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后方韧带复合体在胸腰椎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成;孙天胜

    自1963 年Vaccaro 等[1] 提出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的概念后,它在胸腰椎损伤的评估及治疗方法选择上的意义已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重视.PLC 是后柱的主要组成部分[2] ,主要包括棘上韧带(supraspinous ligament),棘间韧带(interspinous ligament),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和小关节囊(capsules of facet joint).

  • 常用过敏原检测方法的探讨

    作者:张升;朱威

    过敏反应[1] ,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并产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刺激时,发生的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从而引起各式各样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特定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963 年,Cooms 和Gell 依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4 型,即Ⅰ型(速发型)、Ⅱ(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Ⅲ(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Ⅳ(迟发型).其中与过敏性疾病相关的变态反应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也包括Ⅳ型变态反应.

  • 生物反应器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作者:余慧;黄红云;陈琳;王洪美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能向神经、成骨、软骨、脂肪、肌腱、肌肉和心肌等细胞方向分化,是修复再生医学重要的种子细胞.虽然MSCs 取材方便,易于培养[1-3] ,但因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MSCs 需求量逐渐增大,传统培养方法已不能满足治疗所需用量,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则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在生物反应器的悬浮液中培养MSCs,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微载体又给细胞提供更大贴壁面积,促进细胞大量增殖.

  •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善海;张力为

    乳糜胸是指胸腔内含有大量的乳糜液,乳糜液是指富含脂肪及其被肠上皮吸收的消化产物的淋巴液.胸导管收集和运输乳糜液到循环中,胸导管损伤导致乳糜液漏向胸腔.乳糜胸是食管切除手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很低,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9% ~4.7%[1] .国内文献报道乳糜胸的发生率约为0.4% ~2.6%[2] .本文就乳糜胸临床特征、诊治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谢瑛;王茂斌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1985 年由英国的Barker 教授等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性的现代脑科学技术[1] ,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学、神经康复学及精神心理学领域,在治疗癫痫、帕金森病及抑郁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4] .TMS 对意识障碍的评价及治疗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探讨的热点,本文在复习近几年经颅磁刺激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就TMS 技术在意识障碍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儿科ICU 中真菌感染防治

    作者:卜祥芳;耿荣

    近年来,在儿科临床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胃肠外静脉营养、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手术等侵袭性操作在ICU 的普遍使用,患儿真菌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儿真菌感染因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早期缺乏特异性指标,使得临床预防、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十分困难.为全面的认识和治疗患儿真菌感染,本文对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变迁、危险因素、诊断,抗真菌药物临床特性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 脱细胞基质在尿道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吴意光;刘萃龙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组织附着的基本框架和代谢场所,目前研究的ECM 替代物主要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matrix grafts,AMGs)材料是对天然的ECM 进行脱细胞处理而获得的天然ECM 替代物,能为细胞创造尽可能接近体内的生长环境.

  • 维生素D 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燕;黄高忠

    近年来由于维生素D 受体在体内许多组织和细胞的发现,人们对维生素D 作用的认识从以前的钙调节激素扩展到有广泛作用的体液因子.现在发现其通过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可预防骨质疏松症、心脏病、1 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肿瘤等[1] .近年来国外多个研究发现,维生素D 缺乏可引起认知功能减退[2-7] .

  • 肿瘤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谢峰;戴炳华;阎龙;申荣喜;杨甲梅

    常见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每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弱,且往往存在多基因交互和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这些疾病被称作复杂疾病,其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药物、发展新疗法和开展预防.

  • ATP 结合盒转运子B1、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Saos2基因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颖;苏玉林;沈芸

    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以其良好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很多患者必须长期甚至终生使用.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越来越常见,有报道称服用糖皮质激素6 个月以上的患者,几乎50%都发生骨质疏松性变化,而使用强的松>10 mg/d 且连续使用6 个月以上,则使所有患者伴有骨量的丢失[1] .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治进展

    作者:汪立燕;甄志刚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急性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引起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损伤(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s ,DIND),是导致SAH 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就CVS 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 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 技术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孙奕波;滑炎卿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糖尿病患者增加,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日趋升高[1] .影像学检查是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评价手段,可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辛佳炜;刘东升;王岩;左焕琮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失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性头痛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严重的偏头痛将与瘫痪一同位居人类疾病致残率之首,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存在许多疑问,尽管各国学者就此提出了多种学说,但都未能很好地解释偏头痛的致病机制.神经影像学是目前研究偏头痛为迅速和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重大进步.本文主要从偏头痛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生理学等方面综述了神经影像学在偏头痛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 泰安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

    作者:赵书平;姜梅杰;王桂明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WalkAway 96 PLUS 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用微量稀释法和K-B 法检测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并对各种细菌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010 年6 月至2011 年4 月间临床共分离5285 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前6 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599 株(11.33%)、肺炎克雷伯菌595 株(11.26%)、大肠埃希菌525 株(9.93%)、鲍曼不动杆菌447 株(8.4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4 株(2.35%)、阴沟肠杆菌114 株(2.16%).大肠埃希菌主要从痰液(34.3%)和尿液(27.8%)中检出;其余细菌主要从痰液(64.5% ~89.8%)中检出.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9.8%,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14.9% ~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28.9% ~1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2.1%和9.7%.结论 应动态监测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种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射波手术平台对中晚期高难肿瘤患者的治疗分析

    作者:王义善;王园园;姜鹏;马建军;曲震;王锡林;李军体;贾喜凤;王珊珊

    目的 探讨射波刀Cyberknife 在中晚期高难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大剂量、短疗程精确放疗的量效关系.方法 对160 例中晚期高难肿瘤患者、347 个肿瘤病灶、219 个治疗靶区计划行射波刀治疗,并与曾在我院行适形放射治疗的160 例中晚期高难肿瘤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总剂量为18 ~60 Gy,分割1 ~6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85% ~95%.治疗后随访1 ~3个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评定近期疗效,并对肿瘤标志物及Zubrod-ECOG-WHO(ZPS)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射波刀治疗后客观疗效有效率高达66.88%,高于适形放疗的客观疗效有效率(42.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放射免疫RIA 检测方面,射波刀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50.00%,高于适形放疗的RIA 指标治疗有效率(43.47%);ZPS 评分方面,射波刀治疗后ZPS 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适形放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berknife 由于其实时影像追踪、高度精确、快速短程等优点使中晚期高难肿瘤患者损伤小、见效快,变不治为可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烟台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病因学分析研究

