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掌背动脉穿支蒂皮瓣转移修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供区创面

    作者:刘金伟;王成;李卫;何藻鹏;周琮镇;郑玉东;曾迪藩;刘东波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供区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18例外伤所致指端缺损的患者切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供区创面设计以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切取指动脉岛状皮瓣面积1.2 cm ×2.0 cm ~1.8 cm ×3.0 cm,切取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面积1.2 cm ×2.0 cm ~1.8 cm ×3.0 cm。结果术后36块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2个月,穿支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指蹼宽度和深度无影响,伤指的外展角度与健侧同名指相近,不存在瘢痕挛缩、瘢痕触痛、神经传导异常等并发症。结论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恒定、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供区创面的较理想方法。

  • 输卵管结扎术后显微输卵管复通术疗效分析

    作者:孙擎擎;曹义娟;顾娟;祁玉娟;尹倩倩;冯仕明

    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后显微输卵管复通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3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再生育的育龄期女性患者采用显微输卵管复通术进行输卵管再通。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8.4岁,术前造影均证实双侧输卵管完全闭塞。术后随访患者输卵管复通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实施,34例63侧输卵管成功显微吻合复通34例61侧输卵管,成功率为96.8%。术后1个月输卵管通液顺利,随访12~36个月,宫内成功妊娠29例,流产2例,未妊娠2例,宫外妊娠1例,宫内妊娠率为91.2%(31/34)。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复通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宫内妊娠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卵管结扎所致的输卵管梗阻的有效方法。

  • 足背动脉远端穿支皮瓣逆行修复12例前足缺损伤

    作者:苗平;王瑞;葛华平;夏既柏;严纪辉

    目的:探讨应用足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前足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前足缺损伤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4~54岁,平均34.1岁。重物砸伤4例,锐器切割伤2例,交通伤6例。伤情:前足软组织缺损均伴骨外露1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4.7 h;前足离断再植术后坏死2例。术中首先进行彻底清创或坏死组织切除,创面缺损范围4.0 cm ×4.5 cm~6.0 cm ×7.0 cm。采用面积为5.0 cm ×5.5 cm ~7.0 cm ×8.0 cm 的足背动脉远端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供区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0例皮瓣顺利成活,伤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切口愈合良好、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5.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两点分辨觉14~18 mm。结论足背动脉远端穿支皮瓣切取容易,血供可靠,不牺牲足背动脉主干,可携带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同时修复缺损部位感觉,是修复前足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83例

    作者:黄荏钊;罗道升;莫志锋;梁镇锋;张增强;莫俊华;李牧

    目的:总结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3例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年龄10~19岁,平均15.2岁。诊疗原因包括睾丸或阴囊胀痛32例,自我发现阴囊无痛性蚯蚓状团块13例,学校体检时触及曲张静脉38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睾丸体积、曲张精索内静脉大内径及反流时间。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实施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取腹股沟外环口下方切口,提出精索,在放大8~15倍手术显微镜下逐一结扎离断精索静脉,保留精索内淋巴管和动脉。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未见睾丸萎缩、阴囊鞘膜积液、无精索静脉曲张复发。2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阴囊水肿,3个月内自然缓解。67例术前患侧睾丸发育迟缓患者51例出现恢复性生长。结论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经腹股沟外环口下方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彻底结扎曲张静脉,保护睾丸的动脉及淋巴管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3例胫骨外露创面的体会

    作者:陈坤峰;赵志坚;徐继胜;张传林

    目的:探讨应用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的13例患者,清创后采用 VSD 处理7~18 d ,待胫骨创面清洁后取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胫骨外露,本组切取皮瓣面积为5.0 cm ×4.0 cm ~12.0 cm ×9.0 cm。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及小腿功能满意,皮肤无破损。结论 VSD联合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 手部联合筋膜蒂皮瓣修复两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敬矿;王光耀;刘三露

    目的:探讨手部两处筋膜蒂皮瓣联合Ⅰ期修复两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16例两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分别采用中指近节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同指末节背侧、第4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环指背侧8例;大鱼际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第2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掌侧5例;第2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示指近节与中节背侧、第5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环指背侧3例。以上各处供区直接拉拢创缘缝合,闭合伤口。结果本组16例中,除其中1例大鱼际筋膜皮瓣和1例第5掌背筋膜蒂皮瓣远端轻度坏死,皮瓣坏死区经逐步修剪、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伤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3个月~2年,平均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美观,供区影响小,无明显并发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伤指综合评定为优7例、良8例、差1例。结论大限度利用手部不同种类的皮瓣进行联合移植,达到Ⅰ期修复手部两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目的。

