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重度肥胖症进展

    作者:邢颖;白日星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减肥手术的应用逐渐广泛,袖状胃切除术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式,由于其术式简单,手术风险小且效果良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减肥外科医师和肥胖患者关注。本文从患者选择、手术技巧、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介绍袖状胃切除术的新进展。

  • 胃肠道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立波;夏冬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越发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生物治疗等方法也正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治疗手段亦不断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机制涉及非特异性和特异免疫效应,或同时具有此两种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以及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等方面。胃肠道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治疗上虽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并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免疫学方法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细胞因子联合其他特异的免疫成分,过继免疫治疗的进一步扩展,免疫疫苗不断更新,单克隆抗体的相继问世,多克隆抗体的研发被考虑,甚至免疫与放射的结合等。本文将就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免疫疗法
  • 神经胶质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蒋静;陈力;于顺江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关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先是脑肿瘤干细胞的发现,其次是开展了肿瘤全基因组测序,这对于发现新的分子标记物是非常有用的,这些标记物(如 IDH1基因突变)的发现甚至导致了基于分化和间质转化状况对神经胶质瘤的重新分类。此外,利用1p/19q标记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是否被甲基化能为胶质瘤患者选择疗法和进行个性化药物治疗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作为治疗策略,替莫唑胺几年前已被确定为治疗脑胶质瘤的标准药物。近在临床上贝伐单抗已开始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其他一些疗法目前还处于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比如癌症疫苗、溶瘤腺病毒的研究等,这些潜在的疗法将来有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手段或辅助手段。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神经胶质瘤的细胞起源,也为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提高与肿瘤免疫

    作者:赵彬彬;史令娟;高弼虎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研究多只涉及白细胞系统,而红细胞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一直受到忽视。国内外文献近来陆续报道了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红细胞系统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在防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床的观察与红细胞免疫相关文章的总结,发现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有肿瘤高发的倾向,提高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在预防患者恶性肿瘤发生,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 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进展

    作者:范晴敏;陆正华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一种可以代表原发肿瘤的“液态活检标本”,有助于实时、无创性地监测疾病进程。CTCs的检测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复发与转移的监测、预后的预测以及疗效的评估,而且可能成为临床分子检测、分析转移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近年来CTCs的检测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IκBα在NF-κ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邹福兰;骆娟;黄蓉;梁小明;陈昌辉

    核因子kappaB(NF-κB)抑制蛋白(IκB)是NF-κB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调节NF-κB的激活及转录。目前研究认为,IκBα是Iκ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κBα在所有真核生物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介导了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基因病等的发生。本文对IκBα的结构、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生物学功能、与免疫及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作者:赵敬焕;宋岩;宁永忠

    本文旨在使临床医师更加了解和重视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为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对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现有的国内和国外研究资料及数据进行总结。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对各类药的耐药率及耐药株各地有所不同,并对某些药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因此应该加强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及研究,以便及时指导临床调整用药。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年伟;潘翠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严重疾患,虽然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疗效不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指通过植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同时起搏左、右心室,通过多部位起搏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收缩。临床研究证实的CRT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各种改善均见于对CRT有反应的患者,但有20%~30%的患者对CRT无反应。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扩大CRT适应证,强调轻微或无症状患者亦可从CRT中获益。心肌负荷超声等超声新技术可更好地评估心肌运动的不同步,综合分析各种超声指标可提高对CRT反应的预测价值,有效减少不能从CRT中获益的患者。本文就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在CRT治疗过程中的研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免疫内分泌细胞及细胞因子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何志威;周旭春;蓝程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学未见异常且结肠镜检查未见形态学改变,而显微镜下却可见肠道炎症细胞浸润。肠道黏膜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铬细胞等免疫内分泌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肠道黏膜、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异常导致肠道炎症低度反应,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迁延反复。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内分泌细胞及细胞因子两个方面做一概述。

  • 磁共振成像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忠振;夏云龙;杨延宗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公认的症状性、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肺静脉及左房解剖情况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但却受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随着无创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术前评估肺静脉及左房纤维化情况已成为现实。此外,MRI还可对术后左房损伤及瘢痕组织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可用于预测房颤的预后,亦可用于确定二次消融位点,达到彻底电隔离肺静脉。

