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作者:

    关键词:
  • 颞叶癫(癎)的功能MRI研究进展

    作者:刘兰;许亮

    颞叶癫(癎)(TLE)是癫(癎)中常见的难治性类型,临床上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癎),手术切除致(癎)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MRI技术的迅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癫(癎)研究中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尤其在癫(癎)灶的定侧、定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MRI,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fMRI对TLE脑网络、认知功能的研究,及在TLE病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诸多进展.

  • 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患儿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附76例分析

    作者:董文涛;任榕娜;杨朋范

    目的 总结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癎)(MITLE)患儿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其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以2005年6月 - 2009年3月进行手术,并至少随访1年的76例MITLE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MITLE患儿手术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MITLE患儿手术后,根据Engel分级法,46例(60.5%)达到Ⅰ级,22例(28.9%)Ⅱ~Ⅲ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首发年龄(P = 0.034,OR = 4.734,95%CI:1.121 ~ 17.067)、发作类型(P = 0.033,OR = 3.610,95%CI:1.111 ~ 11.732)是影响MITLE患儿手术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既往病因、病程、MRI检查结果、发作频率、手术侧别、发作间期放电范围、IQ、服用抗癫(癎)药物对手术效果无独立预测作用.结论 手术治疗儿童MITLE有效.首发年龄小、继发全面性发作的MITLE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 额叶及颞叶癫(癎)549例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彭炳蔚;吴立文;金丽日;卢强;周祥琴;黄颜;刘秀琴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 海人酸致(癎)大鼠海马结构GABAB受体亚单位表达的研究

    作者:汤继宏;包仕尧;胡斯明

    目的:探讨海人酸诱导大鼠颞叶癫(癎)(EP)发作后2种Y-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单位GABAnR亚单位1a(GBRla)和GABABR亚单位2(GBR2)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P发作后GABABR亚单位mRNA及蛋白在海马的表达.结果:致痫早期Cal和CA3区2种亚单位mRNA表达持续低下后逐渐增加,DG区则暂时性下降后很快回升;而免疫反应早期却未见明显改变,随后Cal和CA3区表达处于低水平,DG区和颞叶皮质表达下降后很快恢复.结论:致(癎)后2种GABAB受体亚单位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

  •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区NCX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江利敏;肖波;林祐成;李蜀渝;周艳辉;柳茵

    目的:动态观察钠-钙交换体(NCX)mRNA和蛋白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癎)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及齿状回区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备癫(癎)动物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时间点NCX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急性期(6~24 h)海马各区NCX3 mRNA表达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进入静止期各区表达趋向回升,慢性反复自发发作期(30、60 d)各区表达又出现不同程度的两次下调.除致(癎)后6 h大鼠海马各区的NCX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外,NCX3蛋白变化趋势与NCX3 mRNA基本一致.结论:NCX3表达下调可能通过增加神经元钙超载,改变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促使癫(癎)发生.

  •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内Rnd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

    作者:柳茵;肖波;周艳辉;冯莉;龙莉莉;李国良;龙小艳

    目的:动态观察小分子GTPase Rho家族的Rnd1 mRNA及其蛋白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致(癎)大鼠模型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颞叶癫(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颞叶癫(癎)模型中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癫(癎)持续发作(SE)后各时间点海马内Rnd1 mRNA的表达变化,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Neo-Timm染色法分别检测齿状回门区、CA1区及CA3区中该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苔藓纤维出芽(MFS)情况.结果:实验发现模型组于SE后8 h内即出现Rnd1表达上调,SE后约1 d达高峰,7 d左右回复至对照组水平,此后其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似;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Rnd1蛋白表达从SE后8 h内即开始上调,约3 d达高峰,至7 d虽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且这种情况可一直持续至慢性期.结论:急性期海马齿状回门区Rnd1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MFS的发生参与了颞叶癫(癎)的发生.

  • 丰富环境影响颞叶癫(癎)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倩;李瞿;王加璐;赵传胜

    颞叶癫(癎)是较为常见的癫(癎)类型,由颞叶及颞叶附近的病变引起,以反复、自发的(癎)性发作为特征,极易导致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丰富环境能够对正常脑以及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损伤,有神经功能促进作用.目前关于颞叶癫(癎)方面的报道甚少,文中就有关丰富环境与颞叶癫(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轴突导向分子Sema3F及其受体Np2表达的变化

    作者:袁学谦;肖波;李玲;唐铁钰;王康;李蜀渝;李国良

    目的 研究颞叶癫(癎)大鼠海马轴突导向分子Sema3F及其受体Np2表达的变化.方法 给SD大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氯化锂制作颞叶癫(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对致(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的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颞叶癫(癎)大鼠致(癎)后7 d、15 d,海马CA1区、CA3区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 致(癎)后30 d、60 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齿状回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CA3区Sema3F、Np2表达在致(癎)后早期明显下调,而在慢性期恢复正常.

