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线粒体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辉;戚豫

    1988年,Holt等[1]从母系遗传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中发现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片段缺失,同年,Wallace等[2]报道了m.11778G>A是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的致病基因.随后,更多的mtDNA点突变被发现,如m.3243A>G,m.8344A> G,m.8993T> G/C,m.9176T> C/G,m.13513G>A和m.14459G>A,线粒体病的基因型,临床表型和诊断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线粒体病呈现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复杂.

  • 远隔缺血后适应实施方案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曹金强;任长虹;吉训明

    缺血性血管病是导致临床多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急重症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主要原因.尽管对缺血性血管病的病理及临床治疗研究十分深入,但是真正能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的保护治疗措施仍然少之又少,特别是脑梗死.1986年Murry等[1]提出将一个器官预先给予一个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对其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 SYNTAX积分对左主干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风险评估的意义

    作者:张瑛;郑哲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如何选择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一直是内科和外科医师争论的焦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球囊时代,经历金属裸支架时代,发展到今天的药物涂层支架( drug-eluting stent,DES)时代,加剧了这种争论.以前的多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CABG与PCI在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PC[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1].

  •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合代;倪裕丰;丁罡

    个体化医疗的本质是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医疗选择.生物标志物一般所指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其具有预后和预测功能,或往往同时具有预后和预测的价值.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出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o growth factor recepter,EGFR)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好;且EGFR突变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er,TKI)治疗有效,可预测分子靶向治疗效果.EGFR突变对NSCLC而言,既是预后因子也是预测因子.

  • 液相芯片技术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郑远征;杜忠东

    液相芯片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是集合流式细胞、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荧光编码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特异性反应的固相载体,通过偶联试剂的作用,将蛋白质、寡核苷酸、小分子肽类及脂肪偶联到微球的表面构成不同的检测探针.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陈若希;朱亮;程雷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motherapy)是指通过使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疫苗),减轻由暴露于该过敏原而引发的症状,从而使患者达到临床耐受乃至免疫耐受的目的,是目前惟一有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疗法"[1-2].

  • 围手术期容量监测方法新进展

    作者:菅敏钰;韩如泉

    容量监测是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内容,麻醉医师正确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质量.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所导致的体液丢失或重新分布会使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导致血压下降,脏器灌注减少;如果患者钠水调节功能减弱,过度的液体治疗会增加循环负荷,导致组织水肿,也会引起脏器功能衰竭[1].因此围手术期应仔细衡量利弊,采取谨慎液体治疗措施[2],在完善的容量监测条件下进行容量治疗.

  • 两种特殊类型脑电图在癫痫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家梅;曾可斌

    脑电图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动的总和,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随机信号.在癫痫等发作性疾病中,脑电图的阵发性异常和临床发作多为随机事件,短时间的常规脑电图记录很少捕捉到阵发性脑电位发放,即使记录1~2h,也可能不能捕捉到癫痫样放电,从而增加癫痫诊断的难度.据统计,多次常规脑电图仅可使癫痫波检出率提高至60%,而监测到临床发作的比率仅占3%左右[1].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研究进展

    作者:陈静;丛玉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PI)以前称作抗转化素、脂蛋白相关凝血抑制剂(LACI)、外源性途径抑制剂(EPA)或组织因子抑制剂(TFI),为内源性血浆抗凝蛋白和目前惟一已知的组织因子(TF)依赖性凝血途径调节剂.人类TFPI有两种形式:TFPI-I和TFPI-2,通常说的TFPI是指TFPI-1.TFPI曾使用过多个不同的名字,直到1991年国际血栓止血协会科学和标准化委员会达成共识命名为TFPI.本文将从TFPI的结构、理化特性、抗凝作用等几个方面对TFPI进行综述.

  • 心脑血管病和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概况

    作者:郑婵新;王大成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心脑血管病和天气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化可以引起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影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气象因素中的气温、大气压、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1-2].为了获得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对研究心脑血管病与气象因素的文章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气象因素变化和心脑血管发病的相关性,对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养生保健方法.

  • 尿培养161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作者:张红艳;王培昌;白书媛;刘辰庚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尿标本中病原性念珠菌的分布情况以及临床常用5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1758份尿标本中分离的161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16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72株(占比44.7%),热带念珠菌55株(34.2%),光滑念珠菌25株(15.6%),近平滑念珠菌6株(3.7%),克柔念珠菌2株(1.2%),葡萄牙念珠菌1株(0.6%).药敏结果显示161株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敏感率分别为98.8%和96.9%,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依次是74.5%、74.5%及61.5%.[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念珠菌分离菌株前三位依次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三者共占念珠菌分离菌株的94.5%,尿液标本分离的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且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之以往有所提高.

  • 帕瑞昔布钠用于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建恒;毛克亚;刘郑生;毛克政;李鹏;肖嵩华;王岩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需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试验过程遵循双盲对照原则.P组患者术后给予帕瑞昔布静脉推注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ml),2次/d.C组患者术后在相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2 ml.P组和C组术后,给药时间为2d.两组患者术后均不限制其他镇痛药物(本试验采用阿片类药物吗啡)的使用,作为一种镇痛补救措施.术后(2、6、12、48h)对患者进行疼痛强度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满意度评价,其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消化不良、头痛、呼吸抑制(<8次/min)、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P组6、12、24、48 h VAS评分低于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镇痛满意率优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阿片类药物(吗啡)的使用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C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后的镇痛,并且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术后患者的镇痛质量.

