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从本刊邮箱zhssyxf@163.com直接投稿,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目前投稿一律为电子版稿件,不接受纸质稿,视频稿件若容量过大,可刻成光盘邮寄到本刊编辑部。
2.来稿须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来稿首页请注明:(1)文章的题目;(2)全部作者的姓名和单位排序;(3)通讯作者的姓名、电子信箱、手机号码、传真号码、具体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4.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
5.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将立即退稿。如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3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任何来稿。
6.来稿及照片等资料请自留底稿,未采用的稿件一律不寄还。
7.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及图像处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意见。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8.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光盘版、网络版等其他方式刊登接受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9.稿件确认刊登后作者须按本刊通知付版面费。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经费中支付。版面费一律通过邮局汇款邮寄至编辑部,不接受其他汇款方式。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发文量
中华损伤与修复(电子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知网显示,复合影响因子:0.709,综合影响因子:0.606
不是
投稿难度和文章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提高文章的成功率,提升文章质量才是关键,如果对文章没有把握的话,我们也可以为作者免费评估文章,选出最合适的期刊。
具体要看单位的规定,有些单位不认可电子期刊,所以投稿之前要搞清楚。
官网为:http://zhssyxfzz.yiigle.com。
知网显示,复合影响因子为0.709,综合影响因子为0.606。
以下是杂志社电话:010-63138570,63139297。
期刊投稿通过电子邮件从邮箱zhssyxf@163.com直接投稿,不接受纸质稿件。
很多地区对于电子刊物评职称是不认可的,投稿前要了解单位的晋升要求。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小儿大面积烧伤的合理时机.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原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107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悬浮床的时机不同分为2组,伤后3d以内应用悬浮床的为对照组(n=49),伤后第4天至第6天应用悬浮床的为试验组(n=58),比较2组休克期补液总量及胶体、晶体和水分各成份补液量、尿量、休克期复苏指标及伤后内脏并发症、高钠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创面成痂、脱痂及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脓毒症发生率,并对2组的悬浮床床沙板结时间和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对数据行£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儿伤后第1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97 ±0.10) mL·kg-1·%TBSA-1、(0.67 ±0.13) mL· kg-1 ·%TBSA-1、(1 233.00±254.00) mL、(2 265.00±958.00) mL,对照组患儿伤后第1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1.18±0.13) mL·kg-1 ·%TBSA-1、(0.97±0.10) mL·kg-1·%TBSA-1、(1 635.00±283.00) mL、(2 979.00±973.00) 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5、13.617、7.736、3.811,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儿伤后第2个24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53 ±0.07) mL·kg-1·%TBSA-1、(0.49 ±0.06) mL·kg-1·%TBSA-1、(1 110.00±229.00) mL、(1 755.00±649.00) mL,对照组患儿伤后第2个24 h晶体、胶体、水分补液量、补液总量分别为(0.74 ±0.10) mL·kg-1 ·%TBSA-1、(0.75 ±0.12) mL·kg-1 ·%TBSA-1、(1 542.00±288.00) mL、(2479.00±771.00) mL,试验组较对照组患儿补液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29、13.653、9.635、5.279,P值均小于0.01);2组休克期各项复苏指标除尿量无明显差别外,试验组心率(115.00±5.00)次/min、平均动脉压(MAP) (53.00±2.70) mmHg、中心静脉压(CVP)(8.00±0.80) cmH2O、血乳酸(2.00 ±0.60) mmol/L、剩余碱(-2.10 ±0.70)mmol/L、红细胞比容(Ht)(0.42±0.02)、血白蛋白(35.00±1.40) g/L,与对照组心率(126.00 ±5.00)次/min、MAP(56.00 ±3.30) mmHg、CVP (9.80±1.50) cmH2O、血乳酸(3.80±0.60) mmol/L、剩余碱(-4.40±0.60) mmol/L、HT(0.53±0.03)、血白蛋白(33.00±2.10)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34、5.585、8.214、16.117、-17.451、20.448、-3.989,P值均小于0.01);试验组患儿高钠血症、内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10.3%,较对照组(18.4%、26.5%)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0、4.765,P值均小于0.05);病死率对照组为4.1%,试验组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脓毒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创面成痂时间对照组较试验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9,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脱痂、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0、4.212,P值均小于0.01);悬浮床床沙板结时间和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对照组的床沙板结时间明显早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10,P<0.01);床沙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6,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儿首次应用悬浮床的时机应选择在伤后第4天至第6天,既有利于休克期的平稳度过,降低病死率,减少创面损伤及并发症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又能增加悬浮床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率.
