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作者:熊秉刚;欧翰杰;黎润超;陈健;谢文伟;黎明华;邬业强

    目的 探讨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手指甲床缺损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12例. 结果 12例移植的(足母)甲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修复后指甲生长良好,外形逼真,供足行走无影响. 结论 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效果良好.

  • 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手术创面

    作者:朱运海;赵杰;陈坤峰;高凌

    目的 介绍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晚期乳腺癌手术创面临床体会. 方法 晚期乳腺癌手术切除创面4 cm×10cm-5 cm×16cm,选取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前创面16例. 结果 术后14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边缘小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痂下愈合,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次游离植皮后愈合.随访1年,伤口无炎症,放疗后无皮肤溃疡. 结论 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晚期乳腺癌创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指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赵全;赵永健;梁彦辉;刘群

    目的 探讨以指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以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走行方向为轴线,根据患者手指组织缺损大小、形状及与供区的距离设计皮瓣,逆行旋转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大2.0 cm×4.0 cm,小1.5 cm×1.5 cm. 结果 总共12例13块皮瓣,其中10块皮瓣完全成活,3块皮瓣远端发生部分浅层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 1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10 ~ 15 mm,感觉良好. 结论 指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方法.

  • 近节指动脉背侧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迪;周围;梁敏;黄河;孙士利;魏建营;刘华红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以近节远端指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的中节皮肤缺损,并一期修复皮神经临床应用36例. 结果 3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 12个月,移植皮瓣无明显臃肿,皮瓣质地色泽良好,外形满意,两点分辨觉达6~ 12 mm. 结论 应用近节指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好.

  • 急诊手术综合治疗臂丛开放性损伤30例

    作者:孙俊凯;刘竟龙;宋晓斌

    目的 探讨臂丛开放性损伤后急诊手术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经急诊清创术后行神经探查、松解、修补、吻合术,术后给与抗感染、防粘连、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有氧条件下良性生长、加强肢体康复功能锻炼等系列综合性治疗30例. 结果 按照顾玉东的臂丛损伤功能评定标准,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进行臂丛损伤后的功能评估,优良率达82%. 结论 急诊手术综合治疗臂丛开放性损伤,其临床疗效满意.

  • 急诊多指再造26例

    作者:黄东;刘银平;孙锋;吴伟炽;黄永军;黄国英

    目的 探讨多指再造的手术方案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通过采用改良的手术流程,根据手指缺损情况,采用双侧或者同侧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26例64指,其中单组手术16例36指,分组手术10例28指. 结果 术后再造手指26例64指均完全成活,经6个月~2年的随访,再造手指的外形及痛、温觉恢复较好,屈曲、伸指功能基本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分,结果 优12例,良10例,可4例,功能优良率85%,供趾足外形尚好,步态平稳,步行无疼痛. 结论 急诊进行多指再造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康复效果.

  • 快速原型技术和腓骨肌皮瓣即刻重建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

    作者:侯劲松;汪淼;唐海阔;潘朝斌;陈沐;王成;杨小平;黄洪章

    目的 探讨即刻重建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解剖外形的理想方法. 方法 对6例需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成釉细胞瘤患者行术前CT扫描,MIMICS软件重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激光树脂成型机打印下颌骨实体模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范围和重建钛网,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腓骨肌皮瓣和钛网植入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 结果 6例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下颌骨缺损区解剖外形恢复满意,局部面容和余留牙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结论 应用快速原型技术和腓骨肌皮瓣即刻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不仅可以有效恢复下颌骨自然外形和患者容貌,也为局部咬合重建提供了解剖基础.

