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电视胸腔镜手术563例治疗体会

    作者:姜海明;王得坤;凌飞海;梁毅;郑俊猛;唐渲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普胸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63例胸外科病例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无发生住院内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5~152 min(平均6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5 ml,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7 d(平均2.5 d).术中有7例中转开胸手术(1例因伤及奇静脉,6例因胸膜腔广泛粘连).术后肺膨胀不全1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持续漏气2例,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后代偿性多汗2例. 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和符合美容等优点.可以代替大部分传统的开胸手术.

  • 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

    作者:牟善霄;尹纪军;苑方昌;刘玉祥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管状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四肢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引起的大段骨缺损采用带监测皮岛的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结合自体髂骨移植进行修复19例,并通过监测皮岛观察腓骨移植后的血供情况.结果 术后经过1~3年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显示骨缺损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6个月. 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加自体髂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 软壳技术在超声乳化危险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丹莹;孟倩丽;梁景黎;陈璇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在超声乳化危险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超声乳化危险眼白内障17例1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软壳技术,使用粘弹剂DuoVisc.观察术前及术后的视力、眼压、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中所用超声乳化能量和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 术后1周和1个月佳矫正视力≥0.5分别为41.2%和70.6%.术后1 d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性.术前和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173.84±680.3)个/mm2和(1713.4±560.0)个/mm2,二者比较无差异性.术后眼压、术中所用超声乳化能量和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均未出现特殊. 结论 软壳技术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拓宽超声乳化手术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 应用游离(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作者:马立峰;张子清;杨延军;陈飞;刘良燚

    目的 报道应用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拇指指腹缺损的形状、面积大小设计以跖背动、静脉为蒂的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临床应用27例.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其中获得4个月~2年随访24例,失访3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结果 属优21例、良3例.皮瓣两点辨别觉4~10 mm,修复手指外形较好,供区对行走无影响,步态正常. 结论 趾腓侧皮瓣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 应用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组织严重缺损

    作者:胡建方;甘干达;刘亚莉;陶智刚;扈克治;简彦豪;蒋钦柏;黄育胡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先对创面作彻底清创.根据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胸脐皮瓣20例、股前外侧皮瓣15例、髂骨瓣2例、串联皮瓣1例共38例.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5年,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 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上肢严重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功能与外形恢复满意.

  •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金华伟;柯春龙;郭少雷;吴新建;刘金龙;林佳平;黄权;齐铁伟;余振华;黄正松

    目的 报道嗅沟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21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颅底重建方法进行探讨. 结果 21例脑膜瘤显微手术,Simpson Ⅰ级全切除19例(90.5%),SimpsonⅡ级全切除2例(9.5%).术前视力变差的15例,术后视力改善14例,术后视力无改善1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Simpson Ⅰ级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嗅沟脑膜瘤和严密的颅底重建,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高压氧干预治疗术后濒危皮瓣16例

    作者:胡军;刘小林;肖良宝;刘云江;李智勇;易建华;张心丹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干预治疗对改善术后皮瓣微循环障碍及挽救濒危皮瓣的疗效.方法 对术后出现皮瓣微循环障碍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疗. 结果 高压氧疗后,皮瓣肿胀、静脉淤血明显改善,皮瓣完全存活7例,皮瓣有3%~18%的皮瓣边缘坏死9例. 结论 高压氧干预治疗有利于改善术后皮瓣微循环障碍及挽救频危皮瓣.

    关键词: 皮瓣 移植 高压氧
  • 足底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覃雄楚;陈锋

    目的 报道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足部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设计皮瓣的点选择为内踝前缘与足底内侧交界处,从该点至第1、2跖骨头间引一直线为皮瓣轴心线,在轴心线两侧、跖骨头后面足底非负重区切取皮瓣.临床应用带神经血管蒂或游离的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跟或手部皮肤缺损32例.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感觉良好,外观满意且耐磨,手足部活动功能良好. 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是足跟或手掌部小创面软组织缺损的较好修复方法.