  •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杨晓;姜庆军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磁共振肩关节造影较常规MRI有明显的优势,注入关节腔内的对比剂增强作用以及关节囊的膨胀,使其在评估关节内的精细结构,确定病变及区分正常解剖变异上有很大优势。作者就磁共振肩关节造影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 IgG4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作者:李正东;杜晓刚

    IgG4相关性肾病(IgG4-RK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血清IgG4升高,影像学上可见肾实质损害,组织病理表现为小管间质性肾炎,以间质大量 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本文将对IgG4-RKD的临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呼吸抑制时异丙酚EC50的影响

    作者:申荣;王世端;黄辉;尹燕伟;夏长所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呼吸抑制时异丙酚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性别不限,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D组、M组和C组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咪达唑仑0.03 mg/kg和生理盐水。之后开启靶控输注(TCI)异丙酚,D组、M组和C组第1例患者的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1.4μg/ml、1.2μg/ml和2.2μg/ml。根据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确定下1例血浆靶浓度,相邻靶浓度的比值为1.1。计算出三组异丙酚TCI时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结果 D组、M组和C组呼吸抑制时异丙酚EC50分别为1.64μg/ml(95%可信区间为1.52~1.78μg/ml)、1.18μg/ml (95%可信区间为1.15~1.21μg/ml)和2.35μg/ml(95%可信区间为2.19~2.51μg/ml)。D组、M组的EC50明显低于C组,M组低于D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均能降低老年患者呼吸抑制时异丙酚的EC50,右美托咪定降低异丙酚的EC50的幅度显著小于咪达唑仑。

  •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瓣膜钙化特点分析

    作者:向茜;张弦;郭燕;杨才;李勇军;白云霞;孙海滨;刘乒乒;何英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心瓣膜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心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KD 5期未透析患者,按照病因分为糖尿病肾病(DKD)组和非糖尿病肾病(NDKD)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心瓣膜钙化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原发病、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高尿酸血症史、血压、血糖、尿酸、血脂、钙、磷、甲状腺旁腺素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对以上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KD 5期患者146例(DKD 66例,NDKD 80例)中有105例(71.91%)存在心瓣膜钙化。(2)DKD组在年龄、SBP、FBG、CHO、TG等方面较NDKD组高,而Bun、Cr、P较NDKD组低(P<0.05)。(3)DKD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较NDKD组高(P<0.05)。(4)66例DKD患者中有49例(74.24%)存在心瓣膜钙化,80例NDKD患者56例(70.00%)存在心瓣膜钙化。DKD组在总体心瓣膜钙化发生率、单纯主动脉瓣膜钙化、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钙化发生率较NDKD组高(P<0.05),而二、三尖瓣同时钙化发生率较NDKD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FPG及胆固醇水平分别是CKD 5期患者血管钙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142、0.125及0.182,t值分别为4.461、3.385及2.201(P<0.05)。结论 CKD 5期患者普遍存在心瓣膜钙化,而DKD患者较NDKD患者具有更高的心瓣膜钙化率及更严重的心瓣膜钙化程度。年龄、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引起和加重CKD 5期患者心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本身及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糖尿病密切相关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心瓣膜钙化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 微创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培荣;晏斌林;徐加誉;廖子龙;黄建鑫;刘昭红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早期的病理诊断方法,提高真菌阳性检出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痰、胸水、腹水、表面皮肤刮片等脱落细胞标本,经薄层液基细胞制片(TCT)检测选取78例标本,对标本制备的细胞块连续切片经特殊染色 PAS、免疫组化 MUC5B、原位杂交念珠菌探针方法,对患者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的真菌阳性率进行数据分析,对 PAS、MUC5B 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及科研检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方法差异性。结果78例标本中三种检测方法在年龄组、性别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AS 在健康状况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UC5B、念珠菌探针在健康状况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AS与MUC5B表达的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r=0.236),传统及科研检测早期诊断真菌感染的方法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数据统计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中真菌抗体MUC5B及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MUC5B真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 PAS 染色;本科研方法真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真菌检测方法;采用 PAS与MUC5B及念珠菌探针联合应用能提高真菌阳性检出率及达到对真菌的初步分类。