  •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创面15例

    作者:龙海光;叶华;邹崇琪;钟家云;朱贤康;叶敏才;庞成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部肿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面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15例。创面部位:枕部6例,颞部5例,顶部2例,额部2例。创面面积为10 cm ×6 cm ~13 cm ×10 cm,切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脂肪液化,经换药等治疗均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血运良好,有1例术后第7个月肿瘤复发,随后失访。4例随访6个月后,未见回院复诊。术后1年,其余10例随访皮瓣血运良好,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部肿瘤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 应用股骨剔骨皮瓣治疗复杂性褥疮九例

    作者:张展;张春;郭峭峰

    目的:报告应用股骨剔骨皮瓣治疗复杂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股骨剔骨皮瓣治疗9例患有褥疮的截瘫患者,除1例超大面积褥疮外,其余8例褥疮患者合并髋关节脱位、化脓性髋关节炎、股骨头颈骨髓炎,在股骨剔骨皮瓣手术同时行髋关节离断。结果9例股骨剔骨皮瓣全部成活,终褥疮全部治愈。出院后随访0.5~4年,褥疮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截瘫,合并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颈骨髓炎、化脓性髋关节炎或者巨大创面的复杂性褥疮患者,可以应用股骨剔骨皮瓣作为终极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佳。

  • 硝酸甘油软膏对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作者:李卫;齐鹏飞;于德军;毕佳琦;李宝林;费剑峰;张守相;胡清海;郭振贵;孟庆刚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软膏对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外伤清创后一期行随意型皮瓣修复术的45例患者(23名为治疗组和22名为安慰剂组),将硝酸甘油软膏或安慰剂在手术结束后按预先随机分组和设计方式分别涂擦外用到皮瓣之上。结果随意型皮瓣术后,接受安慰剂治疗组皮瓣坏死5例(22.7%),而接受硝酸甘油软膏治疗的实验组有2例发生了皮瓣坏死(8.7%)。结论在接受硝酸甘油软膏的患者皮瓣坏死率有明显的减少。硝酸甘油软膏应用能够帮助预防术后皮瓣的坏死,是一个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修复胫骨伴软组织缺损12例

    作者:刘晓春;黄东;吴伟炽;江奕恒;黄永军;牟勇;孙大炜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修复胫骨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胫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采用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修复,切取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髂骨瓣重建胫骨缺损,骨瓣大小为7.5 cm ×2.5 cm ×1.5 cm ~9.0 cm ×2.5 cm ×1.5 cm ,切取皮瓣面积为14.0 cm ×7.5 cm ~23.0 cm ×10.0 cm;7例旋髂深动脉与胫前动脉吻合,5例与胫后动脉吻合。结果术后12例骨皮瓣均成活,11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病例均获得12~24(13±2.3)个月的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无明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近,胫骨骨痂生长良好,髓腔再通,骨折线均在术后8~11个月消失。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按Johner-Wruhs 标准评定结果:优8例,良3例,中1例。结论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是治疗胫骨伴软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疗效良好。

  • 手指末节缺损修饰性再造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作者:厉运收;徐涛;王晓阁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缺损修饰性再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8月至2016年3月,对34例手指末节不同程度的缺损,应用部分甲瓣或第二趾甲皮瓣修复18例,应用甲瓣修复5例,应用第二趾趾尖再造6例,趾腹侧皮瓣或第二趾侧方瓣修复5例。结果本组34例除1例部分甲瓣因静脉危象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2例甲瓣稍显臃肿,均予二期手术修整。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3.5个月(9~36个月),功能外形良好,指甲生长优良,供足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足部组织移植修饰性再造手指末节方法各异,结合患者实际要求、正确判断伤情、选择佳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大程度的恢复伤指的功能及外形。

  • 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文庆;李楚炎;王文胜;姚海波;毛仁群;张国雷;谭荣志

    目的:介绍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皮瓣的切取方法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在10例共2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上,解剖并观测了示指桡侧指动脉的起源及其向虎口背的分支与分布情况;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设计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皮瓣,修复示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皮瓣面积大5.5 cm ×3.0 cm,小2.5 cm ×2.0 cm。结果示指桡侧指动脉的起源有两种类型:一种由拇主要动脉发出,约占70%;另一种由掌浅弓发出,约占30%。从发出点至第二掌骨头之间向第一骨间背侧肌处(即虎口背)皮肤发出2~4条皮支,皮支外径在0.3~1.0 mm,营养虎口桡背侧处皮肤。临床应用10例皮支皮瓣全部成活,无动脉或静脉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0.5~1年,皮瓣血供、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不臃肿,无需二期修整,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皮瓣安全可靠、不牺牲手掌皮肤,可修复示指任何部位的缺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无可供吻合静脉的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再植五例