  • 吻合血管的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

    作者:王光耀;李敬矿;谢广中;陈冬生;吴恒烜;苗存良;彭剑飞;袁兆能

    目的 报道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中、重度的虎口挛缩,选择同侧第一趾蹼皮瓣进行修复22例.将皮瓣所携带的第一跖背动脉、大隐静脉和腓深神经分别与受区桡动脉腕背支、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吻合,就虎口宽度、虎口角及拇指功能损害进行评定. 结果 术后22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经1~2年随访,除皮瓣覆盖区颜色略深外,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皮瓣的皮肤两点辨别觉8~13 mm.术后虎口角、虎口宽度、拇指功能较术前有改善. 结论 第一趾蹼皮瓣与虎口皮肤组织的厚薄相似.是修复虎口缺损的理想组织皮瓣.

  • 逆行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多种组织缺损

    作者:程开明;左熙;左中男

    目的 探讨急诊修复手部多种组织缺损及手指脱套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设计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复合组织瓣复手指皮肤、骨或肌腱缺损41例,设计有2条相邻掌背动脉供血,带掌背神经的腕、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8例,切取皮瓣大面积达9.0 cm×8.0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移植骨块骨性愈合,4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后7周左右皮瓣的痛觉恢复,感觉在S3以上者为96%,其两点分辨觉为5~10 mm.术后修复手指外形满意,运动功能恢复可完成日常工作. 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复合组织瓣是修复手部多种组织缺损和手指脱套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成活率高、损伤小的优点.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伤创面

    作者:滕范文;任绍东;郭奇峰;赵云芳;冯运垒

    目的 报道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功能需要,选择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36例,包括隐神经皮瓣5例,腓肠神经皮瓣9例,足背皮瓣3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1例,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5例. 结果 除2例皮瓣边缘表皮少许坏死经换药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术后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正常.结论 根据创面缺损情况及部位选择应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改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鹏;吴学建;王庆雷;王楷

    目的 对四肢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及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 应用筋膜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8例.其中小腿中下段胫前皮肤缺损16例,足跟部皮肢缺损10例,踝关节皮肤缺损15例,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2例.骶尾部巨大褥疮1例,手腕背部皮肤缺损4例.创面范围4.5 cm×3.0 cm~19.0cm×12.0cm,根据创面不同采取四肢不同部位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筋膜蒂皮瓣4例,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筋膜蒂皮瓣1例,顺行带隐神经、大隐静脉的筋膜蒂皮瓣3例,右大腿股后皮神经筋膜蒂皮瓣1例,带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筋膜蒂皮瓣22例,带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蒂皮瓣7例.皮瓣范围6.0 cm×4.0 cm~18.0 cm×13.0cm.供区创面29例直接缝合,19例取大腿或下腹部全厚皮片6.0 cm×3.0 cm~13.0 cm×6.0 cm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15例皮瓣肿胀、淤血,经远端小切口放血3~5d,其中12例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例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再次手术清创植皮后成活.余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植皮成活.48例患者均获随访1~24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 结论 四肢筋膜蒂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良,可使皮瓣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 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向军;蒋宇钢;李春辉;李奇;喻孟强;张凌云

    目的 报道第三脑室肿瘤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切除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第三脑室肿瘤58例,其中采用经胼胝体前部入路20例,经终板-翼点联合入路19例,枕部小脑幕入路6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5例.另有8例应用脑室镜切除肿瘤并行终板造瘘术. 结果 手术全切除37例(63.8%),次全切除14例(24.1%),部分切除7例(8.6%),死亡1例(1.7%).术后症状改善40例(69.0%),症状基本同前11例(19.0%).54例随访5个月~6年,生活自理者51例(94.4%),复发3例(5.6%). 结论 合理的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丘脑等,能较彻底地切除第三脑室肿瘤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显微外科技术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戚朝秀;李奇根;王涛;朱春兰;董丽洁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裂孔定位、经外路巩膜冷凝、外放液、巩膜外加硅胶块和环扎带;术后观察裂孔定位准确率,术前术后视力情况,视网膜复位率和并发症等. 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裂孔定位准确率达100%;视力提高16眼,不变3眼,下降2眼.佳矫正视力在0.30以上为13眼;视网膜一次复位率达90.9%(20/22);再次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除有1例巩膜缝针穿透意外放液,1例裂孔周围视网膜出血外,其他病例排液顺利,所有病例手术显微镜下巩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也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具有裂孔定位准确率高,冷凝程度容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一次复位率高,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吻合神经的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廖坚文;张振伟;陈泽华;庄加川;关助明;余少校;李征

