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白细胞介素及相关基因调控的探讨

    作者:蔡成森;王珺;李士涛;刘玉霞;王连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根治策略,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可以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的检验、诊断、治疗提供新方法,对靶向性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产生的炎症因子和相关基因进行归纳,探讨不同炎症因子及相关基因在该病发病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 冷冻消融治疗肿瘤进展

    作者:王润湘;任国欣

    冷冻消融利用低温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以其创伤小、疗效迅速、准确的特点而为临床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冷冻消融的技术在不断完善,对这一治疗方法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包含冷冻消融的各种综合治疗方案不断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 纳米技术在乳腺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李想;周晓倩;金慧;郑淼;刘俊

    近年来,纳米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开拓了医学的新领域,为治疗很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乳腺癌治疗的研究中,发现纳米载体能很好地携带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并能稳定释放药物。纳米材料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有很好的靶向作用。在被动靶向方面,纳米载体能利用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提高增强渗透滞留效应,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进而提高抗乳腺癌效果;在主动靶向方面,乳腺癌分子靶向及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靶向可提高乳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摄入。此外,纳米载体利用靶向效应部分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利用沉默相关耐药基因达到加强逆转的效果的作用。对于乳腺癌转移方面,纳米药物载体可以降低乳腺癌转移的风险,提高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对乳腺癌相关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纳米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 自噬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敦子倩;王保兴

    自噬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细胞可以通过自噬降解和重复利用细胞中的蛋白或者消除受损的细胞器起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们热衷于研究自噬的细胞机制及其在疾病与健康中的作用。然而,自噬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却研究得很少,本综述着重于阐述自噬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以便更好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预后。

    关键词: 自噬 肾间质纤维化
  • Th细胞相关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吴萌;杨金华;介绍亮;闫成兰;陈俊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常涉及免疫系统的紊乱。正常免疫应答的发生、调节和保持,需要所有T细胞亚群的功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因此,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及其不同亚群的活化和功能异常在SLE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其中,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网络的紊乱处于中心位置。本文就Th细胞相关因子在SLE中的产生及功能异常,分析它们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 阴道镜的客观评价与应用

    作者:胡龙华;吴素慧

    阴道镜检查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应用范围在日趋扩大。研究表明阴道镜检查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低的特点,其图像的判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诊断标准不统一,为此,许多学者提出建立阴道镜评分系统以期达到客观、统一的目的。阴道镜评分系统可以客观地评价阴道镜图像,减少主观因素影响,辅助评估病变的程度,为病理诊断提供恰当的临床资料和提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阴道镜评分系统有:Reid 评分系统、Swede评分系统、Shafi-Nazeer评分系统、Coppleson分级系统等。未来,仍会有学者不断进行总结、探索和研究,提出争议与新的改良建议,以更好地发挥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价值。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苗;周洪贵;田小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扩展了妇产科疾病无创治疗领域,本文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异位妊娠、胎盘植入等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评价HIFU治疗优势和局限,同时展望其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前景。

  • 急性肾梗死的病因分析及诊疗策略

    作者:张洪宪;马潞林;何为;侯小飞;刘磊;赵磊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ARI)的临床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探讨ARI的病因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急诊诊断为ARI的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资料。结果32例患者引起 ARI 的病因主要为:恶性肿瘤史(18.7%)、动脉粥样硬化(15.6%)和心脏性因素(9.4%);常见的部位为左肾上极;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腰痛(84.4%)和肾区叩痛(93.8%);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是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升高(71.9%),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71.9%),蛋白尿(75.0%),尿潜血(65.6%)。32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ARI的腹部增强CT表现,从初诊到腹部增强CT检查确诊ARI的平均时间为(6.34±4.55)h。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和(或)介入治疗,全部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 ARI无明确病因,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早期诊断依赖及时的腹部增强CT检查。抗凝治疗和(或)介入治疗对患者均可获益。

  • 男方年龄对常规体外受精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婷;柏海燕;师娟子

    目的:分析男方年龄对于小于38岁妇女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我中心进行常规IVF助孕治疗的夫妇,选取女方年龄小于38岁,具有正常的基础卵巢储备[卵泡生成激素(FSH)<12 IU/L和基础窦卵泡数>8个,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815对夫妇,根据男方年龄分为两组:<40岁组(n=759)及≥40岁组(n=56),比较两组间男方精液指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比的差异。结果男方年龄在22岁至55岁之间时,<40岁组与≥40岁组男方精液指标无明显差异,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比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方年龄在22~55岁之间时,对于小于38岁妇女进行常规IVF助孕妊娠结局没有明显的影响。

