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杂志

Hainan Medical Journal 해남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6350
  • 国内刊号: 46-102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4-1
  • 曾用名: 海南卫生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海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海南
  • 主编: 云露(兼)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寿;郭祥;邢势;周业渊;张小明;陈文远;甘先民;杨能;符林雄;万咏柏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术式--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后正中切口入路暴露保留部分腰背筋膜将棘上、间韧带完整保留并附着于棘突上,充分显露椎板,但尽量保留附着于椎板表面的骨膜,在欲摘除突出髓核椎板与下一个联结之棘突间将棘上、间韧带切断,显露间隙并潜行剥离黄韧带,用专用骨刀在距上、下关节突内侧2mm处分别自下而上向外侧倾斜10~15度切断椎板后再以神经剥离器潜行剥离并向上翻开,充分显露椎管内结构后完成髓核摘除,椎管及神经根管、侧隐窝扩大等操作后,将翻开之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使椎管重新成形.结果本组128例,男98例,女30例,合并腰椎管狭窄者82例,中央型偏一侧者70例,游离型12例,极外侧型6例,并发侧隐窝狭窄者47例,黄韧带增厚者17例,小关节增生67例,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者1例.其中102例经6~32个月随访:优92例,良8例,可2例.结论本术式可基本保证原解剖结构基础上大限度满足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并能有效防止术后椎管内广泛粘连及挛缩而导致的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生.

  • 直肠粘膜剥脱肌管套入术(Soave术)在结直肠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一明;邝才湜;黄奋

    目的探讨Soave吻合术在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83年11月~2000年4月11例结直肠疾病施行Soave吻合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结直肠多发性息肉4例,家族性结直肠腺瘤病2例,全段直肠壁海绵状血管瘤、弥漫性结直肠淋巴滤泡性肉芽肿、直肠腺癌、直肠阴道瘘、结肠多发性息肉腺癌变各1例.回肠肌管套入肛管吻合术4例,降结肠肌管套入肛管吻合术5例,乙状结肠肌管套入肛管吻合术2例.随访时间3月~14年,11例均获痊愈,其中3例分别发生肠粘连、吻合口瘘、肌管感染,均经保守治疗获愈,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14天~6个月.结论Soave术是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比较理想和合理的术式之一,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 米力农、酚妥拉明、力抗栓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附32例分析)

    作者:谢屏东;孙定卫;陈文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发作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危重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1].

  • 急性麻疯树果中毒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维;陈实

    目的探讨麻疯树果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转归.方法回顾分析86例急性麻疯树果中毒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全部患者均有胃肠道症状,重症合并心、肝、肾、皮肤损害.及时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和对症治疗,疗效好.结论麻疯树果中毒患者表现多样,误食越多,症状越重,合并受损的脏器也越多.采用常规解毒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综合疗法,愈后良好.

    关键词: 麻疯树果 中毒
  • 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临床分析

    作者:邓明尧;刘希超;何亚;陈良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ABPM)变化特点,了解动态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对3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明显靶器官损伤(心、脑、肾)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31例原发性高血压而无明显靶器官损伤患者动态血压进行比较.结果合并明显靶器官损伤患者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负荷值增高,血压变异性增大,呈非勺型昼夜模式.结论ABPM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的检查手段之一,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愈后作出初步判断.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作者:何书武;吴朝光;邢杰;张红;洪萍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采集26例感染性内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死亡率7.7%,术后并发心梗2例,无再发感染.结论早期诊断、采用合理有效抗菌治疗、及时手术、彻底处理病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26例临床分析

    作者:万辛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至2001年治疗的26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结果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中心衰7例(占26.9%)、感染9例(占34.6%)、肾后梗阻4例(占15.4%),而肾小球疾病仅2例(占7.7%).累及3个及以上脏器7例,死亡5例,死亡率71.4%,累及3个以上脏器19例,死亡7例,死亡率36.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非透析组16例,死亡10例,死亡率62.5%,透析组10例,死亡2例,死亡率2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透析组中行间歇性血液透析4例,死亡1例,死亡率25%,行连续性血液净化6例,死亡1例,死亡率1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原发病以心衰、感染、肾后梗阻多见.而且并发症多,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且累及脏器数与预后密切相关.透析是ARF治疗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ARF的死亡率.

  • 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艺;吴朝光;李儒正;邢杰;张红;洪萍

    目的介绍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左后外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1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右前外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5例;正中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修补术、动脉导管缝闭术13例;正中"1"形小切口先天性畸形矫治术1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安全、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应予提倡.