    目的 报道应用吻合神经的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指端软组织缺损:中、环、小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相应指端软组织缺损;共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56例.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5.4~9.6 mm,45例感觉恢复至S3,11例至S4,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吻合神经的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作者:范存义;姜佩珠;蔡培华;孙鲁源;曾炳芳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移植一次修复,或结合骨延长技术二次修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例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6~14岁,平均8.5岁;均有骨移植或骨延长手术史.手术次数2~6次,平均3.2次;下肢短缩3~12 cm,平均5.8cm.16例均采用游离腓骨移植的方法修复,腓骨切取长度6.0~16.0 cm,平均9.2 cm.1年后其中4例采用骨延长的方法进行肢体延长. 结果 1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8年,平均4.5年,移植的腓骨均成活、变粗,4例下肢延长长度4.0~11.5 cm,平均7.8 cm,均恢复基本的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病灶彻底切除长段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顽固性胫骨假关节的有效方法.配合二期骨延长可以改善肢体长度的不足.

  • 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作者:程天庆;柴益民;曾炳芳

    目的 报道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明胶-氧化铅液灌注12侧标本的胭动脉,观测腓肠内侧血管及其穿支的分支、蒂长、管径等;取下标本皮肤软组织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分析穿支分布的趋向性和供血面积.临床上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修复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 结果 所有标本的腓肠内侧血管至少存在1支穿支,平均2.1支;位于距横纹9~18 cm、距后中线1~5 cm的范围内;其深筋膜处的外径为(1.03±0.22)mm;穿支供血的总面积为(107.5±23.9)cm2,单穿支的供血面积为(58.3±17.0)cm2.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手部修复后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明胶-氧化铅液灌注造影是皮瓣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可靠方法;腓肠内侧血管恒定存在的穿支,可作为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血供来源;该皮瓣外形美观,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组合移植皮瓣血管桥接修复小腿足踝部严重创伤

    作者:陈雪荣;曾青东;周平;孙新

    创伤后小腿、足、踝部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裸露,足部缺血或无血,但足部较完整,称之为"严重创伤"[1].白1998-2005年,我科应用皮瓣组合移植血管桥接,改善或重建足部血供并覆盖小腿、足、踝部创面29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足部逆行皮瓣移植修复第一跖骨头外露创面

    作者:胡洪良;沈卫军;佘恒;王勇;王恒

    外伤致第一跖骨头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疗效[1,2].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选用足部逆行皮瓣进行修复39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超半环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离断型脱套伤

    作者:马铁鹏;王斌;尹佳丽;刘德群

    手指末节离断型脱套伤无法再植时,治疗方法不多,多以带蒂皮瓣修复为主,恢复结果往往因皮瓣感觉、质地和耐磨性差,修复效果差.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利用超半环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离断型脱套伤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施永彦;喻爱喜;张功礼;王小涛;赵筑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 近交系Wistar大鼠(n=56),随机分为治疗组、空白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SCI)的模型;分离培养同种异体MSCs,纯化、扩增后,MSCs经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被NGF基因转染后重新悬垂(1×108/ml)于SCI 7 d后移植入受损硬脊膜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在MSCs移植后24 h和1、2周后取损伤脊髓段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移植细胞的分布情况;观测MSCs移植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GF表达的变化;进行神经功能(BBB)评价. 结果 MSCs移植后可向损伤脊髓中心聚集,SCI后.治疗组GFAP和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BB评分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NGF基因转染的MSCs移植促进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移植后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肌肉内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成林;毕郑钢;王玉学;祁全