  • 带跖骨足趾移植串联前踝上皮瓣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

    作者:焦利斌;张高孟;田纪青;田纪渭;项伟;潘海珍;谭延曦

    目的 探讨采用带跖骨第二足趾移植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伴手掌部分缺损4例,其中2~5指伴部分掌骨缺损2例,用一足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中指,并修复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取另一足第二足趾及跖骨再造示指.第一掌骨基底以远掌骨及拇指缺损2例,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第一掌骨,并修复手桡侧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4例移植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趾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随访,再造指外形较满意,皮瓣不臃肿、质地好.4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均能完成对指及屈、伸指动作,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供足外形满意,无功能障碍,小腿植皮区全部成活,无皮肤破溃. 结论 对于手指伴部分手掌缺损,应用带跖骨第二足趾串联前踝上皮瓣游离移植,不仅可以较好的恢复手的功能,而且不切取足背皮肤,对足部外形及功能影响较小.

  • 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肖卫东;喻爱喜;祝少博;潘振宇;陶圣祥;沈俊

    目的 探讨应用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急诊修复外伤性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7例,手术皮瓣以远节指间关节平面与指侧正中线交汇处的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发出点为旋转点,切取面积1.0 cm×1.5 cm ~ 1.8 cm×2.2 cm,蒂长0.8 ~ 1.7 cm,转位90°~ 120°覆盖指端. 结果 全部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6个月,手指外形均良好而不臃肿,痛、温觉逐步恢复,其中8例术中能够找到神经残端修整后与皮瓣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吻合者两点辨别觉达6~8mm,平均6.5 mm. 结论 以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一期修复手2~5指的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 半椎板切除微创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30例

    作者:谭海涛;谢兆林;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李晓;詹翼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分析了采用半椎板切除微创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其中1例髓内肿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左侧垂足现象,经治疗1个月,排尿恢复正常,足背伸动作逐步改善.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在1~3 d消失,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在术后1~2个月内逐渐改善,全部病例均能恢复正常工作.术后随访3~ 18个月,30例全切除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半椎板入路微创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损伤小、出血少,且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 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雷;朱生云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一期修复尿道下裂126例,其中尿道口成形术8例,游离包皮双面岛状瓣成形术72例,带蒂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46例. 结果 一期修复成功率96%,其中尿道口成形术成功率100%,游离包皮双面岛状瓣成形术成功率95.83%,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成功率95.65%,并发尿瘘4例,尿道狭窄3例.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良好.

  • 背阔肌皮瓣移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11例

    作者:韦平欧;谭海涛;江建中;陆俭军;杨克勤;罗翔;林汉

    目的 探讨应用背阔肌皮瓣移植重建上肢屈肘、屈指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 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肌肉缺损,并重建肱二头肌及屈指、屈拇肌功能11例.切取肌皮瓣面积为6cm×35 cm~ 12 cm×42 cm. 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半年~1年,7例屈肘、屈指肌力分别恢复Ⅳ、Ⅲ级,3例分别恢复至Ⅲ级,1例恢复至Ⅲ、Ⅱ级. 结论 应用背阔肌皮瓣移植,能有效恢复上肢屈肘、屈指功能.

  • 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中上段骨膜瓣移位修复股骨髁上骨不连

    作者:孙振中;寿奎水;韦旭明;王建兵;宋骁军;马运宏

    目的 报道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中、上段骨膜瓣修复股骨髁上骨不连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 于7例股骨倒打髓内钉及2例解剖钢板螺钉、2例DCS内固定的股骨髁上骨折手术后并发骨不连病例,保留原内固定采用同侧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中上段内侧骨膜瓣移位包绕修复骨不连部.其中3例同时携带部分胫骨嵌入骨缺损部. 结果 11例骨不连2~4个月骨性愈合,平均3个月,术后膝关节伸0°-屈120°~ 135°. 结论 膝内侧隐血管为蒂的胫骨骨膜瓣解剖恒定,血运可靠,切取方便,成骨效果好,是修复股骨髁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且由于不必重新内固定故治疗费用低廉.

