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脑磁图在癫(癎)外科(癎)灶定位中的作用(附47例分析)

    作者:周健;鲍民;滕鹏飞;翟锋;栾国明

    目的 探讨脑磁图(MEG)在癫(癎)外科(癎)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行MEG及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的难治性癫(癎)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接受手术治疗:10例开颅行皮质脑电(ECoG)监测.将MEG的结果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V-EEG及ECo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EG显示(癎)灶位置与发作间期和发作期V-EEG结果吻合率分别达76.6%和80.%,与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CoG的吻合率均为80.0%.39例手术病人中,术后Engel Ⅰ级21例,Ⅱ级10例,Ⅲ级8例;其中29例拟切除的区域涉及到解剖学意义上的功能区.术中根据MEG显示的功能区位置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术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未加重.结论 MEG为无创性检查,对高频放电检出率较高,弥补了脑电在介质衰减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癫(癎)外科治疗中对功能区的保护.

  • 脑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癎)的外科治疗(附41例分析)

    作者:鲍民;周健;栾国明

    目的 探讨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癎)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手术治疗的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癎)病例.总结其诊断原则、功能皮质定位方法、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等.行常规开颅病灶切除14例.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下病灶切除7例,颅内电极置入皮质功能定位后病灶切除15例,术中唤醒皮质功能定位后病灶切除5例;其中病灶切除后仍有(癎)灶放电者加行皮质双极电凝热灼11例.结果 术后无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加重.随访1年以上,Engel Ⅰ级34例(82.9%),EngelⅡ级7例(17.1%).结论 在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癎)手术治疗中,对功能皮质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手术本身.通过综合应用各种功能性检查对脑功能区做出正确的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神经导航锁孔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治疗内侧颞叶癫(癎)(附23例分析)

    作者:杨朋范;魏梁锋;赵琳;荆俊杰;梅珍;王如密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治疗内侧颢叶癫(癎)的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药物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的手术经验.均在无框架神经导航指引下,经颢部锁孔开颅,在显微镜下分开一小段颞下沟,切开侧脑室颢角前外侧壁后进入侧脑室,选择性切除杏仁核海马,并将海马旁回和钩回逐步吸除.结果 本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4-57个月,Engel Ⅰ级(发作完全消失)17例(73.9%),Ⅱ级4例(17.4%),Ⅲ级2例(8.7%).结论 神经导航下经锁孔颞下沟入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是治疗内侧颞叶癫(癎)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可妥善保护语言区和视放射,安全性高.

  • 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术探讨(附110例分析)

    作者:万亮;李世亭;仲骏;华续明;张文川;王旭辉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1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运用无牵拉显露技术、电生理定位技术、责任血管减压技术及静脉保护技术.术中发现血管压迫107例,行血管减压;对3例未发现血管压迫者行神经梳理.结果 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05例(95.5%),明显减轻4例(3.6%).部分缓解1例(0.9%).平均随访35个月,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应用解剖学与电生理学相结合,确定责任血管并予以妥善处理,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静脉保护不容忽视.

  • MRI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癎)的脑电图特点及外科治疗(附25例分析)

    作者:林久銮;周文静;刘晓燕;张光明;王东明;罗阳;石岩芳;刘晓华;宋宪成;胡翠丽

    目的 总结分析MRI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癎)的脑电图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MRI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癎)病例的治疗经验.根据病儿发作的症状及头皮脑电图特点,在可疑的癫(癎)灶起源区植入颅内电极,行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根据其间期、发作期特点制定癫(癎)灶切除计划.病灶位于功能区时术中行皮质电刺激,进行癫(癎)灶及功能区定位.结果 本组行单纯前额叶切除7例,前额叶切除加局限性皮质切除4例,局限性皮质切除加皮质热灼6例,前额叶外侧切除加局限性皮质切除3例,前额叶内侧切除加局限性皮质切除5例(其中3例加胼胝体切开);对其中6例(癎)灶位于功能区病人于局限性皮质切除后加行皮质热灼.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手术后疗效按Wilson标准评判,癫(癎)发作完全消失7例,发作次数显著减少8例,发作程度减轻6例,无明显改善4例;优良率为84%.结论 分析头皮脑电图初步定位癫(癎)灶后,再应用颅内电极进行精确致(癎)灶及功能区定位.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选择前额叶切除、局限性皮质切除、皮质热灼、胼胝体切开或根据需要联合多种术式,是治疗MRI阴性难治性儿童额叶癫(癎)的有效方法.

