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结合三维打印模板治疗腕舟骨骨折一例报告

    作者:郭阳;钟文耀;刘坤;童德迪;殷耀斌;杨辰

    目的 评价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维打印模板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腕舟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对1例急性无明显移位腕舟骨骨折患者,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实施了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术中采用个性化设计的三维打印模板固定患肢.记录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导针置入的调整次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进行随访,通过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观察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并记录患者主观感觉.结果 本研究病例的手术时间为58 min,X线曝光时间为18.4 s.导针置入1次完成,没有进行调整,所置入螺钉在腕舟骨内居中.随访期间未见相关并发症.术后4周腕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的80%,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结论 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维打印模板辅助腕舟骨骨折的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行,其置钉的精确度和安全性的初步结果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114例随访结果

    作者:刘波;陈山林;田光磊;朱瑾;胡琪;诸寅;武竞衡;杨辰;荣艳波

    目的:介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文作者采用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舟骨骨折病例170例。采用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自我评价腕关节问卷( 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 ,PRWE)对术后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14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掌侧入路91例,背侧入路23例。急性舟骨骨折(无腕关节脱位者)77例(无移位者57例,移位骨折20例),均在术后8周或12周X线显示骨折愈合;平均随访时间32(12~84)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移位、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表现;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平均PRWE评分为1.8分。急性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26例,平均随访时间13(6~30)个月;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13例优,8例良,4例中,1例差;平均PRWE评分为11分。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1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4(6~36)个月;其中6例进行了腕关节镜下微创植骨及经皮固定;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8~17)周;终随访时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10例为优,1例为良,平均PRWE评分为5.9分。结论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舟骨骨折或延误诊治的舟骨骨折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

  • 逆行筋膜骨瓣移植联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

    作者:雷伟;金德富;申运山;高骏;蒋云峰

    目的 观察逆行筋膜骨瓣移植联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襄阳市中医医院行逆行筋膜骨瓣移植联合Herbert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的24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腕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中,23例在术后8~16周达到骨性愈合,1例发生骨坏死,骨折愈合率为95.8%.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 逆行筋膜骨瓣移植联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愈合率较高,腕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 双手腕特重度电击伤1例

    作者:高步营

    患者,男,16岁,2006年10月14日误爬6 m高的电线杆,被3600 v高压电击伤,意识丧失约15rain,醒后即被送往地方医院住院治疗,经抗感染和外科植皮,24d出院.2006年11月9 13到我院就诊,查体见:生命体征正常,双手、双腕严重肿胀,屈曲僵硬,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损伤创面环绕双腕和双手掌侧,并已植皮,双腕桡侧植皮少量成活,右手掌植皮大部分成活,左手掌植皮全部坏死.残留创面:右腕掌侧7 cm×10 cm,左腕掌侧6 emx9 cm,左腕背侧4 cmx6 cm,基底坏死组织凹陷、质地坚韧;左手掌创面6 cmx9 cm,基底坏死组织残留,无名指掌指关节损毁.

  • 马德隆氏畸形一家三代4例报告

    作者:孙军强;廖智明;朱式仪;胡秀婷

    马德隆氏畸形多因桡骨远端骨骺内侧发育障碍所致的腕部畸形,常为先天家族性疾病.作者曾于2001年3月11日-3月20日偶遇一家三代4例,病史、体征和X线表现典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畸形
  • 马德隆畸形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陈彦飞;赵勇;田琦;李元浩

    患儿,女,8岁,2015年因玩耍时不慎摔倒,右腕关节着地,当即出现疼痛,腕关节活动尚可,未行治疗,受伤1周后疼痛自然缓解.2016年初家长发现患儿右前臂尺背侧远端隆起,有压痛,认为与既往摔倒受伤有关,就诊于新疆某市人民医院,行X线检查后诊断为陈旧性右下尺桡关节脱位,原拟手术治疗,后因患儿上学放弃治疗.但患者前臂畸形进一步加重,腕关节背伸、尺偏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故于2016年3月入院治疗,右前臂正位X线片(图1a)见桡骨及尺骨弯曲,骨干凸向尺侧,桡骨远端骨骺软骨面不光滑,内倾角增大为约60°,前倾角约30°,桡骨短缩畸形;侧位片见右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远端向背侧移位.加拍左侧前臂X线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微量元素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肝肾功能等均正常.术前腕关节活动度:掌屈40°,背伸20°,尺偏20°,桡偏15°,旋前70°,旋后30°.家庭成员中未见相似病例.

