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郑晓娟;杨斐;刘近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诊断及程度判断仍存在很多问题,肝组织病理诊断仍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实验室检查难以做出可靠的诊断.研究发现,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NAFLD各疾病谱均存在一定关联,因此,研究HGF与NAFLD的关系及其如何影响后者的进展,对于更进一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对HGF水平与NAFLD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NAFLD病变程度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

  • 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德山;张振刚;龚开政

    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梗死后主要的病理过程,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而成纤维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替代性纤维化可以减少梗死区域进一步的扩张,维持心室结构完整性,防止心室壁破裂;而非梗死区域的反应性纤维化,则会改变心室顺应性,增加心室壁的硬度,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因此,心肌梗死后理想的治疗是抑制非梗死区域反应性纤维化、诱导梗死区域心肌再生,从而改善心功能.

  • 塌陷性肾小球病研究进展

    作者:赵嘉懿;张文贤;冯杰;刘茂东

    塌陷性肾小球病(CG)之前被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一个亚型.但病理上CG更多表现为足细胞增生和细胞骨架微丝减少直至毛细血管襻塌陷,由此区别于FSGS(足细胞数目减少和细胞外基质积聚而出现节段性或球性肾小球硬化),且在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上CG也都明显区别于FSGS,因此现将其定义为一个新的独立性疾病.

  • 血管内皮祖细胞生物学活性与血管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晶;安毅;于菲;褚现明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持续"的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的能力.EPCs捕获支架,如表面包被CD34+抗体的支架,能够识别循环血液中EPCs表面特异性性结合位点,捕获并促使EPCs归巢、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病变血管内皮修复、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冠脉血流.EPCs的生物学活性是决定EPCs捕获支架临床应用的关键,本文从EPCs生物学特性、功能、冠状动脉微环境对EPCs的调控机制、EPCs捕获支架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EPCs捕获支架的治疗价值.

  • 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作者:王妍妍;李建英;韩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精神、行为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是老年痴呆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肠道菌群作为共生于胃肠道生态系统的大量微生物,可通过肠道微生物-肠-脑轴这一双向交流信息系统与宿主相互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讨论目前的研究结果以阐述肠道菌群在AD病情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了解AD潜在的发病机制,提出新的治疗方法.

  • 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文慧;李东芳;张静雯;鲁涛;孙震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前研究发现CD40/CD40配体(CD40L)系统及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炎性反应过程进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而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通过调控该系统及血清sCD40L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易感性.本文对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脂肪抽吸术导致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一例

    作者:刘楠;练祥忠

    随着脂肪抽吸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脂肪抽吸术已成为整形美容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其并发症多为局部并发症,如血肿、感染、水肿、皮肤麻木、硬结、松弛、凹凸不平、术后疼痛及跛行等,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低并鲜有报道,一旦发生全身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017 年 7 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 1 例脂肪抽吸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15例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作者:邵志鹏;赵松;张仁锋;魏创业;龙勇

    目的 探讨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5例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6058例肺癌患者中15例确诊为肺梭形细胞癌,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8岁,9例有大量吸烟史.CT显示肿瘤平均直径(53.6±20.3)mm,其中2例侵犯相邻结构,12例为外周型.7例患者行PET-CT,肿块平均标准摄取值为12.8±4.3,高于其他同分期的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P=0.003).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接受外科治疗的11例患者中复发和转移较常见,手术治疗患者较非手术者生存时间更长(P=0.01),术后化疗患者较未行化疗手术患者在生存时间未能明显获益(P=0.03).结论 肺梭形细胞癌极为罕见,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对化疗反应差,目前早期手术为主要治疗办法.

  • 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及生活质量调查——基于网络问卷的真实世界研究

    作者:李洪振;亓昕;高献书;秦尚彬;马茗微;张敏;王庆国;李晓颖;白赟

    目的 研究中国前列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真实世界数据.方法 以北京抗癌乐园前列腺癌组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社交媒体电子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TNM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问卷设计基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C30和PR25,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手术治疗患者与放射治疗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直肠不良反应、血液学不良反应、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概率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方法.结果 共收集228例患者信息,接受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包括术后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粒子植入的比例分别为50.0%(114/228)、77.6%(177/228)、80.3%(183/228)、7.89%(18/228)、3.95%(9/228),治疗不良反应前10位为乏力(42.5%,97/228)、大便次数增多(42.1%,96/228)、白细胞减低(39.5%,90/228)、尿频(31.6%,72/228)、夜尿增多(27.6%,63/228)、贫血(20.2%,46/228)、腹泻(19.7%,45/228)、尿急(19.7%,45/228)、性功能障碍(18.4%,42/228)、睡眠质量下降(18.4%,42/228).手术患者漏尿发生率高于放射治疗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7%vs 5.0%,χ2=12.200,P<0.001),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放射治疗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vs 15.0%,χ2=1.140,P=0.286),放射治疗患者治疗中尿频症状和大便次数增多症状均高于手术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vs 30.7%,χ2=0.071,P=0.791;45.0%vs 34.2%,χ2=2.310,P=0.286).针对不良反应的治疗选择居首位的是服用中药(46.9%,107/228).结论 不同治疗手段的不良反应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应根据患者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要求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隐性失血的变化分析