目的 分析烧伤病房内小儿烧伤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病房内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住院烧伤患者共170例.对患儿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菌种分布特点及抗生素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1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39株(28.3%)、22株(16.0%)、14株(10.1%);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18.1%)、溶血葡萄球菌14株(10.1%)为主.另外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的药物敏感率为100%,对利奈唑胺及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的敏感率分别为96.0%、80.0%.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及米诺环素的药物敏感率为10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小儿住院患者创面感染的菌株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并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只对少数抗生素敏感.建议在预防医源性感染、监测细菌药物敏感情况的条件下,合理应用抗生素.
目的 探讨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渗出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压疮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Ⅳ期压疮患者39例,创面共59处,根据接诊时与治疗第4周末压疮愈合评估表(PUSH)评分差值进行分组,差值>2分为愈合良好组(n=26),≤2分为愈合不良组(n=13).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及清创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换药,追踪4周,采集接诊时、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创面渗出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创面渗出液中MMP-9、TIMP-1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情况.数据比较采用£检验.结果 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1.944,P值均大于0.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愈合不良组MMP-9表达水平分别为(189.27 ±90.15) ng/L、(176.95±75.47) ng/L、(149.30±63.08) ng/L,显著高于愈合良好组[(114.97±70.06) ng/L、(93.75±55.15) ng/L、(71.62 ±41.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3.921、4.608,P值均小于0.05);不同时间点愈合良好组与愈合不良组TIM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6、0.292、0.047、0.395、0.999,P值均大于0.05);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TIMP-1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3、1.134,P值均大于0.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时愈合不良组MMP-9/TIMP-1比值分别为(38.42 ±9.25)、(33.74±9.58)、(29.53 ±8.04),显著高于愈合良好组的(30.04± 10.67)、(25.35 ±10.18)、(21.54 ±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11、2.473、2.642,P值均小于0.05).结论 创面渗出液中MMP-9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变化与压疮愈合有关,过高的MMP-9及MMP-9/TIMP-1不利于压疮的愈合.
目的 探讨负压伤口疗法(NPWT)对糖尿病足轻、中度缺血创面肉芽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接受NPWT治疗的43例糖尿病足患者,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中度缺血组23例(0.5≤ABI <0.7)和轻度缺血组20例(0.7≤ABI <0.9).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取创面肉芽组织,标本分成3份,1份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4℃保存,标本收齐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平均光密度;另外2份于液氮中转送至-80℃冰箱中保存,其中1份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GF-β1蛋白表达情况,另1份行Real-time PCR,分析TGF-β1 mRNA表达情况.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表达,中度缺血组和轻度缺血组经14 d治疗后TGF-β1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且相较于中度缺血组变化幅度[(38.71 ±12.78)%],轻度缺血组[(63.09±10.96)%]升高幅度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P <0.05);经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中度缺血组和轻度缺血组经14d治疗后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且相较于中度缺血组变化幅度[(50.31 ±25.64)%],轻度缺血组变化幅度[(85.44±27.78)%]升高幅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P<0.05);经Real-time PCR法分析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中度缺血组和轻度缺血组经14 d治疗后TGF-β1 mRNA表达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且相较于中度缺血组变化幅度[(73.85±41.22)%],轻度缺血组[(129.78±36.71)%]升高幅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结论 NPWT能促进糖尿病足轻、中度缺血创面肉芽组织TGF-β1的表达,且对糖尿病足轻度缺血创面肉芽组织TGF-β1表达的促进作用优于糖尿病足中度缺血创面.
