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陈坤峰;张传林;贺长清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大25 cm×20 cm,小12 cm×10 cm.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腓骨皮瓣在四肢组织复杂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吴太安;刘长让;张雷;苏智慧;张同顺;赵敬彪;杨小军;刘振锋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可以修复8 cm×6 cm~24 cm×15 cm的皮肤缺损,同时修复4.5~17.0 cm的骨缺损;皮瓣切取10 cm×8 cm~26 cm×17 cm;腓骨切取长度4.5~18.0 cm;血管缺损7~11 cm.一期修复四肢皮肤、骨骼、血管的缺损,保全了肢体的外形及功能,达到了覆盖创面的目的 .结果 临床应用12例,皮瓣及肢体全部成活.术后经过3个月~8年的随访,肢体外形良好,皮瓣全部成活,移植骨全部愈合,保全了肢体,恢复了功能.结论 腓骨皮瓣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功能恢复程度满意.

  • 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378例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张毅;陈欣欣;许扬滨;曾瑞曦;杨俐敏;卢昊;程钢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组织瓣及骨移植治疗小腿骨及软组织缺损

    作者:鲍同柱;吴剑;鄢飞;严雪港;刘万军;陈垦

    目的 探讨小腿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小腿骨及皮肤缺损的开放胫腓骨骨折5例,经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早期植骨,再次负压封闭引流,5~7 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创面渗液经换药愈合,待骨痂生长后去除外固定架,6~12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无感染.随访9~3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负重行走肢体无变形.结论 对5 cm以内骨缺损,大块皮肤缺损经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早期植骨,可缩短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致残率.

  • 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玉坤;王保山;隋永强;杨志贤;高树林;曹艳;赵超;张忠溢;余丹

    目的 报道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小腿中下段、足跟部及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肘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切取面积小10 cm×8 cm,大28 cm×29 cm.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处理成活.结论 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之一.

  •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移植皮瓣血运的体会

    作者:钱国红;黄扬云;黎忠文;梁再卿;唐继仁;黎裕萍

    目的 报道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移植皮瓣血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督48例,对比复习较前常规肉眼观察46例,比较移植皮瓣术后早期发现发生血管危象的移植皮瓣成活的情况.结果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观察48例,早期发现发生血管危象9例,处理后皮瓣成活.单纯肉眼观察46例,发生血管危象8例,处理后皮瓣坏死4例.结论 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移植皮瓣能及早发现血管危象,便于及早处理及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闭合性下肢动脉血管损伤延误诊疗的救治

    作者:史群伟;廖壮文;黄文铎

    目的 探讨闭合性下肢股、胭动脉损伤延误诊疗原因和救治方法.方法 对延误诊疗闭合性下肢股动脉损伤6例、胭动脉损伤8例进行手术探查修复,其中经游离损伤动脉血管断端直接吻合4例,取对侧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动脉缺损7例,单纯取栓治疗3例.结果 经随访2~5年,患肢保留行走功能12例,但伴有轻度跛行步态及小腿皮肤感觉不同程度的减退.小腿高位截肢2例.结论 延误诊疗的闭合性下肢股、腘动脉损伤积极手术探查修复可挽救肢体的功能.

  • 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永军;黄东;吴伟炽;张惠茹;黄国英

    目的 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设计切取以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逆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段1/3及足踝部创面8例.行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20 cm×12 cm.结果 8例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1.5年,皮瓣色泽、质地、感觉恢复良好,骨髓炎愈合好.结论 带皮神经的腓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其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操作安全、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下段1/3和足踝部创面的好方法.

  • 带肌蒂比目鱼肌肌腱瓣延长修复跟腱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天云;王栓科;刘新成;王伟;赵溪林

    目的 通过对应用带肌蒂比目鱼肌肌腱瓣延长修复跟腱缺损的病例随访,以评价疗效.方法 于跟腱近端将位于深层的比目鱼肌腱与位于浅层的腓肠肌腱分开,并向近端分离,根据缺损范围预留肌腱长度,横向切断比目鱼肌腱纤维,形成带有肌蒂的肌腱瓣,向下牵拉延长,与跟腱远端缝接,肌腱瓣近端与腓肠肌腱缝接,缝合跟腱两侧,完成跟腱重建.治疗26例,获得随访18例.结果 18例获随访14~72个月,应用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4.4%.其中开放性损伤1例术后皮肤发生部分坏死,经行皮瓣转移术后延期愈合;余17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及跟腱再次断裂.结论 带肌蒂比目鱼肌肌腱瓣延长重建跟腱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功能康复好的优点,适用于缺损范围在7.5 cm以内的各种类型的闭合性跟腱缺损的修复重建.

