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Journal of Qilu Nursing 제로호리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省护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7256
  • 国内刊号: 37-125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4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刘玉芹 盖庆云(执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全面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作者:祁秀丽

    目的:探讨全面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全面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重型肝炎3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陈兆霞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观察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实施各项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治愈7例,好转2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

    作者:李利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Rikor镇静躁动评分( SAS)评估患者病情,评分>2分给予镇痛、镇静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0±1.3)d,治疗天数(10.0±4.5)d,死亡4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给予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精心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ICU 镇痛 镇静 护理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汤艳梅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耐受性及生存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耐受性、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马桂芹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96例哮喘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提高了哮喘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20%甘露醇致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徐晓珩;朱丽娜;王佳音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20%甘露醇致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20%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20%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2型糖尿病40例运动疗法护理干预

    作者:姜福爱

    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人。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除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外,运动疗法也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自2012年3月始,我们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协同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马秀杰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患者为实验组,2011年1~12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专业知识、技能指导,并给予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形式的协同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 SF-36)评价两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SF-36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评分值均高于出院时( 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各项目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优质护理对中晚期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

    作者:侯浩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中晚期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8例行介入术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介入术后给予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介入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焦虑与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者焦虑度为70.8%、满意度为33.3%,观察组焦虑度为25.0%、满意度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3例临床护理

    作者:朱春霞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63例(27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激光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视力,其中视力下降36眼(12.9%),视力无明显变化126眼(45.2%),视力提高117眼(41.9%)。复查视网膜荧光素造影,有效247眼(有效率88.5%),无效32眼(无效率11.5%)。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积极的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 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阮春花;廖浩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物或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分析53例急性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加强灌流前、中、后护理及病情监测,总结急救与护理经验。结果:53例急性中毒患者,死亡2例,存活51例,抢救成功率96.23%。结论:在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监测、严密观察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 内生场热疗同步介入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32例临床护理

    作者:刘慧;冯雯;刘思海

    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同步介入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6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介入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2.5%,疼痛缓解率为68.8%;对照组总有效率28.1%,疼痛缓解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内声场热疗同步介入化疗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和提高疗效。

  • 小儿肠套叠低浓度泛影葡胺灌肠复位109例临床护理

    作者:王庆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低浓度泛影葡胺灌肠造影复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9例肠套叠患儿行低浓度泛影葡胺灌肠造影复位,术后严密观察,规范化护理,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10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除了给予肠套叠患儿完善的临床规范化护理外,还应给予家属专业的健康宣教及健全的心理护理。

  • 系统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秋敏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影响,为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8例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中文版( CMMSE)、日常生活能力( ADL)量表,评价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精神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量表、CMMSE量表、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强化脑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

    作者:邱淑丽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穴位注射及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及PSQI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及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RF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恶心、呕吐及睡眠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 针对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黄小琼;曾秋萍;段鸿露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脑卒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评定、管饲安全喂养、电视X线透视检查( VFSS)、个体化持续的间接吞咽功能训练、个体化的摄食训练、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个性化针对性康复训练,完全康复、经口摄食36例,占90.0%;出院携带胃管4例,占10.0%;吸入性肺炎3例,占7.5%。结论:脑卒中出现重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误吸,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加快吞咽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医护人员对ALL患儿化疗期疲乏症状的体验调查

    作者:卜秀青;周雪贞;刘悦新;叶启蒙;裴永光;刘可

    目的: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期疲乏症状的体验。方法:运用自制问卷对61名在广州市4家三甲医院儿科血液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ALL患儿化疗期间的疲乏发生率位居所有不适症状的第五位。认为患儿疲乏发生“经常”或“总是”的医务人员占71.6%,认为患儿“疲乏严重”者占63.9%,认为化疗第一、三阶段的疲乏严重的比例分别为37.0%和45.7%。ALL患儿化疗期间疲乏的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副作用(60.7%)和呕吐导致的营养不良(26.2%)。医护人员均表示尚未使用专门工具测量患儿的疲乏,而亟须此类量表的医护人员占55.9%。结论:医护人员认为ALL患儿化疗期疲乏症状普遍、程度严重,临床亟待引进或开发儿童专用的疲乏量表。

