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缺氧对神经母细胞瘤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沙永亮;吴晔明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和婴幼儿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半数以上患儿就诊时已是晚期(Ⅲ、Ⅳ期),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但是,少数恶性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向良性转归;同时,肿瘤生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缺氧的现象.在缺氧的环境下,神经母细胞瘤低表达神经元相关基因,高表达神经细胞及早期交感前体细胞标志物相关基因,从而增加了恶性程度.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陶星光;钱水贤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指左侧髂总静脉受到右侧髂总动脉的压迫而引起左下肢以及盆腔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亦被称为May-Thumer综合征(May-Thumer syndrome)[1]和Cockett综合征(Coekett syndrome)[2].多数学者认为,引起IVCS的主要原因为解剖因素[2-3],左髂总静脉在前方受到右髂总动脉的压迫,在后方又受到腰骶部生理性前凸的骶骨岬或第5腰椎的推挤而处于前压后挤的特殊解剖位置.

  • 卵母细胞形态及核质成熟度与体外受精结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琳;陈秀娟;赵晓曦;王丽岩

    在体外受精操作中,受精率、卵裂率与卵母细胞质量密切相关.卵和胚胎的质量是影响植入率和妊娠率的重要因素.目前评价卵细胞的质量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但主要涵盖于对卵母细胞形态和成熟度的考察.非侵袭性方法以不损伤细胞为目的,不会对细胞的进一步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非常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虽各方面研究的结果仍不完全一致,但形态学研究仍是给卵母细胞分类的重要途径,是简单和客观的判断卵子质量的方法.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眼部表现及治疗进展

    作者:李静;高莹莹

    眼是具有特异性免疫位点的器官,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e lupus erythematosus,SLE)会影响眼球的各个部位,很多SLE患者有眼部并发症,如果不加处理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有时SLE的眼部表现先于SLE诊断出现,病情严重,对病情的正确判断有可能尽早对SLE做出正确的诊断.早诊断和早治疗使得SLE及SLE相关眼病造成的损害能得到尽早的预防和控制,避免不可逆损害的发生.在此,我们对SLE的眼部表现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凯;车嘉铭;臧旺福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居恶性肿瘤第7位,中国居恶性肿瘤第4位.每年全世界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平均每两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食管癌来源于食管上皮,以鳞癌为多见,其次为腺癌、腺鳞癌、腺样囊性癌、癌肉瘤小细胞未分化癌等.患者多以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时胸骨后不适来就诊,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目前来说,根治性手术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达40%~60%,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20%~30%.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作者:郑刚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是指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正常,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升高的一种临床状态.SCH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出现,目前全世界SCH患者已多达数百万[1].SCH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血脂与代谢的异常、血压升高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 miRNA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徐洪涛;邢同京

    目前,全球约有1亿7千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HC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很大.当前对HC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十分有限,迄今还没有疫苗问世.因此阐明HCV的致病机制、探讨新的治疗HCV感染的方法,仍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 新生儿常见先天遗传代谢病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庄太凤

    随着产科和围产医学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大量病情危重和疑难的新生患儿存活下来,这部分患儿的病因几乎都与某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相关,据报道IEM群体患病率高达1/100或以上[1-2].目前,随着串联质谱技术等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3],使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遗传代谢病成为可能.

  • 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骨折和骨质疏松中的潜在价值

    作者:奚正德

    在发育期间,有二种不同的机制决定着骨的形成.大部分骨骼来自软骨内骨化(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使软骨结构生成一个为成骨细胞浸润和分泌骨性介质的骨架的过程).膜内骨(intramembranous bone)来自间充质性凝聚物(mesenchymal condensation)的从头形成.这种间充质性凝聚物可以分化为成熟的成骨细胞以构建颅骨.发育性骨塑造的这些机制随着青春期生长的完成而停止;当骨的活性集中于维持和修复时,标志着向成年骨塑造的转换.合适的骨塑造依赖于骨中三种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间的一种平衡.

  •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余忠清;梁涛;胡丽华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人类29个血型系统中,多数血型系统都能引起HDN,但常见的是Rh(D)HDN,在国外发病率较高;其次是ABO-HDN,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为15.6%[1-2],其他系统HDN偶见报道.对HDN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主要侧重对Rh系统和ABO血型系统所致严重HDN非侵袭性诊断方法以及对单克隆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作用的机制、开发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齐齐哈尔市孕期、哺乳期妇女碘营养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继媛;杜琳琳;李省三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齐齐哈尔市孕期、哺乳期妇女碘营养认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孕期、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1日在齐齐哈尔市内三所医院前来就诊、咨询的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孕期妇女及格率为54.7%,哺乳期妇女及格率为61.9%.哺乳期妇女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孕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齐哈尔市孕期、哺乳期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和科学补碘知识掌握不足.加强碘营养知识的宣传,建立专门的碘营养咨询机构.对孕期、哺乳期妇女进行碘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是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受孕期 哺乳期 认知
  •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脏同步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蕾蕾;舒先红;潘翠珍;钱菊英;常书福;陈辛炜;崔洁;葛均波

    目的评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冠心病患者行RT-MCE、组织多普勒和应变/应变率成像检查.分析采用Philips Q-Lab 7.0工作站.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显像结果为标准,分为正常组(无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70%)和重度狭窄组(狭窄≥70%).剔除2例冠状动脉3支血管均为重度狭窄者,对余下9例患者的RT-MCE结果进行亚组分析,以每例患者心肌血流量(MBF)正常的心肌节段为参照,对其余节段MBF进行标化后分为MBF正常组、MBF轻度降低组和MBF重度降低组(标化值分别为≥0.8、<0.8且≥0.3、<0.3),再进行各项超声参数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的组织多普勒S峰值、应变S峰值、应变率Ssys、Smax和MBF较正常组降低(P<0.05),PSI延长.MBF降低组应变S达峰时间、应变率Ssys达峰时间、Smax达峰时间和E达峰时间较正常组延长(P<0.05),而且应变率Ssys达峰时间的延长程度随心肌灌注的降低程度而增加(P<0.05).结论 心肌血流灌注是否正常影响心脏同步性.在CRT植入之前行RT-MCE评价心肌灌注,更有助于判断存活心肌.