  • 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作者:王雪梅;刘玉兰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内镜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检索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所有经手术治疗的GIST,选择病变部位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胃镜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例(36.7%),腹痛的患者6例(20%),腹部不适的4例(13.3%),查体发现的3例(10%)。GIST部位:胃底12例(40%),胃体7例(23.3%)。胃镜下表现:(1)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整,12例;(2)黏膜下隆起伴顶端溃疡7例;(3)溃疡型肿物4例;(4)黏膜下隆起顶端凹陷3例;(5)黏膜下隆起表面增殖糜烂1例;(6)黏膜下隆起伴糜烂2例;(7)胃镜阴性:1例。其中1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多数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29例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CD117阳性29例(96.7%),CD34阳性27例(90%)。结论上消化道GIST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以消化道出血和腹痛、腹部不适为多。胃镜下表现不一,表现为黏膜隆起性病变,40%的病例黏膜表面光整,56.7%的病例呈溃疡表现或糜烂,少数病例肿物表面增殖,与胃癌不易鉴别。超声胃镜的诊断率高。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忠明;康亚辉;廖辰;马建新;黄关宏;陈程;张建国;陈丹丹;杨云云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与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NSCLC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9例NSCLC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3个月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并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速率法检测CEA、NSE、CYFRA21-1、TSGF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3个月CD4+CD25+Treg水平分别为(23.37±5.84)%、(19.42±4.03)%、(17.17±6.51)%,与CE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0.751、0.760;与CYFRA21-1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679、0.750;与TSG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0.736、0.796(P<0.01),与NSE则无明显相关性。近期疗效评价为CR和PR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CD4+CD25+Treg水平均较PD和SD患者低[(17.97±2.47)% vs.(22.47±4.97)%,P<0.01;(13.60±3.01)%vs.(24.68±5.40)%,P<0.01],治疗前水平则无显著差异[(23.79±7.67)%vs.(23.17±4.84)%,P=0.749]。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随机体肿瘤负荷变化而变化,在NSCLC病情监测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Iris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作者:王小龙;刘同祥;赵新祥;徐伟华;李维正

    目的:检测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Irisin (鸢尾素)的水平,研究Irisin在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5例,并根据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心功能Ⅱ级患者12例,心功能Ⅲ级患者15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8例,另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相匹配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 Irisin 水平,并完成心电图(ECG)、LVEF、空腹血糖、心功能等常规检查项目。比较健康对照组与心力衰竭组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不同亚组间的 Irisin 差异,并对Irisin 与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组受试者年龄、性别、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2)心力衰竭组Irisin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在NYHA分级Ⅱ、Ⅲ和Ⅳ级患者中逐渐降低。(3)心力衰竭组的LVEF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间逐渐下降。(4)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Irisin与LVEF呈正相关(r=0.694,P<0.05)。结论(1)在CHF患者中血清Irisin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故可以作为CHF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用于CH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为CH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2)Irisin与LVEF呈正相关,可以反映心功能的情况。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 CD163和sCD163的临床表达研究

    作者:秦金环

    目的:检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患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163及外周血血浆中sCD163的表达,明确其在急性炎性反应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ACHBLF患者寻找新的临床监测因子。方法 ELISA方法检测ACHB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Cs)血浆中sCD16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ACHBLF患者、CHB患者及HC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63的阳性率和CD163平均荧光强度(MH),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量ACHBLF患者、CHB患者及HC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163 mRNA的表达。结果外周血中CD163单核细胞阳性率在ACHBLF组[(47.89±16.58)%]要明显高于CHB患者[(33.24±11.39)%]及HCs[(16.57±6.38)%],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中CD163荧光强度在ACHBLF患者中较其他两组升高,但三组无统计学差异;CD163 RNA在ACHBLF患者中的表达(0.01440±0.01120)要明显高于CHB(0.00523±0.00141)及HCs(0.00389±0.00152),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浆中sCD163表达在ACHBLF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在生存组患者的血浆中sCD163浓度要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SCD163浓度[(5435.84±1562.28)ng/ml vs.(3657.29±1369.69)ng/ml, P=0.03],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浆中sCD163表达在ACHBLF患者中与反映患者预后的MELDScore呈正相关,与HBV-DNA正相关,凝血酶原活动度负相关,与总胆红素水平无相关;外周血中CD163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比率在CHB患者中要明显高于HCs,具有统计学差异;CD163 mRNA在CHB患者中的表达要高于HCs,但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浆SCD163表达在CHB患者中明显升高,高于HCs,但是升高幅度远远小于其在ACHBLF患者中升高幅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作为在巨噬细胞表面特异表达的CD163在ACHBLF患者、CHB患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163与SCD163都可以作为ACHBLF患者有用的标记物,其中SCD163检测更为简单直接,组间差异更为明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CD163与SCDI63都可以作为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并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