  • 护理门诊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汪必会

    目的:探讨护理门诊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参加护理门诊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参与护理门诊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监测评估,观察组通过咨询指导及危险因素干预实施为期6个月的门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 P<0.01)。结论:护理门诊管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仲金丹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就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主要医学数据库,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v5.0软件就正确服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情绪调节、监测血压、降低体重等7个方面就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7个方面,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针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应予以推广。

  • 集体偏瘫康复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蒋芙蓉;李国民;冯芳

    目的:探讨集体偏瘫康复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行针灸、理疗、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康复操训练。分别对两组入院时及康复操锻炼后1个月进行Fugl-Meyer 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量表)来评价康复操锻炼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Fugl-meye、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集体偏瘫康复操锻炼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乔霞;钱志梅;李谦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ECT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HAMD减分率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合并MECT可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姜玫;吕明;段元秀;韩双双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337例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128例、实验1组98例及实验2组11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急诊抢救室-导管室护士进行规范化理论、技能培训,优化护理流程,设置STEMI专职护士;实验2组在实验1组基础上设计制定完善的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并进一步规范化培训STEMI专职护士及导管室护士,充分发挥其在流程中的抢救、护理效能。比较三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D2 B时间、住院日、D2 B达标率及围术期院内病死率等质量指标。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D2B时间、住院日、D2B达标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1组与2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住院日、D2B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行PCI术患者中应用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可明显提高STEMI急救护理质量,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8所医学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研究生能力期望现状调查

    作者:唐小璐;牟绍玉

    目的:调查8所医学高等院校护理研究生的能力期望,探索现阶段培养方案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差距。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8所医学高等院校49名在读护理研究生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护理研究生普遍认为职业道德是其需要具备的素质,其次是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对整体护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期望相对偏低。结论:现阶段培养模式及方案与学生能力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进。

  • 心理干预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贾秀云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0例尘肺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和身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心理处于佳状态,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7个月后,较干预前患者情绪明显好转,性格健康开朗,咳嗽、气喘、胸闷、憋气等临床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P<0.01)。结论:对尘肺患者给予系统性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气喘、胸闷、憋气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率,延缓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技能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薛冬群;刘月仙;王秋琴;马婷婷;魏凡

    目的:研究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学习、掌握和应用传统技能的现状,了解学生对中医技能的认识、运用技能的信念以及运用技能养生保健的行为。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中医技能比较了解的占75.6%,完全不了解的占4.6%,听说过却不会运用的占19.8%;中医技能的总体运用情况不够普及,选择经常运用(≥4次/月)、定期运用(每周一两次以上)仅分别占6.1%、2.1%;被调查的7项中医技能中,排在前3位的是艾灸、刮痧、穴位按摩,而运用耳埋、针法、拔罐、热熨的很少;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中医技能发展前景较好,并表示今后会继续或尝试使用。结论:中医技能的传统实践和理论体系无法充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部分学生缺乏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观念,不能充分运用中医院校的资源主动学习和运用中医技能。中医院校应该进一步完善中医技能的教学,积极创造运用中医保健的氛围,以促进中医技能的发展。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作者:李丽;豆桂军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 EN)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将实施EN的2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和观察组123例,对照组按EN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实施EN的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开心营”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依群;李玲

    目的:探讨“开心营”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开心营”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理观察量表( NOSIE-40)评分、抑郁量表( SSPI)评分和卡尔加里量表评分。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及SSP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退缩及SS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实施“开心营”康复模式,对其恢复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陈爱民;张玉梅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将希望理论贯穿其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希望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erth希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erth希望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希望理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的希望指数,降低其抑郁情绪,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 苏州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琳;顾洁