    作者:赵小林;佟训哲;王博;杜骁;杨波;梁智林

    目的 探讨监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和隐性失血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北京老年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结合手术中使用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记录分析术前1 d、术后1、3、5、7 d的HCT、HGB和隐性失血量的变化,进行对照统计研究,并总结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失血情况.结果 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术前1 d、术后1、3、5、7 d的HCT和HGB分别为[(34.82±4.76)%vs(35.76±4.49)%、(30.56±3.31)%vs(30.38±4.75)%、(29.86±3.57)%vs(28.99±3.86)%、(28.28±2.15)%vs(27.46±2.74)%、(29.13±2.11)%vs(28.63±3.97)%;(119.16±14.74)g/L vs(122.56±11.13)g/L、(100.95±10.49)g/L vs(100.14±14.40)g/L、(99.12±11.25)g/L vs(99.70±11.40)g/L、(99.00±6.46)g/L vs(97.17±13.47)g/L、(102.63±6.41)g/L vs(99.30±14.29)g/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HCT术后第5天达低值,生物型组亦同.骨水泥型组HGB术后第5天到达低值,生物型组亦同.术后1、3、5、7 d的骨水泥型隐性失血量低于生物型[(670.25±358.12)ml vs(703.97±402.84)ml、(692.28±394.18)ml vs(741.75±456.25)ml、(549.16±322.52)ml vs(580.39±305.94)ml、(570.72±350.61)ml vs(624.60±355.60)ml],术后第3天、第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1;t=-3.337,P=0.04),术后第1天、第5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术后第5天到达低值,生物型组亦同.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大于手术记录出血量,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HCT、HGB变化值,估算出隐性失血量及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51A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吕峥;贝玉章;卜桂文;邓亮;肖乐;邓炎尧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51A(lncRNA51A)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及浏阳市集里医院神经内科70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70名非AD健康体检者血浆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浆lncRNA51A水平,对2组患者血浆lncRNA51A水平予以t检验,同时,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血浆lncRNA51A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AD组血浆lncRNA51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79±1.05 vs 0.82±0.22,t=30.74,P<0.001).(2)血浆lncRNA51A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r=-0.204,P<0.001).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lncRNA51A水平增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lncRNA51A水平可以反映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 Fournier坏疽临床分析12例

    作者:何睿;齐心;李学松;刘玉村;翟伟;谢昆;李强;周常青;温冰

    目的 总结Fournier坏疽(FG)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的FG患者.结果 共12例FG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11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54岁(21~78岁).10例(83%,10/12)患者有明确病因,其中7例为肛周疾病,1例为阴囊皮肤擦伤,1例为腹膜后脓肿,1例为巴氏腺脓肿.6例(50%,6/12)患者合并糖尿病.除1号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于入院第8天死亡而未予手术清创外,余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清创.中位手术次数7次(3~18次),7例患者接受创面负压吸引治疗(NPWT),中位治疗周期3次(3~7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52.7±17.7)d,6例创面植皮修复,5例直接缝合.6例(50%,6/12)患者存在多重细菌感染,6例(50%,6/12)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和溶血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11例患者均存活,且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坏死性筋膜炎的实验室危险性指标评分是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积极手术清创、经验性广谱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游离植皮可作为阴茎、阴囊重建的推荐方案.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作者:王明镜;许勇钢;丁晓庆;全日城;谌海燕;邓中阳;赵攀;胡晓梅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0例,其中慢性22例(慢性组)、新诊断9例(新诊断组)、持续性9例(持续性组),2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h1、Th2、Th17、Treg、Breg细胞的表达.ITP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ITP患者Th1、Th1/Th2高于健康对照组[(16.88±9.02)%vs(8.83±5.30)%、(10.9±9.08)%vs(4.61±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53,P=0.001;Z=-3.596,P=0.001),Th17、Breg、Th17/Treg低于对照组[(1.02±0.37)%vs(1.41±0.38)%、(1.35±1.37)%vs(2.07±0.86)%、(1.01±0.37)%vs(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41,P=0.002;Z=-5.963,P=0.001;Z=-1.693,P=0.009).新诊断组、持续性组和慢性组3组的Th1、Th1/Th2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12±7.72)%vs(13.11±3.83)%vs(18.75±10.38)%vs(8.83±5.3)%、(11.63±8.77)%vs(7.77±3.43)%vs(12.03±10.65)%vs(4.61±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83,P=0.002;Z=13.363,P=0.004);3组的Th17、Breg、Th17/Treg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91±0.28)%vs(0.98±0.54)%vs(1.07±0.33)%vs(1.41±0.38)%、(1.77±1.58)%vs(1.14±0.52)%vs(1.26±1.54)%vs(2.07±0.86)%、(0.15±0.07)%vs(0.16±0.09)%vs(0.18±0.01)%vs(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04,P=0.018;Z=35.731,P=0.001;Z=3.200,P=0.030);3组Th2细胞和Treg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Th1、Th1/Th2、Th17、Breg、Th17/Tre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免疫发病机制包括T和B细胞功能紊乱,T细胞表现为Th1/Th2与Th17/Treg失衡.不同分型ITP患者免疫细胞表现差异性不明显.