  •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作者:武涧松;闫涛;黄兆同;王帅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老年功能性肠病(FBD)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ANS)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M-314636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和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交感皮肤反应(SSR)进行分组检测,并与对照组60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 FBD患者SSR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健康老年人比较,FBD患者SSR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便秘型FBD潜伏期延长更明显,显著长于腹泻型FBD(P<0.05);SSR波波幅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FBD患者SSR波引出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ANS功能异常明确,这种异常可能是中枢性的.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特点

    作者:卢扬柏;湛海伦;杨飞;黄洁夫;周祥福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平均年龄42.25(34~49)岁,体检发现左肾积水2例,左腰部不适1例,肉眼血尿1例,均有痛经病史,其中有剖宫产病史3例.泌尿系超声发现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尿路扩张,肾积水22~54 mm,患侧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提示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CT/MRI均提示输尿管肿物:3例位于左侧输尿管下段,其中1例考虑左输尿管下段癌,2例考虑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另1例位于右侧输尿管腹腔段,肿物性质待定.结果 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3例位于左输尿管下段,1例位于右侧输尿管腹腔段.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依赖于影像学及病理检查,需注意排除输尿管下段梗阻的病变.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术后注意密切随访.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群;林镝;殷敏;谢利生;程雷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OSAS患儿45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病例组各15例,对照组为非OSAS儿童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该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氧减指数(ODI)的关系.结果 OSAS组和对照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38±5.42)%和(14.07±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047).轻、中、重度病例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5.47±3.09)%、(16.87±5.36)%和(22.80±4.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2,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重度病例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轻度病例组(q=8.73,P=0.000)、中度病例组(q=5.93,P=0.000)和对照组(q=7.93,P=0.000),而轻、中度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与ODI呈正相关(r=0.507,P=0.000).结论 重度OSAS患儿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数目增加,提示体液免疫可能因缺氧而代偿性增强.

  •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意义

    作者:邱炜;姚雪峰;彭卫华;常会民;胡辉华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检测在亚低温治疗脑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所收治4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同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同期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亚低温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受伤后的血清MB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而经治疗后两组血清MB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亚低温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MBP含量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及亚低温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阴式与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作者:崔颖;孟庆伟;申桂华;姜海燕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腔镜下进行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77例复杂子宫肌瘤患者经阴道(46例)和腹腔镜(31例)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大直径及肌瘤重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阴式组术中出血量为(142.6±54.3)ml,手术时间为(66.7±32.6)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87.5±77.9)ml,手术时间为(93.3±5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通过阴式和腹腔镜完成.阴式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 消化道类癌43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作者:陈文科;邹兵;王成文;刘永革;郭海;郑爱萍

    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4~2010年收治的43例消化道类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76.7%),其次为胃(18.6%).内镜下大多直径≤1.0 c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率为100.0%(36/3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率为69.2%(9/13),嗜铬粒蛋白A(CGA)阳性率为55.6%(20/36).2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部分合并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黄色素瘤、大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2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3例(14.3%),均无死亡.结论 消化道类癌以直肠部位多见,大多直径≤1.0 cm,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提高诊断,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 天津市塘沽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

    作者:张晓红;王肃;张缭云

    目的了解天津市塘沽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方法 以塘沽区3826名60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就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14.9%、42.3%、22.3%、8.1%.除高血压外,其他慢性病患病率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随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且在高血压、冠心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津市塘沽区老年人群四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均较高,尤以高血压为甚,而且患病率随患者文化程度增高出现降低的趋势;男性老年人群是该地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胰体尾癌38例诊断经过分析

    作者:席林青;韩小强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经病理学证实的38例胰体尾癌首发症状、首次就诊时间、首次诊断误诊病种及原因等,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胰体尾癌检出率的不同.23例患者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首发症状以腹痛,尤其是左上腹痛多见,易被忽略.该病首次就诊时较易误诊为胃炎.超声胰体尾部异常检出率为42.1%(16/38),CT检出率为100%(38/38).CA19-9升高者占82.6%(19/23),大于500 U/ml占73.9%(17/23).结论 应提高对胰体尾癌的认识,对可疑病例进行及时、准确、有序的检查.肿瘤标志物CA19-9检查可提高早期胰体尾癌诊断率.

  • 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方法对呼吸骤停猪肺通气的观察

    作者:马立芝;王立祥;李秀满;刘亚华;孙鲲;郭晓东;韩淑贞;陈充杼

    目的观察腹部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对呼吸骤停猪肺通气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猪8头,窒息法建立呼吸骤停模型后进行腹部按压复苏,测定并比较8头猪在基础状态下和呼吸停止行腹部按压复苏时的潮气量值(VT),呼气末二氧化碳值(PETCO2)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值(SpO2).结果 腹部按压产生的VT达到基础值50%左右,与基础状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O2达正常值范围,SpO2达90%左右,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骤停猪模型中,腹部按压可以提供一定的肺通气.