  • 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创面

    作者:匡斌;邓国三;邓健;彭静君;邝石峰;赵成利;陈云瀛;连继洪;谢文斌;张方晨

    目的 报道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作伤口扩创,清除坏死软组织及坏死胸骨、肋骨后,创面3 cm×10 cm~5 cm×15 cm.切取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或单纯胸大肌瓣转移填塞死腔,皮瓣及肌瓣大小4 cm×11 cm~6 cm×16 cm,临床应用4例.结果 4例伤口均Ⅰ期愈合,经术后3~11个月随访,伤口无炎性表现,呼吸正常,上肢功能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出现,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既能提供足够量的肌肉填塞死腔,又能保证有大面积的皮肤覆盖创面,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组织瓣移植切取后减轻供区损伤的探讨

    作者:王方;陈富强;沈珊安;陈志坚;葛曼;赵帅;潘峥;马一翔;周瀛梁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 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关键词: 组织瓣 移植 供区 损伤
  • 应用外科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向文东;梁景欣;喜占荣;王清;刘敏强;彭鹏

    目的 报道应用外科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组织缺损的情况,设计应用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创伤性四肢软组织缺损44例,从移植皮瓣的成活率和随访功能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38例,皮瓣坏死1例,因张力大部分坏死2例,出现感染,皮缘裂开,经换药治疗后痊愈3例,随防1~2年,1例手部功能改善不明显,2例手指伸直功能欠佳,1例出现骨髓炎、骨不连,1例左足2、3趾背伸乏力外,其余病例的功能恢复较理想.结论 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选用外科皮瓣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的临床治疗

    作者:鲁建军;余振华;朱顺叶;徐桂兴;马俊;罗红鹤;钟佛添;顾勇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及脑转移灶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临床治疗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的根治性切除治疗21例;接受γ-刀照射脑转移瘤加肺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治疗16例.观察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26个月).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和γ-刀照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8个月和12.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2/21)和56.25%(9/16).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病例应采取手术处理;至于脑部转移灶的处理,γ-刀的使用具有创伤小、疗程短的优越性.

  • 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丰波;武宇赤;张霄雁;杨俊秀;张澜;张飞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 指甲活页开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甲下血管球瘤

    作者:徐林;张成中;李黎明;林国栋;杨光诗;李桂石

    目的 报道指甲活页开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手指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手指指甲肿物处作横向U形切口,将指甲掀开,纵行切开甲床,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将血管球瘤完整切除,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32例,均行指甲活页开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术后32例获6~45个月随访,平均25.5个月.32例均治愈,术前症状消失.结论 血管球瘤均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采用指甲活页开窗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 单手多平面17节段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谢昌平;侯建玺;谢书强;秦耀;韩颖干;马运刚

    目的 探讨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佳方法.方法 统一指挥,分组手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血管吻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严密观察,有效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加强功能康复大限度的恢复患者手功能.结果 再植成活良好,经随访手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分组手术,密切配合,术中术后全面有效的技术操作和处理可提高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成功率.

  • 臃肿游离皮瓣一次性修薄整形21例

    作者:施海峰;芮永军;张全荣;寿奎水;张辉;张圣智

    目的 探讨臃肿游离皮瓣一次性修薄整形术的方法.方法 将2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外观臃肿的病例进行皮瓣一次性修薄整形.术中切开皮瓣的2/3~3/4后掀开皮瓣,放大镜下于浅筋膜中剔除皮下脂肪组织,保留皮瓣的皮支血管、皮神经和真皮下血管网,彻底止血、引流,术后弹性绷带略加压包扎.结果 21例皮瓣修薄整形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明显改进,皮肤色泽正常,无1例出现边缘青紫、淤斑,感觉较术前无明显变化.随访3~12个月,皮瓣无增厚,也无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保留皮支血管、神经的方法是一次性修薄整形臃肿游离皮瓣的好方法.

