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时限深低温保存对猪心脏瓣膜生物力学比较

    作者:孙学军

    目的:比较经过深低温保存不同时限对猪心脏瓣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促进生物瓣膜保存技术的提高。方法:制备5组主动脉瓣膜,通过程序性降温后置于深低温液氮中(-196℃)储存,经过2周、4周、6周、8周、10周深低温储存后,测定不同储存时限瓣膜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各组瓣叶厚度、组织热皱缩温度及组织含水量随着组别呈逐渐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坏强度及伸长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深低温保存时限不同对瓣膜组织的生物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瓣膜的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影响大,据此得出深低温保存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瓣膜生物力学影响越大,此结果为临床心脏瓣膜储存大时限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时限深低温保存对猪心脏瓣膜生物力学比较

    作者:孙学军

    目的:比较经过深低温保存不同时限对心脏瓣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促进生物瓣膜保存技术的提高。方法:制备5组主动脉瓣膜,通过程序性降温后置于深低温液氮中(-196℃)储存,经过2周、4周、6周、8周、10周深低温储存后,测定不同储存时限瓣膜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各组瓣叶厚度、组织热皱缩温度及组织含水量随着组别呈逐渐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低温保存时限不同对瓣膜组织的生物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瓣膜的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影响大,据此得出深低温保存随着时间延长,对瓣膜生物力学影响越大,此结果为临床心脏瓣膜储存大时限提供理论依据。

  • 器官保存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朱有华;张雷

    器官移植是20世纪人类医学科学的重大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以来,移植医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在肾脏、肝脏、心脏、胰腺和骨髓移植的领域的移植总数已超过70万例(次),存活长的器官移植受者已近半个世纪.器官移植已经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任何临床器官移植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供体,这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作为器官移植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器官保存曾经为此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是器官移植学的基石.器官保存的根本目的是大限度减少缺血对离体器官造成的各种损伤,使离体器官保存有效的活力,以便完成运送、配型和手术,使移植器官在手术后迅速恢复功能.离体器官大都采用单纯冷却灌洗保存,而机器持续灌注和深低温保存主要应用于研究,本文将重点对于单纯冷却灌洗保存方面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深低温保存增强血小板促凝血功能的研究

    作者:欧阳锡林;周丹;吴靖辉;王丽华;郝军;刘景汉

    为了探索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膜表面促凝血活性相关分子变化与冰冻血小板体内即刻止凝血功能增强之间的可能联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新鲜血小板冰冻保存前后Ⅴ因子结合能力、血小板膜表面GPIb-Ⅸ-Ⅴ分子(CD42a)密度,用血凝仪测定激活血小板诱导血浆凝固时间(aPACT)变化,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计数、MPV和PDW.研究结果表明,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深低温保存后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诱导血浆凝固时间缩短43.9%;结合Ⅴ因子的荧光强度平均增加117%;结合膜表面GPIb-Ⅸ-Ⅴ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加32%.结论:冰冻血小板体内即可止凝血功能增强,可能与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膜表面促凝血活性分子表达增加或功能增强,促凝血功能明显增强,发挥快速止血功能有关.

  • 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保存的胎盘脐血的冷冻生物学特征

    作者:刘颉;周淑芸;黄国栋;黄毅;王游声;陈德忠;黄志;陈丽娜

    为了解在特定降温和复温过程中于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保存的胎盘脐血(PCB)的冷冻生物学特征,采用Procount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CD34+细胞含量,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检测CD34+细胞的增殖能力,台盼蓝拒染法和白细胞分类测定有核细胞活存率和白细胞分类变化.结果显示,冻存复温后PCB有核细胞平均活存率为(73.3±12.5)%;PCB CD34+细胞的含量在冻存前为(0.3±0.21)%,冻存复温后为(0.45±0.36)%.冻存复温后PCB CFU-GM/-G/-GEMM形成能力为冻存前的(97.9±39.9)%.比较大、小冷冻袋冻存复温后PCB细胞活存率和CFU-GM/-G/-GEMM的形成能力无显著差异.另外,冻存复温后PCB的白细胞分类明显改变,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结论: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降温与复温程序不适于保存粒细胞,但是能够很好地保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尤其是CD34+的幼稚造血细胞.

  • 深低温保存角膜缘组织的结构检测及临床急症应用

    作者:

    双眼角膜缘干细胞功能衰竭,将严重影响患者眼表结构及功能.异体角膜缘移植为其提供了干细胞的来源,尤其在双眼化学伤、热烧伤及感染性角膜溃疡所致的全角膜溶解坏死的危急情况下,深低温保存的异体角膜缘移植、带角膜缘的全角膜移植或全板层角膜移植,为挽救眼球、恢复眼表结构和再次复明手术随时按需进行提供了材料.笔者在动物实验取得疗效的基础上[1],将平时行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剩余的角膜缘材料及全角膜材料作深低温保存,并用于临床眼表疾病及急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 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复合组织血管活性的影响

