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

    作者:李兰云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 改进PICC护理流程和制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应用 HFMEA 探讨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改进护理流程和制度.结果:实施HFMEA管理后,非计划性拔管率由9.57%降至2.54%.结论:应用 HFMEA 改进护理流程和制度,对于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

  • HFMEA在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功华;张美玲;韩冰;王晖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追踪方法学的原理,运用HFMEA方法评估医院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PRN)值,制定并实施有效防范措施.结果 应用HFMEA模式后,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有明显下降;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失效模式PRN值由6 32分降到5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风险意识.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俞桂珍;叶旭琴;赖香菊;祝娟英;项伟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方法:确定“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主题,组建团队,从医院感染的管理、过程、结果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及当前体系完整性进行全面综合考量分别等级赋值,对医院临床科室进行风险评估.结果:风险评估分值提示,风险高的前5位科室分别为综合ICU、胸外科、血液科、肝胆二科、肝胆一科;按照百分位的不同,根据评估分值进行风险等级划分,ICU属于感染极高风险科室;胸外科、血液科、肝胆二科、肝胆一科属于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高风险环节多重耐药菌(MDRO)定值/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超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仍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结论:应用HFMEA明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提高了对风险的预见性,有效提升卫生资源的利用和效能.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姚琳;王薇

    文章列举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包括在辨识患者身份、高危药品管理、患者手术、医源性感染、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在护理安全中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作者:王宁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因素,从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3个流程查找失效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控制方案.结果 降低了院内患者转运中意外的发生率,减少了与接收科室发生的交接问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

    作者:朱珍;徐波;于媛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订流程图,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 胃管脱出率由3.52%下降至0.45% (P <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细化胃管护理流程,降低胃管脱出率.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丁力;蒋银芬;张妍;谭丽萍

    目的 优化静脉用药流程,促进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静脉用药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及潜在原因,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 静脉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规范药品转运交接制度并应用屏障技术,优化了静脉用药的流程,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谭爱梅;陈碧华;杨秋俊;陈佳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降低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方法 确定主题为“院前急救风险管理”,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分析风险因素、确立高危因素、制订控制方案,以降低失效模式所产生的危害.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投诉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有效减少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对降低院前急救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血液透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孟秀云;王宏琪;姜立萍

    目的 规范血液透析治疗全过程,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因素。方法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测量、分析血液透析中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改进透析前、中、后的操作流程。结果 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过程更为规范,各种风险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管评估经验组间差异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85,P<0.05)。结论 运用相关理论前瞻性地对血液透析治疗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改进计划并落实,是预防或降低高风险因素,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作者:马灵亚;蔡靓;任雪英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根据HFMEA方法,成立防跌倒小组;绘制防跌倒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 RPN);找出关键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制订改进方案并落实。结果本院实施HFMEA后,5项关键模式的RPN值明显低于实施前( P<0.05);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由实施前的0.64%下降到0.28%。结论运用HFMEA管理方法对跌倒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效果

    作者:马灵亚;邵剑峰;朱亚珍;占建华;任雪英;蔡靓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防出走流程进行改进,观察该方法对预防患者出走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HFMEA方法,成立防出走小组;绘制防出走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比较应用HFMEA 前后患者的出走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应用前的91.2%提高到应用后的96.3%,本院实施HFMEA后的出走率由实施前的1.75‰下降到了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7,5.11;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出走,能够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淑香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1项多地区的7所综合医院2001-2005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调查表明临床中较常见的护理风险有:用药错误;患者意外事件包括摔伤、烫伤、坠床;导管滑脱和药物外渗.调查同时发现,超过一半的医疗错误是可避免的,建立有效的护理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能够为改进护理操作流程提供科学依据,从宏观上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2].为了改进护理流程,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the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HFMEA)近年来在临床逐步开始应用.本文将就5个护理高风险事件中应用HFMEA的效果进行分析、综述,报道如下.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银花;桑依毛;俞惠;徐红文