  • 术中内镜在隐源性小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磊;文刚;涂从银;陶应田;程元光;朱广玉

    [目的]探讨术中内镜对隐源性小肠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48例隐源性小肠出血剖腹探查患者行术中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总结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48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明确了出血原因,阳性检出率100%,其中十二指肠水平部间质瘤4例,血管瘤4例,Dieulafoy病2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腺瘤性息肉4例,回肠淋巴瘤3例,回肠末段非特异性溃疡4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10例,小肠动静脉畸形11例,胆肠吻合口曲张静脉出血2例,胰肠吻合口溃疡出血1例.检查平均用时(9±1.6) min,未发生术中内镜相关性并发症.根据术中内镜诊断行小肠楔形切除17例,部分肠段切除3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4年,未发生再出血.[结论]术中内镜是目前小肠全面检查的终手段,对隐源性小肠出血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提高病变检出率,而且定位、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术中内镜
  • 以癫痫起病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舒凯;肖群根;蒋伟;郭东生;雷霆;李龄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以癫痫起病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13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癫痫改善情况:EngelⅠ级28例(82%),Ⅱ级3例,Ⅲ级3例;术后短暂轻偏瘫7例,失语6例,随访3个月至6年,仍有2例轻偏瘫.[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治疗以癫痫起病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

  • 全反式维甲酸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石磊;郑秀峰;解汝娟;关冰;王德润;王林华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尿微量蛋白(UAl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KD)、DKD+ATRA组(ATRA)、DKD+ ACEI组(ACEI)和ATRA+ ACEI组.ARTA组以20 mg/kg的ARTA灌胃,ACEI组灌以10 mg/kg的贝那普利,ATRA+ ACEI组则予以同等量的ATRA和贝那普利(20 mg/kg+10 mg/kg)灌胃,DKD组和NC组灌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4周后检测上述各组大鼠的UAlb、UCr、MCP-1指标并计算UAlb/UCr及尿MCP-1/UCr,观察各组间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和MCP-1在大鼠肾组织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组、ACEI组、ATRA+ ACEI组大鼠UAlb/UCr及尿MCP-1/UCr均显著低于DKD组(P<0.01),ATRA+ ACEI组与ATRA组和ACE1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有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DKD组的肾小球系膜基质轻度增多,细胞明显肥大,体积亦增大显著.与DKD组比较,ATRA组、ACEI组和ATRA+ ACEI组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而ATRA+ ACEI组与单一用药组比较细胞肥大和系膜基质的增生程度也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示与正常组比较,DKD组的MCP-1的水平显著增多,与之相比,ATRA组、ACEI组和ATRA+ACEI组的MCP-1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ATRA+ ACEI组的MCP-1的表达减少较ATRA组和ACEI组更明显.[结论]ATRA可明显减少早期DKD大鼠肾组织MCP-1的表达水平,减少尿MCP-1及UAlb的排泄,延缓DKD的进展,ATRA联合ACEI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上述任何一种药物.

  •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陈仕珠;袁志林;姚茹;张雅茹;扬艳;吕海丽

    [目的]探讨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NHF)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和对照的方法研究了自2002年11月以来连续收治的9例CHCNHF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4 ~79(53.7)岁;治疗前HCV RNA基线水平在4.3×104 ~ 105拷贝/ml.同期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CHC)23例为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8 ~58(37.6)岁;治疗前HCV RNA基线水平为6.1 ×103 ~105拷贝/ml.两组均应用普通干扰素α-2b 300万U,肌内注射,隔日1次;利巴韦林900 mg/d,分三次口服.如治疗4周达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则疗程为36周,如未达RVR,则为48周.CHCNHF组于治疗开始联用胸腺肽因子α1(Tα1)1.6mg,近淋巴结皮下注射,2次/周,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CHCNHF及21例CHC患者按要求完成了治疗.两组受试者WBC等下降需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者CHCNHF组3例(33.3%)、对照组8例(38.1%),无统计学差异(P>0.05).获RVR者CHCNHF组8例(88.9%),对照组18例(85.7%)(P>0.05):余4例于治疗8周HCVRNA降至不可测.应用Tα1 24周(6例)和12周(3例)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 05).获得RVR CHCNHF组>60岁者100%(4/4),<60岁者为80% (4/5)(P>0.05);对照组<40岁者12例,>40岁者9例,达RVR者分别为83.3%和88.9%(P>0.05).至疗程结束后6个月,两组获SVR分别为88.9%(8/9)和90.5% (19/21).平均随访49.5(27 ~87)个月,所有获SVR的27例肝功能、HCVRNA复查仍维持正常.[结论]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佐以Tαl治疗CHCNHF可收到与CHC患者同样的效果,初步为CHCNHF抗病毒治疗提供一可行而效佳的方法.

  • 新辅助治疗后经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35例疗效观察

    作者:左富义;于波;梁振家;苑树俊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经肛门部分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长期疗效,包括生存率和肛门控便能力.[方法]以超低位直肠癌(直肠肿物距齿状线≤3 cm,高、中以上分化腺癌,TNM Ⅰ~Ⅲ期)为病例选择对象,所有入组的患者术前先行同步放化疗:XELOX方案+45~50 cGy放疗,于放疗结束后第4~6周手术;腹部手术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施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会阴部手术施行ISR保留肛门.术后行6~10疗程FOLFOX方案化疗;长期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控便能力、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32.7个月,21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控便能力,Kirwan分级1~3级为主.3例手术后于12个月内直肠癌局部复发,6例于术后36个月内复发及肝转移,目前有5例死亡,经过换算的5年生存率为71.3%.[结论]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其手术方式安全可行,术后肛门控便功能良好,具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 燧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鸿婷;季旭明;王先滨;王斌;耿自上

    [目的]以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燧心胶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燧心胶囊高剂量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连续给药12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高辛组、卡托普利组、燧心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其中燧心胶囊高剂量组下降较低剂量组明显(P<0.05).[结论]燧心胶囊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程序性死亡,使衰竭心脏由失代偿状态向代偿状态转化,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 追赶生长大鼠性激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易波;文重远

