜;刘玉峰;鲍恒;王利民

    目的:研制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固定融合器,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基于解剖学观察,设计和制作该融合器。取7例成年颈椎标本,先采用固定融合器固定,然后用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记录30、50和70 N载荷下的轴向位移。拆卸器械,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30、50和70 N载荷下,前路固定融合器固定后标本轴向位移分别为(0.39±0.07)、(0.76±0.05)、(1.15±0.09) mm,后路钉棒固定后的轴向位移分别为(1.06±0.09)、(1.53±0.11)和(1.99±0.10) mm。相同载荷下,前路固定融合器固定的轴向位移均小于后路钉棒固定方式(t=11.130,17.120和16.150,P<0.001)。结论:设计的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更好的轴向稳定性。

  • 寰枕融合的形态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刘策;周定标;余新光;乔广宇;孟祥辉

    目的 研究寰枕融合患者寰椎下关节面几何形态学特征.方法 35例寰枕融合患者CT扫描后,CT数据通过三维可视化软件(Amira 4.0)重建寰椎下关节面和相关颅颈交界结构的几何形态.基于由Frankfort水平平面(FHP)、垂直于FHP的矢状平面和冠状平面构成的三维参考平面,测量关节面前后方向和侧方向空间成角.结果 35例中28例双侧、3例单侧寰椎下关节面前倾角大于10°,均表现为前后脱位、旋转脱位和颅骨下沉等不同类型的脱位.4例双侧关节面前倾角小于10°,除1例外均无明显寰枢关节无脱位.两侧关节面的空间成角呈现不对称者常见.结论寰枕融合时寰枢椎之间承重关节常呈现不同程度的前倾和不对称,这种几何形态变化导致的关节生物力学变化有可能是寰枢椎脱位的直接原因.

  • "单横突型"寰枕融合伴大乳突旁突椎动脉管寰椎畸形一例

    作者:符建元

    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类型的枕寰融合,仅以寰椎左横突与特大的乳突旁突相融合而左右侧块及前后弓均游离,并伴有"椎动脉管"形成和寰椎畸形等.本例不支持Hollinshed关于寰枕融合"至少包括一侧块"北的观点[1],国内文献中未见相同个例[2,3].现报告讨论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