    介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背景及应用方法,了解HFMEA模式在国内外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HFMEA在手术室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更好地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隐患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骏;吉小静;戴欢欢;常美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苏北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成立HFMEA管理小组,运用HFME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感染的失效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感染事件(血管通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其他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失效模式RPN值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HFMEA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易造成患者感染的失效模式RPN值由1470分下降到605分,总分下降了58.8%;患者满意度由(81.31±6.74)分提高到(91.70±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35,P<0.01).结论 HFMEA的运用可以预见血液透析相关操作过程中的失效环节,并通过RPN值使潜在隐患得到量化,进而确定重点改进项目,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生儿卡介苗安全接种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定清;沈曲;袁中草;牟园芬;李戈;徐丽华;张立福;吴柳玲;袁小娟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新生儿卡介苗安全接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卡介苗接种;选取2010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观察组,应用HFMEA对卡介苗接种进行管理,从接种流程中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原因与潜在失效后果,进行危害分析与决策树分析,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 应用HFMEA管理后,卡介苗接种过程中风险顺序指数≥8分的高危流程经过实施控制措施后其风险顺序指数均≤6分,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由0.6%降至0.0%(x2 =4.2,P<0.05).结论 运用HFMEA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进行管理,能降低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给药中的应用

    作者:苏全志;崔立敏;李秀芝;于兰贞

    目的 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降低医院信息系统(HIS)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给药错误发生风险的效果.方法 运用HFMEA方法评估HIS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制定并实施有效防范措施.结果 措施实施后,用药错误发生率从5.13‰下降到1.69‰,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50,P<0.01).结论 HFMEA方法的应用有效减少了HIS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错误事件的发生,全面保障了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建伟;陈晓琳;孙吉花;韩立海;王琳;邱会芬;张洁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5年1—12月护理人员1082名,2016年1—12月护理人员1105名.于2016年1—12月采用HFMEA管理输液完毕拔针流程,利用"头脑风暴法"找出针刺伤潜在失效模式,根据危害评分矩阵评估风险优先指数(RPN),针对RPN≥8分的9项失效模式进行整改并质量控制.比较实施HFMEA前后的RPN值和针刺伤标准化发生率.结果 实施HFMEA后,拔针流程中针刺伤各失效模式的RPN均降至目标值8分以下,总体RPN值由(81.08±26.68)分下降为(48.46±12.48)分(t'=2.854, P<0.05).除集中分离针头外,其他失效模式的RPN均有降低(P <0.05).其中技术不熟练、抢救或应急性拔针、医疗废物分类欠规范、患者配合度低以及针头回插输液袋或双手复套针帽的RPN下降更明显.总体流程中针刺伤标准化发生率由HFMEA实施前的0.038例次/(FTE·年)下降为0.062例次/(FTE·年) (χ2=6.698,P<0.01).结论 应用HFMEA方法管理护理人员拔针流程,可通过前瞻性地控制不规范操作行为并优化流程,以达到有效降低针刺伤风险的目的.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援塞抗疫医疗队员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沙莉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在降低中国(江苏)援塞抗疫医疗队员感染埃博拉病毒病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HFMEA的方法,成立埃博拉风险管理小组,针对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病的风险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 RPN),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实施HFMEA管理后,手卫生依从率97.8%、个人防护装备穿脱正确率100%、埃博拉流行病学知识掌握率91.3%,均高于 HFMEA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30,47.70;P<0.01);在援塞2个月期间及结束后直至医疗队员21 d医学观察期满,无一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病;87.0%的医疗人员对HFMEA管理有正面评价。结论应用HFMEA评估援塞医疗队员风险的RPN,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促进队员尽快适应新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疗队员感染埃博拉病毒病风险。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立;安利群;沙鸣芳;张王山;谢鹏;钟琰;黄国金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在降低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HFMEA的方法,成立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防范小组,对HIV患者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统计实施HFMEA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结果实施HFMEA管理前收治HIV患者22例,有6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其中5例为血源性暴露,1例为黏膜暴露;实施HFMEA管理后,共收治HIV患者30例,仅1例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暴露类型为血源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外科医护人员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显示,32人(100.0%)均认为HFMEA提高了外科医护人员对接触HIV患者安全防护认知和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 HIV 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运用HFMEA评估HIV致外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RPN,通过推行安全注射、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医疗废物的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外科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压疮的实践

    作者:冯丹;康宜琴;季丽萍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技术(HFMEA)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定2012年我院住院治疗患者中入院时未发生压疮、自住院起连续卧床7d以上需要他人协助翻身的成年患者79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HFMEA技术,通过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绘制压疮的发生因果关系鱼骨图,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与监测新流程,应用PDCA循环法,定期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修订,调整。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危急值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实验组为0.125%,对照组为0.310%(P<0.05)。结论:HFMEA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于压疮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进,减少压疮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10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