    [目的]观察追赶生长大鼠性激素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的关系,初步探讨性激素在追赶生长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5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C)、追赶生长组(RN).于实验的第0周、4周、6周、8周、12周采集血液及剥离内脏脂肪(两侧的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垫).并检测血清睾酮、雌二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渡素和脂联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结果]在实验结束时RN组大鼠体重基本追赶上NC组,但内脏脂肪/体重明显超过NC组,出现明显追赶肥胖;与NC组相比,RN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降低约59.5%;雌二醇水平升高.实验结束时,RN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P<0.01),其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而瘦素水平显著增高,脂联素则是出现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睾酮与胰岛素抵抗、瘦素均呈负相关性(P<0.05).而雌激素与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和瘦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追赶生长过程中,性激素的变化(特别是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从而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

  •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面活性蛋白B的表达

    作者:谢露;王钰;曲雯雯;魏巍;范含笑;尹晓娟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表达.[方法]采用前瞻性序贯试验设计方案,以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对60例NRDS足月新生儿和23例健康新生儿BALF中SP-B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评估SP-B水平与NRDS足月新生儿胸部X线诊断标准分型、机械通气前PaO2/Fi02的关系.[结果]足月NRDS组BALF SP-B[( 17.63±6.80) ng/ml]显著低于“健康肺6对照组[ (103.95±6.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B水平与机械通气前PaO2/Fi02呈正相关(r=0.838,P<0.001);SP-B水平越低,则NRDS胸部X线诊断标准分型越重(P <0.001).[结论]NRDS足月新生儿肺组织中SP-B表达下降,且与NRDS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补充外源性SP-B可能是治疗足月NRDS的一种有效途径.

  • 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与肺结节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艳秋;田颖;吴迪;张楠;周云芝;王洪武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在肺结节病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 MDC)的可能机制及其MDC在肺结节痫的作用.[方法]应用MACS CD2 beads分离肺结节病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分离后的巨噬细胞分别在TNF-α、IFN-γ、IL-4、雌二醇单剂、雌二醇和TNF-α联合刺激下培养24h或48 h.应用ELISA法检测24h或48 h培养后上清液中MDC蛋白浓度.评价刺激存在与否MDC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肺结节病患者在TNF-α、IL-4刺激下,24h、48 h培养后的上清液中肺泡巨噬细胞产生MDC水平显著地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TNF-α:P=0.047;IL-4(5 ng/ml)∶P=0.044;IL-4(50 ng/ml):P=0.037];48h∶[TNF-α:P=0.032;IL-4(50 ng/ml):P=0.043].雌二醇单剂刺激下MDC的产生明显被抑制,有统计学意义[雌二醇(100 ng/L):P=0.041].[结论]在肺结节病TNF-α、IL-4增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MDC,而雌二醇抑制MDC产生.推测在肺结节病细胞因子通过CCR4+T细胞、巨噬细胞的聚集、活化以及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MDC水平增加,其结果可能影响肺结节病的发病机制、第二次发病高峰的出现及女性更年期后治疗的难治化.

  • claudin-7在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俊会;鲁山;王秋兰;郭风振;李瑞玉

    [目的]探讨claudin-7在不同类型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laudin-7在SGC-7901细胞株、BGC823细胞株及10例正常胃黏膜,36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45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claudin-7阳性率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9.630,P<0.01);claudin-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在性别和肿瘤大小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udin-7的缺失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标志物.

  • 1.5TMR对国人颈延髓角的测量与分析

    作者:吕宝华;程晓娟;马得廷;韩耀启;张忻宇

    [目的]利用颅脑正中矢状面T2W1图像测量正常国入、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标准体位下的颈延髓角,建立国人正常颈延髓角的参考标准,探讨国人颈延髓角的发育规律、颈颅关节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为MRI诊断Chiari畸形Ⅰ型等部分颈颅交界区疾病提供参考标准.[方法]随机选取857例(0~74岁)正常国人及14例Chiari畸形Ⅰ型的颅脑MRI图像,于T2WI正中矢状面图像上测量延颈髓轴线夹角数值.各年龄组性别间的差异用t检验做统计分析,对各年龄组间年龄差异用方差分析做统计检验.[结果]在MRI上,正常组0~9岁、50岁以上年龄组所测量的男女性别的颈延髓角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20~49岁年龄段男女两性别的颈延髓角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以上所有年龄组的颈延髓角随年龄的增加角度也增大.10 ~29岁与其他年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颈延髓角的95%可信区间为156.9°~174.7°,病例组与正常组颈延髓角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国人正常体位下颈延髓角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角度范围.对于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MR能够直接显示脑桥延髓受压及小脑下疝的情况,在M RJ成像中可以参考以上参考值对于该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后全身扫描腰-腹部131Ⅰ摄取分析

    作者:余永利;柴红;陈泽泉;丁颖

    [目的]评估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Ⅰ全身扫描腰-腹部131Ⅰ摄取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1)1991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002例,男330例,女672例;年龄6~87岁,平均(41.7±24.4)岁;乳头状癌743例,滤泡状癌253例,混合型106例.(2)131Ⅰ治疗前后处理均按卫生部核医学临床诊疗指南进行.(3)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血清Tg、TgAb水平和其他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CT、MRI、超声等),由3名医师对131Ⅰ全身扫描结果进行判读和分析.[结果]肿瘤转移灶摄取275/1002例(27.45%),病理性(非肿瘤转移)摄取4/1002例(0.4%),生理性代谢胃-肠道摄取762/1002例(76.05%);弥漫性肝摄取689/1002例(68.76%);膀胱显像791/1002例(78.94%).[结论]腰-腹部甲状腺癌1311 Ⅰ阳性和假阳性显像图的准确读片可避免该部位的误诊及其不恰当的131Ⅰ治疗.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研究

    作者:王志意;崔现平;耿文茂;秦成坤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提高SPTP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4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5,平均年龄23.7岁(11 ~48岁).17例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泻症状,30例因腹部肿块就诊,3例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均未行化疗和放疗.[结果]术后病理5例为低度恶性SPTP,1例为恶性SPTP.肿瘤位于胰头部26例,位于胰颈部4例,位于胰体部2例,位于胰体尾部10例,位于胰尾部8例,肿瘤平均直径为7.9 cm(3~ 19 cm).术后8例发生胰瘘,2例出现胃瘫,均对症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随访39个月(2~87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主要见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大多数情况手术切除均能治愈,预后良好.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手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石庆龙;赵振生;曹双军;王红禄;李晋;李旭彤;任正华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成功施行手术治疗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45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淋巴结获取数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留院时间以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并发症、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3.4±19.7) ml vs.(145.0±79.4)ml,P<0.05],手术时间开腹组明显短于腹腔镜组[(174.2±40)minvs.(245.6±87) min,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2±0.5)dvs.(3.4±1.0)d,P<0.05]、进食时间[(4.1±1.1)dvs.(6.1±1.6)d,P<0.05]及术后留院时间[(11.7±2.3)dvs.(18.8±13.9)d,P<0.05]显著缩短;手术切除肠管长度、术中淋巴结获取数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具有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在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医院实行.