  • 双腹股沟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华;朱生云

    目的 探讨双腹股沟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确诊的乳糜尿患者121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双腹股沟深淋巴管与大隐静脉属支吻合. 结果 术后随访2~3年,88例治愈,23例好转,总有效率达91.73%.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双腹股沟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治疗乳糜尿的首选术式.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谢锋;赖湘;叶敏;张文波;黄进兴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超急性期显微手术(发病后6h内)199例和急性期显微手术271例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超急性期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出院时GOS评分及中长期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均优于急性期手术者,其中344例随访6个月~5年,超急性期组恢复良好(ADL Ⅰ-Ⅱ级)为72.5%(111/153),急性期组为45.5%(87/191). 结论超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应积极争取超急性期手术.

  • 岩静脉处理对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刘金龙;杨超;叶小帆;柯春龙;黄正松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处理的方式和切断岩静脉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连续治疗三叉神经痛80例,将岩静脉彻底解剖后根据术中阻挡情况分切断其属支、主干或不切断3种方式处理岩静脉,分析岩静脉切断后对并发症的影响情况. 结果 岩静脉不阻挡手术入路38例(47.5%);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切断的2例(2.5%);属支阻挡入路40例(50.0%),属支切断1支38例,2支2例,无因岩静脉或属支切断后出现脑梗塞病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75例,疼痛显著减轻5例,有效率100%.无死亡或致残病例,无颅内血肿,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及脑脊液漏. 结论 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模式,在彻底解剖岩静脉后主动适当地切断岩静脉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作者:丰波;武宇赤;张志;张霄雁;张澜;王永军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治疗32例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3cm×9cm~32cm× 16cm,新鲜创面1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21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5~7d后去除VSD负压膜,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游离背阔肌皮瓣7例,胸脐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22例. 结果 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均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受区无窦道形成.术后随访3 ~ 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

  • 小腿桥式交腿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剑文;谢建军;李国勇;付剑平;饶海群;罗志平

    目的 探讨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移植而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解决办法. 方法 采用以健侧胫前或胫后血管为蒂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11例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结果 采用健侧胫前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患肢创面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采用健侧胫后血管形成顺行皮瓣桥式携带游离皮瓣5例,其中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行清创植皮术后,创面修复良好.其余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结论 以健侧小腿胫前或胫后血管作为游离组织移植时的供血血管,是解决患侧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又无可供吻合血管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 显微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瘢痕挛缩畸形

    作者:黄友华;吴多庆;周业渊;张寿;符林雄;王和杰;钟海波;黄重

    目的 总结和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对27例10岁以下小儿手部外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瘢痕松解,根据不同情况,皮肤缺损创面选择全厚植皮、局部皮瓣转移、指蹼矩形皮瓣、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修复.结果19例获随访6~55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为优1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9%.没有出现因神经血管损伤引起的手指麻木或手指坏死病例. 结论 在手术显微镜放大下操作,视野清晰,瘢痕松解彻底,可避免伤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皮瓣进行修复,效果良好.

  • 拇指指端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

    作者:胡春晓;曹艳;唐永丰;刘明刚;胡春良;杨志贤

    目的 总结拇指指端缺损与再造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拇指末节不同部位组织缺损65例,依照Merle对拇指末节组织缺损的分度法,其中Ⅰ°a15例、Ⅰ°b19例、Ⅰ°c24例、Ⅰ°d7例.分别采用(足母)趾末节或第二足趾部分组织移植修复31例,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带神经(或吻合神经)的邻近带蒂皮瓣修复13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足趾皮瓣除外)移植修复4例.65例中63例为急诊或亚急诊手术,2例择期.切取皮瓣的面积:1.3 cm×1.5 cm~2.8 cm×3.2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 结果 吻合血管的(足母)趾及第二足趾部分组织移植发生血管危象4例,及时探查血管成活3例,1例皮瓣远侧端小面积坏死;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2例,其中1例远端皮肤少量坏死;其余病例均顺利成活.术后获得随访31例,9~26个月.运动功能:指间关节活动度15°~ 75°,平均53°(指间关节功能位固定2例除外).感觉恢复:吻合神经的18例指腹部感觉均恢复较满意,指腹部达到S3+~S4,其中3例2PD<6 mm,12例2PD为6~ 10mm.外形:以切取(足母)趾末节或部分组织者满意度得分为高. 结论 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与再造,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效果为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优先选用(足母)趾末节组织移植;指端小面积缺损采用吻合神经的拇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 应用带舌状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

