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豆亚静;陈晖;严松彪

    随着介入医学和放射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对比剂的使用日益广泛和增多.由于对比剂使用引起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逐渐成为医源性肾功能衰竭常见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CIN这一医源性并发症,降低CIN发生率,已成为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本文就相关文献资料作如下综述.

  •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寇美丽;冯修高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其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异常是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基础.近几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某些微生物感染时或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由此而产生了微生物激活自身免疫的理论.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微生物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然而细胞内某些病原体的长期存在或继发于急性感染后的某些免疫紊乱可能导致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反应.

  • 多系统萎缩影像学研究进

    作者:向小爽;孙占芳;邝岚琼;唐北沙;江泓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少见的晚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病理特征为神经胶质细胞胞浆包涵体(glial cytoplasmic inclusions,GCls)的存在,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且常伴有不典型帕金森症状、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运动障碍[1].新的诊断标准将MSA分为三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左旋多巴非敏感性帕金森综合征型(MSA-P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小脑性共济失调型(MSA-C型)及三种症状共存型[2].目前为止,MSA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而神经系统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为MSA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病程随访提供了依据.本文就MSA影像学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 抑癌基因DPC4/SMAD4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信远;王琛

    DPC4基因,又称SMAD4基因,是新发现的一个抑癌基因,初从胰腺癌中发现,位于染色体18q21.1上,其编码的SMAD4蛋白属于SMAD4家族,参与调控了TGF-β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近年来,SMAD4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SMAD4的表达缺失或突变,可诱发癌前疾病的发生,促进这些癌前疾病向肿瘤发展,并影响了这些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侵袭和转移等.研究DPC4/SMAD4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认识肿瘤的发生机制及预后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这篇文章综述了DPC4/SMAD4基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骨关节病软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标;张保荣;斯琴

    骨关节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且严重影响功能的退化性疾病且发病机制研究尚不透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其关节软骨的发育和关节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Wnt分子通过β-catenin 信号激活相关的基因,影响关节软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代谢,导致软骨组织丧失、骨赘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发生,因此Wnt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途径.

  • 抗疟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进展

    作者:赵小娟;汪国生

    抗疟药主要指喹啉类化合物和吖啶化合物,前者如羟氯喹、氯喹、奎宁、阿莫地喹、喷他喹、喹啉衍生物(4-氨喹啉衍生物、8-氨喹啉衍生物),后者如米帕林.抗疟药初用来治疗疟疾,20世纪50年代,抗疟药被誉为免疫调节剂,广泛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前氯喹或羟氯喹已作为SLE的基础用药.随着药物作用机制进一步发掘,其临床适应证也更加广泛,有学者调侃道“应该在SLE患者喝的水中加入羟氯喹”[1].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练世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数据显示[1],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18%.糖尿病人群高血压发生率国外高达40% ~ 80%,我国为28% ~ 40%[2].2007年王鸿懿等[3]对全国5个中心的心内科门诊就诊不知晓自患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糖代谢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糖代谢异常者达64.4%.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其死亡风险将增加7.2倍[1].随着近年来多项大型试验结果公布及进一步分析,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控制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

  • ACE2-Ang(1-7) -Mas轴——临床治疗新靶点

    作者:王婧;王艳;刘瑞霞;阴赪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giotensin system,RAS)是公认的一种经典循环酶通路,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是此通路的重要代谢产物,在RAS中起到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ACE2)是由Donoghue等[1]和Tipnis等[2]分别克隆出人类ACE的第一个同源基因,ACE2可水解AngⅠ为Ang( 1-9),水解AngⅡ为Ang(1-7),Ang( 1-7)的主要受体为Mas受体,共同构成ACE2-Ang( 1-7) -Mas轴,起到拮抗ACE-AngⅡ-AT1经典轴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ACE2-Ang( 1-7)-Mas轴在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发挥作用,现将其组成特点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临床新进展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莉

    自Shoemaker等[1]于1988年首先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2001年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2]提出外科输液应满足的几个目标,围术期的液体治疗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相继涌现出许多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PFT)为理念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所谓GPFT,指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种类、术前全身状况、容量状态及并发症等,采取个体化的补液方案.临床因液体治疗不当,造成多种并发症,尤其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储备下降,液体治疗不当易并发心力衰竭.刘晓文[3]报道原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患者术后并发左心衰的比例高达58%.向东明等[4]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按需多少补多少,控制补液总量、补液速度,注重基础心肺病变,结合前3d和当天患者症状和体征,合理予以补液能避免术后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GPFT原则上是优化的心脏前负荷,既可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供,又可避免组织水肿,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但各种研究中达到目标所采用的评估指标、监测方法、实施方案、液体治疗种类各不相同,本文就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胃肠间质瘤诊治新进展

    作者:钟宇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具有低度恶性的间叶细胞肿瘤,占间叶细胞肿瘤的80%.常发生于胃和小肠.GIST初被认为是平滑肌分化肿瘤,常被划分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发源于间质细胞[1](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或全能间充质干细胞[2].现在已经明确GIST与平滑肌及平滑肌肿瘤有明显区别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GIST显著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为Kit( CD117)——一种干细胞因子受体,至少95%的患者肿瘤组织染色为阳性[3].GIST的分子病理基础及药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治做系统综述.

  • 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磊;刘保池;苏锦松;夏咸军;刘永福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51例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8例,女23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无脓毒症组两组,比较分析两组年龄、手术前后CD4、CD8、CD4/CD8、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等指标.根据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0~99 cells/μl (A)、100~199cells/μl(B)、200~349 cells/μl(C)、≥350 cells/μl(D)四组,比较各组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x2分割法对各组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将HIV感染者分为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两组,比较两组脓毒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术前CD4、术后CD4、术后血红蛋白有统计学差异.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脓毒症组(290.00±194.603)显著高于脓毒症组(174.39±206.411)(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脓毒症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19,P =0.000).A、B、C、D四组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75.5%、50.9%、28.3%和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09,P <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脓毒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为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高危因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 类似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部分神经胶质瘤的初步研究

    作者:柏华;黄蓉飞;唐樱;樊元春;张国宾

    目的 探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机制是否与部分神经变性疾病的形成存在某些共性.方法 收集通过病理检查证实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脑组织标本12例和瘤旁正常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Ubiqui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神经胶质瘤组中检测到GFAP阳性12例;MMP-9强阳性3例、阳性4例、弱阳性1例,阴性4例;Ubiquitin强阳性3例,阳性7例,弱阳性1例,阴性1例.正常对照组中检测GFAP阴性11例、弱阳性1例;MMP-9阳性2例、弱阳性1例、阴性9例;Ubiquifin弱阳性2例,阴性10例.神经胶质瘤组织中Ubiquitin的阳性表达明显伴随着癌组织的较高分化(x2 =4.69,P<0.05).结论 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相关的Ubiquitin在神经胶质瘤中有较高表达提示部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某些共性.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6例分析

    作者:蒋叶平;单远洲;沈叶;顾建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97例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恢复良好.试验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率、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残余结石和胆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平均25个月(4~52个月)随访,试验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

