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带指神经背侧支的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脱套伤

    作者:陈传煌;李文庆;杨涛;朱小弟;李楚炎;姚海波;毛仁群;张国雷;王利

    目的 探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脱套伤的疗效. 方法 对12例拇指脱套伤患者,行带指神经背侧支的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术后2周行关节松动训练,3周早期辅以回形针、温水及冰水,晚期辅以粗麻布、棉布及丝巾分别刺激修复的拇指及中、环指供皮区,采用睁眼-闭眼-睁眼的训练程序对感觉进行再训练.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因出现静脉危象致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稍硬外,其他11例皮瓣质地柔软,供区植皮成活良好.随访18 ~54个月,平均34个月,依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为临床疗效的评定的方法:感觉恢复S4为4指,S3+为6指,S3为2指;供区皮肤感觉恢复S4为6指,S3+为5指,S3为1指,9例患者可恢复伤前工作. 结论 应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脱套伤,配合术后积级的运动及感觉再训练,为拇指脱套伤修复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

    作者:麻文谦;董晖;杨晓东;秦涛;赵胡瑞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14例.跟骨外侧切口皮肤坏死骨钢板外露创面大小:3.0 cm×2.5 cm~4.0 cm×3.5 cm,皮瓣大小:3.5 cm×2.5 cm~4.5 cm×3.5 cm.经皮下隧道转移皮瓣,供区创面直接闭合. 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经6 ~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如风筝,质地柔软、弹性好,色泽及足部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 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小面积骨钢板外露,皮瓣成活率高,外形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招健明;吴业坤;冯运垒;张帅;黄其志;颜林飞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前足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采用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大10 cm×5 cm,小5 cm×3 cm,供区取同侧大腿中厚层皮片游离植皮.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 ~ 12个月,16例皮瓣血运良好,外观平整,皮瓣不臃肿,不影响穿鞋,无溃破现象,皮瓣感觉正常,可以正常活动和行走. 结论 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显微外科输精管附睾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

    作者:赫志强;邱晓东;李永廉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输精管附睾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采用显微外科输精管附睾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25例,分析术后复通情况及精子活力情况. 结果 患者术后1、3、6、9、12个月作精液常规检查,首次发现精子时的精子密度(82.6 ±22.8)×106/ml、活动率为(35.1±8.5)%,精子活动力a级比例为16.0%,b级比例32.0%,c级比例为40.0%,d级比例为12.0%,手术复通率为92.0%,术后1年配偶妊娠16例. 结论 显微外科输精管附睾管吻合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良好.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姚俊娜;赵祚塨;杜志军;穆世民

    目的 评估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伴跟骨及跟腱外露7例、单纯跟腱外露6例、内踝及跟腱外露2例;术前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测标记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穿出点,术中根据创面的大小、供区与受区的距离及皮瓣旋转的灵活性选择合适的穿支血管为蒂,以其为旋转点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供区创面不能直接闭合时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18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形无臃肿,皮瓣供区无并发症,所修复创面能满足患肢踝关节的活动需求.患者对创面修复效果及患肢功能恢复均满意. 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损害小、皮瓣较薄、色泽质地与受区软组织接近等优点,是一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式.

  • 改良示指背岛状皮瓣折叠修复拇指Ⅰ度缺损伴脱套

    作者:强力;薛明宇;芮永军;沈小芳;黄军

    目的 探讨改良示指背岛状皮瓣折叠修复拇指Ⅰ度缺损伴脱套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15例15指拇指Ⅰ度缺损伴有脱套创面患者.创面大小为3.0cm×4.0cm~3.5cm×7.0 cm;采用供瓣区设计在手掌桡背侧及示指近中节桡侧的狭长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折叠修复,供区植皮.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无臃肿,两点辨别觉为4.0~6.0 mm,供区无明显挛缩,拇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12例,良1例,可2例. 结论 该皮瓣质地佳,自带神经,术后拇指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拇指Ⅰ度缺损伴脱套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 显微斜视矫正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雅坤;王虹;解正高;庄朝荣;赵明;叶东升

    目的 观察显微斜视矫正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眼部刺激症状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对水平斜视患者72例(119眼)行显微斜视矫正手术.随机分为激素组36例(57眼)(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滴眼液5d,3次/d),及双氯芬酸钠组36例(62眼)(术前1h及术后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5d,3次/d).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早期(3d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d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激素组(4.82±1.31)d、双氯芬酸钠组(4.95±1.3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显微斜视矫正术后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能有效控制术后眼痛等眼部不适感,不影响结膜切口的愈合,副作用小.