  • 带蒂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作者:吴琳;宋良玉;康久杰;方光荣;何霭民

    目的报告采用带蒂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5~2000年,对48例腕舟骨骨不愈合,采用带血管蒂、筋膜蒂及肌蒂移位治疗.石膏固定3个月,去石膏后辅以康复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术后46例达骨性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减轻或消失.功能按刘树清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8%.结论带蒂骨瓣成骨作用强,能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骨移植
  •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高伟阳

    舟状骨骨折非常常见,占所有腕部骨折的60%~70%,其中19%为隐匿性[1],容易漏诊。由于舟骨在腕部的特殊位置,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妥的固定,加之其特殊的解剖及血液供应特点,易致骨不愈合,甚至骨缺血性坏死。研究表明舟骨不愈合会导致腕骨塌陷和创伤关节炎,因此,建议对所有的舟骨不愈合进行治疗,包括没有症状的患者[2-3]。尽管舟状骨骨折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内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螺钉内固定和内窥镜辅助下内固定,但舟状骨骨折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

    关键词: 舟状骨 骨折 治疗
  • 腕和足韧带解剖学比较研究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杨军;何晓清

    目的:进行腕部和足部韧带解剖学的比较研究,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成人腕关节标本34侧,足标本24侧.解剖并观察腕部和足部韧带的起止、走行、毗邻.测量韧带长度、宽度和厚度.结合临床比较两部位韧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异同.结果:腕和足韧带可以分为三个系统:背侧韧带、掌侧(足底)韧带和骨间韧带.掌侧(足底)韧带强于背侧韧带,足部韧带强于腕韧带,且都出现了"V"字形韧带排列结构,起分解应力作用.结论:腕和足韧带的形态与功能互为作用,联系紧密.腕足修复重建手术应当以理解这些解剖学特点为前提.

    关键词: 韧带 解剖学
  • 综合康复治疗对腕部神经肌腱修复术后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香云;张长杰;林秋兰;李彦;刘密群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腕部神经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手功能的影响.方法给22例患者行超声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功能训练等术后综合康复处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给所有患者进行手指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在腕部神经肌腱修复术后,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腱愈合,恢复手功能有显著的疗效.

  • 腕关节等张屈伸训练的交叉迁移效果研究

    作者:齐燕;师东良;曹龙军;田强;周石;黄力平

    目的:观察腕关节等张屈伸训练是否会增长肌肉力量并产生交叉迁移的效果,为进一步临床康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2名右利手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首先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等张肌力评定,然后训练组受试者进行右腕关节屈伸等张肌肉力量训练,对照组保持日常活动不进行训练;6周后再次评定等张肌力.结果:训练组右侧腕屈肌肌力、左侧腕屈肌肌力、左侧腕伸肌肌力分别增加了19%、12%和41%.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腕屈肌肌力减少0.6%,左侧腕屈、伸肌肌力增加0.6%和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P<0.05.P<0.05和P<0.01):而右侧腕伸肌肌力虽增加了32%,但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腕伸肌肌力也增加了1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结论:本研究证实了6周单侧腕关节屈伸等张训练方案在右利手青年男性受试者交叉迁移效果良好,为临床康复实践提供了可能的新途径.

  • fMRI评价正常老年人腕关节被动运动下脑激活区

    作者:刘圣华;储成凤;杨明;刘斌;魏松宇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正常老年人双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脑区激活情况.方法 对30例正常的右利手老年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侧腕关节被动运动的功能MR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 利手(右手)运动主要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双侧辅助运动区、后顶叶及同侧小脑;非利手运动时除激活上述脑区外,还激活了同侧运动感觉区和对侧小脑,且对侧运动前区、双侧辅助运动区和同侧小脑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利手腕关节运动.结论 被动运动依赖于大脑皮质和小脑等许多与运动相关的脑功能区的参与;与利手腕关节运动相比,非利手腕关节运动更依赖于对侧PMC、双侧SMA和同侧小脑等运动区.