  • 经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作者:刘玲;魏良洲;田字彬;梁少双;孔心涓;武军

    [目的]研究经迷走神经复合体(DVC)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GLP-1注药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VC区埋置套管.糖尿病成模2周后,GLP-1注药组经套管注入GLP-1,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胃排空率、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受体(GLP-1R)mRNA的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浓度[(28.0±1.8)mmol/L]较正常组[(5.7±0.5)mmol/L]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72±11)%]较对照组[(35±8)%%]明显升高(P<0.05),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R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GLP-1注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39±12)%]、血糖浓度[(14.6±1.3)mmol/L]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GLP-1浓度[(15.35±2.21)pmol/L]及胃窦GLP-1R mRNA/β-肌动蛋白(β-actin)(1.33±0.22)较糖尿病组[(10.78±2.06)pmol/L、1.10±0.14,P均<0.05)显著升高,胃排空率与血浆GLP-1浓度及胃窦GLP-1R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786、-0.731,P均<0.05),与胃底GLP-1R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结论]DVC区注射GLP-1可减慢糖尿病早期加速的胃排空率,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血浆GLP-1的分泌及胃窦GLP-1R的表达.

  • 相位编码方向对脑白质信号变化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马得廷;王君霞;刘志强;孔庆奎;王昭华;马振波;谢元忠;张有军

    [目的]探讨不同相位编码方向(PED)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脑白质信号强度(SI)和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方法]对12例健康成年人(年龄21 ~42岁,男7例,女5例)分别采用三种PED[从右到左(R(=>)L)、从左到右(L(=>)R)和从前到后(A(=>)P)]进行横轴位DWI扫描(b=0、1000 s/mm2),比较两侧大脑半球各叶脑白质SI和ADC值的变化,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R(=>)L和L(=>)R PED的DWI中,两侧额叶(基底节层面)、颞叶脑白质S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枕叶、顶叶和额叶(半卵圆中心层面)的脑白质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P PED的DWI中,双侧枕叶、顶叶、额叶和颞叶的脑白质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部位双侧脑白质的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WI中双侧脑白质信号存在差异性,较低层面额叶和颞叶脑白质信号随PED不同而变化,而ADC值不因PED变化而不同.

  • 肢端缺血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初探

    作者:于新迪;王震宇;王伟;莫茜;朱德明;徐卓明

    [目的]通过观察肢端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探讨LIP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实验组(LIP组)15只、缺血组15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和缺血组设立5个时间点:6h、12h、24h、48h和72h,每点3只.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LIP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观察并计算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脑组织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炎性细胞计数以及神经元密度的变化.[结果]缺血组和实验组在各时间点的NSS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脑组织学病理改变程度明显轻于缺血组;在24h、48 h和72h时间点,实验组炎性细胞计数明显少于缺血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细胞明显多于缺血组,且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诱导脑缺血耐受,可以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和延迟海马区神经元死亡,从而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Livin蛋白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侠;张洁;柴春艳;李雅莉;张秋红;张进召

    [目的]研究Livin蛋白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标本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L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肺癌患者肺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8.1%,正常肺组织呈阴性表达;(2)男性肺癌患者L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59.26%,女性为36.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对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57.8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6.37%,P<0.05);(4)吸烟指数≥400的肺癌患者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53.57%,吸烟指数<400的患者为33.3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蛋白的高表达在支气管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吸烟指数密切相关.

  • 热休克蛋白20与高尔基体在沙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及相关性

    作者:吴大鹏;胡治平;杨和平

    [目的]探讨在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热休克蛋白20(HSP20)的表达变化及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检测高尔基体特异性标记物38( TGN38)的表达变化及HSP20与高尔基体的定位关系.[方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再灌注后6h、1d、3d、7d的各时间点分批处死动物,快速取脑组织,分别制作石蜡标本和提取蛋白,采用HE染色观察皮质区神经细胞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质区HSP20阳性细胞数目;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的方法观察脑皮质细胞中HSP20与高尔基体的定位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高尔基体及HSP20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全部数据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E染色: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脑组织形态结构没有明显差异;L/R组根据时间点的不同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细胞间质和细胞水肿,神经元坏死.免疫组化染色HSP20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各假手术组的脑组织中均有HSP20的表达,但表达较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20的表达上调,于3d达到高峰,7 d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和各假手术组比较,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免疫荧光共聚焦:TGN38的免疫荧光及HSP20的免疫荧光在蒙古沙鼠皮质细胞内明显重叠.免疫印迹结果:我们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再次证实了在沙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HSP20后的表达变化(变化趋势同免疫组化结果).而TGN38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各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1)HSP20在缺血再灌注的脑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可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2)在沙鼠皮质细胞内,HSP20存在于高尔基体,表明HSP20的靶向运输依赖高尔基体,同时HSP20可能对高尔基体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 22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杨悦;魏日胞;王远大;邱强;荣娜;陈香美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肾脏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6个月在我院住院的CKD患者465例,测定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生化、IR相关指标和24 h尿蛋白定量,计算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建立数据库.排除6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终入选223例.通过稳态模型HOMA-IR指数评价患者1R,比较CKD各期IR发生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CKD患者HOMA-IR指数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CKD 4 ~5期患者IR发生率分别为44.44%和42.41%,显著高于CKD 1期患者(5.48%),P值均为0.000.在Pearson相关分析中,年龄(r=0.232,P=0.001)、BMI(r=0.227,P=0.002)、收缩压(r=0.343,P=0.000)、舒张压(r=0.293,P=0.000)、血尿酸(r=0.286,P=0.000)和甘油三酯(r=0.400,P=0.000)与HOMA-IR指数正相关,eGFR(r=-0.425,P=0.000)与该指数负相关,白蛋白(r=0.078,P=0.143)、总胆固醇(r=-0.006,P=0.937)和24h尿蛋白定量(r=0.002,P=0.177)与该指数无明显相关性.CKD 4 ~5期(B=0.512,P=0.000)、甘油三酯(B=0.089,P=0.006)、BMI(B=0.027,P=0.007)和高血压3级(B=0.444,P=0.030)终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结论]与CKD 1期相比,CKD 4~5期患者IR发生率显著升高.对于CKD患者,eGFR<30 ml·min-1·(1.73m2)-1,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肥胖和高血压3级是IR的相关因素.