  • 自发性气胸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吉文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及首次胸穿抽气时间对肺复张的影响.方法对30例(34例次)自发性气胸不同时间进行胸穿抽气的肺复张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使胸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是自发性气胸的常见诱因,COPD患者发生气胸时体征不典型.发病72小时后再行胸穿抽气者肺复张率(90%),较发病后24小时内胸穿抽气者的肺复张率为高.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9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敏;陈焕雄;曹作为;李安民

    目的报告9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对其临床表现及头颅CT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抉择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9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单纯采取内科治疗18例,腰大池持续外引流13例,锥颅双侧脑室外引流24例,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及对侧脑室外引流37例.结果单纯内科治疗18例患者,治愈率44%,好转率22%,死亡率33%;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及锥颅双侧脑室外引流37例,其治愈59%,好转率27%,死亡率13%;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及对侧脑室外引流37例,其中治愈率43%,好转率40%,死亡率16%.结论经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本病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 血液流变学在老年性牙周病中的价值

    作者:张雪飞;张雪涛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老年性牙周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80a锥板旋转式血粘度测试仪,测定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全血粘度,相对粘度,卡松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病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 Carlens双腔管带管芯与不带管芯插管难度的对比观察

    作者:吴坤厚;严兴福

    目的对比观察Carlens双腔管带管芯与不带管芯插管的难度.方法42例开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带管芯插管组(n=21),Ⅱ组为不带芯插管组(n=21),插管时分别观察并记录插管困难的例数和多次插管的例数.结果:Ⅰ组插管困难的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Ⅱ组多次插管的例数多于Ⅰ组.结论Carens双腔管插管时,采用带管芯插管可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反复插管的次数.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

    作者:邱庆安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35例,治愈率90.6%,恶化3例,死亡13例,死亡率8.7%.结论要根据病人的出血原因和部位,年龄、身体状态,肝功能等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

  • 鼻咽癌鼻咽肿瘤体积与T分期的关系

    作者:韦雄;何汉斌;林少民;唐启信

    目的探讨鼻咽癌鼻咽肿瘤体积与T分期的关系.方法将首程放疗前NPC病人20例的鼻咽MRI扫描资料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鼻咽肿瘤体积计算,比较鼻咽肿瘤体积与1992福州分期、1987香港何氏分期和1997 UICC分期T分期的关系.结果在T1、T2、T3和T4各期中,鼻咽肿瘤平均体积(cm3)分别为:1992福州分期:9.999±3.854,16.14±4.176,43.561±22.846和45.267±22.513(F=3.58,P=0.037);香港何氏分期:9.999±3.854,28.076±19.387和44.155±22.915(F=3.63,P=0.0487);UICC分期:9.999±3.854,28.076±19.387,45.018±21.635和43.291±26.178(F=2.29,P=0.118).结论1992福州分期和香港何氏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能基本反映鼻咽肿瘤的体积大小,1997 UICC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未能反映T分期与鼻咽肿瘤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建议对1992福州分期标准作以下补充:蝶窦受累归入T3,喉咽受累归入T4.随着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普及,今后更为准确、更能预测肿瘤预后的肿瘤T分期,应考虑加入体积因素.

  • 全头皮撕脱伤颅骨外露的治疗

    作者:陈彦堃;柴益民;林崇正;马心赤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全头皮撕脱伤颅骨外露的处理.方法回顾本院治疗3例不同病程全头皮撕脱伤颅骨外露的资料,分别采用急诊吻合血管的全头皮再植、二期吻合血管的双侧股前外侧皮瓣联合移植以及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结合断层皮片移植修复进行分析.结果3例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急诊再植头皮成活、头发及眉毛生长良好,外型满意;控制感染后二期皮瓣或大网膜游离移植者,均为无头发生长,需配带假发.结论在有条件的医院,宜急诊吻合血管再植,术后外观满意;为未能急诊再植,应争取早期在伤后一个月内修复为佳.吻合血管的双侧股前外侧皮瓣联合移植是二期修复的有效方法.

  •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庾华东;陶凉;朱晓东;陈绪发;尚玉强;周宏

    目的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重症瓣膜病瓣膜手术病人.术前平均LVd(A-P)59.9±13.8mm(其中>70mm69例,占23.2%),LAs(A-P)60.2±16.6mm(其中>60mm133例,占44.8%),LVFS 29.0%±8.4%,LVEF54.9%±13.4%,C/T 0.66±0.09.结果二次开胸8例(2.7%),低心排综合征16例(5.4%),肺功能不全26例(2.0%),肝功能不全5例(1.7%),肾功能不全6例(2.0%),脑合并症4例(1.3%),急性胰腺炎1例(0.3%),瓣周漏3例(1.0%),心包积液16例(5.4%),死亡4例(1.3%).术后10-14天,UCG复查LVd(A-P),LAs(A-P),C/T较术前显著缩小,而LVFS和LVEF有所减少.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双瓣置换术中人工瓣膜的合理选择和匹配,合并三尖瓣病变的处理,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观察

    作者:廖斌;张绍林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寻求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有效策略,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联合化疗35例,总完全缓解(CR)率42.9%(15/35),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6例,CR率42.3%(11/2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9例,CR率44.4%(4/9).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或三尖杉脂碱(H)化疗18例,CR率22.2%(4/18).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4例,2例CR.姑息治疗12例.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上有其特殊性,对化疗反应差,CR率低.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应选择积极、合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并进行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埮;陈志斌;蔡美华;林文翠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临床上常见的非惊厥性发作性症状的患者作24小时AEEG监测,并同时与脑电图(REEG)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104例病人的AEEG异常率、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阳性率高,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痫样放电患者的84.3%,根据临床症状发作与AEEG的关系,诊断癫痫50例,排除癫痫19例.结论AEEG对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许声联;杨柏林;邹重文;邓迎生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椎间盘镜系统行腰椎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第二代MED技术行髓核摘除术.选择21例术前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X光照片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突出症的病例,平均年龄31岁,平均病史256天,进行了25个核间隙的髓核摘除.结果所有病例每间隙手术时间60~18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摘除髓核重量为2.0~5.0g,平均3.5g.术后第二天可带腰围下地行走,3周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术后随访2~6个月,疗效按Macnnab标准,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破裂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ED是将传统的髓核摘除术内窥镜化和微创化,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在可视下手术准确性高,不易损伤脊髓或神经,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但对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及椎管狭窄者应慎重选择.