    作者:毕卫伟;张茂飞;翟建国;王崧伊;金海龙;隋海明

    目的:探讨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无可供吻合静脉的再植及再植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决方法。方法2011年12月至2015年8月,对5例无可供吻合静脉的耳、鼻、眉等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患者进行再植,术后给予多点针刺放血治疗,解决静脉回流问题,同时给予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结果5例患者离断组织块全部成活,外形美观,皮肤感觉接近正常,无明显色素沉着。结论对头面部器官组织块离断进行再植,能恢复良好的外观,只要条件许可,无明显再植禁忌证,均应尽量给予再植。

  • 骨瓣联合皮瓣修复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七例

    作者:余黎;喻爱喜;邓玲珑;陈振光;陶圣祥;邓凯;祝少博;余国荣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皮瓣及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方法一期修复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5年6月,分别以腓血管为蒂的腓骨骨皮瓣和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骨(腱)皮复合组织缺损7例。结果术后移植或转位的复合组织瓣或联合组织瓣仅1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组织瓣均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12~60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1例患者行1次皮瓣成形术,其余皮瓣外形满意,足跟恢复负重功能。结论骨瓣联合皮瓣的方法可同时修复足跟部较大的骨缺损和大范围的软组织缺损,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部分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11例

    作者:张文亚;伍辉国;胡玉祥;江克罗;王云锋;杨敏;张春风;张崇建;钟文华

    目的:探讨应用部分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应用部分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外伤致手部复合组织缺损11例:双根腓骨折叠移植修复3例,单根腓骨移植修复8例;掌骨合并软组织缺损9例,拇指合并软组织缺损2例;手部皮瓣缺损面积5.2 cm ×3.8 cm ~10.9 cm ×9.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6.2 cm ×4.5 cm ~12.6 cm ×10.0 cm ,移植腓骨长度为5.5~11.0 cm。均保留供区腓骨内侧骨皮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至1年随访,修复掌骨、拇指缺损处4~6周骨愈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1例,良8例,可2例。小腿供区创面愈合优良,下肢负重及各趾屈伸活动正常。结论部分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能一次修复手部软组织及骨缺损,移植骨血供丰富,骨缺损修复4~6周后临床愈合;修复外形良好,对供区损伤少,是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法。

  • 拇手指骨皮离体复合组织块再植

    作者:徐磊;巨积辉;刘新益;金光哲;侯瑞兴

    目的:探讨拇手指骨皮离体复合组织块再植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15年6月,对19例19指骨皮复合组织块进行原位再植术,其中16例16指采用缝合动脉主干或分支、1例1指采用静脉动脉化重建离体组织块的血供,静脉均采用组织块内掌侧或背侧的静脉与患指相应静脉吻合;2例2指因复合组织块毁损严重而行指体缩短再植术。结果17例17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及2例2指缩短再植指体均成活,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7个月~11.5年,平均5.6年。再植复合组织块皮色红润,感觉恢复S2~S4级,指体外形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指,良4指。结论骨皮离体复合组织块,只要组织块相对完整,应尽量选择再植,可以恢复手部组织的连续性,重建手指的功能。

  • 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缺损修复吻合动脉和静脉中的应用

    作者:杨中元;刘学奎;刘巍巍;张星;张济;宋明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外科修复重建血管(尤其动脉)吻合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提升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行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游离皮瓣类型、选用的供区及受区血管、血管缝合方法、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型号、血管吻合时间、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等。结果共有169例患者被纳入,其中25例为手工缝合显微血管,144例使用了微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吻合器组动脉、静脉吻合的耗时分别为(5.7±1.2)min和(5.1±1.0)min,均少于手工组[动脉、静脉吻合的耗时分别为(21.4±3.1)min和(23.2±4.2)min];本研究共使用了223个微血管吻合器分别吻合44条动脉和179条静脉。统计分析比较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和手工缝合动、静脉对游离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和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的患者中出现1例动脉性血管危象(2.3%),但无皮瓣坏死。结论微血管吻合器是头颈部组织缺损游离皮瓣瓣修复重建静脉吻合的理想选择,成功率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在合理的血管选择及预处理后微血管吻合器可成为显微动脉吻合的一个重要选择。