  • 肌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韩云毅;米川;施学东;王冰;马忠泰

    [目的]总结肌内血管瘤(IMH)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IMH完整病例,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描述手术方式,提出手术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连带受侵犯的正常肌肉一并完整切除肿瘤,但有2例因肿瘤侵犯膝关节囊和整个股外侧肌,未能完整切除,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肿瘤未有进一步生长.随访33例,时间18个月至13年,平均5.5年.2例复发,因复发肿瘤发展缓慢,患者无症状,未行进一步治疗.无感染病例,无恶变病例.[结论]IMH临床常以局部疼痛,或同时伴有肿物,或者仅以发现肿物为表现.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加重.结合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怀疑恶性肿瘤时术前须行病理明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

  • WWOX抑癌基因和Nrf2转录因子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邦君;赵登秋;邬叶锋;汤建燕

    [目的]研究WWOX抑癌基因和Nrf2转录因子在原发性胆囊癌(P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WWOX和Nrf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54例、胆囊腺瘤标本20例、慢性胆囊炎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WWOX蛋白和Nrf2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WWOX蛋白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 (26/54)、75.0% (15/20)和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WOX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学分级(P<0.01)、Nevin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2)Nrf2蛋白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 (36/54)、20.0% (4/20)及5.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rf2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P<0.05)、Nevin分期(P<0.01)、淋巴结 转移(P<0.01)有关.(3)WWOX阳性表达与Nrf2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是否伴有结石无显著关系(P>0.05).(4) WWOX阳性表达与Nrf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20,p<0.01).[结论]WWOX和Nrf2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WWOX和Nrf2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 淮南地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梅;朱蕾;余传庆;杨立新;鲁明;曾昭波;张伟丽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卒中的影响,观察淮南地区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方法]连续收集从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首次发病入院且资料完整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73例,其中缺血性684例,出血性89例.分析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等.[结果]淮南地区773例首发卒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4.96±11.86)岁,其中出血性卒中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缺血性卒中组(P<0.001),男性卒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显著低于女性卒中患者(P<0.01).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年龄为60~79岁,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年龄为45~64岁,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高血压是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为吸烟、饮酒、心脏病和糖尿病史.入院首次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出血性卒中组均显著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 <0.001).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在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1、P<0.05、P<0.01).出血性卒中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缺血性卒中(P<0.001).本组患者就诊距发病时间<24 h者出血性卒中约占75.0%~82.4%,缺血性卒中占48.8%~ 57.3%.[结论]淮南地区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年龄明显小于缺血性卒中,与国内多数报道一致;高血压是导致各类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吸烟、饮酒与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卒中 危险因素
  • Reg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军;邹赛英;董雅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Reg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89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RegⅣ、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 89例胃癌组织中RegⅣ和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1.57% (37/89)、75.28% (67/89),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MVD为(54.90±2.61)个/mm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12±3.12)个/mm2,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RegⅣ、VEGF表达与MVD分别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P<0.05),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RegⅣ、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癌细胞增殖、癌血管形成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下肢静脉曲张主干剥脱与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早期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卫任;刘小平;熊江;贾鑫;郭伟

    [目的]对比大隐静脉主干剥脱与泡沫硬化剂注射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本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选标准,共有243例患者人组.其中,97例大隐静脉主干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146例主干行限制性剥脱术.对比这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早期临床有效性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泡沫硬化剂注射方法的早期临床有效性与剥脱术相仿(P=0.39),但在控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早期并发症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大隐静脉主干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较剥脱术更为安全、微创,且二者的早期疗效相仿.前者的中、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 挥发性麻醉药与烷烃相加作用的研究

    作者:何绍明;王国军;刘进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VAs)与正烷烃的相互作用以推测全麻作用靶位的性质.[方法]将3种VAs氟烷、安氟烷、异氟烷和3个正烷烃戊烷、己烷、庚烷相互配对组合.用果蝇模型单瓶连续法测定ED50,用气相色谱仪检测麻醉气体浓度.每次配对实验分为6组,1组和6组分别测定A药和B药的ED50;2、3、4、5组分别在维持A或B药0.2或0.4 ED50条件下,通过增加另一药的浓度来测定A或B药的ED50(定义为合用ED50);将这4组内各自恒定药的浓度均数分别除以1组及6组测得的各自单药的ED50值,得各自A药或B药的ED50分数,将各组A药和B药的ED50分数相加得该组ED50分数之和.每对重复实验4次,用各组A药ED50分数为横坐标值、B药ED50分数为纵坐标值制成相互作用图.[结果]除2对因浓度不能在同一气相色谱条件下检测被剔除外,共进行了13个配对组合实验,所有结果均为相加作用,在208个相互作用点中,只有1个位于相加范围线之左下,8个位于相加作用点之右上.[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麻醉作用机制的分子靶位相同,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其他蛋白质模型的研究结果推测作用靶位既非疏水区也非亲水区,而是亲疏水两性分子的特定区域.

