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带血供第二跖跗关节骨瓣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

    作者:俞立新;吴水培;黄飞

    目的报道带血供第二跖跗关节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第二跖跗关节形态、结构和血供来源,设计以足背血管为蒂的第二跖跗关节移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术式.结果临床应用4例,移植骨瓣成活良好.随访1~2年,拇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关节移植体血管解剖位置恒定,对供区影响小,重建后的拇指及鱼际部外形正常,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缺损的一种有效术式.

  • 胫前肌肌瓣在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培;欧耀芬

    目的探讨应用胫前肌肌瓣在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彻底清创,然后根据骨折实际情况选择1/3半管型钢板,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行胫骨内固定,再在胫前肌外侧切起1 cm厚肌瓣并将其翻转180°覆盖胫骨前内侧创面,肌瓣用中厚皮片覆盖.结果临床应用26例,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8个月.结论胫前肌肌瓣在手术中不用附加切口,不损伤其它血管,有较好的血运,对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的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应用外科皮瓣修复手外伤手部皮肤组织缺损

    作者:张应鹏;钟波;黄卫;陈有生

    目的报道不同类型外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性质、选择不同类型外科皮瓣进行修复180例,其中碾压撕脱伤130例,绞轧伤37例,爆炸伤13例.修复创面面积大20 cm×18 cm.单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0例,伴有神经、肌腱、血管缺损70例.结果除10例皮瓣远端边缘小部份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所有皮瓣的成活良好.结论应用外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临床效果较好.

  • 显微椎间盘镜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坚义;何二兴;罗汕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手术经后入路进行,借助显微内镜系统和特殊工具,完成椎管开窗、减压.单侧单节段开窗减压76例,双侧单节段开窗减压14例,单侧双节段开窗减压5例,单侧双节段半椎板切除减压3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减压彻底.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术前症状均得以缓解.术后6~2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疗效评价:优81例,良14例,可3例.结论借助特殊工具显微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减压彻底、创伤小、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少等优点.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黄汉添;林少华;廖巍;胡子慧

    目的总结报道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9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动脉瘤颈的暴露及夹闭技巧.结果 89例显微外科手术,共夹闭动脉瘤95个.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剧烈头痛1~5 d内消失;有嗜睡表现的19例术后1周内16例完全清醒;对侧肢体瘫痪的41例中,有35例肌力恢复在Ⅳ级以上,其余6例肌力恢复到Ⅱ~Ⅲ级.动眼神经麻痹7例有4例完全恢复,3例眼裂有不同程度增宽.脑膜刺激征阳性的65例有63例1周内转为阴性.按Glasgow预后指标分级:其中1级65例(73.0%)、2级12例(13.5%)、3级6例(6.7%)、4级3例(3.4%)、5级(即死亡)3例(3.4%).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精确保护穿支动脉,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疗效.

  • 手毁损伤的急诊修复

    作者:郭解军

    目的报道手毁损伤骨、皮肤缺损的急诊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损伤的部位、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结果急诊邻指残骨再造48例、54指,术后再造手指均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手指外形及长度均可,手指功能恢复60%左右.结论对于手部严重的毁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自体骨髓移植对吻合血管的移植腓骨形态改变的影响

    作者:杜伍岭;吕豪;李端峰;冯雷;华永新;孟祥海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吻合血管的移植腓骨形态改变和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23例小腿胫骨缺损.随机选取10例,术后4周,由髂前上棘抽取的自体骨髓经皮穿刺,移植注入移植腓骨两端和散在多点移植腓骨的骨膜周围及肌袖内,隔6周和12周后分别再两次注入自体骨髓.结果自体吻合血管的腓骨-骨髓复合移植与单纯自体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小腿胫骨缺损相比,自体吻合血管的腓骨-骨髓复合移植的移植腓骨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随访时间内移植腓骨的形态增粗率也明显增加.结论自体骨髓移植是促进吻合血管的移植腓骨骨愈合和加速其形态增粗率较有效的方法.