  •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癎)(附12例分析)

    作者:刘菲;栾国明;鲍民;周健;凌至培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顽固性癫(癎)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顽固性癫(癎)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脑炎后继发性癫(癎)3例.Lcnonx-Castaut综合征(LGS)3例,原因不明6例.均行VNS治疗,手术将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经干上,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口,将刺激器置入皮下并与刺激电极相连接.术后2周开机,刺激电流从0.25 mA逐渐调至1.5 mA.刺激时间为30 s.间歇(180-5)min,脉宽500-1 000us,频率30 Hz.结果 术后3个月,本组癫(癎)发作频率平均减少46%:术后随访1年以上5例,癫(癎)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0%以上,且发作程度减轻,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明显减少,精神状态改善.结论 VNS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术后能减少发作的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不适合开颅手术的难治性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

  • 无病灶性癫(癎)术前长程颅内电极埋置的适应证探讨

    作者:蔡立新;李勇杰;张国君

    目的 探讨无病灶性顽固性癫(癎)手术前应用长程颅内电极埋置术定位致(癎)灶的适应证及可能将其省略的条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术前MRI与CT证实无明显结构性病灶癫(癎)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根据我研究所制定的术前埋置电极适应证标准,采用电极埋置39例(埋置组),省略电极埋置43例(非埋置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总结两组术前各项评估结果的特点,并比较手术预后效果.结果 埋置组术后Engel Ⅰ与Ⅱ级25例(64.1%),非埋置组术后Engel Ⅰ与Ⅱ级20例(4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病灶性顽固性癫(癎)病人,长程颅内电极监测是保障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当发作间期异常放电焦点局限在单一脑叶并与发作起始点部位相一致时,如果此部位与发作症状学定位不悖,且在满足其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少数病人可考虑省略颅内电极埋置而直接行致(癎)灶切除手术.

  • 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对吗啡诱导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行为的影响

    作者:倪伟刚;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曹依群

    目的 研究高频电刺激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对吗啡诱导戒断大鼠觅药行为的影响,分析NAc在大鼠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通过吗啡强化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后,13只予以120Hz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吗啡刺激组),另13只予以假刺激(吗啡假刺激组).15d后给予注射吗啡,诱导大鼠恢复位置偏爱行为,测量并比较两组的位置偏爱得分.结果 吗啡电刺激组大鼠在注射吗啡诱导下不易恢复对吗啡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位置偏爱得分为(237.59±79.89)s,吗啡假刺激组为(441.29±212.68)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刺激NAc能阻断注射吗啡诱导戒断大鼠恢复觅药行为.在成瘾药物诱导戒断动物觅药行为的过程中,NAc起重要作用.

  • 青霉素脑皮质局部浸润制作癫(癎)大鼠模型的研究

    作者:徐波涛;梁军潮;杨红军;杨传红;赖显文;吴小莉;王伟民

    目的 研究采用脑皮质局部应用青霉素浸润方法制作癫(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取49只大鼠,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后,双侧钻孔暴露顶叶脑皮质;制作青霉素G钠盐生理盐水(青霉素浓度40 MU/L),再将棉片浸泡后贴敷在暴露的脑表面.同时在左右两侧钻开的颅骨里放置银制电极,记录皮质脑电图;在大鼠左后肢股四头肌插入肌电记录电极,记录肢体抽搐引起的肌电活动.结果 模型制作成功44只(成功率89.7%),脑电图记录到逐渐增多的高波幅慢波,以及阵发性肌电活动的肌电图.结论 应用青霉素局部浸润顶叶皮质的方法,可以成功制作癫(癎)大鼠模型.