  • HLA-A33表型、TNF-α/TNF-RⅡ基因多态性和肠道病毒71型脑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培培;胡素娟;刘月荣;刘相萍;胡静飞;陈宗波

    [目的]研究HLA-A33表型,TNF-α/TNFR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表型对EV71感染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EV71检测为阳性的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3例,根据病情轻重分成轻症组、重症组;提取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EV71感染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HLA-A33表型、TNF-α-308位点的多态性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TNFRⅡ+19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EV71感染患儿中HLA-A33表型阳性率(24.39%)与健康儿童组阳性率(11.8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9,P<0.05).EV71中枢感染患儿TNF-α-30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6.367,P<0.05),感染组TNF-α-308GG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儿童(x2=5.393,P<0.05);而轻症组与重症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RⅡ+19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在EV71感染组与对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A33(+)患儿中,EV71感染组TNFRⅡ+196T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3.866,P<005),而在HLA-A33(-)儿童中,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A33表型、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EV71中枢感染有关,TNF-α-308GG基因型可能为儿童不易感染EV71的保护基因.TNFRⅡ+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EV71感染无关;TNFRⅡ+196TG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HLA-A33(+)患儿EV71中枢感染的发病概率.

  • 婴幼儿时期麻醉手术对儿童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远期影响

    作者:李纯青;王东信;马旭波;朱赛楠

    [目的]探讨婴幼儿时期接受全身麻醉与手术是否影响儿童远期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发育.[方法]采取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选取0~3岁期间在全身麻醉下接受非神外非心外手术、入选本研究时实足年龄为6~8岁的北京城区儿童为麻醉组(n=81);根据每例试验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社会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等影响智力发育的主要因素作为匹配条件,选取0~3岁期间未经历过全身麻醉和手术的儿童为对照组(n=81).分别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估两组儿童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在智力发育水平上麻醉组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在总智商(113.6±10.4vs.114.6±9.9,P=0.524)、言语理解指数(111.0±11.3vs.112.7±10.3,P=0.320)、知觉推理指数(113.4±12.1 vs.114.3±10.4,P=0.631)、工作记忆指数(109.6±13.6vs.109.4±10.1,P=0.896)、加工速度指数(105.9 ±9.7 vs.107.7±10.5,P=0.199)、一般能力指数(114.4±11.3vs.115.3±11.3,P=0.852)、认知效率指数(110.1±10.9vs.110.4±9.2,P=0.882)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智力结构方面,工作记忆-言语理解指数差值具有临床差异的发生率在麻醉组高于对照组(7.4% vs.0,P=0.038).两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6.9%vs.45.7%,P=0.875),但麻醉组中经历两次麻醉者前庭失衡的发生率高于一次麻醉者(75.0%vs.20.8%,P=0.038).[结论]总体上婴幼儿期麻醉手术对儿童远期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发育无明显影响,但麻醉组儿童在智力结构方面工作记忆指数-言语理解指数差值出现临床差异的发生率增高.婴幼儿期接受两次麻醉手术者前庭失衡发生率增高.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云;李子嘉;付泉源;刘晓荣;王焱林;张宗泽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n=20)和生理盐水组(B组,n=20).A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生理盐水4ml静脉注射,B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生理盐水4ml静脉注射,术后均予喷他佐辛自控镇痛(PC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清醒即刻(T0)、术后2 h(T1)、4 h(T2)、6 h(T3)、8h(T4)、12 h(T5)及24 h(T6)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和静脉注射试验药物后6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两组病例术后24h内Ramsay镇静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给药后60 min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应用喷他佐辛术后镇痛相比,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更确切且不影响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 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精子活力的关联分析

    作者:余波澜;陈康;周华;袁静茹;刘敏;高兴成

    [目的]探讨精浆SOD活性与精子活力的相关性以及SOD活性用于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194例精子活力正常和228例精子活力低下的男性进行精液常规分析,通过Dojindo四氮唑盐(WST-1)底物比色法和二喹啉甲酸法(BCA)对其精浆SOD活性及精浆总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每毫升精浆中SOD活性在两组中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每毫克精浆蛋白中SOD活性在低精子活力组中显著下降(P<0.0001).SOD活性在正常对照组和低精子活力组中均有较大的个体差异.ROC曲线分析表明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阈值区分(Az=0.644).[结论]精浆SOD活性与精子活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临床利用SOD活性进行弱精症诊断的准确性较低.

  • 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经食管与心内电生理参数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晓东;王健怡;黄敏

    [目的]通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儿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获得的电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TEAP电生理参数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评价,为广泛开展小儿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研究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27例SVT儿童的TEAP和IEPS的检查结果,男12例,女15例,年龄6~15岁[平均(10.1±2.5)岁],临床均有反复多次的SVT发作史.分别通过TEAP和IEPS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c);以心房分级递增法S1S1测房室结的文氏型阻滞点和2∶1阻滞点;用S1S1程控早搏刺激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室前传有效不应期(AVERP).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折.[结果]27例SVT患儿中7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这(AVNRT),20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中左侧旁道(LAP)6例,右侧旁道(RAP)14例;均通过射频消融(RFCA)术进行成功根治.TEAP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6.3%.通过TEAP和IEPS分别获得电生理参数,SNRT分别为(912.2±180.3)ms和(930.2±174.9)ms,CSNRT分别为(304.0±79.7)ms和(287.1±63.1)ms,SACTc分别为(84.3±21.8)ms和(94.6 ±23.2)ms,文氏点分别为(182.0±28.1)ms和(187.0 ±24.9)ms,2∶1阻滞点分别为(211.0 ±24.7)ms和(220.0±19.3)ms,AERP分别为(228.0±29.4)ms和(223.5±21.7)ms,AVERP分别为(298.5±71.8)ms和(277.7 ±57.5)ms.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P电生理参数是可靠的,值得在基层儿科临床单位进行广泛应用.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喜媛;杨敬平;乌日娜;王玲;田红军;刘涛