  • 用阑尾作输出道的可控回肠膀胱术(附三例报告)

    作者:沈宏峰;聂岁丰;刘贤治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游离阑尾倒置与脐吻合作输出道的可控回肠膀胱术在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例膀胱移行上皮癌,均为多发、浸润肿瘤.男2例,女1例.年龄52~64岁,平均58岁.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游离阑尾倒置与脐吻合作输出道,行可控回肠膀胱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3例均获随访,时间分别为8个月、15个月、26个月,效果满意,脐部造口隐蔽,导尿管插管排尿通畅,无尿外溢,1例有轻度双肾积水,血肌酐、尿素氮均正常.结论带血管蒂游离阑尾倒置与脐吻合作输出道的可控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膀胱癌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2例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作者:周少珑;刘希超;罗毅;陈良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均每日1次,疗程10~20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显效率70.0%,对照组为48.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中2例出现胸闷、头胀,1例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低热,经对症处理后消失.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化验无异常.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作者:杨永祥;陈新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作者:莫南文

    患者陈XX,男,38,反复四肢关节疼痛8年,胸廓、四肢畸形3年,且渐加重.

  • 气管导管致喉头水肿一例报导

    作者:宣林娜

    患者女性,67岁,体重48kg,因L4-5腰椎间盘突出行椎间盘取出术.

  • 肝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

    作者:王平;陈小良;江柏全

    肝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多[1-2].游离T3、T7(FT、FT4)不受血浆蛋白浓度的影响,故能更准确的反映肝硬化时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因而本文测定肝硬化患者的FT3、FT4,以观察它们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

  • ELISA法与TRUST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

    作者:王青;唐秋萍

    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是新近用于诊断梅毒的血清学方法.目前,国内血站普遍采用RPR或TRUST试验筛查梅毒,其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由于有些疾病甚至正常人体内也会出现反应素,所以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中常出现生物学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笔者将ELISA方法和TRUST方法做一些比较,现报告如下.

  • PSA含量分析在BPH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尤林;梁萍;陈夏明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本文通过对BPH病人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含量的测定并进行分析以探讨PSA含量在BPH病人中的临床意义.

  • 一氧化氮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应中的作用研究(摘要)

    作者:刘启功;李永东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降糖治疗的干预作用(摘要)

    作者:李伟;吴智勇;李娥卿

  • 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内皮粘附功能的改变(摘要)

    作者:李伟;Tomoko Asagami;Fahim Abbasi;Cindy Lamendola;Philip S Tsao;Gerald M Reaven

  • 海南师范学院2001年度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王才妹

    目的为了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和健全新生健康档案,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01年新生按照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各项目的体格检查.结果:本年度入学新生中,视力低下、龋齿、沙眼等均有发病,但发病率较低,营养不良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有学生携带乙肝病毒但阳性率较低(6.92%).结论:学校应针对新生入学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完成学业.

  • 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介入治疗临床评价(摘要)

    作者:沈青山;朱锐;汤永谦;付度关;李素珍;叶剑文

  •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关贤颂;许小菊;邓淑云;陈适雄;岳小红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支或2支以上血管狭窄≥50%者72例,其中男66例,女6例.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16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56例;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复发)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69例手术成功,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84.2%,人均植入支架2.25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6.25%;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98.2%,人均植入支架1.60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3.57%.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月总的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发作)发生率29.2%.不完全血运重建组6个月的心绞痛发生率高,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梗塞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不论实行完全血运重建或不完全血运重建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但有较高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 冠状动脉造影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作者:刘建庄;袁麦顺;张永春

    目的:探讨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7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按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并对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85例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确诊冠心病者(冠心病组)46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39例.冠心病组运动试验阳性35例(76.1%),阴性11例(24.9%).对照组运动实验阳性12例(30.7%),其中女性10例,运动试验阴性27例(69.3%).冠心病组的平均年龄及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简便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但女性运动试验阳性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较小,而阴性则有利于否定冠心病的诊断.

  • 支架增加A/B1型冠脉病变的再狭窄率

    作者:崔连群;张立刚;王敏;崔爱东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CS)对A/B1型病变再狭窄中的影响.方法对221例A/B1型病变中109例行PT-CA治疗,另112例行CS治疗.结果PTCA组和CS的手术成功率都非常高(94%和100%).随访三年发现,PTCA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率、UAP发生率、需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术、心肌梗塞、死亡率等均明显低于CS组(P<0.05).结论提示CS治疗A/B1型病变的预后明显优于PTCA.

