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腓浅神经的行程与腓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作者:周强;谭德炎;戴正寿

    目的:体表定位腓浅神经,为腓骨骨折提供安全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经4R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7~88岁,平均69岁;左侧35例,右侧31例.对下肢的腓浅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腓浅神经在小腿各部位的行走、分支情况及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结果:腓浅神经于腓骨颈的前外侧离开腓总神经,旁开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稍前方,下行于肌内、深筋膜下和浅筋膜内;主干12例在小腿以单支向下至足背,50例在穿出深筋膜于浅筋膜内分为2支,4例穿出肌肉后即分为2支.结论:为了避免损伤腓浅神经,腓骨中上段骨折宜从腓侧后肌间隙入路,腓骨下段骨折宜从腓侧前肌间隙入路.

  • 小腿皮瓣的临床解剖与设计

    作者:刘玉新;李彩虹;马维虎;刘执玉

    目的 研究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并设计其逆行岛状皮瓣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 对30例成人下肢标本经股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及隐神经均有主要伴行动脉营养,并与其他动脉穿支吻合营养相应区域的皮肤.结论 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设计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并为沿皮神经轴设计长皮瓣提供了可能.

  • 异常血管束致腓浅神经卡压症1例

    作者:顾少光;杜心如;崔志超;刘志强;孙广志;贺小平;张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右小腿及足背发凉、酸痛10 a,休息时加重,活动后明显减轻,夏天右小腿需要穿棉裤,夜间休息时需要在小腿周围放置热水袋,夜间静息休息近2 h后症状严重,不能忍受,需行走才能缓解,故不能连续睡眠2 h以上.按腰椎管狭窄治疗多年.

    关键词: 腓浅神经 卡压
  •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护理1例

    作者:于爱华;孙敏

    腓总神经来自L4~S2神经,是坐骨神经一终末支,多半在腘窝上角处由坐骨神经分出,沿股二头肌的内侧缘斜向外下达股二头肌腱与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的深侧绕腓骨颈,在此处与骨膜紧贴并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两终支.因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处位置表浅,故易受伤[1].我科2002年1月收治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病人1例,采取多方面治疗护理措施,功能恢复较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 大鼠腓浅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FRAP法

    作者:丁继固;任立恩;陈小武;蔡丽霞;胡松林

    为了解大鼠腓浅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投射定位,按照跨神经节溃变原理,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腓浅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L2~6,L2~6各节段SG水平切面"眉毛状反应带"弧形长均值分别为0.795、0.849、0.913、0.921、0.852mm;而腓浅神经向L2~6各节段SG水平切面投射均值分别为0.447~0.533、0.384~0.561、0.351~0.598、0.338~0.611、0.383~0.561mm的范围.结果表明,腓浅神经反应带占据SG中间区域.

  • 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段显亮;赵世伟;李炳万;任爱华

    目的::探讨实施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手术时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安全性。方法:对6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小腿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浅神经走行及各肌支的分出点和穿入点的位置,定位采用以腓骨小头和外踝间进行八分法;测量分出点和穿入点与腓骨小头的距离等数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腓浅神经腓骨长肌第一、二肌支(Ⅰ型)穿出点均在一区间,穿入点均在三区间;腓浅神经腓骨短肌肌支穿出点均在三区间,而穿入点70%在四区间,30%在五区间;所有肌支由腓浅神经发出后均向后腓侧进入肌腹;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距腓骨小头90.4±23.5mm(44.3~136.5mm)。结论:近侧蒂皮瓣的轴点和远侧蒂皮瓣的近端均应在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之下(腓骨小头下44.3~136.5mm,3区),切取皮瓣时从前往后游离较好。

  • 外踝上动脉串联腓浅动脉超长轴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晓东;付炳金

    目的 探讨外踝上动脉串联腓浅动脉超长轴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术后感染的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外踝上动脉串联腓浅动脉超长轴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0例,并对其进行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岛状皮瓣颜色及质地优良,随访3个月~1年,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外踝上动脉串联腓浅动脉超长轴岛状皮瓣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良好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不损伤肢体主要血管;应注意预防术后感染.

  • 跨区供血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

    作者:陈雪松;肖茂明;王元山;管力;张黎明;江珉

    目的 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或其降支为蒂,经其升支、胫前动脉皮穿支及腓浅动脉跨区供血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于临床应用17例,远修复至第2、3趾基底部及第5跖骨头负重区,大切取面积20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神经血管丛粗大而丰富,蒂部供血确切,旋转修复距离可达足趾,适用于涉及足前部的足背中、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吸食海洛因者周围神经病三例

    作者:宋蓓;章成国

    例1 男性,40岁.吸毒史约5年.因主述四肢麻木、乏力,于2008年1月10 日由戒毒所送我院检查.体检:四肢手套、袜套样浅感觉减退,生理反射迟钝,病理反射未引出.肌电图检奋:股四头肌、胫前肌均未见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3 m/s,波幅1 mV;正中神经SCV 46 m/s,波幅4 mV;腓浅神经SCV34 m/s,波幅1 mV;双侧腓肠神经均未引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下-中踝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1 m/s、腓骨小头上-腓骨小头下MCV 38 m/s.