  • 肝动脉置管化疗栓塞在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唐仪;杨厚林;吴少杰;方主亭;陈良生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置管化疗栓塞对不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CRCLM)肝内转移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可切除的CRCLM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超选择经肝动脉置管化疗栓塞术41例患者,和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单纯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50例患者,比较各组之间的疗效、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肝动脉置管化疗栓塞组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6.1%和38.0%,临床获益率分别是87.8%和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末梢神经炎、静脉炎、腹泻和口腔黏膜炎为主。两组间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置管FOLFOX4方案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的CRCLM有一定的疗效,其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较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有优势。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齐晓宇;李玲玲

    目的: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求有利的永久性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54例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RVA)组、右心室流出道(RVOT)组、右心室流入道(RVIT)组,分别观察三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间期(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差异,并比较三组间术后6个月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QRSd 均显著增加(P<0.01);RVA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显著降低(P<0.05);RVOT组与RVIT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SD、LVEDD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QRSd有统计学差异,QRSd依次为RVA组>RVOT组>RVIT组(P<0.01);而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LVEF、SV、CO、LVESD、LVED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d小,可能是理想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阿司匹林联合Capox方案治疗老年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新年;丁江华;刘潮涌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肠癌(mCR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阿司匹林(ASA)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ASA在mCRC中的可能机制。方法74例无出血倾向的mCRC患者随机分2组:33例Capox方案组病例单纯接受化疗[卡培他滨1000 mg·(m2)-1·d-1,每日2次,第1~14天;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每3周为1周期];41例Capox联合ASA组接受化疗外,于化疗期及化疗间歇期均持续口服ASA 75 mg/d,同时口服奥美拉唑20 mg/d保护胃黏膜。每周期化疗前均抽取静脉血检测VEGF含量。结果(1)Capox+ASA组DCR显著高于Capox组(92.7%vs.66.7%,P<0.05),但两组OR无差异(45.5% vs.63.4%,P>0.05);(2)两组病例中,获DCR疗效亚组VEGF含量均明显低于PD疗效亚组(594.1±32.6 vs.1029.8±58.8,477.1±13.3 vs.1003.4±50.9, P<0.05);在 DCR 疗效亚组,Capox+ASA组 VEGF 含量显著低于 Capox 组(P<0.05),但在PD疗效亚组Capox组与Capox+ASA组VEGF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A联合Capox治疗老年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提高了疾病控制率,ASA部分抗癌机制为抑制VEGF表达。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体重变化及血清瘦素和ghrelin水平的研究

    作者:涂娟;李晓惠;曹力;陈朝英;陈大坤

    目的:了解激素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病程中体重变化及瘦素、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2~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38例SSNS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儿童,定期随诊并监测体重变化,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瘦素和ghrelin水平。结果 SSNS组47.4%在激素治疗1~2个月时达超重肥胖水平,当激素治疗至平台期时,超重肥胖率降至31.6%。年龄>6岁的患儿(58.3%)及病初BMI>同年龄、同性别50百分位者(74.1%)出现持续肥胖超重的比例显著增加(χ2=4.535,P=0.033;χ2=4.248,P=0.038)。超重肥胖组患儿ghrelin水平较体重正常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瘦素指数(FL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SSNS 患儿病程中超重肥胖现象较常出现,超重肥胖患儿伴有血ghrelin水平的降低和FLI的升高,病初基础体重、年龄对患儿病程中体重变化有一定影响。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代全德;司金春;徐忠海;杨春海;张建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0例健康对照者及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3 d、7 d及14 d时血清TNF-α、IL-1β、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含量,并分别将以上指标与急性脑出血出血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急性脑出血恶化的临床预测意义。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内血清 TNF-α、IL-1β、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则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清浓度与患者脑出血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性相关,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血清浓度对急性脑出血恶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患者病情控制、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琨;边培雯;张雪洁;马静霖;高敏虹;司晓青;孙晓慧;辛琳琳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临床拟诊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年龄37~86岁,男24例,女24例,对其行皮肤镜检查。由两名医师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盲法独立诊断,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医师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4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4例;医师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38例,非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0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师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1.67%、91.67%、8.33%、8.33%、83.34%、0.7895和91.67%、97.22%、75%、25%、2.78%、66.22%、0.7648,两名医师经皮肤镜诊断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889,P>0.050)。结论头面部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心理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凤华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为探讨脑卒中治疗的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相关诊断标准,选取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周期为8周。在不同时间点,采用HAMD和MMSE量表收集、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和认知功能情况,并利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HAMD 和 MMSE 量表平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时间点=3.79, F1交互效应=6.31,F2时间点=3.46,F2交互效应=5.73,P均<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抑郁及认知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0405,Z2=-2.0338,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建议将心理干预纳入到临床常规治疗,逐步探索确立新的治疗模式。

