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作者:刘庆利;刘文生;张兆勇;王年领;朱冠军;尹成国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窦区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15例插管成功,DAVF均达到完全致密栓塞。术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术后并发颞叶梗死1例,致左侧肢体偏瘫。10例于6~24个月行DSA检查,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可作为海绵窦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 基于颅脑CTA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宇清;吕翱;黄绳跃;何炳蔚;姚立纲;沈恒华;陈明武;洪文瑶

    目的:探讨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颅脑CTA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针对颅骨、血管采用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和融合,优化处理后经3D打印技术进行实体化,用以辅助病人手术治疗。结果4例病人均重建出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并制作实体解剖模型,应用于术前预案的制定及术时辅助手术定位与实施,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获得的实体解剖模型制作,能够起到辅助动脉瘤定位,减少术中损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 伽玛刀同步贝伐珠单抗治疗伴广泛脑水肿的结直肠癌脑转移瘤:5例病例报道

    作者:汤旭群;江华;魏立晨;张南;戴嘉中;吴瀚峰;潘力

    目的:探讨伽玛刀同步贝伐珠单抗治疗伴广泛脑水肿的结直肠癌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共5例结直肠癌脑转移瘤病人纳入该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人在伽玛刀治疗后第2天给予贝伐珠单抗静脉滴注(5 mg/kg,每2~3周重复1次),贝伐珠单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伽玛刀和贝伐珠单抗同步治疗后随访7~18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结果近期随访显示:MRI T1WI 增强序列上病灶较治疗前缩小29.51%~100%(中位数42.85%),T2WI序列上病灶水肿区域缩小69.03%~97.51%(中位数86.60%)。病人临床症状均改善,KPS评分提高20~40分(中位数30分)。随访截止时,死亡2例,疾病进展1例,肿瘤控制良好2例,且未出现放射相关并发症和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伽玛刀同步贝伐珠单抗方案作为伴广泛脑水肿的结直肠癌脑转移瘤的挽救性治疗安全且有效。

  • 一期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

    作者:郭运发;黄斌;李全才;王金龙;刘亚军;吴昊;罗坤

    目的:探讨一期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及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颈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间皮瘤、高分化血管肉瘤各1例。术后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例均随访4~1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一期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的同时,为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多数病人需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

  • 胎儿期颅内囊肿在病儿出生后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孙莲萍;金惠明;梁秦川;马杰

    目的:评价胎儿期颅内囊肿在病儿出生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早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产前B超和MRI确诊为颅内囊肿病儿的临床资料,出生后囊肿均不同程度增大,无明显临床症状17例,出现脑积水6例,肢体活动减弱2例,癫疒间样发作2例。采用神经内镜下囊肿开窗剥离术21例,显微镜下囊肿开窗剥离术6例。结果早期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4例,其中自行吸收3例,积液内出现慢性血肿经外引流术后好转1例。复发2例,再次内镜手术好转。平均随访13.1个月,病儿生长发育良好,囊肿均不同程度缩小,脑积水明显好转。结论产前B超及时发现颅内囊肿,早期手术将囊肿与脑池或脑室开窗,充分建立脑脊液循环,可使囊肿缩小,促进脑发育,神经内镜下操作可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 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较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张超;易勇;周世军;陶裕川;邱俊;王翰;王东;江竟成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为sTBI的治疗提供相关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制定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Jadad质量评分法对已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进行异质性检验。将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作为研究组,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作为对照组。若多个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114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死率更低(P<0.01),随访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研究组术后预后均更佳(P<0.01),脑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也更低(P<0.01)。结论与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能改善sTBI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但本文文献纳入量较少且限于国内,期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 3D-DSA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及其在脑动静脉畸形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乾;任彤;黄巍;韩凯伟;钱康;黄承光

    目的:探讨3D-DSA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及其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例脑AVM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3D-DSA、MRI和MRA检查,在Philips大平板DSA机(AlluraXper FD20)的后处理软件Interventional tool上进行DSA-MRI融合,并做术前评估。结果融合过程中,采用MRA-DSA图像进行人工配准的方法更可靠、易行,经上述方法处理得出的DSA-MRI融合影像,可清楚显示AVM的血管构筑及其与脑组织、血肿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3D-DSA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对显示脑AVM与脑组织的位置毗邻关系有重要价值,对AVM的术前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 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