    目的:调查分析苏州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患者261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调查其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期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昼夜睡眠倒置及总分患者得分均高于住院前得分(均P<0.05)。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住院期间和住院前睡眠质量均高于无慢性疾病史患者(均P<0.05)。有住院经历或者重大手术史的患者比没有类似经历的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分数高( P<0.05)。住院时间<2周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数高于住院时间≥2周的患者(P<0.05),睡眠时间接受治疗和护理(午夜)比没有接受任何治疗或护理的睡眠质量分数高(P<0.05)。此外,患者住在单人病房的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分数均高于那些住在拥挤病房(双人或以上)的患者( 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差,受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两方面影响,其中外源性环境因素是主要的原因。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刘庆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营养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张海平;谭伙连;吴伟霞;许水连;李培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98例入院的低视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本组患者与社会常模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干预后本组患者SCL-90评分(除人际关系外)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临床治疗未明显视力好转的患者SCL-90评分(除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低视力患者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低视力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冯凤;李平;牟善芳;张艳秋;崔霞;孔立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中风患者情志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中风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分别评价各组入院第1、7、14天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 CS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干预第7、14天,干预组在改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及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干预第14天,干预组C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患者抑郁、焦虑为主的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 中医辨证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郑艺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加有利于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控制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在手足口病救治中的作用

    作者:杨红梅;李亚红;罗娟荣;李淑萍;杨雪贝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在手足口病( HFMD)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5~12月收治HFMD患儿65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将2012年1~8月收治HFMD患儿41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尽早识别高危因素,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对两组重症病例数、重症患儿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持续天数及病死率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比例增加、患儿高热持续天数减少、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人数减少( P<0.05,P<0.01)。结论:对HFMD患儿早期病情识别,筛查出重症病例,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重症HFMD患儿高热持续时间,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 膏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盛英丽

    目的:探讨膏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运用关元、神阙、中脘、足三里处中药敷贴治疗,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膏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造血干细胞移植晨交班记录单》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

    作者:张春凤;周贻振;陈英华;李智;周雪梅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晨交班记录单》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查2012年3~5月护士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作为对照组,共145人次;抽查2012年9~11月护士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作为观察组,共136人次。晨交接班结束后,由护士长对接班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掌握总达标率及不同年限护士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晨交班记录单》能有效提高护士晨交班的质量。

  • 信息化护理工作流程优化与再造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猛;常英红

    目的: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方法:利用全新的护理信息化系统,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处理医嘱、医嘱查对等重点环节的流程与再造,比较2008年与2010年我院给药差错发生率。结果:2010年我院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08年(P<0.01)。结论:在信息化环境下优化的护理工作流程,可使护理工作标准化,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品管圈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丽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选定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为活动主题,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病区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使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 PDCA循环在给药前身份识别中的促进作用

    作者:蒲晓煜;崔小松;王羽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给药前身份识别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分析2012年1~12月在每月以PDCA循环进行质控后某科给药前身份识别率的情况。结果:随着PDCA循环参与逐月质控,患者佩戴腕带、给药前腕带姓名及住院号识别情况、给药前总识别率呈逐月增高趋势。结论:PDCA循环的正确运用有利于给药前身份识别率升高,并形成良性循环;人人参与的过程,有利于有效提高实施效率。

  • 后撤部分导丝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

    作者:金小红;刘小曼

    目的:探讨后撤部分导丝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实验组在送管过程中拔出部分导丝。置管后比较两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结果:实验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置管过程中拔出部分导丝能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的影响

    作者:杨琳;刘海霞;朱翠平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 NNS)联合音乐治疗( MT)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NNS组、MT组、NNS联合MT组及对照组各15例,比较各组患儿静脉穿刺前后心率变化及新生儿疼痛量表( NIPS)评分。结果:静脉穿刺时、穿刺后1 min及2 minNNS组、MT组及NNS联合MT组NIP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NNS联合MT组评分分别低于NNS组与MT组(P<0.05);穿刺后1 minNNS联合MT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后2 minNNS联合MT组心率分别低于NNS组及MT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应用NNS联合MT治疗,可明显减轻其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捻发式吸痰与传统吸痰方法比较