  • 胸腹腔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胃经不同上提路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朱天翔;蓝斌;方忠民;李锐雄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食管床不同上提路径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58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胸骨后路径者35例,食管床路径者23例。结果经胸骨后路径组胃液引流量[(312.5±69.7)ml]明显少于食管床路径组[(832.7±132.6)ml,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骨后与食管床路径术后吻合口瘘(14.3%vs.8.7%)、肺部感染(8.6%vs.17.4%)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后路径者术后胃液引流量少于经食管床路径者。经胸骨后与食管床不同胃上提路径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均是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应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肾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鄢俊安;李前伟;梁勇;付卫华;郑霁;姚基伟;李为兵;周占松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肾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为结石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西南医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92例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各96例,均在超声定位下行PCNL,观察组术前接受CT图像三维重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部位及结石横径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其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立体地显示肾盂、肾盏结构信息及结石的形状、大小、数量等情况,对PCNL穿刺通道的建立具有十分关键的辅助作用,可减少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安全性良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新量表ESSENI在预测脑梗死复发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刘扬;刘广志;高旭光

    目的:用量表预测脑梗死复发是一直以来临床医师关注的课题,ESSEN 评分是国际公认的预测量表,但其中未包括影像学等重要因素,预测效度有限。方法本研究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至2007年住院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电话随访结合电子病例查询调查方法,确定为单发组或复发组,并对其进行各个临床和影像特点的电子表格录入。应用Cox regression筛选脑梗死5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 B 值对其进行赋分;结合 ESSEN 评分制订新的评分量表ESSENI,应用ROC分析比较两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应用生存分析计算5年复发率。结果 Cox regression得出,糖尿病、MRI上脑白质病、脑梗死灶多于1个和不同系统梗死灶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B值对其分别赋分1、2、6和1.5分,建立ESSENI评分系统,即在ESSEN 的9分基础上加上3项影像学因素,共18.5分。并得出≥10分为高危人群,其5年复发率为(68±0.05)%;应用ROC分析,其ESSENI的AUC为0.789;>ESSEN的AUC 为0.65。结论新的评分系统ESSENI结合影像学和临床特点,能够更好地提高其长期的脑梗死复发预测度。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预测 量表
  • p63和CK5/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蔚平;赵妍妍;吴开松

    目的:探讨p63蛋白和CK5/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6例肺癌组织中p63和CK5/6蛋白质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63在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4.72%(58/106),其中在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4.09%)明显高于在腺癌中的(23.26%)(P<0.05);CK5/6在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3.40%(46/106),其中CK5/6在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7.27%)明显高于在腺癌中的(9.30%)(P<0.05)。在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中,p63和CK5/6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组织中p63表达与CK5/6表达呈正相关(rs=0.628,P=0.01)。结论 p63、CK5/6的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二者在肺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 小脑上脚交叉的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弥散系数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得廷;王君霞;孔庆奎;谢元忠

    目的:量化比较不同年龄段小脑上脚交叉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探讨小脑上脚交叉的FA值、ADC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正常人群横轴位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30~79岁,平均54.7岁。由一名专家运用感兴趣区(ROI)功能在FA图和ADC图上分别测量小脑上脚交叉的FA值和ADC值。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性别间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双变量相关用于分析年龄对小脑上脚交叉信号的影响或相关性。结果100例健康成年人中,小脑上脚交叉的FA值(0.52±0.04)明显低于小脑上脚的FA值(0.7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18,P=0.000)。其中小脑上脚交叉的男性和女性FA值分别为0.52±0.04和0.51±0.04,无统计学差异(t=1.404,P=0.164)。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小脑上脚交叉的FA值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r=0.300,P=0.002)。小脑上脚交叉和小脑上脚的ADC值分别为(722.23±38.75)×10-6 mm2/s和(759.16±31.23)×10-6 mm2/s,有统计学差异(t=-8.047,P=0.000)。小脑上脚交叉的女性ADC值为(725.98±35.04)×10-6 mm2/s,虽然高于男性ADC值[(718.48±42.16)×10-6 mm2/s],但无统计学差异(t=-0.967,P=0.336)。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小脑上脚交叉的ADC值与年龄无相关性(r=-0.076,P=0.451)。结论在DTI图像中,小脑上脚交叉的FA值和ADC值均低于小脑上脚,并且均与性别没有相关性。随着年龄增大,FA 值呈现增高趋势,ADC 值则与年龄无相关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miR-16在肾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陈独群;李一帆;苏郑明;余祖虎;余文水;李俞池;陈泽波;倪梁朝;桂耀庭;杨尚琪;来永庆