  •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复合体毁损术治疗MRI阴性与MRI阳性颞叶癫(癎)疗效的差异

    作者:罗惠民;赵全军;林鸿;吴朝辉;田增民;张剑宁;王红;王福莉;李红玉;刘青

    目的 观察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癎)的手术疗效,并对照术前MRI阳性患者与MRI阴性患者手术疗效差别.方法 对267例顽固性癫(癎)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127例进行回访,对回访结果行Engel分级评定,根据患者MRI表现是否阳性将获访患者分为两组,计算两组患者(癎)性发作消失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并对其间差异分别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2 ~70个月,Engel分级Ⅰ级41例,Ⅱ级7例,Ⅲ级22例,Ⅳ级57例,总体(癎)性发作消失率32%.MRI阴性患者组(癎)性发作消失率50%.MRI阳性组(癎)性发作消失率16%.经比较,两组患者(癎)性发作消失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6.33,P< 0.005).结论 头颅MRI示阴性者手术疗效较头颅MRI有阳性发现者手术疗效明显要好,推荐MRI阴性的药物难治性癫(癎)患者首选立体定向毁损.

  • 磁源性影像对颞叶癫(癎)定位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婷;杨露;钱春发;顾剑虹;刘文;刘宏毅;张锐

    目的 探讨磁源性影像(MSI)对颞叶癫(癎)患者癫(癎)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23例颞叶癫(癎)的患者进行了MSI检查,将结果与普通EEG、视频EEG和皮质EEG结果进行比较.其中8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MEG显示单致(癎)灶15例,多致(癎)灶8例,MEG于V-EEG的符合率为84.6%,17例MRI检查异常,MEG与MRI结果符合率76.4%.8例术中ECoG定位检查,与MEG定侧定位均完全符合.13例患者MEG定位后行手术或伽玛刀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MSI对颞叶癫(癎)定位准确,具有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的价值.

  • 建立海人酸颞叶癫(癎)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忠旭;栾国明;张颖;闫丽

    目的建立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海人酸颞叶癫(癎)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永久癫(癎)敏感性的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将海人酸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注入大鼠的海马组织,于不同的时间观察大鼠的癫(癎)发作情况和海马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大鼠在经历"湿狗样抖动"、口唇和头的自运动症、前肢抽搐、后肢抽搐后,进入强直-阵挛性全身发作,之后,每周均有自行发作,表现与人类颞叶癫(癎)极为一致.海马神经元的缺失、胶质细胞增生是模型长期癫(癎)敏感性的基础.结论立体定向方法建立的大鼠颞叶癫(癎)模型的发作形式及病理学改变与人类的颞叶癫(癎)极为一致,并且具有长期的癫(癎)敏感性.另外,立体定向局部注药所用海人酸的量较系统给药明显减少,花费显著减少.因此,该模型即可靠又经济.

  • 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佳唐;罗东;谭启富;何俊;倪永;廖鑫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72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我国谭氏标准,满意:59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3例;效差:2例;无改善:5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癎)疗效确切可靠,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

    关键词: 颞叶癫(癎) 治疗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颞叶癫(癎)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玲;肖成华

    磁共振波谱成像是目前惟一无创的可以在分子水平对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对很多颅脑疾病能做到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控.本文主要对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颞叶癫(癎)的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 海马波谱分析在儿童颞叶癫(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陆敬民;杨光;赵连东;严家舜;刘金有

    目的 探讨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S)在儿童颞叶癫(癎)(T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GE公司Singa HDe至臻版1.5T磁共振成像仪,对30例TLE患儿(TLE组)和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行颅脑MRI和海马单体素1H-MRS检查.观察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水平,分析NAA/(Cho+ Cr)、NAA/Cr及NAA/Cho比值.分别对患侧、健侧及健康对照组儿童海马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MRI结合MRS发现海马区异常28例.TLE组患侧与健侧、健康对照组NAA/(Cho+ Cr)、NAA/Cr及NAA/Ch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健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例行手术证实,术后病理学改变:镜下可见脑表面呈波浪状,皮质厚薄不均;皮质内可见巨大神经元、未成熟神经元,散见形态异常神经元;白质内可见少量异位神经元.结论 TLE患儿患侧海马的NAA/(Cho+ Cr)值降低,可早期诊断海马硬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儿童TLE提供证据.