  • 带血管蒂骨瓣联合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作者:尚峥辉;梁杰;严超;张帆;黄富国

    目的:探讨运用带血管蒂骨瓣联合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5年6月,采取切开复位,带桡动脉桡骨茎突返支骨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18例。结果18例中有17例得到随访,1例因故失访。随访时间为8~58个月,X线片显示本组均舟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3~6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Dienst评分法,优良率83.3%。结论带血管蒂骨瓣联合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 超回流技术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

    作者:陈步国;朱辉;郑大伟;孙峰;李甲;潘勇;寿奎水

    目的:探讨超回流技术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创面7例。创面伴骨及关节韧带外露,缺损范围15 cm ×6 cm ~20 cm ×10 cm。在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创面的同时,应用“外增压超回流”原理,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伴行静脉起始端与创面周围静脉吻合,有效改善皮瓣静脉回流。皮瓣切取范围17 cm ×8 cm ~23 cm ×12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无肿胀。术后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皮瓣血运好,外观饱满,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相似,无色素沉着,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采用超回流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逆行股前外侧皮瓣静脉回流,提高了皮瓣成活率。

  • 急诊V-Y皮瓣和甲床移植修复指尖离断伤20例

    作者:罗翔;韦平欧;杨克勤;许林;林汉;莫勇军;梁旭权;植宁喜;谭海涛

    目的:介绍急诊V-Y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修复指尖离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20例20指横行或背侧斜行的Allen Ⅱ型、Ⅲ型指尖离断伤的病例急诊进行V-Y 推进皮瓣和甲床移植治疗。掌侧缺损部分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背侧缺损部分移植甲床大小4mm×5mm ~10mm×11 mm。结果20例20指皮瓣及甲床全部成活,指腹饱满圆润,无明显勾甲,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为健侧对应手指的80%~95%,两点分辨觉为3~5 mm,Allen Ⅲ型损伤病例指骨全部骨愈合。结论应用急诊掌侧V-Y推进皮瓣同时进行甲床移植治疗横行或者背侧斜行的Allen Ⅱ型、Ⅲ型指尖离断伤可以较好的保存指尖长度及指甲外形,保留饱满圆润、感觉良好的指腹,成功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 穿支定位技术在预防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芮永军;张雁;施海峰;陆征峰;张志海;糜菁熠;薛明宇;吴永伟;刘军

    目的:通过术前对股前外侧皮瓣(ALTF)穿支定位、术中切取时术式的改良,预防并减少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对134例游离ALTF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的病例,术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和彩色超声多普勒(CDS)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穿支进行定位,在确定穿支的部位和口径后,切取皮瓣时做了以下改进:①保留供区的阔筋膜,切取超薄皮瓣,使皮瓣宽度在8.0 cm以内的供区均可直接缝合。②对皮瓣宽度大于8.0 cm的病例,根据创面情况将单块皮瓣按其纵轴方向分两叶,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直接闭合。③根据术前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穿支的走行定位,切取时减少对肌肉的创伤,并保护好股神经的股外侧肌支。结果根据术中验证,术前穿支定位符合率达93.22%。单叶ALTF移植97例,占病例总数72.39%。其中超薄皮瓣69例,超薄皮瓣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1例发生近期并发症。其余28例宽度均超过8.0 cm 的皮瓣利用皮瓣供区两端修整下来的皮肤修成全厚皮片植皮,植皮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分叶皮瓣37例,占病例总数27.61%,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134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3~24个月随访供区的瘢痕、股外侧肌功能及股外侧区的感觉等情况,创面直接闭合的均为线性瘢痕,1例出现远期并发症,供区无局部不适和疼痛,股外侧肌功能良好。统计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9%。结论穿支定位技术对股前外侧皮瓣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通过对皮瓣切取的改良,保留了供区的阔筋膜和降低了皮瓣切取的宽度,尽量使供区直接闭合或少的植皮,明显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 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指腹及甲廓缺损

