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高迁移率族蛋白1:脓毒血症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吕杰;吴先正

    脓毒血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脓毒血症仍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探讨脓毒血症的治疗途径,控制脓毒血症的死亡率,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近年来发现的脓毒血症下游炎症反应中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在炎症反应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总结近年来发现的针对HMGB1的脓毒血症干预途径,以期为脓毒血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远期神经智力发育研究进展

    作者:朱煜;莫绪明

    随着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生存时间不断提升,患儿的神经智力的发育状况也愈加得到重视.先心病手术的脑损伤主要发生于体外循环,其病理生理过程均大多归结为缺氧、缺血再灌注、再氧合损伤.神经功能障碍在远期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以及认知障碍等,早期往往不易发现,具有潜在危害.研究表明,手术年龄越小远期神经智力发育就越好,而相反,在较大年龄行矫治手术的则易影响神经智力发育.

  • 神经生长因子:抗癫痫发作新靶标

    作者:蒋国会;余巨明;王晓明

    既往观念认为神经生长因子类物质具有促神经生长和修复作用,在脑外伤和脑卒中等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近年的研究表明神经生长因子类物质参与调控神经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存活;对神经递质有选择性调控作用,在异常神经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调控轴突、树突生长,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参与癫痫疾病异常神经环路形成从而影响神经细胞兴奋性,具有诱导癫痫反复发作,促癫痫形成的作用.神经生长因子类物质可能是调控癫痫形成和进展的新靶标.

  •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风波

    目的 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在ICU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ARDS患者按病因不同分为:肺源性组(n=36)和肺外源性组(n=66),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纤支镜辅助吸痰治疗前及治疗后2 h的心率(HR)、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28 d死亡情况.结果肺源性组ARDS患者治疗后HR、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压力均明显改善,而肺外源性组患者治疗后2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FiO2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和气道峰压(P peak )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另外,肺源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28 d死亡率均低于肺外源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床边纤支镜辅助吸痰治疗对于肺源性ARDS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疗效不明显.

  • 上海市徐汇区2012~2013年大肠癌筛查实践

    作者:潘霞;王冠中;方德宁;李兴华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特定年龄组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旨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病变,并进行相关干预,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上海市徐汇区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筛查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初筛阳性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肠镜结果进行统计、分类、分析.结果 2012~2013年上海市徐汇区59 437人接受大肠癌筛查,经问卷调查确定为高危人群者7 761(13.04%)人,经大便潜血试验筛查,阳性者3 634(6.11%)人,初筛阳性者总计10 512 (17.66%)人.初筛阳性人群中1 000人接受结肠镜检查,肠镜顺应率9.51%,年龄40~82岁,检出总病变409(40.90%)例,大肠癌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53~82岁,早癌5例,中晚期癌7例,肠镜大肠癌检出率1.20%,进展性腺瘤14例;普通腺瘤132例,非腺瘤性息肉118例,炎症76例,结肠黑变病31例,其他病变26例.结论 大城市大肠癌发病率较高,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个体化筛查需进一步探讨.

  • 乳果糖联合高渗肠清液在结肠镜准备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石国辉;牛向红;吕美光

    目的 考察乳果糖复合肠清液在结肠镜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19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复合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研究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复合肠清液.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者主观接受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道清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次排便时间、肠内容物排清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排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主观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果糖复合肠清液在结肠镜准备中具有更为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和主观接受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移植肾急性排斥患者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序列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新尧;孔晓勤;邢可舟;王建宁;门同义;史浩