    作者:戴俊;怀德;徐敏;王海旭;殷敏;程雷;曹影;汪守峰;宋红毛;张学文;别同武

    目的:研究分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并中鼻甲切除为主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方法、效果、价值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82例既往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并经 CT 及鼻内镜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等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1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鼻部疾病类型、合并疾病、鼻腔情况、既往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加中鼻甲切除、充分围手术期处理、规范随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并中鼻甲切除加上围手术期充分准备、规范随访等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较为满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伊托必利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晟;林振文;陈曦;陈亮;程珠琴;肖辉煌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促胃肠动力干预措施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年龄>60岁、长期卧床、神志清楚、反流性疾病问卷阳性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伊托必利,A 组)和对照组(B 组),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AP)发病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相对危险度、肺部感染的粗死亡率、归因死亡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结果 A组HAP发病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粗死亡率、归因死亡率、CPIS与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感染持续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可降低长期卧床胃食管反流高风险的老年患者HAP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但不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 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汪冉;钱金黔;叶有晨

    目的:探讨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13例(14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多孔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按Steinberg分期标准:Ⅰ期5例6髋,Ⅱa期5例,Ⅱb期3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估置入前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根据Steinberg分期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13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6.8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69.23±7.90)分提高到术后(85.30±9.80)分,优良率9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摄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近期股骨头无明显坏死进展。结论采用生物陶瓷棒置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可阻止影像学进展,缓解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手术瘢痕区消融的必要性

    作者:李世杰;韩冰;李为东;蒋树中;李先进;盛燕辉;孔祥清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手术瘢痕区消融的必要性,是否存在形成心动过速的折返基质,评价消融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入选48例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科行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发作心房扑动的患者,其中单纯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为31例,在这31例患者三尖瓣峡部双向阻滞后,在窦律下行右心房基质标测,确定瘢痕区域并局部高密度标测。在冠状窦近端刺激下,标测瘢痕是否存在“Channel”和缓慢传导区,有局部形成折返基质,来决定是否消融瘢痕区至腔静脉。结果11例标测过程中低电压区内可标测到1~5(2.6±1.2)个双电位线(LDPs)和(或)电静止区(ESAs),且大多数LDPs和ESAs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后的窦性心律下仍可见到。在此区域内可记录到低幅、长时限碎裂电位,平均振幅(0.21±0.05)mV,平均时限(123±14)ms,占心动过速周长(43±5)%。窦律下起搏冠状窦近端提示瘢痕线未形成传导阻滞,存在潜在形成折返基质,消融瘢痕至腔静脉。20例提示瘢痕已形成解剖屏障,未消融瘢痕区域。随访(36±12)个月,2例患者复发,均为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心房扑动。结论经右心房切口术后三尖瓣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在三尖瓣峡部双向阻滞后,有必要在窦律下行右心房基质标测和起搏标测,评价瘢痕能否会形成潜在心动过速通道,减少不必要的消融。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的对比分析

    作者:余复火;赖晓宇;黄培生

    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67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观察组)和85例单纯肺结核(对照组)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常呈多肺野、多肺段受累,表现更为多样化和不典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多为渗出性或粟粒性病变,且病变分布范围常位于中上肺野,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引起警惕。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电极参数比较

    作者:彭湖;陈柏荣;汤娇娇;梁远红;陈东骊;陈泗林;刘烈

    目的:比较右心室不同部位置入主动电极的各项参数,研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右心室流出道组(RVOT)、右心室流入道组(RVIS)、右心室心尖部组(RVA)三组,于术中应用主动螺旋电极选择不同部位主动置入,于置入术中、术后2周、术后3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组电极阈值、阻抗参数。结果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阈值比较结果为术后F=0.56,P=0.57;术后2周F=1.08,P=0.34;术后3个月F=0.85,P=0.43,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阻抗比较结果为术后F=2.64,P=0.08;术后2周F=1.63,P=0.20;术后3个月F=2.80,P=0.0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RVI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德惠地区居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璐璐;魏金婴;魏雪;王丹丹;王春艳

