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miRNA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宋菲;刘明

    恶性肿瘤是一类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胃癌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全世界范围看,胃癌的发病率已经占到第四位,并且在肿瘤相关的死亡中位列第二[1].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随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攀升,目前已居于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年大约有40万新增胃癌病例,死亡约30万人[2].

  •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可能发病机制

    作者:刘新林;宋滇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其中由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日益受到关注.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语言、理解、判断等能力减退[1-4].本文对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可能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 骨性关节炎与整合素-FAK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研究

    作者:夏鹏;李雪萍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组织病理学上主要以关节软骨的丢失,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的增厚以及软骨下骨囊性变为特征,是不同因素作用所致的不可逆关节损害,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1-3].相关研究表明,机械应力是维持骨骼系统的重要生理因素之一,可以被骨细胞或其他细胞感应,既可减少骨的形成又可增强骨的吸收,从而调节骨细胞的多种功能[4].

  • MAPKK7的功能以及在肿瘤领域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国奇;杨祚璋

    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植物体内的重要信号传导系统,其接受多种多样的生物刺激,通过多级级联式传导程序引发细胞的生长、繁殖、分裂、凋亡等生理过程,同时参与炎症、肿瘤等病理过程.其与RAS、PI3K、AKT等生物学信号系统存在广泛联系.目前已知MAPK系统有四种亚型,分别为p38 MAPK通路、JNK/SAPK通路、ERK通路与ERK5通路.MAPK系统的多级级联式传导程序为:生长因子、压力、辐射等生物与理化刺激激活上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AP kinase kinase kinase,MAPKKKs,)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 kinase kinase,MAPKKs),而MAPKKs进一步激活下游MAPK从而引发特定生物学效应.

  • IgG4相关性疾病

    作者:汤雯

    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 RD)是一组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认知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2003年,Kamisawa等[1]首次提出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IgG4 RD的疾病谱也逐渐扩大,并于2010年首次宣布了该种疾病的诞生[2].一、IgG4 RD的发病机制IgG4 R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且研究多在IgG4相关性胰腺炎、泪腺炎、腮腺炎基础上进行,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 大限度减低64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造影辐射剂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娟;刘挨师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投入使用,CT冠状动脉造影术(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不断发展.对于64层螺旋CT及其以上机型的研发和应用,GE公司重在改进探测器材质及重建算法;日本TOSHIBA公司改进了探测器宽度,大大降低了扫描时间,在一个心动周期即可完成心脏采集;SIEMENS公司独有的双源球管-探测器系统可以将时间分辨率提高到83 ms,并且第二代双源CT的大螺距螺旋扫描(high-pitch scan,HPS)配合心电门控技术亦可在200~300 ms的时间内完成扫描;PHILIPS公司改进了探测器及机架旋转速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135 ms)及较快的扫描时间.各家公司对CT系统改进的两个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且降低辐射剂量[1].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偏瘫型脑瘫儿童的应用

    作者:贠国俊;曹建国;刘青;杨雪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弥散成像技术,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可在三维空间内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利用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呈各向异性的特征进行成像.

  • 血清触珠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李晓峰;陈忠云;李婧;杨旭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高致死、高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若能进一步寻找到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用以协助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评价其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 E-选择素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庆;张长乐

    E-选择素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为内皮细胞选择素,仅于活化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是炎症过程中初出现的黏附分子,E-选择素介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还能介导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记忆T细胞、嗜酸及嗜碱粒细胞、血液树突状淋巴细胞、前T细胞、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等的合成;内皮细胞上E-选择素可锚定白细胞,继而介导其活化,因而有助于白细胞稳定地黏附于内皮细胞,继而迁移至血管外组织[1].E-选择素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成高表达,贯穿着肿瘤生长、侵袭、转移整个病理过程,且其血清浓度随癌肿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加,成为消化道肿瘤生物学行为新型预测指标之一.

  • 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儿童体格生长及营养素状况的影响

    作者:张丽晋;孔元原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是一种氨基酸遗传代谢病,由于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活性降低或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缺失,不能将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转化为酪氨酸(tyrosine,tyr),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1].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额叶的变化研究进展

    作者:刘刚;孙伟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特发性全面癫痫综合征(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IGE的26%,所有癫痫患者的5%~12% [1],误诊率较高.JME多在青春期时起病,但仍有小部分患者在20岁左右起病,女性患病率比男性略高[1].JME主要特征是上肢的肌阵挛发作,特别是早上刚起床后容易出现.

  • 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

    作者:徐秋实;彭芳;佟鑫;房晓萱

    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60%[1],被认为是人类恶性肿瘤中预后差的肿瘤之一[2].目前各项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神经外科的发展,然而对于胶质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却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美国大宗病例统计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1年生存率就没有提高过,其5年生存率不足5%[3].因此,如何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摆在全世界神经肿瘤医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棘手的问题.对影响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预后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凡德他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进展

    作者:庞若;金波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新诊断的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85%,1年生存率为30%~35%,中位生存期只有8~10个月[1].但随着深入研究以及新药的问世,肺癌的治疗模式及药物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在现有的治疗药物中靶向药物有着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势,部分药物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占据一席之地.

  • 诺如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杨旭;姚宇峰;马雁冰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早于1968年美国俄亥俄州Norwalk镇的一次爆发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得到,因此曾被称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在2002年3月经第30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命名为NoV.由于检测手段的滞后,NoV的影响曾一度被低估,近年来,NoV感染在世界不同地区被不断报道和证实,其扩散也呈现全球化趋势.正是因为NoV的易感性、在婴幼儿及老年人中的高死亡率和大范围爆发流行所导致的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使得研究者意识到急需研制疫苗以有效预防该病毒的传播和降低其危害.

  •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与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关系

    作者:毕婷;刘晓民

    SPARC(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即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由于它先发现是骨基质中的一种主要的非胶质蛋白,因此又被称作骨连接素(Osteonectin)、基底膜40蛋白(BM40).SPARC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钙结合糖蛋白,通过与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与胚胎发育、血管形成、组织重塑及修复、细胞更新等均密切相关[1].

  • 骨保护素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张莹;刘晓民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在骨组织代谢中,OPG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存活并诱导其凋亡和调节骨组织重塑来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是公认的强效抗骨吸收因子.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亚组,血中OPG水平增加,由于动脉钙化也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过程与骨形成的生物学特征相似,因此有理由推测:OPG作为一重要的血管调节因子,可能与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期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卡马西平诱导过敏反应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华;钱兰萍;叶军;魏润新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MZ)是咪嗪类抗癫痫和抗惊厥药.除了用于治疗癫痫、神经性痛和双相抑郁,还用于抗利尿、抗心律失常、耳鸣、不安腿综合征、酒精戒断综合征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该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该药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也明显增多.卡马西平容易引起各种类型的皮疹,它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型药疹患者死亡率可高达30%~40%[1-2].卡马西平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斑丘疹(maculopapular eruption,MPE)、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药物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HSS)等.

  • 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宋帅;崔永;常栋;王天佑

    食管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主要组织学类型包括鳞癌和腺癌.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性[1]: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而我国则以鳞癌为主[2].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刻理解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便早期干预和提高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建立食管鳞癌动物模型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现综述如下.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娜;杨秋萍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且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也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

  • 维生素D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张琪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激素类物质,以其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与其受体(vitamin D receptors,VDRs)结合发挥作用.血中1,25-(OH)2D3虽为活性形式,其半衰期仅4 h,血中浓度不稳定,而25(OH)D在血中的半衰期为15 d,是国际上常用的反映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稳定指标[1].

  • 人乳头瘤病毒多型别感染在一般妇女人群中检出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雪梅;肖长义

    现代研究已证实,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宫颈HPV感染的筛查作为预防子宫颈癌预防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成为国际肿瘤预防机构的共识[1].近年HPV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HPV在人群中的检出率、优势型别、尤其是多型别感染方面等与既往的研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解加泳;姚刚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影响着20%~50%的成年人[1].尽管高血压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仅有不到30%的高血压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2].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62%的中风和49%的心力衰竭是由其所致[1].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东竹;叶钦勇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黑质致密部(SNp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的一种进展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在PD发病相关的众多环境与遗传因素中,线粒体功能障碍是一个共同点[2].PD相关毒素,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鱼藤酮,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选择性激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导致帕金森综合征[3].

  • 肾癌靶向治疗的CT评价

    作者:董莘;李海斌;敖国昆;秦崇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3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8 000例,大约102 000例死于该病[1].大约1/3的患者诊断时就已发生转移,而余下病例的30%也将在随后的治疗期间发生转移[1].因为RCC通常对化学治疗不敏感,为已发生转移的肾细胞癌(metastatic RCC,mRCC)患者制订的治疗方案很有限.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

    作者:张侃;李敏;陈晖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PCI术后并发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使该技术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金属裸支架(BMS)时代,再狭窄率高达17%~32%.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再狭窄率依然达10%左右[1].ISR已成为PCI技术继续发展的难题.

  • 关注血管性痴呆

    作者:张洪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急剧增加,老龄化有关的障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老年人慢性病中,老年痴呆症是一个突出的健康问题,对家庭和国家经济有很大的影响[1-2].因此,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开展预防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包含多种脑部疾病的综合征,其定义中为基础的是记忆障碍,记忆功能如说话和执行功能相对保留,但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毁灭性的.任何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都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引起脑损伤的因素包括病变的部位和大小、神经元损失数量和部位,尤其是在大脑发育时神经元损失的部位很重要.

  • 儿童多发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雯;楼跃

    创伤是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源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体表皮肤、黏膜和(或)机体组织器官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同时或相继出现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多发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近年来人们接触交通事故、工业灾难、自然灾害等意外伤害的机会增加,多发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之增加.

  • 胰岛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峰;陈忠云;杨旭;李新毅

    胰岛素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关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已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相关临床经验表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敏感性下降所致的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胰岛素在神经系统的生存、生长和损伤后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胰岛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做一综述.

  • 中枢神经修复术研究现状

    作者:陈琳;黄红云;左焕琮

    神经修复术(neurorestorosurgery)是临床神经修复类手术的简称,是神经修复学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手段.神经修复手术与传统的神经外科和骨科中与神经有关的手术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植入某类具有活性的功能体,并且强调功能体植入后可与宿主整合,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分泌因子、调控神经传导等机制对原有神经网络产生良性作用,即在原有神经解剖和功能基础上,促进被破坏或受损害神经再生修补和重塑、重建神经解剖投射通路和环路、调控和改善神经信号传导、终实现神经功能修复[1-4].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玲;岳宜琦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命质量的提高,使原来不太受到关注的疾病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11%~5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比尿失禁更为常见,已占生育妇女的40%~50%,甚至达75%,其中约半数为Ⅲ~Ⅵ度的症状性脱垂[1].盆底重建手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多因为盆底重建手术方式尚未规范化,正处在临床探索和经验逐渐积累的过程中.现就盆底重建的手术方式作一讨论.