    目的: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6的表达,分析miR-1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miR-16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功能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标本库中随机挑选48例手术切除的肾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并通过反转录获得cDNA,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标本中 miR-16表达量,统计学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联系。结果48对标本中41例(85.42%)肾癌标本miR-16表达上调,统计学分析证实肾癌组织中miR-16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1)。肾癌中miR-16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肾癌组织类型、TNM 分期、AJCC 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miR-16在肾癌标本中明显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祥民;张姣丽;季国;石培民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维生素 C 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并与单用亚砷酸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将2008至2011年收治的4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亚砷酸组(对照组)、亚砷酸联合维生素 C 组(联合组),每组患者21例。对照组予亚砷酸10 mg/d静脉滴注,6周一个疗程,其中前4周用药,间歇2周,共5个疗程;联合组在亚砷酸应用过程中加用维生素C 1.0 g/d静脉滴注,余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疗程间歇期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结果(1)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P=0.043)。(2)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0个月(6.2~11.8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PFS长于对照组(P=0.043);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0个月(11.4~16.6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联合组 OS 长于对照组(P=0.038)。(3)联合组各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优于单用亚砷酸。

  • 成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值增高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亮;钟志成;周伟宁;梁驹卿;秦丹卿;骆明勇;何天文

    目的:分析成人地中海贫血常见基因型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酶活性改变情况,探讨G6PD酶活性改变在地中海贫血诊断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法检测G6PD酶活性,用GAP-PCR法检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反向点杂交(RDB)法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不同基因型地中海贫血其G6PD酶活性增高不同。与正常人群平均值相比,其中α地中海贫中静止型增高1.1倍,轻型增高1.3倍,中间型(血红蛋白H病)增高1.8倍。β地中海贫血中IVS-II-654/βA、βCD17/βA、βCD71-72/βA、βCD41-42/βA四种突变类型其G6PD酶升高增高1.5倍,β-28/βA、β26/βA(血红蛋白E病)基因突变类型其G6PD酶活性增高1.2倍。结论成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G6PD酶活性明显增高,G6PD酶活性增高可作为地中海贫血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

  • 云南省德宏地区154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研究

    作者:葛世军;禹崇飞;杨必清;易薇;黄铠;刘红仙;黄小琴;褚嘉祐;杨昭庆

    目的:鉴定云南德宏地区地中海贫血病例中的基因突变类型和基因型,从而深入阐明该病的临床表型异质性和分子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多重缺口PCR技术检测常见的α珠蛋白基因缺失型突变,采用DNA序列测定检测β珠蛋白基因(HBB)中的基因突变和核苷酸变异,对154例云南省德宏地区的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154例中有82例呈现α地中海贫血表型,其中71例(86.59%)检测出--SEA、-α3.7和-α4.2三种常见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构成5种基因型,-α3.7突变等位基因所占比例高。有72例为β地中海贫血表型,其中68例(94.44%)检测出-28、CD17、CD26(HbE)、CD41-42、CD71-72、IVS-1-5、IVS-II-654共7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在患者中构成9种β突变基因型;HbE突变等位基因为多见并与其他β地中海贫血突变形成HbE/β0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在20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检测到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构成10种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在β地中海贫血中还检测到rs713040、rs10768683和rs1609812共3个HBB基因内的SNP位点。结论云南德宏地区的地中海贫血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可能是影响临床表现的主要因素,高的-α3.7和HbE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是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的显著特点。

  •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四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孟翠玉;傅晋翔;陈萍

    目的:报道4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继发第二肿瘤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MM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M继发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MM 继发第二肿瘤发病率低,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肿瘤均可发生。结论 MM继发第二肿瘤发病机制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二维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胆囊腺肌症方面的分析