  • 颞叶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陈国洪

    目的 探讨颞叶癫(癎)(TLE)和颞叶外癫(癎)(XTLE)患儿急性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方法 行24 h视频脑电图检查期间有发作的癫(癎)患者27例,结合视频脑电图结果和MRI结果,把患儿分为TLE组(13例)和XTLE组(14例).在做脑电图前(0 h),发作后3 h、6 h、12 h、24 h分别采集2组患儿血清.NSE和S-100b蛋白定量检测采用ELISA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0 h时比较,TLE患儿3 h、6 h、12 h、24 hNSE水平均呈著增高(Pa<0.01),XTLE患儿NSE水平无明显变化.与0 h时比较,TLE患儿3 h、6 h、12 h、24 h S-100b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XTLE患儿S-100b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 TLE患儿血清NSE和S-100b蛋白在强直阵挛后和复杂局限性发作时均有升高,TLE可能存在癫(癎)相关性脑损伤.

  • 影响颞叶癫(癎)患儿磁共振波谱下海马神经元丢失的相关因素

    作者:罗景华;任榕娜;杨朋范;钟群

    目的 探讨影响颞叶癫(癎)患儿海马组织中神经元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55例通过脑电图、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为颞叶癫(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正常的海马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N-乙酰天门氨酸/胆碱加肌酸复合物(NAA/Cho+Cr)比值低值为0.72,低于此值0.05为异常,分为神经元无丢失组(A组)和神经元丢失组(B组),对二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颞叶癫(癎)患儿海马组织中神经元丢失的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有海马神经元丢失47例,总发生率85.45%.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癫(癎)家族史、有无先兆、有无损伤因子、用药种类(单药或联合用药)与癫(癎)患儿海马神经元的丢失程度无关,而发病年龄(≤3岁)、发病病程(>2 a)、发作频率(≥1次/月)、发作持续时间(≥60 s)、发作类型(全身性发作)为其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为海马神经元丢失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磁共振波谱能够无创地检测到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癫(癎)患儿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发生与发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等有关,因此对癫(癎)患儿早期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 颞叶癫(癎)动态脑电图和影像学诊断

    作者:虞婕;孔峰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CT、MRII对颞叶癫(癎)的诊断作用.方法颞叶(癎)样发放者35例,采用AEEG分析其脑电图变化.结果AEEG常规描记(癎)样发放3例,AEEG间歇期13例,临床发作期19例.28例头颅CT、MRl检查,异常22例(78.6%).结论 AEEG结合CT、MRI检查对癫(癎)的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125例颞叶癫(癎)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波;曾其昌;黄红星;卢军;王琴

    目的 评价颞叶癫(癎)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颞叶癫(癎)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全面评估.结果 本组12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3 a,疗效按Engel的标准评定,Engel's效果分级:I级(术后无癫(癎)发作)81例(64.80%),II级(极少发作,1~2次/a)20例(16.00%),III级(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16例(12.80%),IV级(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下)8例(6.40%),总有效率93.6%.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癫(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理想.

    关键词: 颞叶癫(癎) 手术
  • 伴有结构性病变颞叶癫(癎)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旭;董芳永;舒凯;雷霆;李龄;康慧聪

    目的:对伴有结构性病变颞叶癫(癎)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和术中监测对病灶切除和术后癫(癎)控制的意义.方法:伴有结构性病变颞叶癫(癎)患者74例,术前进行全面详细评估,并进行病灶和致(癎)灶定位,术中在EcoG描记辅助下行病灶+致(癎)灶切除,术后随访6-48月.结果:术前V-EEG检查异常者59例(80%),MRI检查阳性者70例(95%),余4例行PET检查示颞叶局部代谢减低;术中EcoG描记异常放电者61例(82%);术后随访EngelⅠ级51例(70%),EngelⅡ级13例(18%),Engel Ⅲ级5例(7%),Engel Ⅳ级5例(7%).结论:对伴有结构性病变颞叶癫(癎)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联合神经影像学检查、V-EEG、临床表现和其它术前评估手段对病灶和癫(癎)灶定位具有重大意义.在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指导下,行病变切除术+致(癎)灶切除术(或阻断(癎)性活动扩散的手术,如多处软膜下横切),可获得较好疗效.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