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岩骨后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曲福君;刘玉光;王宏伟;张泽立;李峰;杨洪安;张学广

    岩骨后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颞骨岩部后表面的桥小脑角区脑膜瘤[1],岩骨后表面是指岩上窦、岩下窦、乙状窦围成的区域,而不包括累及到桥小脑角区来源于其他部位的脑膜瘤.临床上以颅神经损伤及小脑症状为主要表现.我们于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岩骨后脑膜瘤患者42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部硬脑膜动静脉瘘

    作者:侯凯;毛更生;张品元;赵光宇;李辉;张峰

    海绵窦部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CSdAVFs)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自发起病,其病因尚存争议,目前认为与静脉窦内的炎症和血栓形成等有关.CSdAVFs的治疗主要依靠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具体有经动脉和静脉两种途径.与CSdAVFs复杂的供应动脉相比,作为引流静脉的海绵窦及其相关的静脉系统,其结构要简单得多.

  • 经岩下窦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贺红卫;姜除寒;徐静;吴中学;李佑祥;张静波;姜鹏;张友平;杨新建;尹可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疗效.方法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各种弹簧圈如GDC、EDC、Matrix、Free Coil和丝线等多种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对18例、21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16例治疗后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无静脉引流;2例虽将海绵窦瘘口密实填塞,但仍有低流量翼丛引流,术后临床症状减轻,压颈1周后症状消失.栓塞术后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2例术前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病人,栓塞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但动眼神经功能未恢复.1例栓塞术后出现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后自行恢复.有7例为外伤性,经动脉途径球囊栓塞后复发,或经弹簧圈治疗未成功.有11例为自发性,除3例岩下窦引流不明显,经硬导丝努力打通该通路,余者岩下窦均引流明显,导丝较易通过.随访3个月至24个月,6例病人术后3个月回医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复发;余者因术后无症状未回医院复查.结论经岩下窦静脉入路治疗CCF安全有效,对于外伤性CCF,为经动脉入路失败后治疗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对于自发性CCF,应作为首选治疗.

  • 基于延迟旋转造影和三维重建的岩下窦研究

    作者:邓仕凤;黄理金;黄伟佳;张晓斌;康晓雨;郭鸿华;姚黎辉

    目的 研究造影中岩下窦的形态及岩下窦开口与颈内静脉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行延迟旋转造影的患者46例(78侧),其中32例行双侧造影,14例行单侧造影.综合侧位造影、三维静脉旋转造影及双容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78侧岩下窦,按形态学分类为:单纯管型35侧(45%),单纯丛型10侧(13%),混合型30侧(38%),岩下窦未见3侧(4%);按岩下窦开口位置分为:高位(岩下窦开口于寰椎横突上缘以上的颈内静脉)55侧(71%),中位(岩下窦开口于寰椎横突上缘至第2颈椎横突上缘的颈内静脉)12侧(17%),低位(岩下窦开口于第2颈椎横突上缘以下的颈内静脉)3侧(4%),岩下窦开口于椎静脉丛5侧(6%),岩下窦未见3侧(4%).32例行双侧造影的患者中,双侧岩下窦的形态和开口位置完全对称者3例(9%),不完全对称12例(38%),不对称17例(53%);开口位置不对称者23例(72%).结论 基于延迟旋转造影及三维重建的岩下窦不显影率较低,岩下窦形态及其至颈内静脉开口变异较大.

  • 经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

    作者:王斌;邹建军;代金凤

    一、临床资料男2例,女8例.年龄36~58岁,平均49.3岁.10例患者均有结膜充血,5例有突眼,6例有明显的颅内杂音,3例有动眼神经麻痹并伴复视.全部病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单纯颈外动脉供血6例,颈内、外动脉同时参与供血4例,单一眼上静脉引流4例,眼上静脉、皮层静脉及岩下窦引流6例.3例行CT增强扫描或CTA检查见海绵窦区高密度影,均可见增粗的眼上静脉.8例行MRI检查提示眼眶内增粗的血管流空影.2例行眼超声波检查提示眼上静脉扩张.

  • 后组脑神经和岩下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侯文仲;李国峰;姚兴军

    目的:通过对颈静脉孔区后组脑神经及岩下窦的的显微镜下的解剖研究,为手术提供解剖学的依据。方法用10例(20侧)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区后组脑神经和岩下窦解剖结构。结果颈静脉孔分为岩部、乙状部及神经部。岩下窦会在不同水平汇入颈静脉系统。结论颈静脉孔区后组脑神经及岩下窦的结构复杂,详尽的解剖学研究有助于术中保护重要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疑难病例析评第357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左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作者:曾梅芳;李益明;何敏;鹿斌;杨叶虹;王镛斐;汪寅;叶红英