  • 超声测量腕舟月韧带厚度

    作者:童清平;罗福成;韩卉

    目的 提供腕部舟月韧带背侧部厚度(SLLTd)超声测量值,评价尺、桡侧偏位对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100名志愿者,男女各50名,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0.2岁.超声检查选用5~12 MHz,8~13 MHz线阵扫查探头.记录在正中位及尺、桡侧偏位SLLTd值.结果 男SLLTd为(2.18±0.35)mm (1.7~3.1 mm);女SLLTd为(1.99±0.23)mm (1.5~2.5 mm).舟月韧带的背侧部声像图易显示且清晰.尺桡侧偏位与正中位比较,SLL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能够准确地测量腕舟月韧带的厚度,为诊断舟月骨分离等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解剖 韧带
  • 超声评价正常舟月骨间宽度

    作者:童清平;韩卉;罗福成

    目的提供舟月骨间宽度(SLSW)超声测量正常值,评价超声测量SLSW的准确性.方法选用5~12 MHz,8~13 MHz线阵探头高频超声对100人200只正常手腕进行测量,记录正中位及尺桡侧偏位SLSW值.结果男性正中位SLSW为(5.08±0.47) mm (4.2~6.1 mm);女性正中位SLSW为(4.80±0.46) mm (4.0~6.0 mm).男女比较,同一姿势下SLSW左右侧均有显著差异(P<0.05).左右差值比较:正中位时,男性右侧较左侧SLSW平均差值为0.026 mm(-1.1~1.1 mm).女性右侧较左侧SLSW平均差值为0.006 mm(-0.6~1.5 mm).结论超声能够准确地测量腕舟月骨间宽度,为诊断舟月骨分离等提供了一个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超声 解剖 舟骨 月骨
  • 高分辨率MRI检测腕管段正中神经解剖变异

    作者:薛艳萍;蒋涛;王丽;梁璐;马怡尘;张继洋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腕管段正中神经及其伴行结构解剖变异的检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连续对2015年8月-2017年5月共257只手腕的高分辨率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正中神经在腕管近端及腕管内的影像学表现,记录正中神经的位置、正中神经及其伴行结构有无解剖变异及变异的种类.结果 在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序列上,共219例(85.2%)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及其远端呈高或稍高信号;38例(14.8%)在腕管内呈等信号,而腕管近端的正中神经则呈等信号.在T1WI序列上,腕管内外正中神经均呈等信号.解剖变异:①正中神经二分(含高位分叉)7例(2.7%);②正中神经裂24例(9.3%);③永存正中动脉16例(6.2%),永存正中静脉15例(5.8%);④正中神经变异伴永存正中动脉7例(2.7%)、伴永存正中静脉4例(1.6%),同时伴永存正中动、静脉3例(1.2%).正中神经及伴行血管的变异多发生于左侧腕管,神经变异组的年龄偏小,血管变异组男性偏多(P<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可以清晰显示腕管内正中神经及其伴行结构的解剖变异,识别这些变异有助于腕管综合征的正确诊断,并避免在腕管松解术或其他腕部手术中损伤正中神经及其伴行结构.

  • 高频超声对腕背部囊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刚;鄂占森;陈一武;尹倩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腕背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36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腕背部囊肿的超声图像资料,分析其发生部位与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腕背部囊肿136例,根据发生解剖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伸肌支持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和骨间背侧韧带囊肿,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2/136)、24.3%(33/136)和74.2%(101/136)。囊肿具体发生部位排在前3位的是舟月背侧韧带、指伸肌腱及示指伸肌腱滑液鞘、桡侧腕长及腕短伸肌腱滑液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3%(82/136)、8.1%(11/136)和6.6%(9/136)。腕背部囊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二维灰阶超声显示伸肌支持带囊肿体积较小,呈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位于水肿增厚的伸肌支持带内,与伸肌腱无联系,多同时合并舟月背侧韧带囊肿;伸肌腱滑液鞘囊肿位于伸肌腱旁,呈椭圆形或茄形包绕肌腱,与骨间背侧韧带及伸肌支持带无联系,骨间背侧韧带呈正常的条索状回声,表面光滑、平整;骨间背侧韧带囊肿呈不规则形无回声区,位于受损韧带浅方,受损韧带增厚、回声减低,表面不光整,内部条索状回声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致局部变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腕背部囊肿内均无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对腕背部囊肿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韧带 囊肿
  • 舟骨骨折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郭阳;田光磊;田文;姜保国;韩娜