    目的 观察并探讨同种异体兔骨髓基质细胞在未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正常兔肌肉内移植后的免疫原性、存活及成骨状况.方法 首先通过兔谱系差异选择供、受体,并采用淋巴细胞反应进一步证实免疫学错配,之后抽取兔骨髓、体外分离培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加矿化条件培养液诱导成骨、并对成骨特性予以鉴定后,将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入受体兔肌肉内,从淋巴细胞转化率、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组织学检查、种子细胞体内成活及成骨情况等方面检测. 结果 术后各检测时间,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未诱发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反应(P>0.05),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自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区未见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经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异体骨髓基质细胞在受体组织内存活,8周后于异体肌肉中形成骨组织. 结论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未诱发免疫排斥反应,在无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情况下,移植细胞在受体肌肉内存活、并形成骨性组织.

  • 重组hTGF-β1腺病毒转染BMSCs对其向软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夏万尧;刘伟;丁文龙;钟梅芳;周广东;崔磊;曹谊林

    目的 研究重组hTGF-β1腺病毒(adeno-hTGF-β1)转染BMSCs对其向软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重组adeno-hTGF-β1转染第一代猪BMSCs,对照组转染adeno-LacZ,腺病毒的量以200pfu/细胞计算,转染后1 d,消化收集重组腺病毒转染后的BMSCs,置于无菌15 ml聚丙烯试管中,体外细胞团聚集连续诱导培养21 d,然后分别从大体观察、组织学和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的检测对形成组织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组细胞团收缩成近似小球形的组织块,外观成乳白色,触之有一定的弹性.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可见细胞团外周为由数层扁平状成纤维样细胞组成的纤维软骨膜,下层和中部区域有巢状软骨形成,软骨陷窝明显可见,软骨细胞较均匀分布,包埋在软骨陷窝内.Safranin'O染色显示,形成的软骨组织区域有大量被染成桔红色蛋白多糖类基质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细胞团中央出现较明显的阳性染色区域,可见棕黄色的颗粒分布于胞浆内.而对照组形成的组织块略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见无软骨样组织形成,主要为较致密无结构特征的纤维样组织,Safranin'O染色也无被染成桔红色蛋白多糖类基质分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也无明显的阳性染色区. 结论 应用重组hTGF-β1腺病毒转染的BMSCs进行细胞团聚集诱导培养,可诱导B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而形成软骨,为hTGF-β1基因转染的BMSCs在软骨组织工程应用中奠定了基础.

  •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三叶皮瓣治疗多趾软组织缺损一例

    作者:张文正;章鸣;胡玉祥;张灵芝;张功林

    患者男,49岁.因车祸致左足各趾背磨伤1h入院.检查:左足第1、2、3趾背侧趾蹼平面以远软组织缺损分别约3.8cm×3.0 cm、3.5 cm×2.0 cm和3.0 cm×1.5 cm,创腔内泥沙污染.左第1~3趾骨骨外露,伸趾肌腱及甲床不同程度缺损,第一趾末节趾骨基底部软骨面缺损.左第4、5趾背侧表皮擦伤.

  • 足跟预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组织缺损二例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郁辉;黄建华;王干生;陈剑峰;凌爱军

    例1男,6岁.因车祸致右足跟部组织缺损1.5 h入院.检查:右足跟从跟腱下部至足底中部撕脱性离断,软组织缺损创面7 cm×12 cm.有部分跟腱、跟骨与跖筋膜外露,胫后动、静脉在内踝平面断裂,足背部无明显损伤.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足部创面清创术.以对侧股部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中点为中心,纵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约25 cm,显露阔筋膜,将修薄的足跟按常规植皮方法移植在其上并打包固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显微形态学研究

    作者:何红燕;林晓波;应文娟;林丽敏;罗敏婕;马桂霞;冯学永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显微形态学改变及其意义,为心肌细胞的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从人脐带华尔通氏胶分离、培养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分化的心肌样细胞是否表达心肌肌钙蛋白I(troponin I)、心肌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心肌结蛋白(desmin). 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到人脐带MSCs经5-aza和DMSO诱导后体积变大变长,呈杆状细胞且细胞浆中可见肌丝样结构出现;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分化的细胞浆中有肌丝的存在.同时分化的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的标记troponin I、troponin T和desmin. 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以作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来源.