    作者:刘桂霞

    目的:将捻发式吸痰与传统吸痰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寻求更佳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需吸痰住院患者20例,随机使用两种方法各吸痰96次,采取自身对照,观察吸痰时患者心率增快的程度、经皮血氧饱和度提升的速度、呼吸道黏膜损伤情况及痛苦程度。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心率增快程度、SpO2数值提升速度、黏膜损伤、耐受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法( P<0.01)。结论:捻发式吸痰较传统吸痰方法对心率的影响及呼吸道黏膜损伤较小,且能更快提升经皮血氧饱和度,使患者耐受性更好。

  • 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作者:喻小清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对血液透析行颈内静脉双腔导管患者短期凝血指标及导管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置管操作方法,观察组给予高浓度肝素钠封管,对照组给予低浓度肝素钠;比较两组使用肝素液封管后短期凝血指标、导管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高浓度肝素钠封管后30 min优于基础值( 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状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行颈内静脉双腔导管患者高浓度肝素钠液封管,发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90°健侧卧位对坠积性肺炎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

    作者:华辉;梅丛敏

    目的:探讨90°健侧卧位对坠积性肺炎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ICU危重患者52例分别于仰卧位和90°健侧卧位,用心电监护仪测定出患者指脉氧、呼吸和心率的变化,随机抽取患者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测出患者PaO2、PaCO2,并计算出患者氧合指数( PaO2/FiO2)。结果:90°健侧卧位后1 h患者指脉氧、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与仰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90°健侧卧位可以明显改善坠积性肺炎患者氧合状况。

  • 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临床护理

    作者:桂萍;胡玉萍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类型,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发病初可似红斑型或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以后皮损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斑片且迅速波及全身,在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大疱和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形成糜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如烫伤样外观[1]。可累及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抢救不及时而死亡。2013年5月7日,我们收治1例癫痫持续状态服用卡马西平治疗而引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癫痫控制,疱疹痊愈予以出院。现报告如下。

  •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舒适护理

    作者:章玉玲;刘精东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在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使其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是日本Imagawa A等[2]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该型糖尿病呈超急性起病,代谢紊乱严重,预后凶险,是代谢内分泌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常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死亡。2012年5月,我们收治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淋巴瘤致急性肾衰竭1例急救护理

    作者:田飞;王燕青;白晓楠;王雪梅;徐小晶

    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已成为目前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及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危险的侵袭性淋巴瘤的主要化疗方案[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及肝功能损害,肾衰竭少见。国外报道HD-MTX肾损害的发生率为2.5%,国内尚未系统观察[2]。肾衰竭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可引起生命危险。我科用HD-MTX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120例,2011年12月出现了1例淋巴瘤患者应用 HD -MTX后出现急性肾衰竭,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简;汤月明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后比较两组血压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上再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郭霞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

    作者:陈志英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教学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护生深入社区对居民开展健康调查,收集居民健康资料;评估社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前组织护生分组角色扮演、反复演练,然后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健康教育实践成效及《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后,护生对社区护理教学的满意度为91%,护生综合能力优良率为93%,《社区护理学》考核优良率为90%。结论:深入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提高《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有助于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吉莉

    目的:探讨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在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实习护士实行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查房前制定教学查房计划,带教老师、护生、患者均做好准备;查房中,按查房计划分别由各护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并组织护生进行讨论及评价总结。结果:90名护士调查情况查房前准备有压力占100.0%,调动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占94.0%,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88.0%,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占94.0%,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占88.0%,有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占86.0%,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占84.0%。结论:实施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使护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由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增强了护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让护生在学习合作中充分领悟到护理工作的协作性、连续性,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提升了带教老师的查房意识和带教水平。