    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是和用微机处理控制系统、综合监测患者的即时情况,自动调校和设置呼吸机参数来适应患者呼吸能力和通气需要的通气模式.ASV作为新开发的通气模式,临床应用经验较少,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针对心脏外科手术撤机过程中的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ASV与常用的A/C模式进行比较,初步明确其在气道阻塞性疾病及非气道阻塞性疾病等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

  •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5年随访研究

    作者:赵丹瑜;陈星;康艳;汪嵘;马瑞军

    在各种胃炎的病因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尤为突出,除菌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引起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胃炎结节状改变存在两种类型,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结节类型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虽然两者的起因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在临床上诊断和预后差别可能也较大[1].本研究对以上两种胃炎治疗后5年长期随访,分析其预后情况.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经内镜与病理相结合确诊并成功随访5年的结节性胃炎患者60例,男21例,女39例,男女比例1:1.8,患者平均年龄34.8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节状改变的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平均年龄57.6岁.

  • 非特异性血管炎所致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

    作者:唐杨烽;徐激斌;徐志云;宋智钢;韩林;陆方林;郎希龙;邹良建

    非特异性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 arteritis)、白塞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leritis)等,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病理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炎症可累及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此类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漏诊率较高,采取传统的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即便是术后采取积极的抗炎治疗,术后瓣周漏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分别为33%及17%[1],且远期预后较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治疗34例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

    作者:黎朝良;方兰;丁佑铭;张笃;董荣坤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一旦发生坏疽或穿孔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时,就形成了复杂性阑尾炎[1].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治疗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但腹腔镜处理复杂性阑尾炎仍然存在争议[1-3],其疗效评价还缺乏科学有效的证据.

  • Forga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观察

    作者:孙洪利;韩冰;程新华;马凯

    临床下肢动脉急性缺血常见原因为房颤栓子脱落导致下肢动脉栓塞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引起血栓形成,Mutirangura等[1]治疗12D例动脉栓塞患者,其中动脉血栓91例占75.8%,房颤栓子脱落导致的下肢动脉栓塞29例占24.2%.急性动脉缺血需要紧急处理,恢复组织血供,否则有肢体坏死和截肢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急性动脉栓塞的病死率为10% ~30%,截肢率为10%~30%[2].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6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柯;胡高峰;李慧敏

    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美容等优点,已成为外科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有报道称LC术可占全部胆囊切除术的90%以上[1],但若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好,则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我院1996年8月至2011年9月共施行LC术1567例,其中发生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1.02%,现报道如下.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鲁可权;史跃;许承斌;曹希亮;于文朝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取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严重出血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较为棘手.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瑞士EMS四代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清石系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432例,共有7例出现大出血,发生率为1.62%.现报道如下.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肌病一例

    作者:李韵;笪宇威

    患者女,26岁.主因"右下肢无力22个月,膝关节压痛12个月,双上肢无力8个月"于2010年12月9日人院.患者于入院前22个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腿无力,走路不灵活.入院前14个月起右腿无力加重,走路拖地.12个月前右膝关节出现压痛,行针灸治疗,无好转.10个月前右腿抬腿困难,不能上楼梯,不能下蹲起立.同时出现左膝关节压痛,8个月前出现双上肢无力,双手端水盆费力,弯腰直起困难.

  • 先天性凝血因子X缺乏症骨改变影像学表现一例

    作者:李雯雯;丁娟;孙钢

    患者女,20岁,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近端外侧持续性胀痛,活动后加重,并出现跛行,休息后无缓解,行右小腿X线检查示右胫骨上段骨质异常,行刮除植骨术,病理示动脉瘤样骨囊肿.5年前因头痛,行头颅CT检查,示颅骨呈膨胀性改变并出血,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凝血因子X缺乏症,每月输血浆治疗.

  • 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颅内出血二例

    作者:李园园;付刚;郑杰

    例1,女,4 d,以"皮肤黄染2d"为主诉于2011年3月16日入院.生后第二天出现全身皮肤黄染,无发热,吐沫,无呻吟,未排白陶土样便.在外未治疗,自发病以来,反应可,吃奶可.母亲妊娠时体健无并发症,产前产时末用药,曾流产一次,未接受放射性物或毒物,卫生条件好.出生史:第一胎,第一产,34周早产,单胎,生后无窒息(Apgar评分:1 min 9分,5min10分,10 min 10分),顺产,无胎膜早破,羊水清,胎盘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体:体温36.6℃,心率140 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1600 g,身长46 cm,头围30 cm,胸围29 cm,反应可,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头颅外形正常,前囟1 cm×1.5cm,巩膜黄染,肺心腹无异常,原始反射存在.

  • 硬膜下血肿钻孔术后并发癫痫及肢体瘫痪一例

    作者:王栋;蒋永明;康东

    患者男,76岁,因"车祸伤后头痛、流血4h"于2011年5月29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4h行走时不慎被汽车撞倒在地,当即患者意识丧失,伴头面部流血不止,无抽搐,无呕吐,无大小便失禁,约半小时后意识恢复,感头痛,被家人急送至当地医院治疗,予伤口清创缝合,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遂送入我院急诊科.急诊行颅脑CT示:右额颞部、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颅骨未见骨折.受伤以来,患者精神差,未进饮食,无大便,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 呼吸兴奋剂应用不当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恶化一例

    作者:刘东国;张立卫

    患者男,72岁,农民,因"咳嗽、咳痰伴喘憋30余年,再发并嗜睡3d"于2010年3月18 日入院.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10余年前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并逐渐加重,往肺功能检查提示FEV1/FVC 65%,FEV1% 75%(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逐渐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1],往无慢性呼吸衰竭病史.3d前患者受凉后咳喘症状加重,咳少量白色黏痰,易咳出,喘憋明显,并逐渐出现嗜睡症状,来我院就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结果无异常,胸部CT检查提示肺气肿样改变,右下肺散在斑片状阴影.

