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중화현미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036
  • 国内刊号: 44-120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庞水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柯春龙;余振华;金华伟

    目的 报道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其中高血压脑出血39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3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及止血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发病4~5 h手术8例,5~6 h手术16例,6~7 h手术18例.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量达80%~90%者10例,>90%者32例,无再发出血.术后死亡4例,死亡率9.5%.术后随访3个月~5年,随访的28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1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旭;黄建明;陈安民;李承;姜新华;王建超;郭风劲;徐卫国;李顺利;瞿卫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M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应用M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45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和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估腰椎术前功能状况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全部病例得到随访.结果 ODI评分:术前36.6±1.2,术后9.2±0.9;术后随访时间:1~45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平均Oswestry功能评分9.6±0.8.Macnab评分结果:优23例(51.1%),良17例(37.8%),可4例(8.9%),差1例(2.2%),优良率占88.9%.结论 MED术微创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拓展了中央型椎问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骨髓炎及感染创面的治疗

    作者:马志国;闫乔生;马红霞;贾晶;许有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技术结合Grosse-Kempf交锁髓内钉(G-K钉)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骨髓炎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治疗30例小腿皮肤缺损伴胫腓骨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骨髓炎及创面感染的病例,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选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肌皮瓣、足背岛状皮瓣等8种不同皮瓣,同时应用G-K钉恢复骨的连续性并取得牢固的固定作用.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伤口一期愈合22例,8例伤口二期愈合,经换药长时间2个月愈合.术后随访2年,患肢外观正常,不臃肿,患肢活动好,远端肢体供血明显改善,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避免截肢残疾的发生.结论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造成骨、肌腱等外露,应用多皮瓣结合G-K钉综合方法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腓肠肌血管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作者:任志勇;张维彬;王辉;黄现峰;魏长月;李永江

    目的 探讨腓肠肌血管在组织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成人下肢标本20侧,左侧8侧,右侧12侧.解剖观测腓肠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和长度.临床采用腓肠肌内、外侧血管切取腓肠肌肌皮瓣480例.以腓肠肌血管为受区血管的小腿部位游离皮瓣4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伸肌缺损3例.结果 腓肠内侧动脉起始处外径(2.2±0.1)mm,血管长度80~138 mm,平均(111±20)mm.腓肠外侧动脉外径(2.2±0.1)mm,血管长度54~123 mm,平均(88±18)mm.临床应用480例带蒂腓肠肌皮瓣移植,3例皮瓣部分坏死,其余皮瓣成活.43例游离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游离移植均成活.结论 腓肠肌血管解剖恒定、口径粗,以此血管切取组织瓣移植或作为受区血管与游离组织瓣血管吻合,均可获得较高的组织瓣移植成功率.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全头皮撕脱伤七例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章剑;刘斐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全头皮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头皮的解剖及损伤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7例全头皮撕脱伤吻合单侧或双侧颞浅动、静脉,其中行血管移植6例.结果 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头发生长均良好,外形颇佳.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头皮撕脱伤,能够恢复原有外形,头发生长浓密,临床效果良好.

  • 改良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内瘘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光昭;杨卫民;张克斌;李星洪;许哲;王乐浩;林建群;曾斌;郑会丰

    目的 探讨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吻合内瘘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先作Allen试验证明手掌动脉弓血管通畅,然后在腕关节近端压迫阻断桡动脉血流,检查在阻断处的远端仍可触及桡动脉明显博动者,再于术中开放桡动脉远心端确定有喷射状出血,血流充足的病例,选择将桡动脉远心端与头静脉近心端作对端吻合,临床应用30例.结果 术后6周内瘘穿刺透析血流量均在200 ml/min以上,随防6个月~4年,平均2年6个月,无肢端缺血并发症.结论 桡动脉远心端头静脉近心端对端吻合术,可作为腕部功能性内瘘的一种术式供临床选择.