  • 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作者:刘晓芳

    目的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388例(476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有生理特点、再植条件、疼痛、精神因素、吸烟等.结果发生血管危象46指(发生率为11.9%),其中夜间发生35指(76.1%).结论及时正确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作者:穆广态;李峰;康志学;梁定顺;俞玮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肌皮瓣及皮瓣,通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缺损或外露.结果临床应用移植128个皮瓣,其中成活123个,部分坏死5个,成活率96%;经3个月~15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功能.结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功能恢复较满意.

  •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病例分析

    作者:陆晓文;李明;侯铁胜;羊国民;桑井贵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方法对19例经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失败原因与手术适应证、临床诊断及操作有关.结论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 小双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15例体会

    作者:陈聚伍;黄宗强;吴学建;贺长清

    目的介绍应用小双切口作腕管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平行远侧腕横纹作1.5 cm长的横切口,腕横纹以远2.5 cm为中心沿鱼际肌纹作1 cm长的纵切口,分别显露腕横韧带远近缘及指屈肌腱及正中神经,直视下将腕横韧带完全切开,正中神经外膜松解3例,鱼际肌支松解1例.结果术后2周,15例症状完全消失,拇、示、中3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1年随访,术前大鱼际肌萎缩5例,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全部病例无1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疼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双切口行腕管松解术,可操作空间大,并发症少,术后美观.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背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汝平;杨朝华;陆汉荣;刘惠军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应用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切除皮瓣大面积15.0cm×9.5 cm,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结果临床应用8例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除1例侧皮缘部分坏死,其余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断指再植术后连续臂丛阻滞镇痛对再植指成活的影响

    作者:黄格;白宇;谭冠先

    目的观察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自控镇痛(PCA)对断指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手术Ⅰ~Ⅱ级经肌间沟进行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断指再植40例共53指,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留管连接电子镇痛泵作连续臂丛PCA.镇痛配方为芬太尼0.4 mg加布比卡因400 mg加生理盐水至150 ml,术后第3天拔除导管;B组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的血运状况、血管栓塞率、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A组镇痛时间平均为(63.25±0.85)h,镇痛效果全部为Ⅰ~Ⅱ级,手术成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100%;B组镇痛效果Ⅰ~Ⅱ级12例占57%,手术成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84%.结论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断指术后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明显提高了再植指的成活率.

  • 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黄东;吴伟炽;张惠茹;江奕恒;毛莉颖;林浩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注射引起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例因注射引起的假性股动脉瘤进行修复.其中直接端端血管吻合6例、人工血管移植2例.结果 8例均治愈,随访3个月~2年,下肢血供良好,足背动脉可触及,感觉运动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效果良好.

  • 外周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

    作者:杨庆民;费绍波;丛海波;李金晟;毕卫伟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及功能康复的体会.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60例72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束组或束膜缝合、游离神经移植、神经粘连松解.术后按照早、中、晚期指导功能康复.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4年,平均优良率83.3%.结论外周神经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应用精细的显微外科修复及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 尺神经炎显微外科治疗的随访

    作者:王福成;解云川;唐华羽;魏巍;翟饶生;王日光

    目的了解尺神经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尺神经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年,感觉及肌萎缩均恢复正常36例,感觉恢复正常肌萎缩程度减轻17例,感觉恢复正常或有好转,肌萎缩程度无好转的3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提高治疗尺神经炎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 两种显微技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汪振芳;董诺;谭素芬

    目的评价应用两种显微技术治疗上、下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出泪小管的断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施行直接探查插管吻合组(56眼)和泪囊切开逆行插管吻合组(31眼).结果直接探查插管吻合术56眼,治愈46例,好转7眼,失败3眼,治愈率82.14%;泪囊切开逆行插管吻合术31眼,治愈26眼,好转4眼,失败1眼,治愈率83.8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

  • 带血管蒂肋骨移植治疗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弯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马乐群;李振宇;阎洪印

    目的评价采用带血管蒂肋骨移植治疗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带血管蒂肋骨移植治疗后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17例的随访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5年以上随访,全部病例平均6个月融合,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带血管蒂肋骨移植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之一.