    作者:吕志萍;董淑萍;梁晨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患儿甲状腺核素扫描和血清学变化分析、对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与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变化的比较、对确诊CH 患儿DUOX2 基因测序筛查,探讨新生儿CH 的病因分类.方法 采集1998 ~2010 年烟台市新生儿出生72 h 后血样滴于滤纸上,筛查试验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标记法测定TSH 含量,确诊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水平,利用放射性核素扫描确定甲状腺形态、位置.对确诊CH 患儿的DUOX2 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结合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 523 462 例新生儿中确诊CH 372 例,其中永久性CH 216 例,暂时性CH 151 例,高TSH 血症5 例.在372 例CH 中,只有218 例同意做了甲状腺核素扫描,包括永久性CH162 例,暂时性CH 56 例.甲状腺形态基本正常的CH 血清TSH、FT3、FT4 含量与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异常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1),新生儿血TSH 升高与其母亲中孕期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P <0.01).在确诊的CH 患儿中,检测到2 例甲状腺肿大患儿的DUOX2 基因的外显子发生突变.第1例突变发生在DUOX2 基因第三外显子(c.227C >T),第2 例在第13 外显子发生突变(c.1621C >A).结论 CH 患儿的甲状腺形态、位置改变不同,血清TSH、FT3、FT4 表达水平不同;新生儿TSH 升高与其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呈正相关;DUOX2 基因突变可引起CH.此研究不仅有利于CH 患者的早期诊断,而且有利于开展产前诊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新疆960例育龄期妇女干预前后对宫颈癌防治认识情况对比分析

    作者:李春涛;葛璘;夏小艳

    目的 了解新疆部分生育期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横断面调查,受访者听取有关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讲座前后分别填写同一种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宫颈癌防治情况认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 960名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很低,宫颈癌知晓率高达95.3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知晓率仅为11.04%,82.60%受访者认为妇科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好方法,而仅2.60%的受访者认为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 为宫颈癌的好筛查方法.91.17%的受访者都接受过宫颈涂片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方法.69.27%的受访者认为有宫颈糜烂才应该进行宫颈癌的筛查,98.13%的受访者选择定期医院检查来预防宫颈癌.30.10%的受访者愿意选择细胞学和HPV 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接受知识讲座后,受访者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知变化主要体现在选择预防宫颈癌的方法、何时接受疫苗接种以及对HPV 疫苗价格的接受程度三个方面.结论 受访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新疆作为宫颈癌高发地区,更应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有利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促进HPV 疫苗计划顺利进展.

  • 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朱俊峰;江伟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32 ~64 岁,身高152 ~171 cm,体重45 ~76 kg,ASA 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A 组切皮前30 min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B 组切皮前30 min 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后均采用氯诺昔康0.2 mg/ml 复合芬太尼2.5 μg/ml 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维持视觉模拟(VAS)评分≤3 分.于术后4 h、12 h、24 h、48 h 行满意程度(布氏舒适度)评分,记录术中及术后48 h内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 组比较,B 组术中及术后48 h 内芬太尼用量减少(P <0.05),术后各时点布氏舒适度评分升高(P <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 可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胎盘早剥分娩方式临床探讨

    作者:胡乔飞;王欣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分娩方式,尤其经阴道分娩的处理方法及观察指标,以期减少对母体的损伤,为患者再次妊娠提供有利条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 例于2007 年7 月至2010 年4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其中108 例经阴道分娩.结果 (1)胎盘早剥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2)分娩方式的选择与胎盘早剥类型及早剥发生时间有关系,阴道分娩者以轻型早剥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胎盘早剥发生时尚未临产者以剖宫产为主,宫口开全后以阴道分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未临产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者多为胎死宫内或胎儿畸形或孕周小分娩后不能存活等放弃儿或拒绝剖宫产者,即使重型胎盘早剥在严密监测下可经阴道分娩.孕周<35 周母儿情况稳定者可短期保胎促肺,视宫颈成熟情况选择阴道分娩.(4)引产过程中出现的过强过频宫缩或者胎心率的改变要高度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需积极处理.结论 (1)重型胎盘早剥,发病后病情稳定,无需抢救胎儿时即便尚未临产,可行阴道分娩.(2)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选择胎盘早剥患者分娩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孕龄、早剥发生时间、出血、凝血功能、胎儿宫内状况等.

  • 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临床意义

    作者:胡范彬;周新华;张海青;李宝兰

    目的 探讨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临床医师角度对病理报告分为明确诊断、提示性诊断和非特异性诊断,并依此分类对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110 个病灶111 例次CT 引导肺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率、提示性诊断率、非特异性诊断率分别为66.67%、10.0%和23.3%.恶性肿瘤、良性病变的明确诊断率分别为87.0%(67/77)和41.2%(7/17);提示性诊断率分别为6.5%(5/77)和17.6%(3/17);非特异性诊断率分别为6.5%(5/77)、41.2%(7/17).11 例肺穿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的肺癌组织学类型比较,8 例一致,3 例不一致.结论 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对肺部占位病变有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作用,而非特异性病理诊断不能除外恶性肿瘤.

  • 自制微创稳定系统固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罗轶;彭永岳;黄燕峰;施慧鹏

    目的 用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试自制微创稳定系统(LISS)固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30 具新鲜股骨标本,按改良Evans(Evans-Jensen)分型造成股骨转子部不稳定骨折,分别采用LISS(试验组A)和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DHS)(对照组B)内固定,对比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检验股骨转子部骨折固定后抗压、抗弯和抗扭能力.结果 LISS 整体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常用DHS 钉,能十分有效对抗股骨抗拉、抗压、抗旋、剪切和内翻应力,各项力学指标试验A 组均优于对照B 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ISS整体生物力学性能优越,比DHS 钉占有较大的优势.LISS 不但结构设计合理,固定坚强牢靠,而且操作方便,能实现小切口微创植入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 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祁宏;董彦文

    目的 观察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 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0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450 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 中静脉输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 段改变、血清一氧化氮(NO)、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73.0%)(P <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3.5%)优于对照组(75.0%)(P <0.05);观察组血清NO 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hs-CRP 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FIB 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临床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80例山西汉族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RET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作者:李雪静;赵文英;张全斌;马云霞;高伟华;郭珍平;王鹏飞;周永安

    目的 研究80 例山西汉族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SCR)患儿RET 基因7、12、13、15 号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s polymorphisms,SNPs)与HSCR 发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山西省80 例汉族散发性HSCR 患者和80 例汉族健康儿童进行RET 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差异.结果 RET基因7 号外显子A432A(GCA→GCG)位点存在多态性,病例组和对照组中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 =5.668,P <0.05),风险等位基因为G 等位基因,OR =3.05,95%可信区间为1.218 ~7.639;RET 基因13 号外显子L769L(CCT→CTA)位点存在多态性,病例组和对照组中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χ2 =37.458,P <0.01),风险等位基因为G 等位基因,OR =4.632,95%可信区间为2.832 ~7.577.7 号外显子D489N(GAC→AAC),15 号外显子S904S(TCC→TCG)存在多态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中P >0.05,该位点与疾病无显著相关性.其余已报道多态位点本次试验未发现.结论 RET 密码子A432A、L769L 的基因多态性与80 例山西汉族HSCR 患儿的发生密切相关.