  • 人造血管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利;姚海波;李文庆;朱小弟;王文胜;陈传煌;杨涛;张鹏

    目的 报道应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Gore-Tex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40例,修复血管缺损长度3.0~8.0 cm,平均10.5 cm;血管直径0.4,~1.0 cm,平均0.7 cm.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进行人造血管移植40例,其中32例获得术后5个月~3年随访,术后肢体血液循环良好,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通畅,属优良循环23例,良好循环9例,术后局部发生皮肤坏死4例,经植皮及皮瓣覆盖创面,肢体成活.结论 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一期修复手部多处创面

    作者:邢志利;熊革;谢玲丽;王相;徐国金;韩良军;孙捷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一期修复手部多处创面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对手部多处创面的7例,在传统前臂桡侧筋膜蒂皮瓣的近端附加设计一个筋膜蒂岛状小皮瓣,形成筋膜蒂相连皮瓣,修复手部两处跳跃式创面.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7例中5例全部成活,2例相连的小皮瓣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发现皮瓣质地优良,外形较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前臂桡侧筋膜蒂相连皮瓣安全可靠,是修复手部多处创面的可行方法.

  • 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通路中应用17例

    作者:鄢艳;谢建军;陈钦开;张莉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造血管在前臂建立动、静脉内瘘17例,分析其成熟时间、使用时间、透析时血流量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4~6周开始使用内瘘,早期通畅率100%,随访4年,1例感染后出现瘘管裸露;5例血栓形成,行人造血管切开取栓;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拔除人造血管,改行腹膜透析;2例行桥式闭塞后改行袢式.使用时间短2周,长时间4年,仍在继续使用.全部患者均在临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对于周围血管硬化,多次自体内瘘失败的血透患者,人造血管移植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有较好可行性.提高手术质量,术后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加强护理可提高长期的通畅率.

  • 白内障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体会

    作者:罗玉蓉;卓业鸿;白玉婧;卞新浩;李彦峰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明显白内障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C值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年,21眼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眼需滴降眼压药物.全部病例手术后前房加深.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先天性瞳孔残膜不同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林浩添;李青;郑永欣;梁小玲;钟晓菁;张振平

    目的 探讨先天性瞳孔残膜的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5例(6只眼)先天性瞳孔残膜的类型,分别采用Nd:YAG激光先天性瞳孔残膜部分切断术(4只眼)、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单纯先天性瞳孔残膜切除术(1只眼)以及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先天性瞳孔残膜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观察术后佳矫正视力、角膜切口、房水、(人工)晶状体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改变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临床治疗6眼,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无一例高眼压及前房出血.随访1年以上,4例(5只眼)晶状体保持透明.激光或手术后的角膜散光和内皮丢失均不明显.结论 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和医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是获得理想术后视力、避免并发症和小化医疗成本的关键.

  •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金华伟;余振华;柯春龙;吴新建;刘金龙;黄权;林佳平;黄正松

    目的 报道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32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对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视神经功能保护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32例,肿瘤全切除31例,其中包括Simpson Ⅰ级全切除20例,SimpsonⅡ级全切除11例,肿瘤次全切除1例.手术后视力改善10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变差7例.全切除的病例术后随访14~6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保护视神经功能和严密的颅底重建,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淋巴显像检测对四肢淋巴水肿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维安;金华伟;余振华;李纬明;张祥松;梁宏;胡平

    目的 探讨淋巴显像检测在四肢淋巴性水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四肢水肿的97例(下肢水肿84例和上肢水肿13例)施行单光子发射性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观察肢体的淋巴回流及功能状态,分别获得5min、30 min或延迟1~2 h影像,对图像进行定性分析,并与显微手术后或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四肢水肿97例,确诊淋巴性引起88例.下肢水肿84例,通过显像诊断为淋巴性水肿68例(包括原发或继发),淋巴回流缓慢10例,淋巴回流正常6例.上肢水肿13例,诊断为淋巴性水肿12例,淋巴回流正常1例.结论 淋巴显像检测简便无创、安全可靠,能鉴别四肢水肿性质,对选择治疗方案有应用价值.