  •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峻青;陈浩宇;张家盛;何斌;李卓伟;付记乐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供收治小腿、足踝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26例.缺损范围16cm×8 cm~21 cm×13 cm,骨外露范围3 cm×2cm~10cm×8 cm.其中合并神经损伤的6例,合并血管损伤的9例,全部病例均合并骨折.经多普勒血流仪探查后,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旋转点、同时保留腓动脉穿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的岛状皮瓣修复. 结果 临床应用26例,皮瓣面积为17 cm×9 cm~22 cm×13 cm.皮瓣供区位于腘窝上缘至小腿中、下段.术后25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全部病例皮瓣色泽、血运、质地良好,无破溃.随诊8个月以上18例,15例骨折愈合良好,3例骨缺损病例需二期植骨,踝关节均有主动屈、伸活动.结论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不破坏腓动脉主干,同时保留了腓动脉穿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重供血来源,保证了皮瓣血液循环,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 游离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七例

    作者:伍辉国;张文亚;江克罗;王云锋;邓同明;张春风;杨敏

    目的 探索游离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切取皮瓣面积:3.5 cm×4.0 cm~6.0 cm ×7.5 cm.皮瓣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血管蒂,皮瓣的血管蒂分别与掌浅弓动脉及手背静脉吻合. 结果 7例皮瓣顺利成活,随访5 ~ 30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不臃肿,痛、温觉均恢复,手部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中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

    作者:王宇;嵇庆海;朱永学;黄彩平;孙国华;王玉龙;安勇;张凌;向俊

    目的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经验,报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中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的初步体会. 方法 2013年6月至12月,共有4例患者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中使用微血管吻合器用于静脉吻合.回顾病史收集皮瓣穿支类型、受体血管类型、吻合方式、吻合器尺寸、术后并发症等相关资料. 结果 4例患者使用微血管吻合器用于静脉吻合,皮瓣均成功,未出现危象或血栓. 结论 初步应用表明,coupler吻合器可成功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游离皮瓣的静脉吻合.初步结果证明该技术在头颈部重建中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可节约手术时间.

  •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元庄;黄远翘;莫华贵

    目的 探讨以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吻合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13年5~9月,对11例需行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以1个微血管吻合器进行1条静脉吻合,动脉则手法缝合,其中股前外侧皮瓣9例,腓骨皮瓣1例,复合组织皮瓣1例,动静脉吻合比例为1∶2的5例,1∶1的6例. 结果 所有移植的皮瓣均存活,未出现血管危象,以微血管吻合器进行静脉吻合时间为4 ~ 10 min,但有1例出现吻合环松脱,需重新安装行2次吻合. 结论 以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术中吻合静脉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缺损22例

    作者:李程科;梁江声;张敬良;雷彦文;邓国超;周宏斌;李其付;彭建江;李智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治疗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患者,骨缺损长度均超过6 cm.采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腓骨长度7 ~15 cm,皮瓣面积5 cm×9 cm~22 cm×15 cm.术后1、3、6、12个月、2年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组织修复情况及功能评价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2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软组织愈合顺利,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术后1个月即可见骨折端有明显愈合情况,3个月后可见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长,6个月后骨生长均良好,骨折线消失,12个月后移植骨增粗与受区骨基本相似,24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好.按Enneking等评分标准,26 ~ 30分8例,21~25分9例,16~20分5例,平均恢复肢体功能的82.3%. 结论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疗效满意,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 (足母)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末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卫;郭振贵;朱静斌;杨棋;李宝林;费剑峰;孟庆刚

    目的 探讨(足母)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末端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足母)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末端缺损21例. 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皮瓣远端无坏死,2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应用罂粟碱、尿激酶等药物并对创面换药后成活.随访12~ 18个月,17例患者皮瓣感觉恢复. 结论 (足母)趾近节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末端缺损的效果良好.