    目的 探讨多b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成像特点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灌注相关弥散系数(D*值)、真实弥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移植肾急性排斥患者22例为急排组,移植肾稳定患者22例为稳定组,均行3.0 T MR扫描.肾脏IVIM序列采用7个b值,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肾脏皮质和髓质的ADC值、D*值、D值和f值.结果 在肾皮质上:急排组ADC值[(1 986±301)×10-6mm2/s]较稳定组ADC值[(2 323±213)×10-6mm2/s]明显降低(P<0.01),急排组D*值(17.27±2.48)较稳定组D*值(19.76±1.45)明显降低(P<0.01),急排组D值(1.87±0.24)较稳定组D值(2.03±0.23)明显降低(P<0.05),急排组f值(17.2±4.99)较稳定组f值(20.1±3.50)明显降低(P<0.05).在肾髓质上:急排组ADC值[(1 865±306)×10-6mm2/s]较稳定组ADC值[(2 076±164)×10-6mm2/s]明显降低(P<0.01),急排组D*值(15.74±3.25)较稳定组(17.55±1.45)明显降低(P<0.05),D值和f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VIM序列能够定量反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真实弥散和微循环灌注水平,ADC值和D*值在肾皮质降低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M超在测定胎儿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中的应用

    作者:陈炳华;李晓琴;杨敏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实时三维超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M超(STIC-M超)在测定中孕期胎儿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STIC技术取得胎儿心脏的容积数据,利用离线分析软件对容积数据进行STIC-M超分析处理,获得胎儿心脏的M超曲线图,在其上测量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I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IDs),利用公式LVFS=(LVIDd-LVIDs)/LVIDd×100%计算LVFS,与传统方法获得的LVFS进行对照.结果 对于获取图像质量较满意的65例胎儿进行均数比较发现:STIC-M超所得到的LVFS为:33.20%±7.06%,传统M超测得的LVFS为33.86%±5.33%.通过两组间数据Pearson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系数r=0.927,P=0.000,通过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间95%一致性界限为(4.98%,-6.25%).使用STIC-M超测量LVFS,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ICC值分别为 0.877、0.845,而通过传统方法测量者间及测量者内的ICC分别为 0.794、0.780.结论 STIC-M超可用LVFS测量,与传统M超测量具有相关性,且较传统M超更准确、重复性更好,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可在离线状态下,更方便地进行胎儿的LVFS测定.

  • 原发脾脏NK/T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娜;侯淑玲;赵秀娟;李喜;李丽;连科;王刚刚;张巧花

    目的 提高对原发脾脏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对 1 例合并EB病毒感染的原发脾脏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40 岁,因"脾大6 年,增长迅速伴发热7 个月"入我院,外周血EBV-DNA复制高达5.2×109 copies/ml,无浅表及腹腔淋巴结、肺、肝累及,骨髓象可见6%的异常淋巴细胞,行脾切除术后明确诊断为脾脏NK/T细胞淋巴瘤.术后1个月肝、肺浸润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给予地塞米松15 mg/d+依托泊苷50 mg/d+更昔洛韦500 mg/d,连续10 d,外周血EBV-DNA进行性下降、肝肺病灶减少,达部分缓解.结论原发脾脏NK/T细胞淋巴瘤罕见,以脾脏进行性增大伴发热为主要表现,病情呈高度侵袭性,短期内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多脏器衰竭,病程凶险,预后差.高EB病毒复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依托泊苷联合地塞米松及更昔洛韦作为清除EB病毒、缓解原发脾脏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方法,近期效果显著.但缓解后仍需积极化疗.

  • 应用多层螺旋CT对全肺容积灌注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孙海涛;朱小飞;张霞;谢元忠;柳澄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128层螺旋CT评价全肺动态容积灌注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和肺灌注可视化定性显示.方法 肺实质正常组17例,均无肺功能受损或弥漫性肺病的征象;肺实质异常组15例,其中5例急性肺栓塞,10例患有不同程度肺气肿.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动态容积灌注CT检查,动态容积灌注覆盖范围约20.7 cm,分别计算动态增强图像的肺血流量(PBF)、肺血容量(P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肺实质正常组和肺实质异常组分别对区域性和容积性的PBF、PBV和M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实质正常组内,重力方向上与非重力方向上区域性PBF、PBV和M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肺动态容积灌注能清晰显示灌注缺损区和增强区,尽管有几个肺叶体积较大>20.7 cm的覆盖范围,但是在肺实质正常组和肺实质异常组间动态容积灌注CT的PBF和PBV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128层螺旋CT定量及可视化定性评价全肺动态容积灌注具有可行性,对于全肺的形态和功能学特征仅用一种检查就能进行全面评价.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估