  • 应用小腿毁损伤废弃肢足跟皮瓣修复小腿残端

    作者:王建云;姜世平;何健飞;朱俊华;黄薇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毁损伤后废弃肢足跟皮瓣修复小腿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小腿毁损伤7例彻底清创后尽可能保留胫骨长度,切取废弃肢足跟皮瓣,修整为以足跟底部为中心的合适大小的游离皮瓣,皮瓣足跟底部紧贴于胫骨残端面,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缝合技术分别将游离足跟皮瓣胫前动、静脉、胫后动、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胫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与小腿残端的同名血管神经一一对应吻合.结果 7例皮瓣全部存活,膝关节屈伸范围平均0~100°,假肢装配下肢能单腿完全承重,步态4例正常,3例轻度跛行,7例日常生活均完全自理,6例已恢复社会工作,假体功能评定优,5例随访6个月以上者皮瓣不同程度恢复感觉.结论 小腿毁损伤后应用废弃肢足跟皮瓣是一效果良好的残端修复方法.

  • 股骨头骨折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作者:颜景涛;赵德伟;王本杰;刘宇鹏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 对单侧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运骨瓣转移术治疗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股骨头及其周围骨的血供后行内固定物取出、带血运骨瓣转移术.1例内固定物取出后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施行带血运骨瓣转移术的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12~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对其中15例进行术后DSA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情况.术后2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平均86.2分(术前平均54分),其中临床成功率为92.0%,影像学成功率为84.0%.15例重建股骨头手术后DSA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结论 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可达40%).在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带血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 第一、二趾全背侧皮甲瓣互换的第二趾Ⅰ期塑形再造拇指

    作者:张敬良;谢振荣;肖军波;雷彦文;宋君;何明飞;黄忠明;李杭;陈焕伟;郭桥鸿;汤焕才;刘超;刘克莉

    目的 探讨改进第2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外形的方法.方法 在切取第2趾之前,先切取其近端带蒂的全背侧皮甲瓣并留于足部.然后在游离第2趾时一同游离(足母)趾全背侧皮甲瓣,将趾全皮甲瓣与无背侧皮甲瓣的第2趾组装成为外形更近似拇指的组合足趾再造拇指.将第2趾全背侧皮甲瓣覆盖(足母)趾背侧创面,修复供区.结果 手术12例(12指)全部成活,其中8例得到6~9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外观逼真(特别是背侧),其粗细、长度接近正常,外形及功能良好,优7例,良1例.(足母)趾的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行走感觉不适、有轻微疼痛者1例,但不影响行走及工作.结论 应用此方法对供区破坏较小,设计合理,患者易接受,再造的拇指背侧外观无明显差异,是一种较理想的拇指再造方法.

  • 羊膜遮盖治疗轻中度急性眼表烧伤的显微手术技巧

    作者:周世有;袁进;陈龙山;陈家祺

    目的 探讨羊膜遮盖治疗急性轻、中度眼表烧伤的临床价值及其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将Ⅱ~Ⅲ度角膜烧伤、伴或不伴部分角膜缘Ⅳ度烧伤的病例分别接受羊膜遮盖术(21眼)或药物治疗(13眼).对4例在羊膜部分溶解、眼表面已经上皮化时取下羊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羊膜在遮盖术后5~10[平均(11±2)d]局部溶解和脱落.羊膜溶解后暴露的角膜很快上皮化.角膜缘破坏>1/2周的患眼在角膜缘的坏死侧出现少量新生血管或有菲薄的新生纤维血管膜侵入角膜.术后视力提高1至6行,平均(3.3±1.2)行.电镜结果显示:羊膜植片溶解,浸润的多形核细胞较少且发生大比例凋亡.药物治疗组4/13眼角膜表面进行性溶解,其后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其他眼发生不同程度的睑球粘连和角膜表面大量假性胬肉.结论 羊膜遮盖可以减少轻、中度角膜急性烧伤期的炎症反应和角膜深层新生血管形成,阻止眼表的进行性溃烂和融解,甚至还可促进角膜缘功能的恢复.