    目的:了解德惠地区居民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特点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年龄、性别、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德惠地区样本村及居委会20个调查点共计1382例居民,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尿酸等,统计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Logistic回归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危险因素,以相关性分析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28例居民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75例,男性比例较女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BM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尿酸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BM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尿酸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尿酸 血脂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刘海波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 VEGF 的临床作用,同时分析VEGF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间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眼部病症患者中选取45例为观察组,另选单纯糖尿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VEGF、IGF-1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眼部疾病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玻璃体中 VEGF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 VEGF、IGF-1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眼部疾病患者中,VEGF水平明显较高,因此,两种因子均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孙悦霖;符跃强;刘成军;许峰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VA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PICU病房机械通气时间≥48 h发生VAP的63例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机械通气419例患儿,发生VAP 63例,发生率为15.04%;VAP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4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97%)、鲍曼不动杆菌(10.81%)、肺炎克雷伯菌(8.11%),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68%);革兰阳性菌占32.43%,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6.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2.16%),其对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67%);真菌占8.11%,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4.05%)和光滑球拟酵母菌(2.70%),对抗真菌药物较敏感。结论 PICU内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

  • 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作者:刘正军;姜康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诊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2年,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颈曲夹角、椎间高度、颈曲夹角、椎间高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颈曲夹角、椎间高度、JOA 及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颈椎曲度、椎间高度丢失少,减压彻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亚低温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作者:许洪军;张立志;黑君华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将其分别置于冰毯机以及常温床上,使其肛温保持在(33.5±1.0)℃以及(37.0±0.5)℃,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水平进行检测,在入院后第1天以及第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梗死面积测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梗死面积以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5 d以及30 d两组大面积梗死患者数量以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是亚低温组改善情况更明显,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IL-6以及sICAM-1水平均呈递减的趋势,且在发病不同时间点亚低温组的IL-6以及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IL-6以及sICAM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改善面积,提高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1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周晓倩;郑淼;金慧;李想;闫欢欢;刘俊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PTB)术前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11例PTB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44岁,平均瘤体直径4 cm。其中4例为良性PTB行肿块切除术,4例为交界性PTB中2例行肿块切除术,另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例为恶性PTB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恶性PTB行辅助化疗。随访11例,平均随访期为24.36个月,2例局部复发(1例为行肿块切除术的交界性PTB,1例为恶性),1例(恶性)远处转移并死亡。结论虽然PTB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与乳腺纤维腺瘤相似,但术前仍有一些征象可以用于鉴别诊断,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PTB的预后主要与病理分级有关,但与手术方式亦有密切关系。PTB行肿块切除术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较高,建议至少行局部广泛切除术。

  • 去甲基化在治疗相关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七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立莹;胡玉苓;袁育青;孙谕;李军;傅晋翔

    治疗相关白血病( therapy-related leukemia , TRL)为原发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中给予细胞毒化疗和(或)放疗后并发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治疗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t-AML)]、治疗相关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t-MDS)]和治疗相关MDS和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t-MDS/MPN)][1],其中以t-AML、t-MDS多见。TRL约占全部白血病的10%~20%[2-3]。近年来,由于强烈化疗和放疗的应用,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放化疗后的白血病也随之增多。现报道我科收治的7例TRL。

  • 超短波理疗辅助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希军;于明月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肺部感染,因其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区别明显,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疾病治疗无效,因此将其归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1]。肺炎感染后常引起气道高反应刺激性咳嗽,病情迁延难愈[2]。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理疗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C/EBPα在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细胞的表达及与其血细胞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欣;张伟华

    目的:检测C/EBP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骨髓细胞内表达,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脂肪化的机制。方法(1)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的建立;(2)分别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WBC、Hb、PLT并做变化趋势分析;(3)免疫组化法测定C/EBPα在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细胞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部位,测量灰度值表达C/EBPα蛋白量高低;(4)统计分析。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组WBC、PLT于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而Hb下降较缓。(2)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骨髓细胞中C/EBPα的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比明显增加(21.92%±3.11%),而对照组为(3.10%±1.57%),t=24.15,P<0.001,且C/EBPα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内;(3)AA组灰度值(133.64±19.77),对照组灰度值(82.95±7.41), t=26.38,P<0.001,AA组灰度值高于对照组;(4)AA组C/EBPα蛋白量灰度值与WBC、Hb、PLT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用r1、r2、r3表示,r1=-0.867、r2=-0.828、r3=-0.804,P<0.001。结论 C/EBP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细胞表达显著增加,与造血细胞呈负相关,C/EBPα表达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关。