  • 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改善炎症进程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敏;程丽霞

    目的 探讨硫辛酸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潍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组患者分别加用硫辛酸静脉滴注、缬沙坦口服及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尿蛋白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首先进行方差分析,再采用LSD-t检验分别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硫辛酸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组间比较低于对照组[(20.36±4.32)mg/L vs(23.35±5.38)mg/L vs(16.48±3.37)mg/L vs(44.57±7.78)mg/L;(42.13±21.52)mg/g vs(45.78±16.47)mg/g vs(34.62±23.58)mg/g vs(74.72±15.33)mg/g;(4.71±0.78)mol/ml vs(5.17±0.84)mol/ml vs(3.87±1.31)mol/ml vs(5.96±0.96)mol/ml;(2.24±0.98)mg/L vs(2.35±1.17)mg/L vs(1.76±1.26)mg/L vs(2.93±1.15)mg/L;(34.98±6.51)ng/L vs(36.78±9.46)ng/L vs(30.19±13.25)ng/L vs(44.38±12.27)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15、17.373、22.992,P均<0.001;t=10.029、8.906、12.026,P均<0.001;t=6.514、4.128、10.848,P均<0.001;t=5.769、4.999、7.721,P均<0.001;t=4.004、3.238、6.043,P<0.001、=0.001、<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78.62±5.31)U/ml vs(75.28±9.24)U/ml vs(83.31±6.18)U/ml vs(72.13±7.35)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79、2.365、8.412,P<0.001、=0.019、<0.001).且缬沙坦联合硫辛酸组较单用缬沙坦组或单用硫辛酸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MDA、hs-CRP、8-iso-PGF2α 水平低、SOD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7、5.619,P=0.002、<0.001;t=1.996、3.120,P=0.047、<0.001;t=4.333、6.719,P=0.002、<0.001;t=1.981、2.478,P=0.049、=0.007;t=2.039、2.806,P=0.043、=0.006;t=3.533、6.047,P=0.001、<0.001).结论 硫辛酸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状态,具有治疗指导意义.

  • 亲水性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周敏;武东辉;吴亚霖;庞静雯;庄秀妹

    目的 探讨亲水性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阳极氧化法和喷砂碱热法分别构建微纳米形貌钛表面,检测其亲水性.钛片表面接种rBMSC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在培养1、3、5、7 d时检测rBMSCs细胞活性;第7天和14天时检测总蛋白浓度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在第7天时检测成骨标志物ALP、I型胶原(COL1)与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2组水静态接触角、CCK-8、总蛋白浓度以及成骨分化PCR检测指标.结果 阳极氧化组钛表面呈规则有序纳米管阵列,喷砂碱热组呈三维网状纳米多孔结构,二者具有相似的微纳米形貌,阳极氧化组水静态接触角大于喷砂碱热阻[(83.3±2.3)°vs(4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01).相比阳极氧化组,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增殖能力均有所增强,接种3、5、7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阳极氧化组(0.66±0.03 vs 0.52±0.03;1.15±0.06 vs 0.85±0.05;1.58±0.07 vs 1.26±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2、3.845、3.183,P=0.042、0.018、0.033);培养7、14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的总蛋白浓度高于阳极氧化组[(389±45)μg/ml vs(226±32)μg/ml;(1070±59)μg/ml vs(760±65)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9、3.518,P=0.029、0.025);第7、14天时喷砂碱热组钛表面rBMSCs的ALP活性高于阳极氧化组[(2.11±0.32)U/gprot vs(1.00±0.21)U/gprot;(6.13±0.57)U/gprot vs(3.92±0.51)U/gpro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2、2.976,P=0.043、0.041);第7天时,喷砂碱热组rBMSCs中ALP、COL1与RUNX2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阳极氧化组(1.86±0.24 vs 1.00±0.15;2.05±0.16 vs 1.00±0.14;2.28±0.18 vs 1.0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3.383、5.012、5.710,P=0.028、0.007、0.005).结论 相比阳极氧化组,喷砂碱热组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具有更强的促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该过程可能与其良好的亲水性有关.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