  • 四种游离皮瓣修复前足及足底软组织缺损

    作者:赵勇刚;杨铭华;郭德华;付强

    目的 总结4种游离皮瓣修复前足及足底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对16例前足及足底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4种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其中7例股前外侧皮瓣,4例背阔肌皮瓣,3例脐旁皮瓣,2例髂腹股沟皮瓣,皮瓣切取面积11 cm×12cm~14 cm×26 cm,供区采用刃厚皮片移植覆盖,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16例皮瓣完全成活,无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术后随访5~ 15个月,皮瓣质地好,能无痛负重行走,足底感觉部分恢复,足功能满意,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 结论 游离皮瓣修复前足及足底软组织缺损疗效肯定,根据缺损情况选择适当的皮瓣能达到佳治疗效果.

  • 带肌腱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陈海涛;梁群英;李启中;郭海欧;区杰雄;毛萍

    目的 探讨采用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修复69例手背复合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手术回顾和疗效随访. 结果 69例术后随访12~ 24个月,手背移植复合组织均存活,无肌腱再断裂,无皮肤缺血坏死,轻度肌腱粘连13例,对比腱侧肌腱张力下降6例,经过理疗及功能锻炼,能恢复正常伸屈功能. 结论 确保复合皮瓣肌腱及皮肤血运,恢复缺损肌腱连续,是治疗手背复合组织缺损伤重建伸指功能的关键,以带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复合皮瓣移植可显著提高手背复合组织缺损伤愈合率及功能重建,疗效满意.

  • 后踝上皮瓣治疗踝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15例

    作者:高秋明;张宇;薛云;厉孟;时培晟

    目的 探讨后踝上皮瓣治疗踝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 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采用后踝上皮瓣移植修复15例踝周严重软组织缺损,其中小腿下1/3段3例,足踝部7例,足底负重区5例.15例均合并骨、关节或肌腱外露,4例合并骨折,2例合并胫前动脉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8 cm~10 cm×18 cm. 结果 本组1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3例,6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行皮瓣小切口放血疗法者完全成活,2例未行放血疗法者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其中12例获6~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及外观良好,踝部及足部运动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后踝上皮瓣相对隐蔽,外伤后不易损伤,修复范围大,是治疗踝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的选择.

  • 经皮导引抽出钢丝或肌腱缝合线法对锤状指的微创治疗

    作者:寇伟;刘泉萌;吴昊;朱磊;许庆家;官士兵;王增涛;丁自海

    目的 应用经皮导引抽出钢丝(或肌腱缝合线)法对锤状指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方法 选择9例骨性、6例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以10ml注射针头经皮穿过骨性、骨-软组织隧道环穿末节指骨基部骨质,自背侧刀口导引出钢丝或肌腱缝合线,将在止点部位的撕脱骨块或断裂的伸肌腱直接固定在指骨上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关节伸、屈功能良好,无疼痛.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法评定:优7指,良5指,可3指.优良率80%. 结论 经皮导引抽出钢丝或肌腱缝合线法对锤状指的微创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①不需扩大暴露切口远端皮肤的远指间关节背侧横向“S”刀口就可以满足手术需要.②允许有足够的骨量钻取骨隧道来满足钢丝或肌腱缝合线的悬挂强度(尤其对于关节面有较大的撕脱骨块病例).③骨隧道钻取部位可根据需要选择,以满足使钢丝力线垂直于骨折线.