    关键词: 冠状动脉 PTCA 支架
  • 作者:

  • 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摘要)

    作者:樊昕;吴其明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摘要)

    作者:邱建平;张崇德;姚富贞;陆纪德;吕晓炯;张耀珍;窦桂珍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分析(摘要)

    作者:陈玉国;张运;李贵双;李继福;纪求尚;刘同涛

  •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东方;苗云江;杨波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我院2000年5月到2002年10月住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300例,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其使用导管数、X光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导管使用条数分别为2.3条和1.3条(P<0.01);X光照射时间分别为5.32±3.58min和4.64±3.25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6±10.5min和15.1±10.2min(P<0.01).成功率分别为98.1%和97.9%(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13.1%和3.57%(P<0.01)(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病人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节省费用,减少X光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作者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

  •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绍祥;陈玉国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P)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两组,41例行PCI,55例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以及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尤其是中高危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是高危病人介入治疗优于药物治疗.

  • 高血压病人心电图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意义(摘要)

    作者:于玲范;赵焱

  •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摘要)

    作者:陈玉国;张运;李继福;李贵双;纪求尚;刘同涛

  • 作者:

    Stenting reduces acute complications and restenosis compared to balloon angioplasty and other devices. However, in- stent restenosis (ISR)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problem. The current seri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analysis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cute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SR influence the long term results and whether this is true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d without adjunct brachytherapy.

  •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宁美芳;段文昌;李国华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旋磨术对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14例患者14支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闭塞时间)1个月)实施冠状动脉旋磨术,成功后给予低压球囊扩张术,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安装支架.术后持续滴注肝素72小时,并口服阿司匹林及抵克力得.随访1年.结果:8例手术成功,TIMI 1级5例成功率100%,闭塞时间<6个月成功率75%,闭塞时间>6个月者成功率40%,闭塞时间长者为16个月,平均8~12个月.安放支架6枚.随访1年,无1例死亡.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对慢性闭塞冠状动脉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摘要)

    作者:康玉民;刘绍妍

  • 冠脉介入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观察

    作者:胡凯涛;刘雪诗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其增大的QT离散度(QTd)能否缩小.方法:选择3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行经皮冠脉形成术(PTCA)及支架安置术的患者于术前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其QTd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较术前QTd有所缩小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较术前QTd有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

  • 胰岛素抵抗对冠脉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迟路湘;何国祥;宋治远;舒茂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脂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9例CHD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按冠脉主要分支大狭窄程度和斑块病变类型不同分为明显病变组(SG)和轻度病变组(MG),另取同期冠造正常非CHD者16例为对照组(CG).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脂质水平.结果:CHD同时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各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且冠脉明显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结论:上述各参数可能对于区分CHD冠脉病变程度具有预示价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冠脉病变的程度.

  • 左主干完全闭塞存活2例

    作者:郭玉琴;马超

    病例:两例患者均男性,分别为56岁、62岁,均有高血压、高血脂、活动后胸闷病史,无糖尿病及明显的胸骨后及心前区疼痛病史,体格检查均阳性体征.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改变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干预

    作者:刘慧;杨庆福;陈俭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自(CRP)的异常,并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探讨其对CRP的干预.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0例,其中60例为冠脉正常者,60例为确诊冠心病者,分别测定血CRP浓度进行比较,再将冠心病者6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做为对照组,以抗血小板、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作为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治疗组30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声厂,商品名来适可)40mg,每晚一次,共4周,将冠心病组与正常组的CRP水平进行比较,再对常规治疗及加入他汀类药物治疗后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CRP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治疗较常规治疗后CRP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已知的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之外,还与局部或全身炎症有关.CRP做为炎症的一种敏感性介质,其介导的补体激活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故冠心病患者血CRP浓度显著升高.氟伐他汀做为HMA-CoA还原酶抑制剂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CRP水平,故他汀类降脂药在改善冠心病预后,预防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有重要作用.

  • 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3例(摘要)

    作者:张玉东;陶贵周

    关键词: 支架
  • 应用5F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通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摘要)

    作者:田军;赵全明;Gille Grollier;Martial Hamon

  • 经指引导管抽吸血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作者:阮天成;叶广宁;黄万里;刘映峰

    患者,女性,43岁.患者于2001年4月11日9时晨起在小便时突然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及出冷汗.

  • 使用5F和6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摘要)

    作者:王东方;苗云江;杨波

  • 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应用评价(摘要)

    作者:董希昌;刘传木;张明哲;王晨雁;田明坤;陈宝霞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392例临床分析(摘要)

    作者:董希昌;刘传木;张明哲;王晨雁;田明坤;陈宝霞

  • AMI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临床应用

    作者:张钦淞;张跃;侯国群;马晓新;王小红;姜萍;李占全

    目的:探讨直接冠脉内支架术治疗AM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9例直接冠脉内支架术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9例病人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成功8例(88%),1例因支架不能顺利到达目标病变,用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目标病变.结论:AMI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TIMI3级血流达到率高.