    作者:霍海涛;张树明;朱泽兴;刘元新;何建平;赵永军;武通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的影响,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小的复温方法.方法 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四组,切取双侧后肢(对照组为新鲜断肢取血管),三个实验组标本经梯度降温后放入液氮中保存7天.分别采用37℃水浴复温组(A组)、空气复温组(B组)、-20℃冰复温组(C组)方法进行复温.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镜观察,A组、B组内皮细胞大片脱落,平滑肌细胞变形;而C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保存较好,更接近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中,3种复温方法血管内皮中均可见VEGF及CD34呈斑片状的弱表达,-20℃冰复温组(C组)VEGF及CD34的表达更接近对照组,高.于37℃水浴复温组(A组)及空气复温组(B组)(P<0.05).结论 3种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冷冻的复合组织中血管活性影响不同,-20℃冰复温法影响小.

  • 深低温保存与环氧氯丙烷干预脐动脉预作为同种血管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平;张健群;尤斌;孔晴宇;李京律;刘硕

    目的:研究液氮深低温保存与环氧氯丙烷(EC)联合处理新生儿脐动脉后的相关性能变化,探讨脐动脉作为小口径同种异体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液氮深低温保存脐动脉,并用EC进行抗钙化处理;检测处理后血管的形态结构、物理性能改变,去抗原性和抗钙化效果.结果:液氮深低温保存60d内+EC处理后的脐动脉具有低免疫原性和低钙化性,有良好的耐压性能与顺应性.结论:采用液氮深低温+EC处理脐动脉的去抗原、抗钙化效果良好,血管物理性能变化小,血管可较长时间保存.具有作为小口径同种异体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

  • 同种带瓣管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作者:陈庆良;刘迎龙

    Ross于1962年首次将异体同种主动脉瓣成功地用于主动脉瓣替换术以来[1],抗生素灭菌、程控降温、深低温保存等方法的应用推动了同种带瓣管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复杂先心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主要材料之一.本文就同种瓣研究和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深低温保存温度及时间对椎间盘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超锋;阮狄克;张超;辛洪奎;徐成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椎问盘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取1岁龄Beagle犬新鲜椎间盘72个,分为对照组(A组,n=8)、-80℃保存组(B组,n=32)和-196℃保存组(C组,n=32).B和C组在冷冻保存液中分别保存于-80℃低温冰箱及-196℃液氮中,在保存2w、2m、6m及12m时每组每个时间点取8个椎间盘,通过溴化吡啶/二乙酸荧光素(EB/FDA)荧光染色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不同部位的细胞存活率,以二甲基亚甲蓝(DMMB)染色法检测髓核组织蛋白多糖(PG)含量,以羟脯氨酸检测法测定纤维环组织中的总胶原含量;对照组取标本后直接进行以上检测.结果:B和C组椎间盘在保存至2w时各部位细胞存活率较A组明显下降,2m~12m保存期间,B、C两组椎间盘各部位的细胞存活率均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但均较2w时下降;B组及C组外层纤维环细胞存活率在保存2w和2m时无明显差别(p>0.05),在保存6m及12m时C组明显高于B组(P<0.05);C组内层纤维环及髓核组织细胞存活率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明高B组(P<0.05).B、C两组在各检测时间点PG含量均较A组明显降低,在保存2m~12m期间,C组PG含量均高于B组(p<0.05).B、C两组总胶原蛋白含量在保存期间随时间逐渐降低.但两组问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196℃保存椎间盘组织,无论在细胞总的存活率及PG含量上均优于-80℃保存;-196℃保存12个月时椎间盘细胞存活率及PG含量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能满足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要求.

  • 活性同种血管重建下腔静脉治疗布加综合征

    作者:王吉秋;崔向东;唐国建;林乐胜;汪忠镐

    观察6例深低温冻贮活性同种主动脉(CVAH)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包括CVAH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治术并以CVAH补片重建狭窄段下腔静脉(IVC)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及远期死亡.例2术后3个月因外压致IVC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原补片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再次术后9个月造影证实IVC通畅.另外5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4~56个月,全组临床征象消失完全,多普勒超声或造影均显示重建IVC通畅.结论:CVAH治疗布加综合征近、中期效果优良.

  • γ射线吸收剂量对深低温保存的大鼠同种带瓣肺主动脉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何世东;袁茂昆;段爱华;孟军华

    目的 应用60Co γ射线照射、液氮深低温保存大鼠同种带瓣肺主动脉(VPHC),并建立VPHC移植模型,观察不同吸收剂量对同种带瓣管道免疫原性的作用,寻找合适吸收剂量,为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4、CD8细胞亚群细胞,凋亡检测用TUNEL法,ICAM-1用免疫组化检测.结果γ射线照射有效地抑制了VPHC移植术后CD4+、CD8+和ICAM-1的表达量,减轻了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凋亡甚至发生细胞坏死改变,降低了VPHC的活性,影响其耐久性.结论 600Gy 60Co γ射线照射在不严重损伤大鼠VPHC活性的同时可明显地降低VPHC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可作为参考剂量用于降低VPHC免疫原性的研究.