  • 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及趾甲床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

    作者:谭旭昌;朱易凡;曹锐铃;刘景臣;杨振荣

    目的 报道应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覆盖指甲床缺损创面后,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5例35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35指全部长出新的指甲,患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供区趾甲正常生长,无疼痛不适,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邻指带蒂皮下组织瓣加游离趾断层甲床片移植修复指甲床缺损,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少,指甲生长外形良好,畸形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时海军;刘敏;牛志勇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52例52条,其中正中神经损伤25条,伴肱动脉损伤4条;尺神经损伤14条,伴尺动脉损伤5条;桡神经损伤13条.结果 随访6个月~10年,平均4.5年,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外周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结果总优良率81.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 股前外筋膜瓣联合皮瓣修复全手皮肤套状撕脱伤

    作者:于亚东;邵新中;白延彬;雷芳;杨春雨

    目的 探讨股前外筋膜瓣联合其它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全手套状撕脱伤,8例采用游离的股前外筋膜瓣修复手指的掌侧和背侧,拇指使用甲瓣修复,4例手掌、手背和筋膜瓣上采用一期植皮,4例二期植皮;另2例采用带蒂的阔筋膜瓣修复手指掌侧、深筋膜瓣修复手指背侧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手掌和手背一期植皮,手指的掌侧和背侧3周断蒂后游离植皮.结果 10例筋膜瓣和皮瓣全部成活,4例一期植皮时由于渗液较多有少部分植皮坏死,其余植皮全部成活,4例二期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手的外形和功能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股前外筋膜瓣联合其它皮瓣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具有手术次数少、手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佳的优点,二期植皮效果更佳.

  •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作者:杨爱勇;林传松;饶明亮;关钦强;黄烁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足外踝5例,足跟部4例,足背3例,内踝及小腿内侧下段7例.组织缺损创面面积大20 cm×17 cm.小10 cm×8 cm,切取皮瓣面积大22 cm×18cm,小11 cm×9 cm,并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周静脉吻合.结果 术后皮瓣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顺利成活16例,出现远端边缘表皮小部分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3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踝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 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断指再植

    作者:魏长月;王辉;葛东江;任志勇;季远

    目的 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 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 双层羊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显微技术探讨

    作者:肖璇;赵靖;王殿强;谢立信

    目的 探讨双层羊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显微手术要领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药物及(或)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蚕蚀性角膜溃疡6例(6眼),行双层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及溃疡的愈合、基质水肿消退、新生血管萎缩、内外层羊膜转归及复发等情况.结果 随访24~34个月.外层羊膜多于术后7~11 d自溶吸收或脱落,予以拆线.7~15 d角膜上皮愈合,2~3周角膜基质水肿基本消退,2~3个月溃疡区新生血管逐渐萎缩,术后3个月内层羊膜与溃疡面牢固愈合,5~8个月病变区角膜渐呈半透明.随诊期内,4眼眼表稳定,未复发;另2眼因缝线暴露、未及时随诊拆线于术后12~13个月复发,再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未再复发.结论 双层羊膜移植术在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优势,显微手术技巧的掌握及严格复诊拆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为进一步角膜移植术的进行提供良好条件.

  •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作者:喻忠;王黎明;曾逸文;蒋纯志;侯明夫;王大林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 吻合血管原位修复手部皮肤撕脱伤

    作者:康庆林;陈宇杰;韩培;柴益民;曾炳芳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原位修复的具体方法及相关治疗结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共21例.①清创后皮肤静脉与基部断端吻合,适用于撕脱皮肤中含有静脉者,本组8例;②拇指吻合动脉和静脉,而手掌侧或背侧撕脱皮肤加压包扎,适用于手掌或手背撕脱合并有拇指脱套伤,本组7例:③指根部动、静脉移植吻合,掌、背侧撕脱皮肤原位修复加压包扎,适用于全手脱套伤、皮肤撕脱至指蹼以远者,本组6例.结果 16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其中3例为直接吻合静脉者,1例为手掌部撕脱合并拇指皮肤脱套伤者,均为掌心皮肤坏死,范围为2 cm×3 cm,二期经游离植皮而愈.1例大部分坏死,为全手脱套伤者,手指部分完全坏死,二期行截肢术.随访1.0~2.5年,20例保肢成功者手掌外观及色泽接近正常,但瘢痕比较明显,皮肤轻度萎缩,感觉S2~S3级,手指伸、屈功能满意,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技术,行皮肤原位回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 改良显微小梁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