    作者:黄东;孙锋;吴伟炽;黄国英

    目的 探讨应用带舌状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末节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再造末节手指缺损62例,其中甲床1/2以远缺损19例,甲根部以远缺损26例,远节关节以远缺损17例.当伤指离断面整齐,在手术游离第二足趾末节时,于血管蒂部设计一长5~8mm、宽3~5mm的舌状皮瓣;当伤指离断面伴有部分组织缺损,在切取第二足趾同时,根据受区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在移植足趾相应部位设计适当大小的舌状瓣用于修复缺损创面. 结果 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术后45例获得6个月~2年的随访.再造手指外形美观,与正常手指近似,指甲生长良好,指纹清晰,皮肤两点分辨觉4~6mm. 结论 应用带舌状皮瓣的第二足趾末节移植再造手指,不但可以调整吻合处的周径,降低血管吻合处的张力;且能一次性修复受区皮肤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术中磁共振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

    作者:王增光;杨卫东;毓青;岳树源;陈旨娟;李红;张建宁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影像神经导航系统在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6例诊断明确的难治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采用术中磁共振影像实时神经导航辅助,结合术中脑电图监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前内侧颞叶、海马及杏仁核.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复查核磁均显示前内侧颞叶切除满意,病理证实内侧结构萎缩或硬化;本组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癫痫发作完全消失者(Engel Ⅰ级)23例(88.5%),癫痫发作极少者(EngelⅡ级)2例(7.7%),癫痫发作有手术价值的减少者(EngelⅢ级)1例(3.8%).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保持良好. 结论 术中磁共振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颞叶内侧型癫痫,既能彻底切除致痫灶,又能有效地保留神经功能,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顾立强;张德春;向剑平;秦本刚;戚剑;李平;朱庆棠;傅国;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目的 探讨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 方法 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来收治并手术探查证实、资料完整的成人臂丛根性损伤病例,分析、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 结果 总结155例臂丛根性损伤病例,结合术前临床诊断与影像学诊断、术中探查与电生理学检测、术后随访研证,初步归纳出成人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在上臂丛损伤(A型)、下臂丛损伤(B型)、全臂丛损伤(C型)三大类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为七小类:①上臂丛损伤AⅠ型:C5、6根完全性损伤(撕脱或断裂),伴或不伴膈神经损伤;②AⅡ型:C5-7根完全性损伤;③AⅢ型:C5~7根完全性损伤伴C8、T1不全性损伤;④下臂丛损伤BⅠ型:C8、T1(或伴C7)完全性损伤;⑤BⅡ型:T1、C7、8完全性损伤伴C5、6不全损伤;⑥全臂丛损伤CⅠ型C5~T1根性撕脱伤;⑦CⅡ型:T1、C7、8根性撕脱伤伴C5、6根断裂. 结论 成人臂丛根性损伤可分为三大类七小类,但臂丛根性损伤临床分型的分布不平均,以上臂丛损伤(A型)(55.5%)和全臂丛损伤(C型)(40.6%)为常见,下臂丛损伤(C型)少(3.9%).上臂丛损伤A型中,AⅢ型多(61.6%),AⅡ型次之(31.4%),AⅠ型少(7%).

  • Riche-Cannieu吻合支再支配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黎鸣;肖丽亚;林敏婷;周雪贤

    目的 了解Riche-Cannieu吻合支(尺神经深支与正中神经返支在手掌中的变异吻合支)在正中神经损伤时对拇短展肌是否存在再支配作用. 方法 收集病例共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14 ~ 57岁,平均32.6岁),均符合以下条件:(1)前臂及前臂以下外伤所致的正中神经损伤(临床以及电生理检测证实).(2)神经电生理检测证实RCA存在,电位波幅小于1mV.(3)除外合并其他神经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及颈椎病、糖尿病.分别在损伤2~3周内、2~4个月内、1年之后进行患肢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估神经功能. 结果 43例正中神经中在临床与电生理方面均无明显恢复;8例拇指外展功能在3个月之内明显好转,相应Riche-Cannieu吻合支的CMAP波幅明显增高,相应拇短展肌的肌电图明显好转. 结论 在正中神经损伤合并存在RCA的情况下,失去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肌纤维有可能逐渐获得RCA纤维的再支配;这种再支配的速度大于一般受损神经的再生速度.