    作者:李亮;高增阳;万华;李程科;何明飞;黄忠明;雷彦文;张敬良

    目的:总结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根据患指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的要求,采用以患肢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缺损32例,其中24例并有指骨骨折,8例并有指固有神经缺损。缺损面积2.0 cm ×1.8 cm ~4.3 cm ×2.4 cm ,切取皮瓣小面积为1.1 cm ×1.0 cm ~1.5 cm ×1.3 cm ,大面积为3.0 cm ×2.2 cm ~4.1 cm ×4.5 cm。供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打包加压包扎。结果1例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术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经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1周后消失。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均采用患者来门诊复查进行直接回访。主要随访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静态两点分辨觉为5.0~7.5 mm。指腹外形饱满,弹性好,耐磨,甲廓形态逼真。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结论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可以作为一种Ⅰ期塑形修复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修复尺神经手内在肌肌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于亚东;马涛;田方涛;孙庆禄;曹冉;崔海斌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修复尺神经手内在肌肌支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肘关节以近的单纯尺神经高位损伤的7例志愿者患者,在常规修复尺神经的同时,采用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的第4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手内在肌肌支,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长达5.5年。术后观察手内在肌的外形、肌力、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功能和肌电图检测结果。结果小指指端感觉恢复时间约18个月;两点辨别觉检查显示患手感觉有效恢复,为(5.13±0.73)mm但明显较健手[(4.14±0.25)mm]差。术后7个月左右,患手尺神经相关运动开始恢复,先恢复的是小指内收、外展功能;其次是环、中、示指;后是拇收肌。术后1.5年,手内在肌肌力为Ⅱ~Ⅳ级不等,夹纸试验(-),Froment 征(-)。6例无明显爪形手畸形,3例有不同程度的拇内收肌萎缩。结论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手内在肌肌支可一定程度减缓手内在肌萎缩。

  • 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穆籣;彭喆;毕晔;刘岩;杨锴;李广学;朱怡;曹迎明;杨后圃;王殊

    目的:探讨对于不适合应用腹部及背部皮瓣进行自体乳房再造的患者,使用股深动脉穿支(PA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8月,我院对1例34岁患左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术前应用便携式Doppler血流探测仪定位双侧股深动脉穿支血管位置,于乳腺癌切除手术同时即刻行双侧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中所取右侧PAP皮瓣18 cm ×5 cm,左侧PAP皮瓣20 cm ×5 cm,双侧血管蒂长约6 cm,动脉直径约2.2 mm,右侧股深动脉穿支动静脉与左侧胸背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左侧股深动脉穿支动静脉与左侧胸廓内动静脉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结果患者病理:乳腺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前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4)。患者双侧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未见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5d下地活动,术后1周出院,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双下肢活动未受影响,患者自身对于再造乳房及供区恢复均满意。结论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因其血供恒定及供区隐蔽,可以作为除腹部及背部皮瓣以外乳房再造的另一个良好的供区选择。

  • 去细胞支架介导EPCs归巢大鼠半肾损伤

    作者:李苗钟;陈川;刘晓琳;余雅玲;梅劲;王欣;章伟文

    目的:观察去细胞支架介导内皮祖细胞归巢大鼠半肾再生的可行性,为细胞移植治疗中去细胞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体外诱导培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Triton X-100和SDS 联合灌注法制备大鼠双肾去细胞支架;实验组大鼠予左侧半肾切除后缝合支架,对照组予半肾切除后切缘缝合,术后将体外扩增培养的EPCs进行CM-Dil标记后注入大鼠模型内。观察EPCs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比较两组不同处理对EPCs归巢的作用。结果在体外诱导培养10 d 的EPCs 可共吞噬表达Dil-acLDL与FITC-UEA-1,能有效的被CM-Dil标记;经过灌注法制备的双肾去细胞支架经HE染色后无明显细胞核残留,且细胞外基质连续,DNA 残留量为(4.9±0.57)μg/g;经标记后的EPCs移植到模型体内后,残留的半肾、支架部位及脾脏中均发现大量标记细胞,且实验组残留半肾中标记的EPCs数量(28.8±3.5)明显比对照组多(1.2±0.8)(P<0.05)。结论去细胞支架介导EPCs移植可有效促进EPCs归巢,为研究干和(或)祖细胞移植治疗组织器官修复再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抗体对体外培养鸡滑膜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

    作者:王全震;肖颖锋;万圣祥;周喆刚;彭艳斌;孟繁斌;于龙彪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其抗体对鸡腱鞘滑膜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以来亨鸡趾长屈肌腱腱鞘滑膜为材料,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以后,取滑膜细胞培养液上清,应用 ELISA 技术,对Ⅰ、Ⅲ型胶原进行含量评估,CTGF 干扰实验根据培养液中含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浓度不同分8组,分别为5、10、20、50、100、200、500 ng/ml组及未加CTGF组为对照组;CTGF抗体竞争抑制实验根据培养液中含 CTGF 抗体浓度分为1、2、4、8、16、32、64μg/ml 组及未加抗 CTGF 组为对照组。结果 ELISA技术检测显示,滑膜细胞Ⅰ型胶原分泌在5、10、20、50 ng/ml CTGF组逐步上升,在50、100、200、500 ng/ml CTG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滑膜细胞Ⅲ型胶原分泌则在10、20、50、100、200 ng/ml CTGF组呈逐步上升趋势,在200、500 ng/ml CTG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GF抗体组对滑膜细胞Ⅰ型胶原分泌在8、16、32μg/m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Ⅲ型胶原分泌在4ug/m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增加抗体浓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GF对体外培养鸡肌腱滑膜细胞Ⅰ、Ⅲ型胶原分泌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佳浓度分别为50、200 ng/ml;CTGF抗体对滑膜细胞胶原分泌有一定的影响。