  • 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修复骨与皮肤缺损

    作者:骆立荣;陈浩;余林权;吕海建

    目的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方法将腓血管制成1个或2个血管襻,该血管襻携带皮瓣,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该新生骨充填骨膜内与腓骨段间隙、包绕腓骨,使移植腓骨增粗.结果临床应用30例,所携带的皮瓣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1年后骨折愈合,2年后移植骨增粗,能负重行走,移植骨无骨折.供腓骨侧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正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粗骨与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 应用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

    作者:温曙荣;郭奇峰;刘志凌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胫前皮肤坏死缺损,用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临床应用7例,切取皮瓣面积3cm×5 cm~6 cm×10 cm.结果术后皮瓣成活,内植物未发生感染和松动,疗效满意.结论用转移皮瓣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缺损,疗效满意.

  • 腰椎椎管内原发性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马乐群;镇万新;段贤斌;徐亮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腰椎椎管内原发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精确的定位下,采用单侧椎板开窗、中央开窗和全椎板切除等手术方式,在显微镜下操作切除肿瘤23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21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17例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消失,6例疼痛症状减轻.所有病例术后3 d可坐起,7 d后带腰围下地活动.术后随访6个月~4年3个月,平均2.6年.21例病例无复发,可正常生活和工作;2例仍存在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恢复脊髓功能的有效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脊髓损伤的发生.

  • 岛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弋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的手术入路和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的手术经侧裂间入路对岛叶区的胶质瘤行切除12例.结果其中肿瘤全切10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除1例出现暂时性运动性失语,2例出现暂时性对侧肢体偏瘫外,均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论经侧裂间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岛叶胶质瘤的有效方法.

  • 带桡动脉茎突支蒂桡骨瓣推进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

    作者:于胜军;孙明;陈德松;刘万军;李京宁;付胜强;慕明章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桡骨远端血液供应的解剖学基础,设计带桡动脉茎突支蒂的桡骨瓣推进转位治疗23例腕舟骨骨不愈合.结果有18例获术后5~2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桡动脉茎突支蒂桡骨瓣,解剖恒定、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手术操作简单,是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关键词: 舟骨 骨瓣 移植
  • 显微外科技术在不孕症输卵管阻塞重建术中的应用

    作者:古健;李小毛;张睿;谌小卫;周水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输卵管阻塞重建术中治疗不孕症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94例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解除输卵管阻塞66例,复通率81.5%,妊娠47例,妊娠率58.0%.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有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术后应指导患者尽早妊娠,妊娠失败时应及时进行人工辅助生育技术.

  •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毛莉颖;黄东;张惠茹;吴伟炽;江奕恒;林浩;伍庆松;黄国英

    目的介绍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切取方法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1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大为5 cm×3 cm,面积小为2.0 cm×1.5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管恒定,切取简便,成活率高,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

    作者:李光早;徐静;胡鸿泰;张莉;王琛

    目的探讨拇指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利用8具尸体16只手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了拇指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及食指桡侧指背动脉.临床上分别以拇指背动脉、示指桡侧指背动脉为蒂于手背侧设计岛状皮瓣进行应用.结果拇指背动脉外径0.24~0.46 mm,平均0.37 mm,示指桡侧指背动脉0.26~0.56 mm,平均0.44mm,血管恒定.临床应用拇指背血管蒂逆行皮瓣、示指桡侧指背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12例;皮瓣带入桡神经指背支形成有感觉皮瓣,效果更满意.结论以指背血管为蒂的手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 对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的改良和应用