    病历摘要患者男,1986年出生,因“反复向心性肥胖伴满月脸紫纹9年”,于2014年5月8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体重增加伴满月脸、痤疮、紫纹、乏力,2006年2月13日就诊于A医院,查血皮质醇升高、节律消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升高(表1),24 h 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1206μg/24 h (正常参考值:30.15~129.13μg/24 h),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地塞米松2 mg,1次/6 h ×8次)示24 h UFC 较基础值下降53.4%,鞍区增强MRI (图1)示“垂体柄左偏,垂体右侧可疑低强化影,垂体微腺瘤不除外”,临床诊断“库欣病”。2006年3月17日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病理示“垂体前后叶组织”,术后症状较前无明显好转。2006年8月31日于 B医院复查,结果示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ACTH正常范围内(表1),肾上腺CT平扫示“左侧肾上腺饱满”(图2)。2006年9月30日行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术后症状明显好转。2008年1月再次出现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2008年9月16日于C医院就诊,查血皮质醇节律消失、ACTH明显升高(表1),24 h UFC 1068.5μg/24 h,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8 mg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下降22%),鞍区增强MRI示“垂体瘤术后改变”。行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 BIPSS),外周、左侧岩下窦及右侧岩下窦ACTH分别为(重复采血2次)70.1/70.6、74.8/79.5、78.1/80.4 pmol/L,岩下窦与外周血浆 ACTH 比值<2。考虑“异位ACTH综合征( EAS )”可能大,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予口服酮康唑治疗,1周后血尿皮质醇明显下降,间断用药3年,期间体重得到控制。2012年年底因酮康唑缺药停用,再次出现体重增加伴痤疮,2013年年底开始口服溴隐亭治疗,但疗效不佳,2014年2月自行停用。

  • 库欣病误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笑丹;汪宁;赵真真;陈欢;崔巍

    目的:加强对无典型库欣综合征外貌的库欣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收治的1例误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的库欣病的诊治经过及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表现为高血压、严重低血钾,无典型库欣综合征外貌,曾在外院误诊为原醛症,予口服螺内酯、补钾等治疗效果差。在我院行小剂量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 MR +动态增强扫描,并行双侧岩下窦采血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确诊为库欣病。行左侧垂体微腺瘤摘除术后复查电解质、皮质醇、ACTH 正常。结论有高血压、低血钾但无典型库欣综合征外貌应考虑到库欣病的可能,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及预后。

  • 介入法岩下窦静脉取血的插管体会

    作者:汪维阳;王茂强;段峰;王志军

    采用介入法岩下窦静脉取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区分垂体来源或异位来源的库兴综合症(Cushing综合征)可靠的检查手段,其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垂体影像学检查,为指导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1].但由于该检测有创,价格昂贵及技术复杂,国内医院开展较少.我院介入放射科自2003年已采用该技术取血数10例,均圆满成功,并达到临床诊断目的.现将岩下窦静脉取血的插管经验及体会汇报如下.

  • 岩下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作者:叶莹莹;张海鹰;马富英

    随着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等外科手术的开展,岩下窦(IPS)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了解其正常解剖和变异及影像学表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总结相关文献,着重从 IPS的形态、走行、重要毗邻,以及与周围静脉的吻合,特别是与颈内静脉汇合处的分型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认识 IPS的影像解剖学表现,提高相关操作的准确性和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经岩下窦栓塞治疗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4例临床观察

    作者:郑琳;赵航;李实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又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是发生在海绵窦壁及其周围硬脑膜的动静脉异常交通,在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仅次子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而双侧海绵窦区同时存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例亦不在少数.CSDAVF临床表现复杂,可见不同程度的头痛、颅内杂音、眼球运动障碍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诊疗困难,常易误诊.以往多采用经动脉入路以弹簧圈填塞治疗,但存在难以完全栓塞、瘘口易复发等缺点.

  • 不同经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学民;王勇

    岩斜区肿瘤是指起源于岩上、岩下窦之间的岩骨斜坡裂的肿瘤.岩斜区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内耳孔和颈静脉孔, 上方至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上缘,前界为岩斜区硬膜,后界为脑干.

  • 微血管减压术中岩下静脉处理方法分析

    作者:李加昆;刘岩;雒仁玺;汪艳龙;蒋佩龙;凌晖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岩下静脉处理方法,分析是否与术后出血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37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包括13例三叉神经痛,24例面肌痉挛.回放手术录像、照片,观察岩下静脉是否可见、汇入点等,分析术中岩下静脉出血处理与术后出血的关系,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37例患者中,三叉神经痛组,采用小脑水平裂入路未见岩下静脉9例,未行水平裂入路可见岩下静脉4例.面肌痉挛组,18例可见岩下静脉,6例未见岩下静脉.22例岩下静脉给予妥善处理,两组岩下静脉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微血管减压术中岩下静脉出血量较多,其中2例术后头颅CT证实术区出血,1例术后3d出现迟发性后颅窝血肿行手术减压及脑室外引流术,另1例出血较少保守治疗.本组其他常见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及耳鸣3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 MVD中岩下静脉出血处理是否得当,与术后发生出血可能相关,尤其既往卒中史、及抗血小板治疗史者.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采用水平裂入路,可减少对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袭扰.岩下静脉引流至颈静脉孔者,术中出血处理较困难,易造成后组颅神经麻痹.