    作者:贾庆霞;孙慧;王艳;赵仁亮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手法复位(CRP)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1月期间确诊并施行CRP的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52例(病例组)和同期于我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眩晕障碍量表(DHI)分别对病例组CRP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比较各组评分结果,并探讨DHI与HAMD、HAM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中HAMD、HAMA得分异常者(HAMD≥8;HAMA≥7)分别有38.46%(20/52)和48.08%(25/52).治疗前HAMD、HAMA、DHI及其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HAMD、HAMA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DHI及其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DHI与HAMD、HAMA得分之间呈线性相关(r=0.427, 0.556;均P<0.05).HAMD、HAMA得分越高者其DHI得分也越高,反之亦然.结论 (1)BPPV患者可合并抑郁焦虑,CRP能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情绪状态.(2)三种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BPPV患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

  • 不完全川崎病173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孕佳;刘婷;严文华;钱为国;黄洁;王波;周万平;黎璇;孙凌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尽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IKD 173例及典型川崎病(KD)4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特点、急性期实验室特点、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IKD组与典型KD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两组均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 IKD组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高于典型KD组;(3)IKD组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与典型KD无统计学差异;IKD组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典型KD组.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卡疤红肿,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高,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与典型KD相似.因此,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均有助于IKD诊断,可减少CAL的发生.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鸣浩;刘成军;许峰;杜幸琴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病区治疗的重症MAS 6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例.A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猪肺磷脂(固尔苏)治疗;B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C组:给予单纯HFOV治疗;D组:给予单纯性CMV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值、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氧合指数、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对比上,均优于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结论 应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可迅速改善通气和氧合,明显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商林青;李军鹏;姜淑娟

    目的 评价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剂量为0.05~0.2μg·kg-1·min-1),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剂量为2~10μg·kg-1·min-1),治疗时间为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脏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BNP)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P<0.05), BNP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与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显示出相对于其他传统正性肌力药物的优越性.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二线比较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玲娣;李威;王子兵;张勇;高全立

    目的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二线比较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院二线应用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的10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期等.结果 103例患者中应用多西他赛方案者74例,培美曲塞方案者29例;其中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48例,疾病进展(PD)48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疾病进展时间(TTP)以及生存期(OS)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23、0.062和0.858).结论 多西他赛方案和培美曲塞方案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有效方案,二者疗效相似.

  • 血浆1-3-β-D葡聚糖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敏;向成玉;杨葵;吴泽才;林雁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DF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68例高度怀疑为DFI的患者,采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检测其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DFI 46例,非DFI 122例.D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6.36±36.08)pg/ml,非D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61±3.2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诊断DF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3%、81.15%、64.06%、95.19%;真菌培养诊断DF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87%、80.33%、53.85%、84.48%.G试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8.10%(64/168)、30.95%(52/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诊断DFI的方法,在DFI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上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手术疗效

    作者:杨家顺

    目的 探讨在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因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融合时间等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术后9、12个月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足与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治疗中,运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复极储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

    作者:畅巨颖;王红宇

    目的 探讨复极储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36例窦性心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试验组,以33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记录入选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同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复极指数、复极震荡参数、心率变异性.随访6个月,按照是否发生终点事件(死亡)分为心肌梗死事件组和心肌梗死非事件组,分析两组复极储备功能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复极指数升高,复极储备功能降低(P<0.05).随访发生终点事件6例,心肌梗死事件组复极储备功能比心肌梗死非事件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极储备功能对预测心肌梗死的预后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新指标.

  • 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FS-Spot)临床试验分析

    作者:李洪敏;吴雪琼;刘银萍;白雪娟;贺雄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效应T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FS-Spot法对临床4 882例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阳性检出率为69.48%;已确诊结核病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占 96.45%;各类标本检测中,血液标本检出率高,为 72.04%;排菌者平均计数值明显高于不排菌者;治疗计数值有明显下降趋势,转阴现象占3.52%.结论 应用FS-Spot法可为临床诊断结核病及其治疗效果观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

    作者:李树文;王宇鹏;银和平;孟格栋;曹振华;白明;杜志才

    后路显维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1-2].随着开展例数的增多,一些并发症相继被报道[3-4].急性硬膜外血肿即是MED术后一种非常急迫和严重的并发症[4].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共行MED手术960例,4例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现报道如下.