  • 植入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杜瑞;农鲁明;周栋

    目的 评价单一节段行腰椎管扩大成形加植入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DI-AM)与单纯行腰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不同.方法 采取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8 年12 月至2010 年5 月我科治疗的29 名患者分为A、B 两组,A 组12 例,B组17 例.A 组12 例患者采用腰椎管扩大成形加DIAM 植入方案,B 组17 例患者采用单纯腰椎管扩大成形方案.两组中,L4/5 椎间隙为手术操作常见的节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 线片,测量植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的高度、棘突顶距、椎弓根间距离以及Cobb 角.并通过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的椎间隙的高度、椎弓根间距离及Cobb 角等影像学数据的变化不显著(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 的随访中,A 组椎间盘后缘高度明显高于B 组,长期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前及术后的椎间隙高度变化不显著(P >0.05).长期的随访结果表明,A 组的腰背部疼痛平均VAS 评分(2.06 分)明显优于B 组(3.23 分)(P <0.05).A 组患者手术满意,无相关并发症及DIAM 植入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腰椎管扩大成形加DIAM 植入是一种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缓解腰背部疼痛比单纯腰椎管扩大成形效果更显著.

  • 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对大鼠肝切除后早期肝衰竭的治疗作用

    作者:严栋梁;邵伟斌;朱斌;钱益;袁岱岳;郝清亚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在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将5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85%肝切除对照组、脾切除处理组、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脾切除加异甘草酸镁处理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异甘草酸镁处理组和脾切除加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腹腔内注射异甘草酸镁(100 μg/ml)1 ml/100 g,其余各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ALT、AST 变化、门静脉压力变化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各处理组的ALT、AST、门静脉压力均较肝脏手术切除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但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较肝切除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可能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残肝细胞损害对大鼠85%肝切除术后早期肝衰竭产生治疗作用.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疗效及机制探讨

    作者:郗海涛;陈琳;黄红云;张峰;刘彦铖;陈娣;王庆苗

    目的 探讨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2005 年8 月至2009 年5 月收治的确诊Friedreich 共济失调患者11 例,采用胚胎嗅鞘细胞脊髓内或脑内移植治疗.其中4 例在全麻下行脊髓内细胞移植手术,7 例局麻下行脑内细胞移植手术.术前和术后2 ~4 周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价其治疗结果.结果 2 ~4周后11 例患者ICARS 由术前50.73 ±21.80 降至45.27 ±23.99(P =0.004).脊髓内移植和脑内移植两组患者评分改善无差异(P =0.104).改善主要表现在行走能力、步态、站立平衡方面.术后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其中8 例患者进行半年以上的远期随访,4 例平衡及行走功能仍有改善,MRI 复查显示脊髓或脑无明显变化,移植部位及其周围未发现新生肿瘤、出血、水肿、囊性变形成、神经结构破坏、感染等病理改变.4 例患者病情平稳.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Friedreich 共济失调能够使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生活质量相对提高.脑内移植和脊髓内移植结果无明显差异.验证脑内存在神经网络修复关键点,细胞移植到此部位,可能对整个大脑、小脑、脊髓神经网络功能产生广泛双向调节.

  • 微小病变肾病患者恢复期足突超微结构的改变

    作者:张宜苗;初荣;柴立军;王素霞;刘刚

    目的 观测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在肾病期、部分缓解期、完全缓解后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蛋白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7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穿刺及外院送检标本确诊为MCD 的患者29 例,其中肾病期10 例、部分缓解期13 例、完全缓解后6 例,以6 例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在透射电镜下观测足突平均宽度、每10 μm 肾小球基底膜(GBM)上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对应GBM 的百分比以及高度与宽度比值分别≥0.5、1.0 的"脊"的个数和形态.结果 MCD 患者在病变的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足突融合.无论是在肾病期,还是在部分缓解期和完全缓解后足突平均宽度、每10 μm GBM 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GBM 百分比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 <0.05);足突平均宽度和足突融合的GBM 百分比与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r =0.65、r =0.69,P <0.001),单位GBM 上的足突数与蛋白尿程度呈负相关(r =-0.52,P <0.001);每10 μm GBM"脊"数,随蛋白尿减少而增加:当"脊"高度定义为≥0.5 时,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当"脊"高度定义为≥1.0 时,完全缓解组仍少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 MCD 患者中,随着尿蛋白量的减少,足突宽度变窄、足突融合对应的GBM 比例下降、足突数量增多.蛋白尿转阴在前,足突恢复在后.随着恢复程度的增加,"脊"的高度也在增加.

  • 曲马多预防神经外科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会文;侯春梅;张雪梅;韩如泉

    目的 观察曲马多预防神经外科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100 例择期神经外科幕上肿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1 ~0.2 μg· kg-1 · min-1 和丙泊酚泵注,吸入七氟醚.于缝皮前静脉给予1.5 mg/kg 曲马多或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和苏醒时间及要求镇痛的例数、曲马多用量和不良事件.分别于苏醒后15 min、30 min、60 min 和120 min 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曲马多组要求镇痛例数(8/50 vs.25/50)、曲马多用量(28.3 mg vs.51.1 mg)和寒战例数(3/50 vs.12/50)低于对照组(P <0.05);15 min、30 min VAS 评分对照组高于曲马多组(P <0.05);两组患者各时点Ramsay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曲马多可以有效预防开颅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亦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槲皮素对宫颈癌HeLa 细胞STAT3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陈娇;张蔚;敖良飞;王丹莉;余珍贵

    目的 初步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 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槲皮素对宫颈癌细胞中STAT3 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T-PCR 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作用人宫颈癌HeLa 细胞中STAT3 mRNA 的表达,并以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凋亡细胞内STAT3 和磷酸化STAT3(P-STAT3)的改变.结果 槲皮素处理HeLa 细胞后,当槲皮素浓度从6.25 μmol/L 增加到50 μmol/L,相同时间HeLa 细胞内STAT3 mRNA 表达逐渐降低,除6.25 μmol/L 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外,余差异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处理24 h 后,STAT3 mRNA 表达量与给药浓度呈负相关,r1 =-0.861,P =0.000;各时间段不同浓度组(6.25、12.5、25、50 μmol/L)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时间变化,相同浓度组中STAT3 mRNA 表达明显降低,在给予6.25 μmol/L 槲皮素后,STAT3 mRNA 的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r2 =-0.539,P =0.000.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到STAT3 蛋白及磷酸化水平随槲皮素浓度及时间增加表达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槲皮素能明显抑制HeLa 细胞的生长;槲皮素可抑制细胞内STAT3 表达,从而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 信号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

  •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作者:李静;黄亮;周飞国;晏建军;刘才峰;严以群

    目的 探讨肿瘤型丙酮酸激酶M2(M2-P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病理联系.方法 35 例取自2004 年1 月至2007 年6 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经病理学证实为胰腺癌的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切片用抗肿瘤型M2-PK 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出现黄染都被判为阳性,采用半定量法将染色强度分为未染色、弱阳性和强阳性三个等级,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为0、<30%、30% ~60%、>60%和100%五个等级.结果 35 例标本中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均为100%,肿瘤细胞呈弱强度染色者7 例,强染色者28 例.高中低分化标本中强阳性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72.7%、83.3%和83.3%,淋巴结阴性和阳性标本中强阳性例数所占比例均为80.0%,无远处转移和有远处转移标本中强阳性比例均为80.0%,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标本中强阳性比例分别为85.7%、76.5%、83.3%和80.0%,以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型M2-PK 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其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无明显相关性.