  • 构建和鉴定神经生长因子-β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

    作者:高大龙;解俊杰;李若飞;党晓谦;王坤正;杨雷刚;涂忠民

    目的 构建能够表达神经生长因子-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为进一步包装腺相关病毒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高保真酶分别扩增pAAV-MCS的结构元件和pGenesil-1.1的功能元件,连人T-easy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T4酶连接,得到含U6和CMV双启动子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pAAV-U6/CMV-EGFP;培养人MIApaca-2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得到人ngf-β基因,插入T-easy载体,得到T-easy-ngf-β;将ngf-β插入pAAV-U6/CMV-EGFP,构建ngf-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结果酶切pAAV-U6/CMV-EGFP可见4250 bp、800 bp条带,质粒转染293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T-easy-ngf-β酶切可见3 kb、736 bp条带,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酶切pAAV-U6/CMV-ngf-β可见4300 bp、736 bp条带;质粒pAAV-U6/CMV-ngf-β测序显示载体中的基因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ngf-β重组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包装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腺相关病毒,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脊髓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实验基础.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松泉;董彦文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术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通心络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12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NO、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心络组PCI术后的CRP、IL-6浓度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同期比较降低(P<0.05).通心络组PCI术后的ET-1浓度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同期比较降低、NO和EDF升高(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超长方案在反复体外受精失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硕;李蓉;甄秀梅;陈新娜;马彩虹;刘平;乔杰

    目的 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长方案在初次及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失败治疗周期中,患者对卵巢控制性促超排卵的反应情况及治疗结局,探讨超长方案应用的适应证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GnRHa激动剂超长方案控制性促超排卵IVF-ET治疗的患者,共227个取卵周期,按是否接受过IVF-ET助孕治疗分为反复治疗失败组(组1,90个周期)及初次治疗组(组2,137个周期).比较两组控制性促超排卵后卵巢反应情况及IVF-ET结局.结果 组1患者年龄及不孕时间均显著高于组2患者(P<0.05),两组基础血激素水平、窦卵泡数、Gn用量及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2.7%vs.40.5%,P=0.770及24.9%vs.23.2%,P=0.740).其中,反复IVF治疗失败患者超长方案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5.64%.结论 IVF-ET周期中,超长方案控制性促超排卵在反复IVF治疗失败的难治性IVF-ET患者中能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胃转流术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浓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晗;高宏凯;胥阳;刘建东;王滢丽

    目的 研究胃转流(GBP)术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GBP术后胃肠道肠促胰岛素的降糖机制.方法 选自接受GBP术的非肥胖T2DM患者28例;同期住院的28例非糖尿病患者.检测非肥胖T2DM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浓度,进行比较.非肥胖T2DM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空腹及餐后2·h血清GLP-1浓度,术后各时间点血清GLP-1浓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非肥胖T2DM患者GBP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空腹及餐后1h.2h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非肥胖T2DM患者GBP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清GLP-1浓度均高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血清GLP-1浓度呈增高趋势,直至术后6个月高(手术前后空腹比较P=0.045,手术前后餐后2h比较P=0.048).结论 GBP术后血清GLP-1浓度增加可能是治疗非肥胖T2DM的机制之一.

  • NEDD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汪涛;徐美荣;王鼎;徐俊飞;汝凯

    目的 研究NEDD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DD9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NEDD9表达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比在癌旁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DD9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TNM分期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NEDD9的高表达可以反映人类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在人类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生物标记.

  • 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朝良;方兰;丁佑铭;张笃;董荣坤;李莲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共1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43例(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85例(手术治疗组),根据术中肠缺血、坏死情况,85例手术患者分为坏死组(27例)和无坏死组(58例),无坏死组又分为缺血组(33例)和无缺血组(25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T水平,对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缺血组和无缺血组、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术前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前血清PCT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缺血组比较,缺血组术前血清PCT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患者术前血清PCT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无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实施后,各组血清PCT水平逐渐降至正常.结论 PCT有助于早期判断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肠梗阻 降钙素
  • 生活事件对多发性硬化发病与复发的影响

    作者:商永华;蒋小玲;林海谅;程云帆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对多发性硬化(MS)发病与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对缓解期、复发期M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调查评分,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CD4+、CD8+及CD4 +/CD8+.结果 MS复发期和缓解期患者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S复发期患者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低于对照组及MS缓解期患者.MS复发期患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比例高于MS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而CD4 +/CD8+高于MS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论 MS的发病特别是复发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相关.

  • 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压参数对智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荣焕;付志新;马丽丽;崔永生;申明慧;杨燃;刘辉

    目的 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对智能的影响和血压参数对智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韦氏智能量表(WAIS-RC),Zung抑郁白评量表对年龄为45 ~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高血压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试.血压参数选择平时高、低和偶测血压三次结果的平均值,分别记录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 PPI).结果 (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WAISRC评分进行比较,填图等值量表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治疗组在知识、领悟、相似、填图、语言分、语言智商(VIQ)、作业分、作业智商(PIQ)、全量表分、总智商(FIQ)等值量表分得分高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组内不同血压水平组(A、B、C、D四组)之间的VIQ、PIQ、FIQ进行组间比较,四组间的VIQ和F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智能损害的发生率随平均SBP、DBP 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趋势检验P<0.05).结论 (1)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智能损害;其智能损害的发生率随平均SBP、DBP的增加而增高.(2)高血压未治疗者及不同高血压水平对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智能损害有影响.(3)积极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智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预防痴呆的发生.

  • 小儿手术异丙酚泵入全凭静脉麻醉对患儿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魏昌伟;刘秀珍;王卓强;葛彦虎;王军;丁捷;陈剑;张彦

    目的 对比观察小儿手术全凭静脉泵人麻醉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42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n=21)和静吸复合麻醉(IIVA)组(n=21).TIVA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IIVA组给予吸入1.5% ~3.0%的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T0)、给药后10 min(T1)、切皮时(T2)、术中20 min(T3)、拔管时(T4)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 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停药至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反应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复睡发生率.结果 与T0时相比,两组患儿在T1、T2、T3时心率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停药至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TIVA组明显短于IIVA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TIVA组显著低于IIVA组(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手术全凭静脉泵人麻醉,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优于静吸复合的麻醉方法.