  • 高位皮动脉在分叶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中应用两例

    作者:尹路;宫可同;殷中罡;张波;曹树明;徐建华;齐江明

    患者男性,41岁。因重物压砸致足踝开发性损伤。X 线片示双踝骨折,距骨、跟骨骨折伴有距舟关节脱位(图1)。急诊行清创探查内固定,后因足踝部皮肤坏死转入我科,先行清创探查,坏死痂皮切除,创面 VSD 覆盖。术前多普勒探测到髂髌线中点以近的穿支信号,根据创面大小,骨外露部位及死腔大小设计削薄分叶嵌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大小约27 cm ×14 cm (图2),覆盖前踝及内踝的分叶瓣较大,术中确认高位皮动脉来源于横支(图3),将高位皮动脉的血管蒂离断后与降支内侧支吻合,以内增压方式确保较大面积的分叶瓣的血供,嵌合阔筋膜覆盖骨外露,嵌合肌瓣填塞死腔(图4)。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成活,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图5)。

    关键词:
  • 拇指离断异位寄养二期回植一例

    作者:周飞亚;王安远;张弦;池征璘;蒋良福;宋永焕;丁健;杨景全

    患者40岁,男性,因机器压伤致左手4 h 入院,患者表现为左第一腕掌关节和掌指关节毁损,左拇指由掌指关节平面不全离断,拇指指体完整;左示指的远节毁损,左示指近节、中节开发骨折并伴桡侧血管神经束断裂;左腕桡背侧创面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拇指无法一期原位再植(图1)。臂丛加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创面清创,左示指末节截指,同时左示指近节、中节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修复左示指桡侧的指动脉及指神经;左腕桡侧清创后缺损背面积为10 cm ×8 cm,用尺动脉腕上支皮支皮瓣覆盖,皮瓣供区取对侧大腿中厚皮片植皮。离断拇指异位寄养在同侧股外侧区(图2)。拇指尺侧指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1条穿入股外侧肌的分支吻合,拇指的指背静脉与穿支血管的伴行静脉端-端吻合,术后寄养指成活,术后2周出院。

    关键词:
  • 双手七指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田林;向滔;石峰;刘小胜;高波

    患者男,18岁,于2015年2月2日因双手被切割机切断后疼痛、出血1h入院。查体:左手示、中、环指及右手示指从中节完全离断(右示指 DIP 关节离断),右手中、环、小指从近节离断,近、远端离断指体污染轻,创缘较整齐(图1~4)。

    关键词:
  • 89岁高龄患者环指末节断指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李士民;周树萍;周明武;郭银涛

    患者男,89岁,入院前1 h 被车门挤伤致左手环指末节完全离断,伴出血、疼痛,无恶心、呕吐等特殊不适。伤口简单加压包扎,离断指体未作特殊处理,即来我院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5℃、血压125/95 mmHg、心率75次/min、呼吸20次/min,左手环指自甲根水平斜行完全离断,指腹皮肤缺损,伤口创缘不整齐,指体近端创面内可见活动性出血点,离断指体挤压严重,颜色苍白、干瘪(图1、2),近端指体诸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尚可。

    关键词:
  •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的深低温保存研究

    作者:朱昭炜;黄艳燕;黄喜军;朱爽;何波;朱庆棠;许扬滨;刘小林;朱家恺

    目的:深低温保存技术保存去细胞神经,探讨深低温保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制备去细胞神经修复材料,对比深低温保存前、后的去细胞神经修复材料形态、力学性能、无菌情况、细胞毒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深低温保存前、后的去细胞神经修复材料断裂力分别为(18.0±2.6)N和(17.0±3.5)N,无菌状态无明显改变,也无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反应分级均为Ⅰ级)。结论深低温保存法可大大延长去细胞神经的保存时限,且不影响材料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能。

