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5G穿刺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怀阳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使用较细的穿刺针,可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但细针也可能增加穿刺的难度.本研究比较了22G与25G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探讨25G穿刺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肢手术患者400例,其中包括: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6例,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137例,腘窝囊肿切除术20例,膝关节清理术26例,下肢清创术41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男性204例,女性196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年龄17~66岁,体质量51~89kg,身高150~181 cm.随机分为2组,即25G组(A组)与22G组(B组),每组200例.2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巧用小金属挂钩制作气压止血带保护套

    作者:沈一梅

    气压止血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外伤清创术及术中止血.通常做法是为避免术中压力上升过高而出现松脱、移位,而再在止血带外层缠绕数层绷带,同时术中冲洗液、消毒液、血液极易污染止血带,其内芯不耐高压消毒,也不能经常浸泡消毒,所以易致交叉感染.

  • 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单间隙腰椎结核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鲁增辉;罗卓荆;段伟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传统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单间隙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2例单间隙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后路内固定方案不同(内固定方案综合考虑患者临床情况和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21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传统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术治疗;B组21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传统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手术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4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24.1± 4.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ESR、CRP、VAS评分:A组分别为(13.5±5.5) mm/1 h、(4.7±2.0) mg/L、(1.9±0.8)分,B组分别为(12.9±4.9) mm/1 h、(5.2±3.2) mg/L、(2.2±1.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2、-0.68、-1.02,P值分别为0.747、0.500、0.312);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及后凸Cobb角丢失度数:A组分别为(11.6±6.3)°、(1.7±1.2)°,B组分别为(9.9±5.9)°、(1.4±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0.96、0. 94,P值分别为0.343、0.355).42例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术前1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术前5例C级患者,4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26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 对于单间隙感染的腰椎结核患者,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实现单节段病椎内置钉内固定,能够保留邻近正常的椎体,是一种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有效的手术方法.

  • 前路手术治疗310例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磊;蒲育;何敏;李海;李邦银;蔡玉郭;刘林;刘勇

    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6-2016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10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后凸角(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Frankel分级标准)、术后植骨融合(Bridwell分级标准),以及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综合评估前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110~220min,平均(154.46±32.11)min;术中出血量220~600ml,平均(380.64±108.35)ml.27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00±8.1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获临床治愈,31例患者失访.术后3个月Cobb角[(15.17±6.36)°]、ESR[(25.54±13.25) mm/1 h]、CRP[(14.36±10.19) mg/L]均较术前[分别为(25.26±7.34)°、(48.39±10.63) mm/1 h、(31.24±13.86) mg/L]明显降低(t=16.62、18.72、15.08,P值均<0.001).46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随访结束时34例(73.91%)于术后3~12个月内恢复至正常(E级),8例(17.39%)12个月后恢复至D级,2例(4.35%)6个月后恢复至C级,2例(4.35%)未恢复.植骨融合均符合Bridwell 1级标准,植骨融合率100.00%(310/310),融合时间4~17个月,平均(8.10±5.31)个月.术后3d出现脑脊液漏1例,保守治疗10 d后脑脊液漏治愈;术后肺不张5例,保守治疗后肺复张满意;2例分别在术后9、20个月时出现内固定松动,取出内固定器后随访情况良好;3例术后形成窦道,1例再行病灶清除术,2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由我院结核内科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门诊换药后均痊愈;形成冷脓肿者2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由我院结核内科调整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3~7个月后椎旁冷脓肿吸收.结论 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有效治疗基础上,腰椎结核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达到有效治疗腰椎结核的目的.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探讨

    作者:马华;孟琳;曾庆刚;马建华

    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融合及后路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3~72岁,平均(46.02±10.13)岁;胸椎结核20例,胸腰段结核10例,腰椎结核8例,腰骶段结核7例;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脊柱后凸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0.27±15.86) min,术中出血(489.89±35.87) ml.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50±1.1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降低至(0.89±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01).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为:术前7例B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3例恢复至D级;术前8例C级和15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脊柱后凸角度术前为(33.93±7.01)°,术后3个月降低至(15.0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P<0.001);ESR由术前的(69.75士14.62)mm/1 h降低至术后3个月的(13.16±5.27) 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1,P<0.001).45例患者随访24~70个月,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植骨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出现.作者认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矫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 鼻窦结核1例报告