  • 尿动力学检查在青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倪梁朝;来永庆;陈月英;史本涛;关志忱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青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18~40岁的青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资料.排除有糖尿病史、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外伤、手术史或急性尿路感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通道的尿动力学检查并对检查前后的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89例患者平均年龄(29.1±5.6)岁,147例(78%)有潴尿期症状,而121例(64%)有排尿期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前诊断主要有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37例(20%)、神经源性膀胱46例(24%)、膀胱过度活动症63例(33%)和其他43例(23%).104例(65%)患者出现异常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包括膀胱顺应性降低24例(13%),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87例(46%),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3例(7%),膀胱出口梗阻57例(30%)和逼尿肌活动低下/无收缩32例(17%).结论 青年男性LUTS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诊断和治疗常依靠经验,并不准确;尿动力学检查在评价青年男性LUTS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

  • 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意义分析

    作者:陈利华;蒋捍东;林存智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结核性和恶性胸积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和血清.20例正常人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FN-γ、IL-18、IL-12、sIL-2R表达;对恶性胸腔积液中IFN-γ、IL-18、IL-12和sIL-2R设定平均值+2×标准差为界值,分析检测IFN-γ、IL-18、IL-12、sIL-2R和联合检测四种因子预测结核件胸腔积液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FN-γ、IL-18、IL-12、sIL-2R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5.1,P<0.01);同时也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9.4,P<0.01);IFN-γ、IL-18、IL-12在三组人群血清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1.81,P>0.05);结核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IL-2R表达与正常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1).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IFN-γ、IL-18、IL-12和sIL-2R表达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6.7%,准确性为95.3%.结论 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蛋白激酶C-ξ在大肠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陈曦;朱建伟;毛勤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ξ(PKC-ξ)在大肠癌组织、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正常组织中的综合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10例腺瘤性息肉、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PKC-ξ的表达,分析PKC-ξ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PKC-ξ表达均数在大肠癌组织比正常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比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KC-ξ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和组织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 PKC-ξ在大肠癌中表达水平较高,表明其可能参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可作为肿瘤分期检测,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指标之一.PKC-ξ可作为大肠癌检测的肿瘤标记物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 槲皮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蛋白酶-D的作用

    作者:孟勇;李华;林增海;吴华涛;马涛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观察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方法 酶谱分析技术观察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MMPs分泌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结果 酶谱分析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槲皮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泌MMP-2及MMP-9,随浓度的升高,MMP-2及MMP-9的分泌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人结肠癌SW480细胞后,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不同浓度的槲皮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及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这些都可能是槲皮素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原因.

  • 多灶性乳头状甲状腺癌中Ki-67、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与转移复发的关系

    作者:王刚平;周瑞玲;张作峰;张红;袁宗怀;梁粉花

    目的 分析多灶性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Ki-67、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92例多灶性PTC,淋巴结转移和复发59例,检测Ki-67、Cyclin D1和Bcl-2在多灶性PTC及不同分区淋巴结、原发与复发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与多灶PTC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92例多灶性PTC中54例淋巴结转移,复发33例,Ⅵ区与Ⅱ~Ⅴ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与复发正相关(P<0.01).Ki-67、Cyclin D1和Bcl-2在多灶性PTC中高表达与转移、复发有关(P<0.05),在Ⅵ区和Ⅱ~Ⅴ区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者在原发癌与转移灶、复发前后癌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Ki-67、Cyclin D1三者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多灶性PTC转移复发病例中Ki-67、Cyclin D1和Bcl-2高表达,Ⅵ区与Ⅱ~Ⅴ区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手术方式宜选择甲状腺全切术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以决定是否行选择性颈外侧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肿瘤复发的危险.

  •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坐骨神经分支结扎切断模型大鼠脊髓甲硫氨酸脑啡肽和P物质的影响

    作者:武百山;马玲;倪家骧

    目的 对坐骨神经分支结扎切断模型(SNI)大鼠的背根神经节进行脉冲射频,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脊髓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P物质水平;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动物组,SNI痛模型组,SNI+假手术后2 h组,SNI+假手术后24 h组,SNI+脉冲射频后2 h组,SNI+脉冲射频后24 h组.分别于脉冲射频后2 h和24 h测定大鼠脊髓M-ENK、P物质的含量.结果 (1)SNI+脉冲射频后2 h大鼠脊髓M-ENK水平下降(P<0.01),24 h M-ENK水平上升(P<0.01);(2)与正常动物组相比,SNI术后各组大鼠脊髓P物质的含量上升(P<0.01);与SNI模型组、SNI+假手术组相比,SNI+脉冲射频后2 h及24 h组大鼠脊髓P物质的含量上升(P<0.01).结论 SNI模型后大鼠脊髓P物质的含量上升,脉冲射频可以增高大鼠脊髓M-ENK及P物质的表达水平.

  • 大肠癌组织中ABCG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胡潇红;沙卫红;林锋;岑荣英;王启仪;廖山婴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BCG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量,分析该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和远端正常组织中ABCG2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评价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ABCG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ABCG2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 05);ABCG2的表达高低与肿瘤直径有关(x2=5.55,P=0.018);肿瘤低分化患者ABCG2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中-高分化患者;ABCG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及组织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大肠癌ABCG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不但可以预测大肠癌患者预后而且对指导制订化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 左卡尼汀对特发性弱精子症精子质量及蛋白激酶CK2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雪坤;尚慧玲;黄娟华;刘建霞;张四友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特发性弱精子症精子质量及蛋白激酶CK2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对35例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接受左卡尼汀(1 g/次,tid)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15例健康男性的精液进行分析;提取精子总蛋白,利用同位素掺入法检测精子蛋白激酶CK2活性.结果 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的活动率、前向性运动精子百分率(a+b级)、曲线运动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和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左卡尼汀治疗前CK2活性每分钟计算值为1445±431,治疗后为2209±502,治疗后精液CK2活性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CK2活性变化与治疗前后精子活动率(r=0.45,P<0.05)、a+b级(r=0.58,P<0.01)、VCL(r=0.43,P<0.05)、VSL(r=0.40,P<0.05)、VAP(r=0.41,P<0.05)变化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特发性弱精子症精子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了蛋白激酶CK2活性.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途径的探讨