目的 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就诊的6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控制饮食、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VSD技术对创面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VSD技术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7、14d的综合疗效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d2组患者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14d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以及创面面积大小变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治疗7d,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 (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31,P<0.05);治疗7d,实验组患者血液中酸碱度(7.42±0.19)、PCO2 (41.76±1.65) mmHg、血氧分压(66.10 ±2.36) mmHg、血氧饱和度(89.50±1.62)%、血氧含量(6.60±1.17) Vol%,明显高于对照组[(7.40 ±0.25)、(40.32±2.70) mmHg、(62.05±5.05) mmHg、(88.10±3.63)%、(6.08±1.17) 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1、2.442、4.023、2.135、2.073,P值均小于0.05);治疗7d,实验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08±0.81) mPa.s、全血高切黏度(5.17 ±0.34) mPa.s、血浆高切黏度(2.09±0.16) mPa.s、红细胞变形指数(0.76±0.48),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2.29±1.81) mPa.s、(5.85 ±0.34) mPa.s、(2.58±0.21) mPa.s、(0.8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5、7.531、10.366、4.942,P值均小于0.05);治疗7d,实验组患者创面组织VEGF(35.70±4.84) pg/mL、PDGF(36.60±2.98) pg/mL,较对照组[(25.36±3.21) pg/mL、(27.53±2.94) pg/mL]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35、11.134,P值均小于0.05);治疗7d,实验组患者创面面积(5.13 ±0.60) cm2,减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7.03±0.82)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94,P=0.015).治疗14 d,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强于对照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7,P=0.028);治疗14 d,实验组患者血液中酸碱度(7.42±0.21)、PCO2 (42.46±1.57) mmHg、血氧分压(69.26±1.49) mmHg、血氧饱和度(91.05±1.20)%、血氧含量(6.74±0.89) Vol%,高于对照组[(7.40±0.31)、(40.23 ±2.73) mmHg、(62.41 ±4.86) mmHg、(88.23±2.17)%、(6.13±1.22) 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0、3.778、7.455、6.620、2.185,P值均小于0.05);治疗14 d,实验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8.10± 1.07) mPa.s、全血高切黏度(4.26 ±0.33) mPa.s、血浆高切黏度(1.64±0.22) mPa.s、红细胞变形指数(0.64±0.04),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1.74±1.54) mPa.s、(5.82 ±0.41) mPa.s、(2.53 ±0.23) mPa.s、(0.8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05、16.609、16.358、9.617,P值均小于0.05);治疗14 d,实验组患者创面组织VEGF(47.72土3.75) pg/mL、PDGF(49.17±2.48) pg/mL,较对照组[(37.04±2.90) pg/mL、(38.18±2.65) pg/mL]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62、17.276,P值均小于0.05);治疗14 d,实验组患者创面面积(2.88±0.52) cm2,减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5.07±0.61)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2,P=0.013).结论 VSD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VSD治疗的疗效,其二者结合的功效十分显著.