    关键词: AMI 冠状动脉 直接 支架
  • 作者:赵林阳;陈志营;王仁飞;严明洲

  • 小型C臂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07例经验

    作者:张钦淞;侯国群;陶丽;马晓新;杨利军;陈丽娟;王丽明;李占全

    目的:总结回顾小C臂X光机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7例患者中,男9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3±8.9)岁,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和客观证据.单支病变68例,双支病变36例,左主干病变3例.需扩张病变149处,A型病变37处,B型病变89处,C型病变23处,前降支病变73处,回旋支病变26处,右冠病变50处.结果:107例患者中择期PTCA54例,冠脉造影后即刻25例.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16例,直接PTCA 5例,补救性PTCA 2例.PTCA术病例成功率为95.3%(102/107),病变成功率93.2%(139/149),A型病变成功率100%(37/37),B型病变成功率93.2%(83/89),C型病变成功69.5%(16/23).结论:应用小C臂X光机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济、安全,成功率高,值得在中下级医院推广.

  • 溶栓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尹力;李广平;李健;张承宗;李立丰;黄体钢

    目的对比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静脉尿激酶(UK)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97例AMI患者采用UK溶栓,60例AMI患者采用直接PTCA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的超声心动图(UCG)和临床结果.结果住院期间UCG检查室壁运动正常者在PTCA组为(46.00%),高于UK组(24.73%)(p=0.021),矛盾运动发生率PTCA组为0,而UK组为11.83%.LVEF在PTCA组为56.88±10.47,高于UK组(51.58±10.97)(p=0.041).住院期心衰发生率UK组为32.59%,高于PTCA组(18.33%)(p=0.029).随访13.32±6.86个月累计心衰发生率UK组为16.28%,也高于PTCA组(5.19%)(p=0.001).住院期间的病死率UK组为10.31%,PTCA组为5.00%(p=0.100).累计病死率UK组为15.56%,明显高于PTCA组(5.00%)(p=0.021).60岁以上年龄组累计的病死率仍然是UK组(28.99%)高于PTCA组(10.34%)(p=0.049).在随访3、6、12及24个月时PTCA组的生活质量计分各自为:59.90±14.67、74.40±12.86、73.86±9.70、82.47±10.47均高于同时期UK组的计分(分别是52.08±14.49、65.00±14.72、67.02±15.89、69.65±17.54)(p<0.05).结论直接PTCA治疗AMI患者与UK治疗相比能改善左室重构、减少心衰的发生率、降低近期及远期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应提倡用直接PTCA治疗AMI.

  •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一例

    作者:朱润硕;程自平;徐岩

    病史资料:患者,男性,75岁,工程师.确诊"高血压病"30余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月,再发伴加重20分钟,于2001年7月11日人院.体检:心界略向左扩,心率70次/分,率齐,无杂音,血压170/100mmHg.

  • 表现为Q波逐渐加深而无ST段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阴彦龙

    患者男性50岁,劳累后心慌、胸闷10年.进餐后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1小时于2000年10月18日晚就诊于单位医院,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向左肩和背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和消心痛不能缓解,伴胸闷大汗,当时做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有小q波伴T波低平,其余导联正常.

  • 少见冠状动脉畸形二例

    作者:席瑞霞;迟路湘;程训民;何国祥

    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发现血压高8年,心前区反复闷痛1年.查体:心界正常,心率6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左房大.

  • 70岁以上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经验体会

    作者:赵全明;吕树铮;马长生;张英川;方冬平;郝蓬;刘兵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对象:104名病人,男性80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74.2±4.4)岁.临床诊断:稳定性心绞痛36例(34.6%),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21.1%),急性心肌梗死27例(26.0%),其它19例(18.3%).2、方法:(1)Allen试验;(2)桡动脉穿刺:置入5F或6F动脉鞘管;(4)用药:动脉鞘内注入2-5mg异搏啶或2mg异舒吉;静脉注射肝素50mg;(5)造影顺序:右冠、左冠和左室造影;(6)造影完成后,立刻拨出鞘管,加压包扎,2小时后改为普通包扎.结果:1、手术结果:100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6.2%.4例失败的原因是:2例因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2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脉开口处;2、造影结果:13例冠脉正常,17例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37例三支病变.3、导管选择:(1)右冠造影:100例中,97例用Judkins右冠导管,2例用Amplatz右冠导管,1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2)左冠造影:90例用Jud-kins左冠导管,8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2例用Voda左冠导管.结论: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诊断新途径,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 急性心肌梗塞的冠脉造影特点