    作者:刘杏;肖辉;黄晶晶;钟毅敏;陈晓蓓;曹丹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虹膜节段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及粘弹剂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炎症和结膜Tenon囊情况选用不同浓度的MMC(0.25~0.33 mg/ml),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前后粘连和瞳孔区机化膜并剪除机化膜,节段切除虹膜,可控缝线缝合巩膜瓣.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炎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共38例42眼,平均随访时间(12.01±3.56)月.术后末次复查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14眼,不变28眼;前房炎症消失35眼,减轻7眼;平均眼压(15.20±4.64)mmHg与术前(38.37±12.9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5,P=0.000).手术总成功率92.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MMC、粘弹剂、虹膜前后粘连分离、虹膜节段切除及可控缝线技术能够提高较严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葡萄膜炎复发.

  • 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马延超;孙正义;王旭;董平;周海宇;王栓科

    目的 探讨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成人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共64例,71个,均行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小肿瘤及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术前,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巨大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慢,近期疗效并不优于术前,但远期疗效优于术前.结论 一次性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并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良好方法,尤其适用于大肿瘤和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 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体会

    作者:谢建军;黄大江;曾剑文;罗志平

    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我们用维斯第负压引流专用敷料结合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创面20例,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59岁,平均34岁:损伤原因:车祸或机床碾挫伤16例,高处坠落至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4例.

  • 经桡动脉置管治疗解除手部组织移植术后动脉危象

    作者:赵建勇;孙云川;张植生;张远林

    足部组织移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发生率较高,候书健等[1]报道的一组拇指及手指再造手术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8.4%,而其中动脉危象比率约占其中70%.

  • 滤过性显微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体会

    作者:陆华文;麦丹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由于其病因、病理的复杂性使得对其治疗显得尤为棘手.一般来说,传统的手术效果较差,同时因为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虹膜可以见到大面积的新生血管,术中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 组合应用带蒂皮瓣修复膝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李军;杨军;欧阳云飞;何晓清

    下肢软组织缺损过去多用游离皮瓣修复,但自1991年以来,以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代表的带蒂皮瓣因其简单实用又有兴起的趋势[1-2].但带蒂皮瓣单用多只能修复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大面积缺损仍需游离皮瓣修复[3].膝关节上承大腿、下接小腿,两部的各种带蒂皮瓣都可为之所用.

  • rAAV2-hTGF-β1转染犬MSCs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研究

    作者:刘斌;蔡道章;戎利民;董健文;曾春;史德海;张非

    目的 探讨rAAV2-hTGF-β1体外转染犬MSCs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犬MSCs,倒置显微镜及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鉴定其表面标记物.取第三代MSCs,分别以感染复数(MOI)为1×105病毒基因数/细胞v.g./cell)、5×105v.g./cell的rAAV2-hTGF-β1进行转染.培养后定期取各组细胞进行相关检测.Western blot检测hTGF-β1的表达,ELISA法测定hTGF-β1的含量,RT-PCR检测Ⅱ型胶原、Aggrecan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原代及传代培养的MSCs呈梭形外观,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rAAV2-hTGF-β1转染MSCs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到目的 蛋白hTGF-β1稳定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组MSCs培养上清液中的hTGF-β1表达,且随时间的延长,各组hTGF-β1浓度逐渐增加,MOI 5×105组表达量明显高于MOI 1×105组(P<0.01);RT-PCR检测到各转染组Ⅱ型胶原、Aggrecan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组细胞Ⅱ型胶原呈阳性表达,且高MOI值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低MOI值组.结论 rAAV2-hTGF-β1转染犬MSCs后可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是可行的.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得和纯化及向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