    作者:张雁;侯烨

    患者,男,65岁,患慢性鼻窦炎(以右侧上颌窦炎为主)50余年,每逢感冒时病情加重,鼻塞、流脓涕,每次抗炎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均能明显缓解.患者自1998年8月份起常感冒,鼻塞、流脓涕,伴午后发热(体温高时达39℃),盗汗,全身乏力,多次在综合医院静点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症状均无好转,1998年11月10日在河北省医院行上颌窦穿刺术,抽出干酪样坏死物,11月15日右上颌窦X线摄片示局部呈模糊阴影.行内窥镜开窗清创术,发现大量干酪样物质.疑为鼻窦结核.于1998年11月20日转入我科.胸部X线片示:右肺尖少量钙化点,PPD试验72小时局部反应结果:30mm×30mm水泡,查痰未找到抗酸杆菌.查体:T 37.5℃,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膈无异常.我科对患者行抗痨治疗,方案为6H3R3Z3E3/12H3R3E3.规律用药满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坚持抗痨治疗一年半,自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讨论:鼻窦结核在临床上极少见,可单发也可与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同时存在.结核菌可通过血行、淋巴或直接蔓延侵入鼻窦内.本例确诊为鼻窦结核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结核中毒症状明显.(2)上颌窦穿刺及清创术均发现干酪样物.(3)PPD试验呈强阳性.(4)抗炎、对症治疗无效,而抗痨治疗十分有效.

  • 15例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

    作者:万里红;谈正叶;钱美萍;冯志红

    目的:交流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患者共28处Ⅲ-Ⅳ期压疮的护理进行回顾.所有伤口经评估后,选择适当的清创方法,选用贝复济与凡士林换药,全程给予气垫床减压,积极的护理、营养支持等全身干预措施.结果:该组10例21处伤口1~3月痊愈;2例3处伤口经2月伤口处理后缩小,肉芽填平,患者带伤口出院;1例1处伤口经3个月换药后肉芽填平,转外科植皮治疗;2例3处伤口未愈,患者死亡.结论:Ⅲ-Ⅳ期院外带入压疮愈合的佳方法是:彻底、有效的清创,选择合适的敷料及积极有效的全身综合治疗.

  • 麻风病足底溃疡不同疗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启胜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麻风足底溃疡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行清创术治疗的患者)、B组(行足部压力分布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和C组(行足趾、足弓、足背皮瓣或胫内侧皮瓣异位修复治疗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和C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足部压力分布重建手术以及足趾、足弓、足背皮瓣或胫内侧皮瓣异位修复治疗麻风足底溃疡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包靖宇;郑刚;李俊;成永达;寸新华;白寿华

    目的:总结腹部切口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2006-2013年收治腹部切口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4例,随机分为常规换药组和VSD组,各7例。两组确诊后均开放切口引流、彻底清创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常规换药组采用常规换药,VSD组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4例均治愈,无一例复发。VSD组平均切口清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换药组缩短。结论:坏死性筋膜炎起病较急,进展迅速,必须尽早确诊,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强调早期引流、彻底清创,并要加强临床护理及相关营养等支持疗法。

  • 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清创术应用分析

    作者:李亚安

    目的:通过对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患者分组进行改良清创术和传统清创术,比较两种清创术的优劣,从而指导社区全科门诊运用正确的清创术,达到更好的疗效.方法:按照64例患者的意愿,将他们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施改良清创术34例;对照组施传统外伤清创术30例.比较两组在伤口清洗前、清洗后和缝合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检出率在伤口清洗前分别为78%和77%且P>0.05,伤口清洗后分别为85%和97%且P<0.05,缝合伤口前分别为0%和18%且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外伤患者的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正确地应用外伤清创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并且改良清创术要优于传统清创术,对于患者伤口的痊愈具有促进作用.

  • 眼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刘宇琳;苗满花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350例眼科手术患者,其中白内障手术310例,青光眼手术28例,角膜清创术12例,年龄60~91岁.

  • 综合疗法成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

    常规清创术、生物清创技术、骨搬移技术、体外循环加压灌注疗法的综合应用,不但可以让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生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网,改善血运情况,还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解除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威胁。这一综合治疗体系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兼矫形外科主任王江宁教授提倡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清解排脓汤联合清创引流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作者:赵长胜;李春耕

    目的 评价清解排脓汤联合清创引流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perianal necrotizing fasciitis,PN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结合清创引流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解排脓汤.2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全身症状、病变范围及肛周疼痛评分;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检测WBC,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IL-6、TNF-α,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 (37/39)、对照组为82.1% (32/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9,P=0.036).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0.2±0.1)分比(1.0±0.2)分,t =-2.601]、病变范围[(0.6±0.2)分比(1.1±0.4)分,t=-2.270]、肛周疼痛[(0.9±0.4)分比(1.8±0.5)分,t=-3.493]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BC[(6.25±2.08)×109/L比(10.98±2.72)×109/L,t=-3.829]、hs-CRP[(11.20±2.41) mg/L比(23.34±4.39) mg/L,t=-2.162]、IL-6[(13.03±3.36) pg/ml比(24.69±4.52) pg/ml,t=-2.297]、TNF-α[(8.33±3.16) ng/ml比(14.93±3.80) ng/ml,t=-3.3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解排脓汤联合清创引流术可降低PNF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全身症状,缩小病变范围,减轻肛周疼痛.