  • 貌似病毒性脑膜炎的自发性低颅压12例分析

    作者:陈惠玲;顾昊;姜海波

    目的 探讨貌似病毒性脑膜炎的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疗效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貌似病毒性脑膜炎的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头痛11例、下腹部及会阴部胀痛1例,伴颈项强直10例,发热9例,恶心呕吐7例,意识模糊6例,低钠低氯血症5例.首次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4例,正常8例;WBC计数明显增高4例[(100~1000)×106/L]、增高5例[(8~100)×106/L],细胞学分类均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水平增高3例(1~3 g/L)、轻度增高7例(0.4~1.0 g/L),与WBC计数不成比例,且可见少量红细胞6例[(2~100)×106/L].经卧床、补液、小量激素、抗炎等治疗,8例患者病情快速好转,体温在3~5d内降至正常,头痛、头晕仅在直立后出现,平卧后缓解.5例复查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WBC计数、蛋白含量均快速回落.4例由于脱水处理,继发癫痫发作1例,左小脑梗死1例,双侧额顶叶硬膜下出血1例,双眼视力下降及瞳孔变形1例.结论 貌似病毒性脑膜炎的自发性低颅压是急性重症,极易发生误诊误治,而及时恰当的治疗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需提高认识,加强防范.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D70-CD27异常的研究

    作者:谭国珍;邱贤文;米向斌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D70-CD27信号通路对其免疫紊乱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流式细胞术、ELISA方法检测了20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CD4+ CD70+T细胞阳性率、CD19+ CD27+B细胞阳性率、血清中IgG分泌水平.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 CD70+T细胞的阳性率、CD19+ CD27+B细胞阳性率以及血清Ig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CD70-CD27信号通路异常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紊乱、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与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方方;汪剑;吴骋;张晶;杨庆;彭泳涵;陆建平

    目的 研究以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方法诊断前列腺癌,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1.5T磁共振设备,对48例患者分别测血清PSA含量、进行三维多体素MRS扫描获取各体素( Cho+ Cr)/Cit值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增生或前列腺癌.对前列腺癌患者,参考病理结果,将各体素分类为阳性体素与阴性体素;对良性增生患者,所有体素均归为阴性体素.对各患者PSA及各体素(Cho+ Cr)/Cit值进行方差分析;以病理结果及体素性质为金标准分别描画PSA及MRS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Youden指数大为标准求得佳诊断阈值及相应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两组血清PSA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PSA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佳诊断阈值7.44,相应敏感度为1,特异度0.571;除外个体间差异,中央叶、外周带的阳、阴性体素( Cho+ Cr)/Ci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MRS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中央叶为0.652,外周带为0.821;佳诊断阈值,中央叶为(Cho+ Cr)/Cit =0.64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12、0.71;外周带为(Cho+ Cr)/Cit值0.81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2、0.84.结论 血清PSA含量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无法判断肿瘤的位置;MRS对前列腺癌的定性价值不如PSA,但可提供肿瘤定位信息.特别是对于发生于外周带的前列腺癌,MRS具有较高的定性定位价值.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减轻七氟醚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柳娟;吴奇伟;张忱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减轻七氟醚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其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9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ASA Ⅰ ~Ⅱ级,男:女为43:47,年龄20 ~65岁,体重50 ~85 kg,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舒芬太尼0.1 μg/kg+氟比洛芬酯1 mg/kg;B组:手术结束前20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C组:手术结束前20 min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拔管后20 min(T3)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拔管后即刻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有无恶心、呕吐、咽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B组相比,C组T1、T2、E时HR、MAP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升高(3.9±0.5vs.22.2±0.6,P =0.035;3.9±0.5vs.22.3±0.7,p =0.041),躁动评分明显升高(2.2±0.9vs.21.3±0.9,P=0.033;2.2±0.9 vs.21.4±1.0,P=0.037).与A组、C组相比,B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12.3±2.9) min vs.(10.4±3.0)min,P=0.041;(12.3±2.9)min vs.(29.9±2.6)min,P =0.038],苏醒时间亦明显延长[(15.3±3.4)min vs.(12.3±3.7) min,P=0.032;(15.3±3.4) min vs.(12.8±3.2) min,P=0.042].与B组、C组相比,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咽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B组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安全有效地用于减轻七氟醚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咽痛、嗜睡等不良反应.

  • 监测频率对3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调查研究

    作者:潘斌斌;苏晓飞;夏斯桂;陶沙;丁波;孙睿;马建华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监测频率2型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血糖监测频率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地区3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频率分层:A组(0次/月)、B组(0~10次/月)、C组(10 ~20次/月)、D组(>20次/月),并记录身高、体重、随机血糖、血糖仪使用情况、就诊频率等项目、并检测HbAlc.结果 HbAlc组间比较示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高于C、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lc与监测频率无相关性(P>0.05),与糖尿病病程、随机血糖成正相关(r=0.246,P <0.01;r=0.334,P <0.01),与就诊频率成负相关(r=-0.116,P<0.05).结论 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有效性欠佳,需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教育.

  • 康莱特注射液对胰腺癌手术和介入化疗后免疫功能的评价

    作者:许锋;谢敏;包善华;潘一明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和介入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脾外科专业组收治的39例胰腺癌患者分成四组:单纯手术组14例,手术+KLT组9例,单纯介入组5例,介入+KLT组11例.各组分别于手术前、介入化疗前、使用KLT后1周、手术或介入化疗后1周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 +/CD8+、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免疫五项(C3、C4、IgA、IgG、IgM)的变化.结果 单纯手术组手术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单纯介入组介入化疗后除CD4 +/CD8+较介入化疗前上升(3.48±1.66vs.272±1.38,P<0.05),C3水平较介入前下降(1.03±0.38 vs.1.18±0.33,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介入前后无明显变化;单纯手术组与手术+KLT组比较、单纯介入组与介入+KLT组比较,各项免疫指标处理前后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KLT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和介入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大,胰腺癌患者手术和介入化疗后可以早期使用KLT.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Trocar部位疝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袁岱岳;邵伟斌;郝清亚

    目的 报道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Trocar部位庙(TSH),探讨TSH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 1例55岁的女性患者,1年前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6个月余出现有下腹TSH,渐增大.入院后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TSH的发生因素复杂,一旦发生多需手术治疗,妥善缝合Trocar切口筋膜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徐钐;周四清;温生贵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胰腺囊肿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有36例囊肿性病变纳入了本次研究,包括7例囊肿,13例假性囊肿,4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的平面回波序列,表现弥散系数(b)值取0s/mm2、500 s/mm2和1000 s/mm2.在DWI图像上比较各囊肿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测量并比较各囊肿性病变的ADC值.结果 在b=500 s/mm2的DWI图像上,所有囊肿性病变均为高信号.在b=1000s/mm2的DWI图像上,肿瘤性囊肿为明显高信号,而囊肿和假性囊肿为低信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b=1000 s/mm2时,囊肿和假性囊肿的ADC值明显高于肿瘤性囊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囊肿与假性囊肿间以及各肿瘤性囊肿间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对胰腺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能够鉴别囊肿、假性囊肿与肿瘤性囊肿,但是对囊肿与假性囊肿的鉴别以及各肿瘤性囊肿间的鉴别无明显帮助.

  • 葱白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缺血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段刚峰;郝建军;朱旭;冯云霞;余晓梅;梅芳;刘用;章茜;丁舟;张介眉

    目的 观察葱白提取物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硝酸甘油组.采取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葱白提取物对各组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 (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2)葱白提取物组、硝酸甘油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cTnI、CK-MB、LDH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葱白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有良好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TnI、CK-MB、LDH有关.