  • 肾功能受损在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聂颖;王贵松;冯新恒;李昭屏;陈宝霞;朱丹;高炜

    目的 探讨肾功能受损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 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根据患者有无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46 例)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119 例).对两组间临床特征、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以及各项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70.35 ±9.13)岁vs.(62.64 ±10.09)岁,P <0.001].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相比,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肌酐水平亦明显升高[(111.31 ±34.11)μmol/L vs.(98.07 ±21.76)μmol/L,P =0.019].两组患者肌酐清除率(CrCl)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处于较低水平,且舒张性心力衰竭组CrCl 和eGFR 均显著低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56.49 ±21.37) ml/min vs.(67.46 ±23.27)ml/min,P =0.007;(60.28 ±18.00) ml· min-1 · (1.73 m2 ) -1 vs.(67.29 ±17.83) ml· min-1 · (1.73 m2 ) -1,P =0.027].在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中,左心房直径和面积在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均较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明显增大[(40.17 ±6.99)mm vs.(37.20 ±4.50)mm,P =0.010;(23.24 ±7.77) cm2 vs.(20.18 ±3.73) cm2,P =0.014],而E/A 和E/Em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功能受损及由此所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的程度可能在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咪达唑仑对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作者:巩文怡;朱江帆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咪达唑仑对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600 例,年龄18 ~60 岁,ASA 分级Ⅰ~Ⅱ级,分为四组:对照组(C 组),咪达唑仑组(M 组),曲马朵组(T 组),曲马朵+咪达唑仑组(T +M 组),每组150 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各组均以丙泊酚2.0 ~2.5 mg/kg,芬太尼3 ~4 μg/kg,琥珀胆碱1.5 mg/kg 以及3 ml 等容量未知药液进行麻醉诱导.C 组和T 组未知药液为生理盐水,M 组和T +M 组为咪达唑仑0.04 ~0.05 mg/kg,手术结束时肌注相同容量(3 ml)的生理盐水(C 组)、咪达唑仑0.03 mg/kg(M 组)、曲马朵1.5 ~2.0 mg/kg(T 组)、咪达唑仑0.03 mg/kg +曲马朵1.5 ~2.0 mg/kg(T +M 组).术中均以丙泊酚100 ~200 μg· kg-1 · min-1 静脉维持及根据麻醉深度追加芬太尼1 μg/kg,并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 μg· kg-1 · min-1 维持肌松.对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 进行恶心呕吐、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0 ~24 h 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M 组较C 组、T 组、T +M 组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 +M 组较C 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0 ~24 h 疼痛VAS 总分及2 级以上疼痛的发生率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但不能降低使用曲马朵时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在镇痛方面,咪达唑仑和曲马朵同样未体现其优越性.

  • 帕金森病幻觉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蓉;冯涛;刘萍;陈彪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中幻觉的发生率以及幻觉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亚型与幻觉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病门诊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共163例,将患者分为幻觉组和无幻觉组.分别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hen-Yahr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帕金森疲劳量表(PF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等对PD患者进行评测,并比较PD幻觉组和无幻觉组的差异.应用K型聚类分析的方法对PD患者进行亚型分析,比较各亚型之间幻觉的差异.结果 163例PD患者中有幻觉者共20例(12.27%).PD幻觉组与无幻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病年龄、病程、部分远期并发症(开关现象、剂末现象)、UPDRS运动部分评分、睡眠评分、疲劳评分、MMSE评分和MoCA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幻觉组异动症比例(35.0%)显著高于无幻觉组(9.1%).PD幻觉组在姿势稳定评分、H-Y分期、UPDRS第1分量表(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UPDRS第2分量表(生活)评分、HAMD评分以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方面均显著高于无幻觉组.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为PD幻觉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幻觉是PD各亚型均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姿势不稳、疾病严重度、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抑郁是PD幻觉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抑郁是PD幻觉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三种人胚胎许旺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洪美;胡琴;姜晓荣;肖娟;任玉水;陈琳;黄红云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培养方法对许旺细胞纯度影响.方法 应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方法对10 份人胚胎样本的坐骨神经分别采用植块培养法、差速贴壁法、分次消化法进行培养观察.并采用S100 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许旺细胞,Hoechst 染色标记细胞核,统计许旺细胞纯度.结果 三种培养方法其获得的细胞纯度分别为:分次消化培养法为90%,差速贴壁法为75%,植块培养法为67%,分次消化培养法获得的细胞纯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 分次消化培养法较差速贴壁法、植块培养法更易获得高纯度许旺细胞.

  • Wnt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戴颖青;章琼;马恒辉;刘琦;石群立

    目的 检测Wnt 信号通路成分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及与肿瘤FIGO 分期、病理分级、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PV)二步法检测60 例卵巢浆液性腺癌中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并运用χ2 检验分析其与肿瘤FIGO 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运用Spearman 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β-catenin 的表达与FIGO 分期相关,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组(P =0.003);与病理分级无关(P =0.817);与患者预后相关,β-catenin 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 =0.034),晚期(Ⅲ、Ⅳ期)患者中β-catenin 与预后无关(P =0.495).(2)cyclinD1 的表达与FIGO 分期无关(P =0.829);与病理分级相关,高级别组的阳性表达高于低级别组(P =0.017);与患者预后相关,cyclinD1 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 =0.009),晚期(Ⅲ、Ⅳ期)患者中cyclinD1 与预后相关(P =0.039).(3)cyclinD1 与β-catenin 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14),两者的共同阳性率为56.67%,共同阴性率为13.33%.结论 Wnt 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yclinD1 可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作用,两者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检测其表达情况有望指导临床工作.

  • 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老年性痴呆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王运良;尹红蕾;娄季宇;韩冰;耿爽;刘亚君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干预组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续7 d,造模1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和姜黄素给药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结果 AD对照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姜黄素给药组大鼠较AD对照组第2~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姜黄素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小胶质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5);姜黄素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小胶质细胞较AD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姜黄素能够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所致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权;张红;冯志松;王显飞;贺莉

    目的 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48 例AAC 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三组患者均在采取综合措施基础上分别加用以下药物.A 组(50 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B 组(45 例):口服甲硝唑片;C 组(53 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和甲硝唑片.分别观察腹泻的疗效与腹痛、腹胀和纳差等伴随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后腹泻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 组76.0%,B 组7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94.3%,与B 组和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同时在缓解AAC 伴随症状方面亦较单服甲硝唑片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和甲硝唑片是治疗AAC 的有效方法,较单一类药物应用疗效佳.