    作者:周佳;沈尊理;金羽青;刘伟;沈华

    目的 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纯化的高效方法及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 取人的正常分娩或剖腹产胎儿的脐带,用胶原酶和胰酶初步消化后,将流式细胞仪筛选得到的CD45(-)、CD90(+)细胞作为原代细胞进行培养,并用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法逐级传代、纯化细胞,每次传代后取部分细胞用作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CD45、CD90阳性比率;对P3代细胞向软骨细胞进行诱导.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初次筛选并用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法逐级传代获得的P1、P2、P3代细胞中CD90的阳性率为(80.86±7.85)%、(95.86±3.28)%、(97.15±1.43)%,而CD45的阳性率为(2.53±0.28)%、(0.97±0.48)%、(0.05±0.01)%;向软骨细胞诱导结果提示P3代细胞有向终末软骨细胞分化能力,具有干细胞的特性.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初次筛选并用复合胶原酶差速消化法能快速获得高纯度的具有向终末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人源性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材料标准制备方法的研究

    作者:易建华;刘小林;朱家恺;朱庆棠;李智勇;胡军;向剑平;江丽;何彩风

    目的 对目前文献报道使用的5种不同方法制备的人源性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优劣,以确定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的制备流程.方法 将人源性神经按5种不同方法进行化学萃取,制备的外周神经支架材料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S-100、Col I)和透射电镜、氮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5种方法去除许旺细胞、髓鞘和轴突等抗原成分以及基底膜保存完好的情况.结果 分别萃取2次持续24 h组神经的HE染色显示去除细胞和轴突彻底,纵切片上未见任何细胞,红染的神经内膜呈波浪状纵形排列,轴突、髓鞘结构消失而形成管柱状空隙;S-100染色呈阴性;Col I染色结果可以看出其结构呈松散不规则的棕黄色结构,而其它处理组则结构相对整齐的纵向带状结构.透射电镜显示该组与各处理之间髓鞘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氮含量测定显示该组蛋白含量比值低.结论 使用Triton X-100处理24 h再分别脱氧胆酸钠24 h持续萃取2次,可作为供临床使用的制备人源性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材料的标准流程.

  • 断腕合并多指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赵建军;章剑;刘斐

    患者男,19岁,2007年10月23日工作时被冲床冲压伤致右腕关节离断合并2~5指离断,伤后1 h入院.查体:右腕自近侧列腕骨完全离断;示、中、环指均于近节近端完全离断,示、中指指蹼相连,小指于甲根部以远离断并毁损.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

  • 肩胛骨冈盂切迹腱鞘囊肿致肩胛上神经卡压一例

    作者:王浩东;路来金;陈雷;刘志刚;于家傲

    患者男,38岁,因右肩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右肩部肌肉轻度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冈下肌肌萎(++).右斜方肌前缘中点下、肩胛上切迹处压痛(+),Tinel征(+).未触及明显肿物及包块,双上肢于伸直位,肩关节前屈90°位,交叉于胸前可诱发肩胛部疼痛.右肩部及右上肢感觉、运动正常.

  • 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宏君;刘志刚;刘彬;顾加祥

    目的 明确臂丛神经根部的力学性质并观察大鼠臂丛神经根部断裂瞬间的生物力学状态.方法 对大鼠C5~T1神经根进行在体分组拉伸测试,记录载荷一延长量:计算应力-应变值,绘出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曲线上分析神经根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①各神经根所承受载荷各不相同.②牵拉角度不同,断裂部位不同.③不同角度牵拉时的大载荷并不相同.④C5、C6、C7神经根初始横断面积与大张力之间呈正相关,而C8、T1两神经根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大鼠各臂丛神经根间的生物力学性质存在差异,但共同点是神经根的初始面积不同,所承受的大载荷亦不同,牵拉角度不同,大载荷及断裂部位亦不同.这可能与各神经根出脊髓的解剖位置及牵拉时受力不均衡有关.

  • 健侧C7神经移位时健侧C7神经吻合口至效应器长度的测量

    作者:王斌;刘伟;郑桓;张志刚;刘德群;马铁鹏;李春江;尹佳丽;杨焕友;张文龙

    目的 为健侧颈7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经皮下和椎前两种健侧C7移位时,正中神经返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尺神经深支以及正中神经返支起点以上365 mm点距肱骨外上髁的长度.结果 经椎体前通路时测得效应器与健侧C7神经吻合点之间长度为(80.6±2.9)cm,经颈前皮下通路时长度为(86.5±3.1)cm.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测量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深支起点上365 mm分别位于肱骨外上髁上(4.6±0.7)cm和(6.7±0.8)cm处,两点均位于肘上部.结论 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不能恢复内在肌功能;经椎前通路优于经皮下通路;高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均位于肘上.