  • 儿童小腿Gustilo Ⅲ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作者:潘振宇;喻爱喜;余国荣;陶圣祥

    目的 观察儿童小腿GustiloⅢ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15例儿童,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6 cm~8 cm×12 cm;缺损部位:小腿上段2例,中段8例,下段及足背4例,小腿下方至跟后1例.均一期使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VSD闭合创面,二期行皮瓣转位(移植)覆盖创面.其中,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瓣1例,交腿皮瓣7例,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1例. 结果 行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术后5d皮瓣远端坏死1例,行交腿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后治愈.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皮瓣远端黑痂形成1例,经换药后自愈.14例骨折愈合.GustiloⅢC型骨折1例,行小腿内侧交腿皮瓣后并发骨髓炎,18个月后随访,断端骨质吸收形成骨缺损.随访8个月~2年,皮瓣质地、颜色均可,外形略臃肿. 结论 外固定器固定联合皮瓣转位可以有效治疗儿童小腿GustiloⅢ型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 70岁以上老年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郭付有;孙红卫;宋来君;宋振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老年脑肿瘤患者的检出率逐年提高.文献报道,显微手术治疗老年脑肿瘤患者手术风险高、疗效差、致残率和死亡率高[1-2].有关显微手术治疗老年脑肿瘤尤其70岁以上老年患者文献报道不多,因此,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手术切除老年脑肿瘤7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保留桡骨茎突带桡动脉茎突支桡骨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

    作者:张会久;胡雅光;韩露;张磊;杨文艳

    腕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由于其特殊的血供特点及解剖位置,骨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0%,治疗较困难[1-2].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我院采用带桡动脉茎突支桡骨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9例,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21 ~ 45岁.病程8个月~12年.骨折部位:舟骨腰部骨折17例、近侧t/3骨折2例,其中3例近端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腕关节酸疼,持物时明显,握力下降,鼻烟窝区压痛.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断端硬化,断端骨吸收.近折端呈囊性变3例.

  • 应用胫骨滋养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甲)皮瓣切取后创面

    作者:张龙春;张兴群;赵风景;陈莹;姚建民;马亮

    (足母)趾(甲)皮瓣移植是治疗外伤性拇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能使患者重新获得外观逼真、功能良好的拇指.然而,由于足部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的愈合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多数患者需要长时间换药,并且常遗留疼痛等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 双下肢桥式交叉吻合血管腹壁下深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磊;郑稼;董忠根;罗建平;刘继军

    桥式组织移植挽救了许多濒临截肢的肢体,文献报道较多[1-2].双下肢间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腹壁下深血管皮瓣的经验值得总结.2000年8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双下肢间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腹壁下深血管皮瓣8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 ~ 37岁.其中车祸6例,车祸后瘢痕形成2例.所有患者均有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或关节外露.手术距受伤时间22 d至18个月.

  • 恒河猴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分化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

    作者:宋革;张阳;郑炜炜;江儒章;刘炳乾;孙雪融

    目的 探讨神经发育音猬因子(SHH)诱导恒河猴骨髓间质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分子变化.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恒河猴骨髓干细胞,应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SHH诱导细胞内信号蛋白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细胞诱导过程的影响. 结果 SHH诱导恒河猴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激酶p38在加入诱导液5 min后即被激活,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升高,1h达到高峰,诱导前、后p38的总量未见变化;而磷酸化的ERKl/2被抑制,5 min时即开始减少,在2h内逐渐降低,诱导前、后ERKl/2的总量未见变化. 结论 MAPK激酶系统参与SHH诱导恒河猴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分化过程,p38被激活,而ERK被抑制.