  • 缺血预处理对兔肝细胞冻存的影响

    作者:苗伏龙;刘鹏;魏明;张立军;于则利

    目的 初步探索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兔肝细胞深低温保存的影响.方法 体重2~2.5 kg的3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40只,根据分离前是否采用缺血预处理及预处理时间,分为未预处理组(NPC组),5 min缺血预处理组(IPC5组),10 min缺血预处理组(IPC10组),15 min缺血预处理组(IPC15组),每组各10只.采用胶原酶离体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于2、3、4周分别提取各组肝细胞样本,进行存活率、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结果 冻存前,各组新鲜分离的肝细胞平均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 0.05).冻存后:①2、3、4周时检测各组样本存活率和谷丙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3、4周时IPC5组和IPC10组细胞存活率及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段IPC5组和IPC10组细胞存活率高,ALT低,而IPC15组细胞存活率低,ALT高.②同组内不同时间,细胞存活率、ALT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适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可以提高兔肝细胞深低温保存的效果.

  • 颅骨瓣保存方法的选择

    作者:李耀华;郭明宝;张升志;袁邦平;张聿民;李树志;邓昌武;岳修臣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颅骨瓣保存的方法很多,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两类:自体保存和体外保存.体外保存如深低温保存、医用酒精保存等;自体保存如帽状腱膜下保存、腹部皮下保存、颅骨瓣股外侧上方皮下保存等,通过临床观察应用,我们认为颅骨瓣股外侧上方皮下保存是佳的保存方法.

  • 液氮冻存时间对605份脐血造血干细胞质量和临床移植效果的影响

    作者:章毅;朱华;金焕英;王引婷;邵夏炎;孔静思;黄文浩;洪艳;李春丽

    目的 探讨液氮冻存时间对脐血造血干细胞质量和临床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脐血库已经应用于临床移植的605份脐血进行研究,脐血平均冻存时间为820(88~ 2651)d,测定脐血复苏之后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数量、细胞回收率、细胞活力,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结合脐血冻存时间、临床移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苏后细胞回收率、细胞活力与冻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CFU-GM平均(109.6~ 105.7)个/1×105,随冻存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11).临床移植患者的造血重建时间、植入失败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体生存率与脐血冻存时间长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深低温冻存时间长短对脐血复苏后细胞回收率、细胞活力、临床移植效果无显著影响,冻存时间较长的脐血复苏后CFU-GM在正常标准范围内略有下降,保存3~7年的脐血仍能维持正常细胞活性和功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移植效果.

  • 深低温冻存十六年后脐血造血干细胞活性的检测

    作者:时庆;侯怀水;鞠秀丽;李栋;沈柏均

    富含造血干祖细胞,已成功地用于儿童造血重建[1-2].脐血的采集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深低温保存后再寻求应用,脐血在液氮中是否能够长期有效保持干细胞活力即成为应用的关键,但有关10年以上的脐血冻存.

  • 深低温保存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英杰;王文良;孙明林

    骨科临床实践中常应用肌腱移植来进行修复重建.自体肌腱移植是传统的方法,但肌腱来源有限,供腱处的形态功能可能受影响,而且扩大损伤范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人工肌腱组织相容性及其材料与受体肌腱愈合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种异体肌腱作为自体肌腱的替代,与自体肌腱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来源广泛,特别是在多条或长距离肌腱缺损,而自体肌腱来源受限时,更显示出异体肌腱移植的优越性,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其抗原性大大降低,并可长期保存,已成为当前异体肌腱移植的主要处理方法.本文对近几年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的研究应用做一浅述.

  • 60Co γ照射加深低温保存对大鼠同种带瓣主肺动脉免疫原性的作用

    作者:刘英宇

    目的 本实验应用60Co γ射线照射加液氮深低温保存大鼠同种带瓣主肺动脉(valvedpulmonary homograft conduits,VPHC),并建立大鼠VPHC颈总动脉移植模型,观察不同照射剂量对同种带瓣主肺动脉免疫原性的作用,寻找合适照射剂量,为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月龄封闭群Wistar大鼠50只作为供体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单纯深低温保存组(实验对照组)、300 Gy照射组、600 Gy照射组、900 Gy照射组和1200 Gy照射组;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作为受体鼠,随机分为5组;另取10只SD大鼠行颈总动脉切断吻合术,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VPHC移植术后1周、2周、3周受体鼠外周血行CD4+T细胞及CD8+T细胞检测.结果 照射组VPHC移植术后1周、2周、3周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60Co γ对VPHC进行照射在保持VPHC活性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其免疫原性.

  •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216例体会

    作者:王建新;耿灵军;刘海滨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2012年期间216例采用深低温冷藏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1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免疫原性在同种心脏瓣膜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学军;张毅勋;马捷

    深低温保存后的同种心脏瓣膜以优良的生理特性及组织结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瓣膜替换手术及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矫治术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有效地减少了由人工瓣膜引起的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但同种瓣移植后远期钙化毁损、再次移值率高.目前认为这是由于其免疫原性及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所致,同种瓣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及探讨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