  • 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光诗;徐林;林国栋;姜晓锐;李黎明;林峰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使用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不慎戳伤8例,机器绞伤4例,砸伤3例,按Wehbe和Schneider分型:ⅠB型9例,ⅡB型6例. 结果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1个月,按Crawford评分标准,优5例,良8例,可2例.复查拍片中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结论 切开复位联合Ishiguro法可有效治疗骨性锤状指,并可能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

    作者:冯仕明;王爱国;张在轶;高顺红;陶友伦;周明明

    目的 探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拇指末节脱套伤的患者采用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指端感觉.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2.5 cm×1.7 cm ~4.5 cm×2.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6 cm×1.9 cm~4.7 cm ×2.3 cm.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7.0 h,平均4.6h.皮瓣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术后随访患者的皮瓣两点辨别觉以及供指关节的活动范围. 结果 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5.3个月.末次随访时拇指外观以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8 mm,平均5.2mm.示指皮瓣供区外观恢复满意,未见明显色素沉着、瘢痕挛缩等并发症.供指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79.6°、100.8°、71.0°.结论 携带双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跨关节改良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成活率高、术后外观、感觉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拇指末节脱套伤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丰波;张志;呼和;庞有明;张澜;王永军;牛克成

    目的 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不同类型的小腿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62例,均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其中7例跟腱断裂术后外露或窦道形成,8例合并踝关节、跗骨间关节破损外露,24例伴胫骨远端、内踝、外踝、跟骨骨折,11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一期修复15例,延期或二期修复47例.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10例,腓动脉外踝上前穿支皮瓣12例,腓动脉外踝上后穿支皮瓣40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5.5 cm~9.0 cm×15.0 cm.供区直接缝合10例,余采用植皮修复创面. 结果 术后56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腓动脉外踝上前穿支皮瓣、1例胫后动脉内踝上前穿支皮瓣、2例腓动脉外踝上后穿支皮瓣出现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所有病例经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 结论 小腿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成活可靠、供区破坏少等优点,针对不同部位进行“个性化”皮瓣选择非常重要.

  • 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17例分析

    作者:张敏;王玉强;谭洪宇;刘屹林;赵亮;宋瑞鹏;鲍恒;廖文胜;王利民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利用手术显微镜教学观察镜接口自组视频输出系统,应用于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治疗牵引无效的各种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17例,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录像和视频采集.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利用视频输出系统获得1510万像素高清图像并可获得高1920×1080像素的高清摄像短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27 ~52个月,平均33个月.17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者16例,好转者1例.JOA评分由术前(8.1±3.5)分增加到术后2年时的(15.1±1.8)分,根据Hirabayashi方法计算术后改善率,平均改善率78.7%,其中优12例,良5例.颈髓延髓角由术前(128.6±8.5)°增加至术后(151.7±10.4)°;术后X线及CT提示寰、枢椎(G1、G2)序列良好,所有病例术后12个月内后路均获得骨性融合. 结论 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成形术是治疗各种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利用手术显微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大面积股前外侧皮瓣的设计与切取:附28例报告

    作者:隋海明;丛海波;翟建国;吴红军;史永安

    目的 探讨大面积股前外侧皮瓣的设计、切取方法及修复创面的疗效. 方法 依据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的解剖特点设计皮瓣.切取皮瓣时保留一支较粗大的肌支或源血管的终末支,在皮瓣近端或远端选取一支口径适宜的穿支,将两者吻合以扩大血管供血范围,皮瓣皮血管为肌皮穿支型的供吻合的穿支自肌肉穿出点切断,皮瓣皮血管为肌间隙穿支或直接皮动脉型的广泛游离供吻合的肌皮穿支.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该术式临床应用于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创面修复28例,术中测量穿出肌肉浅出处切断穿支的血管口径,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随访供区有无并发症出现. 结果 18例皮血管为肌皮穿支型的皮瓣自肌肉穿出点切断供吻合的穿支,术中测量该处血管口径为1.3 ~1.8 mm,平均1.45 mm,均可用于吻合.28例28块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22.0 cm×15.0 cm ~42.0 cm×14.0 cm.其中2例皮血管为肌皮穿支型的皮瓣术后发生动脉危象,为血肿压迫吻合口并形成血栓,清除血肿后重新吻合,皮瓣成活.无感染病例发生,皮瓣受区与供区均一期愈合,未发现皮瓣皮缘坏死.2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 ~ 13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供区未见明显塌陷畸形、肌肉坏死、肌力减退和肌疝等,皮瓣外观平整、颜色接近正常、质地好. 结论 采取吻合穿支的手术方式可切取大面积的股前外侧皮瓣,用于创面的修复,手术安全、有效.