  • 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12例临床体会

    作者:朱洁

    踝关节扭伤是近踝关节部的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于运动失度、不慎跌扑,或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经、脉络及关节扭伤,以致经气受阻,气血瘀滞局部而成的.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足二趾和三趾趾缝中点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第四、五趾趾缝中点有足背动、静脉网,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踝、足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陈超斌;陈振兵;王忠仁

    目的 探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踝周、足近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踝周、足近端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6例18处创面.近、远端蒂大皮瓣面积分别为7 cm×13 cm和8 cm×15 cm.术中皮瓣周缘扩大切取宽约1 cm筋膜脂肪瓣,从肌膜下游离掀起皮瓣,切取前外侧和外侧2个肌间隔组织,分层缝合深筋膜和皮肤.结果 2例皮瓣边缘约2 cm坏死,经换药治愈;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3~18个月,足踝部皮瓣臃肿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痛性神经瘤1例,行神经松解包埋术治愈;与肌腱粘连1例,松解术后足趾运动功能改善.功能优良率81%.患者主观评价满意11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结论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且方法简单,吻合神经可恢复皮瓣感觉,是一个修复小腿、踝、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作者:王珏

    第四章 神经电图(五)SCV检查的经验推荐SCV检查时,SCV的SNAP波幅是MCV的CMAP波幅的千分之一.在检查时,SNAP波幅的观察在有些部位很困难,如腓浅神经、胫后神经、三叉神经等等,困难的是基线不稳,漂移和干扰很大,引不出波形时不能确定是病因造成的还是外界因素造成的.

  • 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缺损29例分析

    作者:李灏;王红建;常林顺

    目的:探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9例足背软组织缺损应用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瓣血管筋膜蒂不仅包含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深筋膜,还包含肌膜及部分小腿前外侧肌间隔,外缘达腓骨前缘,内缘达胫前肌外缘,并保留1.0-1.5cm宽皮桥,形成立体的供血系统,皮瓣通过明道转移至足背软组织缺损处,并分析手术效果.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27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皮瓣外观及质地满意.结论:改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 耳大及腓浅神经移植的应用解剖

    作者:瞿佐发;汤桂成;徐锐;李红军;李兴富;丁志兵;吴先国

    目的为自体耳大及腓浅神经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5具成人尸体,其中男性12具,女性3具共30侧头颈及下肢,经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股动脉灌注氨水稀释的红色乳胶后,进行大体解剖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横经2.47±0.50mm、长度45.77±11.84mm、距体表深度5.30±1.36mm、其分支有三条;腓浅神经横经2.60±0.58mm、长度88.30+27.46mm、距体表深度5.20±1.93mm,其主要分支有两条,腓浅神经小动脉丰富,但管径细小;寻找每条神经,都有两个可靠的手术部位.结论耳大及腓浅神经位置表浅,横径粗是理想的神经移植供体,腓浅神经又粗又长,小血管丰富,作为供体的条件更具优势.二者均可从佳位置获取之.

  • 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后感觉缺失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本斯;李庄;王凡;李光忠;董丽华;王建华

    背景:外踝骨折术中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或其分支损伤的可能性很多,但危险性到底有多大 ? 目的 :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 设计:抽样调查. 地点和对象 : 1999-01/2001-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对本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 50例成年尸体. 干预:对 50例(侧)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观测和绘图. 主要观察指标:①腓浅神经在小腿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的位置及其与腓骨长短肌和肌间隔的关系,腓肠神经的行程和分支情况.②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至腓骨或外踝前缘 (若浅出部位低 )的水平距离;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③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突出处的水平距离,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④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周围分布. 结果 : 腓浅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在小腿上 1/3段先在腓骨长肌起始端内下降,继而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间,以后位于深筋膜的深面,在小腿中,下 1/3交界处浅出为皮神经,经踝前至足.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 90± 22) mm,至腓骨或外踝前缘(或浅出部位低)的水平距离为( 3± 3) mm,其中 24%( 12/50)浅出点位外踝前缘水平,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为( 22± 6) mm.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突出处的水平距离为( 7± 4) mm,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 12± 7) mm,其中 10% (5/50)的腓肠神经横切外踝尖至足, 78% (39/50)的标本可识别来自这两条神经的踝支 (其中 28%同时具有两个来源 ),腓肠神经管理 38% (19/50)标本的足及足趾的外侧半. 结论 : 外踝术中很容易损伤来自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踝支 (可能性为 78% ),损伤神经主干的风险较小,但有 24%的可能损伤在外踝前缘浅出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10%的可能损伤外踝尖处的腓肠神经,而且损伤后感觉缺失范围差异很大.