    作者:乔岩岩;谢亮群;史小林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呈阳性表达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与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方法 在CaSki细胞与HeLa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EGCG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曲线;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病毒致癌基因E6(HPV E6)、雌激素受体α(Era)、雌激素受体B(Erβ)、芳香化酶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培养液内添加EGCG能明显抑制CaSki细胞与HeLa细胞的生长,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API荧光标记法显示,25 μmol/L EGCG作用CaSki细胞和50μmol/L EGCG作用HeLa细胞24 h后均呈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显示,25μmol/L EGCG作用CaSki细胞和50μmoL/LEGCG作用HeLa细胞12、24、48 h后,HPV E6、Erα、芳香化酶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减低,ERB的蛋白表达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GCG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与HeLa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PV E6、Erα、芳香化酶蛋白的表达量、上调Erβ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 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欧阳杰;汤地;匡铭;彭宝岗;梁力建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意外胆囊癌共3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 本组AJCC分期:0期2例,Ⅰ A期9例,Ⅰ B期11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Ⅲ期2例,Ⅳ期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开腹胆囊切除术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0例;胆囊切除联合肝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16例;2例因病变晚期仅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无术后死亡.本组病例的1、3、5年生存率为:70.O%、60.0%、26.7%,生存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结论 早期的意外胆囊癌预后相对较好.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的随访、必要的影像学和肿瘤血清学检查以及及时的手术.对疑似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胆囊癌检出率和改善预后的一个有效方法.

  •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蛋白表达的意义

    作者:侯景辉;曾敬;卢佳斌;吴惠瑜;符珈;吴秋良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 GTPases相关信号通路蛋白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WASP)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WASP、Tiam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Tiam1蛋白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高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且Tiam1蛋白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有从瘤旁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递增的趋势,Tiam1表达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2)Tiam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年龄、性别、部位及肿瘤大径无关(P>0.05).(3)WASP蛋白为阴性表达.结论 WASP蛋白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不明确;Tiam1蛋白在了解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方面有参考价值,且可能是有预后价值因子之一.

  • 高血压并打鼾患者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状况和特点分析

    作者:汪迎春;李南方;王新玲;祖菲亚;张德莲;常桂娟;曹梅;周玲;孔剑琼;周克明;努尔古丽;骆秦;胡君丽;王梦卉;欧阳玮琎;成秋艳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打鼾患者中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病状况及其特点.方法 选择2004~200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诊治的1193例高血压并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OSAS.分析OSAS的患病状况,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OSAS的患病特点.结果 1193例患者中83.3%诊断为OSAS,其中中重度OSAS占55.0%.男女比例4.4:1,男性患者中重度者多于女性,女性患者以轻度OSAS为主.患者中41.2%超重,48.8%肥胖,肥胖患者中OSAS占89.2%,同时随着体重增加OSAS呈现加重的趋势.OSAS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40岁患者OSAS检出率71%~77%,40~60岁为82%~87%,>60岁患者明显增加至92%.男性OSAS患者以40~50岁居多,女性以50~60岁居多.结论 高血压并打鼾患者OSAS检出率高,半数以上合并中重度OSAS.在此患者人群中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对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及针对OSAS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 干细胞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中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宁;朱博慧;薛英姿;郭显智;姜玲

    目的 探讨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HepG2细胞中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以脂质体作为转染载体,转染SCF反义寡核苷酸于HepG2细胞.实验分三组:(1)空白对照组;(2)转染SCF反义寡核苷酸组;(3)转染SCF错义寡核苷酸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中SCF、bF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中c-kit与bFGF 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SCF反义寡核苷酸后HepG2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转染错义寡核苷酸组相比,SCF反义寡核苷酸对HepG2细胞中c-kit、bF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转染SCF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增加HepG2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 SCF在肝癌细胞凋亡中有重要调节作用,SCF/c-kit有可能作为PI3K/Akt信号通路的上游对肝癌细胞bFGF的表达起重要调控作用.

  •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作者:张伟欣;代文杰;翟立斌;姜文玉;朱化强;陈大明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57例DCIS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方式等,术后随访有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情况,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如何选择恰当的外科治疗方式.结果 在相同术后辅助治疗的前提下,保乳手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手术方式前提下,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P<0.05).结论 DCIS综合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保乳手术在保留乳腺外形、增强患者自信心等优点基础上还可获得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同的预后效果.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春恒;张华;崔俊友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指数(SDI)的测值,探讨其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CRT)后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RT3DE半自动左心室内膜边界追踪技术,计算收缩期达小局部容积.时间曲线和获得参数化成像.产生牛眼图.测量正常对照组及CHF组CRT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SDI.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的LVEDV、LVESV及SDI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减低(P<0.01).(2)24例心衰患者接受CRT术后12个月,复查RT3DE,有17例(7l%)患者LVEDV缩小>15%,即出现左心室容积逆重构(responder of CRT).与7例左心室容积未出现逆重构(noirlre-sponder of CRT)的患者相比,左心室逆重构的17例患者术前SDI明显升高(P<0.01),术后SDI明显减低(P<0.05),LVEF明显改善(P<0.05).结论 RT3DE时间-容积曲线能定量评价心脏再同步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RT3DE参数化成像(牛眼图)能直观体现左心室收缩延迟及运动减弱部位,直观了解心脏再同步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水肿期几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估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常倩;雷晓琴;俞江;王建洲;杜善双;郑波