  • 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

    作者:周炎;刘世清;瞿新丛;廖琦;余铃;黄涛

    目的 探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2例距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术后非负重功能位外固定12~14周,并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确定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 结果 12例术后随访12 ~ 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出现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距骨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6~ 24周,平均20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55~ 96分,平均82.5分,其中优4例,良5例,可3例.2例发生距下关节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消炎镇痛药后疼痛缓解;1例发生距骨体缺血性坏死,X线片显示距骨体骨质硬化,但未塌陷,嘱患者减少负重并定期随访观察. 结论 应用空心钉结合带筋膜跗外侧血管蒂骰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距骨颈骨折,能改善距骨体血供,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足母)趾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赵晓航;胡德锋;孙艺;马建安;胡振业;应振端

    目的 探讨应用(足母)趾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设计以(足母)趾背动脉为蒂的(足母)趾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1例.年龄21~48岁,其中男15例,女6例;拇指6例,示、中指15例;指背皮肤缺损7例,指腹皮肤缺损14例;急诊手术修复9例,亚急诊修复12例.切取皮瓣面积2.2cm×1.6 cm~4.0 cm×3.2 cm.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移植的(足母)趾背动脉皮瓣颜色、质地与手指相近,外形满意,指纹生长良好,两点分辨觉恢复至6~8 mm,供足功能无影响. 结论 应用(足母)趾背动脉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切取方便、外形功能满意、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精细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腓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创面

    作者:杨绍浦;彭祥志;周丕育;周健;李尚权;马元俊;苏期波;张钦超;刘波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外侧中、下段中小面积皮肤缺损创面7例,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19~60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机器切割伤2例,慢性感染2例.均有肌腱、神经及骨外露,患肢小腿外上段1/2皮肤完好,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纵向长度均小于5.0 cm,皮肤缺损面积大小为3.5 cm×2.2cm~6.0cm×5.0cm.

    关键词:
  • 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的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12例

    作者:路云翔;陈郁鲜;沈俊;庄泽;何容涵;任建华;王昆;史德海;李智勇

    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1-2].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对1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和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并皮下前置术,效果良好.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34~65岁,平均45.4岁.左侧7例,右侧5例.致病原因:7例因骨折复位不良致肘外翻畸形,其余患者原因不明.术前检查肌电图存在明显尺神经损伤表现.超声检查显示该段神经变细.症状:全部患者均有手部尺侧半放电感,小指感觉异常,手指精细活动不同程度受限,病程较长者伴有爪形手畸形和小鱼际肌萎缩.根据Dellon提出的肘管综合征分级标准,本组轻度2例,中度8例,重度2例.

    关键词:
  • 乒乓球拍样任意皮瓣局部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促进其成活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卫;赵天兰;余道江;伍丽君;柴筠