  • 游离足背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

    作者:朱彦含;杨亚霖

    前足足底软组织在人体行走和负重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这一特点我院自1998年~1999年应用足背皮瓣修复前足足底软组织缺损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年龄37岁、46岁。病程1个月。随访1a。伤因为矿车挤压撕脱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4cm~15cm×7cm~8cm。2例患者入院后经换药及抗炎治疗,创面肉芽新鲜。切取健足的足背皮瓣15cm~16cm×8cm~9cm,血管神经蒂长7cm~8cm。1.2 手术方法: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健足的游离胫前动脉、静脉及大隐静脉、腓浅神经的足背皮瓣。以内外踝连接中点至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处连线为皮瓣的中轴线,以足背动脉消失处为轴心点,测量皮瓣血管神经蒂长度,于胫前下切开皮肤、皮下,切开深筋膜,在胫前肌与长伸肌之间找到胫前动静脉及腓浅神经并游离出来,结扎沿途各分支。在足背皮瓣内侧缘切开,切开踝支持带,边切边将皮下组织与皮瓣缝合固定,切开皮瓣远端,结扎小血管。在伸肌腱膜上分离,并将长伸肌腱拉向内侧,在第1跖骨上行骨膜下分离,并将皮下组织固定皮瓣上,在第1、2跖骨基底结扎足深动脉。待皮瓣完全游离后,另一组已将足底创面清创完毕。在患足内踝水平处找出大隐静脉及胫后神经、血管。切断皮瓣所需长度神经、血管后,利多卡因灌注+肝素,分别做受区的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及胫后神经两处皮下隧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静脉、动脉、神经,放开血管夹,通血良好。皮瓣颜色逐渐红润,皮瓣将受区完全覆盖。健足背取健大腿内侧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皮瓣下置两枚硅胶管引流。1.3 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创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a,病灶无复发,皮瓣感觉良好,足功能正常。2 讨论2.1 第1跖骨头处至足底外缘为足负重区,需要有良好固定性及感觉,而单纯植皮效果不佳。我院曾有1例第1跖骨头鸡眼感染,给予清创换药植皮,出现负重行走反复破溃起水泡,致瘢痕形成引起疼痛。因此足底负重区皮肤缺损的修复应满足以下几点:①足背皮瓣皮下组织薄;②游离至受区后,游离皮瓣的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神经走行与受区血管神经相平行,无交叉;③皮神经恢复效果良好;④供区隐蔽不影响美容。2.2 游离皮瓣操作复杂,但可一次修复创面,治疗时间短,但牺牲主干动脉。胫前动脉在踝关节处紧贴胫骨骨膜,切取需仔细,术后护理要求非常严格,治疗上同断肢再植基本相同。2.3 足底自足内侧缘皮肤撕脱伤,不论行Ⅰ期缝合或延期缝合,皮瓣坏死率极高,原因为足底皮肤真皮层有静脉丛,皮肤浅层较深层更富血运,而创伤多导致足底浅层动静脉网损害,致使撕脱足底皮肤缺血坏死。 这2例病人均清创换药治疗,条件成熟后实施,2例均成活。足底修复者早期负重行走发生皮瓣起水泡,但随着感觉恢复无1例发生起水泡及溃疡等情况。

  • 腓浅神经与腓肠神经端侧吻合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振兵;王发斌;洪光祥;黄启顺;翁雨雄

    临床上常取腓肠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较长距离的缺损.王仁润等[1]发现切取腓肠神经后1年11个月至2年时,供区足部感觉恢复正常者仅24.1%,其余患者足部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或障碍.Lundborg等[2]、Viterbo等[3]的实验研究表明,将大鼠的腓总神经与完整的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力,可达到正常肌力的60%.1995年6月我科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行腓肠神经与腓浅神经端侧吻合3例,术后随访9~10个月,疗效满意.

  • 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足背缺损

    作者:张世民;侯春林;廖进民

    目的:报告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通过对32侧固定的下肢标本和4侧新鲜下肢标本的解剖学研究,观察腓浅神经的血供来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临床上设计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方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修复5例足背创伤缺损.结果:腓浅神经由腓浅动脉伴行.在小腿的下1/3段,腓浅动脉变细成交织的血管丛,并得到胫前动脉肌间隙穿支、腓动脉外踝上穿支和足背动脉回返支的加强,在小腿深筋膜表面和皮下组织中,形成丰富的深筋膜和皮神经链式吻合纵向血管丛.据此设计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180°修复足背创面5例,组织瓣面积(10~14) cm×(4~5) cm,蒂宽3~4 cm,均完全成活.结论: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血供丰富,方法简单,是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 腓肠神经与腓浅神经罕见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

    作者:齐伟亚;张旭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小腿、左足背肿块20年.于2014年3月5日入住徐州仁慈医院.患者20年前发现左小腿后侧花生米样大小无痛性包块,未予重视.近3年来肿块增大蔓延至足背伴随疼痛.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手足外科检查:左腿腘窝至足背可触及串珠样鸽蛋大小包块(图1),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尚可,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无异常.胸部正位片、左胫腓骨正侧位片、左膝关节正侧位片、左足正斜位片示:两肺未见异常;左足、左膝、左胫腓骨未见骨质异常.彩超示:左小腿神经纤维瘤(丛状形).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腓浅神经出口卡压症1例

    作者:刘霁东;李军城;沈剑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3年前腰部伤后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尤以右足背外侧"麻电"样感觉明显,严重时右足不能落地,卧床休息可缓解.近1月来右下肢"麻电"样感觉加重,卧床休息亦不能减轻.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