    作者:苏伟;赵劲民;杨志;沙轲;花奇凯;丁晓飞

    目的对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总结近年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46例,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使这一手术方法更加完善.结果 4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平均随访半年,效果满意.结论小腿逆行筋膜蒂皮瓣是修复小腿胫前、踝、足跟部皮肤缺损理想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良,使皮瓣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 喉声带显微外科手术662例临床疗效的评估

    作者:曾勇;王跃建;朱肇峰;陈伟雄;何发尧;陈瑞开

    目的探讨用声学参数评估喉声带显微外科手术66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施行喉显微外科手术662例,其中有120例进行术前和术后声学测试.结果 662例喉显微外科手术中,术后半年内复发10例,前联合粘连声音嘶哑2例,术后轻度声音嘶哑8例,总有效率为96.98%(642/662);120例术前和术后主要声学参数:基音频率微扰(Jitter)、基音振幅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音(NNE)术前较高,术后较低,分别与术前比较,其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喉声带显微外科手术疗效肯定,术后患者发音功能明显改善.

  • 带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作者:黄飞;吴水培;申屠刚;俞立新;王胜华;金浙滔

    目的探讨带拇背侧桡、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从1997年10月至2004年2月,利用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并将皮瓣内皮神经与受区内指神经行外膜吻合,重建受区感觉.结果临床应用101例皮瓣,其中97例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坏死,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吻合神经后皮瓣能恢复部分感觉.结论该皮神经皮瓣手术操作简单,皮瓣外形好,部分皮瓣能恢复感觉,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 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移植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范启申;周祥吉;李庆喜;郭德亮;孙书海

    目的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修复巨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创面经彻底清创后,根据皮肤缺损伴骨裸露、创面具体情况,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长为70 cm,皮瓣面积大为42 cm×24 cm.临床应用2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全部得到覆盖,骨折愈合,保住了肢体,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结论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能代替吻合多组血管的组合皮瓣临床应用,节时、成功率高,易于应用与推广.

  • 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在鞍区肿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意义

    作者:黄权;江波;何东升;陈晓雷;石忠松;黄正松

    目的报道核磁共振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技术在鞍区占位病变对鞍区重要结构的显示效果和探讨其在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的作用.方法通过应用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鞍区常见肿瘤进行术前检查,重建鞍区病变和周围重要结构整体解剖三维切面,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和视丘部等的三维结构,指导手术计划.结果 13例鞍区肿瘤通过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受肿瘤压迫移位的视神经、视交叉、动眼神经、视丘部和垂体柄等结构.其中垂体瘤8例、颅咽管瘤3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均获全切除.结论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显示鞍区整体结构的效果良好,术前应用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鞍区病变有助于其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

  • 足骨及软组织创伤缺损的组合组织修复

    作者:王剑利;付兴茂;潘朝晖;郭永强;赵雁;杨华山;王成琪

    目的研究解决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减少和减轻足残疾和功能不良率,大限度的恢复足功能和外型.方法对足背、前足、足跟、踝下等部位单纯软组织缺损,采用局部转移或旋转皮支皮瓣、筋膜皮瓣、游离皮瓣、全厚皮片植皮等方法修复;足底负重区采用预制皮瓣方法解决;前足、足跟及其它跗骨复合组织缺损采用带血管髂骨加皮瓣组织移植重建;内、外踝缺损应予以重建.结果 247例经上述方法处理,临床疗效满意.按美国AOFAS踝-足评分标准:优84例,良107例,可42例,差14例.结论髂骨为一扁平状骨,血运丰富,用于重建再造跖骨缺损尤其是多跖骨缺损、跟骨缺损时,接地稳定且触地面积大,便于负重、固定及承压.内、外踝可取带筋膜的髂骨和腓骨头重建骨及韧带缺损.组合带血管骨与皮瓣修复缺损,可将移植骨及皮瓣各自先充分对位满意后再行组合,较理想地恢复足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 足底内侧动脉分支蒂皮瓣的临床研究