  • siRNA靶向Notch 1对U 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的体内研究

    作者:裘明哲;浦佩玉;康春生;张志勇;王广秀;贾志凡;江荣才

    目的 研究siRNA靶向敲低Notch 1活性对裸鼠皮下U 251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U 251胶质瘤细胞裸鼠皮下模型,分为:对照组、无义组siRNA转染组、Notch 1 siRNA转染组,每4 d给予siRNA、Notch1 siRNA与oligofectamin混合物瘤内治疗,直至观察期结束.处死后取出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查Notch 1、PCNA、MMP9、GFAP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 结果 转染靶向Notch 1 siRNA组肿瘤生长受抑.肿瘤细胞Notch1、MMP9、cyclinD1、PCNA及表达明显下调,GFAP表达上调,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受到抑制,并诱发细胞凋亡.结论 Notch 1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优选靶之一,RNA干涉Notch 1治疗恶性胶质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

    作者:彭彪;罗冬冬;秦明筠

    目的 研究翼点锁孔入路鞍区各间隙的神经内镜解剖,为内镜辅助下该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5例湿头标本上选择翼点人路开30 mm×25 mm锁孔.使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模拟手术过程对鞍区Ⅰ、Ⅱ、Ⅲ、Ⅳ、Ⅴ间隙进行解剖结构观察,并作比较. 结果 应用锁孔概念,确定内镜下的解剖学"路标",可以显示间隙Ⅰ、Ⅱ、Ⅲ、Ⅳ、Ⅴ及Willis环等显微结构.利用神经内镜比显微镜可以更广泛清晰地显示鞍区不同间隙内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细微结构.利用成角内镜可"绕过"神经、血管观察其背后的结构,是显微手术中重要的辅助方法. 结论 运用神经内镜按解剖"路标"进行,可以消除翼点锁孔人路鞍区显微手术的显微外科解剖的死角,减少术中脑组织及重要颅底血管、神经的牵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鞍区手术的疗效.

  • 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的进展

    作者:方光荣

    拇手指缺损再造修复的方法很多.如示指或其它残指转位拇化、皮管植骨、残指缓慢延长、掌骨拇化、瓦合皮瓣包裹等.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足趾移植的拇手指再造与修复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堪称优,无与伦比.

  • 双侧多个足趾移植修复全手或多手指缺损

    作者:芮永军;寿奎水;许亚军;张全荣;糜菁熠;施海峰;薛明宇;张志海;姚群

    目的 评价应用双侧多个足趾移植修复全手或多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应用102例,手术方法有4种:①利用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86例;②一侧甲瓣再造拇指,另一侧第二足趾再造手指11例;③一侧甲瓣与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和示指,另一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中指8例;④双侧甲瓣与第二足趾移植再造双侧拇指与示指1例. 结果 102例中除1例部分甲瓣坏死,2例第二足趾坏死,其余全部成活.62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再造拇手指两点辨别觉达8~14mm.小儿移植手指生长与足趾同步.所有的随访病例中除1例不能作对掌对指功能外,余全部恢复.供区:所有病例无跛行,无外翻发生. 结论 对于多手指或全手缺损,应用双侧足部多个足趾再造手指,对足部供区外形和创伤较小,手部可获得大功能恢复.

  • 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指腹外形改进方法的探讨

    作者:汤海萍;方光荣;滕国栋;张宏勋;袁光海

    目的 探讨以第2、3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指腹短粗外形的改进方法.方法 对33例、39指不同指别的第2、3足趾移植再造术后的指腹,采用一侧和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部分切除缩小指腹.或将术中切下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做成筋膜蒂皮瓣转移至中节指掌侧,以增粗中节指节的周径.同时对几种方法进行同顾性的总结和探讨. 结果 33例39指修整的指腹皮肤无坏死,转移皮瓣血供好,术后指腹外形明显平坦,中节指周径有较明显增粗,效果满意.1例中节指掌侧进行游离皮片移植拟减轻指腹屈曲和增加中节指周径的方法效果不明显. 结论 应用对第2、3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指腹侧方切除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足趾趾腹移植到手指后的外形,与手指指腹外形更加接近.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对再造指指腹感觉及血供无影响.