    目的 探讨乒乓球拍样任意皮瓣局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F)对皮瓣成活的作用.方法 于40只成年SD大鼠背部两侧各制作一个乒乓球拍样任意皮瓣,其蒂部为1 cm×1cm,携带瓣部为3 cm×3 cm,皮瓣纵轴与背部中线垂直,蒂部近端距中线约1 cm.左侧皮瓣为Ⅰ组和右侧皮瓣为Ⅱ组,两组又分a、b组,每组各20只.Ⅰ组于皮瓣表面均匀设计6个注射点,于注射点皮下注射rhGF 0.1 IU/Kg-1·d-1,从手术中起,连续注射7d.Ⅱ同法连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d.Ⅰa组和Ⅱa组每日对皮瓣进行大体观察,术后第7d计算皮瓣成活面积.Ⅰb组和Ⅱb组于术中(注射rhGF之前)、术后1、3、5、7d取皮瓣远端全厚成活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及ELA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皮瓣远端组织中TGF-β1、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算皮瓣微血管密度. 结果 ①术后7d,Ⅰ a组和Ⅱa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7.00 +2.12)%和(81.00+3.43)%,Ⅰ 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大于Ⅱa组(P<0.05).②Ⅰb组和Ⅱb组免疫组化与ELASA法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TGF-β1、CD34表达均升高,术后5d达峰值,Ⅰb组TGF-β1、CD34含量分别为(1571.40±13.32) pg/ml、(60.40±0.32) pg/ml,Ⅱb组TGF-β1、CD34含量分别为:(691.43±11.06) pg/ml、(20.43±0.06)pg/ml,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Ⅰb组较Ⅱb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Ⅰb组和Ⅱb组术后1、3、5、7d皮瓣微血管密度值均增加,第3、5天增加明显,第7天趋于稳定,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Ⅰb组均高于Ⅱ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GF皮瓣局部注射可使皮瓣组织内TBG-1、CD34的表达增加,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皮瓣组织微血管生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乒乓球拍样任意皮瓣成活的作用.

  • 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脂肪干细胞

    作者:李绍磊;杨有优;刘云江;江丽;牛晓峰;许银峰;易建华

    目的 探索脂肪于细胞(ADSCs)的标记方法,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阳性ADSCs(EGFP-ADSCs)的体外活性、干细胞特性及体内短期活性. 方法 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eGFP)在感染复数(MOI)为0、1、5、25、50、100时,转染SD大鼠ADSCs 12 h,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和荧光强度;MTT法评价转染后细胞活性;EGFP-ADSCs分别行成脂分化及油红O检测、成骨分化及茜素红染色;将EGFP-ADSCs注射到去细胞神经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周取材进行冰冻切片观察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 结果 转染4d后,EGFP阳性率及荧光强度达到高峰;EGFP基因表达不随细胞传代而消失.MOI=0、1、5、25、50、100时,EGFP阳性转染率分别为0.13%、31.09%、75.33%、92.66%、96.70%、98.38%.实验组阳性率与对照组(MOI =0)选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OI =25、50、100时,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OI=1、5比时差异(P<0.05).MTT试验观察10 d内MOI=25、50、100组细胞增值活性与非转染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MOI =25作为佳转染滴度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后ADSCs成骨、成脂分化20 d,茜素红染色见橘红色钙沉积,油红O染色见橙红色脂滴.1周冰冻切片观察细胞于体内呈梭形,均匀分布. 结论 慢病毒载体转染EGFP基因不影响ADSCs活性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能为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缺损提供示踪种子细胞的方法.

  • 葛根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和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作者:邝石峰;邓国三;连继洪;李世坚;谢文斌;赵成利;张明辉;王冕

    目的 研究葛根素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对骨骼肌及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 30例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或栓塞)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病例分成葛根素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相同的条件下,葛根素组术前即开始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每天一次静脉滴注,7d一疗程.同时分别于血管再通后即时、再通后24 h和再通后48 h采血.检测血液中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部分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8例患肢进行小腿深筋膜切开减压,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下,在血管再通1周后切取各组少许小腿腓肠肌肌组织及腓肠神经分支组织,行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葛根素组血清MDA含量在相同时间点上较对照组为低,在相同时间点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葛根素组SOD含量在相同时间点上较对照组高,但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对照组可见神经纤维个别神经束间质纤维增生,局灶神经纤维断裂或消失.葛根素组神经纤维未见明显变性萎缩;对照组可见横纹肌组织灶性间质黏液样变性,部分肌纤维蜡样变性或空泡样变性,灶性核内移,间质血管不规则增生伴血栓形成.葛根素组横纹肌组织灶性肌纤维变性,未见坏死及萎缩. 结论 葛根素能减轻超氧离子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及破坏,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保护肢体骨骼肌及周围神经组织.