  • 局部缓释VEGF对兔同种异体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影响

    作者:张迅;周立;侯建玺;周明武;张胜利;宋健;王跃兵;杨瑞甫;幸超峰

    目的:探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作为生长因子缓释载体局部缓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同种异体脱钙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实验选用健康成年中国白兔140只,雌雄不限,取20只白兔用于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剩余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脱钙骨加VEGF 组)60只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脱钙骨组)60只。实验组将制备好的1.5 cm长同种异体脱钙胫骨段置于兔右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2根0.8 mm的克氏针将其固定于股骨上,附近皮下植入一枚胶囊渗透压泵,泵内载有浓度为0.5μg/ml的VEGF 溶液200μl;对照组取等长同种异体脱钙骨同法置于兔右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两组分别于术后第2、4、6、8、10、12周处死白兔并取出标本,行大体解剖学观察、CD34免疫荧光染色、Ca2+含量检测,检测各组各时间点同种异体脱钙骨中的新生血管数量及钙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CD34阳性血管数总体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缓慢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CD34阳性血管数分别在术后6周和8周达到高峰值,实验组6周CD34阳性血管数(19.20±4.66)多于对照组8周CD34阳性血管数(16.60±3.4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含量检测结果:随预构骨皮瓣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脱钙骨的钙含量均呈大体下降趋势。结论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局部缓释VEGF可明显加快兔同种异体脱钙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的进程,但VEGF并不能减缓或阻止其异位预构骨皮瓣时的骨吸收进程,同种异体骨皮瓣预构完成后需适时移植。

  • 改良腓骨皮瓣在足跟缺损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张树新;邹旭;许永先;邬慧萍;谭聪;邹阳平;詹森海;肖树斌;蒋彩霞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的解剖基础及应用改良腓骨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20例成人下肢标本,红色乳胶灌注后,解剖观测腓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范围。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例足跟缺损的患者,临床上应用带骨膜、有血运的骨片垫于折叠腓骨下端的改良腓骨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皮瓣切取面积5.0 cm ×8.0 cm ~12.0 cm ×14.0 cm。结果腓动脉于腓骨头下方7.30(3.40~10.94) cm 开始贴紧腓骨走行并发出穿支,小腿中段穿支血管恒定,数目多,骨、皮穿支平均5(4~6)支,管径大,皮穿支为1.14(0.92~1.58) mm,骨穿支为1.10(0.50~1.80) mm。临床上应用6例腓骨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移植腓骨、骨片均骨性愈合,未见明显吸收,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足跟跖底处无溃疡、坏死,下肢行走正常。结论腓动脉起始、走行及分布恒定,带骨膜的骨片血运丰富,改良腓骨皮瓣是修复足跟缺损的理想方法。

  • 皮瓣远侧血液循环增强技术:外增压、内增压和超回流

    作者:张世民

    当受区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巨大(超过一个血管蒂的供血范围)时,选用在一个供区切取、面积巨大的联体皮瓣,比选用在多个供区切取的小皮瓣再经多个血管吻合拼装起来,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很强的优势。联体皮瓣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连续,但皮瓣的面积超出了任何一个血管蒂的供血范围。因此,必须在血液循环薄弱的远侧进行辅助的血液循环增强(mi-crovascular augmentation),即额外的血管吻合。这种皮瓣远侧的血液循环增强技术,既包括单独动脉灌注方面(arterial inflow)、单独静脉回流方面(venous outflow),又包括同时动脉、静脉两方面。本文介绍3个相关外来术语外增压、内增压和超回流的提出历史与发展过程,并辨析其概念意义与中文名称。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山医学论坛-现代显微外科主题”会议纪要

    作者:戚剑;王洪刚;范松;朱庆棠;李劲松;顾立强;汪华侨

    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和庆贺中山大学医科建立150周年,弘扬“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山医魂,2016年9月23-25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号楼17楼国际会议厅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举办了“中山医学论坛-现代显微外科主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慧勇教授和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黄洪章教授、张志光教授共同担任名誉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顾立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图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庆棠教授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李劲松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