  •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王雷

    目的 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我科收治的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从总引流胸水量和引流时间上分析引流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引流后管周疼痛并发症上,研究组发生率为31.03%,而对照组发生率为89.66%,研究组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痛苦小、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尹加林;张勇;王晓亮;严金燕;徐磊;鲍红光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老年全麻患者100例,年龄61~76岁,ASA I~Ⅱ级,按舒芬尼的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0.2 μg/kg)、B(0.4 μg/kg)、C(0.6 μg/kg)、D(0.8 μg/kg)四组,每组25例.各组均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 μ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面罩辅助通气,30 s后按各组诱导剂量缓慢静脉推注舒芬太尼.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 min(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以及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 MAP、HR、CI、NE、E在T0、T1、T3各时点四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点A组、B组MAP、HR、CI明显升高(P<0.05),C、D两组无明显变化.与A组比较,T2时点B、C、D组MAP、HR、CI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T2时点C、D组MAP、HR、CI明显降低(P<0.05);C、D两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各时点SV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点A、B两组NE、E浓度明显增高(P<0.05);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T2时点B组NE、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T2时点C、D两组E浓度明显降低(P<0.05),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两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6 μg/kg和0.8 μg/kg的舒芬太尼诱导均能有效维持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 利妥昔单抗联合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丽;杜春辉;吐尔逊江;刘加军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 43例R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美罗华100 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周,联合应用rhIL-11(2~4 mg/d),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2~3周.对照组22例:环孢素A(CsA)3~5 mg`kg-1`d-1,用药至少4~6个月,达那唑200 mg/次,2次/d,持续口服4~6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8.2%,两组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rhIL-11治疗RITP近期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是RITP的有效方法 之一,其确切疗效和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术式探讨

    作者:徐红;赵峰霞;赵恩;杜倩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30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 导管扩张型32例,伴乳头凹陷者12例,全部Ⅰ期愈合.肿块型者116例,其中58例伴有乳头内陷,均经手术治愈.乳腺导管瘘型78例,伴有乳头内陷者24例,经Ⅰ期手术治愈73例.乳腺脓肿型76例,其中先切开引流65例,Ⅱ期手术治愈59例.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有效手段,根据疾病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作者:冯雁;段宝民;逯锦涛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109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 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B组:溶栓距发病时间≤6 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时A组与B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B组高,轻度出血则较B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延迟急诊PCI通过避开延迟静脉溶栓失败风险,及时开通IRA,可能使得延迟急诊PCI和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具有相似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 非吸烟肺腺癌中GPC5 mRNA的表达意义

    作者:伍达枢;梁祥森;廖绪强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5)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96例NSCLC组织(研究组,按是否腺癌分为腺癌组和非腺癌组,按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和18例良性病变肺组织(对照组)中GPC5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半定量分析其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GPC5 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在NSCLC腺癌组低于对照组(P<0.01);腺癌组低于非腺癌组(P<0.01);非吸烟组低于吸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腺癌组、吸烟组、非吸烟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GPC5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中GPC5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均无关(P均>0.05),与吸烟和病理类型有关(P值均为0.003).结论 GPC5 mRNA表达的下调与NSCLC中非吸烟腺癌患者可能存在相关性.

  • 小儿髋关节超声波与X线检查的衔接性研究

    作者:张宇琛;陈博昌;王志刚;蔡海清;杨杰;李玉婵;徐蕴岚;葛翼华

    目的 比较及评价超声波与X线检查在小儿髋关节发育异常(DDH)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衔接性.方法 门诊随机收集60例婴幼儿的髋关节超声波及X线影像资料,依据其年龄分为4~6个月组(A组)、6~8个月组(B组)及8个月以上组(C组),共计120髋,对髋关节的α角和髋臼指数(AI)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依据每侧髋关节α角和AI的测量结果 ,对其正常与否作出诊断,并将超声波诊断结果 和X线诊断结果 的一致性进行比较.A、B、C三组的结果 一致率分别为47.62%、74.07%和54.17%,6~8个月组两种测量方法 的一致率高.结论 超声波较之X线检查更真实地反映小婴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两种方法 在不同年龄段各具优势,其适宜的衔接年龄段是6~8个月.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与尿微量白蛋白及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

    作者:冯缨缨;钟远;金俊;朱洁华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及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CKD 1~4期非透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检测尿MAU、血清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结果 MAU组的尿MAU、血清Cr、TC、TG及FBG水平高于非MAU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MAU组(P<0.05),CKD 3期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KD 1~2期组,尿MAU水平高于CKD 1~2期组,CKD 4期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KD 3期组,尿MAU及血清PTH水平高于CKD 3期组(P<0.05),血清25(OH)D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与尿MAU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 1~4期非透析患者存在活性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并与eGFR及尿MAU密切相关,应重视活性维生素D在CKD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外踝截骨入路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矢状位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杨飞;赵敏;武永刚

    目的 探讨外踝截骨入路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体矢状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5例距骨体骨折,按照Sneppen距骨体骨折分型标准5例患者均为矢状位骨折,属于Ⅱ型.采用外踝截骨联合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给予石膏托制动6~8周,截骨愈合后12~18个月拆除外踝钢板.结果 本组2例患者失访,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2个月,平均(17.67±7.02)个月.3例患者截骨后外踝及距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1~14个月,平均(12.33±1.53)个月.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2例,良1例.5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出现手术切口裂开、坏死等,没有出现骨髓炎、骨不连和畸形愈合,无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 外踝截骨入路联合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距骨体矢状位骨折可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

  • 特发性室性早搏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彭珍云;向力群;曾向辉;张翼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37例(对照组);收集同期射血分数<50%,并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39例,术后随访6个月,参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其中34例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病例组),另外5例患者暂不进入研究.对室性早搏负荷、病程的长短、室性早搏形态、室性早搏起源、QRS波时程、治疗情况、性别、24 h平均心室率、吸烟史等影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室性早搏负荷(OR=3.934,P=0.001)、24 h平均心室率(OR=2.586,P=0.017)及病程(OR=3.051,P=0.009)是影响PVC-ITCM的重要因素.结论 室性早搏负荷及24 h平均心室率是影响PVC-ITCM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

  • 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两种血管通路的比较

    作者:凌毅生;陈兰;刘俊兰

    目的 对比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患者选择长期导管或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9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长期导管(n=4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n=52)作为血管通路.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情况、营养、贫血纠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两组人血白蛋白、血脂、贫血纠正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长期导管组导管的1年通畅率高达95%,内瘘组为78.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4.862,P<0.05);(3)导管组总住院日平均(14.2±5.3)d,明显短于内瘘组总住院日平均(30.0±4.4)d,有统计学差异(t=10.953,P<0.0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导管组为(7.07±8.02)mg/ml,内瘘组为(2.45±2.17)m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选择使用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短期内在住院时间、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方面优于使用内瘘患者.

  • NY-ESO-1和MAGE-A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发政;万国峰;肖欣

    目的 研究NY-ESO-1及MAGE-A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NY-ESO-1及MAGE-A1蛋白在73例肺癌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26例肺良性病变、2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73例肺癌标本中,NY-ESO-1阳性表达率45.21%(33/73),MAGE-A1阳性率56.16%(41/73),癌旁组织、肺良性肿瘤、正常肺组织中阳性率为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Y-ESO-1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AGE-A1在肺癌中的表达与肺癌病理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Y-ESO-1和MAGE-A1对肺癌患者的诊断、鉴别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调节

    作者:赵娟

    目的 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1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回顾性分析移植前后肝功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10例肝硬化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前谷丙转氨酶(ALT)平均值为(60.40±63.54)U/L;移植后ALT平均值为(29.80±14.24)U/L.移植前ALT指标异常患者,其移植后ALT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前白细胞总数为(4.10±1.73)×109/L,其中4例<4×109/L,平均(2.39±0.85)×109/L,移植后上升至(2.88±0.56)×109/L;6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属于正常,平均(5.24±1.03)×109/L,移植后降低至(4.50±0.93)×109/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肝功能改善以ALT为主.对于白细胞异常降低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阻止并逆转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进程.

  • 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助产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作者:李海英;石媛;王忠民

    目的 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两种助产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5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72例,产钳组60例,胎头吸引器组52例,单纯侧切组60例.于产后6~8周由专人对患者进行检查及盆底功能筛查,比较三组患者产后的临床症状及盆底功能.结果 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比较,产钳组明显高于胎吸和单纯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阴道疼痛发生率比较,产钳组明显高于胎吸组和单纯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肌力损伤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后Ⅰ类肌纤维肌力疲劳度比较,产钳组和胎吸组明显高于单纯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和胎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后阴道动态压力比较,产钳组明显低于胎吸组和单纯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钳助产与胎头吸引器助产较单纯阴道侧切对女性盆底功能损伤严重,产钳助产较胎头吸引器对盆底功能的损伤严重.助产术中考虑母儿安全的同时,兼顾助产方式对患者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避免严重的盆底损伤,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顺行非扩髓肱骨全长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永强;曲巍

    目的 系统回顾研究顺行非扩髓肱骨全长髓内钉(A组)与锁定加压钢板(B组)两种内固定材料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以期更好地开展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9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病例以了解患者基本病情、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功能恢复情况,通过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期为5~45个月,平均11.5个月;A组和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但A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A组与B组终治疗效果一致,A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于手术耐受差的患者,顺行非扩髓肱骨全长髓内钉可作为首选.

  • 成年女性性格对氯胺酮麻醉时精神症状的影响

    作者:余燕云;王猛;王群;陆肖玮;丁云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性格对氯胺酮麻醉时精神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8例拟行单侧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确定性格类型后分为四组:Ⅰ组(外向不稳定型),Ⅱ组(外向稳定型),Ⅲ组(内向不稳定型),Ⅳ组(内向稳定型).所有患者缓慢静推氯胺酮2 mg/kg,术中麻醉偏浅追加氯胺酮1 mg/kg.出现精神症状静注咪达唑仑2 mg/次.监测所有患者基础血压、心率和SpO2以及消毒时、意识消失时、注药后5、10、15 min、手术结束时和完全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和SpO2.记录术中及苏醒期出现精神症状的病例数.结果 Ⅰ组术中和苏醒期出现阳性精神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苏醒期出现阴性精神症状的比例明显高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术中和苏醒期无精神症状的比例高(P<0.05).结论 成年女性性格对氯胺酮麻醉时精神症状的表现有明显影响.