  • 比例辅助通气治疗幼兔胎粪吸入的肺组织病理观察

    作者:武荣;周海燕;李娜;巨容;封志纯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幼兔胎粪吸入的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将30只日龄20 ~30 d 的幼兔随机分为灌入胎粪后实施比例辅助通气组(PAV 组)、灌入胎粪后实施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SIMV 组)、灌入胎粪后不予通气组(MAS 对照组)以及灌生理盐水不予通气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于灌后8 h 处死.观察湿干重比及病理大体评分,光镜下观察肺损伤程度.结果 (1)四组间肺组织湿干重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7.900,P =0.000),PAV 组湿干比较MAS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V 组湿干重比较SIMV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V 组与MAS 组湿干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5); (2)四组之间肺损伤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8.125,P <0.05).SIMV 组与MAS 组肺损伤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3),PAV 组评分较SIMV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V 组评分较MAS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兔胎粪吸入机械通气治疗应用PAV 时所致的肺损伤程度较应用SIMV 时小.

  • 脑脊液蛋白四连接素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尔松;胡锦;匡雄辉;奚才华;姚海军;胡杰;呼建文;江澄川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蛋白四连接素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了解四连接素有无可能成为DBS治疗PD的生物标记物.方法 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C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技术分析PD患者脑脊液中四连接素和载脂蛋白A-I在DBS治疗围手术期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围手术期的变化及随访期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围手术期,DIC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均显示DBS后四连接素和载脂蛋白A-I未出现明显改变,而随访期,四连接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载脂蛋白A-I的表达水平基本平稳.当DBS治疗停止后,四连接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载脂蛋白A-I却无此现象.结论 四连接素的表达变化与DBS治疗有关,有可能成为DBS治疗PD的生物标记物.

  • 融合蛋白TAT-NEP1-40对PC12细胞氧糖剥脱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唐旭;张雪霞;江洪波;苟兴春

    目的 观察融合蛋白TAT-NEP1-40的细胞转导功能及其对PC12细胞氧糖剥脱模型(OGD)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含80 nmol/L浓度TAT-NEP1-40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60 min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细胞转导功能;以Na2S2O4造成缺氧合并缺糖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分别给予TAT-NEP1-40、TAT-β-gal及β-gal等进行处理,利用MTT比色法、FCM法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情况并计算保护率,观察TAT-NEP1-40对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1)TAT-NEP1-40蛋白能跨细胞膜进入PC12细胞;(2)该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大保护率为66.8%;(3)该蛋白能提高PC12细胞拟缺血损伤时的存活率,TAT-NEP1-40较OGD模型组高,活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0.05±1.83)%、(77.10±2.00)%,P<0.05.结论 融合蛋白TAT-NEP1-40具有细胞转导功能,对体外模拟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神经导管结合神经片段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作者:杨华清;张志军;王建华;敖强;王世杰;刘强

    目的 研究神经片段结合神经导管治疗外周神经缺损,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重建的解决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 只成年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A、B、C 组,分别为神经自体移植、与含有神经片段的神经导管和单纯导管移植桥接大鼠10 mm 神经缺损,各组间在形态学、电生理、组织学进行比较.结果 B 组大鼠移植侧肢体足迹实验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为-81.20 ±2.81,神经干传导速度为(28.93 ±5.07)m/s、动作电位的振幅为(5.46 ±2.76)mV,再生神经中段检查髓鞘化轴突密度为(3953 ±468)/视野,髓鞘面积为(2.77 ±0.83)μm,与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含有神经片段的神经导管组织工程移植体桥接神经缺损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与神经功能恢复的良好作用,效果优于单纯神经导管移植.

  • 凋亡相关因子TNF-α、Bcl-2及Bax 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表达

    作者:马晓辉;王继东;梁显泉;徐玉荣;孙明霞

    目的 观察脓毒症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30 只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n =20)及正常对照组(n =10).以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成功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3 h 及12 h 处死大鼠,石蜡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取血清ELISA 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造模12 h Bcl-2 及Bax 蛋白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并计算两种蛋白的累积吸光度值.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3 h 开始出现脓毒症的相关表现;3 h 及12 h 肺组织石蜡切片HE 染色可见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肺血管充血,肺泡萎陷,炎细胞渗出,并随着观察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对照组与模型组血清(3 h 及12 h)TNF-α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510 ±0.0038、0.7392 ±0.0526 及0.4203 ±0.0256;对照组与模型组2 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P =0.000),模型组在2 个观察时间点的TNF-α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免疫组化结果可见Bcl-2 蛋白及Bax 蛋白在对照组及模型组12 h 均有表达,但Bcl-2 表达在对照组高于模型组(P =0.002),而Bax 表达在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 =0.012).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肺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影像学评估方法

    作者:董乐乐;左强

    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CT 的简单、实用的影像学分类方法,来评估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方法 48 例腰椎疾病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共置入224 枚螺钉.术后行椎弓根CT 扫描并且随访3 个月行Oswestry 评分、记录相关并发症.两名观察者对影像资料进行判读,按照研究设计的分类系统进行评估,并行相应的治疗.结果 按照本分类系统统计:安全的螺钉位置占76.8%(172/224);可接受的螺钉位置,也就是穿出方向分类中的Ⅰ度占12.5%(28/224);不可接受的螺钉位置,也就是穿出方向分类中的Ⅱ度占10.7%(24/224).存在神经根放射痛的病例占6.2%,并且根据分类系统给予相应治疗.结论 本分类系统在影像学评估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和统一临床评估标准提供了参考.

  • 高原去势大鼠松质骨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德元;高文魁;白峰;王伟;李智钢;闫自强;马力夫

    目的 观察高原低氧环境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松质骨骨密度、力学性能及骨小梁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用纯种SD 雌性大白鼠72 只,随机分为高原去势组和平原去势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对照组.术后分别在海拔高于3000 m 的高原和低于500 m 的平原饲养.并于术后1 个月、3 个月和6 个月测量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和腰椎生物力学强度,并行Micro-CT 分析.结果 3 个月时,高原和平原饲养的去势大鼠骨密度下降较为显著(P <0.05),且高原去势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平原去势组(P <0.05),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 >0.05).6 个月时,除平原对照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其他三组骨密度均有显著降低,且高原去势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生物力学检测发现,去势6 个月以后,高原去势组、平原去势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对照组抗压强度较去势后1 个月分别降低29.48%、24.85%、15.63%和3.98%,高原去势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1).Micro-CT 分析显示,高原去势组大鼠骨的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数目(Tb.N)显著低于其他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则较其他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可引起骨代谢异常,并加速骨质疏松发展的进程,应用Micro-CT 分析有助于研究高原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小梁结构变化.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5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芳芳;王娟;滕银成

    目的 观察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 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ER、PR、P53 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 的阳性表达率在Ⅱ~Ⅲ期、深肌层浸润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P <0.05).且E-cadherin 的低表达与低分化(G3)有关.相反,N-cadherin 在Ⅱ~Ⅲ期、G2 ~G3 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 <0.05);在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有附件转移及脉管瘤栓组表达率也有上升趋势.ER、PR 的阳性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而P53 的阳性表达率则升高.Bivariate 相关性分析显示E-cadherin 与ER、PR 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cadherin、ER、PR 的表达下调和N-cadherin、P53 的表达上调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 高压氧对槲皮素逆转肺腺癌A549/DDP细胞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王玉波;卢兆桐;张庆广;高学军;张连国;刘洪建;刘建伟;周兆波;徐海涛