    目的 评价几种治疗方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水肿期的疗效,为NAION水肿期综合治疗选择佳方案.方法 对确诊NAION,病程2周内,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视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水肿期患者352例361眼,除D组(门诊口服泼尼松激素治疗组)33例33眼,E组(内科对因治疗组)31例32眼外,288例296眼NAION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随机分为A组(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血管扩张剂)93例97眼,B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脱水剂)114例116眼,C组(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1例83眼,A、B、C组均配合复方樟柳碱颞浅皮下注射10 d,治疗14~16 d,再次进行以视力、视野、眼底照相以及OCT为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各治疗组间,C组疗效优于A组、B组、D组;A、B组与D组相比差异不明显;A、B、C、D四组与E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泼尼龙静脉冲击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治疗方案在NAION水肿期的应用对改善水肿,恢复视功能有积极意义.

  • 醛缩酶A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

    作者:张春燕;杨云生;郭旭;孙刚;王巍峰

    目的 研究醛缩酶A(ALDO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探讨IBS发病的新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ALDOA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结肠黏膜的表达情况.结果 ALDOA在IBS-D组乙状结肠、IBS-C组乙状结肠及IBS-D组盲肠表达量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的相应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DOA在IBS患者结肠的表达异常提示着IBS-D、IBS-C患者结肠存在能量代谢异常.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烟雾综合征七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莹;梁丹;徐剑;张东;钟历勇

    目的 分析和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烟雾综合征(MMS)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总结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至2011年于神经外科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诊断为MMS的患者7例,所有患者经内分泌科确诊伴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并除外血管狭窄的其他常见原因.结果 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其中5例伴有Graves病,2例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例.6例患者TPOAb增高,4例患者TRAb阳性,5例患者TGAb增高.7例患者均为典型的颈内动脉末端(T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狭窄或闭塞,5例患者颅底可见烟雾状血管网,2例合并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狭窄.7例患者中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口服他巴唑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经口服优甲乐联合颢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所有7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未见手术并发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MMS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MMS患者常规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筛查十分必要;积极治疗甲状腺疾病是手术治疗MMS的重要基础.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前C基因和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分析

    作者:余文辉;张春雷;冯玉丽;周大桥;贺劲松;周小梅;李伟雄;陈雪红;林卓玲;邓剑玲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与前C基因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为临床优化乙型肝炎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征集98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前C基因及BCP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HBV基因分型为:A:11例(11.2%);B:20例(20.4%);C:56例(57.1%);D:8例(8.2%);B/C混合型:3例(3.1%).与其他基因型相比较,基因B和C型的患病率较高.基因型C的前C基因突变率为46.9%(46/98),较其他基因型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85,P<0.01);基因型C的BCP突变率为41.8%(41/98),较其他基因型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14,P<0.01).结论 HBV基因分型以B、C基因为主.基因型C与BCP和前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 青蒿琥酯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雷佳红;凡瞿明;蒋红;程吉宾;杨明辉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作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设立空白对照组、青蒿琥酯不同浓度组(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对HepG2作用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凋亡;用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采用灰度分析比较表达的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处理HepG2细胞48 h,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且当青蒿琥酯浓度在6.25μg/ml以上时,各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氏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处理组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青蒿琥酯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增强TNF-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

    作者:袁蓉;张蓓;陆晓媛;张培影;程乾;魏雅芹;汪建云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联合TNF-α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DTC、TNF-α及两者联合作用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采用光镜及DAPI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细胞A20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PDTC(50,100 μmol/L)或TNF-α(30,60,120 mg/L)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低浓度PDTC(25 μmol/L)不影响细胞增殖,但与TNF-α联合应用与单用TNF-α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光镜与DAPI染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药物组的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PDTC(25 μmol/L)与TNF-α(60 mg/L)联合用药与单用TNF-α(60 mg/L)或PDTC(50 μmol/L)比较,胞质A20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PDTC可增强TNF-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DTC抑制TNF-α诱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终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有关.

  • ROC曲线法评价血清蛋白电泳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价值

    作者:张占卿;陆伟;王雁冰;饶敏;陈淑琴;冯艳玲;周毅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219例,其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的患者分别为51例和168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评价采用ROC曲线法,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的相互比较采用U检验.结果 肝硬化血清白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显著低于非肝硬化(P<0.05),血清α1-球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显著高于非肝硬化(P<0.05).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标准参考线下面积,其中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和0.840.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仅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硬化的佳截断值分别为≤62.00%和≥17.55%,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0.647和0.824、0.833和0.738、0.541和0.488、0.886和0.932、0.789和0.758.结论 基于SPE的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用于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既经济又实用,可作为肝硬化无创诊断的两项重要参考指标.