  • 肌内患者自控镇痛用于鼾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何会珍;魏智慧

    目的 探讨肌内患者自控镇痛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择期行UPPP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M组和I组,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15 min追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50 mg,术后分别采用肌内患者自控镇痛(PCMA)及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药液配方:枸橼酸舒芬太尼150 μg+昂丹司琼8 mg+高乌甲素16 mg+0.9%氯化钠配成100 ml.观察并记录患者的48 h术后镇痛期间生命体征(BP、HR、SpO2)、通气功能的变化及术后6 h、12 h、24 h、48 h四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及相关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均良好,在术后相同时间点VAS评分及BCS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M组低于I组(P<0.05).结论 肌内患者自控镇痛方法 用于OSAS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管理容易.

  • 普罗布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孙晓红;周长钰;刘彤;底翠霞;张承宗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房颤可能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共72例,分为普罗布考组(n=37)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在PCI术后均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普罗布考组患者加用普罗布考片口服50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比较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及Pd.结果 PCI术后3个月普罗布考组患者Pmax及Pd较服药前缩短(P<0.01),而对照组患者Pmax及Pd较3个月前增大(P<0.05).结论 普罗布考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Pd有降低作用,可能有助于房颤的防治.

  • 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作者:林宝利;吴文昌;吴雪松

    目的 探讨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外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5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头颅CT影像资料,采用简易的立体定向方法 ,用软质硅胶引流管穿刺血肿腔,抽吸部分血肿,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外引流.结果 血肿穿刺成功率为100%;拔管时血肿清除率为67%~95%;血肿完全消失的时间为2~23 d,平均8.5 d;达治疗目的 而拔除引流管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3 d.结论 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外引流术,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清除血肿,是一种损伤小、简单、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膀胱癌组织中KIAA010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刘明晖;王长宏;晋学飞;孙然

    目的 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KIAA0101的表达情况,探讨KIAA010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检测63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IAA0101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上述癌组织中KIAA0101的蛋白表达水平.将KIAA010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KIAA010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KIAA010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KIAA0101高表达者预后较差(P<0.001).结论 KIAA010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浸润深度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血清GGT水平与GGT/ALT和AST/ALT比值联合分析对AFP阳性乙型肝炎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杨建功;何小峰;黄兵;张会爱

    目的 研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GGT/ALT、AST/ALT的比值联合分析对"甲胎蛋白(AFP)阳性"的乙型肝炎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AFP阳性"原发性肝癌271例作为研究组(A组),同期住院的"AFP阳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54例、慢性乙型肝炎1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并对各组患者GGT水平及GGT/ALT、AST/ALT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FP阳性"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GGT水平分别为(163.20±182.98)U/L、(81.67±63.85)U/L、(134.75±91.48)U/L,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ALT比值分别为:1.67±1.24、1.02±0.45、0.55±0.26,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ALT比值分别为:3.52±4.21、0.71±0.29、0.52±0.47,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AFP阳性"患者,如肝功能检查表现为:GGT升高,且AST/ALT>1,同时GGT/ALT>1,应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存在.而肝功能检查虽然有GGT升高,但AST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岳养军;李韵笙;魏世华;朱向辉;田种泽;李莎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58例年龄28~80岁胸部肿瘤患者,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放疗联合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开始前3 d即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对照组单纯行放射治疗.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用散射浊光计免疫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操作常规测定及分析T细胞亚群.疗效评价以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主要指标.结果 全组随诊时间6~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治疗组失随1例,对照组失随2例,随访率为98.1%.IgG、IgA、IgM及CD3、CD4、CD4/CD8治疗组放射治疗后均较放射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放射治疗后均较放射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为10.13%(8/79),对照组为27.85%(2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2,P=0.002).治疗组未发现与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提高胸部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 腰椎融合术后生理前凸与腰痛关联性的研究

    作者:邵楠;王大民;陈茁;肖克明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腰痛与腰椎Cobb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8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12个月、24个月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腰椎矢状位Cobb角、腰痛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所有患者融合节段≤4个.以前人研究取得的正常人腰椎前凸角度数值(64°±10°)为基准,将本研究中的患者腰椎根据前凸角度(T12~S1)是否符合基准数值分为基准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将两组的VAS、ODI分值、发生腰痛的概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3例患者VAS、ODI评分12个月、24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腰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1,P<0.05),对照组高于基准组.12个月、24个月随访时两组间ODI功能障碍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高于基准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个月随访时Cobb角较12个月随访时减少4.02°±2.11°,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末次随访时无椎间不稳、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病例,所有节段均实现融合.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腰痛发生率与前凸角度(Cobb角)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腰椎前凸角度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因素之一,腰椎融合术应当重建甚至增大前凸角.

  • 食管鳞癌细胞中五聚素3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

    作者:王俊雄;姜春燕;李敏;朱圣韬;张澍田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五聚素3(PTX3)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SP)、亚硫酸氢盐测序等方法 对ESCC细胞进行检测PTX3基因mRNA的表达、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应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处理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结论 RT-PCR结果 显示PTX3 mRNA在细胞株TE-11、EC109、EC9706、KYSE30、KYSE510均不表达,在KYSE410,Het-1A细胞株中有PTX3 mRNA表达.MSP结果 显示TE-11、EC109、EC9706、KYSE30、KYSE510存在PTX3基因甲基化,而KYSE410,Het-1A细胞株中不存在PTX3基因甲基化.甲基化测序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MSP结果 结果 ,28个CpG位点中,TE-11、EC109、EC9706、KYSE30、KYSE510甲基化程度分别为64.3%,81.0%,94.5%,78.5%及81.0%,而KYSE410,Het-1A不存在甲基化.ESCC细胞株PTX3基因启动子处于异常的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DC处理后,高甲基化的PTX3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处理前PT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细胞株其mRNA均不表达,去甲基化处理后能重新激活该基因表达.结论 PT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PTX3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PT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作为ESCC的潜在肿瘤标志物之一.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彭勃;尚宏清;白月奎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患者32例(研究组),并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32例(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早期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12.02,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3例,占9.38%,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明显疼痛10例,占31.25%,研究组的术后早期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另外,研究组的术后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避免了传统术式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的缺点,且无张力,更加符合现代疝修补理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理想术式.

  • HDL2-C和HDL3-C与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勇;任红旗;史跃;项军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组分(HDL2-C和HDL3-C)与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男性冠心病60例,无冠心病老年男性60例为对照组.应用硫酸葡聚糖-镁法测定HDL-C亚组分HDL2-C和HDL3-C,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男性冠心病组HDL-C和HDL3-C均显著下降(P均<0.01),HDL2-C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血压病作为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进入回归方程,HDL-C和HDL2-C未进入方程.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DL3-C与冠心病发病的负相关性(r=-0.310,P=0.030)优于HDL-C(r=-0.154,P=0.274)和HDL2-C(r=-0.014,P=0.924).结论 HDL3-C与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负相关性优于HDL-C和HDL2-C,HDL3-C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HDL-C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HDL3-C实现的.

  • 尼妥珠单抗提高肺腺癌放射敏感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黄乐天;马洁韬;邹华伟;韩(王争)波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影响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C组)、照射组(R组)、加药组(D组)、照射加药组(R+D组),利用单击多靶教学模型拟合辐射剂量效应曲线,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存活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R组与R+D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2.727 Gy、2.164 Gy,准阈剂量(Dq)分别为1.102 Gy、0.301 Gy;两组放射增敏比SERD0为1.260、SERDq为3.661,流式细胞仪结果 提示R+D组G2/M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增加明显(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对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机制与尼妥珠单抗调控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减少肿瘤细胞的亚致死损伤的修复有关.

  • 钙调磷酸酶B同源蛋白2核定位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蔺亚妮;李庆华;王立洪;常国强;庞天翔

    目的 研究钙调磷酸酶B同源蛋白2(CHP2)在细胞核内定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CHP2核输出信号序列(NES)突变,转染HeLa细胞,从而使CHP2定位在细胞核内,采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细胞活力的改变;利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HeLa细胞集落形成大小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体内实验观察HeLa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能力.结果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突变型CHP2(CHP2-NESm)主要定位在HeLa细胞的细胞核内和细胞质,而野生型的CHP2主要定位于细胞质;MTT法结果 表明转染CHP2-NESm的HeLa细胞的活力显著强于转染野生型CHP2和空载体的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结果 表明,转染CHP2-NESm的HeLa细胞的集落数量和集落大小均明显大于转染野生型CHP2和空载体的细胞(P<0.05);体内实验结果 显示,转染CHP2-NESm的HeLa细胞较转染野生型CHP2的细胞的成瘤能力增强(P<0.05).结论 CHP2细胞核内的定位对调控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 声学结构定量技术对均匀性脂肪肝的定量研究

    作者:李荔;秦玲;张求;白文坤;丁红宇

    目的 探讨声学结构定量技术(ASQ)对不同程度均匀性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ASQ技术对45例正常人及146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其中轻度脂肪肝47例,中度脂肪肝46例,重度脂肪肝53例)的肝脏进行声学结构定量,比较ASQ定量参数:众数、均值、标准差以及蓝红两色直方图曲线下面积比,并与传统的脂肪肝超声分级对比.结果 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增加,红色直方图曲线在横轴分布较窄且光滑,红色曲线下面积远远大于蓝色曲线下面积,蓝色曲线下面积甚至趋近于零.ASQ各定量参数依次减小,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标化后蓝红两色直方图曲线下面积比在各组中的相对差距大,要明显优于其他6个指标.结论 ASQ技术无创、准确、客观,可用于均匀性脂肪肝的定量分级诊断,其中蓝红两色直方图曲线下面积比是定量评价均匀性脂肪肝的较好指标.

  • 漏斗胸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磷脂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孟飞龙;吴学东;严文静;王宁;李俊;孙迪文;周雨;张杉杉

    目的 探讨获得性漏斗胸形成过程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磷脂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同批不同窝4周龄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只,通过胸骨旁切断下位三对肋软骨复制漏斗胸模型,对照组24只,不做任何干预.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实验组各处死10只和对照组各处死8只取大鼠肺脏,收集并提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的磷脂成分,经Trinder反应后通过比色法测定磷脂含量,对结果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结果 实验组动物术后均出现前胸壁漏斗状畸形.各时间点测得肺泡表面物质中磷脂含量在组间比较,术后2周实验组的测得值高于对照组,而术后4周和8周却低于对照组,三个时间点的磷脂测得值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测得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漏斗胸造模术后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磷脂含量呈先高后低并逐渐递减的双相变化,提示在获得性漏斗胸形成过程中肺泡的顺应性发生了改变.