    作者:柴益民;马心赤;陈世强;林崇正;王快胜;陈汉东;陈彦堃

    目的探讨以足底内侧动脉分支为蒂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解剖基础上以足底内侧动脉及其分支为血管蒂,设计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皮瓣及双叶皮瓣顺、逆行转位或游离移植修复53例手足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53例,51例皮瓣完全成活.4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手、足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该类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厚薄适中,外形佳,是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双叶皮瓣及逆行皮瓣为临床提供了实用性的新方法.

  • 应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重建股骨上段肿瘤术后骨缺损

    作者:冯运垒;吴业坤;郭奇峰;招健明;许劲羽;腾范文

    目的报道应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7例股骨上段肿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采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进行移植.根据骨缺损长度,设计带监测皮岛(3 cm×5 cm)的腓骨,切除腓骨长度比骨缺损长度多4 cm,上下各2 cm插入股骨髓腔后用滑动鹅头钢板(DHS)桥接固定腓骨.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腓骨和受区骨均呈骨性愈合.结论采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复合DHS固定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期手术临床探讨

    作者:王梅;葛坚;卓业鸿;林明楷;凌运兰;卢蓉;刘杏

    目的通过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期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2年期间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而后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4例58只眼,对2种手术前后的白内障、视力及眼压进行比较,并对2种手术间隔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视力下降,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基本回复.短期内白内障手术未影响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抗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手术间的间隔时间与患者年龄及青光眼术前眼压无相关性(P>0.0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间隔时间短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时须考虑白内障的影响.对于低视力患者,当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联合治疗可能优于分期手术治疗.

  • 吻合血管术后迟发性血管危象原因与对策

    作者:黄潮桐;李敬矿;李庆瑜;谢广中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术后发生迟发性血管危象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方法统计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间94例吻合血管手术,21例于术后7~13 d发生血管危象,在常规处理血管危象的基础上,结合发生血管危象的组织或指体的伤口,若有感染,则放弃手术探查,采用加强抗感染治疗.伤口无感染且未能缓解者,予手术探查.结果 21例迟发性血管危象存活16例,失败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13例成功,3例失败.而手术探查5例,3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迟发性血管危象与术后感染有极大的关系,彻底的清创,可避免感染的发生,从而大限度控制迟发性血管危象的发生.

  •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尺、桡骨感染性骨缺损

    作者:李海清;张长青

    我们自1999年2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尺、桡骨创伤性骨髓炎并骨缺损16例,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资料与方法

  • 股动脉损伤延迟性破裂的急诊显微修复

    作者:张明胜

    股动脉损伤一般由外伤引起,出血量大,即使闭合性损伤也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或肢体缺血坏死.有些股动脉破裂大出血不是发生在损伤初期,而是距受伤有一段时间.这种类型的股动脉损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我院自1994年3月收治这种特殊类型股动脉损伤共12例,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肢体血运及功能良好.

  • 上肢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陈宏;王欣;章伟文

    神经鞘瘤可以发生在上肢的任何神经上,常需要手术摘除.临床上常见到手术摘除神经鞘瘤时伤及神经而引起功能障碍.1997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在手术显微镜下摘除上肢神经鞘瘤37例,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良好.

  •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颜廷卫;王剑利;朱峰;王启宏;黄虎;王瑞海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是修复与重建的难题.合并肌腱、骨骼外露者,传统方法处理效果不理想,用轴形皮瓣移位或游离皮瓣移植大多要破坏一条主要血管,应用受到限制.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自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我们共实施15例,效果较满意.

  • 废残指急诊再造或异位再植重建手部分功能

    作者:龙文浩;谢统明;莫振锋;钟艳花;张光正;封帆;陈景柏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前臂远端及严重毁损伤6例,部分手掌指毁损伤17例,均采用自身废残指施行急诊手再造及异位再植,即时重建手部分功能,疗效较满意.