  • 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737例报道

    作者:黄丽娟;自富春;朱浩杰;杨晓东;张威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和U-100 FREDDY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经输尿管扩张鞘或沿导丝置入F7.9或F8.7输尿管软镜,抵达输尿管上段、肾盂及肾盏,以300μm,14 ~ 16 W[1J/(14~16)Hz]功率钬激光或U-100 FREDDY激光碎石.结果 737例患者中,结石大小0.5 ~2.5 cm,平均1.5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寻及率100%[ (216 +242)/(216 +242)],上盏结石寻及率99%( 179/181),中盏结石寻及率100%( 200/200),下盏结石寻及率96%(134/140),碎石成功率95.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安全有效,恢复快,尤其适用于体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的肾盂肾盏结石且无明显肾盂肾盏积水者.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林虎;苏庆丰;张晶晶;张志霞;郭明媚;栗敏;李敏;张虹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58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晨起(A组)和傍晚(B组)服药组;均服用左旋氨氯地平,8周时随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A、B两组的诊室血压、动态24h平均血压、晨峰血压值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组间P均>0.05.(2)A、B两组夜间血压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B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更大.(3)治疗后均可有效提高A、B两组全天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达标率;B组提高夜间平均SBP达标率明显优于A组(66.7% vs.32.1%,P<0.05).(4)治疗后A、B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改善(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率分别为25%和50%,B组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SBP昼夜差值百分比均有所增加,B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晨起或傍晚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晨峰血压和白昼血压.傍晚服用能更好地纠正夜间高血压、显著纠正异常血压昼夜节律.

  • 实验性乳腺增生病与乳腺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存彦;丁芳;王亮;李春香;朱晓卉;孙琦;侯小双

    目的 采用三种实验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以观察该病与乳腺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SD雌性未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A)外,分别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B)、束缚强迫游泳(C)、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束缚强迫游泳(D)三种造模方法复制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第二、第三对乳房的乳头直径及乳腺组织病理变化与5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三种造模方法均使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增大(P<0.05);乳腺组织可见小叶腺泡数明显增多,腺泡腔和小叶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及导管内分泌物增多.其中D组大鼠乳腺组织变化为明显.(2)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中的Cu含量均显著升高,Zn、Se含量降低,Cu/Zn升高.结论 (1)三种造模方法均可有效复制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2)实验性乳腺增生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分布与乳腺增生病具有相关性.

  • 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研究

    作者:林约瑟;李淑娟;李轩狄;姚凤娟;王慧深

    目的 探讨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2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20例先天性心脏病无肺动脉高压患儿及24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分别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附着处、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附着处收缩期S波峰速度(Sm)、舒张早期负向E波峰速度(Em)、舒张晚期负向A波峰速度(Am)、等容收缩间期(ICT)、等容舒张间期(IRT)、射血时间(ET),计算左心室、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右心室组织多普勒参数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左心室、右心室Em及左心室ET降低,而左心室、右心室Am、ICT、IRT、Tei指数均异常升高.右心室IRT与sPAP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心室功能均受损,以右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下降为主,右心室IRT可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新无创指标.

  • 达芬奇机器人胸腺切除术31例分析

    作者:董国华;易俊;李好;许飚;姚圣;刘灿辉;李德闽;申翼;景华

    目的 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胸腺切除术的基本经验,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31例胸腺疾病患者(胸腺瘤23例,胸腺增生4例,胸腺囊肿3例,前纵隔结核性肉芽肿1例),其中21例伴有重症肌无力,应用da Vinci S机器人经胸径路实施胸腺切除+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胸.采用右胸入路27例,左胸入路4例,手术时间42~132 min,平均(62.6±23.7)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150 ml,平均(53.9±29.3)ml,术后24h胸腔引流量为50 ~220ml,平均(122.6±46.5)ml,拔除气管插管时间2~36 h,平均(14.6±8.6)h.1例OssermanⅡB 型患者术后第4天出现肌无力危象,经再次气管插管及药物治疗后恢复,余无其他并发症.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住院天数5~19 d,平均(11.3±3.3)d,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肌无力患者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 应用机器人手术可在微创条件下实现完整的胸腺切除,并充分清扫纵隔脂肪组织,手术操作安全,临床效果确实.

  • 住院患者黄疸鉴别诊断数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独佾;曾争

    目的 通过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黄疸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病因明确的黄疸病例,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得到判断模型公式.结果 对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淤胆肝细胞性黄疸判断公式为ln[ P/(1-P)]=-1.452-1.774乏力+1.824腹痛+1.763大便颜色变白+1.039皮肤瘙痒-0.003谷草转氨酶(ALT) +0.005碱性磷酸酶(ALP)+0.002γ-谷氨酰转酞酶(GGT) +0.005总胆红素(TBIL)+0.003 CA199,其阳性预测值为92.1%,阴性预测值为89.O%,总预测准确率为90.7%,特异性88.9%,敏感性91.6%.对于肝外梗阻性黄疸良恶性的判断模型为ln[ P/(1 -P)]=-1.345 -0.931腹痛+1.284发热+0.001 GGT+0.005 TBIL,其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59.3%,总预测准确率为80.4%,特异性为76.6%,敏感性为68.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黄疸鉴别模型对于区分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淤胆肝细胞性黄疸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区分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率.

  • 骨形态蛋白2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婧;吕安林;刘博武;黄炜;达晶;侯红;侯兆蕾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2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MSCs,取第4代BMMSCs进行诱导:骨形态蛋白2组(BMP-2,终浓度为10 μg/L),空白对照组.诱导24h后更换常规培养液继续培养4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诱导后BMMSCs中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2周和4周后Cx43以及cTnI的表达量,流式细胞计数法计算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率.结果 原代培养的BMMSCs 2周形成集落,呈梭形或星形.传代细胞体积变大,诱导后细胞呈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并出现肌岛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BMMSCs表达cTnI.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诱导后Cx43以及cTnI均明显增多,4周组明显高于2周组.流式细胞计数法显示:BMP-2组心肌样细胞诱导率为(17.9±0.8)%.结论 骨形态蛋白2可在体外诱导大鼠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诱导分化率高.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肾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任超;肖越勇;吴斌;张肖;刘士榕;马旭阳

    目的 探讨CT引导监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肾癌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肾肿瘤患者27例,采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疗法,对治疗后局部靶病灶变化、术后肾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7例患者,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冰球覆盖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复查CT示靶病灶密度减低,瘤体不同程度缩小,按实体瘤评价标准,其中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2例,病灶稳定(SD)2例,缓解率(CR+PR)为92.6%.术后第3~4天复查肾功能(尿素氮、尿酸和肌酐等),与术前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包括皮肤冻伤、感染、穿刺种植转移等)发生,6例子术后1d出现发热(38℃左右),对症治疗后3~5d消退,8例出现局部轻度疼痛,服用止痛药后缓解;2例出现术后出血,应用凝血酶后迅速止血.结论CT引导监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肾肿瘤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 捆绑带使用与骨折愈合障碍相关因素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倪东馗;万春友;胡茂忠;李立军;庞小建;时宇博

    目的 探讨应用捆绑带治疗长骨骨折出现的骨折愈合障碍与捆绑带的使用以及与骨折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三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05例因长管状骨骨折住院治疗的患者,对采用钢板、髓内针以及髓内针结合捆绑带的手术治疗病例进行研究,按骨折部位、AO骨折分型及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3±3.3)个月.出现延迟愈合7处,不愈合12处,对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以及不同骨折类型的骨折愈合效果差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骨折类型手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高,B型骨折其次.而在C型骨折中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捆绑带的使用对骨折愈合无明显不良影响,骨折愈合结果与骨折分型密切相关,与捆绑带的应用没有必然联系.