    作者:杨波;苗云江;王东方;计小玲;王秀芝;满荣海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冠脉造影(CAG)的特点,进一步了解ANMI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000年5月-2002年3月间AMI38例行CAG检查,其中男性35例(92.1%),年龄30-74岁,平均56.3±12.3岁;女性3例,(7.9%),年龄52~65岁,平均57±7岁.临床诊断急性前壁、前间壁以及合并下壁、侧壁心梗21例(55.3%);急性下壁以及合并后壁心梗17例(44.7%).入选病例均为AMI后7-30天,平均14±7天内行择期CAG检查,其中19例在发病2-6小时内行静脉溶栓治疗.梗塞相关动脉(IRA)根据狭窄程度按proudilit分级法.结果:CAG显示38例中IRA狭窄<50%者5例(13.2%);次全梗阻和完全闭塞病变占28例(73.7%).单支病变18例(47.4%);双支病变7例(18.4%);三支病变8例(21.1%);左主干病变4例(10.5%);病变血管狭窄>75%者有21例(55.3%)23处病变行PCI治疗.PCI成功率(95.7%);6例(15.8%)多支、弥漫病变行CABG;11例(28.9%)行药物治疗.38例中行溶栓治疗和未行溶栓治疗者IRA完全闭塞者分别为3例和6例.统计学(P>0.05)无显著性差异.IRA前向血流TIMIⅢ级者26例(68.4%)、TIMIⅡ级者3例(7.9%);TIMI0级者9例(23,7%).结论:38例CAG结果显示单支病变(47.4%),多支病变(39.5%),提示病变以单支病变为多;IRA狭窄<50%者13.2%,而次全梗阻和完全梗阻者占73.7%,提示AMI仍以严重狭窄和闭塞病变为主;经常规的溶栓和抗凝治疗后IRA前向血流恢复TIMIⅢ级者占68.4%,完全闭塞病变占23.7%,提示AMI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粥样斑块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因此AMI早期的溶栓治疗仍是IRA再通的主要方法,有条件时尽早开展急诊PCI,在时间相关过程中尽早开通IRA,大限度地挽救存活心肌.本组病例冠脉狭窄<50%者占13.2%,提示不稳定斑块破裂基础上形成血栓是AMI发病的又一机制.因此决定未来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主要取决于斑块类型和性质,而不是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程度.本组病例病变血管狭窄>75%者有21例(55.3%)23处病变行PCI治疗,成功率95.7%,认为AMI后择期行PCI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远期预后有待随访观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研究

    作者:王东方;苗云江;杨波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2月到2002年10月住院、Allen's试验阳性病人30例,使用6F桡动脉鞘行PTCA、支架植入.结果:30例中发现病变41处,对其中34处进行了治疗,单纯PTCA4处,30处病变植入支架35枚.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术前狭窄87.4%±7.9%,术后无残余狭窄.平均桡动脉穿刺时间为2.8±1.6分钟,一次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0%,术前和术后24小时Allen's试验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少.结论:本研究提示,经桡动脉途径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无需限制体位,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首选血管途径.

  • 心肌肌钙蛋白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特征的关系

    作者:刘迎午;王怀祯;邢红梅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病变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8月~2002年8月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共82例,分别于入院的第1、2、3天取血测定cTnI,按cTnI 1.0ng/ml为阳性,按cTnI是否阳性将病人分为两组,其中cTnI阳性患者31例,cTnI阴性患者51例,比较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的病变特征.结果:cTnI阳性组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的B2/C型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cTnI阴性患者(60.5% Vs 29.4%,P<0.05);cTnI阳性患者及cTnI阴性患者中TIMI血流≥2级者为51.6%和21.6%(P<0.05),冠脉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9.4%和1.97%(P<0.05);两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无显著差别(48.3% Vs 35.3%,P>0.05).结论:cTnI阳性患者冠脉病变更严重,较cTnI预后阴性者有更加不良的预后.

  •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17例观察(摘要)

    作者:王京;吕豪;张英;翟莉;董鹏;张艳红;刘建春;王晓瑾;胡艳丽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桡动脉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作者:余丹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agittalSinusThrombosis,S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由于SST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较为困难,且预后较差,故深入认识SST,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及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研究(摘要)

    作者:王学东;贾三庆;吴永全;胡大一;杨芳;黄捷英;马文英

  • 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2年后传导减退一例

    作者:李正恭;宋波

    临床要获得射频消融术后再次电生理资料较困难.本文报告1例男57岁,2 5年前行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术后A-H逐渐延长,不应期:前传320ms,逆传370ms,心房连续刺激200ms仍1:1传导.本次心悸3天入院,心电图及Holter反复记录到仅3-4次F波的心房扑动,不下传,致个别R-R间期达2秒;偶有紧随T波之房波不下传.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正常,电生理资料:A-H 75ms,H-V 51ms,文氏阻滞540ms,2:1阻滞410ms,前传不应期420 ms,滴异丙肾上腺素后350 ms.A-H无跳跃;窦房结恢复时间850 ms;心室起搏300 ms仍1:1逆传.

  • 乳突撑开器在永久起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作者:陆润平;程久佩;朱校英;周杰;朱正芳;周文兵

    关键词: 撑开器 永久起搏
  • 亚速起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报告(摘要)

    作者:张军;邱大石

  • 长距离隧道起搏器移位术治疗囊袋血肿的体会(摘要)

    作者:陆润平;程久佩;郑献身;朱校英;周文兵

  • 心室自动阈值夺获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

    作者:付乃宽;许静;信庭文;吴尚勤;孙姗;王惠中;梁爽霖

    目的介绍自动阈值夺获(Autocapture)自动模式转换(Automatic Mode Switch)双腔起搏器测试及随访.方法50例患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29例,病窦2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AF)8例.植入Affinitty DC 5230起搏器,植入手术同普通DDD,术中及随访测试起搏阈值,阻抗,输出电压,刺激除极波(ER),极化电位.结果除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余49例患者自动阈值夺获(其中8例阵发性AF患者开启自动模式转换)术中或术后3天均开启,随访6个月工作良好.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及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双腔起搏器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尤适用于伴阵发性AF的慢-快综合征患者.