    目的:对于腰部斜形舟骨骨折,通过生物力学试验评价舟骨骨折螺位置居中性与垂直性对螺钉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例外形、材质相同的舟骨Sawbone骨根据螺钉的位置在舟骨内是否居中、与骨折面是否垂直分4组:居中并且垂直,居中但不垂直,不居中但垂直,不居中不垂直,每组8例,在舟骨腰部作截骨模拟骨折,用螺钉固定。对其中的1例Sawbone进行CT扫描,利用术前设计与手术模拟软件设计骨折模拟平面、螺钉导针位置,用以确定在生物力学实验中骨折平面及螺钉的位置。将螺钉固定后的舟骨置于生物力学试验机平台,测量并比较不同试验组标本固定失效时的大负荷及位移。结果当螺钉在舟骨内居中且与骨折线垂直时(A组)的大负荷及位移均值(398.5N,2.8mm)与螺钉在舟骨内居中固定但与骨折线不垂直时的(B组)(393.1N,2.9mm)变化均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螺钉在舟骨内偏心固定且与骨折线垂直时(C组)的大负荷及位移均值(348.25N,3.6mm)与螺钉在舟骨内偏心固定且与骨折线不垂直时(D组)的(342.50N,3.8mm)的变化均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这说明螺钉固定强度与螺钉是否与骨折面垂直无关。而舟骨骨折螺钉位置居中性的A、B组的大负荷值均较偏心固定的C、D组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的大位移值均较C、D组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舟骨斜形不稳定骨折,将螺钉在舟骨内居中放置可以提供更高的固定强度,与螺钉是否与骨折面垂直无关。

  • 成年人手腕部高压电击伤的治疗

    作者:王贺;陈欣欣;于家傲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预防性切开减张、负压引流等方法治疗手腕部高压电击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的15例手腕部电击伤患者,年龄为16~60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神经、血管、骨骼损伤或外露,对15例伴有严重皮肤缺损的高压电击伤创面进行适当清创,早期切开减张,一期采用自制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结合高渗糖,控制感染,伤后10~28 d,二期行刃厚皮游离移植修复创面。评价指标:多普勒超声检查桡动脉、尺动脉血流;感觉评价;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11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行刃厚皮游离移植修复创面。4例患者刃厚皮游离移植后部分成活,经7~14 d换药后创面修复。15例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桡动脉、尺动脉血流通畅,与健侧无明显差异;根据感觉评价标准,5例患者手部感觉评定为S3~S3+,10例患者为S3+~S4;根据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本组7例患者手部功能评价为良,8例患者为优。结论手腕部高压电击伤创面早期预防性切开减张,结合自制负压封闭式引流,通过自体刃厚皮游离移植治疗后能够较好地修复创面,提高手腕部功能。

    关键词: 成年人 电击伤 移植
  • 腕部高压电烧伤的临床研究与功能重建

    作者:沈余明

    虽然大家对电的安全防范知识有了很大的了解,但腕部电烧伤仍时有发生.腕部高压电烧伤一旦发生,往往是毁损性的,截肢率、致残率极高,甚至危及生命,是烧伤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对烧伤外科医师一个极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回顾了腕部高压电烧伤的分型,早期诊断,包括采用早期焦痂切开减张、早期清创、早期用血运丰富的组织瓣修复的早期治疗,探讨了腕部电烧伤早期清创的时机、清创的范围,强调了腕部电烧伤血管损伤治疗的重要性,总结了腕部电烧伤治疗的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明确了腕部电烧伤创面治疗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早期康复和功能重建.

  • 腕式睡眠监测仪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志红;胡家安;余小萍

    目的 评估腕式睡眠监测仪(Watch-PAT 200)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价值.方法 于2010年7~12月对36例疑似OSAHS患者同步使用Watch-PAT 200和整夜多道睡眠图(PSG)两种方法进行监测.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LSaO2)以及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ean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MSaO2).两种方法测得数据采用线性相关回归及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计算两种监测方法的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两种仪器测量AHI、MSaO2和LSaO2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两种监测方法的平均醒睡符合率为90.7%,平均基本睡眠结构符合率为86.3%,Watch-PAT20平均敏感性为87%,平均特异性为91%.结论 Watch-PAT200具有简便实用、结果可靠的特点.

10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