  •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与pS2的临床意义及其关系

    作者:姜楠;颜承平;刘晋红;翁艳;杨国山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与pS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雌激素受体(E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标本79例,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9例乳腺癌标本中c-erbB-2与ps2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中c-erbB-2和p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4.4%和59.5%.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0.01)、组织学分级(P<0.05)、TNM分期(P<0.05)关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S2的表达与绝经状况(P<0.01)与年龄(P<0.05)关系有统计学意义.ER(+)组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ER( -)组(P>0.05),ER(+)组pS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ER(-)组(44.4%,8/18),pS2(+)组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S2(-)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及pS2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基于CT值及三维重建的股骨骨段骨密度值快速求解研究

    作者:张国栋;林海滨;郑锋;陈国立;许祖梅;林杨元;陶圣祥

    目的 探讨基于CT值及三维重建的股骨、股骨头、股骨颈、股骨髁骨密度值快速求解方法.方法 采用12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为实验材料,实验分成实验组及真实测量组.实验组按0.5 mm层距进行股骨CT扫描、三维重建、读取像素CT值数据;将股骨三维模型骨段分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及股骨髁,分别读取股骨及各段三维模型的像素CT值数据.真实测量组经标本制作、分别测量整体股骨及各段的质量及体积,计算骨密度值.实验组三维模型像素CT值均值与真实测量组骨密度值进行相关分析,获得像素CT值均值与骨密度值的数学函数关系,通过函数计算出来的骨密度值与真实测量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骨密度真实测量值与CT值均值的相关分析:整体股骨y=0.2535x0.2901,R2 =0.9464;股骨头y=0.027x0.6085,R2=0.915;股骨颈y=0.0324x0.5849,R2=0.862;股骨髁y=0.0245x0.814,R2=0.8492.(2)骨密度计算值与真实测量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整体股骨P=0.987;股骨头P=0.984;股骨颈P=0.962;股骨髁P =0.971.结论 (1)股骨三维重建后通过像素CT值均值可以快速求解骨密度值;(2)骨段进行股骨骨密度值测量结果精确,质量控制良好;(3)为临床快速骨密度值求解提供实践手段及理论依据.

  • 小型猪正常门静脉系统规范化磁共振血管成像实验研究

    作者:杨振峰;陈天武;任勇军;王丽英;周丽;张小明;翟昭华;李睿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规范正常中国小型猪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方法 实验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在全麻下以门静脉主干为中心行MR灌注扫描,生成门静脉时间-信号曲线,以获得其MR佳成像时间.待实验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24h后,依据前述成像时间,行MR冠状位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扰向梯度回波序列增强扫描,行多平面容积重建,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在MRA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之后行经肠系膜上动脉及脾动脉DSA间接门静脉造影,并测量显影血管的管径;随机选择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计算门静脉系统佳显影时间.分别对比分析MRA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的门静脉系统直径、佳显影时间.结果 (1)MRA与DSA门静脉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1.81±2.03)s与(14.32±0.71)s,MRA测得的门静脉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 <0.05),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2)MRA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82±0.78)mm、(7.04±0.85)mm及(5.83±0.61)mm,DSA前述相应血管直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及(5.01±1.00) mm,MRA测定结果均高于DSA(P <0.05),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949、0.910、0.906,均P<0.05).结论 规范化门静脉MRA能准确评价门静脉系统,为实验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规范化MRA研究奠定基础.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A平面旋转法”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姬宏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周春艳

    目的 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后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 150例中孕期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无异常.采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整个胎儿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并采用“A平面旋转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主动脉弓切面(LAV-AOA)、动脉导管弓切面(LAV-DA)、三血管切面(3VT)五个常用切面,根据胎心位置分为尖位四腔心组和侧位四腔心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切面的重建率;分析影响数据采集的相关因素,如大羊水深度、胎儿孕周、胎儿体重、胎儿心率、胎盘位置等.结果 运用STIC技术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儿心脏容积数据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对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尖位四腔心组、侧位四腔心组两组间STIC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x2 =0.624,P=0.891).结论 在胎儿静止状态下,其他因素对使用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容积数据.对不同体位胎儿后期图像处理,运用STIC正交平面技术可得到质量比较满意的图像.因此STIC技术可普遍用于中孕筛查期胎儿心脏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胶囊内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

    作者:宁守斌;毛高平;唐杰;金晓维;朱鸣;步晓华;曹传平;赵杰;银新

    目的 探讨气囊辅助内镜(BAE)联合胶囊内镜(CE)对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PJS患者进行BAE检查,并对小肠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在接受BAE诊治后对部分患者进行了CE检查.详细记录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小肠息肉情况(数目、大小、分布)、内镜切除息肉情况及内镜诊治相关并发症.结果 86例PJS患者共接受了237例次BAE检查及治疗(经肛95例次,经口142例次),86例患者均发现有小肠多发息肉,共检出直径≥10 mm小肠息肉1895枚,主要集中在近段小肠(80%,1516/1895).内镜下共切除直径>10 mm的小肠息肉1342枚(切除率71%,1342/1895).有35例患者在BAE诊治后接受了CE检查,在其中17例患者中检出直径≥10 mm的小肠息肉32枚,再次对其中14例患者行17例次BAE检查,共发现25枚小肠息肉并全部内镜下切除.与BAE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共7例次(小肠穿孔3例,引起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消化道出血4例).结论 BAE能有效切除M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CE可安全有效监测PJS患者小肠息肉,两者联合应用,在PJS患者小肠息肉内镜诊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不同血清甲胎蛋白亚组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燕;王茂强;刘凤永;王志军;段峰;宋鹏

    目的 观察中晚期肝癌不同血清甲胎蛋白(AFP)亚组应用索拉非尼(多吉美)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影像诊断,并符合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标准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48例,根据AFP水平分为4个亚组:亚组Ⅰ 0~20μg/L;亚组Ⅱ20 ~400 μg/L;亚组Ⅲ400~20000 μg/L;亚组Ⅳ>20000 μg/L.口服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每4~6周根据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应答的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按NCI-CTC(3.0版)评价中位肿瘤进展情况和药物毒性.结果 148例患者中,亚组Ⅰ(B期22例,C期32例):稳定(SD)39例、疾病进展(PD)11例、部分缓解(PR)3例、完全缓解(CR)1例(肝内病灶消失),疾病控制率(DCR)7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6个月;亚组Ⅱ(B期13例,C期24例):SD 22例、PD15例、PR 0例、CR 0例,DCR 59%,mTTP为4个月;亚组Ⅲ(B期14例,C期29例):SD 27例、PD 16例、PR 0例、CR 0例,DCR 62%,mTTP为4个月;亚组Ⅳ(B期4例,C期10例):SD 7例、PD 7例、PR 0例、CR 0例,DCR 50%,mTTP为3个月.148例患者总疾病控制率为66%,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皮疹、脱发.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不同AFP亚组患者对索拉非尼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但AFP在正常值以下者口服索拉非尼的mTTP优于AFP高于正常值者.