  •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鹏;罗苏明;韩振魁;刘江伟;斯坎德尔·努尔买买提;刘妍芳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在相同浓度下,不同时间对于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RT-PCR法检测对COX-2、MMP-9的mRNA的表达影响.结果 MTT结果 显示:相同干预浓度塞来昔布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其24 h、48 h、72 h的IC50分别为:158.98 μmol/L、75.45 μmol/L、45.08 μmol/L;RT-PCR结果 显示:人胃癌细胞BxPC-3正常对照组及塞来昔布干预组COX-2 mRNA灰度值分别为:0.873±0.026,0.115±0.008,P<0.05;MMP-9 mRNA灰度值分别为:0.890±0.011,0.209±0.012,P<0.05.结论 塞来昔布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塞来昔布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及MMP-9的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 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蒋延伟

    目的 探讨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阿维A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阿维A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量(8.72±1.6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3±0.71)(P<0.01);Foxp3 mRNA的表达量(1.56±0.9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98±1.03)(P<0.01);患者RORγt/Foxp3的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阿维A治疗后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量及RORγt/Foxp3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07±0.95,1.23±0.77),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72±0.83)(P<0.01).结论 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RORγt mRNA的高表达及Foxp3 mRNA的低水平有关;阿维A治疗银屑病疗效明显,治疗后外周血RORγt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Fox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阿维A可下调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提高Foxp3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国鑫;礼广森;王亚娟;毕文君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CM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RT-3DE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将两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法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M组LVEDV、LVESV、LVM及LVMI均显著增高,LVEF显著减低;ACM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R-R(%)、Tmsv16-Dif/R-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3DE法测LVMI、LVEDV、LVESV与LVEF呈负相关(r=-0.864,-0.808,-0.862;P均<0.01),2DE法测LVMI、LVEDV、LVESV与LVEF呈负相关(r=-0.635,-0.507,-0.698;P均<0.01).结论 RT-3DE可反映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和收缩不同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 川芎嗪对去卵巢大鼠骨质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车艳军;李宏倬;牛建民;孙长英;魏武;陈亮;杨惠林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A组:假手术(Sham)组;B组:去卵巢(OVX)组;C组:OVX+TMP小剂量组;D组:OVX+TMP中剂量组;E组:OVX+TMP大剂量组;F组:OVX+雌激素干预组.C、D、E三组于术后1周开始分别行TMP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A、B两组分别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腹腔注射;F组予苯甲酸雌二醇(1 mg)隔日注射,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对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腰椎椎体、股骨骨密度等进行检测,对腰椎椎体骨行HE染色及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与B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血清PAF、ALP、TRACP-5b等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0.05),而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值指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0.05);相比之下,C、D、E三组尤其是E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B组相比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2)与B组相比,其他各组NF-κB的表达灰度值呈不同程度的降低(P<0.001-0.05),尤以E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B组相比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3)通过图片结果 可以清晰地看到腰椎骨小梁变细、断裂、间隙增宽、数量减少,而椎体骨小梁趋于正常,骨小梁间隔匀实,接近Sham组.结论 初步证实TMP对去卵巢大鼠骨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与剂量相关,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PAF生成及阻断PAF与PAFR结合和降低NF-κB的表达有关且该保护作用与雌激素干预作用相似,为我们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 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

    作者:王学宁;邓勇志;徐一君;奚吉成;张顺业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CPB)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 8月至2012年7月,35例VSD患者接受了微创经胸非CPB下VSD封堵治疗,年龄3个月至6岁,体重6.0~31.0 kg,VSD直径3~12 mm.手术经胸部微创小切口在非CPB下进行,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道超声(TEE)实时引导下,建立输送轨道并完成VSD封堵.术后密切随访1个月至1年.结果 35例中32例封堵成功(91.4%),3例(8.6%)术中改为常规CPB手术.32例患者均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发生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5.7%).32例患者均于术后2 h内拔除气管插管,3~5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主动脉瓣反流、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经胸非CPB下VSD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远期结果 需进一步观察.

  • JSI-124特异性阻断STAT3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975增殖的研究

    作者:王竞;姜斌;郭跃辉;时婧;公小迪

    目的 探讨JSI-124(Cucurbitacin-I,葫芦素)特异性阻断信号转录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的效应机制.方法 以0、0.08、0.16、0.32、0.64、1.25、2.5、5、10 μmol/L和0、0.5、1、3、10 μmol/L的JSI-124处理人H1975细胞后,CCK-8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被处理细胞中STAT3及其相关蛋白的活化情况、RT-PCR法检测STAT3及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JSI-124可抑制H1975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JSI-124处理细胞后,STAT3的活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H1975细胞随JSI-124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水平也逐渐上升.结论 STAT3特异性抑制剂JSI-124可显著抑制NSCLC细胞H1975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启动区内基因多态性和肺结节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艳秋;田颖;山口悦朗;张楠;管洁;周云芝;王洪武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基因多态性(SNPs)在肺结节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大受阻突变系统分别在肺结节病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检测MDC基因启动区-469(A/G),-721(C/T),-942(C/T)三个SNPs,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MDC浓度.根据发病年龄特点将肺结节病患者分成40岁以下组和40岁及以上组.结果 在所有肺结节病患者MDC-942(C/T)SNP各基因型分布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0.72(0.56~0.93)],并且该SNP在40岁以下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更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32,OR:0.58(0.40~0.83)].在肺结节病组及对照组均发现MDC-942(C/T)SNP各基因型间血清内MD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节病组:P<0.05;对照组:P<0.05),在发病年龄小于40岁患者组该SNP各基因型间血清MDC水平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肺结节病患者该SNP各基因型间肺泡灌洗液中MDC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MDC-942(C/T)SNP是肺结节病发病的风险因子.

  • 谷氨酰胺联合泛醇对烧伤家犬肠道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裴;赵云;戚华兵;彭曦;尤忠义;汪仕良

    目的 观察应用谷氨酰胺、泛醇及其复方制剂对减轻烧伤家犬肠道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家犬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烧伤对照、泛醇、谷氨酰胺、泛醇+谷氨酰胺5个组,每组6只家犬,观察伤后7 d各组动物肠道损伤和修复指标.结果 烧伤家犬乙酰胆碱、肠黏膜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二胺氯化酶(DAO)含量和损伤指数则明显增高(P<0.05),给予谷氨酰胺、泛醇以及复方药物均可明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降低血浆DAO活性和黏膜损伤指数(P<0.05);给予泛醇则能明显增加乙酰胆碱合成.与单方组相比,复方制剂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单方组.结论 烧伤后肠道损伤明显,给予谷氨酰胺能明显减轻肠道损伤,给予泛醇能明显促进乙酰胆碱合成,促进胃肠运动,复方制剂疗效明显优于单方.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人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孔德红;舒先红;姚豪华;潘翠珍;程蕾蕾;董丽莉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方法 分析正常人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PHILIPS-iE33超声显像仪及匹配的X3-1探头对53名正常成年人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RT3DE检查.应用TomTec软件定量分析右心室RT3DE图像,获得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体部和流出道三个节段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计算各节段容积达小值时间(Tmsv)及其所占心动周期的百分率(Tmsv%)的标准差(SD)和大差(dif)作为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正常人男性组右心室体部、流出道及整体EDV及SV大于女性组(P均<0.05),其右心室三个节段及整体ESV均大于女性组(P均<0.05),流入道EF略低于女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 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流入道EDV和SV均大于流出道和体部(P均<0.05),节段EF值大小关系均为流入道>流出道>体部(P均<0.05),整体和三个节段Tmsv及Tmsv%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整体EDV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右心室整体ESV与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正常人右心室三个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不同的特点,男性和女性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存在差异,右心室节段收缩活动具有较高的同步性,RT3DE分析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及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胥阳;陈焜;化伟;杨立东;李晗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临床影响因素,并进行其与住院后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集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统计患者Glasgow评分、ISS评分及MEWS评分,记录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并统计该部分患者临床死亡人数.结果 共涉及242例患者,男190例,女52例,年龄(42.1±14.6)岁,急诊滞留时间(117.25±87.441)min,死亡人数为45例,死亡率为18.6%.急诊滞留时间与创伤严重度、初始救治时间以及严重外伤性脑损伤相关,R2=0.465,F=53.329,P<0.001;ISS评分、MEWS评分、Glasgow评分、初始救治时间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2=0.631,F=195.2,P<0.001.结论 高龄患者具有较短的急诊滞留时间,但是死亡率更高;创伤严重度指标高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急诊滞留时间和死亡率.急诊滞留时间不是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内皮素1及其受体在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滕小军;刘荣;李祥金;朱珊玲;陈新皓;贺降福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其受体在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内镜活检标本:正常食管上皮20例,反流性食管炎22例,长段BE 14例中ET-1及其受体ET(A)R、ET(B)R的表达.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中ET-1及ET(A)R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3.25±1.78 vs.1.10±0.71,P=0.000;2.13±1.06 vs.1.12±0.64,P=0.001).BE近侧端的ET-1 mRNA水平显著高于BE远侧端(3.03±1.83 vs.1.16±0.70,P=0.004)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2).BE两端的ET(A)R及ET(B)R mR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ET-1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阳性表达(51.18±30.14)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21.10±18.17,P=0.000)及BE远侧端(28.02±24.92,P=0.022),近侧端BE的阳性表达(50.07±25.88)显著高于BE远侧端(P=0.030)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1).在反流性食管炎,轻、中、重度炎症评级的ET-1表达分值分别为36.08±27.84,65.86±11.82,98.00±8.49,呈阶梯式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T(A)R及ET(B)R在炎症及非炎症组织中表达均较弱,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及ET(A)R在反流性食管炎中表达增加可能与炎症有关,ET-1可能在BE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2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敬;初乃惠;段鸿飞;戈启萍;王隽;王庆枫