    目的 探讨高压氧环境下槲皮素在体外对肺腺癌A549/DDP 细胞株耐药的逆转及其对P-gp 和survivin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 法测定槲皮素在高压氧环境下对A549/DDP 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法(FCM)检测高压氧环境下A549/DDP 细胞P-gp 和survivin 蛋白的表达.结果 槲皮素在高压氧环境下使DDP 对A549/DDP 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从(31.34 ±2.99)μg/ml 下降至(7.56 ±0.87)μg/ml,其逆转倍数为4.15;高压氧处理A549/DDP 细胞对P-gp 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 >0.05),处理组AFI 值为4.22 ±0.11,对照组AFI 值为4.42 ±0.03;但能够显著降低survivin 蛋白的表达(P <0.05),处理组AFI 值为2.52 ±0.11,对照组AFI 值为3.96 ±0.13.结论 高压氧能增强槲皮素对肺腺癌A549/DDP 细胞MDR 的逆转作用;其增强作用可能通过降低survivin 蛋白的表达实现.

  • 不同亚型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娄凡;曹丹;罗晓光;任艳

    目的 评价不同亚型的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分析P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连续就诊和住院的原发性PD患者共107例,分为震颤为主型(47例)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IGD)为主型(60例),以直接会见方式采用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其睡眠状况、运动功能、抑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PIGD为主型PD患者帕金森睡眠量表总评分(115.72±19.28)显著低于震颤为主型PD患者(125.28±13.68)(P=0.003).在各项的比较中,两组在夜间睡眠情况(PDSS-1)、入睡困难(PDSS-2)、睡眠维持(PDSS-3)、夜尿情况(PDSS-8)、肢体疼痛(PDSS-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快速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而两组白天过度嗜睡(EDS)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IGD为主型PD患者睡眠障碍与UPDRSⅢ、抑郁及左旋多巴日剂量相关,而与H-Y分期、EDS、MMSE、不宁腿综合征(RLS)及病程等无显著相关;震颤为主型PD患者睡眠总质量与H-Y分期及MMSE总分相关,而与其他因素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PIGD为主型较震颤为主型PD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入睡困难、片段睡眠、夜尿症、夜间肢体疼痛等,可能与PD不同亚型的临床异质性相关.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 一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基因新突变报道和临床分析

    作者:莫桂玲;胡朝晖;喻长顺;詹益鑫;朱庆义

    目的 对一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发生的DMD 基因突变(c.9760_9781dup22/p.Pro3261LeufsX5)进行报道,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联合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和基因测序技术的方法,对DMD 患儿进行DMD 基因分析.结果 MLPA 技术检测到患儿DMD 基因67 号外显子发生缺失突变,通过PCR 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证实患儿发生的是67 号外显子的微小突变(c.9760_9781dup22/p.Pro3261LeufsX5).结论 67 号外显子的微小突变(c.9760_9781dup22/p.Pro3261LeufsX5)是一种新突变,此突变可能与DMD 疾病发生及智力障碍表现相关.

  • 深低温冷冻对鼠异体异位气管移植体免疫调节的影响

    作者:闫小龙;韩静;周勇安;姜涛;韩勇;汪健;倪云峰;赵晋波;李小飞

    目的 研究应用深低温冷冻处理气管移植体,异体异位移植后移植体的结构变化,并观察术后CD3 阳性淋巴细胞在移植体中的浸润情况,探索应用深低温冷冻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取SD 大鼠5 个环气管段冷冻后作为供体气管移植体,行冷冻或未冷冻同种异体异位移植于Wister 大鼠腹腔大网膜内.64 只Wister 大鼠按接受移植体是否在术前行深低温冷冻及术后处死时间,等分为8 组,于术后1 周、4 周、8 周、12 周分别取标本行大体及病理学检查,组织学半定量测定上皮、软骨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CD3 阳性淋巴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 冷冻组气管移植体管腔通.度优于未冷冻组(P <0.01);1、4、8 周两组比较,冷冻组上皮积分低于未冷冻组(P <0.01),而软骨形态结构积分较未冷冻组高(P <0.01);冷冻组软骨积分不随术后存活时间延长减低,未冷冻组上皮积分与术后存活时间成反比,且该组软骨形态结构积分与术后存活时间成反比.CD3阳性细胞浸润主要见于黏膜下层及气管环间,可见于气管软骨,冷冻组CD3 阳性细胞浸润数积分低于未冷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异体异位移植后,气管移植体管腔结构保持良好,可长期存活,深低温冷冻可降低气管移植体的抗原性,减轻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 软骨素酶ABC 增加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长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海龙;彭江;卢世璧;项良碧;张莉;赵斌;眭翔;许文静

    目的 应用软骨素酶ABC 去除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中不利于神经再生的物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评价去除CSPG 对修复缺损距离的影响.方法 经软骨素酶ABC 处理后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20 mm 坐骨神经缺损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为未经酶处理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B 组),术后3 个月,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 术后3 个月,两组都出现残足情况,A 组仅一只大鼠出现残足,而B 组6 只大鼠出现残足.据Wall 自残标准评分,两组进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3 个月,A 组10 只大鼠8 只出现钳夹痛觉实验阳性,而B 组仅1 只大鼠出现阳性反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χ2 =4.42,P <0.05).在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恢复率和小腿三头肌肌湿重方面,两组比较A 组均优于B 组(P <0.05).进行近端与远端吻合口HE 染色A 组神经纤维结构优于B 组.结论 经软骨素酶ABC 处理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可以有效地增加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长度.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NT-proBNP 浓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作者:古忆;卢新政;周建松;夏思良;黄红娟;郑宏健;秦晓毅;曹克将;黄峻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ys-C)、NT-proB-NP 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及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70 例,女65 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根据BMI 将患者分为三组:BMI 正常组(BMI <24 kg/m2 )、超重组(BMI 24 ~28 kg/m2 )及肥胖组(BMI >28 kg/m2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NT-proBNP 浓度,探讨其与BMI 的相关性及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 (1)肥胖组患者血浆RBP 水平[(70.45 ±8.74)mg/L]明显高于BMI 正常组[(56.45 ±7.15)mg/L]及超重组[(64.61 ±7.24)mg/L],胱抑素水平[(2.78 ±0.38)mg/L]明显高于BMI 正常组[(1.90 ±0.48)mg/L]及超重组[(2.39 ±0.41)mg/L],血浆NT-proBNP 水平[(1536 ±69)ng/L]明显低于BMI 正常组[(1857 ±145)ng/L]及超重组[(1726 ±115)ng/L](P 均<0.01);(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 与BMI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0.621,P <0.01;r =0.680,P <0.01),且随肥胖程度加重而逐渐增高;NT-proBNP 与BMI 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0.865,P <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BP、Cys-C 水平均随BMI 增加而增加,而NT-proBNP 随BMI 增加而降低,联合检测血浆NT-proBNP靇_氋;_岪、Cys-C、RBP 水平有利于肥胖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 自制简易自动拉钩在浅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军玲;郑兴梅;李春明;赵作钧

    体表肿物尽管表浅,但均有一定深度,因此浅表肿物切除术往往需要有一个助手在术中帮助用拉钩显露肿物.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手术往往很难进行.目前的自动拉钩多数为腹腔、胸腔、阴道、直肠等深部手术设计,不适合浅表手术[1-3] .尽管有为浅表手术而设计的自动拉钩的专利,但市场上没有成品出售.文献多数为自行设计自己使用的表浅自动拉钩[4-6] .我们用克氏针结合硅胶引流管做成简易的自动拉钩,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充分显露肿物,独立完成手术,介绍如下.