  • FK506缓释膜片促进外周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作者:庄加川;张振伟;廖坚文;陈泽华;张家俊;林冷;殷明天;陈乐峰;陈国荣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FK506缓释膜片局部应用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白鼠40只,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切断腓总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 mm窗口,将腓总神经远端与胫神经干做端-侧神经吻合后在吻合口周围放置含有FK06分子可降解缓释膜片.对照组:单纯行神经端-侧吻合.两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材,对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干用快蓝(FB)和荧光金(FG)注射标记,取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细胞.结果实验组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内FB标记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免疫抑制剂FK506能促进外周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

  • 类许旺细胞种植入去细胞神经桥接物后体内外标记示踪及神经功能恢复检测

    作者:王建云;刘小林;向剑平;朱家恺;邓宇斌;李佛保

    目的将类许旺细胞种植入去细胞神经桥接物内后观察体外培养下细胞存活情况及体内桥接坐骨神经缺损后细胞存活情况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Dezawa改良法诱导的类许旺细胞经Hochest 33342标记以107/ml显微注入经化学萃取的神经桥接物内,分别体外培养0、5、10、15、20、30 d,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桥接物内的存活情况.同时将该神经桥接物桥接2 cm长的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分别于5、10、15、20、30、40 d取材,观察细胞在桥接物内的存活情况、再生轴突的生长速度及再生轴突有髓纤维密度;于第30、50、70 d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于第40、60、80 d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同时将无细胞的单纯神经桥接物桥接坐骨神经缺损及自体坐骨神经切断后原位缝合分别作为对照.结果类许旺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均能在化学萃取后的去细胞神经桥接物中存活.体内环境可能更有利于类许旺细胞的增殖.种植类许旺细胞的实验组各测定指标明显优于无细胞桥接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与自体神经对照组各指标近似(P>0.05).结论类许旺细胞种植入去细胞神经桥接物后在体内外环境均能存活;种入类许旺细胞的去细胞神经桥接物桥接神经缺损可达到近似自体神经移植桥接的效果.

  • 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形态的演变

    作者:江华;刘安堂;张盈帆;吴包金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神经的肌肉游离移植后运动终板的形态演变过程及其与肌肉移植后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建立成年Wistar大鼠股薄肌原位移植模型,用胆碱酯酶染色,连续观察术后30周内运动终板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在移植肌肉从失神经支配到神经再支配的过程中,运动终板的形态经历了一个动态的重建、重塑的过程,但至术后30周时仍不能恢复至对照组的精细程度.结论终板处复杂的超微结构不能完全恢复,可能是肌肉游离移植后功能削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低剂量FK506预处理诱导移植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的影响

    作者:祝少博;陈振光;喻爱喜;方成;杨玉华

    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低剂量FK506预处理诱导带血供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时移植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带血供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异位动物模型,并将其分为IR组(缺血再灌注组)、FK506组(低剂量FK506预处理组)及ST组(对照组),缺血1 h后再灌注,然后取缺血再灌注前及缺血再灌注后12 h的相同组织(以肌肉组织为例)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 Blot、DNA梯度电泳及SOD、NO与MDA的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结果发现,HE染色显示,IR组组织结构紊乱,细胞疏松;而FK506组中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完整.TEM显示IR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FK506组线粒体完整,无明显空泡化.SOD、NO及MDA检测显示:IR组中NO及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下降,而FK506组中NO、MDA含量增加不明显,SOD活性较强.DNA梯度电泳显示,FK506预处理后DNA梯度较IR组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低剂量FK506预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可从20%降至10%左右,而Fas及FasL的表达则明显降低.RT-PCR检测显示,经FK506预处理后,TNF及IL-1 mRNA水平的表达减弱,而与此同时,HSP 70在mRNA水平的表达则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仪显示HSP 70在相应时间蛋白水平亦是明显增强的.结论低剂量的FK506(0.3 mg/kg)预处理在带血供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时可以诱导移植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HSP 70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这一现象的关键机制.