  • 大蒜素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和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孙丽;孙三元;卓士超;曹苏生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和端粒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方法 SGC-7901胃癌移植瘤裸鼠被随机分为5组,N组为PBS处理组,P组为氟尿嘧啶组(200 mg/L),L组为低剂量大蒜素组(600 mg/L),M组为中剂量大蒜素组(800 mg/L),H组为高剂量大蒜素组(1000 mg/L).观察荷瘤鼠的生长状态,量取肿瘤的大小,称取瘤重分析其抑瘤作用,应用人端粒酶酶联免疫法测定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和氟尿嘧啶均对荷瘤鼠的肿瘤有抑制作用,并且大蒜素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抑瘤率分别为:H组57.66%、M组17.08%、L组6.85%、P组59.55%;各组对端粒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大蒜素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H组与对照组相比端粒酶的活性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大蒜素对胃癌裸鼠移植瘤和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 外源性一氧化碳分子对脓毒症时血小板膜糖蛋白过度表达和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孙炳伟;仇雪枫;王敏;王波;杨国涛;孙艳;陈曦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脓毒症时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和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CLP+无活性CORMS(iCORM-2)组和CLP+CORM-2组.CLP+CORM-2组除伤后使用CORM-2外,其他处理同CLP组.于伤后6 h、12 h、24 h分别检测小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水平;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的表达水平;同时Western Blot检测造血系细胞特异蛋白-1(HS1)分子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12 h、24 h CLP组血浆FIB、D-D的水平明显增加[分别为(4.65±0.73)g/L,(5.76±0.88)g/L和(229.93±62.91)mg/L,(182.96±46.32)mg/L,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的表达增加[分别为(94.87±11.22)%,(95.93±7.43)%和(34.81±4.76)%,(32.88±6.94)%,P<0.05)].HS1分子磷酸化水平增加;CLP+CORM-2组血浆FIB、D-D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32±0.42)g/L,(3.68±0.46)g/L和(169.57±35.14)mg/L,(141.82±18.46)mg/L,P<0.05)],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膜糖蛋白CD61和CD62p的表达也得到有效下调[分别为(72.12±11.67)%,(73.68±8.76)%和(21.38±1.61)%,(24.65±5.96)%,P<0.05],HS1分子磷酸化水平得到有效抑制.结论 外源性CORM-2能明显下调脓毒症时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的表达以及HS1分子磷酸化水平,并抑制血浆NB、D-D的升高,继而降低血小板黏附及聚集率,有效抑制脓毒症时血小板的过度活化.

  • 腰椎许莫氏结节与其易患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谢元忠;张立涛;孔庆奎;崔群生;武玉恒;李秀娟;孙芬;朱晓琳

    目的 腰椎许莫氏结节(SN)与其易患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596例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T2WI矢状位的资料并统计SN个数.结果 在研究样本中(男350例,女246例;平均年龄50.02岁),SN患病率8.08%(n=130,男7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3.78岁),其中,L1/2,12/3易患SN(19.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说明了男性、身高较高和体重较大者易患SN(P<0.005);但是,SN与年龄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男性、身高较高和体重较大者易患SN.

  • DAC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王重凯;袁国红;付卫

    目的 探讨DAC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DACT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CCK-8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侵袭力改变.结果 21例结肠癌组织中有14例DACT1表达增高,DACT1高表达的SW480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细胞划痕后24 h,DACT1高表达的细胞划痕宽度恢复70%,而对照组划痕宽度恢复20%(P<0.05).实验组SW480细胞侵袭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ACT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并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鞘脂激活蛋白原在mdx小鼠发病早期心肌的表达

    作者:李成;高慧玲;张雪娇;松田正司;吕昌龙

    目的 检测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mRNA和蛋白在mdx小鼠发病早期心肌内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3~4周mdx鼠和C57BL/6J对照鼠心肌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rosaposin蛋白表达.新鲜取材做冰冻切片,原位杂交检测prosaposin 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dx鼠心肌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改变,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rosaposin mRNA在C57BL/6J对照鼠心肌主要以Ps+0形式存在,且在mdx鼠心肌组织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亦提示prosaposin在mdx鼠心肌组织表达量减少.结论 在mdx小鼠发病早期,pmsaposin mRNA和蛋白在心肌表达量减少.

  • 磁共振输卵管成像29例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张峻;张家权

    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是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对含水腔道的检查已非常成熟,如MR胰胆管造影(MRCP)[1-2]、MR泌尿系水成像(MRU)、MR脊髓成像(MRM)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随着磁共振硬件、软件的发展,水成像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内耳、涎管、小肠及输卵管等含液器官.

  • 早期肠内微生态营养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起才;苗青;杜吉明;徐彦明

    胃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和MODS的始动器官,同时又是MODS的靶器官,因此,为了预防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我们应用早期肠内微生态营养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18~72岁,平均(55.5±8.5)岁.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倍;房津辉;张丽丽;王莹;王烨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癌细胞局限于胃壁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病灶大小及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近年来,由于包括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thy,EUS)、窄带成像技术、自发荧光内镜和共聚焦激光内镜等在内的胃癌早期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1],EGC的诊断率已由5%上升至40%~50%[2].

  • 改良肩后入路治疗MillerⅡ及Ⅳ型肩胛骨骨折

    作者:许永秋;王文权;卢庆弘;李同林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呈逐渐增多趋势,多发生于肩胛骨体部和颈部,在Miller分型中属Ⅱ、Ⅳ型骨折,约占肩胛骨骨折的71%~80%[1],肩胛骨骨折移位显著,合并伤发生率高.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手术剥离多、创伤大、术后制动时间长、黏连广泛、影响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

  • 氦氖激光联合左旋多巴治疗难治性弱视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华;邓大明;李生惠

    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共同性内外斜视引起的弱视逐年增加,且多为中重度弱视.由于治疗时间长,家长及患儿依从性低,往往造成虽经治疗但视力不改善或提高不理想.经正规弱视治疗6个月以上视力提高不明显或稳定一定视力不提高者,我们认定为难治性弱视.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借鉴国内外文献采用氦氖激光联合口服左旋多巴(商品名:思利巴)治疗,观察其视力提高及治疗不良反应.

  • 纵轴超声内镜联合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健;杨杰;董文珠;钟慧闽;姚萍;于晓霞;王青青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技术已成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尤其是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EUS的广泛运用,许多在普通内镜下难以明确诊断的隆起性病变,在EUS的帮助下作出了明确诊断,同时也为其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更精确的依据[1].近5年来,我们采用纵轴EUS检查了235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总结如下.