    关键词:
  • 血管变异皮瓣移植术后血运分区观察与护理应对策略

    作者:买万茹;墨天燕;王剑利

    目的:通过对供区血管解剖变异皮瓣移植术后护理的回顾研究,探讨血管变异皮瓣血运变化规律和护理策略。方法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263例游离皮瓣移植病例中发生血管解剖变异17例,针对血管变异皮瓣血运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区护理监测,采取患肢平行放置、保温、按摩等护理措施,配合冬眠疗法,预防和降低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17例术后均有动脉低灌注临床表现,皮瓣肤色较周边正常皮肤略显苍白或发黄,皮温31℃~33℃,毛细血管反应缓慢,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5%。15例经积极处置皮瓣移植成活,2例发生血管危象,术后3 d皮瓣坏死。结论供区血管解剖变异对皮瓣的血供和成活有一定影响,护理难度大,早期及时监测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促进皮瓣血供,改善灌注,提高成活率。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年第39卷文题索引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1978年被批准为全军创伤中心,1991年晋升为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2015年被批准为手外科国家重点专科军队建设单位。研究所已完成各项科研和技术创新520余项,其中国家级、军队科研课题160余项,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267项,其中全国首届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军队“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共13项;全军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一、二、三、四等奖,山东省科技奖共265项。发表论文22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主编合编出版论著35部。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勇攀创伤医学高峰的先进科”荣誉称号。并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关键词: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科

    作者: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骨科创建于1952年,是当时省内唯一的专科,素以学术深厚、医技精湛著称。2013年,孟庆刚教授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院长、骨科主任,励精图治,医院引进高端人才,外联合作,狠抓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使这所百年医院的骨科水平和学术地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医院发展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与青年委员单位、黑龙江省骨质疏松诊疗培训中心、黑龙江省骨创伤与手足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哈尔滨市脊柱外科、运动创伤诊疗基地等。现有固定病床240张,年门诊量达7万人次,年手术量近5千例。

    关键词: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

    作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吉林省重点学科、吉林省临床重点专科、吉林大学手外科中心,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附设吉林省组织修复重建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二级实验室。现有医生29人、护士3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开放床位122张,年门诊量4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万余例。现任科主任刘志刚教授、副主任宫旭教授和张志新教授、护士长王欣(总院)、护士长于文君(分院)。

    关键词: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

    作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成立于1964年,是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1965年凌彤教授成功实施了首例右手中指完全离断再植获得完全成活,1973年为一位被火车碾压后双腿离断患者进行同体断腿异位再植获得成功,断肢(指)再植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50年来,手外科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拥有4个病区,180张正式床位。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4人,返聘教授1人。

    关键词:
  • 2017年《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修复重建外科领域惟一核心期刊。期刊于1996年率先被国际权威医学数据库--MEDLINE及美国《医学索引》(IM)收录,此后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ICST)、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此外,期刊还持续被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据《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我刊影响因子为0.753,总被引频次为2284,在9种烧伤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类期刊中综合排名位居第1位。期刊于2011、2014年获评第2届以及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连续获评2012、2013、2015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关键词:
  • 本刊影响因子连续三年列中国外科综合类期刊第一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光阴似水,映秀书香。时光的脚步近了,即将敲响《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创刊40年的诞辰之音,温馨我们的故事。四秩风雨,春华积实。40年是杂志风雨兼程、不断创新进取的40年。在广大编委、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医学领域中一家独具特色的跨学科学术刊物,受到显微外科等手术学专科的广大读者欢迎。

    关键词:
  • 股前外侧皮瓣顺行切取方法介绍

    作者:徐永清;何晓清;朱跃良

    股前外侧皮瓣在创伤、烧伤、整形等众多领应用广泛。但该皮瓣既有皮瓣血管来源的变异,又有穿支数量和走形的变异,这给皮瓣切取带来不确定性,也时常困扰了青年医生。近年来,旋股外动脉降支远端血管在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作用得到重新认识。本文将介绍通过标准化的手术步骤完成股前外侧皮瓣的顺行切取,以及在股前外侧皮瓣顺行切取中旋股外动脉降支远端血管的应用策略。

  • 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写名词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学科实际情况,已确定部分在本刊可直接使用专业名词缩略语的名词,请作者在论文中正确、合理使用,以达到精简文字、节省篇幅,使文章读起来更精练易懂的目的。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官方网站变更及谨防本刊假冒网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 胫骨骨缺损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

    作者:[1]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显微修复工作委员会;[2]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

    骨缺损是指骨质的缺如或丢失[1]。胫骨是下肢的主要承重骨之一,各种原因导致的胫骨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缺损、窦道形成、畸形、双下肢不等长及多重细菌感染等问题,临床处理较为棘手。经文献检索,目前尚无胫骨骨缺损相关临床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相关文献发表。胫骨骨缺损的治疗方法较多,如骨移植、Masquelet 技术、Ilizarov 技术等,显微外科技术的合理使用可明显提高其疗效。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不同医师间水平参差不齐,亟需相关临床诊疗指南规范并指导其诊疗过程。根据新文献进展,并结合多年骨科临床经验,制定本指南。

    关键词: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