  • 右(月国)动脉损伤14小时修复成功一例

    作者:黄东;吴伟炽;毛莉颖;林浩;张惠茹

    患者男,22岁,因车祸至右下肢挤压伤14 h,2004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受伤后外院作小腿夹板外固定后转入我院.检查发现右小腿有一纵行不规则伤口32 cm×15 cm大小,胫骨粉碎性骨折,骨折端外露,皮肤挫伤,足部皮肤苍白,无血运,感觉和运动消失.X线照片示右胫、腓骨中上1/3粉碎性骨折,入院诊断:右小腿挤压挫裂伤伴(月国)动脉损伤;右胫腓骨中上1/3粉碎性骨折.

  • 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半侧颜面毁损伤一例

    作者:程瑞修;黄良平;蒋纯志;范启申

    患者男,30岁.被卡车在柏油马路上拖曳50余米擦伤右侧颜面部5 h入院.查体:右侧颞区、额区、眶下区、腮腺咬肌区、口角及颏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22 cm×12 cm,骨面暴露;眼球脱出;右上颌窦前壁缺如,窦腔暴露;创面有大量泥砂等异物.

  • 上下肢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修复下肢严重创伤一例

    作者:姜佩珠;范存义;蔡培华;孙鲁源;梅国华

    患者男,35岁.2004年2月19日因车祸致双下肢严重损伤,当地医院给予左下肢下1/3截肢,右小腿清创,胫骨骨折螺钉及外支架固定.术后右小腿感染,皮肤及胫前血管、伸肌群坏死;同时,因出血在小腿上段平面结扎胫前血管.2个月后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见左小腿截肢,残端愈合;右小腿及足背外侧创面15 cm×8 cm,腓骨及踝关节外侧骨外露,创面周围大片瘢痕植皮区与骨相贴,右足极度跖屈内翻畸形,足趾屈曲畸形,足与趾背伸丧失,屈曲活动存在,足背动脉未能触及,足底感觉存在.X线片示:右胫骨中段骨折,螺钉及外支架固定中;距骨骨折,移位;右下肢骨骼骨质疏松明显.经术前准备,于2004年5月26日施行游离皮瓣移植.

  • 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伴行静脉桥接大隐静脉一例

    作者:苑芳昌;牟善霄;杨瑞花

    患者男,35岁,因左小腿中下段机器绞轧伤术后16 d,小腿皮肤软组织坏死液化,伴有恶臭脓液流出,足部暗紫肿胀明显急转我院.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腿清创游离对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中见小腿中下段皮肤、肌肉软组织广泛液化坏死,胫前血管在小腿中部断裂结扎,胫、腓骨骨折钢板固定,胫骨断端缺损约3 cm,足部完整.

  • 洛立普兰克服髓磷脂轴突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祁全;毕郑刚;高宏雷;杨成林;王玉学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Ⅳ制剂洛立普兰对髓磷脂底物上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为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治疗脊髓损伤寻找依据.方法预先制备髓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底物,体外无血清培养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生长状态,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测量比较神经元轴突在不同底物上长度和加入洛立普兰组的长度变化,并应用RT-PCR检测GAP-43 mRNA的水平.结果对照组髓磷脂底物明显抑制轴突生长,且GAP-43 mRNA水平降低,加入洛立普兰的神经元生长状态旺盛,克服了髓磷脂的抑制作用,突起明显增长,GAP-43 mNRA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洛立普兰可以阻断髓磷脂的抑制轴突生长作用,对神经元轴突再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 选择性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萎缩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磊;吕广明;严志强