  •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

    作者:张洪义;冯志强;李利;吴迪;朴龙松;李志杰;何晓军;张辉;徐新保;肖梅;张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临床疗效,提高其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成功后将Cobra导管置入门静脉进行造影、栓塞胃冠状静脉、测压,然后将Cobra导管置于门静脉,进行门静脉正侧位造影,引导Rups-100穿刺门静脉.球囊扩张肝实质分流道,置入金属支架,陈旧性血栓用金属支架旷置,造影测压.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IPS手术,上消化道出血即刻得到控制,手术时间( 140.32±43.56) min、手术开始至胃冠状静脉封堵时间(12.53±13.18)min、穿刺针数(4.16±2.73)针、TIPS治疗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治疗前后血氨无显著变化.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改良TIPS,可标识定位指导TIPS操作,并可在第一时间封堵胃冠状静脉出血,提高了TIPS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研究

    作者:王玥;杨军;白洋;孙丹丹;刘爽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心容积、功能.方法 32例完成治疗(封堵或修补)的ASD患者(AS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NOR组)作为研究对象.NOR组及ASD组(术前一周内、术后15 d)行常规及RT-3DE检查,对三维图像进行容积参数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SD组治疗前LVEDV、LVESV、LVSV低于NOR组(P<0.05),LVEF与NOR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DV、LVESV、LVSV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LVEDV、LVESV、LVSV、LVEF与NO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D患者治疗前左心容量较正常人减低,但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正常,治疗后左心容量恢复正常;RT-3DE评价左心容积、功能具有独特优势.

  • 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研究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间隔运动速度变化

    作者:熊丽燕;郭薇

    目的 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置换术前、术后房间隔运动速度变化,评估左心房功能.方法 选择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9例,年龄34~69岁,平均(54.27±9.30)岁,其中男23例,女26例.分别于手术中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房间隔运动峰值速度.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变化率、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间隔运动峰值速度、左心房容积变化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房间隔运动峰值速度与左心房容积变化率存在相关性(r =0.389、0.354,P<0.05).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房间隔运动峰值速度能够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前、术后左心房功能变化.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杨松涛;孙克冰;覃莲香;肖跃飞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7例MHD患者通过SGA评分、人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记物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分析营养状况、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9.3%.营养不良组hs-CRP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hs-CRP升高者22例(32.8%),其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正常者(P<0.05).hs-CRP与SGA分值、ALB、血肌酐(Scr)负相关(P<0.05).合并心血管并发症者ALB、preALB低于无并发症者,而hs-CRP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67例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9%.结论 部分MHD患者存在MIA综合征,营养不良与炎症相互影响,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替勃龙对去势裸鼠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李玲;廖秦平

    目的 通过裸鼠子宫内膜癌移植瘤模型的体内实验,探讨替勃龙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1)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建立去势裸鼠子官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皮下移植瘸动物实验模型;(2)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替勃龙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分别予以替勃龙0.375mg·kg-1·d-1和对照治疗35 d;(3)比较给药前后两组肿瘤体积变化、肿瘤重量和肿瘤转移状况(体表、盆腹腔淋巴结、腹水);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两组实验动物皮下移植瘤Ki67、P53、P27、bcl-2蛋白表达情况,判断替勃龙对移植瘤的影响和对内膜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1)替勃龙组和对照组裸鼠两组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2.063±1.038) cm3饥 vs.(2.170±0.822) cm3,P=0.791];肿瘤重量无统计学差异[(0.699±2.02)gvs.(0.807±2.83)g,P =0.314];替勃龙治疗35 d后,没有引起子宫内膜癌肿瘤体表、盆腹腔转移和腹水发生;(2)替勃龙组和对照组两组裸鼠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皮下移植瘤Ki67增殖指数、P53、P27、bcl-2蛋白表达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替勃龙不刺激裸鼠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皮下移植瘤生长、转移和细胞增殖、凋亡.替勃龙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激素补充治疗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协助诊断单纯二尖瓣后叶裂分析

    作者:庞继梅;丛志斌;郭红阳;赵一斌;孟鸽

    1954年人们第一次提出了单纯二尖瓣裂的概念,这种无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只有二尖瓣裂的先天性心脏改变被称为单纯二尖瓣裂,前叶、后叶均可见.据统计单纯二尖瓣前叶裂发病率约为1340∶1,而单纯性二尖瓣后叶裂(isolated cleft posterior mitral valve,ICPMV)就更加罕见,目前世界上报道较少[1-6],非常容易漏诊.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协助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诊断的5例ICPMV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充分认识其超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且探讨实时RT-3DE在该病的诊断价值.

  • 阔韧带平滑肌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水巍;卢晓玲;王培军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诊断不难,依肌瘤与子宫肌壁关系分为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肿块多已较大;而阔韧带平滑肌瘤是浆膜下肌瘤中的特殊类型,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囊变,极易与卵巢或其他盆腔肿瘤相混淆.笔者搜集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阔韧带平滑肌瘤18例,以探讨此病的CT与MRI的影像特征.

  • 心脏手术后重症右心衰竭早期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葛敏;陈涛;张杰

    右心功能衰竭是心脏手术后一种极其凶险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成功率低[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由于溶质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于术后发生右心衰竭者应用CRRT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我们2006年11月至2010年4月对我科部分心脏瓣膜置换/成形手术后并发严重右心功能衰竭患者尝试早期行CRRT,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

  • 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55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令胜;陈德勤;靳峰;郭强;张浩;胡亚伟

    垂体腺瘤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肿瘤,近几年来发生率明显增加,占颅内肿瘤的15%~20%,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155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320排动态容积CT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林莉岚;彭晋;郭春生;吴贵华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但有时会由于发育异常,表现为部分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节段走行于心脏的心肌纤维下,其中覆盖于血管表面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而走行于心肌纤维下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1],该复合体称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MB-MCA).一直以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MCA及MB的主要手段,但CAG的敏感性差,检出率较低,自多层螺旋CT(MDCT)冠状动脉成像问世以来,由于其能对冠状动脉及心肌进行精细成像,故在MB-MCA诊断中具有特别的价值,较传统CAG更具优越性.我院新引进闽西南第一台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该CT一圈扫描就能完成整个心脏采集,能更清晰的反映冠状动脉与心肌之间的解剖关系.本研究通过对320排动态容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MB-MCA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孙继飞

    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骨赘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自2006年3月我们采用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伴相邻椎体骨赘,只做单节段固定,大限度地保留了颈椎的活动度,也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颈椎骨质结构的破坏.随访2006年月3月至2011年6月共52例,获得良好疗效.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探讨

    作者:蒋勇;杜娟

    腹腔镜阑尾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术后复归快,并发症少及手术中寻找阑尾容易,并可探查腹盆腔,发现及处理其他腹盆腔疾病等优点[1],已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对260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将手术中的操作技巧报道总结如下.