  • PICC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护理现状

    作者:梁敏;何金爱

    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拔管是PICC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拔管困难又是拔管时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40%~0.965%,尽管发生率低,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导管断裂、血管组织损伤甚至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2]。近年来关于PICC拔管困难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大多以个案或讨论等形式出现。现将对国内外PICC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和应对策略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 “211”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作者:杨庆爱;王若维;李风燕;王日军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其培养规格突出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的专才基础之上的通才教育[1]。本学院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初,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定为4年,以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性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在对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提出了“211”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莉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为冬春季节,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各器官均可受累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死亡约3万,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小儿科患病首位,成为医护人员棘手问题[1]。小儿肺炎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是减少肺炎相关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目前有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袁修银;任俊翠;孙瑛

    临床护理工作特点之一是移动性大,很多护理工作需要在患者床边进行,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促使护士走近患者,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移动护理解决了护士站到患者床边50 m信息手工处理的护理难题,为给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依托信息化拓展护理工作范围,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护理工作是必然趋势,移动护理系统为优质护理的深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1]。现将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素质的期望调查

    作者:黄爱梅;肖欢;邢秋燕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素质的期望,全面落实好临床护士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素质的期望调查量表”对住院5 d以上的136例患者和在职的1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与在职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素质期望评价的21个项目中1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护士的服务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得分明显高于身体仪表素质得分。结论:护患双方高度重视护士的专业素质、服务素质,应重视护士的专业素质、服务素质的培养和追求。

  • 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需求现状调查

    作者:闫燕;邵院玲;张青青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为开展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选择280例外科住院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需求高的前5项分别是: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主动报告医护人员,出院后及时复诊症状,药物主要作用及不良反应,术前禁食时间及重要性,特殊体位、留置导管目的、注意事项。结论:针对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需求较高,但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复杂的现状,医护人员应树立高度的护患共同参与的意识,使患者或家属从消极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从而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 南通市7所养老机构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顾桐语;宋红玲;陈志红;朱娟娟;许玉红;陈志菊

    目的:调查南通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状况,探讨其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中文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对南通市7所养老机构2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南通市养老机构老年抑郁患病率为56.2%,入住老年人的抑郁评分为(12.70±6.66)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为(35.13±9.88)分;养老机构的老人抑郁发生与健康自评、爱好、自理能力显著相关( P<0.01)。结论:南通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患病率高,受健康自评、爱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 PICC置管患者携管期间自我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董惠娟;商丽艳;徐晓婉;姚真;钱火红

    目的:通过调查PICC置管患者携管期间自我管理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方案。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PICC专科护理门诊行导管维护的280例患者进行居家自我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PICC置管后导管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置管或维护技术水平、导管维护不方便、导管对个人形象的影响与置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31.1%的患者及家属会每周、35.7%的患者及家属会每天检查导管情况;37.1%的患者支持实施居家自我护理,另有17.9%的患者和家属十分支持并愿意参与居家自我护理,并有携管时间在2~9个月的17例(6.1%)患者是由家属及门诊共同完成维护,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有50.9%的PICC携管患者会愿意推荐给其他患者。结论:PICC置管患者对导管接受程度较高,患者重视携管期间的自我管理,护理人员应重视部分患者有携管期间居家护理的需求,可通过对各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加强PICC置管维护培训,必要时对家属进行培训参与维护,让患者能就近或居家实施维护,提高患者管路维护的依从性。

  • 119例传染病住院患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蒋晓云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传染病患者对传染病感染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传染病患者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通过面对面交流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方式,对先后在感染病区住院的119例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9例传染病患者对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普遍较高,对经血液、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了解较低;119例传染病患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就诊时医务人员告知,其次为电脑网络查询。结论:119例传染病患者对感染途径及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普遍存在误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医务工作人员应根据传染病患者的需要,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 中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调查与干预