    目的研究单纯运动神经和/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萎缩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SD大鼠54只,分别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前根、后根或坐骨神经,建立大鼠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AchE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损伤后2、4、10周大鼠腓肠肌湿重、肌细胞直径和截面积、运动终板面积和灰度及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损伤后2、4、10周,坐骨神经切断组大鼠腓肠肌的肌细胞直径及横截面积与前根切断组和后根切断组相比较明显下降(P<0.01);坐骨神经切断组、前根切断组与后根切断组相比较,腓肠肌湿重显著下降(P<0.05);运动终板的横截面积明显减少、平均灰度显著增高(P<0.01).电镜观察发现,损伤后2周及4周,不同损伤模型大鼠腓肠肌肌细胞超微结构退变较轻.损伤后10周,肌丝、肌节排列紊乱甚至断裂、融合、缺失,肿胀或呈空泡状的线粒体逐渐增多,肌质网扩张,糖原颗粒明显减少;不同损伤模型大鼠腓肠肌萎缩的形态学变化呈进行性加重,以坐骨神经切断组的变化为明显,后根切断组的变化轻.结论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对于骨骼肌的营养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中运动神经对骨骼肌的营养起主要作用.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导向分子Slit2 m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王岩峰;吕刚;李雷;黄涛;高大新;张彩顺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分子Slit2 mRNA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成年Wistar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9-0无损伤缝线作外膜缝合.通过RT-PCR法半定量检测损伤后各时点近端与远端Slit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12 h,其近、远端均可检测到Slit2 mRNA的表达并逐步升高,近端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远端伤后第5天达到高峰,至第7天均逐渐下降.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导向分子Slit2 mRNA呈一过性表达,远端与近端表达时相具有时序性.近端与远端Slit2 mRNA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外周神经损伤后恢复不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吡咯喹啉醌对许旺细胞合成与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皓桓;刘世清;彭昊;徐怡;邹祖玉

    目的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并对PQQ促损伤外周神经修复作用的可能机制予以探讨.方法将不同浓度PQQ(0.05 mol/L、0.1 mol/L、0.2 mol/L)作用于原代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24 h,应用ELISA与RT-PCR法分别于蛋白质和mRNA水平测定其对细胞N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结果培养上清液中NGFA值分别为:对照组0.21±0.02;PQQ1组0.53±0.02;PQQ2组1.14±0.04;PQQ3组1.43±0.04;RT-PCR NGF产物A值/β-actin A值(PQQ1组1.36±0.04;PQQ2组1.71±0.01;PQQ3组2.24±0.03)均较对照组(0.83±0.02)高.不同浓度PQQ均可在蛋白质与mRNA水平显著促进许旺细胞合成与分泌NGF.结论 PQQ可在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促进许旺细胞合成与分泌NGF,这可能是其促损伤神经修复作用的机制之一.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发惠;宋一平;郑和平;林松庆;谢其扬

    目的为内踝前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踝前内侧区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其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前内侧区动脉,前侧来自内踝前动脉和胫前动脉踝上支穿支,外径平均0.6~0.8mm;后侧来自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骨皮穿支,其中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2~3支,平均外径(0.9±1.2)(0.5~2.5)mm,骨皮穿支1~2支,外径(1.3±0.3)(0.7~2.0)mm.动脉穿支均发出骨膜支、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及浅静脉营养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以及深、浅筋膜血管网.结论踝前内侧区的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及皮肤营养血管同源,呈明显的纵向性分布.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筋膜穿支为蒂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的旋转点在内踝尖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前足的软组织缺损.

  • 非法医学期刊曝光台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005年4月29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又一次公布了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宣布取缔的非法期刊名单,在被取缔的60种期刊中有医学期刊16种,加上2004年7月13日和11月19日公布的非法报刊名单中的11种医学期刊,非法医学期刊达27种.

  • 颅内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作者:

  • 举办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通知

    作者:

    关键词: 显微外科 学习班
  • 诚聘显微外科手外科医师

    作者:

    关键词: 显微 外科手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