目的 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在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5年5月至2017年3月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原113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124只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皮组和单纯自体刃厚皮组,每组各31例、62只手.复合皮组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加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单纯自体刃厚皮组采用单纯自体刃厚皮片大张移植,观察术后皮片成活、手部功能、瘢痕增生及外观恢复情况,电话、微信随访0.5 ~1.0年.数据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复合皮组31例(62只手)患者术后整体手部外形平整、丰满、耐压、抗磨擦,全部未行二次瘢痕整形手术.单纯自体刃厚皮组31例(62只手)患者,术后整体手部外观平整度差,不丰满、弹性差、不耐压、抗磨擦差,舒展性差.复合皮组患者术后瘢痕轻度增生60只手,重度增生2只手;单纯自体刃厚皮组瘢痕轻度增生12只手,重度增生50只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复合皮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良好62只手,恢复差0只手,单纯自体刃厚皮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良好4只手,恢复差58只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单纯自体刃厚皮组16例(32只手)患者再次作整形修复手术,修复后10例关节活动没有彻底恢复正常.另外13例(26只手)也有不同程度关节活动障碍,但未作整形修复手术.结论 异体脱细胞真皮作支架可以有效地保证修复创面植皮外观(平整度、丰满度、耐压、抗磨擦、弹性、舒展性),大限度恢复手部活动功能,疗效确切,并且供皮区恢复好,有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小鼠创面毛囊再生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猪皮,经脱细胞处理后制成微粒状,灭菌,密封,常温保存,以备后面实验使用.制作18只C57 BL/6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脊柱为中线,在左右各制作直径为6 mm的缺损,左右侧分别以纱布和猪ADM覆盖,隔天纱布侧换药,猪ADM侧不做处理,于模型建立第7天,按照所用材料不同分为纱布组与猪ADM组,再按所取部位不同分为纱布窗口组、猪ADM窗口组、纱布创面组、猪ADM创面组、纱布创缘组、猪ADM创缘组,其中9只小鼠组织用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另外9只小鼠组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Wnt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D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FGF9、AKT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Wnt3a、SDF-1、FGF2、FGF9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小鼠模型建立第7天创面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catenin、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窗口组(0.533±0.058、0.446±0.039、0.972±0.048)高于纱布窗口组(0.401±0.005、0.132±0.022、0.175 ±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996、12.230、23.130,P值均小于0.05).β-catenin、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创面组(0.557±0.009、0.626±0.066、0.868 ±0.102)高于纱布创面组(0.302 ±0.010、0.109±0.019、0.036±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30、13.020、14.130,P值均小于0.05).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创缘组(0.419±0.014、0.370±0.069)高于纱布创缘组(0.115±0.020、0.056±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60、7.825,P值均小于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Wnt3a、SDF-1、FGF2、FGF9在猪ADM组中的表达高于纱布组,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毛囊细胞周围.结论 猪ADM在小鼠创面中可能通过上调SDF-1及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而促进毛囊的再生.
重度烧伤后机体应激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涉及机体长时间高强度的代谢反应、难以纠正的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的顽固高血糖及胰岛素低敏性等,不仅增加了营养支持和治疗困难,而且常常会增加机体感染概率、延迟组织修复,导致严重烧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因此深入研究重度烧伤后高代谢,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重度烧伤高代谢的特征及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近些年,人们着力开发一些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以期代替人体的组织器官解决临床需要,涉及的生物性工程材料较多,而且有一些产品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些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仍在制备和开发阶段,并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近阶段已进入临床应用和处于开发阶段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状况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胫骨周围软组织的特殊性和假体松动,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合理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这种骨折的合理处理要求术前仔细参阅影像学资料和了解完整的临床病史,同时需排除假体周围感染.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常见的类型是胫骨平台周围骨折.对于稳定的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可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不稳定的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应立即手术治疗,但具体手术方式应视骨折分型而定.本文就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在上胸部预置软组织扩张器并形成以颈横动脉皮支为优势供血的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的瘢痕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修复的面颈部瘢痕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颈部瘢痕伴挛缩畸形,Ⅰ期手术根据患者上胸部条件,分别于单侧或双侧上胸部埋置200~600 mL扩张器,同时术中电凝破坏胸廓内动脉及胸肩峰动脉在该区域的分支.Ⅱ期手术在进行瘢痕切除松解后,根据创面大小设计以颈横动脉皮支为蒂的带蒂/岛状皮瓣,转移到受区,供区拉拢缝合.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共设计岛状皮瓣15个,带蒂皮瓣13个,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预扩张颈横动脉皮支皮瓣,血运可靠,旋转灵活,是修复面颈部瘢痕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严重创烧伤由于其突发性、群体性、惨烈性和对公众的巨大冲击,一直是国家防控的重点.本文就建立我国网络化的创烧伤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系统论述,特别就这一网络化救治体系建设的规划和重点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微粒皮肤移植术已在我国应用33年,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依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特别是Ⅲ度烧伤面积大于80%总体表面积患者的佳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微粒皮肤移植术的发明历史、优点和不足、方法的改进,并提出了微粒皮肤移植术的现实意义和对这项技术今后发展的展望.