  • 外固定器结合软组织移植治疗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

    作者:杨润功;张伟佳;郑晓勇;侯树勋

    目的 探讨微型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软组织移植治疗开放性指骨间关节周围骨折脱位的优缺点.方法 对开放性手部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12例(13指),采用微型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固定固定骨折,修复损伤的韧带和掌板,修复或桥接修复损伤的血管神经,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 随访6个月~2年,所有指体全部存活,皮瓣顺利成活,外固定架平均固定37 d,骨折均愈合.手指感觉恢复达S3+~S4;关节活动度:近指骨间关节活动范围25°~90°;远指骨问关节活动范围5°~20°.结论 微型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软组织移植治疗开放性指骨间关节骨折脱位,利于保持骨折和关节位置,利于软组织损伤修复,是治疗复杂手外伤的可靠方案.

  • 逆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前足缺损

    作者:厉孟;刘旭东;刘兴炎;段永宏

    目的 探讨逆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前足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沿足背内侧皮神经走行设计皮瓣,内侧支以踝间线中点稍外侧至第1跖趾关节内侧缘连线为轴线,外侧支以踝间线中间至第2趾蹼中点连线为轴线,蒂位于足远端,根据创面大小由深筋膜层切取,皮瓣中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近断端与创面附近足底趾固有神经吻合,急诊修复11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8例随访6~11个月,前足皮肤耐磨无破溃,足行走负重功能较好,痛触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2~3 cm.结论 逆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缺损,手术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供区损伤小,感觉恢复满意,是急诊修复足前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应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八例

    作者:孙焕伟;童致虹;杨卫东;张铁慧

    手指背侧肌腱和皮肤缺损是临床的常见损伤,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伤指或手的功能,2002年以来本院采用以腕部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修复指背部肌腱皮肤缺损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在手指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梁钢;孙建平

    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该皮瓣修复手指严重深度烧伤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 静脉动脉化再植完全性离断拇指12例体会

    作者:武运喜;李海州;李海林;程永振;李建党;刘振杰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完全性离断拇指12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 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

    作者:胡洪良;沈卫军;余恒;王恒;王勇

    手部皮肤缺损应用掌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已有报道并取得较好疗效[1-4].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长条状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9例,均成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兔软骨细胞在可注射温敏型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中生长的研究

    作者:陈彪;喻爱喜;祝少博;漆白文;汤玉峰

    目的 探讨以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制备的可注射温敏型凝胶作为兔软骨细胞生长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制成温敏型凝胶,取第三代软骨细胞接种于凝胶支架,于接种后24、48和72 h采用MTT测定细胞活性及毒力;于1、2及3周后采用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凝胶中的形态及生长状态.结果 MTT结果显示接种细胞数量随着接种细胞生长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软骨细胞在CS/PVA凝胶支架中生长良好.软骨细胞在凝胶支架中保持了很高的增殖能力,材料对细胞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壳聚糖/聚乙烯醇混合凝胶可作为兔软骨细胞培养的生长支架,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 种植脂肪干细胞的去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丽;朱家恺;刘小林;牛晓锋;周丽华;梁英杰;戚剑;胡军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应用于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体重200~220 g的雌性F344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用下面6种不同的实验组修复15 mm长坐骨神经缺损.A组:种植ADSCs的去细胞神经;B组:种植诱导ADSCs的去细胞神经;C组:种植许旺细胞(SCs)的去细胞神经;D组:去细胞神经;E组:自体神经移植;F组:空白对照.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荧光金逆行示踪、组织学检测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12周,F组未见桥接物,A组和B组的神经电生理等各项指标均分别优于D组(P<0.05或P<0.01),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ADSCs及诱导后ADSCs作为种子细胞,与去细胞神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移植体,能够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 远端神经变性对神经再生放大规律的影响

    作者:寇玉辉;殷晓峰;姜保国;王艳华;张培训;张宏波

    目的 探讨应用正常供体神经修复预变性受体神经时,再生神经纤维放大的效果.方法 将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变性组、对照组,所有动物均实行手术.变性组应用部分正常腓总神经修复变性8周胫神经远端;对照组应用部分正常腓总神经修复即刻损伤后胫神经远端.术后3个月进行神经电生理测量、肌力测量、组织学观察、神经锇酸染色及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并计算两组神经再生放大率.结果 变性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16.992±3.737)m/s和(23.092±2.788)m/s;肌肉强直收缩力恢复率为(39.642±5.865)%和(71.098±6.778)%;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分别为1718.2±282.0和3340.0±506.5;神经再生放大率1.581±0.329和3.098± 0.642;以上指标变性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正常神经修复8周变性神经远端时,神经纤维再生放大率降低,说明损伤远端神经较长时间变性,接受再生神经纤维长入的能力降低.