  •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黑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马羽;王忠诚;张建国;张凯;刘焕光;杨岸超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致密部(SNc)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及刺激组各15只.模型组及刺激组大鼠于脑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大鼠偏侧PD模型,刺激组大鼠丘脑底核区植入刺激电极实施高频电刺激(130Hz),对三组动物的行为学、SNc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后2、4周时,刺激组SNc神经元凋亡的阳性率分别为(39.98±12.11)%和(41.12±9.23)%,模型组则为(61.74±7.82)%和(67.12±1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刺激组Bcl-2/Bax比值为0.84±1.01和0.88±0.81.模型组则为0.39±0.15和0.30±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刺激丘脑底核对PD大鼠黑质SNc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了SNc区神经递质的分布和代谢有关.

  • 深部脑刺激治疗病人持续植物状态

    作者:朱宏伟;李勇杰

    深部脑刺激是一种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较新技术,在各种保守治疗不能促醒的基础上,及在病人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深部脑刺激可作为一种尝试性且有一定前途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该技术在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调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脑电偶极子定位在癫(癎)外科的应用

    作者:林久銮;周文静

    脑电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是利用头皮脑电推算颅内异常放电位置的技术.结合病人的薄层MRI扫描及计算机的影像融合技术,偶极子能精确定位(癎)性病灶的解剖位置及与功能区的关系.癫(癎)外科据此可进行术前评估、手术入路设计、切除范围测算等.并结合神经导航技术或立体定向技术.设计佳手术入路,达到以小的创伤切除癫(癎)起源灶,并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 .

    关键词: 癫(癎) 偶极子定位
  •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诊断及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左常阳;罗毅男

    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脑肿瘤术前诊断,术前评估肿瘤特征,术中指导术者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神经纤维束,以及术后评测肿瘤切除效果等方面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即对近年来DTI在脑肿瘤诊断及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经皮微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李岩峰;马逸;邹建军;王斌;黄海韬;李付勇

    目的 总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6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2 041例(94.5%),部分缓解43例(2.0%),治疗有效率为96.5%.出现同侧面部轻度痛觉减退2 117例(98.0%),同侧面部感觉异常73例(3.4%),同侧咀嚼肌无力2 128例(98.5%),复视4例(0.2%);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个月,疼痛复发108例(5.8%),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60例(3.2%),角膜溃疡2例(0.1%),咀嚼肌无力、复视等均恢复正常.结论 该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或有严重系统疾病的病人.

  • 自体筋膜枕大孔硬脑膜扩大成形加髂骨植骨融合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附6例分析)

    作者:徐相虎;卢亦成;孙克华;骆纯;吴小军

    目的 总结采用自体筋膜枕大孔扩大成形加枕颈部髂骨植骨融合固定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经验.方法 总结6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病人的手术经验,在切除压迫的C<,1>后弓和部分枕骨下缘后,切开硬脑膜,采用自体筋膜枕大孔扩大成形,然后把预先取好的髂骨修剪并固定在枕骨和C<,2>棘突.结果 本组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受压解除,脊髓空洞缩小或消失.无脑脊液漏、感染和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了Chiari畸形病人的脑受压和脑脊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临床症状.自体筋膜修补避免了异物材料的并发症,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固定增加了颈部的稳定性.

  • 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

    作者:刘祺;赵冬;王业忠

    1 对象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27~70岁,平均42.7岁.

  • 表现为脑神经麻痹的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作者:李桂林;王斌;高俊;邓侃;王任直

    1 病历摘要 女性,30岁,因右额部及右眼疼痛4 d,右上睑下垂、复视2 d入院.查体:右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复视(图1);右额痛温觉减退.

  • 双侧丘脑胶质瘤3例

    作者:马驰原;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成惠林;印红霞

    1 病历摘要例1,女性,18岁.因头昏1个月,视物模糊1周入院.查体:双侧视乳头水肿.MRI显示双侧丘脑病变,呈低T1、高T2信号,不均匀强化.术前诊断:双侧丘脑胶质瘤.行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Ki67>40%.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13个月,病人死亡.

  • 开创我国癫(癎)外科治疗的新局面

    作者:栾国明

    癫(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癫(癎)患病率达7‰,其中活动性癫(癎)占5‰,也就是说,我国有近千万的癫(癎)病人,其中30%是药物难治性癫(癎),该类病人如经综合术前评估,至少有1/2可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并从中获益.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手术期的护理(附46例分析)

    作者:权爱莲;魏佳岩

    1998年3月~2006年7月,我院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