    目的 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新诊断的23例MAC肺病的临床表现以及9例接受治疗病例的短期疗效.结果 14例男性MAC肺病表现为上叶空洞型,9例女性MAC肺病表现为结节支气管扩张型.MAC肺病的主要影像特点是多发微结节(10/23)、多发支气管扩张(9/23)、树芽征(8/23)、空洞(15/23)、肺实变(5/23)、结节(8/23)和肺体积缩小(8/23).5例含利福布汀方案治疗的患者,3个月后症状改善3例,影像好转2例,痰抗酸杆菌阴转2例,4例含利福平方案治疗的患者,3个月后症状改善3例,影像好转2例,痰抗酸杆菌阴转1例.结论 MAC肺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是上叶空洞型和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前者主要见于男性患者,后者主要见于女性患者.含利福平或利福布汀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 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检出: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军妹;徐辉雄;张一峰;刘畅;何勇;刘媛媛;郭乐杭;刘琳娜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检出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3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112个结节的VTI及VTQ特征.VTI图像分为6级,VTQ以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值表示.探讨ARFI术前检出偶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112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证实良性病变93个,恶性病变19个.恶性病变中VTI图像≥Ⅳ级的有15个,<Ⅳ级的有4个;良性病变中VTI图像≥Ⅳ级的有1个,<Ⅳ级的有92个.VTI弹性分级Ⅳ级及Ⅳ级以上检出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98.9%、95.5%、93.8%及95.8%;良性和恶性结节的SWV值平均值分别为(2.37±1.08)m/s(范围:0.61~4.68 m/s)和(4.40±2.53)m/s(范围:1.28~9 m/s)(P=0.000).恶性病变中VTQ的SWV值≥2.87 m/s的有11个,<2.87 m/s的有8个;良性病变中SWV值≥2.87 m/s的有16个,<2.87 m/s的有77个.以SWV值>2.87 m/s为标准检出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82.8%、78.6%、40.7%及90.6%.结论 ARFI弹性成像中的VTI对检出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VTQ的价值偏低.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激动剂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功能的研究

    作者:王广;何立芸;于婕;高霞;苗莉;王琛;李卫虹;安慧杰;徐援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功能(CFVR)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为非诺贝特治疗(200 mg/d)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随访12周,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测定CFVR.结果 与基线和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治疗组CFVR明显高于基线水平(3.14±0.36 vs.2.80±0.58,P<0.01)和对照组(3.14±0.36 vs.2.79±0.65,P<0.05),而对照组和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非诺贝特治疗后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非诺贝特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和对照组.结论 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以显著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CFVR功能,并能显著降低血浆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发挥血管内皮保护效应,但此效应可能被其升高的血浆Hcy水平的副作用所削弱.

  • 抗人肝癌抗体导向的载药毫微粒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作者:肖笑荣;刘晓波;胡质毅;蔡美英;张萃

    目的 观察抗体导向免疫毫微粒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氯胺T法将131I核素标记到人肝癌特异性抗体HAb18导向的阿霉素白蛋白免疫毫微粒;于皮下荷人肝癌SMMC-7721裸鼠模型体内,分别经尾静脉、腹腔或瘤体注射131I标记的免疫毫微粒,一定时间后处死裸鼠,取肿瘤、血、心、肝等组织,计算免疫毫微粒在各组织中的分布量.结果 经腹腔或尾静脉给药,免疫毫微粒主要分布于肝、脾等处,而在异位肿瘤处分布很少;经瘤体给药,免疫毫微粒主要分布于肿瘤处,在其他部位分布极少;比较肝癌特异性抗体免疫毫微粒、对照抗体免疫毫微粒及普通毫微粒在肿瘤中的分布,第12天后,肝癌特异性抗体免疫毫微粒的肿瘤滞留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毫微粒.结论 抗体导向的载药免疫毫微粒经腹腔、尾静脉给药无主动靶向结合异位肿瘤作用;但经瘤体给药能较好地滞留在肿瘤中.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血肌酐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探讨

    作者:王伟;周长钰;尹力;李立丰;张承宗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血肌酐(Scr)正常(58~110 μmol/L)的AMI住院患者174例,根据发病24 h内血清Cys-C的中位数水平分为A组(Cys-C≤1.018 mg/L)和B组(Cys-C>1.018 mg/L).记录住院及随访两年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1)B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血管死亡及心力衰竭发生率(6.9%和25.3%)明显高于A组(1.1%和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年期间B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心力衰竭发生率(12.6%和23%)均明显高于A组(3.4%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再次AMI发生.随访期间再次AMI事件无统计学差异.(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8,P=0.01).(3)ROC曲线分析,Cys-C预测MACE事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肾功能指标Scr,其预测MACE临界值为0.996 mg/L.结论 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评价肾功能正常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 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碎吸的疗效

    作者:张希全;王义平;潘晶晶;朱伟;李长海;郭锋;董戈;张清

    目的 评价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央和混合型,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10月,745例急性、亚急性LE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男389例,女356例.年龄23~86岁,平均(58.72±11.95)岁.左下肢465例,右下肢280例.中央型258例占34.63%,混合型487例占65.37%.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8~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碎吸血栓.Fogarty球囊导管与血管扩张球囊导管协同,物理性拉栓碎栓,将血栓拉至较集中部位(髂静脉),再用大腔导管手动机械性清除血栓.拉栓前在腔、髂静脉汇合处充胀球囊阻挡回心血流,防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腔静脉.213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PTA和支架植入处理.混合型机械性血栓碎吸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结果 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降为:中央型(1.34±1.07)cm和(0.93±0.52)cm,混合型(2.89±1.53)cm和(1.72±0.89)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9.37、23.99,均P=0.000;U=21.98、24.06,均P=0.000).平均随访(46±39)个月,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降为,中央型(0.53±0.42)cm,混合型(1.42±1.35)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8,P=0.000).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中央型:27.91%(72/258)、13.18%(34/258)、0%;低于混合型:35.12%(171/487)、22.59%(110/487)、2.46%(12/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09,2.03;P=0.046,P=0.000,P=0.042).中央型静脉通畅率(96.51%)和瓣膜功能正常率(78.68%),均高于混合型(78.03%和5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62、6.01,均P=0.000).中央型随访疗效为优92.64%,混合型65.09%(U=6.79,P=0.000).结论 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碎吸的疗效显著,尤其中、长期疗效中央型明显好于混合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对胰岛素瘤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郝秀仙;杨乃龙;张冬;徐丽丽;朱晓琳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旁分泌作用对胰岛素瘤细胞(INS-1)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大鼠BMSCs.应用链脲左菌素(STZ)诱导INS-1损伤、凋亡,建立BMSCs和INS-1共培养体系.本实验设立以下4组:INS-1,BMSCs对照组(CONI、CONB);INS-1损伤对照组(IINS-1);BMSCs与INS-1共培养组(CO-CUL);BMSCs与损伤INS-1共培养组(ICO-CUL).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应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法分别检测共培养后INS-1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结果 原代培养的BMSCs 14 d左右可达到80%~90%融合,第3代细胞强表达CD44、CD29(99%),不表达CD34、CD45(<1%);ICO-CUL组INS-1分泌胰岛素升至[(10.27±0.95)mU/L]较INS-1损伤对照组[(5.37±0.45)mU/L]明显增加(P<0.01);与CONB组相比,CO-CUL组BMSCs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由(5.82±0.87)μg/L增至(10.00±1.44)μg/L(P<0.01);ICO-CUL组分泌量[(14.27±0.85)μg/L]比CO-CUL组[(10.00±1.44)μg/L]增加(P<0.01).MTT法检测ICO-CUL组INS-1的OD值(0.624±0.052)较INS-1损伤组(0.320±0.026)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ICO-CUL组INS-1早期凋亡比例[(19.0±1.06)%]较ISN-1损伤组[(58.1±3.12)%]明显降低(P<0.01).结论 BMSCs旁分泌作用可以促进STZ诱导损伤的INS-1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促进INS-1细胞分泌胰岛素;损伤的INS-1细胞可促进BMSCs分泌IGF-1.

  • 左心房容积指数及左心房内径指数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叶茜;杨昕宇;朱楠;何大军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HFPE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于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其中HEPEF患者35例,非HEPEF患者35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VI、LAD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早期二尖瓣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敏感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以36 ml/m2为临界点,LAVI与HFPEF具有良好相关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84%.以2.5 cm/m2为临界点,LADI与HFPEF具有相关性,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65%,准确性为66%.结论 LAVI有望成为诊断HEPEF的新指标.

  •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基因对2型糖尿病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睿;陈莉明;孙蓓;常宝成;于德民

    目的 研究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调脂疗效的关系.方法 428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分别在服药前和服药后检测患者血脂等生化指标.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PCR-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法分析MTP-493基因型.结果 (1)MTP-493T/T基因型患者的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较MTP-493G/T基因型和MTP-493G/G基因型患者明显升高:TG分别为(2.89±1.83)mmol/L,(1.58±0.88)mmol/L,(1.68±1.25)mmol/L.VLDL-C分别为(0.69±0.32)mmol/L,(0.52±0.26)mmol/L,(0.55±0.27)mmol/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TP-493T/T基因型患者的TC和LDL-C较MTP-493G/T和MTP-493G/G基因型患者有升高趋势,HDL-C呈降低态势.(3)MTP-493T/T基因型患者经过治疗其血脂变化△TC、△LDL-C与MTP-493G/T、MTP-493G/G基因型患者相比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TP-493位点G→T的单碱基变异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MTP-493基因型与辛伐他汀降低TC和LDL-C的幅度明显相关.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临床量化研究

    作者:李娟;李俊来;刘小平;徐建红;宋阳光;万文博;李昶田;贾红;温朝阳;唐杰

    目的 根据量化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发病因素,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疑度量表,提出危险分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以来的由临床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住院患者,共530例,依据文献结合本组资料对每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 计算危险分数.结果 530例患者的分数整体符合正态分布,高15分,低2分,容许区间为3~12分.<3分为低度可疑,3~12为中度可疑,≥12分为高度可疑.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量化评分有助于早期预警,及时提出诊疗方案.

  •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IL-6、IL-23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段永刚;张琼丽;刘大伟;田芙颖;甘辉梅;易庭华;镇万华;唐爱发;蔡志明

    目的 研究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白细胞介素(IL)-6以及IL-23在慢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精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60例,健康生育男性精液标本20例作对照组.每份标本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标准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行白细胞CD45染色、精子染色质结构完整性实验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 检测精浆弹性硬蛋白酶、IL-6和IL-23表达水平.结果 精浆IL-6、IL-23与精子总数、存活率、活力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并且IL-6与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645,P<0.01).精浆IL-6、IL-23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625,P<0.01).精浆弹性硬蛋白酶表达水平与精液量、精子密度呈负相关性(P均<0.05).结论 精浆炎症因子弹性硬蛋白酶、IL-6和IL-23对诊断慢性生殖道炎症具有提示意义,并且精浆IL-6和IL-23可能对精液质量影响更大.