  •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对其对应脊髓段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锐;陈振兵;贾中尉;李涛;陈江海;陈燕花;翁雨雄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后其相应脊髓节段(L4-6)内形态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坐骨神经;B组(卡压组):采用Mackinnon建立的坐骨神经卡压模型方法对大鼠右侧后腿坐骨神经行硅胶管卡压术.于卡压术后2、4、6、8、10周时间点随机取A、B组大鼠各5只,灌注后截取大鼠L4-6节段脊髓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RT-PCR定量测定TGF-β1含量. 结果 坐骨神经卡压后,相应脊髓节段内神经元数目减少,并有TGF-β1表达升高,B组与A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于术后4周达高峰,A、B组分别为19.52±2.48和49.18±5.48,后逐渐下降. 结论 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内神经元发生退变和死亡,TGF-β1表达在伤后4周达高峰,提示TGF-β1在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 耳郭形态结构的显微应用解剖

    作者:齐向东;赵卉;马立敏;张斌

    目的 为耳郭的修复与重建提供显微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 取12例新鲜的成人头部标本,其中2例进行血管灌注,另10例共20只单耳进行耳郭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神经及血管走行,软骨的结构. 结果 耳郭的形态结构包括软骨膜、耳郭软骨、动耳肌及韧带.耳郭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耳后动脉[外径(1.2±0.2)cm]和颞浅动脉[主干外径为(2.6±0.3) mm],同名静脉伴行,淋巴回流位于肌肉筋膜浅层.结论 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的血供对耳郭的修复、重建起到重要作用,弹性软骨是维持形态的主要结构;耳显微解剖资料为耳显微修复重建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侯毅;顾立强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已经从初的断指(肢)移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涉及整形外科、骨科、手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诸多领域[1-4].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除了手工缝合,出现了多种新型的血管吻合技术,本文对此进行文献复习,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就相关的改良血管吻合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等进行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
  •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新技术专题座谈会专家意见

    作者:顾立强;朱庆棠;汪华侨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显微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技术基础,优良的血管吻合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手术器械、显微缝线和手术显微镜的不断发展,手工小(微)血管吻合技术逐步成熟,可吻合血管的口径越来越细,手工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已成为显微血管吻合“金标准”,得到广泛的普及,显微外科也从初的断指(肢)再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已涉及手足外科、骨科、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诸多领域.但人工缝合的方法存在缺陷,改良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成为显微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
  • 上肢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永清;朱跃良;梅良斌

    由于手外伤在临床常见,造成皮肤、肌腱、骨骼缺损的病例往往需要利用皮瓣来覆盖创面.上肢作为常用的手部皮瓣供区,可供带蒂转移和游离移植,具有与手部颜色相近、皮下组织较少、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方便的特点.上肢常用的穿支皮瓣有:臂内侧穿支皮瓣、臂外侧穿支皮瓣、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尺动脉穿支皮瓣.下面就上胺各穿支皮瓣的解剖、适应证、手术方式和优点、缺点分别予以介绍.

    关键词:
  •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性缺损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文超;张仑;王旭东;李威;刘晓楠

    目的 观察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缺损行修复重建手术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静脉的效果.方法 共收治头颈部恶性肿瘤需行游离皮瓣局部修复的晚期患者16例,应用吻合器术中吻合静脉系统,选取1年内的40例同期手法吻合血管为对照,统计静脉吻合用时、血栓形成和终皮瓣挽救率进行比较. 结果 应用吻合器行静脉吻合平均用时(6.31±0.87) min,明显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时(19.20±4.62) min;无血栓形成,与致均可缝合血栓率5% (2/40)无明显差别;吻合器吻合患者1例静脉成角,回流不畅,皮瓣挽救成功,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97.5% (39/40)无明显差别.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适用于静脉吻合,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血栓发生率和皮瓣成活与常规吻合没有差别;能够有效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发生,MRI检查安全,可以有效替代缝合线手工缝合而有望成为微静脉端端吻合常用的选择.