  • 坐骨神经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后再生时相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刘燕;栾志勇;张德聪;尹维田;刘飙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后神经再生的时相变化,探讨其神经再生的机制. 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20只,4只作为套接动脉供体,其余16只切断其右下肢坐骨神经作为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坐骨神经等径外膜吻合组和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组,每组各8只,分别于术后7、14、21、28 d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两组神经再生时相的变化. 结果 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组再生神经术后21d通过小间隙;手术后28 d,不等径小间隙动脉套接组再生的神经较近端数量增加,再生神经是成熟的,排列规整.结论 近端较细小与远端较粗大的神经通过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神经再生出现放大效应,具有储备功能;小间隙动脉套接吻合是发挥神经再生储备功能的有效手段.

  • 第二足趾邻趾皮瓣修复第三趾皮肤创面一例

    作者:仇永锋;郑晓菊;王新宏;代创国

    2009年5月我院为1例右足第三趾跖侧皮肤坏死施行第二趾邻趾皮瓣修复,术后皮瓣成活,创面得以修复,挽救了第三趾,患者满意.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5岁,建筑工人,因右足第三趾跖侧皮肤坏死、出血急诊入院.入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好,急性面容,右足第三趾畸形,中节跖侧皮肤挫伤,骨折端及肌腱外露,末梢血运差,自主活动受限.X线片示第三趾中、末节骨折.入院诊断:右足第三趾开放骨折,右足第三趾中节跖侧皮肤挫伤坏死.

  • 左中指脱套伤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付强;谭周勇

    患者男,41岁,因暴力牵拉戒指致左中指脱套性离断伤2h于2011年4月11日晚8时急诊入院,检查见左中指自近节远端以远脱套性离断,脱套皮肤保存较完整,掌侧皮肤可见片状瘀斑,脱套皮肤内残留指骨约0.2 cm,左中指骨关节及肌腱组织未受损.积极术前准备后急诊给与再植术,从侧面纵行剖开脱套皮肤,见指神经和指动脉从脱套的皮肤内撕脱大约1.5 cm,清创后找到可以吻合的尺侧指固有动脉和两侧指神经以及2条指背静脉,将末节指骨缩短约0.5 cm,克氏针纵行固定,用11-0的无损伤缝线吻合2条指背静脉和尺侧指固有动脉,用8-0无损伤缝线缝合两侧指神经,因缩短了末节指骨,没有移植血管.手术历时5h,其中第1次于中节近段平面吻合尺侧指动脉后吻合口通畅,远端指体无血运,考虑远端有梗阻或卡压.

  • 角膜新生淋巴管和新生血管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比较

    作者:凌士奇;黎韦华;林浩添;梁凌毅;徐建刚

    目的 比较角膜新生淋巴管和血管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30只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将90只角膜碱烧伤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碱烧伤后第2周(B组)、5周(C组)、8周(D组)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比较各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角膜移植术后第3、7 、10天,对各组大鼠角膜植片做组织学检查,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角膜中γ-IFN、IL-2的蛋白变化,CD31全角膜免疫荧光标记角膜中的新生血管. 结果 角膜移植后A、B、C、D组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MST)分别为(13.33±1.37)d、(5.00±0.63)d、(9.50±1.05)d、(10.00±0.89)d.与其余各组相比,B组MST显著性缩短(P<0.05),但C、D两组相比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移植后各时间段C、D两组角膜中γ-IFN、IL-2蛋白含量、血管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均加速高危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相比新生血管,角膜新生淋巴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 正中神经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斌;尹佳丽;董秀芝;陈超;韩海生;李浩

    目的 为研究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16例32侧新鲜成人上肢进行观测.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对腕部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和环指桡侧指神经支进行显微解剖及测量. 结果 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13±0.02)mm,正中神经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直径为(1.17±0.05)mm,对掌肌管出口处尺神经深支直径为(1.75±0.07)mm.显微镜下分离环指桡侧指神经支,对掌肌管出口处尺神经深支至旋前方肌支入肌长度即移植段神经长度为(104.59±20.25)mm. 结论 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移植为带血运的神经移植,属肌支对肌支的吻合,是修复尺神经深支缺损的有效方法.