  • 机械带瓣管道在复杂心脏畸形矫治术中的应用一例

    作者:张伯尧;唐杨烽;徐激斌;徐志云

    患者女,19岁,因"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Rastelli术后13年,活动后气促不适半年"入院.入院时查体:口唇无发绀;窦性心律,心尖部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减弱.超声心动图示:心房正位、心室左袢、大动脉转位,功能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瞬时返流量20ml),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肺动脉CTA造影显示:置换的肺动脉主干起自右心室右前方,管腔明显狭窄并严重钙化,主动脉与肺动脉走行换位.

  • 以近期反复肺炎及呼吸衰竭为临床表现的肺腺癌一例

    作者:赵罗亚;李爱萍;王玲;刘莉莉

    患者女,77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急3个月,加重4 d7收入院.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痰液黄白色,有泡沫,痰量较多,每日约100 ml,伴有活动后气促、胸闷,无发热、咯血、胸痛、盗汗、双下肢水肿、夜间呼吸困难,无寒战、关节酸痛.曾在外院给予抗生素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外院胸部X线片结果:左下肺炎;血常规:白细胞14.1 × 104/L,粒细胞百分比87.9%,血红蛋白147g/L.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慢性疾病史、吸烟史,无宠物饲养史.入院体检:血压120/70mmHg,体温36.5℃,气促,口唇、四肢末端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及湿啰音,左下肺明显,两肺散在于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min,律齐,双下肢轻度水肿.

  • 颅内电极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作者:任连坤;吴立文

    在现代医学快速进展的背景下,仍然有20%~30%的癫痫患者呈现药物难治性.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力手段,而良好的手术效果基于全面的术前评估.在成熟的癫痫中心,通过细致评价临床发作症状学,结合包括头皮脑电图长程监测、结构性和功能影像学等非侵袭性检查,70%~80%的药物难治性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而其余的患者由于非侵袭性手段未能提供准确或者提供了矛盾的定位信息,颅内电极的应用为精确癫痫源以及脑功能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功能性磁共振对颞叶癫痫手术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雪宁;郭琪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异常增强同步化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反复发生的惊厥行为.发病率为0.5%~1.0%.目前对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20%~25%的癫痫是药物难治性的,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治疗成为重要的选择.而颞叶癫痫( 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约占所有癫痫的65% ~ 75%,其常见病因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局限性皮质发育不良、脑肿瘤、脑内血管畸形以及脑梗死等,HS是成人TLE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 难治性癫痫的规范化外科治疗

    作者:舒凯;陈旭;雷霆;李龄

    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80%左右癫痫患者的发作已经能通过现有的内科治疗手段得到长期控制,甚至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停药后可以终生不再发病,然而,临床上尚有20%~ 30%的患者用目前的治疗方法难以终止其发作,这部分患者所患癫痫被称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难治性癫痫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人类征服癫痫的大障碍.据统计,我国难治性癫痫患者不少于100万例[1].

  • 癫痫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如恩

    癫痫的外科治疗是功能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200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癫痫的终生患病率为0.7‰,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为4.6‰,推断我国约有900万人患癫痫,其中活动性患者达600万,但20%左右为难治性癫痫,这其中至少有50%的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 基因表达谱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在癫痫中的应用

    作者:刘田田;肖波

    癫痫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复杂性疾病,癫痫的表型特征涉及多个基因序列和表达的改变以及多种因素对基因的修饰和调控作用.随着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分子生物技术得到革新,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迅猛发展,该技术逐步实现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深入研究癫痫复杂的基因系统及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及手段,对癫痫的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 术中MRI联合多项技术精准指导手运动区脑肿瘤手术

    作者:苗兴路;杨卫东

    如何使手运动区脑肿瘤的手术治疗达到肿瘤切除与功能保留的大化并获得佳的风险/效果比[1],正逐渐成为手运动区脑肿瘤手术的发展趋势和治疗原则[2].手运动区是指与手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的皮质和皮质下纤维传导束,是中央前回突向中央沟弯曲反折成的一个"Ω"形的"结区",该区使中央前回在此处的面积扩大了几倍,白质纤维传导束在该区也较别处密集,这与躯体运动中精细复杂的手部运动相适应,手运动区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为该区的手术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郝耀;向川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至2011年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与内固定手术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中有明显优势(P<0.01),而人工关节置换组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在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内固定物松动率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中,人工关节置换术较内固定术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优势明显.

  • 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介入治疗术中出血的共识要点

    作者:赵力;李田昌;刘于红

    近年来,抗血栓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普遍和强化.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静脉或皮下抗凝药(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比伐卢定),以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在内的多种抗血栓药物极大地改善了缺血,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目前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已日益普及,使得疗效提高的空间已经有限,因此着力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 自制套管单孔腹膜后镜肾上腺切除术初步经验总结

    作者:方冬;郝瀚;瓦斯里江·瓦哈甫;张崔建;虞巍;张争;李学松;周利群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套管进行单孔腹膜后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初步经验.[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有9例患者行单孔腹膜后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59岁(32 ~80岁),男5例,女4例,平均BMI为24.1 kg/m2.所有手术均为腹膜后入路,选择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髂嵴上方3cm处斜行切口,切口长度3~4 cm.先以气囊扩张建立腹膜后腔,然后置入以手套自制单孔多通道套管建立手术入路,采用前端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联合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在术毕从切口取出标本.[结果]肿瘤长径平均3.3 cm(1.5~5.5 cm),左侧3例,右侧6例.平均手术时间62min(40~12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 ml(0 ~200ml).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附加套管,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 d(3 ~7 d).[结论]对于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自制套管行单孔腹膜后镜肾上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但远期疗效尚待观察,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尚待完善.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