  • 肺腺癌脑膜癌病十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范彬;高远;李宝兰

    脑膜癌病(meningeal metastases)又称癌性脑膜炎(neoplastic meningitis)或软脑膜癌病(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是以脑和脊髓的软脑(脊)膜内转移性肿瘤细胞弥漫性或多灶性、局限性为特点,可有(无)脑和脊髓实质内转移性肿瘤结节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神经系统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致死率较高[1-2] .在引起脑膜癌病的原发肿瘤中,肺癌占22% ~36%,而肺腺癌脑膜癌病又占肺癌脑膜癌病的50% ~56%[3]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我院2001 年1 月至2010 年10 月诊治的10 例肺腺癌脑膜癌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部表现的临床观察

    作者:袁玮;张旭乡;刘大川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临床表现多样,以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及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尤其抗dsDNA 抗体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受损器官有关节、皮肤、肾脏和脑.眼部损害虽然不是SLE 免疫介导损伤的主要目标,但是SLE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眼部疾病发生.本文分析了2007 年8 月至2008 年9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SLE 患者20 例,对SLE 患者的眼部表现进行的临床观察.

  • 128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作者:叶飞;续晋铭;查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被血栓或外源栓子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大多数PE 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1] .PE 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导致检出率低,文献报道[2] ,未治疗的PE 塞死亡率高达30%,经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后,死亡率可下降至3% ~10%.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0 例经128 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128-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128-SCTPA)诊断为PE并经临床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PA 技术在PE 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脊髓电刺激外科电极植入术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唤醒的应用

    作者:李维方;栾国明;王保国;王双燕

    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唤醒麻醉指在全凭静脉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要求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完成某些神经测试及指令动作的麻醉技术[1-2] .脊髓外科电极植入术中需要患者正确反应外科电极植入到相应脊髓节段刺激后的感觉,从而确定外科电极植入的佳脊髓节段位置.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唤醒能使患者能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完成感觉测试,为手术成功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1-3] .现将在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性疼痛行脊髓外科电极植入术唤醒麻醉2 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汪坚敏;吴莘;钱立;朱健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前三位疾病之一,因脑卒中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残障后,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如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中多见的便是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如何减少或避免SAP 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1-2] .本研究通过对我科2007 年6 月至2010年5 月住院的312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SAP 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SAP 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癫痫患者立体定向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惠荣;吕浩;刘永勤

    脑立体定向手术创伤小,定位精确,手术时间短,对麻醉要求极高,既要保证镇痛,患者不能发生体位变化,不能癫痫发作,还要保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因此镇痛药的选择尤为重要.氟比洛芬酯是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超前镇痛和靶向镇痛的作用,且作用持久.本文在癫痫患者脑立体定向手术中,比较术前静脉预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的临床镇痛效果,以期探索氟比洛芬酯在该类手术中应用的佳剂量.

  • 超声造影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婉媛;李超伦;王文平;郭大乔;原野;曹佳颖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与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确诊CAS 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查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方法,但常规超声检查受操作者手法、经验及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性有较大差异,超声造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新技术,经静脉超声造影可明显改善血流信号,提高超声检测血流的敏感性.本研究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牛宝荣;李雪梅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通过症状、体征、体格及实验室检查虽然临床可以及时诊断,但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小儿及老年患者病例以及手术前的定位病例中易出现误诊.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和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168 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 先天性横结肠系膜缺损一例

    作者:高杰;张波;李胜

    患者男,70 岁,于2009 年9 月26 日以"壶腹占位"收入山东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患者20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以剑突下为著,放射至右肩背部,伴食欲减退,近10 d 开始出现巩膜、皮肤黄染,伴全身皮肤瘙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直肠前切除一例

    作者:张雪峰;李瑾;郭一君;高广荣;张成

    患者女,73 岁,因"便血3 个月余"来诊.肠镜检查距肛门11 cm 溃疡型肿物,长约5 cm,病理诊断为黏液腺癌.盆腔CT见直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系膜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脏及肺部CT 检查未见异常.

  • 房扑复律后出现"巨R 波型"ST 段抬高一例

    作者:邵婵军;曾国安

    患者男,75 岁,因"反复胸闷,活动后气促一月余加重3 d"而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心率136 次/min,血压130/90 mm Hg,双肺底可及细湿啰音,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6 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心电图示Ⅰ型房扑2∶1下传,心室率132 次/min.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二、三尖瓣血液反流,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血液反流,左心功能减低,肝静脉扩张(考虑淤血肝).血生化示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正常,血尿常规正常.入院后常规行抗凝、利尿等治疗,予毛花苷C、美托洛尔治疗后不能控制心室率,复查心电图仍为2∶1房扑,心室率128 次/min,遂加用胺碘酮口服复律治疗.

  • 肺癌首发阴茎海绵体转移癌一例

    作者:于亮;李海飞;张淑萍

    患者男,81 岁,因阴茎根部疼痛、肿胀1 个月就诊.入院后查体见阴茎呈勃起状,后2/3 部轻度肿胀、变硬,余查体无异常.盆腔部CT 示阴茎双侧海绵体根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物,边界模糊,密度不均,注入对比剂后,肿物呈明显不均质环形强化,病变以左侧为著,大小约3.9 cm ×1.7 cm(图1).行会阴部彩色超声示:阴茎海绵体增厚,回声不均匀,于阴茎根部右侧探及大小约2.4 cm ×1.5 cm,左侧探及大小约2.4 cm ×2.3 cm 的中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RI 0.8.右侧附睾头部探及一大小约1.1 cm ×0.9 cm 的囊样无回声.

  • 巨大左心房黏液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作者:杨东奎;徐海江

    患者女,36 岁,气短、乏力、头晕2 年,不能剧烈活动,突然昏厥,平卧休息后缓解,来院检查.查体: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活动自主,血压正常,颈静脉充盈.