  • 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福晓;李攀;陈红梅;夏成青;程建兵;邹媛;高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亚型,患者初诊时具有t(15;17)(q22;q21)易位,形成PML-RARα 融合基因,是APL特有的细胞遗传学标志.与其他急性髓系白血病一样,多以伴有t(15;17)(q22;q21)易位的二倍体核型存在,伴有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比较少见,迄今报道仅有15例,多为亚洲人,近年报道有澳大利亚及美国人[1-11].本中心又发现一例AML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在此对该病例进行报道并对以往文献进行复习.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伴糖尿病酮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晖;罗娜;孙晓芳;闫彩凤;张真稳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又称肝性卟啉病,吡咯卟啉病,是卟啉病中较多见的一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急性腹痛、神经精神异常和红色尿三联征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三大主要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症候群,常见的糖尿病急症,早期轻度为酮症.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了一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伴糖尿病酮症,现报道如下,并做文献复习.

  • 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敏;崔湘君;高翔羽

    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MT)是由于异常的肥大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于一个或多个系统器官(如皮肤、骨髓、肝、脾、淋巴结和胃肠道等)而引发的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少见的肿瘤性疾病[1-7].2008年WHO将其分为皮肤型MT(cutaneous mastocytosis,CM)和系统型MT(systemic mastocytosis, SM)两大类[1,6,8].CM多见于儿童,SM多见于成人[2-5].由于MT诊断有赖于病灶组织免疫病理学检查,而与成人相比,儿童入侵性检查执行的比较少,因此儿童MT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累及脏器、病变严重性及预后等研究均落后于成人MT[9].现对我科诊断的儿童皮肤型和系统型MT各1例进行报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胰腺腺鳞癌伴局部肉瘤样变一例

    作者:鲁葆春;王诚;沈志宏;余建华;杨建辉;唐海军

    患者女,58 岁.上腹饱胀不适半个月于 2013年7月26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左肝内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在我院行"左肝外侧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当时术前CT未见胰腺肿瘤.入院时食欲缺乏,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入院体检:体温37.7 ℃,心肺(-),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上腹可见陈旧性手术切口,腹壁未见淤斑,左上腹膨隆,可及12 cm×10 cm大小肿块,界不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差,右上腹、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WBC:12.2×109/L;NE:82.3%;CRP:188 mg/L.CA19-9:3 630 U/ml;CA125:645 U/ml;SCC:2.5 ng/ml;AFP:2.1 ng/ml;CEA:7.43 ng/ml.肝功能、胆红素、血糖和血尿淀粉酶均正常.MRI检查(图1,2):肝实质密度均匀,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内见细小点状异常信号,左上腹见大小约16 cm×15 cm×11 cm巨大囊实性占位,囊性为主,边缘实性成分不规则增厚,异常强化,内见坏死区,病灶与胰腺尾部关系密切,周围脏器明显受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余胰腺实质信号均匀,腹腔无积液.CT检查(图 3,4):胰尾和脾胃间见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5 cm×12 cm,边界清,增强见不均匀强化,胃大弯、左肾、脾脏和胰尾等不同程度受压移位,胰管未见扩张.胃镜检查:胃后壁外压性隆起,浅表性胃窦炎.术前诊断考虑:胰尾囊腺癌可能.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AQP4和GFAP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倩倩;马静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瑞白,150 μg,山东齐鲁药业)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6只,利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中动脉缺血模型,治疗组于缺血2 h后实施再灌注并给予rhG-CSF(50 μg/kg)腹部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利用分光光度仪计算缺血大脑半球脑组织内中伊文思蓝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变化和电镜下观察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1.36±0.63)低于模型组(2.50±0.65)(U=16,P<0.01);与假手术组右侧脑组织内伊文思蓝含量(7.38±2.71)相比较,模型组右侧伊文思蓝的含量(37.15±2.30)明显增多(t=30.60,P<0.01),治疗组伊文思蓝的含量(22.75±4.61)较模型组降低(t=-16.73,P<0.05);治疗组AQP4、GFAP表达的灰度值(180.67±7.72、160.64±5.07)均较模型组增高(t=24.16,P<0.01;t=17.98,P<0.01);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AQP4、GFAP 表达的灰度值(202.08±5.80、173.73±4.40)高于模型组(t=46.07,P<0.01;t=31.07,P<0.01),电镜下观察到假手术组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血脑屏障周围组织完好,而模型组和治疗组脑血管内皮细胞连接间隙增加,且连接内皮细胞的基质和基膜完整性缺失.结论 rhG-CS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推测其可能机制为rhG-CSF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下调GFAP、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经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多靶点保护作用