  • 布托啡诺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彬;李蕾;王保国

    目的 对比观察布托啡诺(butorphanol)经鼻喷雾给药与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PCSA)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鼻喷组(B组,n=30)和舒芬太尼皮下镇痛组(S组,n=30).术后使用镇痛即刻、2 h、6 h、12 h和24 h记录VAS、SpO2、HR、MAP、镇静评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以及呼吸抑制、局部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术后72 h调查镇痛方法 满意度.结果 各观察点VAS评分B组要高于S组,但各个时间点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点的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观察点镇静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程度、呕吐发生率等在术后6 h时有统计学差异,B组要明显低于S组(P<0.05);B组和S组镇痛满意度为93%和83%.结论 布托啡诺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经鼻喷给药方便有效,患者满意度较高.

  • 人EZH2基因编码区及3′非翻译区融合蛋白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彭攸;赵卫卫;李晓娇;王玉平;卢晓佳;邬美玉;冯景

    目的 构建携带人EZH2基因编码区(coding region,CDS)及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融合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使mCherry-EZH2融合蛋白在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方法 运用In-Fusion定向克隆技术构建人EZH2基因CDS区及3′UTR融合蛋白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无误后抽提质粒,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测定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检测mCherry-EZH2的表达.结果 测序证实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病毒颗粒包装成功,滴度为1.59×109 IU/ml;Western blot检测293T细胞中可以表达mCherry-EZH2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人EZH2基因CDS区及3′UTR融合蛋白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及病毒,其mCherry-EZH2可以在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为进一步分析可能调控EZH2基因CDS区及3′UTR表达的miRNA奠定前期实验基础.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赵劲松;廖克龙;杨康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80例正常肺组织中MIF的表达水平.结果 发现MI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明显增加(阳性表达率:5% vs. 88.7%,P<0.01),并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P=0.019)、肿瘤的TNM分期(P=0.044)密切相关,MIF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MIF高表达组(46% vs. 15%,P<0.01).结论 MI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诊断、预后分析以及有潜在治疗价值的因子.

  • 收缩期偏心指数评价肺高压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斓婷;杨军;马春燕;白洋;刘爽

    目的 应用收缩期偏心指数(SEI)评价肺高压(PH)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量45例PH患者(PH组)及20例健康受检者(Con组)左心室短轴二尖瓣(base)、乳头肌(mid)及心尖(api)水平切面SEI,并测量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同时将PH组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随着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升高,SEI和RVFAC减低(P<0.05).与Con组比较,轻度组SEIbase、SEImid减低(P<0.05);中度组SEIbase、SEImid和RVFAC减低(P<0.05);重度组三水平SEI和RVFAC均显著减低(P<0.01).SEIbase与PASP、RVFAC相关性良好(r1=-0.672,r2=0.623,P均<0.001).SEIbase预测轻、中、重度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5%,79%、71%及88%、78%.结论 PH患者SEI减低且与PH程度相关;SEIbase能预测不同程度PH致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程度,并为临床鉴别PH程度提供一个新途径.

  •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发生的干预作用

    作者:富华颖;李广平;刘长乐;李健;程立君;张承宗;刘彤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导致的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普罗布考组,每组10只,普罗布考组在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后予普罗布考1000 mg/d,饲养8周,建立Langendorff灌流的离体兔心脏模型,测量心房间传导时间(IACT)、心房各点有效不应期(AERP)、AERP的离散度(AERPD)、应用Burst刺激观察房颤诱发情况;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房组织HE及天狼猩红染色测量左心房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及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兔IACT延长,AERPD增加,MDA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心房肌细胞横截面积及胶原容积分数增大,房颤诱发率升高(均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普罗布考组IACT及AERPD明显减小,MDA及TNF-α水平降低,心房肌细胞横截面积及胶原容积分数减小(均P<0.05).结论 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心房电重构和结构性重构,减少糖尿病导致的房颤发生.

  • 抑癌基因甲基化位点定量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张秀茹;陈迪;田晓怡;郑直

    目的 利用Sequenom定量检测宫颈癌抑癌基因(SOX-1、NKX6.1、PAX-1、LMX1A、ONECUT1、WT1)甲基化的程度和甲基化的位点.方法 利用石蜡切片提取组织DNA,对提取的DNA进行甲基化位点的保护并设计针对抑癌基因转录起始点前的富含CPG岛区域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DNA转录成RNA后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仪进行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定量检测和甲基化位点的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组各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低(<20%),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级组各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4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定量研究宫颈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程度可以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方式提供靶标和理论指导.

  • 抑制p53缺失和突变型白血病细胞PPP2R5A表达后细胞生物学变化

    作者:付书贞;孙晓莉;Abdallah Dlykan;贾宇;魏园玉;刘帅;岳保红

    目的 探讨在p53缺失和突变型白血病细胞内PPP2R5A表达量的下降与细胞生物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核干细胞因子(NS)的非p53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针对PPP2R5A的siRNA转染到p53缺失或突变型的白血病细胞HL-60、THP-1和Raji细胞内,沉默PPP2R5A基因.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iRNA的转染效果并找出佳转染浓度和时间.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瑞-吉染色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及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PI DNA染色法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均出现变化,瑞-吉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分析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转染组凋亡细胞百分比率增高,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上升,而S期细胞百分比减低,表明细胞增殖减弱.结论 抑制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PPP2R5A基因后细胞的凋亡、分化有一定变化,提示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中PPP2R5A在细胞分化、凋亡调控中扮演一定角色,为验证NS非p53途径的信号通路是否与PPP2R5A有关提供了依据.

  • HSP90抑制剂17-DMAG影响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邬叶锋;马芳;张丽军;汤建燕;赵登秋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新型抑制剂17-DMAG对结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17-DMAG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结肠癌SW620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应用CCK8法检测其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以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到17-DMAG药物处理组的细胞出现细胞凋亡现象.CCK8法显示17-DMAG对结肠癌SW620细胞株的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Annexin-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结果 显示17-DMAG浓度为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03%、50.50%和77.23%,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经17-DMAG药物处理过的不同浓度的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浓度17-DMAG药物组间比较,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抑制剂17-DMAG对结肠癌细胞SW620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诱导其凋亡;同时,17-DMAG影响SW620细胞的周期,但这种影响与17-DMAG的浓度无关.

  •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

    作者:刘小慧;吕强;康俊萍;罗太阳;杜昕;聂绍平;胡荣;董建增;顾承雄;黄方炯;吕树铮;陈方;周玉杰;马长生

    目的 了解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预后.方法 入选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PCI或CABG)存活出院并完成随访的5461例患者,根据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无危险因素组376例,有危险因素组5085例.记录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结果 男性占76.9%(4199例),平均年龄(60.0±10.4)岁,平均随访549 d.无危险因素患者年龄偏大、BMI低(P<0.000);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血管开口病变、LAD近端、左主干和慢性闭塞病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危险因素组CABG患者多且完全血管重建率高(P=0.002).随访2年,无事件生存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88% vs.87%,P=0.061).随访期间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中,无危险因素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有危险因素组患者.结论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患者,尽管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与有危险因素者相同,一旦病变发展到需要做血运重建时,远期预后并不优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这些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不足,提示临床上对于无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应同样重视和加强二级预防和治疗.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旵东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36例单形性RVOT-PV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透视下起搏标测和Carto系统指导下激动标测对射频消融结果 影响及随访情况.结果 X线透视下起搏标测消融36例,30例获即刻成功(即刻成功率83.33%),随访复发4例,远期成功率为72.22%;首次手术失败6例和复发4例在Carto系统指导下激动标测消融,9例获即刻成功(即刻成功率90%),随访复发1例,远期成功率88.89%.两种方式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72.38±15.03)min vs.(75.64±19.70)min,P>0.05],但后者的X线曝光时间和消融时间显著低于前者[分别为(12.50±5.24)min vs.(21.57±8.25)min,(206.30±94.80)s vs.(383.26±134.71)s;P均<0.01].除1例消融后出现另一种形态室性早搏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根治单形性RVOT-PVC的有效方法 ,对于疑难复杂病例选择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可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更低的复发率.

  • 腹膜假黏液瘤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性评价

    作者:翟喜超;庞少军;邢儒通;陈峰;许洪斌

    目的 评价腹膜假黏液瘤(PMP)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PMP患者,选择在我科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为阑尾来源的PMP患者85例,按照是否进行围手术期HIPEC分成试验组52例、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PC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瘘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等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PCI评分无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439.17±118.88)min vs.(353.94±121.24)min,P=0.003],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无明显变化,肠瘘并发症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PMP围手术期HIPEC安全可靠.

  • 儿童银屑病中IFN-γ、TNF-α与MMP-9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赵晓云;宋维旭;王君霞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2%为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8.1岁[1].儿童银屑病好发于腹股沟、腋窝、生殖器等褶皱皮肤[2],临床表现不典型,各型均可见,其中斑块型和点滴型常见,脓疱型和红皮病型少见.免疫学的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T细胞异常,局部浸润的T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调节银屑病的发展[3].

  • 支架置入对结直肠癌梗阻的治疗作用

    作者:梁淑文;屈昌民;李连勇;翟静妤;宫淑娟;陈琰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左半结肠肠管较右半结肠狭窄,且粪便多干结,故发生肠梗阻的机会左半结肠远高于右侧.发生肠梗阻的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因无法进行充分肠道清洁准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肠道支架的应用,可以对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梗阻患者进行结肠镜下放置内支架治疗,以解除肠梗阻.为进一步探讨结肠镜内支架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梗阻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该项治疗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二趾骨外露

    作者:张建利;李瑞平;陈志东;张志彬;黄文正;武雷;赵占国;周浩;刘恩

    利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拇趾骨外露的方法在医学专业期刊杂志上多有报道,且效果良好[1-9],但是,将该方法用于修复足第二趾骨外露报道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于足部功能来说,拇趾的重要性要强于第二趾,修复第二趾骨外露意义不大.杨学斌等[10]对84例第二趾移植及跖趾关节移植术后,进行了详细的病史复习及随访,认为第二趾缺如,可以出现蹬力减弱、胼胝体、叉状畸形等后果.2000年9月至2012年5月,我们利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第二趾骨外露8例,效果满意.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彦良;卢慕峻;杨有学;周哲;张道鹏;于安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多发病,外科手术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1].当今外科已迈向全新的微创化时代,尤其在泌尿外科中,腔内手术已基本取代了大多数传统的开放手术.其中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术式,该术式与目前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相比,水吸收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安全性更佳[2].我科从2007年引进PKRP相关设备后,利用PKRP术治疗BPH患者近300例,现就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 儿童三指节拇指伴侧弯畸形的矫治

    作者:肖万安;田峰;田立杰

    三指节拇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手畸形,产前检查不易发现[1].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25 000[2],特点是较正常拇指多一节指骨,常导致拇指侧弯,如儿时未经治疗,随着年龄增长,患指侧弯越发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手功能、美观和心理健康.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盛京医院收治儿童三指节拇指伴侧弯畸形患者5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 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佳剂量的探讨

    作者:张正正;刘林汉;顾正峰;高宏;王志萍

    目前无痛人流中镇痛药用量普遍不足,患者清醒后常因下腹较强烈疼痛对麻醉不满,甚至投诉[1].为此,我们将不同剂量强效镇痛药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静脉麻醉,探讨其佳用量.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2011年7~8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择期行无痛人流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40~70 kg,孕期40~60 d.