  • Apelin-13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倩;王清;滕天明;张云盛;张文娟

    目的:探究apelin-13对离体Wistar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55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N组)、apelin-13+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apelin-13+缺血再灌注组(A/I-R组)及经典后处理组(I-Post组)。N组持续正常液灌流150 min;apelin组给予含apelin-13(500 nmol/L)正常液持续灌注150 min;I-R组正常液稳定灌流30 min后,结扎前降支30 min,继以正常液再灌注90 min;A/I-R组给予含apelin-13(500 nmol/L)正常液再灌注20 min,继而以正常液灌流70 min;I-Post组再灌注前行经典后处理(30 s再通30 s缺血,共3次循环)。记录分析左心室发展压(LVDP)、再灌注心律失常(RA)、心肌梗死面积、各组 L 型钙通道蛋白α1c亚单位及钠通道蛋白Vα亚单位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N组相比,给予apelin后(即A组)LVDP明显增高(P<0.05),而进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后LVDP均持续下降,但apelin-13及后处理均可减缓其降低,二者对LVD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RA的影响:A/I-R组较I-R组RA评分降低(P<0.05),A/I-R组与I-Post组间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A/I-R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减小(P<0.05),A/I-R组与I-Post组间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心肌钠、钙通道蛋白表达无差异。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apelin-13可减少再灌注损伤,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脏泵功能,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apelin-13再灌注具有与经典后处理相似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是通过改变心肌钠、钙通道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 应用大鼠创面感染模型研究肛周脓肿创面愈合机制

    作者:林炳锐;侯坤

    目的:应用大鼠创面感染模型探讨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创面感染模型模拟肛周脓肿疾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计数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分析创面愈合机制,终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大鼠7 d 后创面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122,P=0.000;t=1.926,P=0.035),14 d后新生毛细血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3,P=0.000;t=1.916,P=0.036)。实验组在造模7 d、14 d后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33,P=0.000;t=31.594,P=0.000)。造模后3 d、7 d、14 d实验组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EG2)、组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03,P=0.000)。结论创面的愈合有赖于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形成,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达到抗炎作用。

  • 《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精要》书讯

    作者:

    关键词: 脊柱 外科微创手术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年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食品卫生 征稿
  •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 欢迎订阅《临床病例解析:放射学及核医学》

    作者:

  • 《解放军医学杂志》致谢广大读者和作者

    作者:

  • Coflex 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Meta分析

    作者:刘建;崔志明;李卫东;杨龙飞

    目的:系统评价脊柱棘突间Coflex动态稳定固定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及手工检索8种中文杂志,纳入符合标准的Coflex动态固定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对比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有1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24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flex组与 PLIF 组相比较,在手术花费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上邻节段腰椎活动度(ROM)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低于PLIF组;术后手术节段ROM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高于PLIF组;术后下肢及腰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术后下邻节段ROM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flex组与PLIF组相比较,手术后VAS评分及术后ODI评分疗效相同;手术花费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比较,Coflex组均优于PLIF组,并能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同时对上近节段的活动度影响较小,其疗效确切。由于缺乏关于本课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章,纳入研究多为对照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故本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证实。

  • 慢性心力衰竭的院外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顾蓉;王涟;徐标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患病率不断上升,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外,连续、规范、有效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心力衰竭管理模式,并结合我科的实践,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院外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管理模式
  •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心力衰竭

    作者:廉慧;阮燕萍;刘啸乐;梁瑞娟;范中杰

    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目前认为空气污染,尤其是细颗粒物(PM)污染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颗粒物可以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加重胰岛素抵抗及影响基因调控,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心血管病发展的终末期,除非心律失常致死,多数表现为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本文回顾了流行病学、动物、细胞学及基因研究工作,总结了吸入大气颗粒物介导心衰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及基因层面机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策略。

  • 无创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刘斌

    心力衰竭是一种导致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的常见临床危重综合征。过去,由于担心无创通气影响血压及心功能,无创通气极少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不仅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往往能起到好的效果。

  • LCZ696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前景和地位

    作者:徐延敏;崔占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长期的过度激活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阻断 RAAS 的药物目前已然成为了心衰治疗的基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及促进心肌细胞发生肥大、纤维化的作用,过多的Ang-Ⅱ与很多心血管疾病相关,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阻断这种作用。心房钠尿肽和B型脑钠肽通过利钠、利尿调节机体的血压系统,舒张血管、抗细胞增殖等作用。双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高血压和心衰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奥马曲垃在治疗心衰和高血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是该药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血管性水肿发生率高。LCZ-696是由缬沙坦和AHU-377以1∶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该新型药物有可能改变以往的心衰药物治疗框架。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