  • 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体会

    作者:罗穆云;肖秋香;杨少春;丁观福

    目的 探讨经岩下窦入路用Onyx胶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SDAVF患者应用Onyx胶栓塞,并评价疗效.结果 4例术中造影见完全栓塞;1例被大部分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变化,未予再处理.结论 采用Onyx胶经岩下窦入路栓塞CSDAVF是安全有效的.

  • 岩下窦的显微解剖

    作者:付旭东;宋来君;孙红卫;张智峰;张瑞锋

    目的观察岩下窦(IPS)的显微解剖学特征,防止术中及术后的出血等并发症.方法通过10例(20侧)经过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PS行于颅底内面的岩下窦沟内,即由斜坡和颞骨岩部组成的岩斜裂内,形状不规则.IPS 60%的右侧大于左侧.IPS经颈静脉孔的岩部进入颈静脉孔,4侧经Ⅸ前方(占20%),14侧经Ⅸ与Ⅹ之间穿行(占70%),2侧位于Ⅹ与Ⅺ之间(占10%),16侧汇入颈静脉球,占80%;4侧汇入颈内静脉,占20%,未见同时汇入二者的.并且IPS接收多条属支.结论明确了IPS的解剖特点,为术中处理好IPS,顺利开展岩斜区及颈静脉孔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 颈静脉球假肿块

    作者:杨敏洁;王承缘

    颈静脉孔由颞骨和枕骨构成,是位于岩椎内、下表面的一个窝.颈静脉孔由一个较小的前、内侧部分(神经部)和一个较大的后、外侧部分(血管部)构成,两者之间由一完全或不完全的骨性间隔--颈静脉棘分开.神经部有舌咽神经(Ⅸ)和走行于海绵窦和颈静脉球之间的岩下窦;血管部有颈静脉球、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这些颅神经位于颈静脉的内侧[1].

  • 岩下窦的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伟国;叶莹莹;陈金华;谭立文;张绍祥;旷连勤;李雪

    目的 以MSCT增强扫描为基础,探讨岩下窦(inferior petrosal sinus,IPS)的解剖行程和形态学表现,为经IPS静脉途径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 对120例患者行CT脑静脉成像(CTV),通过连续断面观察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以第2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中的相关薄层解剖断面为参照,对IPS的位置、形态、大小、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IPS起始部、垂直部和水平部、出颅部以及颅外段在CT薄层横断面上均能得到连续显示,与薄层解剖断面有良好的对应关系.IPS起始部与海绵窦后上部无明确界限,两侧借基底静脉丛(BVP)相互交通,其宽度左侧为(7.88±1.83)mm,右侧为(8.42±1.87)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度左侧为(2.90±0.83)mm,右侧为(2.90±0.71)mm,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S垂直段、出颅段为均匀强化的管状结构,垂直段直径左侧为(1.87±0.82)mm,右侧为(2.08±0.60)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颅段直径左侧为(1.96±0.74)mm,右侧为(1.95±0.68)mm,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够准确显示IPS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是评价IPS解剖行程和形态学变化的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 Onyx结合弹簧圉经岩下窦入路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10例报告)

    作者:杨少春;黄小玉;罗穆云;邱传珍;高志强

    目的 探讨经岩下窦入路用Onyx胶结合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CSDAVF患者应用Onyx胶结合弹簧圈栓塞的技术特点并评价疗效.结果 8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及瘘口完全栓塞;2例海绵窦被栓塞,残留少量岩下窦引流,经压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变化,未予再处理.结论 采用Onyx结合弹簧圈经岩下窦入路栓塞CSDAVF是安全有效的,对自发性CSDAVF可作为首选方法.

  • 岩下窦薄层断面相关解剖与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国;叶莹莹;谭立文;王毅;陈金华;陈蓉;熊坤林;旷连勤;张绍祥

    目的:以连续薄层断面显示IPS的形态、走行以及与颈内静脉的关系,为影像断面解剖学研究提供对比参考依据.方法:6例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后,以解剖位放于容器内,在-30℃以下低温状态冰冻保存1周后逐层铣切,头颅连续薄层断面厚度间距为0.1~0.25 mm.获取数宁图像,将岩下窦、颈内静脉、岩上窦、海绵窦、基底静脉丛等结构分割定义行三维重建.结果:IPS为完整的静脉结构.其起始部并无明确的界限,在IPS沟内向外下方走行,借BVP与对侧交通.在岩枕裂内IPS可分为2支或3支出颅,舌下神经静脉汇人髁前静脉丛,再以不同形式与IPS汇合或融合.IPS汇入颈内静脉或颈静脉球部位高低不同,4侧汇入颈静脉球,其余汇入颈内静脉.结论:在薄层切片图像上能够准确显示并追踪IPS的行程和变异,能够完成较为清晰的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该重要结构的断层影像对照研究.

  • 经岩下窦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作者:刘庆利;刘文生;张兆勇;王年领;朱冠军;尹成国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窦区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插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海绵窦和瘘口。结果15例插管成功,DAVF均达到完全致密栓塞。术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术后并发颞叶梗死1例,致左侧肢体偏瘫。10例于6~24个月行DSA检查,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可作为海绵窦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