  •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作者:关贤颂;许小菊;邓淑云

    目的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需要临时起搏的28例患者,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33-35cm,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12例、短阵室速3例;另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有4例出现膈肌起搏,调整导管位置后,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5-11分钟,平均(9.3±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3例,右心房中部2例,冠状静脉窦内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在右心室心尖部3例,右心室底部5例,三尖瓣环后下方1例.有15例患者(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13例患者)留置电极导管2-14天,平均(6.4±3.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成功率高,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特别是无自主心律患者的床旁急救.

  • 射频消融的延迟效应二例

    作者:李海英

    例1,女性32岁,频繁室上速发作,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消融慢径用输出功率30W,共放电6次,累计放电时间200秒.术中曾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持续约1分钟.

  • 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难治性房扑房颤

    作者:朱润硕;徐岩;程自平;许邦龙;陈斌

    目的评价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难治性房扑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对一例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房室结并植入永久起搏器;观察其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该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与射频相关性猝死;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作为多种治疗无效的房扑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适当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

  • 生脉注射液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和胜;乐萍

    目的了解生脉注射液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生脉注射液80ml+5%葡萄糖500ml治疗14例Ⅱ°A-VB和Ⅲ°A-VB.结果9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5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部分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使传导阻滞消失.

  • 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4例报道

    作者:徐晓辉;朱俊;王爽;穆彬

    持续性室速(SVT)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易引起室颤、猝死.除治疗原发病、认真寻找可能诱因外,必须及时处理心动过速,虽然埋藏式除颤复律器(ICD)的应用显著降低了SVT患者的病死率,但ICD价格昂贵,对突发性室速必须药物纠治疗.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自动式食道调搏转律时出现长R-R的临床意义(摘要)

    作者:张敬文;吴明;林劲

  •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833例分析(摘要)

    作者:林峰;许春萱;陈林;吴卫;王五一;邓玉莲;胡锡衷;张祖杰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 爱司洛尔在心血管疾病急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作者:王吉云;胡大一;贾三庆;王雷;王学东

  • 左、右心室起搏判断左侧房室旁路逆传功能的对比研究(摘要)

    作者:刘启功;王琳;白融;吕家高;王晨

  • 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12例临床总结

    作者:郭勇;冯胜红;孙向阳;朱冰

    分析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电极置入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112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其中病窦综合征占52.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占35.7%.起搏方式以心室按需型起搏为主占91%,生理性起搏占9%.电极置入经头静脉切开占26.7%,锁骨下静脉穿刺占72.3%.安置起搏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8%,主要并发症为电极移位和囊袋感染.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靠有效的措施.

  • 具有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摘要)

    作者:黄定;杨坤河;匡政宇;孙中华

  •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冯琪

    随着心脏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和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对这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根据我院多年的导管护理实践,初步总结出一些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现告如下:

  • 医生和病人安全的选择(19例ICD的护理)

    作者:蒋志坚;黄雁;倪晓云

    近几看来由于经静单导管植入技术的开展,创伤手术简化,采用ICD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2000年-2002年期间我科从98年第一例发展至19例,其中2例双腔,17例单腔,此项技术显著降低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 冠心病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研究

    作者:周爱儒;蒋捷;高炜;霍勇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研究引起了基础与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取是了重要进展.

  •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一例

    作者:卫亚丽;赵占勇;于富军;肖蕴陟;张富娈;周群华

    多发性大动脉炎常以头臂动脉、肾动脉、胸腹主动脉为好发部位,累及冠状动脉罕见.我们经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造影证实多发性大动脉炎造成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左锁骨下动脉开口80%狭窄并行冠脉介入治疗一例,效果良好,供同道借鉴.

  •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决策

    作者:金琳

    目的:在于探讨早期识别和区分造成拔管综合征的不同原因及其佳处理方案.方法:本研究对1752例行心血管介入者中836例不用麻醉(甲组)直接拔鞘,另916例(乙组)先行局麻后再管鞘.拔鞘后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加压止血6小时.介入治疗后均行ECG、BP监护72小时.有拔管反应者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及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怀疑有心衰时听诊肺部有无水泡音、测量中心静脉压等.于拔管时心率减低(慢率反应)者给阿托品、多巴胺治疗.出现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抽液;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立即行再次冠脉介入治疗、内溶栓治疗、搭桥术等治疗.血容量不足者补足血容量等治疗.结果;发现1752例中212例出现拔管综合征.其中131于拔管时心率减低,71例心率加快(快率反映).乙组总拔鞘综合征和慢率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P<0.01);但两组的快率反应率相似(P>0.05).用阿托品后,慢率反应组的91%恢复,8例用多巴胺后有4例恢复,另外4例有心包积液,抽出积液后恢复.81例快率反应组,血容量不足者占70%,出血者占5%,心衰者占16%,急性冠脉综合征占9%.经积极处理后,95.7的患者恢复.另外2例行CABG成功,4例心肌梗塞和3例死亡.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综合征发生率为12%,其中有心率快型和心率慢型两种反应类型.慢率反应者可通过拔管前局部麻醉预防、或用阿托品治疗;快率反应者70%系血容量不足、16%与心衰、5%出血和9%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大多数通过纠正血容量和心衰而恢复,仅少数人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经积处理后,98.6%的患者预后良好.