  •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刘雪涛;张成进;王成琪;曲连军;刘学胜;刘光军;刘勇

    目的 为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侧2~12岁新鲜儿童下肢标本,对腓骨头及内踝进行形态学测量,根据测量数据推导截骨公式.临床急诊或延期手术,移植截骨改良的腓骨头骨骺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内踝缺损,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腓骨头倾斜角(M)为(170±8)°,关节面内倾角(N)为(145±6)°,纵长为(1.5±0.2)cm,横宽为(1.4±0.2)cm;内踝内翻角(L)为(152±8)°,关节面纵长为(1.25±0.2)cm,横宽为(1.25±0.2)cm.设内踝缺损面与胫骨纵轴的夹角为(Q),截骨角度X=L-N-Q,顶点位于腓骨头倒置后的关节面上1/6处.临床应用6例,全部一期愈合,随访1~3年,内踝发育良好,未发生骺早闭,无内翻畸形,踝关节负重、行走功能正常.结论 儿童腓骨头骨骺与内踝形态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截骨可获得满意的供体,同时携带皮瓣可一期修复内踝骨骺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并同步发育,是重建儿童内踝创伤性缺损的理想方法.

  • 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进;康皓;陈燕花;王发斌;洪光祥

    目的 探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在修复足部、足远侧半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修复11例含一个或多个跖趾关节外露的、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皮瓣设计:上界超过腓骨头平面.外侧界达腓骨前缘前2 cm,内侧界达腓肠肌内侧缘,下界达内外踝连线,以外踝上1 cm为旋转点.手术要点:解剖皮瓣时应将腓动脉在外踝上11~13 cm和5~7 cm两个肌皮支和(或)皮支带入,并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在内的3 cm宽筋膜蒂.结果 本组11例中1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1 cm宽区域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结论 应用小腿后部巨大腓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尤其是含足远侧半的皮肤缺损,皮瓣成活率高,对肢体供血影响小,血管蒂恒定,解剖容易,易于推广.

  • 蒂部加强穿支血管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

    作者:陆男吉;柴益民;汪春阳;蔡培华;盛加根;曾炳芳

    目的 报道蒂部加强穿支血管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在蒂部或转轴点附近增加从深部血管发出的皮穿支以加强皮瓣的血供,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临床应用24例,皮瓣面积为25 cm×12 cm~8 cm×7 cm,创面面积为全足~7 cm×6 cm;修复范围:由踝部至全足底.24例皮瓣全部成活,无皮瓣肿胀及静脉淤血.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筋膜蒂部加强穿支血管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充足,增大了皮瓣的存活面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为临床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实用性的方法.

  • 小腿后部各区穿支间的关系与皮瓣设计

    作者:徐象党;戴开宇;周鹏;杨新东;唐茂林

    目的 研究小腿后部各区穿支间的关系,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6具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将小腿后部分为上、中、下三等份,层次解剖观测各区穿支的分布状况,拍摄X线片测量穿支的定位、直径、走行、分支及其相互之间的吻合状况.结果 小腿后部共有外径为0.5 mm的穿支13支,平均外径0.8 mm,平均供血面积38 cm2.上区来自腘动脉的穿支起于胭窝中部,其浅出深筋膜的位置,通常位于股骨内、外上髁之连线与小腿后正中线交点4 cm范围内,其单穿支供血面积高达55 cm2.此穿支向下与来自胫后动脉、腓动脉之穿支形成不减少口径的真性吻合:下区穿支较细,但沿跟腱两侧呈链状分布.结论 小腿后部穿支皮瓣可以移植到下肢或身体其它部位,中区可切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上区与下区可分别切取近端蒂与远端蒂穿支皮瓣.

  • 小腿前外侧皮瓣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亚军;寿奎水;邱扬;姚群;陈政;周晓;陈学明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 显微外科在手外科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庞水发;常湘珍;张方晨;汪华侨

    显微外科借助手术显微镜,使外科手术从肉眼操作发展到微观操作,实现了以往未能做的手术,不断突破各个"手术禁区",并大大提高手术疗效.在20世纪,显微外科的兴起,从宏观进入微观,我国显微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创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成果.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