  •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损伤404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军昌;王永刚;谢聪颖;李克

    原位肝移植(OLT)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我国OLT发展迅速,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全国已完成22 000余例OLT[1].但与全国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数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器官供需矛盾.在严重的器官短缺情况下,减少OLT术后并发症,提高肝移植受体存活率意义重大.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OL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存活的重要因素.早期正确诊断AKI,充分认识OLT术后发生AKI原因,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AKI.现对我院近年来OL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灵芝;冯军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约2/3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1].铂类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组成两药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培美曲塞是种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制剂,作用于叶酸依赖性代谢途径中的多个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因其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轻而被与铂类药物联合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与顺铂(DDP)相比,奈达铂(NDP)具有胃肠道反应低,与其他铂类药物无完全交叉耐药性等优点,现将我科采用奈达铂代替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5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 菱形皮瓣转移缝合术治疗复发的骶尾部藏毛窦

    作者:黄士勇;王中川;孙基伟;周辉;杨宝仁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发生于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病较为少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肥胖、毛发浓密和臀间沟深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对于复发的藏毛窦仍然是治疗的难点.现通过回顾性分析11例复发的藏毛窦行菱形皮瓣转移缝合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在治疗复发的藏毛窦的方法和效果.

  • 鱼精蛋白浓度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活化凝血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俊;王军;邵文玉;陈佳一;樊美珍;丁金奎

    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常规使用量均按肝素与鱼精蛋白的比例为1∶1.5进行中和,以使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值恢复正常.但鱼精蛋白使用过量也可影响凝血机制,使ACT值延长,鱼精蛋白使用的量为多少适宜,其使用后的体内具体浓度是多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临床报道.本文采取不同浓度鱼精蛋白,加入肝素化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的血液,检测不同浓度下ACT值的变化,以探讨鱼精蛋白浓度对CPB手术患者ACT值的影响.

  • CA19-9明显异常增高的支气管肺泡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婷;马厚勋

    CA19-9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之一,正常血清中含量较低,其大量表达常见于多种消化道肿瘤,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等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即称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而有关以血清CA19-9显著增加为特征的肺癌患者报道甚少.本文就新近发现的以CA19-9增高明显为特征的支气管肺泡癌病例的相关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CA19-9在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经阴道撑开式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仙;陈荣剑;刘冬萍;祝晓丽;赵锐;王细拉;黄琴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其中输卵管妊娠约占95%[2].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腔镜、内镜、影像技术逐渐成熟,微创外科已成为外科发展的新趋势,腹腔镜外科手术中,以往长长的瘢痕被小孔代替,是手术技术的一场革命,输卵管妊娠由创伤较大的剖腹手术向微创的腹腔镜手术转化,成为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第3次突破[3].

  • 右美托咪定替代丙泊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张伟;陶学有;马正良;顾小萍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已经广泛用于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切除术或结扎术、盆腔黏连分解术等手术.腹腔镜手术由于术中采用CO2气腹,导致腹腔压力增大及高碳酸血症会影响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增加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临床麻醉具有于镇静、抗焦虑、减少复合麻醉药的用量、降低麻醉和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等作用,目前已在临床麻醉实践中成功应用[1].

  • 超声诊断左心室黏液瘤一例

    作者:孙厚坦;周建平;赵威武

    患者女,50岁,因间断性头痛、头晕2月,加重10 d,伴心悸,乏力等不适,于2012年2月11日入住我院心肾内科.查体: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HR 82次/min,律齐,心前区扪及收缩期震颤,心尖区闻及Ⅳ~Ⅴ/6级收缩期杂音,上传至胸骨上窝及颈根部.ECG示心肌缺血.

  • 老年不典型结核二例

    作者:陈晓琳;郭爱斌;黄明敏

    例1,患者男,75岁,干部,因"发热伴左下肢疼痛3 d",于200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 d发热伴左大腿、左膝、左髋疼痛,腋温39.0 ℃,发热均在下午及夜间.门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4.34×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N)81%,血红蛋白浓度(Hb)88 g/L,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多.

  • 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成形术合并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作者:郭秀海;李盛鋆;王涵;贾建平;武剑

    患者女,71岁,因"反复眩晕1年"于2009年3月17日收入我院.患者1年来间断眩晕,多在活动中出现,卧床休息后好转,偶有恶心,无呕吐,近来发作逐渐增多,影响日常生活,无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障碍等.20年前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5年前出现一过性失语和右侧肢体偏瘫.

  • 成人少见颈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一例

    作者:刘志

    患者男,38岁,主因右侧胸部间断不适6个月,右颈部发现肿物1个月,于2011年10月23日到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咳嗽、发热、盗汗.既往体健.查体于右颈部触及核桃大小肿物,质中等,无明显压痛,基本无活动.实验室检查未见阳性改变.胸部X线平片检查:右上纵隔影增宽、外缘呈波浪状,双肺门影有所增大,右肺中下野见索条影,左肺野、心影及左纵隔未见显著病变(图1).

  • 特重烧伤伴尿崩症高龄患者一例

    作者:陈新龙;纪赓;田甜;罗斌杰;刘闪;孙超

    患者男,78岁.火焰烧伤面部、腹部和四肢4 h入院.既往无尿崩症病史.查体:神志清,烦躁,脉搏9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0/80 mm Hg.创面主要位于双下肢.入院诊断:(1)烧伤(火焰)50%,深Ⅱ度20%面、腹、四肢,Ⅲ度30%双下肢.(2)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行简单清创,常规静脉快速补液抗休克,入院后第1小时补液500 ml,尿量550 ml;第2小时补液500 ml,尿量600 ml;第3小时尿量650 ml.患者口渴严重;急查尿比重为1.005.

  • 双膝皮肤钙沉着症一例

    作者:丁洪基;刘春燕;刘志强;李靓;张传森

    患儿男,11岁.因双侧膝前皮肤包块4年,增大半年,于2011年8月2日入院.患儿4年前因外伤至双膝皮肤破损,此后在双膝皮肤破损处各出现一绿豆大结节,突出皮肤表面.半年前双侧包块增大如小枣,表面呈淡红色,无疼痛.

  •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腹主动脉瘤二例

    作者:德庆多吉

    例1:患者女,55岁,藏族,农民.以"脐周出现搏动性肿块4个月,加重伴腹痛,头痛,眼花2个月"为主诉于2008年5月26日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因无明显诱因脐周出现搏动性肿块,疼痛时轻时重,偶感刀割样剧烈疼痛而就诊.

  • 大动脉炎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作者:王丽萍;李华;冷晓梅

    患者女,28岁,因"头晕、黑矇半年,加重伴反复晕厥2月余"入院.患者2007年4月无明显诱因于体位突然变化时出现头晕,持续数秒钟自行好转,当时未测血压、脉搏,无视物旋转,无视物不清,无视物变形,无重影,无视野缺失,无头痛、耳鸣,无意识丧失,无发热无心悸、胸闷、气短.头晕时伴有黑矇,咀嚼无力,自觉双手发凉无明显肢体酸胀乏力感.

  • 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尿毒症合并月经过多二例

    作者:赵春梅;孙小丽;罗喜平;陈钰

    例1,患者女,43岁.2011年9月20日因"月经过多3年,加重1个月"入院.3年前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4~5倍.近1年曾行诊刮2次,自诉病理未见恶性病变.1个月前月经量增多至约10 min更换一次卫生巾,当地医院给予缩宫素、止血药等对症治疗,效果差,遂转诊我院.

  • 陈旧踝关节向前半脱位合并同侧内翻成角胫骨干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一例

    作者:滕星;黄雷;杨胜松;赵刚;王陶;高志强;李绍良;朱仕文;王满宜

    患者男,43岁,因"左小腿、踝关节骨折后5个月功能障碍"来就诊.患者就诊前5个月车祸后导致左胫骨干和外踝的闭合骨折,受伤当天行"左外踝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行长腿石膏前后托固定胫骨干骨折.术后5个月由于发现小腿畸形,伴踝关节负重时疼痛以致不能行走来就诊.

  • 肺毛霉菌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一例

    作者:侯盼飞;郐占波;仇祝强;祝丽晶

    患者男,49岁,因"咳嗽1月余"于2012年3月3日入院.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五年余,血糖控制不佳.1月余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发热,高体温达39.0 ℃,畏寒、寒战、嗜睡,未予正规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查体:两肺干湿性啰音.

  • 以肝炎为临床表现的肝结节病一例

    作者:强春倩;王莉;郎振为

    患者女,43岁.因"纳差、尿黄2个月"于2012年4月10日入院.既往患有失眠症10年,长期服用安定5~10片/次,服用螺旋藻等保健品1年.无手术输血史,近2年曾多次于当地私人诊所洗牙.在化工厂工作7年,经常接触到粉尘等,未采取防护措施.无饮酒史,无慢性肝病家族史,无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Ⅰ型二例

    作者:刘红斌;刘志远;廖涌;谢洁

    例1:患者兄,18岁,因"间断抽搐半个月,发热伴咳嗽、咳痰10 d"于2005年6月6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抽搐,持续1~2 min后自行缓解.

  • 血液透析患者进食杨桃中毒一例

    作者:王媛;赵久阳

    患者男,68岁,因"发现肾功能不全2年半,规律血液透析8个月,呃逆3 d,加重伴恶心、呕吐6 h"入院.患者2年半前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当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血肌酐200~300 μmol/L,多次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显示抗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明确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慢性肾衰竭.

  • 面部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颉玉胜;刘卉;魏翠萍;宋维旭;付莉

    患者女,78岁,因右侧面颊部结节6个月就诊.50余年前患者右侧面颊部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的黑色斑丘疹,皮疹无痛痒,缓慢增大.自认为系色素痣,未予重视,从未就诊.近年来皮疹颜色逐渐加深,并感轻度瘙痒,经常搔抓.半年前色素痣周围出现肤色结节,并迅速增至鸽蛋大小,表面从未破溃.