    作者:张月清;王福林;何二平

    目的:探讨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并动态复查头颅CT,了解积液引流吸收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在治疗1周内明显改善,头颅CT示皮下积液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随访1~2个月,无一例病人发生感染或复发,头皮贴合良好。结论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 无症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郭铭;罗小林;侯世珍;李平安;余英教;官春城;侯庆石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膜瘤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无症状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保守观察31例(观察组),显微外科手术6例(手术组),伽玛刀治疗28例(伽玛刀组)。结果随访截止时,失访9例,其中观察组5例,手术组1例,伽玛刀组3例。观察组发现肿瘤体积增大4例,分别在随访18、24、26、30个月时发现,其中1例出现临床症状选择手术治疗,3例无临床症状予继续随访观察。手术组肿瘤均达SimpsonⅠ级切除,随访36个月,未出现新增神经功能障碍。伽玛刀组放疗后随访6~36个月,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20例,体积减小8例。结论无症状性脑膜瘤应根据病人情况个体化治疗,结合病人及家属意愿并综合考虑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瘤周水肿等因素后决定治疗方案。

  • 荧光导航下切除胶质母细胞瘤及分子病理的表达意义

    作者:田海龙;何伟;姜慧峰;殷鑫;王超超;王益华;郭振涛;姜彬;和政;王志刚

    目的: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BM)分子病理在不同荧光显影区域的表达差异,探讨应用荧光导航技术在GBM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荧光素钠导航下经显微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21例GBM,对不同肿瘤区域的荧光强度和分子病理标志物表达进行比较。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GBM荧光表现:肿瘤实质呈强荧光18例,弱或无荧光3例;瘤脑边界呈强荧光14例,弱或无荧光7例;瘤周水肿强荧光显影2例,弱荧光或无荧光显影19例(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不同肿瘤区域的P5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2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荧光强度GBM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荧光素钠标记GBM,利于判断肿瘤边界;不同肿瘤区域和荧光强度的GBM,其分子病理表达具有差异,为荧光导航术中更准确辨析肿瘤浸润程度,增加安全切除范围提供病理学依据。

  • 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虚拟现实对比研究

    作者:钱增辉;汤可;刘爱华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 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 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 纳米运释系统脑靶向转运小分子RNA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林文超;刘大明;李晨龙;明键光;孙颖(综述);蒋传路(审校)

    RNA干扰技术(RNAi)的发展对治疗脑部疾病展现出可观前景,而血-脑屏障在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同时,也阻碍各种药物运送到脑内。脑靶向运释系统研究开发实现了转运治疗性药物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本文将对脑靶向运释系统的研究进展及脑靶向RNAi治疗脑部疾病的应用进行阐述,并结合靶向转运作用机制进行相关探讨,为脑靶向运释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术中超声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海军(综述);范涛(审校)

    术中超声作为一项术中影像技术,具有实时动态、安全无创等特点,可帮助术者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研究脊髓脊柱疾病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术中超声在Chiari畸形、脊髓肿瘤、椎管狭窄等脊髓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作者:李泓江;孙兆良(综述);杨西涛;冯东福(审校)

    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受到损伤微环境的调控。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作为损伤微环境的一员,对视神经损伤后再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视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调节轴突再生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对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 产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

    作者:汪翔;黄国栋;刘苏越;纪涛;李维平

    1病历摘要(图1)女,3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1月余,加重3 d”于2015年4月入院。病人系产后23 d,无眼外伤史,查体未见异常。头颅、垂体MRI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7 cm ×1.1 cm ×1.8 cm, 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混杂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内分泌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怀疑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鞍底硬膜张力高,切开后见白色鱼肉样组织,质中等,有纤维化。镜下钳取部分肿物送冷冻病理检查,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提示炎性改变。于是术区止血,结束手术并行鞍底修补。结合术中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予以抗炎、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复查头颅和垂体MRI显示:鞍区信号不均,T1WI为中等信号,其内见类圆形稍高信号灶,病灶明显缩小,提示垂体炎及蝶窦积液。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予出院,并嘱病人前往内分泌科治疗,本院内分泌科予以泼尼松(40 mg/d)规范治疗,术后8个月内定期随访复查头颅和垂体MRI,垂体炎症状得到控制。

  • 王伟民教授主译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教授主译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较为独到,为重症监护条件下采取各种医疗措施,处理复杂神经外科问题所写的专著,扼要概括了在NICU每个治疗阶段中病人的治疗措施和方法,其参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该书对如何在重患进入NICU的初期评估病情,进行恰当的实验室检查;如何对多系统损伤病人进行筛查;如何对其进行镇静和镇痛管理;如何针对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各种恰当的治疗措施均进行详细的阐述。该书还对脑血管痉挛、脑性盐耗综合征、婴幼儿的管理以及脑死亡等临床常见问题亦做了详尽介绍,这些均是临床经常遇到却又容易让人模糊不清的,而这些问题处理的偏差常会导致整个外科治疗的失败。另外,本书还对NICU中的护理以及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等问题做了介绍,这些结合发达国家文化理念处理临床问题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书对于NICU临床规范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