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外科ICU急性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于延玲;申娜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ICU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178例发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躁动患者的躁动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生躁动的原因包括颅内因素和非颅内因素,常见的非颅内因素包括缺氧、有害刺激、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大小便障碍、电解质紊乱、心理因素等.结论 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神经外科ICU患者躁动,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PBL联合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于倩;张晓锐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2012年,某院尝试对53名神经外科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观察组)进行带教,并与此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52名护生(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评情况。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分别为77.4%,100.0%,高于对照组的57.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36,4.238;P<0.05);观察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分别为73.6%,96.2%,高于对照组的53.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428,4.107;P<0.05)。各自评项目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本科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护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分层培训在神经外科护士岗位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钟桂钦;许乐;肖春秀

    本研究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内容包括:根据护士的能级要求与专业技术等级,制定层级目标及计划;将培训的具体时间表穿插到日常工作中,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交叉进行。经过分层培训建立了有一定专业特色的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 神经外科护生多元化带教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作者:万艳慧;马静;杨惠清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生越来越呈现出成分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素质多重化的趋势[1],在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同时,也给医院护生带教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更好的适应护生新变化,提升护理队伍素质,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创新护生带教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探索和应用多元化结合的带教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朱小青;崔亚林;朱锦芳;徐萍;徐丽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士继续教育的方法.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神经外科的护士进行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结果 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8%.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继续教育切实可行.

  • 人脑连接组学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艳阳;余新光

    人脑连接组学利用神经影像和电生理技术从宏观层面构建人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网络,结合图论的分析方法,刻画脑网络的拓扑属性,进而理解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工作机制[1-2].

  • 品管圈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俊英;杨洪菊;胥婷;都娟;郑丽娜;周文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护理实习生192名为试验组,成立护理带教品管圈小组进行带教学习;选取2013年护理实习生171名为对照组,按照实习大纲要求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式带教学习,后通过对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带教教师对学生工作满意度评价、学生对带教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比较活动开展前后教学质量的差异.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教学的试验组,学生在理论水平、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了很大提高(P<0.05);带教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劳动纪律等方面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学生对带教老师及教学管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师生相互满意度明显提高,并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了带教工作质量.

  • 神经外科康复操的应用实践

    作者:郎黎薇;徐燕;张铮;石卫琳;张缨;沈劲松;郑红云;殷志雯

    总结了在神经外科病房开展神经外科康复探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康复操由神经外科护士在神经外科、康复科医生的帮助下研制而成,针对可下床活动的患者和卧床患者,分别有站立式神经外科康复操和床上神经外科康复操.康复操活动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是神经外科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促进了医护患三方的沟通,提高了术后患者康复的积极性.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营养途径的探讨

    作者:李伟;朱权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早期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同时伴有高血糖和负氮平衡的应激状态,机体处于一种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状态,免疫功能下降,加之脱水药及大剂量激素应用,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和其他并发症的机会,导致病残率和病死率升高.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有胃肠外营养(PN)和肠道营养(EN)两种营养途径.由于PN和EN和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临床使用中难以抉择.本文将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两种途径的优劣和选择进行阐述.

  •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文辰;宫建;孙晓辉;王玎;徐鲁峰;孙雨娇;李杨;高冠楠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8家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共2400例,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自行设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调查表》,采集患者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名称,术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术中是否追加抗菌药物,术后停用抗菌药物时间等信息.结果 240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Ⅰ类切口1308例,Ⅱ类切口1092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合计使用抗菌药物11类35种,使用例次为6314例次,557例次(7.74%)患者的使用时间不合理.结论 需加强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Chiari Ⅰ畸形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作者:马志明;王义荣

    ChiariⅠ畸形是后脑发育异常的先大性畸形,有关其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如容积学说、遗传学说等.而近几年学者们又根据Chiari Ⅰ畸形伴发脊髓空洞症总结了一些新的学说,但具体机制至今未明确.本文从Chiari Ⅰ畸形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角度对该疾病进行综述.

  • 神经外科研究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之教学探析

    作者:齐巍;赵元立

    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在临床见习课中往往会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在脑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的临床见习实践,探讨传统口述示教、多媒体病例讨论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PBL)相结合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见习课中应用效果.

  •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微创神经外科术前局部脑区定位的应用

    作者:鹿松松;田君;王守森

    微创神经外科学理念主要体现为在低程度损伤脑功能结构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颅内病变,使得神经外科手术达到小型化、智能化和闭合化,以期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及更好的生活质量。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项非侵袭性的脑功能检测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各个领域。本文就功能磁共振中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相关概念及其在神经外科术前局部脑区定位的应用作一综述。

  • 加强康复治疗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罗晟;何永生

    神经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现代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神经外科康复治疗的含义、治疗原则、治疗时机掌握、具体治疗措施与前景展望等进行讨论,提倡早期正规系统个体化神经康复治疗。

  • 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分析

    作者:宋凤磊;赵阳;马琳;王利刚;刘博峰;孙鹏;尚云才;王光羿

    目的 探讨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计9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2例)以及常规一线治疗后患侧去骨瓣减压术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50例),监测手术前后颅内压,Glasgow预后分级评价预后,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伤至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4.63±1.61)h对(36.61±1.92)h;t=32.464,P=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d颅内压即降低(P=0.001),至术后7d颅内压持续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颅内压降低(P=0.001).9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7例(40.22%),预后不良55例(59.7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54.76% (23/42)对28%(14/50);x 2=5.697,P=0.017],且两组<41岁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41岁患者(x 2=5.526,P=0.025).92例患者中31例(33.70%)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11例(11.96%)、颅内出血4例(4.35%)、脑积水3例(3.26%)、感染4例(4.35%)、癫癎2例(2.17%)和器官功能障碍7例(7.6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43%(9/42)对44%(22/50);x2=5.205,P=0.022].结论 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预防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长期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治疗体会

    作者:范寿成;王宏江

    对30例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显示,长期颅骨缺损组患者术中[硬脑膜缺损(P=0.001)],术后[新发癫(痫)(P=0.035)、脑积液(P=0.021)]和术后晚期并发症[异物感(P=0.035)、头痛头晕(P=0.05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长期颅骨缺损患者施行颅骨修补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手术效果欠理想,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 我国功能神经外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孟凡刚;张建国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功能改变或紊乱所致的疾病.功能神经外科是应用各种手术和技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进行刺激、破坏或重建,实现新的系统平衡.以达到缓解症状、恢复神经功能之目的[1].功能神经外科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神经外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脊柱亚专业培训的思考

    作者:菅凤增

    随着神经外科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各个亚专业的出现成为必然,除传统的肿瘤外科、创伤外科和血管外科外,一些新的亚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血管内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

  •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概述

    作者:洪微;李震;杨学军

    本文概述了2009年度神经外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通过对申请和资助项目的分析,反映神经外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谨供从事神经外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申报科学基金时参考.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赵岩;孙健;杨学军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为了综合解剖结构影像(CT、MRI、B 超等)和功能影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等)的优势,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并且有了较大发展,使神经外科的理念有了极大转变.近年来,以影像融合为基础的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更是给神经外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神经外科尤其是脑实质内病变的手术方式取得显著进步.利用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可以标记并在术中保护重要脑功能结构,以大化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对改善重要脑功能区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