  • 微血管吻合器对四肢血管损伤修复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涛;魏鹏;费剑荣;刘林海;王扬剑;陈薇薇;周晓玲;李学渊

    目的 通过相关病例的分析,对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中所应用的显微镜下缝线法和微血管吻合器两种不同血管吻合方式进行总结和评价.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四肢血管显微外科吻合手术进行保肢治疗患者45例资料根据损伤血管直径以及血管口径的差别,术中采用了两种血管吻合方式:28例采用显微镜下缝线法吻合(显微镜组),17例采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吻合器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缺血再灌注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率等. 结果 显微镜组中总血管吻合时间以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分别为(38.23±4.32) min和(87.33±4.16) min,明显高于吻合器组[分别为(13.38±2.81)min和(25.23±1.64) min],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和吻合器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分别是30.1%和0. 结论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相比传统显微镜缝线法吻合可明显缩短血管吻合时间以及肢体缺血再灌注时间,有效降低血管吻合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和保肢成功率.

  • 微血管吻合器在上肢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孙鹏;战杰;王思夏

    目的 探讨在上肢创伤修复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进行动、静脉吻合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对18例上肢动、静脉损伤的患者中应用23个微血管吻合器,观察其吻合时间及吻合血管通畅率. 结果 18例患者中,肱动脉损伤2条、桡动脉损伤11条、尺动脉损伤8条例、头静脉损伤1条、贵要静脉损伤1条.23条损伤血管均采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修复后的血管血流通畅率100%,吻合时间平均3 min 59 s. 结论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通畅率高,吻合速度快,可缩短损伤肢体的缺血时间,它不仅可以应用在组织移植中的静脉吻合,在创伤性的动、静脉修复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 微血管吻合器在口径不等血管吻合中的应用

    作者:王东;郑灿镔;王洪刚;秦本刚;李平;劳镇国;顾立强;刘小林;朱庆棠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口径不等血管吻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方法 2013年2月至6月,施行游离皮瓣移植的5例患者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12条血管,其中6个吻合口供、受区血管口径差异明显,对口径较小的血管行侧方切开或利用“Y”形分支作切开成形,扩大吻合口的周径,选用与较大血管口径匹配的吻合器行血管吻合,术后按微血管吻合处理常规治疗. 结果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行口径不等血管吻合6处,动脉吻合口2个,静脉吻合口4个,一侧管径0.8 ~1.5 mm,另一侧管径2.0 ~3.5 mm,吻合口两端血管口径比例1.0∶1.5~1.0∶3.0,微血管吻合器直径2.0~3.5 mm,口径较小的血管经成形处理后均能顺利外翻固定于较大规格的吻合器挂针上,全部血管吻合均一次成功,耗时3 ~5 min,无血管脱落、漏血,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1~3个月,皮瓣成活良好. 结论 施行口径不等的微血管吻合时,对口径较小的血管行切开成形,采用较大规格的微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可扩大吻合口口径,操作简便、快捷,效果良好.

  • 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明;张彬;王友元;李劲松;王建广;赵小朋;陈伟良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 12例游离皮瓣重建头颈部缺损,其中放射性下颌骨坏死3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各1例,复发下牙龈鳞癌1例,颊鳞癌1例,舌鳞癌4例,分别采用腓骨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同期修复缺损.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13枚吻合器. 结果 12例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脉通畅、充盈良好;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明显缩短,平均吻合每条静脉时间约为5.3 min.术后随访1~9个月,吻合区愈合良好,无排异反应.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应用于头颈部游离皮瓣重建静脉端端吻合可明显缩短吻合时间,操作简便,吻合质量可靠.

  •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梁久龙;刘晓燕;黄威;时杰;邱涛;边志超;陶凯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下肢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于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治疗的42例下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缺损原因、缺损部位、皮瓣类型、吻合应用细节、并发症和皮瓣成活情况. 结果 无患者发生动脉或静脉栓塞,血管通畅率为100%;皮瓣完全成活率为97.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包括1例部分坏死、1例植皮区部分坏死和2例血肿.无与微血管吻合器有关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在下肢游离皮瓣修复中有良好的血管吻合效果,是下肢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时的理想选择.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