  • 足第二趾再造手指的重塑整形

    作者:巨积辉;李雷;金光哲;刘跃飞;赵强;魏诚;李建宁;侯瑞兴

    目的 探索足第二趾再造手指一期重塑整形的方法.方法 对6例6指Ⅲ~Ⅳ度缺损,行足第二趾移植再造手指,术中同时行足第二趾"指腹"和"颈部"部位的三角皮瓣转换整形术来重塑外形. 结果 6例6指再造手指和局部改形三角皮瓣均成活.5例经8~15个月随访,再造手指外形得到明显改善.指腹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10 mm.患者比较满意. 结论 一期行局部三角皮瓣转移重塑再造手指外形,解决了再造指"指腹"膨大和掌侧"颈部"狭窄的外形缺陷,临床疗效较好.

  • 全长手指再造10例报告

    作者:丁小珩;方光荣;姜凯;屈志刚;张宏勋;焦鸿生;程国良

    目的 介绍全长手指再造的概念和3种再造的方法.方法 采用3种方法:①急诊取一侧足第二足做桥接远端部分完整的手指再造手指;②用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③取携带同足跖、背侧皮瓣和第一、三趾侧方皮瓣并将移植的第二跖趾关节旋转90°再造手指. 结果 临床应用10例.再造手指均一期成活,术后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法评定,优1例.良5例,可4例. 结论 3种方法进行全长手指再造,方法可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外科中长指再造的难题.

  • 小型游离足趾皮瓣修复拇手指组织缺损

    作者:孙乐天;方光荣;程国良;屈志刚;侯书健;丁小珩;汤海萍;刘亚平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在足趾上切取6种类型小型游离皮瓣:足趾背侧甲瓣、足趾半侧甲瓣、足趾趾腹皮瓣、趾C形皮瓣、足趾背侧皮瓣、超长趾及第二趾趾蹼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 结果 83例皮瓣中81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48个月.足趾背侧甲瓣全部成活,痛温触觉恢复,外形十分满意.足趾半侧甲瓣全部成活,痛温触觉恢复,外形满意.足趾趾腹皮瓣2例皮瓣坏死后行带蒂皮瓣修复,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痛温觉恢复,两点分瓣觉恢复在4~6 mm并能出汗,指腹饱满,具有罗纹. 趾C形皮瓣全部成活,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恢复在4~6 mm.皮瓣质地类似原位手指皮肤.足趾背侧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与受指接近,质地外形佳.超长趾及第二趾趾蹼皮瓣全部成活,虎口及拇示指皮瓣,质地外形佳,两点分瓣觉恢复在6~8 mm.足部供区行走正常,无疼痛.结论 应用游离足趾皮瓣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

    作者:李崇杰;战杰;石强;吴锦生;沙德峰;姚阳;梁晓旭;田芙蓉;王思夏

    目的 探讨一期应用足趾及足趾复合组织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趾甲皮瓣、第二足趾及带足背皮瓣趾甲皮瓣或第二足趾移植,带小腿远端合并前踝及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部分胫侧趾甲皮瓣合并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拇指缺损、手指缺损及合并大鱼际、虎口、手掌部或前臂桡侧软组织等部位的复合性损伤的拇、手指缺损共282例,314指. 结果 术后308指再造成活,成活率为98%,术后经6个月~6年的随诊和信访,其再造修复后的拇、手指恢复了捏、握及对掌的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优214指,良63指,可26指,差5指,优良率达88%. 结论 选择不同类型的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臂外侧骨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

    作者:卢耀军;洪光祥;徐南伟

    目的 介绍臂外侧骨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V度以上拇指缺损,选用带肱骨的臂外侧复合组织瓣和第二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13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其功能. 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3年,13例皮瓣及移植的足趾全部成活,功能佳. 结论 带肱骨的臂外侧复合组织瓣加第二足趾联合移植是V度以上拇指缺损再造的良好方法.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