    作者:隋利强;陈星强;陈春蓉;庄志强

    目的 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经TNF-α诱导的软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多靶点保护作用.方法 将4周龄SD大鼠关节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第三代软骨细胞.以第3代软骨细胞为靶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用TNF-α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血清和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作用24 h,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软骨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 4、β-catenin和GSK-3β的表达.结果 (1)细胞鉴定结果为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由此说明分离细胞为软骨细胞.(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Wnt 4和β-catenin表达升高(P<0.05),而GSK-3β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Wnt 4和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而GSK-3β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透骨消痛胶囊能多靶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为其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依据.

  • 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晓鹏;王彬;孙立新;毕燕琳;时飞;王明山

    目的 探讨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0只,体重400~5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0):空白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饱和氢盐水治疗组(Ⅳ组)、生理盐水治疗组(Ⅴ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Ⅲ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Ⅳ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ml/100 g腹腔注射饱和氢生理盐水;Ⅴ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ml/100 g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2 h、24 h后取左心室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同时采用电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 NO 合成的限速酶(eNOS)、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结果与Ⅰ组、Ⅱ组比较,Ⅲ组、Ⅳ组和Ⅴ组大鼠缺血再灌注12 h、24 h时内皮细胞Akt、eNOS、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升高.与Ⅲ组、Ⅴ组比较,Ⅳ组大鼠缺血再灌注12 h、24 h时内皮细胞Akt、eNOS、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饱和氢盐水可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Akt/eNOS 信号通路,降低ICAM-1、VCAM-1蛋白表达有关.

  • miR-1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韩小妮;周静;孙玉芳;戴星;胡鸣;焦榕芳;方念

    目的 分析miR-1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探讨miR-153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及细胞中 miR-153 的表达水平;转染 miR-153 类似物(mimics)至SKOV3细胞,MTT法、平板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miR-153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iR-153在卵巢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调;转染miR-153 mimics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克隆数目减少,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miR-153在卵巢癌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153可显著抑制SKOV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富氢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杨培;冷波;李波;曾新桃;罗华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富氢水(HRS)是否能减轻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方法 将54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AP+NS组)和氢水处理组(SAP+HRS组),各组再按时间点分成6 h、12 h、24 h三个亚组,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检测血清TNF-α、IL-1β含量;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TNF-α mRNA、IL-1β mRNA表达水平.结果(1)SAP+NS组和SAP+HRS组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肺组织中MPO活性、TNF-α mRNA、IL-1β mRNA的表达在6 h、12 h、24 h各个时间点均高于Sham组(P<0.05).(2)SAP+HRS组与SAP+NS组比较, SAP+HRS组血清TNF-α含量、肺组织TNF-α mRNA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SAP+NS组.血清IL-1β含量、肺组织中MPO活性、IL-1β mRNA表达在6 h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在12 h、24 h时SAP+HRS组均低于SAP+NS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HRS能减轻牛磺胆酸钠诱导的SAP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