  • 未能手术的胃癌全胃照射疗效观察

    作者:蔡英全;李量;王天权;李勤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好而又有效的方法,但因年龄大、伴有其他疾病或伴有转移和周围邻近器官的侵犯,部分开腹探查后无法切除等这些患者不宜手术切除,多数均采用化疗方法来进行治疗,但化疗效果差、毒性大、缓解期短、生存率太低.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2006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不宜手术或探查未能切除的12例胃癌患者进行了全胃放疗,介绍如下.

  • 全喉切除术后三角瓣切割器在喉发音重建术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鹏;王淑云;郭晋;邓建华;沈沛;刘宝国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各种治疗方式已广泛实施和发展,但全喉切除术仍为治疗喉癌基本及安全的术式,常占喉癌手术的50%~60%[2].由于全喉切除术术后造成失语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及生存质量下降,使用何种高效的喉发音重建方式恢复语言功能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探究、改进的目标[3].尽管喉发音重建术式已有多种,尤其是气管食管瘘发音术式发音较好,但术中手工操作难度的瓶颈严重影响喉全切除术后喉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 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表现

    作者:杨春静;是德海;刘刚

    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肺曲菌病中严重的类型,是免疫功能受损、危重或衰弱患者较常见的肺部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40%,不同于肺曲霉球和过敏性肺曲霉菌所致病者.该病诊断较困难,确诊常依赖于肺活检.近年来国外有较多文献探讨CT扫描对IPA的诊断价值,国内学者对此病的认识也有所提高,报道逐渐增多.

  • 气管切开插管后狭窄的螺旋CT诊断和气管覆膜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探讨

    作者:魏宁;祖茂衡;徐浩;顾玉明;张庆桥;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气管切开或插管后气管狭窄是医源性气道狭窄常见的原因[1],多为肉芽组织增生性或瘢痕性狭窄,其临床症状轻重不等,取决于气管狭窄的程度和患者自身疾病及心肺功能状况.气管切开或插管后气管狭窄临床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对有气管切开或插管史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相关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郝星;刘西平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已成为一线治疗.射频消融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慢径改良中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0~3%,多发生于消融过程中[1].本组报道4例AVNBT患者在慢径消融术后较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迟发现象.

  • 超声诊断胎儿心脏肿瘤一例

    作者:潘虹霞;魏华聪;张晨雪

    孕妇,25岁.孕35周.来解放军第251医院就诊,使用GE 7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胎儿头位,双顶径:8.6 cm,头围:31.7 c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规律,股骨长径:6.7 cm,胎儿双肾、胃泡、膀胱等器官均显示清晰,羊水指数:11.8 cm,羊水深处:4.8 cm,胎盘:Ⅱ级,位于子宫前壁,胎儿各项综合指标均符合该孕周.脐动脉S/D:2.21,RI:0.55,胎心搏动规律,约137次/min(图1).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急性白血病一例

    作者:陈斗佳;罗忠;谭天海

    患者女,41岁,因"多食易饥、心悸5个月,发热、乏力、月经量增多15 d"于2009年12月28日入院.2009年7月30日患者因多食易饥、心悸,伴有双手抖、皮肤湿润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查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索(TSH)0.008 μIU/m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4.6 p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49 pmol/L;血常规:WBC 4.87×109/L,N 0.61,L 0.34,RBC 4.97×1012/L,Hb135 g/L,PLT 135×109/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30 mg/d)治疗,每周监测患者血常规;2009年9月1日复诊查血常规:WBC 3.31×109/L,N 2.25,L 0.93,RBC 4.57×1012/L,Hb 123 g/L,PLT 92×109/L,给予口服升白细胞药辅助治疗,继续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2009年11月5日复查血常规:WBC 2.0×109/L,N 0.38,L 0.50,RBC 3.36×1012/L,Hb 107g/L,PLT 68×109/L,停用甲巯咪唑,口服利可君、复方皂矾丸等治疗,患者无感染等不适.

  • 血糖升高伴消瘦乏力一例

    作者:王丹;庄万江;罗茂林

    患者男,62岁,因"血糖升高7年余,消瘦、乏力1年余"于2010年8月11日就诊.7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一直未予重视,未用药物治疗.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夜尿明显增多,体重进行性下降约30 kg,感乏力,以双下肢为重,伴肌肉酸痛,无麻木刺痛感,严重时行走困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波动于6~8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15~20 mmol/L,出汗多,无双手震颤,无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心悸,无呕吐腹泻,无视物模糊,为进一步诊治收至我院,门诊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入我科.

  • 混合性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腺瘤致垂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例

    作者:卓勤俭;程雷鸣

    患者男,42岁,煤矿工人.主诉体重减轻伴活动后心慌、出汗、怕热并乏力、焦虑2年半.体重由87.5 kg减至80.0 kg,无多食易饥、便次增加、睡眠障碍.2008年初我院门诊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不详),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服丙硫氧嘧啶(PTU,300 mg/d)共8个月.

  • 小肠脂肪瘤伴肠套叠一例

    作者:倪帮高;颜磊

    患者男,65岁,因腹痛腹胀20 d人院.查体:左中腹部及脐周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中腹部可扪及一大小约10 cm×6 cm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可,肠鸣音稍弱.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037×109/L,生化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全腹部64层螺旋CT提示:左中下腹部肠管套叠,管壁增厚,近段肠管积气积液,盆腔少量积液;CT三维重建冠状面可见套叠头端肠腔内圆形脂肪密度肿块影(图1).拟诊:(1)肠套叠:小肠脂肪瘤?(2)血小板增多.