    作者:李霞;李静;刘佳;赵蕾;王纯;臧爱华;吕发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患者行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胆囊腺肌症24例、慢性胆囊炎8例、胆囊癌3例。病灶位于底部26例,体部9例。胆囊壁局限性增厚的超声造影定性诊断25例,诊断符合率(71.43%,25/35)远大于灰阶超声诊断符合率(31.43%,11/35)(χ2=10.261,P=0.001)。结论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是二维超声的重要补充,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应用FISH技术快速诊断607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

    作者:何天文;赵辉;卢建;周伟宁;赵馨;陈汉彪;陈延冰;尹爱华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ISH技术快速检测607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13、16、18、21、22号和X、Y染色体数目。结果607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中,253例FISH检测出现异常信号,异常率为41.68%,其中15例13-三体、64例16-三体、3例18-三体、17例21-三体、3例21单体、35例22-三体、50例X单体、47例三倍体、14例四倍体和5例其他异常。结论 FISH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出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为早期自然流产夫妇进行遗传咨询提供重要的信息。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实验研究

    作者:范新成;刘峰;魏开斌;马振波;张伟;赵伟;李军;朱海涛;初培罡;葛东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精确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新方法。方法选用30具成人完整骨盆标本共60个髋臼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学方法及实际测量法分别对其外展角、前倾角进行测量,放射学方法采用数字化 X 线摄影(digital X-ray radiography,DR)及MSCT三维重建两种方法,实际测量采用量角器及数显角度仪两种方法。结果 MSCT重建法测得的髋臼外展角为48.61°±2.31°,前倾角为15.82°±4.62°,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方法与实际测得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的结果准确,是一种可利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髋臼位相参数测量新方法。

  • 17-DMAG对人LX2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作者:庄敏;王春波

    目的:研究HSP90抑制剂17-DMAG在体外对人LX2肝星状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LX2肝星状细胞,用细胞毒试验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17-DMAG对LX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LX2细胞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α-SMA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17-DMAG能抑制人LX2肝星状细胞生长,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随药物浓度加大和作用时间延长,存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流式细胞仪证实17-DMAG可诱导LX2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可以证实17-DMAG可使LX2细胞α-SMA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DMAG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人LX2肝星状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并且通过这种机制来减少α-SMA的表达来抑制胶原的产生。

  • 多发性硬化抗原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功能效应

    作者:姜红;刘广志;杨亭亭;何洋;于鑫;向雅娟;高旭光

    目的:针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疫功能缺陷,尝试利用体外培养法获取功能正常的Treg。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MS患者(n=5)和健康对照者(n=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法分选B细胞和CD4+CD25-初始T细胞,前者进一步经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刺激活化后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与后者混合体外共培养,并以髓鞘碱性蛋白( MBP )85-99等刺激后收获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 CD4+CD25highCD127low Treg。通过增殖分析鉴定所获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磁珠法分选B细胞、初始T细胞的纯化率分别达到90%和80.62%。体外诱导扩增所获的MBP反应性Treg比例为3.5%~6%,MS组与健康对照组Treg比较抑制功能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此方法可扩增获得免疫功能正常的Treg细胞,进而为今后开展MS的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 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足细胞内质网应激时白藜芦醇对CHOP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艳;秦洁;张姬欣;马春明;柳洁

    目的:观察体外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eine,hHcy)以及高糖和hHcy共同环境下,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转录因子CHOP/GADD153(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gene 153)的表达,探讨高糖、hHcy及hHcy和高糖共同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相关机制,观察抗氧化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化后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分组:正常对照组、高渗组(glucose 5 mmol/L+甘露醇15 mmol/L)、高糖组(glucose 20 mmol/L)、hHcy组(hHcy 200μmol/L)、hHcy+高糖组(hHcy 200μmol/L+glucose 20 mmol/L)、混合+RES组(RES 20μmol/L 预干预半小时+hHcy 200μmol/L+glucose 20 mmol/L ),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GRP78、CHOP的表达。结果高糖组与 hHcy组的凋亡率、GRP78、CHOP 的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hHcy+高糖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高糖组、hHcy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混合+RES 组较 hHcy+高糖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hHcy 体外能诱导足细胞凋亡,hHcy 和高糖共同环境下对足细胞损伤及致凋亡作用更明显,提示两者有协同作用,内质网应激参与其凋亡机制之中,抗氧化剂白藜芦醇能抵抗高糖和 hHcy 诱导的足细胞凋亡,阻断内质网应激CHOP通路为其机制之一。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147表达的影响