  • 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严盈奇;夏满莉;戴加平;龚遂良;陈刚;周晓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对胸腰椎结核11例患者行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男7例,女4例;年龄27~65岁,平均53.7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个月.脊髓损伤程度根据ASIA损伤分级:C级3例,D级8例.根据ASIA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疼痛视觉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胸腰椎侧位X线片评估后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18个月.脊髓损伤ASIA损伤分级:3例C级患者中2例术后提高至D级,1例提高至E级;8例D级患者中7例提高至E级,1例无变化.VAS术前为6.10±1.30,术后3d为1.70±0.80,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8.36±10.41)%,术后3d为(14.55±8.9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后凸Cobb角术前为(22.64±4.84)°,术后3d为(4.27±1.4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未次随访时为(4.55±1.70)°,与术后3d比较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切口单一、手术创伤小、有效清除病灶、改善神经功能、矫正畸形、复发率低的优点,但仍需结合长期、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

  • 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作者:李宏杰;张文斌;莫挺挺;方春养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腰骶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6例;年龄35~67岁,平均44岁;病程4~17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单纯腰痛2例,腰痛伴下肢放射痛3例,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者13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5例.病灶部位:L4.58例,L54例,LS16例.术前腰骶角15°~27°,血沉45~93 mm/h.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应用腰骶角测量、血沉检测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14 ~2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出血量400~800 ml,术中1例发生髂静脉损伤,术后4例出现不同程度腹胀,无脊髓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腰腿痛症状均消失,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提高,X线、CT检查显示18例患者于术后9~13个月植骨融合,腰骶角和血沉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 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平林;贺西京;李浩鹏;王国毓;臧全金

    目的:应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61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以及关节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0~58岁,平均(35±12)岁.踝部溃疡并感染11例,开放性骨折并骨髓炎15例,骶尾部褥疮并感染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3例,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5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18例.病程2周~11个月,平均4个月.采用彻底清创加术后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使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通过观察创面愈合速度和时间、真空封闭引流(VSD)敷料更换次数及有无复发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61例中,踝部溃疡并感染、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股骨干骨折感染、骶尾部褥疮并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和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7、36、42、24、32、29、28 d,更换VSD分别为1,2~4,3~5,1~3.2~4,2~3,1~3次.随访1年,除1例股骨干骨折感染患者复发伴外固定钉孔病理性骨折和1例胫腓骨骨折感染复发外,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未见有复发的迹象.结论: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能有效地促进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伤口的生长与愈合,并缩短感染伤口愈合时间.

  • 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俞仲翔;匡勇;谈绎文;顾新丰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骨折的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急诊病例(Gustilo-Anderson.ⅢB)33例.31例保肢成功,分为A、B两组.A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55岁.急诊清创缝合后每天换药1~2次,通过两次清创,Ⅱ期植皮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B组:15例(男11例,女4例),根治性清创(皮肤、肌肉),常规充分筋膜问室减压,修复撕脱的骨膜,Ⅰ期皮肤回植,包扎加用芒硝外敷,术后1周开始换药.术后评估两组脱套皮肤Ⅰ期手术的存活率、累计手术次数、是否使用游离皮瓣、术后前2周累计换药次数,术后48 h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16例保肢成功.上肢10例,下肢6例,脱套皮肤平均存活率(77.88±4.21)%,其中5例运用游离皮瓣.B组15例.上肢10例,下肢5例,通过两次少量植皮愈合,平均皮肤存活率(97.53±3.09)%,无感染截肢和死亡病例.B组皮肤存活率优于A组(P<0.01),前2周换药累计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感染率和累计手术次数B组少于A组(P<0.01),所有患者随访大于3个月.结论:根治性清创结合芒硝外敷治疗四肢严重开放骨折,简便易行,适合突发事件(如地震)同时出现大量患者时运用.

  • 持续抗生素灌洗和载药人工骨植骨联合皮瓣或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慢性骨髓炎

    作者:陈波;范顺武;李钧;舒正华

    慢性骨髓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程长且难以治愈,给患者精神上、经济上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如何在彻底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达到临床治愈,一直是骨科医生探索的方向.随着医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8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严重创伤术后伴有软组织缺损的难治性慢性骨髓炎13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清创消炎配合生肌橡皮膏治疗组织坏死型感染伤口

    作者:张兴国

    自1995-2004年应用无菌技术与生肌橡皮膏(天津骨科医院自制)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类组织坏死型感染伤口6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作者:常炳营;李华贵;李宗一;郑晓梅;王伟;赵建军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采用彻底病灶清除,骨皮质开槽并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19例,二次手术闭合创面,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39岁,均为创伤后导致的胫骨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病程10个月~5年.临床症状:局部软组织红肿、压痛、流脓,有经久不愈窦道及恶臭脓液流出.X线片示:骨质硬化,密度增高,有死骨、死腔或形成包壳.细菌培养:绿脓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产气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2例.其中3例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18~22d,创面内芽新鲜,直接缝合创面17例,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2例,创面愈合标准是创面干燥、清洁,无渗液.所有创面Ⅰ期愈合,观察6~12个月窦道无复发,X线片示骨质生长良好,没有发生骨折.结论: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553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