  • 足跟部巨大痛风石长期误诊一例

    作者:缪荣明;杨志刚;房中华

    患者男,63岁,有嗜酒史.因间断右侧足跟部疼痛10余年,加重6个月入院.有长期饮酒及食动物内脏、蛤、蚝等海鲜习惯.10年前因食蛤、蚝等海鲜同时受凉后出现右侧足跟部肿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滑囊炎".每因饱餐饮酒后发作,行走困难,5年来足跟部肿块进行性增大且破溃,伤口经久不愈,一直误认为足跟胼胝,给予中药外敷、理疗,无明显好转.

  • 酚酞片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作者:蔡国永;黄长玉;高文跃;马乔良;梁运飞

    患者女,61岁,因反复腹痛,腹胀2年余,再发加重2 d,以"腹痛、腹胀查因"收住消化科.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7℃,BP 140/70 mm Hg,心肺查体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脐周及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超声: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 感染性心内膜炎漏诊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作者:尚艳文;唐红

    患者女,30岁,因产后1个月发热、咳嗽伴心慌、气促、双下肢水肿于2011年3月25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超声心动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前瓣赘生物伴中度反流.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查体:心界向左侧扩大,三尖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双期杂音.血培养未见细菌及真菌.血常规示轻度贫血.

  • 临时起搏器安装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一例

    作者:吴明华;袁军;丁海平;胡华白

    患者男,65岁,因"右侧偏身麻木言语不清2 h"入院.患者中午12:40左右在推拿时,突感右侧头面部及右侧偏身感觉麻木,言语欠清,无头痛及四肢活动不利等,立即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即以"脑梗死"收住我科.

  • 右中间段支气管脂肪瘤一例

    作者:刘志

    患者男,47岁.咳嗽、咳痰、胸闷憋气1年余.查体:右下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少许湿性哕音.胸部CT平扫加增强:右上叶肺气肿,右中下叶体积缩小,并于中下叶内见条状、片絮状高密度影,以远端明显,右中下肺门增大,右中间段支气管略偏下腔内显示致密(一层肺窗)、狭窄,增强扫描可见肺内病灶轻度强化(图1~12),支气管内改变未强化;纵隔无明显偏移,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 自发性前降支夹层并左心室游离壁破裂一例

    作者:沈哲;李正章;薛豪平;程石;季群;薛敏芝

    患者女,30岁,已婚,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无结节病或主动脉疾病的证据,无猝死家族史.因"停经36周,阑尾切除术后3 d,不规则腹部阵痛21 h"于2008年3月27日急诊入院.查体:T 37.0℃,P 96次/min,R 21次/min,Bp 120/70 mm Hg,无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正常.

  • 胰腺疾病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曾悦;陆伦根

    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摄入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免疫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具有一系列的屏障功能,可以阻断肠腔内的细菌、内毒素发生易位,从而避免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 全胃切除术后肠道营养吸收功能障碍和调节

    作者:孙立波

    全胃切除是手术治疗胃中上部及全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全胃切除后消化道结构的重大改变,患者的饮食、消化液分泌以及营养吸收功能均受到极大影响,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内营养状况低下,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和生存质量.如何改善全胃切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是消化外科医师长期以来努力解决的难题,但众多的研究结果仍然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全胃切除后消化管重建方法对肠道功能的调节、全胃切除后消化道生理功能的改变和调节,以及全胃切除后营养物质的补充方法等几方面阐述全胃切除术后肠道营养吸收功能的障碍和调节.

  • 免疫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张长习;陈强谱;张兴元

    肠内营养因其更符合生理,并能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保护肠黏膜屏障以及应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4].近年研究表明,在营养配方中添加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膳食纤维或核苷酸等,组成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营养制剂,在提供能量的同时可调控机体免疫反应,避免有害或过度的炎症反应、保护肠屏障功能、促进创伤愈合,此称为免疫营养[5-6].

  • 肠内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

    作者:芦波;钱家鸣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死亡率高达20%,伴有胰腺坏死感染时甚至增至30%~40%[1].SAP患者呈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加速,糖原异生增多,尿素氮生成增加,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2].因此适当的营养支持在SAP患者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

    作者:康维明;丛雪晶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国外文献报道,20%~50%的外科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各研究中营养不良的标准不同)[1],国内普通外科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11.7%[2].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原发疾病(药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术前禁食、手术应激和术后代谢增加.很多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都证实,营养不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衍射增强成像在股骨头坏死软骨下骨塌陷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石少辉;陈雨;李子荣;潘琳

    股骨头坏死结局表现为坏死吸收或反应性修复引起软骨下骨的骨折,终导致关节软骨塌陷及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普通X射线不能显示骨坏死修复反应出现的软骨下骨折.衍射增强成像(differacfion enhanced imaging,DEI)技术是基于硬X射线折射效应引入空间相移分布形成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1-4].

  • 孕前环扎带腹腔镜宫颈环扎术

    作者:夏恩兰;刘玉环;黄晓武;郑杰;于丹;马宁;李云飞;曲静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经阴道或经腹施术均有较高的成功率,约81%~87%[1-2].1998年Lesser等[3].尝试应用腹腔镜进行宫颈环扎术,至今全球已有腹腔镜宫颈环扎术成功足月分娩49例,获活婴52例(3例为双胎).此术以往沿用10号粗丝线或尼龙线缝扎宫颈,自从聚丙烯环扎带(下简称环扎带,图1)问世,应用环扎带进行宫颈环扎的报道逐渐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于2008年12月首次应用聚丙烯环扎带为1例有5次晚期流产史的妇女于非孕期行腹腔镜宫颈环扎术取得成功,至今累计施术7例,其中1例已足月分娩,报道如下.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