患儿男,足月顺产,出生3d余,在某县级医院小儿科监护室内,因臀部湿疹,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未及时关闭电吹风机,吹风机热风(约70℃)持续作用于皮肤约30 min(23点到23点30分),造成身体多处皮肤深度烫伤,伤后创面予换药处理,无明显改善,6h后,即2017年12月14日,急诊因“电吹风机热风烫伤身体多处伴肿痛6h余”入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原第一五九)医院烧伤科,初步诊断:电吹风机热风烫伤面积为17%(深Ⅱ度4%,Ⅲ度13%)总体表面积,烫伤部位:左上肢、躯干、左下肢及会阴部.专科查体:体温36.2℃,脉搏136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48/30 mmHg(l mmHg =0.133 kPa),大部分创面为黑色痂皮覆盖,质硬,呈现皮革样改变,表面可见粗大树枝状栓塞血管网,渗出少,皮温低,触痛消失,部分创面可见大小水疱分布,腐皮脱落或完整,创基红白相间,质韧,创面渗出较少,痛觉迟钝.见图l.
患者女,37岁,于2016年9月22日入院,家属代诉:因“因车祸致伤腹部及左下肢伴疼痛30 min”.入院情况:体温36℃、脉搏143次/min、呼吸29次/min、血压80/60 mmHg(1 mmHg =0.133kPa),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呈痛苦貌,双眼睑及口唇苍白,呈重度贫血貌,腹部略膨隆,两侧对称,左侧腹壁、右下腹及部分右上腹皮肤大面积撕脱缺损至左侧腋后线,中腹部有一长约2 cm腹壁贯通伤口进入腹腔,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左侧髋部前侧及外侧皮肤撕脱至后侧,会阴部从大阴唇至肛门左侧边缘处撕脱,阴道壁完整,肛门括约肌无断裂,全部左下肢皮肤撕脱至左踝处,左侧大腿畸形,大隐静脉撕脱断裂,左下肢肌肉大面积广泛挫裂伤,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脊柱生理弯曲存在,生理反射存在.
程天民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专家顾问.1927年12月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49年入伍,1953年入党.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校长,1986年由中央军委邓小平主席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同时由总后勤部党委决定为校党委书记.迄今从事医学教育科学研究68年,是我国防原医学的主要开拓者、复合伤研究的引领者.特别在核大国对我国严密封锁下,发展了核试验成果,构建了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他1972年12月主编撰写的《我国核试验技术资料汇编》,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国宝”.程天民院士曾14次参加核试验,在戈壁滩经历诸多艰辛以至危险,掌握了大量真实核武器损伤的第一手材料,且以国家需求为重,勇于担当,选定并坚持以复合伤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少研究生毕业后成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领军人.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4 05 |
2006 | 01 |
2月份在中华损伤与修复上投了文章,十天后送外审,3月被收录,期间打电话咨询了的很多次,编辑都很耐心的回复,感觉文章有创新性,实验数据严谨,还是很好中的。
中华损伤与修复的审稿速度很快,我是7月2号投的稿件,8月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审稿专家和编辑都很认真负责,大家有文章可以投稿试试。
11月10号投的稿件,一周后编辑电话通知修改,给出了很多详细的修改意见,修改后半个月被收录,我认为文章创新性强,还是很好中的。
11月投稿,12月下旬录用,历经初审、外审、复审、终审,经修改后被收录,整体而言速度还是很快的。
12月7日投的稿件,12月下旬收到审稿意见,1月份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值得称赞。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投了一篇有关经验交流的文章,审稿十多天返修,专家给出的意见都很中肯,经修改后很快就被录用了,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个人认为只要文章有新意,符合期刊的收录方向,还是很好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