  •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血栓和出血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郭晓玲;涂毅萍;贺东煌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出血和血栓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和分析2例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出血病例和1例射频消融术后血栓病例以及1例临时心脏起搏器后血栓病例观察结果.结果:例1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胸闷、气短5年入院,诊断为病窦综和征,术前化验血小板减低,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右上臂、前臂、左侧胸部皮内相继出血,迟迟不吸收.例2男性,48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月,加重1日入院.诊断频发房早、短阵房颤、窦性停搏,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第1天伤口渗血较多.皮下注射立止血,沙袋压迫12小时后出血停止.例3女性34岁,为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术后3天出现右下肢腓肠肌疼痛,彩超提示右股静脉血栓.予低分子肝素5000u/次,每日两次皮下注射,用药后第五天复查彩超示血栓消失.例4患者女性13岁,主因心前区不适,加重半日,伴抽搐入院.诊断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Ⅲ°AVB、双束支传导阻滞、室速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术后13天出现右髂外静脉、股静脉上段血栓,前端游离,亦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天后血栓消失.结论:介入治疗中血栓和出血较常见,术前应检查有关项目,术中认真止血,术后严密观察,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嗜铬细胞瘤一例

    作者:张旭敏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间断胸痛10年,加重5小时入院,病人在10年前常在劳累后出现胸痛伴胸闷,无头晕,疼痛性质不剧烈,约5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发作不频繁,每年发作2-3次,未服用药物治疗,病情稳定,1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周身不适,咳嗽,无咳痰及发热,病人未与重视,5小时前无诱因出现剧烈胸痛伴大汗,持续40分钟左右,后胸痛时轻时重,但无头晕头痛,故入我院.

  • <在冠状动脉支架中抗血小板制剂的应用用什么和用多久?>--当前的共识

    作者:李秀峰

    Mayo医学院Henry H.Ting博士于1999年10月在第九次中国心脏起搏学术会议暨第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上做了STARS试验结果和Mayo Ciinic有关冠脉支架置入资料的学术报告.该文分为四部分: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术和外科手术的对比(摘要)

    作者:戴汝平;徐仲英;杨振文;蒋世良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异常 (附1462例分析报告)(摘要)

    作者:胡海波;谢若兰;蒋世良

  • 经皮导管球囊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和瓣下狭窄

    作者:潘欣;崔克俭;姬兰云;倪幼方

    目的报道1例主动脉瓣合并瓣下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成功,获得良好近期疗效,并作简要讨论.方法男性患儿,11岁,发作晕厥2次,心功能(NYHA)2级.超声显示主动脉瓣增厚伴开放受限,瓣下距瓣环4mm处见一隔膜样结构,主动脉瓣环处内径19mm.造影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和瓣下狭窄(隔膜型).心导管检查测得狭窄的压力阶差为70mmHg.经右股动脉穿刺送入18mm×40mm球囊进行扩张.结果术后造影显示主动脉瓣和瓣下狭窄基本消失,其压力阶差降至24mmHg.超声心动图复查示主动脉瓣下隔膜由原固定不动变为随左室舒缩而摆动.结论作为一种少创有效的介入技术经皮导管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合并瓣下狭窄1例获得良好效果,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防观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即刻及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朱润硕;程自平;徐岩;许邦龙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评价其即刻及短期疗效.方法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6-27(18.40±7.23)岁,经临床、X线、超声心动图初诊为PDA,并经术中造影证实,测量PDA窄处内径,选择适当型号的输送鞘及封堵器,封堵缺损处.术后即刻杂音听诊及24小时后超声心动图复查以评价疗效.结果造影测量PDA窄直径为4-7(5.20±1.16)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8-18(12.80±3.25)mm.手术全部获得成功.4例杂音当场完全消失,术后24小时及1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亦未见分流;1例存留不足2级的收缩期杂音,术后超声心动图见微量残存分流,1月后复查残存分流消失.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避免开胸治疗.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附8例报告)

    作者:徐乃勋;马卫军;赵惠;孙婕;孙根义;张玉兰;王兵

    目的报告讨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材料方法全组8例,ASD4例,PDA4例;年龄8-64岁(平均32.4±17.2岁),体重18-75kg(平均60.0±14.8kg).术前均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认ASD或PDA位置、大小及形态;分流情况及肺动脉压.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成人ASD术中在经食道超声(TEE)监视下了解ASD的诸边缘及封堵结果;儿童使用经胸超声监视.PDA封堵前后行主动脉造影,确认PDA形态、大小及封堵结果.术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经TTE评价治疗结果.结果全组7例手术成功率100%,无任何并发症.术后24小时TTE显示全部病例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结论经皮穿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ASD及PDA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摘要)

    作者:许邦龙;徐岩;程自平;陈斌;朱润硕;史学功

    关键词: 应用 封堵器治疗
海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