  • 高强度聚焦超声非麻醉单次辐照治疗子官腺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杨盛红;梁志刚;肖雁冰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已被用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HIFU对子宫体实肿瘤的单次治疗一般均需在麻醉下进行,本文通过观察、分析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一般镇痛、镇静条件下的HIFU治疗,旨在探讨非麻醉状态下HIFU单次辐照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彦林;王树平;刘艳茹;付广印;韩东亮;潘江浩;吴国良;杨占辉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临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佳手术机会,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已逐渐被临床接受.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1月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3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肺癌18例,现报道如下.

  • 髌骨骨软骨骨折一例误诊分析并骨折内固定文献复习

    作者:王长海;付金乐;史翀;刘江

    髌骨骨软骨骨折(osteochondral fracture of patella)是髌骨骨折的一种少见类型,且常发生于青少年,常规X线检查常漏诊或误诊为其他膝关节内软骨骨折.因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同时膝关节有早期活动的要求,所以内固定要有足够强度.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现报道一例误诊病例,并结合有关骨折内固定文献进行复习讨论.

  • 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作者:耿文茂;吴亚光;苏忠学;秦成坤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20%患者为重症胰腺炎,其发病急,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15%~40%.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临床已无困难,但治疗方法仍存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以期望改善其预后.

  • 改良法前臂远端贵要静脉转位术11例临床观察

    作者:何达;万胜;周文祥;张英;熊飞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由于高龄、糖尿病、再次手术等因素,越来越多血液透析患者无法建立标准内瘘,贵要静脉转位术就是其中一种替代通路.我们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行前臂远端贵要静脉转位术患者11例,报道如下.

  • 纵隔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纵隔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通常以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年生存率约为55%~69% [1-2].按照病理类型主要分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部分患者如: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在短时间内肿瘤进展迅速,压迫呼吸窒息死亡.因此,对本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16例纵隔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

    作者:高付林;胡莲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部分是由于白内障或晶状体膨胀引起,晶体摘除后房角可以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不仅解除了因单纯行小梁切除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引起的前房变浅,滤过泡包裹、滤过泡失效所致高眼压等并发症,而且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的复杂性.我们对27例3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了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术前CT确诊小肠闭孔疝一例

    作者:王崇高;刘子君;胡昇庠;江秋生

    患者女,78岁,体重40.5 kg.因阵发性脐周腹痛2d伴加重6h于2011年8月入院.既往种冠心病史10多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史20多年.生育史:6-0-0-6.无手术史.查体:腹部饱满,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股沟未见突出肿块,全腹压痛,以脐周明显;无肌抵抗及反跳痛,全腹未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可闻及明显气过水声.肛指检查阴性.腹部X线片示:小肠梗阻.血常规:WBC 13.6 × 109/L,N 0.78,Hb 102g/L.血电解质:K3.11 mmol/L,Na 132.3 mmol/L.入院后给予抗炎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同时行全腹CT检查示:右侧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可见肠管影,提示闭孔疝嵌顿(图1).

  • 小肠内疝形成致十二指肠破裂一例

    作者:戴鹏;林云;艾秋宝;张国然;罗剑波

    患者男,58岁.因“腹痛1d”于2011-06-15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以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重,尤以进食后明显,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10余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入院查体:腹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2011-06-14外院CT示:胰腺体积增大,边界模糊,胰周及肠间可见水样密度影,胆总管上段扩张,胆囊增大,腹腔肠管扩张积气明显,考虑急性胰腺炎伴腹腔积液(图1).血淀粉酶:892 U/L.人院后急查血淀粉酶:1313 U/L,复查CT示胰腺形态不佳,实质密度不均,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腹腔间隙可见水样密度影充填,右肾周见大量积液,考虑胰腺炎伴腹水形成(图2).

  • 化脓性中耳炎继发迷路感染一例

    作者:李真;曹蜀伟;白玉;周涛;叶卫军;赵英;殷敏;程雷

    患者男,65岁,农民,因“右耳反复疼痛流脓5年,加重7d,眩晕3d”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有耳部疼痛,流黄脓,间断在附近卫生院治疗(具体不详),但症状反复.7d前感冒后又出现右耳疼痛,呈持续性胀疼,并放射到右侧颞顶部.随即于卫生院就诊,头颅CT显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经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症状加重.3d前出现发热,右侧头痛,眩晕反复发作,右耳听力下降,耳鸣,耳内胀闷感.眩晕呈自发性、旋转性,持续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并伴有恶心呕吐,活动时加重,平卧时减轻.2d前右耳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随后耳痛、耳胀闷感及眩晕减轻,但自觉步态不稳,直行时向左侧倾.病程中无面瘫,无颈部疼痛等.为进一步治疗转来我科.

  • Castleman病合并肾功能损害一例

    作者:邢艳芳;梁波;沈文清;李星;彭晖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全身淋巴结肿大10余年,发现肾功能异常1周于2009年6月5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反复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双侧耳后、双侧颌下、右侧锁骨下、双侧腹股沟区多见,淋巴结时大时小,无不适症状,曾取左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示:淋巴结慢性炎,滤泡丰富反应性增生,灶性色素细胞查见,未见恶性肿瘤,未进一步治疗.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乏力、纳差,活动后易劳累,小便多泡沫.1周前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达418 μmol/L,遂入院.患者对虾蟹过敏,常有皮肤湿疹.入院时体检:体温、血压均正常,发现颈部、双侧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大分别位于双侧腋窝,直径达6cm,质韧,边界清楚,可稍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热、溃烂.余查体均无异常.入院后尿量1300~1700 ml/d,尿常规示蛋白质+,潜血+,尿比重1.020,pH 6.0.24 h尿蛋白0.39g/d.

  • 复发性面神经麻痹一例

    作者:张勇;穆振斌;侯静;胡勇

    患者男,23岁,于3周前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左侧歪斜,口腔右侧塞饭,于当地诊所给予针灸治疗10d,病情无好转,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解放军第313医院.患者分别于6个月前和15个月前出现上述症状,诊断“右侧面神经麻痹”,给予口服激素、理疗、针灸等治疗,2~3周完全恢复.家中父母及姐姐均无类似疾病.查体: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闭合不全,睑裂变大,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鼓颊漏气,不能吹口哨.耳廓及耳道皮肤未见疱疹.伸舌居中,张口时下颌无偏斜,双侧软腭动度正常,咽反射存在,未见皱襞舌.