    作者:杜大勇;薛峰;李运田;李雪杰;路怀志;杨升华;张燕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 CD147表达水平以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液氮损伤+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硬化模型)、低中高浓度药物干预三组(造模后分别予以瑞舒伐他汀1 mg·kg-1·d-1干预、2.5 mg·kg-1·d-1干预和5 mg·kg-1·d-1干预),15周后对兔颈总动脉血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斑块内CD147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斑块内CD14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5周末,模型对照组斑块内CD147 mRNA、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病理显示模型对照组颈动脉内可见大量的不稳定斑块,模型对照组的8只兔中5只出现明显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而空白对照组的8只兔血管内膜光滑。瑞舒伐他汀干预,斑块内 CD147 mRNA、CD147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表现为高浓度药物干预组表达水平低。病理显示瑞舒伐他汀干预后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均较为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明显减小,斑块纤维帽增厚,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兔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内CD147的表达增多;瑞舒伐他汀能通过抑制CD147表达从而发挥其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进展

    作者:陈忠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40%。由于FSUI对女性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国际上成立了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并针对FSUI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新的术式提出,人们对FSUI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

  • 更正

    作者:

    关键词: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手册》书讯

    作者:

    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刘军教授主编的《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手册》,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全国发行。

  • 欢迎订阅《国际儿科学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感染 炎症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

    作者:

  • 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通知

    作者:

  •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2014年征订通知

    作者: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

    作者:

  • 《中华烧伤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烧伤
  • 2014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 《麻醉决策》书讯

    作者: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贾东林、王军教授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基金资助的麻醉学专著《麻醉决策》近期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 中国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

    作者:郭宇菁;赵宇彤;卢琦;侯玉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OVI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HLAⅡ类基因与中国人群MS的病例对照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各研究HLA-DQB1*0601、DRB1*0405、DRB1*1501、DRB1*1602、DPB1*1301基因结果未见明显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 MS的HLA-DRB1*1602基因表达较高[OR=2.35,95%CI(1.43,3.86),P=0.0007];(2)与对照组相比,MS 的 HLA-DQB1*0601、DRB1*0405、DRB1*1501、DPB1*1301的基因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HLA-DRB1*1602基因是MS的易患基因,但其余HLAⅡ类基因与MS的关系尚不确定,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 一种简易的气管灌洗新方法

    作者:苏柱泉;李时悦;陈小波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气管灌洗新方法的效果。方法10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两组,新方法组利用无菌胶带将一次性吸痰管固定于气管插管导管的套囊上端,吸痰管另一端连接注射器组合成简单的灌洗装置,对实验犬常规经口气管插管并对球囊充气固定,调高实验台并保持头高脚低且与水平成45°的体位,利用注射器经过吸痰管注入生理盐水至气管腔内,通过反复抽吸灌洗液或左右翻身以充分灌洗气管壁后,回抽灌洗液。对照组利用支气管镜经口进入犬气管腔内并固定,用无菌注射器经过支气管镜操作管道注入生理盐水至气管腔后,立即通过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灌洗后测量外周血氧饱和度以及进行喉部和双肺听诊,并比较两种灌洗方法的灌洗液回收率、操作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新方法组灌洗回收率[(91.00±0.24)%]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0.27)%]( t=-70.69, P<0.01);新方法操作时间[(62.20±7.48) s/次]少于对照组[(165.46±7.83)s/次](t=-20.68,P<0.01)。新方法组灌洗后未出现喉部痰鸣音、双肺啰音等术后并发症,外周血氧饱和度无明显降低,灌洗前后SpO2分别为(97.52±1.33)%和(97.46±1.12)%(t=0.31,P>0.05);而对照组灌洗后均可闻喉部痰鸣音及双肺啰音,外周血氧饱和度降低,灌洗前后 SpO2分别为(96.67±1.63)%和(94.27±1.75)%(t=3.88,P<0.01)。结论经气管插管行气管灌洗的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安全可靠,可为气管疾病的诊治以及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气管内灌洗的新手段。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