  • 双侧肾上腺隐球菌感染一例

    作者:王强;李州利;李聪然;崔瀚文;孟晓云;蔡明

    患者男,74岁,系北京市建材化工厂退休工人(长期接触化学制品).因"低热3年余,乏力、食欲缺乏1个月余"于2010年3月5日入我院结核科.病史特点:(1)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属肺结核病好发人群.(2)有低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病程已3年.(3)其妻是"肺结核"患者,有肺结核病密切接触史.

  • IgG4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多腺体损伤一例

    作者:刘维新;任益;张绅;张庆敏;周正

    患者男,69岁,8年前出现腹胀、周身黄染,尿色加深,大便呈白陶土样,当时无腹痛、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行CT提示胰头肿大,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腺癌",于某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胰腺弥漫性肿大,疑诊为胰腺癌晚期,行胆肠吻合术,术后1周黄疸消退.

  • 孤立性外展神经麻痹二例

    作者:吕仲平;于晓甜

    例1男,69岁,因双眼复视1周于我院门诊就诊.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30/85 mm Hg.专科查体:右眼视力(VOD)1.0,左眼视力(VOS)1.2,33 cm映光左眼注视右眼内斜25°,右眼外转受限,外转时瞳孔缘未达中线,其余各方向运动可,左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双眼外眼、眼前节、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作者:高冉;丁建平

    患者女,27岁,主因突发头晕伴左侧肢体力弱10余天于2012年7月3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10余天前(2012年6月21日)突发头晕伴左侧肢体力弱,刷牙时持牙刷费力,站立时左下肢不稳,并伴左侧肢体麻木.头晕时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未予就诊.第2天上述症状仍未缓解,至外院就诊行头MRI示提示右侧额颞叶大片长T2信号,双侧额叶白质、右侧基底节区、左侧放射冠多发小片状长T2信号(图1);头MRA提示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大脑中动脉留空信号断续、细小(图2).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 从壁内血肿至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巨大血肿一例

    作者:林晓静;别自东;耿传良

    患者男,38岁,因"胸腹痛22 h"于2010年9月30日第一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6~7年,一直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物,未规律监测血压.入院查体:T 36.5 ℃,P 56次/min,R 16次/min,BP 181/93 mm Hg(左右上肢),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双肺听诊呼吸音略粗,左肺底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心率56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引起咯血误诊一例

    作者:丁汝跃;潘文博;盛春梅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心慌、胸闷10年,再发1周"于2011年9月6日入住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10年前开始劳累后出现心慌症状,发作时伴有胸闷,可自行缓解.多次做心电图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诊断为房颤,院外服用拜阿司匹林.

  • 儿童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晓东

    心律失常是儿童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5%,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经过全球几代医学人员的努力,在儿童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根据儿童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儿童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道路.对于儿童来说,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但只有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才具有临床意义,特别是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机体的循环功能衰竭或者猝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心律失常.

  • 单纯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

    作者:舒茂琴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普通人群十二导联心电图检出率1%~4%,Holter检出率40%~75%[1-2].传统意义上讲,发生在结构性心脏病的PVC标志着较高的猝死风险,发生在正常心脏的PVC则是相对良性的(即所谓的孤立性PVC).然而,近10年来PVC相关性心肌病临床证据不断呈现,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文献复习.

  • 加强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作者:乔青;徐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美国每年SCD的发生率为0.1%~0.2%,每年约有45万人死于SCD.由阜外医院牵头完成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结果显示,我国SCD的年发生率为0.04%,每年死于SCD人数高达54.4万.SCD由于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生存的机会极低.具有完善急救体系的发达国家成功复苏的概率仅为15%不到,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仅为0~5%.因此SCD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 室性电风暴的诊疗新进展

    作者:罗助荣;谢钦菁

    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一个临床越来越常见并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遗传性心脏病及埋入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均可引起ES的发生,主要症状是心悸、头晕,且经常发生晕厥,通常需要住院紧急救治,个别患者可能会遇到超过50个连续的冲击.大多数患者变得焦虑和烦躁,心理因素引发的后果往往多于急性事件,因此如何防治ES发生显得十分重要.

  • 年轻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梦青;董颖雪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流行水平呈增长趋势[1].2008年国内的一项入选29 079例30~85岁成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2].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房颤和非房颤患者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2.95%和2.28%,卒中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可使中风危险性升高4~5倍,痴呆的危险性提高两倍[3].

  • 2012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亮点解读——经皮主动脉瓣置换,依伐布雷定首次出现

    作者:李艳芳

    在耗时4年至少19个主要临床试验为循证证据的基础上,欧洲心脏病协会于2012年5月正式公布了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一些初次亮相的新药以及一些老药,还有经历十几年发展的主流器械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 室性早搏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作者:彭珍云;张翼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普通人群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50%受检者有PVC.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75%受检者能记录到PVC[1].既往认PVC为良性心律失常,对心血管疾病没有预测价值[2],未引起患者和医生重视.

  •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作者:焦震宇;刘兴鹏

    近年,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功能下降的临床情况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AIC)正逐步被认识,这种心肌及心功能改变在经过恰当的治疗后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

  • 抗心律失常药物——当今的定位及选择

    作者:杨艳敏

    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从整体上不能根治心律失常、也不能降低总死亡率,还具有一定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不良反应,总体上对它的关注度在下降.而对于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所谓的抗心律失常的上游治疗)、介入治疗、器械治疗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手段至今仍不能摒弃.

  • 关注心房颤动的抗氧化治疗

    作者:刘彤;张承宗;李广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总死亡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房颤患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然而,房颤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总体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尽管近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远期效果尚不理想,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房颤的基础,目前亟待探索预防和治疗房颤的新方法和措施.

  • 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心房颤动卒中的临床现状及进展

    作者:徐瑞;贠琳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性事件是房颤致死率、致残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根据我国的资料显示[1],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估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在平均70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3%,住院患者房颤的脑卒中患病率达24.8%,且有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8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率高达32.9%.因此,卒中预防的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 起搏器植入适应证——从指南到临床

    作者:王斌

    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随着医学及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搏器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不断升级,起搏器的临床适应证也随之扩大.目前的起搏器已不是单单治疗心动过缓功能,还用于抗心动过速、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和改善心力衰竭.

  • 孕妇肥胖对后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作者:马长生;薛增明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育龄妇女中肥胖(定义为BMI>30 kg/m2)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WHO的数据显示,2003~2006年在美国20~44岁的妇女中,肥胖者占到32%;在欧洲,育龄妇女肥胖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估计目前肥胖的比例已达20%,而且育龄妇女中肥胖者增加的比例与普通人群相似[1-2].

  • 氨甲环酸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对照安慰剂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方志辉;杨华清;李兵奎;沈睿;肖熔灿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查找所有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比较TA和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1年12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9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1)总失血量:使用TA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总失血量[SMD=-478.48,95% CI(-640.31,-316.64),P<0.000 01];(2)接受输血的人数:TA可以减少患者29%的输血率[SMD=0.15,95% CI(0.10,0.22),P<0.000 01];(3)术后输血量:TA可以减少患者术后输血量[SMD=-1.42,95% CI(-1.75,-1.09),P<0.000 01];(4)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T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DVT的发生率无差异[SMD=0.70,95% CI(0.29,1.74),P=0.43];(5)术后肺栓塞(PE)的发生情况:T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PE的发生率无差异[SMD=0.57,95% CI(0.13,2.42),P=0.44].基于系统评价结果 ,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 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 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结论 TA和安慰剂相比,可以减少患者总失血量、输血率和术后输血量,不会增高术后DVT和PE发生率,安全性高;但因原始研究的质量均较低,建议临床上审慎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 他莫昔芬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系统评价

    作者:龚文锋;黎乐群;钟鉴宏;游雪梅;马良;彭宁福;向邦德;张秋明

    目的 评价他莫昔芬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关于他莫昔芬治疗进展期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通过叙述的形式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712例患者,在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有8个研究认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2个研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他莫昔芬治疗进展期肝癌无效,在以后的研究当中也不作为对照剂使用.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肾炎的Meta分析

    作者:蔡晓懿;夏正坤;张莹;刘梦圆;李静;张婕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缓解率、感染、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闭经发生率、死亡率及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共925例),Meta分析结果 显示霉酚酸酯较环磷酰胺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高,同时感染、白细胞减少、闭经的发生,霉酚酸酯较环磷酰胺明显减少,两组间胃肠道反应、复发、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分析结果 表明霉酚酸酯较传统的环磷酰胺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 急性心肌梗死后自体脊髓干细胞注射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吴青青;方译;徐蔓;杨政;卞洲艳;唐其柱

    目的 本系统综述旨在较为全面地评估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情况,反映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现状.方法 以"急性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3期)、ISI Web of Knowledge(建库~2012年)、MEDLINE(建库~2012年)、EMbase(建库~2012年)、PubMed(建库~2012年).以中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限定词"骨髓干细胞"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建库~2012年)、中国知网(建库~2012年)、维普资讯(建库~2012年),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25软件.结果 共纳入11个RCT包括102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骨髓干细胞治疗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2.08,95% CI(1.04,3.13),P<0.0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V)减小[-5.16,95% CI(-7.64,-2.67),P<0.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无改善[-1.65,95% CI(-4.92,1.61),P=0.32].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但是不能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 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关于神经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指南: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

    作者:邹海强;马敬红;赵保健

    一、引言自从2001年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发表关于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指南以来,这一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依据EFNS科学委员会对于指南性文件的建议,目前已需对现有的版本进行更新.

  • 美国神经病学协会的循证医学指南: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评估和治疗——美国神经病学会治疗与技术评价委员会

    作者:徐俊;程欣欣;王江波

    横贯性脊髓炎(TM)是脊髓的炎性损害,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重症)到百万分之八(轻症).TM常有脊髓磁共振信号的异常和(或)脑脊液细胞的增多.在2002年专家共识已提出典型TM的诊断/排除标准(表1):累及脊髓多个节段,但并不是影像学或病理学的横贯性损害,仍保留"横贯性"是因为脊髓感觉传导通路损害平面对定位诊断的意义.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放射治疗新靶点的研究

    作者:郭化东;姜秀玲;梁照明;林平;张本华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剧烈的疼痛,往往久治不愈,严重地影响患者进食及生活.无明确原因且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均属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报道其发病率约8/100 000,50~60岁为高发年龄.目前放射治疗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治疗风险小,疗效高,远优于其他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常规需要高磁场磁共振成像,限制了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发展,本研究为单纯应用CT定位就可以找到理想的靶点提供理论根据.

  •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向伟;刘梅林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已在<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年第4期上发表."共识"为高血压患者如何自测及管理血压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指导建议.本文就"共识"的主要内容,结合老年高血压的若干问题进行解读.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