  • IL-24联合顺铂通过mTOR/P70S6K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研究

    作者:崔夏夏;李莉;王朝霞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DC316hIL-24基因联合顺铂通过mTOR/P70S6K信号通路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淋巴转移.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人宫颈癌siha细胞雌性裸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PBS对照组、pDC316hIL-24组、低剂量顺铂组、高剂量顺铂组、pDC316hIL-24+低剂量顺铂组、pDC316hIL-24+高剂量顺铂组.观察裸鼠一般状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实验结束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移植瘤中IL-24 mRNA的表达,CK角蛋白检测获取的淋巴组织有否癌浸润,免疫荧光法检测转移淋巴组织中mTOR和P70S6K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印迹法对其表达做定量分析.结果 IL-24基因成功转染及表达;CK角蛋白检测获取的各组淋巴组织有癌浸润;干预后各组淋巴转移数有差异,其中联合组淋巴结转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L-24+低剂量顺铂组、IL-24+高剂量顺铂组淋巴转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法成功检测到各组转移淋巴组织中 mTOR/P70S6K 的表达,采用 Western 印迹法进行定量分析,与其他组比较,联合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TOR与P70S6K表达呈正相关性(r=0.968, P<0.001).结论 IL-24+低剂量顺铂治疗能达到IL-24+高剂量顺铂的治疗效果;IL-24+低剂量顺铂能明显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淋巴转移;IL-24联合顺铂在体内通过抑制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淋巴转移.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郑楠;魏正国;何俊;潘佐;刘红耀

    目的 本系统评价旨在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P)与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各大数据库中比较PKEP与PKRP治疗BPH的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4年10月3日.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由两人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后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合成,并对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2 992例患者.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与切除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所需手术时间较少[SMD=-1.19,95% CI (-1.80,-0.58),P=0.000]、术中出血量较少[SMD=-2.34,95%CI(-2.80,-1.88),P=0.000]、手术并发症少[OR=0.56,95%CI(0.36,0.88),P=0.007]、住院时间较短[SMD=-1.52,95%CI (-2.56,-0.47),P=0.000].结论 PKEP与PKRP相比,所需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手术并发症较少,住院周期短,在手术安全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本研究未对其他手术风险及手术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且原始研究的质量较低,仍需大量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论证后方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选择

    作者:张剑林;钱叶本

    肝癌的复发与转移一直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是困扰着肝胆外科医生的难题.过去十几年来,人们在肝癌复发和转移的预防、监测及治疗方面做个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获得好疗效的关键;目前认为,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仍是复发性肝癌的佳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复发患者,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措施是延长患者生存的有效方法.然而,对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重视复发的危险因素,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才是获得佳疗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肝细胞 复发 治疗学
  • PET/CT在肝细胞肝癌影像诊断及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贾国荣;孙高峰;左长京

    PET/CT作为分子影像的重要方法,在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及临床决策中具有独特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合理地选择应用或者与其他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18F-FDG PET/CT对于肝细胞肝癌肝外转移及分期有较高诊断价值,对肝细胞肝癌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由于18F-FDG PET/CT显像对高分化肝细胞肝癌多为假阴性,因此不推荐用于小肝细胞肝癌诊断及肝脏占位病灶的良恶性鉴别;与新型分子探针11C-Acetate联合应用,可以提高18F-FDG PET/CT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灵敏度.新型正电子分子探针的开发以及PET/MR的应用,有望为肝脏病变的诊断及临床决策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肠屏障损伤与保护

    作者:张丽静;段志军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常引起门静脉高压,对肠黏膜微循环造成破坏而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机体,引起内毒素血症及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肝硬化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肝硬化的同时,应注重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选择

    作者:陈哲宇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由棘球蚴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脏器内引起,是一种由动物传染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棘球蚴后,其幼虫可寄生于全身多个脏器,但主要寄生在肝脏,约占总数的70%,其次好发于肺部,约占20%,也可以寄生在其他脏器如脑、心脏、肾脏、眼眶、骨髓腔等,约占10%.肝包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以牧区多见.肝包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主要依靠外科手段治疗肝包虫病,治疗方式有内囊摘除术,外囊剥除术和肝切除术等.本文重点阐述肝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体会

    作者:邹桂舟;汤磊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破坏及血清高特异性抗线粒体抗体增加为特征.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及临床医师认识不足而容易漏诊.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依据包括提示胆汁淤积的肝脏生化指标、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以及肝脏组织病理表现为非化脓胆管炎.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