    作者:宋秀红;王俊;程艳;姜永梅;许雪梅

    目的:调查中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加强糖尿病的有效控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5例中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病程>15年的中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锻炼、遵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方面自我管理状况较好,不同病程患者在以上5个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病程患者在高、低血糖的自我预防及处理方面均较好。结论:中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自我管理状况较好,但在节假日应酬时、繁忙时、外出时自我管理仍存在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中年糖尿病患者思想重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 一次性静脉延长管夹子在临床中的巧用

    作者:路春丽;王艳军

    在临床上,因ICU 部分患者需使用胃管或进行胃肠减压,而胃管需定时进行夹毕或打开,护理人员经常将胃管末端反折使用纱布缠绕,定时开放时需每次更换或使用卵圆钳夹毕,易造成卵圆钳丢失,且给患者翻身时不便,效果不佳。现将废弃一次性静脉延长管上白色小夹子用于夹毕胃管,效果满意。

  • 自制灌肠管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作者:孙敬敬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在6个月~4岁发病,发病初期患儿体温骤升至39℃以上会出现抽搐,在临床中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以拇指按掐患儿人中穴,另一拇指按掐合谷穴;同时给予镇痉药物保留灌肠,但在灌肠中使用的灌肠袋体积较大、较耗材、浪费药液。在临床中,我们自制灌肠管将其应用在小儿高热惊厥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一次性注射器在小儿便秘中的应用

    作者:王莹莹

    经临床发现,20 ml开塞露外壳质地较硬,由于小儿不配合,纳肛时易划伤肛周两侧黏膜,对其造成疼痛及恐惧心理。我们发现对患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开塞露溶液后给予纳肛,能有效避免损伤其肛周黏膜和解除便秘。现报告如下。

  • 介绍一种妇科节育器具用定位保护器

    作者:魏景莉;杨浩;初雪莲

    目前,临床上妇科节育手术中所使用的器具如上环器、取环器、刮宫器等,统称妇科节育器具。现节育器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探针明确宫腔深度的前提下,仍需凭借医务人员手感和工作经验等来掌握和控制其进入宫腔内深度,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很大。否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甚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针对此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出本实用新型妇科节育器具用定位保护器。现介绍如下。

  • 眼药水专用盒制作与应用

    作者:郭丽英

    眼药水是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因病情需要应用多种眼药水,由于眼药瓶体积小且无固定置放处,不能直接与口服药及外用药混淆,且护士使用不便,因此我们制作眼药水专用盒,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无菌纱布块在PICC置管维护中的妙用

    作者:王婷;刘丹;王晓庆

    目前,PICC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危重、长期需要输液和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长期的无痛性静脉通路。随着PICC置管的普及,相应的维护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维护的规范性和易操作性将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为防止PICC导管脱出,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导管固定器(俗称“思乐扣”)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但因为无菌贴膜和“思乐扣”紧紧地粘在一起,每次在更换贴膜时都很难撕下贴膜,并且撕掉贴膜后“思乐扣”容易变得松动,多次维护后“思乐扣”便会脱落,不能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我们想出了一妙招。现报告如下。

  • 综合干预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付燕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某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实施综合干预模式,观察逐年预防控制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3年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逐年上升(P<0.0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逐年上升(P<0.05);3种导管留置相关感染率、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 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中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是降低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母婴同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古宝兰;王定清;黄文财;张立福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在预防母婴同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起,根据HFMEA方法,成立预防院内感染HFMEA小组,绘制HFMEA工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风险顺序数( 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根据HFMEA分析结果制定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母婴同室院内感染发生率及产妇和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分别由2011年的5.3%(70/1314)和6.1%(81/1321)下降至1.2%(23/1888)和1.7%(32/190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1年的91.5%(1202/1314)提高至96.6%(1824/1888)。结论:将HFMEA应用于预防母婴同室中院内感染,可降低母婴同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值得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