  • 以脑室出血起病的结核性脑膜炎一例

    作者:田冬梅;何燕;陈贵海

    患者男,43岁.8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示脑室出血,2d前(2011-6-22)因病情加重转诊至我院ICU.入院查体:T 36.5℃,BP 210/128 mm Hg,嗜睡,颈软.血WBC 13.1×109/L、嗜中性粒细胞(N)79.5%、钠133 mmol/L、氯89 mmol/L.结合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诊断为“脑室出血”.入院后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T 36.8 ~39.2℃),持续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剧烈头痛,伴颈项强直,克、布氏征阳性.复查头颅CT示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血肿(图1);胸部CT示双下肺少许炎症(图2).予氨曲南、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并止血、脱水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治疗10 d后无效.患者进行性高热、意识模糊、剧烈头痛、胡言乱语.遂转入我科诊治.复查血WBC 13.3×109/L(N 71.6%).脑脊液压力>320 mm H2O,黄色透明,WBC 800×106/L(单个核细胞12.4%),蛋白1.55 g/L,糖3.68 mmol/L(同时点血糖9.93 mmol/L),氯107 mmoL/L.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3d,患者意识好转、体温稍降(T37.0-38.2℃).

  • 硼替佐米治疗髓外多发浆细胞瘤一例

    作者:刘景华;周凡;张晓琳;刘彦琴;王吉刚;李敏燕

    患者男,59岁.2007年5月出现回吸性流涕,未介意,2009年6月血涕加重,就诊于某医院,行左侧鼻咽肿物活检,病理回报:浆细胞异型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分化成熟,可见纤维间隔带,免疫组化:CK(-),S-100(-),CD138(+),Desmin (-),Myoglobin(-),CD34血管(+),F8血管(+),HMB45(-),Kappa(±),Lambda部分(+),CD3(-),CD20(-),CD30(-).诊断孤立性浆细胞瘤,给予50 Gy局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病情一直较平稳.2011年5月20日全身骨骼ECT检查:胸骨、左侧骶髂关节、左侧第7、9后肋、左侧足骨见异常放射性核素分布浓聚;腰椎MRI检查:腰椎轻度退变,L4 ~S1间盘突出,L4~5间盘变性伴纤维环撕裂,T10椎体改变;骨盆正位片未见异常;左侧踝关节正侧位未见异常.

  • 利妥昔单抗成功治疗一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并发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作者:张敏捷;李胜光;张江林

    患者女,52岁.主因活动后心悸、气短5个月,发热、四肢无力3个月于2011年4月3日入住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患者于2010年11月起无诱因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症状,休息后可缓解.2个月后逐渐出现发热,以午后和傍晚显著,体温高38℃,同时出现四肢无力,致上肢抬举和下蹲起立困难.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化验显示轻至中度贫血,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伴血尿和蛋白尿,抗核抗体阴性.给予对症退热、营养心肌、抗感染等治疗.心悸、气短和四肢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温不降反升,高达40℃,每日1~2个高峰,严重时热前伴有寒战.

  • 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一例

    作者:舒英;佘宁兰;程弓;全大勇;龚蓉

    患者女,43岁,离异,因“颜面、双下肢水肿6d”于2011年4月12日入我院.入院前6d患者出现晨起眼睑及双下肢胫前凹陷性水肿,伴腹胀、恶心、纳差,无呕吐、腹痛、腹泻、反酸、厌油、黄疸,无发热、咳嗽、咳痰、心累、气促,无尿量减少、尿色异常,无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光过敏、脱发.1d前门诊查尿常规:蛋白(++++);血ALB 15.9 g/L,以“肾病综合征?”收入住院.既往史:否认乙型肝炎、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无输血史.入院查体:T 36.2℃,P81次/min,R20次/min,BP 98/60 mm Hg.面部、眼睑水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心肺、腹、肛门外生殖器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心电图未见异常.尿常规:蛋白(++++),RBC、WBC正常,24h尿蛋白定量4.59g.生化:ALB 13.2 g/L,ALT 37.5 U/L.BUN 5.11 mmol/L,Cr 68.2 μmol/L;血脂:TG2.11 mmol/L,TC6.55 mmol/L,LDL-C4.1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

  • 以头晕为主的脑膜转移癌病一例

    作者:吴明华;张秀胜;胡华白;冯靖涵

    患者男,64岁,因“头晕伴阵发性头痛20d”于2011-07 -25入院.患者入院时精神萎,头晕时作,站立时加重,枕部搏动性阵痛,波及前额部,夜间尤著,痛前无闪光、暗点等,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时感乏力,无咳嗽咯痰.既往体健.有吸烟史40余年,10支/d.查体:BP 100/75 mm Hg,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欠合作,脑膜刺激征(-),双侧巴氏征(+).辅助检查:癌胚抗原38.54 ng/ml;CY21-1 5.59 ng/ml.颅脑CT示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MR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脱髓鞘病待排.

  • 孤立性颈迷走神经纤维瘤一例

    作者:张宇虹;褚海波;王敏;徐永波;王涛;蔡永强

    患者男,26岁,因右颈无痛性包块13年,声音变低,于2011-09-14人院.查体发现右颈部可触及一约12.0 cm×4.0 cm×4.6 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固定,气管左移,未及肿大的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颈部探及异常低回声团块,大小为12.0 cm×3.5 cm ×4.2 cm,下至右锁骨下动脉上缘,上至右颈静脉孔处,位于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间,包膜不明显,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强化CT:右颈血管鞘内见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大横断面大小4.0 cm×4.5 cm,纵向范围12 cm,周围结构受椎移,气管偏左,右甲状腺受压,双侧颈部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见图1,2.喉镜示:右侧声带及襞裂固定,左侧活动正常.入院后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颈神经源梭形细胞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颈血管鞘内,大小约12.0 cm×4.0 cm ×4.5 cm,呈椭圆形,质硬,界线清,肿瘤与颈迷走神经干无分界线,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向两侧推移,见图3,4.

  • 以肺炎为首发表现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二例

    作者:耿萌

    病例1,男,1岁3个月.主因发热、咳嗽3d于2010年6月14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d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发热热型不规则,病初为刺激性干咳,2d后咳嗽有痰.无气促、口唇发绀及咳血性泡沫痰.患儿病后精神好,食欲稍减退、两便正常.查体所见:体温38.5℃,呼吸40次/min,脉搏106 次/min.全身未见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周无发青,口唇无发绀,口腔未见疱疹、溃疡,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三凹征阴性,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两肺底吸气末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06 次/min,心律规整,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存在.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血小板减少的诊治策略

    作者:周京国

    一、概述干燥综合征( 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等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20 ~1:9,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pSS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29%~0.77%,其中老年人群pSS的发病率可高达3%~4%.

  • 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性评价

    作者:汪国生

    干燥综合征( Sj(o)gren's syndrome,SS)又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其发病率为0.1% ~0.6%,90%为女性患者,成为继类风湿关节炎之后发病率高的风湿病.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以及淋巴组织增生性的自身免疫病,以单核细胞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泪腺和大小唾液腺而引起这些腺体的分泌减少为其特点,形成口干和眼干症状,除外分泌腺体病变外,系统受累也很常见,常有疲劳、发热、关节炎、血管炎、雷诺现象、白细胞减少、肺和肾受累、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受累.病程中常有疾病活动,有时可以自发缓解,但多数情况需要积极治疗缓解疾病活动,但目前缺乏判断疾病活动的临床或免疫学金标准.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