  • 家族性脊髓空洞症一例

    作者:林永忠;孙长凯;包礼平;周佳佳;焦郁;吴旻

    患者男,65 岁,左侧颈肩部及左上肢疼痛、麻木15 年,左上肢无力,伴手部肌萎缩4 年.查体:颅神经未见异常,脊柱侧突,左侧肘关节痛觉缺失,关节粗大,活动受限,C2 ~T4痛觉减弱,触觉存在.左肩带肌、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大小鱼际肌、骨间肌均明显萎缩,左手呈爪形,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4 级,左手伸屈肌力4 级,右侧上肢及双侧下肢肌力均5 级,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未引出,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 征( +).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一例

    作者:陈汉玉;董凌莉

    患者女,21 岁,因"面色苍白1 个月,发热1 d" 于2010 年12 月1 日入院.入院查体:T 39.6 ℃,P 120 次/min,R19 次/min,BP 114/54 mm Hg,神清,贫血貌,皮肤无红斑、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7.59 ×109 /L,红细胞2.13 ×1012 /L,血红蛋白49.4 g/L,血小板85 ×109 /L,生化示白蛋白25.6 g/L,球蛋白53.1 g/L,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正常.血沉140 mm/1 h,C反应蛋白50.5 mg/L,Coomb 试验( ++),ANA( +++),抗nRNP( +),抗Sm 抗体可疑,抗SSA( +),抗心磷脂抗体( +),免疫球蛋白IgG、IgA 升高,补体C3、C4 下降.骨髓细胞学示粒系增生,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幼浆细胞占2%.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心包积液.胸部X 线片示右中肺感染.

  •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一例

    作者:卢万俊;仇圣刚;张家盆;刘静

    患者女,66 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2 个月"于2009 年10 月25 日入院,患者2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躯干为主,呈动作迅速、幅度大,跳跃样,无规律,休息、睡眠时缓解,活动、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病程中无发热畏寒,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抽搐、痉挛,无视物模糊,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 余年,近来血糖控制不佳,无"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史.无头颅外伤病史,有"锁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史(无法行头颅MRI 检查).

  • 胸腔内异位副肝一例

    作者:王保申;刘金山;李林;吴瑞峰

    患者男,46 岁,于2010 年8 月26 日因脑梗死入院,查胸部X 线片发现右肺下叶占位(图1),查胸部CT 考虑右肺下叶良性肿物可能.治疗脑梗死3 周后行手术,术中行胸腔镜探查,发现右肺下叶完全正常,但于膈肌上发现类圆形肿物,包膜完整,表面光滑,无黏连,约10 cm ×8 cm ×7 cm,当时考虑膈肌肿物可能,继续探查时发现膈肌局部缺损,该肿物与膈肌下组织相连,遂改为胸腔镜辅助下开胸手术,打开膈肌探查,肿物自肝右叶长出,有短蒂直径约2 cm,穿过膈肌缺损区,完全位于右侧胸腔,切除肿物,并于短蒂处行肝右叶局部切除,修补肝脏,术后病理报告:标本为肝组织,存在被膜、小叶、汇管区等正常结构,肝细胞灶性脂肪变性,有蒂与正常肝脏相连,符合副肝.

  • 智齿冠周炎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王晓颖;颜兴

    患者女,28 岁,间断发热5 个月.患者5 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午后发热,伴畏寒、寒战,右肩胛区、肩胛间区疼痛,偶有剑突下疼痛,疼痛持续10 ~20 min 后可自行缓解,乏力、头晕,双下肢及双手指腹肌肉疼痛,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每个部位疼痛持续1 周左右可自行缓解.给予莫西沙星及中药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2 个月.2 个月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仍以午后发热为主,劳累后加重,体温波动于37.0 ~39.4 ℃,性质同前,偶有咳嗽、咳白色黏痰;中药治疗无好转,出现左足跟肿痛.

  • 一例弥漫性轴索损伤致失语患者的言语治疗与康复进程

    作者:林爱翠;李雪萍

    患者男,26 岁,2010 年12 月25 日因车祸致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20 d 后神志渐醒,1 周后可下地,后行高压氧治疗患者进一步恢复,现可自己独立行走,遗留右上肢活动受限,言语困难,因无法正常交流,于2011 年3 月7 日入我科进一步康复治疗.入院时无发热咳嗽,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可自控.意识清楚,认知功能减退,失语,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无法进行.头颅CT(2010 年12 月27 日)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头颈MRI(2011 年1 月3 日)示DAI,C4 ~5层面脊髓信号异常,诊断为重度颅脑外伤恢复期.

  • 以腹痛为主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一例

    作者:高玉芳;张翠兰

    患者女,62 岁,农民.主因"多饮、多尿、多食5 年,腹痛,恶心呕吐4 d,意识障碍,呼吸急促4 h"于2009 年9 月18 日17∶00 由神经内科转入我科.患者于5 年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升高,随做OGTT 空腹餐后血糖均高,诊断为"2 型糖尿病".不规则口服降糖药(具体药物不详),未控制饮食,也未系统监测血糖.患者4 d 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隐痛,胃中不适,不欲饮食,当地诊所诊为"急性胃肠炎",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奥美拉唑等药治疗3 d,消化道症状未见好转,上腹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

  • 系统性血管炎伴出血热抗体阳性一例

    作者:陈意;王祥;王彤

    患者男,46 岁.因"发热伴咳嗽、胸痛5 d"于2009 年7 月23 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 d 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高38.7 ℃,以午后明显.伴咳嗽、胸痛,痰不易咳出,胸痛以左季肋部明显.摄胸部X 线片、胸部CT 示两肺片状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肺部感染(图1).急诊以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泰诺等治疗2 ~3 d 后病情略有好转.入院前2 d患者出差后自觉发热、咳嗽加重,伴有盗汗和反酸呕吐等,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 疼痛神经修复学:疼痛治疗新思路

    作者:陈琳;黄红云;左焕琮

    一、全世界努力,但疼痛控制形势依然严峻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目标是2000年让全世界癌症患者无痛,21世纪初十年被WHO定为"攻克疼痛"的十年.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提出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共识,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

  • 神经修复学若干新概念、新名词、新假说

    作者:陈琳;黄红云;左焕琮

    神经修复学是研究以细胞治疗(cell therapy)为核心,以神经修复性药物、神经调控、生物和组织工程等神经塑形(neuroplasticity)手段为基础的综合修复干预策略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领域涉及神经系统损害部分的神经再生、结构修补或替代、神经重塑、神经保护、神经调控、血管发生及免疫调节恢复机制.

  •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Meta 分析

    作者:赵亚娟;陈双郧

    目的 探讨孕前肥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库1980 年至2010 年有关孕前肥胖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并采用RevMan 4.2.10 版本对此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经检索筛选后纳入的有关孕前或者体重超标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文章24 篇,经异质性检验,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综合.结果 表明孕前超重及肥胖增加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OR 值依次为3.08(95% CI:2.58 ~3.69)、2.64(95% CI:2.24 ~3.13)、2.54(95% CI:2.11 ~3.05).结论 孕前肥胖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及巨大儿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妇女.

  • 中国神经修复细胞治疗临床规范(2011年第1版)

    作者: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分会暨中国神经修复学会筹委会

    第一节前言神经修复学(neurorestoratology)是神经科学的一个亚学科,专门研究神经系统损害部分的神经再生、结构修补或替代、神经重塑、神经保护和神经调控恢复机制.神经修复学的目标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