  •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代掌骨一例

    作者:张功林;章鸣;丁法明;郑良君

    患者 男28岁.因左手机械性损伤1.5 h于2005年11月急诊入院.检查:左手尺侧两指、3~5掌骨、腕骨以及尺骨远端连同与软组织缺损,伴有中指近侧指骨近端、第二掌骨基部和桡骨远端骨折.

  • 十指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作者:夏霆;李进;黄卫东;徐基农;周宪章;李展新;郑秋菊;招铭辉

    患者 男,23岁,工人,2007年12月14日15点30分因切纸机挤压切割致双手十指完全离断,伤后4 h入院.查体:血压16/10 kPa(1 kPa=7.5 mmHg),一般情况好.右手,拇指于近节指骨处完全离断,近节指骨碎成5块;示指于近节指问关节处离断;中、环、小指由近节指骨处离断,软组织及骨缘整齐,中、环、小指间均有0.5 cm的指蹼相连.左手,拇指于近节指骨斜型离断;示指于中节指骨处离断;中、环、小指于近节指骨处离断,边缘较整齐.

  • 股前外侧阔筋膜瓣联合股外侧肌肌腱瓣修复足背肌腱与皮肤缺损一例

    作者:张功林;章鸣;夏丽萍;陈剑峰;王干生;吴发林;郁辉

    患者 男性,32岁.因右足背绞扎伤1.5 h入院.检查:右足背侧从外踝前侧至跖趾关节平面有9 cm×14 cm软组织缺损,3~5跖骨基部、中间与外侧楔骨外露伴骨折,2~4伸趾长、短肌腱缺损10 cm.

  • 细胞周期因子4抑制因子a和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预后关系

    作者:余振华;金华伟;徐桂兴;黄正松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因子4抑制因子a(inhibitor of CDKda,p16INK4a)和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在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其与少突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少支胶质瘤资料,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和AEG-1表达,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42例中6例失访,p16INK4a总阳性表达率为66.7%,不同级别肿瘤p16INK4a表达阳性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而AEG-1阳性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其总阳性表达率为45.2%.p16INK4a表达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而AEG-1表达则呈负相关.AEG-1与p16INK4a表达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p16INK4a和AEG-1的表达强度对判断少支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CD34阳性兔真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

    作者:袁凌伟;夏亚一;鲁茂森;邢帅;汉华;沈海丽;王翠芳

    目的 探讨兔真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初步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并为生物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的种子细胞及成熟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 以新生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机械法直接分离得到真皮组织,采用酶消化法获取细胞,利用干细胞贴壁黏附生长的特性获取高克隆细胞群,并进行传代筛选.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成骨诱导检测其分化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原代培养的兔真皮细胞经过连续传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形态均一.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体外培养3 d时DNA合成前期细胞(G1期)为55.8%,DNA合成期细胞(S期)为34.6%.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胞表面波形蛋白(vimentin)、CD34表达阳性,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Ⅷ因子和巢蛋白(nestin)表达阴性.结论 新生新西兰大白兔真皮组织中存在多能干细胞,该细胞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 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五洲;孙艳玲;喻爱喜;王达义;常巍

    目的 初步探讨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壳聚糖制成疏松多孔海绵状支架材料,采用体外复合细胞培养技术,将骨髓基质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培养,通过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中生长良好,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细胞组与支架-细胞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壳聚糖支架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好,有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应用前景.