  • 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海文;江新民;顾荣;侯瑞兴;江吉勇;曾德庆

    目的 总结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 对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上肢软组织缺损42例,分别采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3例,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骨皮瓣修复5例,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1例,皮瓣近端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的外侧支为血供,皮瓣远端以第四腰动脉前支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供的多皮支供血皮瓣7例,以旋髂浅腹壁浅动脉共干、腹壁浅动脉分出的内侧支及外侧支、旋髂浅动脉发出深支和浅支三种形式设计双叶皮瓣修复6例.皮瓣面积大为9 cm×30 cm,小为5cm×6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 结论 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质地较簿,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数字化技术对半侧颜面萎缩修复皮瓣的选择应用

    作者:齐向东;马立敏;张斌;余文林;李勤;秦建增;钟世镇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半侧颜面萎缩畸形治疗中皮瓣设计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半侧颜面萎缩侧患者7例,术前行CT血管成像扫描,应用Mimics 14.3软件对畸形部位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修复所需要的骨组织、软组织块.根据供区、受区的血管直径,选择背阔肌皮瓣4例、股前外侧皮瓣3例,采用快速成型打印缺损块,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手术. 结果 移植7例皮瓣成活,修复半面萎缩外形良好,术后随访3年,皮瓣外观良好,效果确切. 结论 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术前模拟设计手术,可前瞻性了解手术效果,能够精确切取皮瓣范围,并可以避免术中血管吻合时受区、供区不匹配现象,保证了皮瓣的成活,具有实用价值.

  • 第2、3掌背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培吉;董启榕;江波;张鹏;赵家举

    目的 评价应用第2、3掌背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对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伴指骨或肌腱外露14例患者,分别采用第2、3掌背动脉皮支筋膜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4.5 cm~ 3.0cm×7.0 cm. 结果 14例14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 ~ 40个月,皮瓣外形优良,不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 mm,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不用植皮可直接闭合,供区掌背有线形手术瘢痕,少许色素沉着. 结论 第2、3掌背动脉皮支筋膜皮瓣切取方便,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的良好方法.

  • 侧方指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远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海涛;岑瑛;林伟;祁强;陈卫鑫

    目的 探讨应用手指侧方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期间,应用手指侧方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9例共12指指端部分缺损患者,其中拇指5指,示指2指,中指3指,环指2指.切取皮瓣面积为2.7 cm × 1.4 cm ~ 3.1 cm×1.8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11例皮瓣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青紫,经局部换药3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6个月,皮瓣外形饱满,颜色质地接近正常.10例皮瓣术后3个月内两点辨别觉恢复至4~5 mm. 结论 应用手指侧方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避免了主干血管损伤,皮瓣外观、感觉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游离比目鱼肌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郭永强;王剑利;杨华山;王成琪

    目的 探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应用解剖特点及比目鱼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6例12侧下肢标本经灌注后解剖观测小腿外侧穿支特点及比目鱼肌皮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自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应用比目鱼肌肌皮穿支为蒂的比目鱼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体表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其中前足及足背侧皮肤组织缺损8例,踝前部组织缺损2例,手部缺损2例,肘部缺损2例.皮瓣面积5 cm×6cm~12cm×20cm. 结果 小腿外侧中上段恒定存在比目鱼肌皮穿支,多在腓骨头下5~ 24 cm,位置恒定.肌皮穿支外径在动脉起始部为(1.08±0.12)mm,静脉外径(1.20±0.32)mm.14例比目鱼肌肌皮穿支供血的穿支蒂皮瓣均成活,经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直接肌支供血的比目鱼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避免了暴露腓动脉,且切取简便,吻合管径适宜,是修复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选择.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