  • 背阔肌节段肌瓣一期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

    作者:沈俊;许扬滨

    目的 为联合应用背阔肌两块节段肌瓣一期动力矫正晚期面瘫表情肌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20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共40侧背阔肌标本,醋酸乙酯血管灌注2具新鲜成人尸体共3侧背阔肌标本,观察肌外、肌内神经血管的分布特点.结果 ①92.5%的胸背神经分为内、外侧支;7.5%的胸背神经分为内、中、外侧支.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分叉点的坐标为(7.94±1.23)em、(3.71±1.68)cm,在该交角的中线区域,神经血管的数量相对较少.②背阔肌外侧肌瓣可以分为3~5个亚单位,内侧肌瓣可以分为2~4个亚单位.③肌内神经血管分支排列关系(由内向外),内侧节段100%为NVAV(神经、静脉、动脉、静脉),外侧节段85.0%为VAVN,其余15.0%为NVAV.④在神经蒂分支点外侧切断,第三段内侧肌瓣神经蒂平均达16 cm,第三或四段外侧肌瓣神经蒂平均达12 cm.结论 吻合血管神经的背阔肌双节段肌瓣移植可一期跨面修复晚期面瘫.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作者:

    关键词: 吉林 大学 医院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

    作者:

    关键词: 吉林 大学 医院
  • 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整体医疗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迈向国内先进行例

    作者:

  • 侧脑室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杨正明;陈坚;陈劲草;周游;王玉平;张平;鲍文公;雷霆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方式,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手术疗效.方法 65例侧脑室内肿瘤,男39例,女26例,首发症状主要是头痛、呕吐(48例);分别经皮层-脑室前入路(34例)、皮层-脑室后入路(20例)和胼胝体前部入路(11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病理诊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全切54例,大部分切除11例.术后病理诊断以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常见.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热26例;术后脑积水9例;脑室内积血或血肿形成7例,其中2例因出现意识障碍后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癫痫7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4例,均治疗后好转;伤口感染3例.手术死亡3例,其中2例系继发术后癫痫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侧脑室内肿瘤、周密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显微操作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 上矢状窦旁镰旁中1/3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徐庚;叶明;孙力泳;赵瑞林;杜建新;徐建坤;凌锋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镰旁中1/3脑膜瘤的手术策略,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手术效果.方法 对5年内手术治疗74例上矢状窦旁镰旁中1/3脑膜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临床、影像学和手术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74例中,SimpsonⅡ级切除67例,Simpson Ⅲ级切除7例,没有SimpsonⅠ级切除.术中所有病例矢状窦及中央沟静脉保护完好,皮层供血血管未损伤.肿瘤囊内分块切除的66例病例(Simpson Ⅱ级切除61例,Simpson Ⅲ级切除5例),术后患者对侧下肢肌力正常或短暂的力弱.肿瘤翻转并分块切除8例病例(Simpson Ⅱ级切除6例,SimpsonⅢ级切除2例),1例对侧下肢完全性瘫痪,7例病例术后患者对侧下肢肌力正常或短暂的力弱.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失访4例,未见肿瘤复发,手术后对侧下肢力弱的病例1个月后功能恢复正常,手术后对侧下肢完全性瘫痪的1例病例6个月后肌力恢复到Ⅳ级.无死亡病例.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分块切除、保护好中央静脉、处理好矢状窦、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护神经功能的佳方法.

  • 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蒋宇钢;陈靖;彭雍;周倩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其手术适应证、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干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应用于5例脑桥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位于脑桥下段累及延髓上部的肿瘤;4例采用枕下乳突后人路,应用于2例脑桥肿瘤,1例延髓肿瘤,1例主体位于脑桥侧方累及部分中脑的肿瘤;3例中脑不同部位肿瘤分别采用枕下幕上入路、颞枕下入路及翼点入路.结果 病变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5个月~4年,总体效果良好,7例恢复正常生活,4例可从事轻微体力活动,3例生活基本自理,2例需人照料,1例因肺部感染于出院后6个月死亡.结论 适宜的手术入路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

    作者:陈晓雷;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骆慧;刘宁

    目的 报道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82例,并将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为Ⅲ~Ⅵ级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Kabato康复训练和常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77例(93.9%),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78例(95.1%),术后训练组面神经功能恢复较快,且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非训练组.随访6个月~3年,次全切除5例中复发2例,3例患者出现慢性头痛,无长期昏迷、死亡病例.结论 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面神经功能,是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的目标.

中华显微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4
199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